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方法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探究式教学1

关键词:探究;情境;实践

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因此,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与途径。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课堂中如何擦出探索火花。

一、创设情境,诱探究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培养探究能力为线索。在新知探究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设置“动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例如:在教学“重复”时,课始我先出示“理发师的困惑”这一故事,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他为什么纳闷吗?”学生开始探究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说:“有一个客人没有头发。”有的同学说:“刚才明明是4个人,可是他回头一看只有三个人坐在那里。”还有同学说:“回头一看只有3个人了。”答案五花八门。于是我再次提问:“明明来了4个人,怎么坐着就3个人呢?也没见谁出去呀!”这时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跃跃欲试,开始深入探究,发现原来其中一人既是小孩的爸爸,又是老人的儿子。整堂课我都善于用问题创设情境,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学得兴趣盎然,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感官参与,尝探究

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能力就不能向前发展。”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过程,给他们提供手、口、脑、眼各种感官参与的机会,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认识面积”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将教学例题整合到一幅新房平面图中。通过找、摸、说、涂、比、摆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从生活中的面积——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探究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到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在教学本课重、难点——比较图形面积方法时,还是以新房为素材,出示整个新房平面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让学生自主选择,比比两个图形的面积,得出“看”的方法;第二,通过预先设计的两个同宽不同长的图形,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发现“看”的方法不管用,可以用“叠”的方法;第三,设计两个长宽都不同的图形,先由小组讨论比较方法——剪拼、量周长等,教师适当引导可以使用提供的材料,学生发现可以用“方格纸、小纸片”去“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去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实践活动,引探究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用数学的观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尝试自主探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小组自由讨论“站在不同位置看一个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为了便于观察,我特地允许他们可以自由走动,寻找答案。在反馈时,多数学生说三个面,但也有学生说可以看到四个面、五个面的。这是在课前就预设过的情况。于是,我采用了用摄像头即拍即传的方式,来探究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个物体,到底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纷纷想要上台来拍照拍出四个面来,下面的同学也激动地指挥着,最终发现只能拍到三个面。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学生表现异常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四、合作交流,为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发挥学生集体智慧,互相学习、互相求知、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有效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在教学圆的特征这一环节时,我为学生提供了4个两种规格的圆片,让学生利用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于是,小组成员间有的指挥,有的动手操作,有的记录……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不仅探究出圆的四大基本特征,更发现了怎样在圆片上找到圆心、半径、直径等的方法。这一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中的很多规律性知识都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数学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德,心理学:创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探究式教学2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思想;问题情境

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开始被教师生所接受。而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思想,做好前提工作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新教学方法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所以,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从以往的“灌输式”“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中转变“探究式”教学模式当中,以确保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首先,教师要明确新时期下的数学课堂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然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做好基础工作

高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对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所以,为了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某班有学生50人,喜欢排球的有26人,喜欢兵乓球的有35人,而且,全班每人都喜欢这两种项目中的一项,请问这个班两种运动都喜欢的学生有多少人?(2)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去逛超市,妈妈买了一个电饭煲花了500元,买了6个笔记本,每个5元,买了一套衣服花了100元,请问,妈妈应该给收银员多少钱?这两个问题与我们的生活非常相关,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算难,因此,在授课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不但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也能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当中,以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学研究3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讨式教学 发展研究

引言

探究式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当中重点倡导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还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数学知识来提高其在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破除传统数学教学弊端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存在过于理论化,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弊端。在这种比较僵硬的教学方式下长久的学习,使得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价值完全无法得到体现。而探究式教学则恰恰相反,它主要是着眼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同时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用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进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探究精神,这对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2.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老师从传授者转变成为指导者,学生也由原先的被迫接受转变成为自主学习。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普遍采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民主。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

总体的来说,我们可以简单讲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即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决模型和知识构建。下面我们进行简要分析。

创设情境说的就是 将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当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思维,使学生可以产生疑问并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建立模型主要是指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当中提炼出数学概念和相关计算法则,将常识化为与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将这个环节细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模型构建三个阶段。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其能够达到对所学知识概念的全面正确认识。

解决模型指的是学生通过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得出上述所建数学模型的相关结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知识构建则是指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对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希望学生可以从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我们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探究性作业,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甚至做到举一反三。

三、小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欲望

数学情境和氛围是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以及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理论和实践的沟通桥梁。在我国的新课改当中曾提出,数学教学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首先就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使学生能够在一堂课最开始的那几分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想要探究。而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的阶段,所以势必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且这些问题 将会充斥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假设教师在其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当中,提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那么就能将学生引入到探究学习的状态下,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探究欲望。

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

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探究性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用更加合适,更能够增强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教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教师特长习惯性的以思想和知识者自居,使得课堂成了老师的一堂演讲,而学生则只是听众。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将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3.开展多元化的探究活动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引导学生自主实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整个探究活动当中积极思考、认真实践。探究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不单只实验操作,还可以通过观察、总结、分析等,通过各种调查手段来搜集资料信息,提出猜想,将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谈论分享。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学科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结,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价值判断。数学课程的探究性格教学的目的是在于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对于学生的评价则不能改仅仅将是否探究出结论作为唯一标准,反之,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要通过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标准,将学习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考试成绩相结合。这样既能关注学生在探究当中所表现的出来的方法和思维,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探究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探究性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方式,但尽管如此,探究式教学的要求是不变的,即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究。除此之外还要懂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才能够真正使学生自由、和谐、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教研版,2010.

[2]王欢。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3]詹吕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学习。[J]数学科研,2008(14).

探究式教学策略4

一、引导“发现规则”的探究活动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先通过实物比较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This is a basketball.This is a football.Which is bigger,the basketball Or the foot- ball?

S1:The basketball is bigger(than the football.)

T:Right SO the table tennis ball is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T:What about the basketball? It's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边说边板书上述划线的两句,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以pair work形式操练)

ModeI 1

A:Is “Micky Mouse and Donald Duck'’ the best Of all these cartoons?

B:Yes,it is.

Model 2

A:Are whales the big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B:Yes,it is.

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T:Now,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You may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同学们立刻开始讨论、思索,听见有一部分学生说“最高级表示三者间的比较”。我想他们可能受到我引入时举的例子都是三个的影响了。于是我叫这几位同学看操练过的句型2,并很夸张地把例句中的。of dl these cartoons,in the world读出来。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兴奋地叫起来,“对,不光是三者,三者以上也可以的!”见别人仍茫然不解,便迫不及待地替他解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转身到旁边的小组,他们被我刚才夸张的朗读吸引了,伸长脖子朝我瞧,看我望他们,马上缩回脖子讨论起来。一个说:“最高级和of的介词短语连用。”另一个补充道: “还有in的短语呢!刚才老师大声读的!”我猜测他们原本只认为“最高级常与of短语连用”。看来,学生更易受我所举例子、所写例句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句型2的观察。故我又把“of all these cartoons,in the world”大声读了三遍。有些同学理解了我的用意,有些则迷惑不解,有些充耳不闻。有几个则发现了新问题,互相询问:“为什么有的用of,有的用in短语?”这个问题我备课时没考虑进去,想不到学生提出来了!虽始料不及,但我却大受鼓舞原本以为这些学生连接受能力都较差,更别提发现问题的能力了!我快乐地鼓励和提示:“有同学问‘为什么在句型2中有的用of,有的用in短语?’同学们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能自圆其说,有的则经不起大家的反驳……。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我引入时例句……of the three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同学归纳规则时的误解。这说明教师呈现规则例证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全面性、典型性;同时也说明这些同学还不能恰当地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而学会这些恰是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发现学生探究中的错误后,教师提醒的“度”很重要。上文中如我把用法直接告诉他们,他们也就没有了发现规则后的喜悦、自信的情感体验,更不会出现那个有价值的问题,这可是宝贵的质疑能力啊!

二、操练中“巩固规则”的探究活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形容词三种形式的用法和区别,举出例句,并考虑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简化记忆,最后比比哪组的方法最好。一开始,人人很活跃,都在回忆归纳,并边说边在纸上写例句。我适时提醒:“Don’t forget to find a good way to make them easy!”这是个较难的任务,好几个人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想什么方法呢?”我点拨:“Such as arhyme,at able and soon.Ⅱyou can't,you may also use your own words.”大家有所启发,你一句我一句,不合要求的便修改,有认为这样改好的,有认为那样改好的,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有2个小组怎么编也凑不成一首小诗,泄气了。我赶紧打气:“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你觉得怎么记得牢就怎么记,反正这方法只要适合你就行!”最后两组合作了。有了眉目后,这两组同学高兴得拍起手来,有一个还拥抱了同桌。当我带着佩服的神情夸奖他们,说要将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其他老师、班级时,他们脸上充满自豪。我再出示几道练习题,有几位中差生做得比往常快,做好后显出“我会做”的得意神情。我观察到班中最懒、英语最差的王某也做对了一半题目。

探究式教学研究5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方法 有效教学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在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东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中还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开展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积极探究

由于受尊师重道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直存在老师权威不容侵犯的观点。即使老师犯了错误,学生也不能在公开场合反对。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感,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萎缩,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放弃权威思想,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和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它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自重探究的一种内在动力,可见兴趣是创新思维活动的先导。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各种奇异的物理观念,因此,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实验手段,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探究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又启发性地提出问题,把新知识作为问题呈现出来,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新知识。如在“光的传播”新授课时,用flash制作一幅光的传播动画课件,通过详细展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路径,引人入胜的动画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进行探究。

四、从物理实验入手

通过实验这一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教师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巧妙安排,给学生以最大化的动手实验空间,可以是一两个取材简单、趣味的小实验,也可以是教师或师生共同事先准备好的较为复杂的实验,不论实验是否成功,只要学生能自己动手,教师就能从中获得教授关键概念的机会,就能从课程一开始就使学生置身于奇妙的物理世界当中,紧紧抓住学生,从而体现“探究学习”的主要过程和方法,以“空间”换“时间”,使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例如大气压强的概念对初中学生是十分抽象的,我们可以由日常生活的吸附于光滑物体上的皮碗儿,再引入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样同学们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串、并联电路中,对于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关系,没有实验的学习也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直观很多而且容易了解记忆。“探究学习”使学生有了极大的自主和兴趣,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比如设计几个小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让同学们合作或靠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让学生在室外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时的平均速度,使其充分理解、明确讲平均速度的时候,应该是运动物体在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我认为“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而获得知识”。

五、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和多样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要想学好物理,必须先打好数学基础。物理过程的描述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数学计算和推导来实现,所以要想使“探究学习”顺利进行,则必须要善于用逻辑推理与数学推导的方法来探究物理学的自然过程。许多物理学的规则、公式,都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在具体的条件下,通过数学的严密推导而得出结论,这是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思维方法的重点,从“探究学习”的角度上来说,教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规律的推导、推理当中,让学生不但能推导验证物理规律的正确性,而且从中体会物理学家研究物理规律的艰辛。从而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扎实牢固,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所以,我认为“探究学习”的第二个特点是“加强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从事研究的必要的能力”。

总之,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智慧火花。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探究能力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发现。长此以往,必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深远的是,教师鼓励学生将探究课题实际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大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科学的愿望。作为老师要勇于承担教育本质传承的重任,在学习和探究中体现真理和人性化才是对人类的首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新凯。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体会[J].试题研究,2012(10)

20 2739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