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编5篇)
【导言】此例“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暮江吟1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
1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自居易《忆江南》
2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2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3、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2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3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6、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3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1、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4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4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4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4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5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5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7、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5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0、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
6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5篇9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暮江吟。
暮江吟2
1 激趣教学,发展学生想象力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内部驱动力,是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部分。幼儿好奇心强、好学好动,创造性想象不断发展。疑能生趣。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质疑,兴味盎然。如在执教《白居易·暮江吟》一课时,我让学生自读后感到大部分学生对“铺”不能正确地理解,基本上都知道是“照”的意思,为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者用“铺”之意图,我制作了CAI课件。通过摆弄太阳位置所照下来的江面幅度来领悟“铺”为几乎是贴着江面的斜照。在这里CAI课件起了形象、直观的作用,确有百讲不如一做之功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只有几乎是贴着江面的斜照才能有“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现象,借此再趁热打铁激发学生讨论:把“铺”换“照”或“射”可否?有了刚才的感观与操作,学生的讨论更热烈奔放了,在讨论中,学生对诗人用“铺”的意图自然心领神会了。
2 营造宽松氛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造意识和创造行为的氛围,最基本的要求是降低幼儿的焦虑程度。幼儿只有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料和可控制的环境中,心理上才会产生安全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所希望的,知道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并在活动中进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在诗歌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并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语言表达力有所提高,同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3 利用绘画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小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提供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的机会。《暮江吟》是1篇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中“瑟瑟”、“红”极其鲜艳的颜色,“暮”、“夜”两个不同的时间,“残阳”、“江水”、“露”、“月”这些大家熟悉的景物组成了两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抓住这个特点,启发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意境进行作画,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四周的景象,让学生在想象绘画中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产生共鸣。学生在绘画体味了诗的意境美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这是诗人白居易所见到的深秋季节从日落到夜晚时的江上景色,倘若你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不会也像诗人一样吟诗一首呢?从而理解诗题中的“吟”之意。你能模仿着写一首吗?受到激发,学生情绪饱满,开始琢磨起诗句来。不多时,极富创造力的新的《暮江吟》诞生了,再配乐朗读,学生的激情更加高涨,有种极大的成功感,创造力也好像决堤的江河滚滚而来。
4 通过训练,使学生创造能力发展
唱反调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事物的另一面去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途径。换句话说,要培养创新意识,离不开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一切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思路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每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例如,在讲授唐代诗人王维送别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可以这样另辟思维路径:这是诗人送别友人的千古绝唱,同学们,我们从反向立意,在学过的送别诗中能想到相关的劝勉名句吗?这一问,学生们可能就会七嘴八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启发:这些反向立意的诗句,一洗凄凉、消魂、断肠等令人伤感的情调,给人的是积极健康的劝慰。有的学生一听到“断肠”马上说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和“满目清山夕照明”也是唱反调。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由古诗句迁移到其他方面,引导学生与潜意识的知识储存迅速沟通,从而点燃想象之火,产生灵感,收到触类旁通之效。
暮江吟3
夕阳总是万物的精髓,残阳总是万物之美的延伸。一轮向征永久美丽的残阳,毅然地跃入水中,江面上,绿色和耀眼的金红融合为了一体,把永远的光明留在了人间,只得让她藏身之处——水,变得永远闪烁,迷人!那是万物之美的永存。可爱的九月初三,在残阳留给人间那段美丽之光中,露珠像是月儿弓为这段美丽之光的点缀,让这闪烁的宝石成为了美丽之光的伴侣。
暮江吟4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表示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6、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理解
②“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
③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⑤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⑥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⑦齐声朗读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四、练习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原文及鉴赏5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曾祖父白温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所以他是下邽人。白居易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五六岁时便学作诗,九岁通晓音律,十五六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诗篇。唐贞元时的进士,曾在朝中任左拾遗等职,后因得罪权相,贬为江州司马,以后累任杭州、苏州刺史等职,晚年曾任刑部尚书。他的诗题材广泛,描写细致动人,语言生动、通俗,主要作品有《卖炭翁》《观刈麦》《长恨歌》等。
注释
铺:指太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碧绿色宝石。这里形容背阴处的江水颜色。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译文参考
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半边泛出碧绿色,半边泛出火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这个秋天夜晚,露水像颗颗圆一润的珍珠,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赏析
(赏析一)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 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一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一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赏析二)
白居易纯粹写景的作品很少,这是一首颇为人称道的小诗。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瑟瑟”本是宝石名,《邇雅》:“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真者透碧。”这里用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与阳光照到的呈***一面交相辉映,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前人见此,纷纷以“工致入画”(杨慎《升菴诗话》);“写景奇丽,是一幅暮色秋江图”(《唐宋诗醇》卷***)誉之,可见摹写之妙,非同凡响。
白居易的诗擅长铺叙,而这首小诗则一反常态,跳宕腾挪,富于变化。前面还是江面晚景,马上给人们展现的却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实则自然。“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仅比喻恰当贴切,同时也隐藏着深厚的意蕴。因为只有傍晚到初一夜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会如一弯弓,并且于这时分悬在遥远的天空中。与首二句残阳碧波的描写联系起来看,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初一夜,可见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诗人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八字就描绘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本来是平常的景致,一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便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下一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热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