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例【汇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例【汇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一篇】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

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朗读。朗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占较大比重。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扩充课堂容量,教学更直观。

不足的地方也很多: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二篇】

3、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从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优秀品质。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停顿准确无误;查阅资料,了解《资治通鉴》和文中的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

教具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

1、文学常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主要人物: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吕蒙和鲁肃是吴国的将领,鲁肃比吕蒙年长且地位高。

教师展示课件资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而有韵味;

2、学生听读,标划生字注音和节奏;

3、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三、理解课文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并标划出疑难字词;

2、小组合作探究,初步解决疑难,做好记录;

初:当初。 今:现在。

岂欲:难道想。 但:只是。

孰若:谁比得上。 即:就。

遂:于是。

3、教师提示重点词语:

当涂:当道。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现在指学位的最高一级。

见往事:了解历史。其中“往事”的今意是过去的事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4、全班集体解决疑难,通译课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的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5、整理古文翻译本。

四、品析语气

教师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二,学生诵读课文,品读古文的语气特点。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五、拓展延伸

教师提问:

1、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不同变化,你得到哪些启示?

2、你知道文中有哪些成语吗?

学生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1、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为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从而说明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大意正确即可)

2、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六、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完成《语文同步学习与探究》。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三篇】

语重心长,善劝好学。

吕蒙就学知错就改,小有所成。

鲁肃赞学性格爽朗,敬才爱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1分钟)。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层次(约10分钟)。

1、自由朗读2分钟。

文言文学习贵在朗读,从读中理解课文,读出语言的味道。请用两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课文。

2、单读评价3分钟。

请一位同学来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其他同学听读完后给予评价。出示读音。

3、范读比较2分钟。

音准,节奏准,语气,层次清。

4、读出层次2分钟。

要想读出层次需要理清情节。概括情节:根据人物的活动确定情节,各用两个字概括主要情节。劝学——就学——论议——结友(板书人物情节)。

语重心长,善劝好学。

吕蒙就学知错就改,小有所成。

鲁肃赞学性格爽朗,敬才爱才。

分组分层次读课文。

三、译读理解词语,读懂句意(约15分钟)。

1、根据注解,独立翻译3-5分钟。

2、出示重点,质疑问难7-10分钟。

一词多义的词:大:表示程度,非常;年长见:了解;认清当:掌管,担当;应当。

古今异义的词:博士:古代学官名;现在指学位最高一级。但:只,只是过:

表示称呼的词:卿:大兄。

表示语气的词:邪耳乎。

较难理解的词:及就谓……曰辞治。

本文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难理解的句子:

翻译句子要做到字字落实,语言通顺。

翻译的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齐读,同学们已经读得很流畅了,想要读好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人物情感,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品读”。

四、品读读出语气,赏析人物(约10分钟)。

请你揣摩人物语言,选择一处你读得最好的,读一读,并说一说你读出了怎样的语气,读出了人物什么情感。

1、选择朗读,揣摩语气。

2、赏析人物,概括特点。

完成板书。

语重心长,善劝好学。

吕蒙就学知错就改,小有所成。

鲁肃赞学性格爽朗,敬才爱才。

3、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五、悟读感悟探究,获得启示(约9分钟)。

我从孙权身上学到了(待人、治学、读书方法)。

我从吕蒙身上学到了。

我从鲁肃身上学到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

从文章的写法中我学到了。

我从吕蒙和方仲永的不同结果中学到了。

……。

课后请同学们整理在笔记本上,可以合作完成。

六、拓展延伸阅读,想象写作。

文章对吕蒙的“辞”“就学”写得很简略,是为了突出“劝学”的主题,请根据孙权的语言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想象吕蒙如何推托?又是怎样学习的?补写两段文字。

结束语: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的确,读好书可以让我们分清美丑,识别善恶,明辨是非;读好书能让我们领悟人生真谛,提升自我修养,培养高尚情怀;读好书还可以体会伟人们奋斗的.艰辛与执着,从中汲取与困难抗争的力量与智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四篇】

《孙权劝学》是1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119个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故事性很强,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对刚刚步入初中的弱班同学,我想不会有太大难度,我把教学目标定得比较低。从施教过程看,有启发之处,有不足之处。

1、激励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对学习基础比较弱的授课班级,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为理解故事内容做铺垫。

2录音朗读的示范对比,对于学生句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

3、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课文理解并不难,课前有预习,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让学生利用注释,合作学习,讨论质疑难词句。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对这个环节持犹豫的态度,因为我怀疑学生们的能力,没有放手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扣着问题来理解。生怕一略而过,学生非但字词句没有掌握,连中心也模糊。但是事后收上预习作业,发现这一环节,学生几乎都能解决。这节课让我重新审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我仅布置学生预习,告诉学生第二天要上公开课,课文让学生读几遍。但公开课上,我发现孩子们梳理课文非常到位,自学能力非常强。我后悔在教学环节中译句太多,对人物分析分布的时间太少。教学中越俎代庖的时候太多,总是对学生不放心,这样反而约束了学生的发展。

4在主旨把握的方面,分析探讨不够深。一来,时间限制,二来,学生有些拘谨。如果以两课时教学,教学内容有单簿之嫌。安排一课时,导致了某些教学环节不够丰满。在课后的主旨补充分析时,学生从吕蒙、孙权、鲁肃三个人物、三个角度来提炼启发,效果比公开课漂亮。周琪从孙权事务多却勤于读书提炼出鲁迅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能够出其不意,让人欣喜。

始终觉得文言文教学,面对普通班级,如何做到文辞与思想兼顾,不走老路,要上出新意,是我很难解决的顽症,现在迈出一小步,也算尝试!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五篇】

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的含义。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

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与准备。

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

2.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知道这位小英雄是谁吗?对,他就是司马光,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在他的著名书籍《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曾随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后又占领荆州,在麦城生擒关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吴王孙权常识。但他年青时不爱读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孙权多次劝他学习,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辞,还说自己一介武夫,只要会领兵打仗就行了,这不,孙权又来劝学了,这次结果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

(老师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同学们想不想向老师一样将课文流利地背诵出来呀?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把这遍文章的字音读准了,停顿读清了,文意读明白了,再加上反复诵读,同学们就一定会比老师背诵得更好,大家有没有信心?下面就让我们从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开始。)。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开始,生自由读文。

2.生试读(其它同学认真听,并在读音的停顿方面给予评价),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先自已独立思考,边读边译。后交小组讨论,最后提交全班交流)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

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

1.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善劝肯学敬才)。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要真正要将古文吟诵出来,还需要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把握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的语气,对于不同的文章,我们读出语气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请同学们找出孙权与吕蒙对话两句话,结合标点和人物身份,讨论一下孙权的这三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言为心声,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这一番既严厉又包含关怀的苦口婆心的劝告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试着按照前面的方法,对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也揣测一下,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吕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

1.赛读,尝试背诵。

2、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的目的在于能给后人一些启示,里面的很多人,很多事对于我们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启迪的,王安石先生也曾写过1篇关于学习的文章叫《伤仲永》,同是写学习,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大胆地议议,说说。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

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3.以《方仲永巧遇吕子明》为题,写1篇想象作文。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六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疏通文意,揣摩对话语气,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3、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材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材难点。

揣摩语气,分析人物。

教材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初读课文,白文断句。

1、试读课文和注释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组探究无标点无注释的白文,给白文断句。

3、交流展示断句成果,点拨断句的简单方法。

4、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5、齐读课文。

四、二读课文,理解文意。

1、对照注释,独立译文,若有疑问,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2、生提出未解决的疑难或教师出示文中重难点字词。

谓: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

辞:推托以: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及,到了……的时候论议:谈论议事。

3、译读课文,并把课文分两层、4、分角色表演课文,探究对话。

(点拨:对话形式呈现故事,找出文中对话揣摩语气,劝说有艺术等。)。

五、三读课文,探究主旨。

1、思考:。

(1)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你更喜欢谁?说说理由。

(2)从文中的故事里,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2、交流展示。

3、归纳提升。

(1)孙权:关爱部下善劝;吕蒙:听取意见;鲁肃:爱才敬才。

(2)开卷有益,学无止境,学有所成等。

六四读课文,尝试背诵。

七、教师结语,寄托希望。

同学们,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黄金时期,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但愿大家趁着好时光,多读书,收获成长!

八、布置作业。

1、设计微型试题(出题者要有正确答案),并在小组内展开互测互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五个字,每个字2分,共10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者词语。(十个字词,每个字4分,共40分)。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两个句子,每句15分,共30分)。

(4)结合课文提一个有创意的问题。(一个问题20分,共20分)。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七篇】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1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2篇:《伤仲永》《木兰诗》,对古文的几种翻译方法已经有了初步掌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环境分析。

由于张家砭中学是乡镇初中,还没有完备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兴趣大,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文言文中信息量大,多媒体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2.掌握有关文学常识。3.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加以背诵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语气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设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合作探究、当堂展示”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分角色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自主学习”,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合作探究”,即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完成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当堂展示”,即在个人思考与小组合作之后,能积极主动大胆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渲染氛围。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吕蒙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这不,吴国国君孙权都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这篇课文《孙权劝学》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人物竞猜。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马光,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与他相关的知识(展示)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2、人物竞猜。

1、被曹操称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是哪位国君?

2、成语“吴下阿蒙”是东吴哪员大将?

3、歇后语“______上了孔明船-----稀里糊涂。

三、分层次读课文,整体把握。

1、师范读,生听读,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步骤:师先读,生听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只要读准字音即可。在学生试读一遍后,出示下列重点字词,让学生识记,反馈,记忆。

2023年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第八篇】

《孙权劝学》是1篇名篇,它是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所写的1篇劝课文章,文章中孙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后人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表达了他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才的珍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

本篇教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1、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讲授法:通过讲解、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

2、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3、写作法: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讲解。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孙权的亲身经历、劝学的意义和方法等。

3、讨论。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4、写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1篇关于孙权劝学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通过课堂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孙权劝学》的掌握程度。

本篇教案通过讲解、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当代教育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 3165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