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环节。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或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环节。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环节。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800=450+3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第二篇】
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投影仪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
第9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第三篇】
例1学习是二下教材第一单元打头内容,第一次出现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步式题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以看木偶戏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自己来了解信息,提出问题。综观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及方法,也有小括号的学习,另有乘加乘减解决问题,虽然例1和例2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但细细琢磨,从学生的认起起点及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分析,把例1作为单独一课时进行划分比较合适。
这样划分的理由是:例1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知道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先再这样的方法进行思考,例2的重点笔墨则是让学生认识小括号,会用小括号。若把例1例2合并在一课时进行教学,会存在顾此失彼现象,学生对两步计算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及方法有可能不会较深的感悟,在此情况下,用短暂的时间来认识小括号,难点也无法突破。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小括号学习一直困扰着二年级学生。
解决问题第一次出现是一上年级的求总数和求剩余,而一下年级的两数比较解决问题,二上年级则是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都是依据新课程的一个显着特点算用结合来呈现的,也就是说式题教学都是辅以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例1是解决问题在第一学段的第二次隆重出现。重点是落实在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前几个星期已经能较熟练的计算加减混合两步计算式题,但他们并不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先想(算)再想(算)。所以,我认为,例1教学,式题的运算技能培养不是重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及数学语言的完整表达。
学生已经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步计算问题,能较熟练的解决两步计算式题,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口算方法,但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是陌生的,本节课不做教学要求,如课堂能够动态生成,提到小括号这一知识点,教师可适当提示,不耗学习时间。
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用一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这节课的学习需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多角度暴露学生的思考过程,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是先算出了什么?他是先算出什么?在说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感悟到解决两步计算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先想(算)再想(算)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考的基点。
例1把数量关系隐含在问题情境中,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解决问题都有一个不变的基调:处理信息,理解数量关系。本课教学将充分利用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要先知道他是先算出这样的提问与追问,帮助学生梳理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
2、 有效挖掘学生潜力,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考的落点。
把相同模式的问题解决放置在不同的情境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上车下车,图书出借、停车场开来开走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把藏于心中的秘密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应用性、生活性。本课教学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模仿练、独立巩固练、选择练、拓展练),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自觉的对两步计算这种模式的问题解决体会更深刻,同时,不同形式的练习与表达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道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先想(算)再想(算)。
2、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方法.
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1.小朋友们,桃园小学的二( )班小巧虎中队的图书角正缺图书管理员呢,要到实验小学的二( )班里来招聘图书管理员,你们想去竞聘吗?如果你能解决图书角的问题,知道书架上图书的数量变化,你就有竞聘的资格了!
2.出示书架情境图:
逐步呈现:
先出示:书架上原来有图书22本。
再出示:欢欢小组要归还13本,晶晶小组要借走6本。
问:从图上看,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汇报,标出数据)
问:把你找到的信息完整的说一说,好吗?(指名说,和同桌说,全体齐说)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现在书架上有图书多少本?)
引导:请你把这些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说给同桌听。(同桌交流)
1. 同学们说得很完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 停顿,让学生独立思考。
3. 把你的办法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
4. 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自备本独立练习)
5. 先写完的小朋友和同桌悄悄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6. 反馈:不同方法展示。
(1)22+13=35(本)(2)22-6=16(本)
35-6=29(本) 16+13=29(本)
(3)22+13-6=29(本) (4)22-6+13=29(本)。
7.归纳:这几个算式只是想的方法有点不同,但都能解决现在书架上有图书多少本这个问题。1和3的方法是相同的,2和4的方法也是相同的。
8. 二个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方法,用先算出再算出的样子,说一说想的过程。
9.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做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今天在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巩固练习:解决水果卖进卖出问题。
2、 独立练习:解决乘车问题。(同桌互批)
3、 变式练习:继续解决乘车问题。(集体讲评)
4、 拓展题: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这节课,你学到哪些本领?
2.教师总结:同学们只要用一双亮眼睛认真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第四篇】
(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提问:
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
(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4、教师出示课件题目,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
(1).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2).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做一做。
7÷7=32÷8=48÷8=56÷7=64÷8=21÷7=49÷7=40÷8=。
2、算一算。
5×()=356×()=4249÷7=()。
32÷8=()24÷8=()6×()=42。
3、拔河比赛(出示图)。
(1).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猜一猜。
20xx年2月有28天,合()个星期。
四、布置作业。
1、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2、第40页练习八,第3题。
五、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六、教学反思:
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时没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学,而是根据本班情况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到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第五篇】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数的读写等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运算进行解决。(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复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板书课题)。
二、主体内化。
1.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1)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2.合作整理、形成网络。
(1)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合作整理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与法则,并把分享的“2024年冀教版数学二年级教案及反思【5篇】”,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a、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b、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法则。
3.比较异同,深化知识。
(1)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相同点?他们相互间有什么联系?(讨论)。
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联系。
1.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
2.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2)计算小数乘除法、分数乘除法要注意什么?
小数乘、除法要正确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法的倒数…。
(3)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之间的联系。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加法―――――――――――――乘法。
逆运算逆运算。
减法―――――――――――――除法。
三、综合应用。
1.第一题,可加上几道与0和1有关的口算题。
(1)计算后可挑选几道题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计算各题并验算。
349+。
×÷。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认真想一想,不用计算,你能填上“”“”“=”吗?
师生共同完成前两道题,让学生回想积与被乘数、商与被除数大小关系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完成后面的练习,并说出理由。
4.根据算式,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解决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优选优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