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例【精编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例【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难点: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数据。
1、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每一条跑道宽。(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得出结论。
1、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π)。
五、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
此节知识虽不是很重要,但我独列出来进行教学,主要原因有;。
1、此节知识的综合性很强。
2、密切联系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良好习惯,重视科学性。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二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具体内容安排:
例1。
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例2。
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例3。
在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例4。
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例5。
单位换算。
例6。
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例7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三篇】
教学内容:
第45页、46页的例4、例5,做一做的3题,练习十一的习题。
三维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知名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简单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
1米长的彩带纸或细棉绳每人一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1、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1分米表示的长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3、揭示估算的意义,板书课题:估计。
二、学习估计的知识。
(一)教学例4。
1、读题,理解题意。
2、想一想:你画出的线段应是什么样的?
3、各小组派代表演示。
4、对比交流,找出不足,讨论:怎么画会更准确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尝试画在练习本上,画完后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计的长度准不准确。
(二)教学例5。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解决,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
(三)小结估计的方法。
三、做一做。
第1题:(1)先估计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简单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并按估计的长短依次写上序号。
(2)量一量,再算出每个图形的准确周长。
(3)比较,你估计的准吗?不准的原因在哪儿?
第2题:比一比,估一估,再说出来。
第3题:小组实践。
四、应用实践,解决问题。
练习十一的习题。
教学后记: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四篇】
练习目标: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个人加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不管是不是有余数,只要是平均分我们就用除法来解决。
现在老师有12个羽毛球,我要分。
给5个同学,那么先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刚好分完,如果不能,那么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解决第1题)生做完后老师实际分分,验证学生的答案。
先请学生读第2题,然后让学生用。
圆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写出算式,并把结填在书上。最后说说为什么选择那种装法。
先读第3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在独立做,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第4题,也可以留在课后独立做。
师出示:35÷8=4---3。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5里面有4个8还多3个。也就是4×8+3就能得到35。
也就是说除数×商再加余数就能得到被除数。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结果。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完成第5题。学生先试着做,老师提示这道题目是平均分的。帮助学生理解彩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5边形的周长,一部分是剩余的。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五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
三维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并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高气爽,天气也变凉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更开心了,你们看:(出示主题图)你能不能看着这幅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呢?(学生看图提问)。
二、探究学习新知。
师: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宣传拦。
前面一共有几盆花?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х5=15(盆))。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为什么?(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
15÷5=3(组)。
师:谁来说说这些数字在这个算式里是什么名称?
这是我们以前就学过的除法横式的写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导写除法竖式。(1)。
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不一样。“)”是竖式的除号。被除数写在里面。除数写在外面,表示把总数进行平均分,把15每5个分一份。那么分得的结果就写在横线的上面,这条横线和加减法竖式的横线一样也相当于等号的意思。
(2)指导怎么进行竖式计算。
3…注意: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5)15…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0…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分的结果)。
师:用除数5乘商3得15,这个15写在。
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分掉的数,用被除数。
减去分掉的数15,正好分完,得0。
追问:商写在什么地方?被除数下面的15。
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
(3)练一练:
4)88)72。
三、发展性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错的改正。
89。
6)487)63。
48——。
———0。
思考性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9)2()8)()2。
()()。
————————。
00。
四、小结:今天你觉得你学的最好的是什么?
教学后记: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六篇】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识字2500个,其中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笔临摹正楷字。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写,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及一般用法。
7、学习阅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作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优秀诗文。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要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摩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期教学目标。
本册识字写字继续分两条线,先认后写,多认少写。全册要求会认350个字,会写284个字。会写的'字是本课或以前认过的字。识字方法仍然以随文识字为主,同时在语文乐园的“有趣的汉字”中给予多种识字方法的指导。为了加强识字,本册增加了4篇识字课文,分别安排在一、三、五、七单元。识字课文生动、活泼、有趣,学生爱读,同时可以引发思考,开启智力,如《二十四节气歌》,《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还有学生喜欢的《和尚挑水》《颠倒歌》。
本学期教学设想。
本学期采取随文识字,识字分两条线走。
一、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让学生在阅读中解决识字问题。
二、加强写字指导,要正确,书写规范,重视血色很难过的个人感悟。让学生多读,读通,读顺。要用普通话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得不够,不能够有真切的感受。要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听朗读音带或教师范读,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七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际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米。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察等实践活动为新授知识作好准备。
教学前可利用课外活动、队活动等时间进行一些观察度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知识。a参观车丫和码头,看看汽车、火车和轮船的航运里程票价表。b观察公路的里程碑,并从这块里程碑直到下块里和碑,实地观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体会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c测量操场四周的长度(或跑道的长度),算一算要绕几圈(或直几个来回)才是1000米。这样使学生对“千米”的长短有初步的了解。
二、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填括号(说一说推理过程):
2米=()分米50分米=()米。
6厘米=()毫米30厘米=()分米。
7分米=()厘米80毫米=()厘米。
三、新授。
1、导入新课。
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遗产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
(3)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
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四、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单位。
教室长3(),小明身高130();高速公路长50();铅笔尖长4()。
2、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厘米2分米2千米2米粉2毫米。
4、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做第71页“做一做”,中的两道实践题。
五、总结(略)。
人教版数学教案全册免费范文【第八篇】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0+0=0÷100=。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顺序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2.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介绍中括号“[]”,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
(1)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2)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车间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产了320台洗衣机,以后每天生产45台。4月份(按30天计算)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扩展提高: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4×296÷(12+4)×296÷[(12+4)×2]。
=8+8=96÷16×2=96÷[16×2]。
=16=6×2=96÷32。
=12=3。
上一篇:核舟记教案【汇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