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教案【范例15篇】
本教案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丰富的课文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如何有效实施?以下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方法
以多样化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
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
方七百里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利用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愚公移山》(屏幕演示),从而导入课文分析讲解。
二、课文分析:
1、本文如何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解析:本文除了用夸张的手法外,还通过烘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的高大;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极言移山的艰难;用“年且九十”、“残年余力”极言力量的单薄;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极言工具的简陋、路途的遥远,从而烘托了愚公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的积极形象。又如以智叟一“笑”、一“止”与愚公的一声“长息”相对比,以愚公之妻诚心献疑和智叟的刻意讽刺作对比,以愚公的雄辩与智叟最后“亡以应”作对比,使得大智若愚的“愚公”与鼠日寸光的`“智叟”对映成趣。
2、愚公的形象: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形象。
3、学生讨论解答以下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愚公认为可以移山成功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有两点原因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不加增
4、本文的寓意:(提问:这是1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故事寓意深刻,愚公坚持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证服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也教育了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深刻含义)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三、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四、课本剧表演:参加演出者:(略)
五、学生讨论: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六、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六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
1、2
【学习方法】
朗读法、交流法
【课时建议】
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虽有佳肴》复习资料
1、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词语:虽:即使。弗食:不吃。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2、原文: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词语:善:好,妙。是故:连词,所以。
译文: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3、原文: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词语: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
译文: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不懂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
4、原文: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词语: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故:连词,所以。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长,增长。
译文: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5、原文:《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词语:学学半: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其,表示推测。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
《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半功倍。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古诗。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自由地进行课堂交流。
3。选择重点展开讨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可以协助同学理清思路,让同学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知,比方: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知。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同学自由朗读,假如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惊涛骇浪,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示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同学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同学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同学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天俺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同学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身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俺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俺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一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一、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1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的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是娄蒙路的棚屋,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她大部分工作,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提问2: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明确: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提问3: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
明确: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着的材料。长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提问4: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明确:“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5: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前倾”“热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提问6:“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目标导学三:品读赏析,体会引用作用
提问7: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小练笔:学习本文引用传主的话的写法,为自己的同桌写1篇200字左右的小传。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本文先从诺贝尔奖来引导学生认识居里夫人,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使得居里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不足之处
由于进度问题,对课文中的一些字词并未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以后应注意。
《美丽的颜色》知识点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xx),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故事背景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
三、理解词义
①炽热:温度高,极热。
②猝:突然。
③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系统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④吹嘘:夸张地宣扬。
⑤筋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⑥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总写玛丽的工作环境及她的快乐。
第二部分(2-24):通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实验过程,展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执着探究的实验精神。
第三部分(25):突出“镭”的发现有重大意义。
五、问题归纳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2、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极大的快乐”“奇异的新的开始”“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这些短语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
3、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4、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此段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6、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7、“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修辞手法的使用,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8、“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句子表现出了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9、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六、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叙述了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最后以居里一家日常生活中一个短暂而悠闲的夜晚作为结尾,使读者在温馨与平淡的氛围中体会居里夫妇艰辛之后的巨大成功。字里行间体现出居里夫人热爱科学、顽强研究、贫贱不移的个性和精神。
七、课外知识(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诵诗词的习惯
3、通过背诵,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美,学会善于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教学重点]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朗诵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她寄托古往今来诸多文人雅士的美好情感。也有人说,随意拾起一本古诗文的书,轻轻摇晃,哐哐当当地能掉下好几轮的明月。今天我们一起拾起苏轼那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明月”。
二、推进新课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板书)
请一名同学朗读,强调读准字音的要求。
(二)读准节奏
2.幻灯片展示节奏划分。听名家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分析新课
(三)读出情感
3..师生共同探究词人的情感变化。
由此引出小序内容并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打出幻灯片)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秋节。当时作者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
4.全班齐读后教师点拨诵读诗词的要求:(打出幻灯片)
①速度要慢,边读边体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脑中浮现。
②要有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有感情。
5.分析上阙
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
明确:上阙主要写:把酒问月。对宫阙(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
情感变化:悲伤—矛盾—无奈(板书)
第一次朗读比赛:推荐两位男女同学朗读比赛。
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须读出矛盾的感情。
师范读,并请学生在老师范读后,再次朗读。
6.分析下阙
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
明确:下阙主要写:对月怀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
情感变化:埋怨—释怀—祝愿(板书)
第一次朗读比赛:推荐两位男女同学朗读比赛。
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须读出埋怨和释怀后豁达的感情。
四、师小结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五、课外拓展
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师生共同体悟苏轼的豁达。集体诵读本首词。
六、拓展延伸
从这首词中,你在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啊,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逆境以平常心去面对逆境。如果我们能好好的对待逆境,那么他将会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七、旧词新唱
共同欣赏音乐《明月几时有》
八、结束语:
音乐很美,词也很美,明月不老,经典永垂不朽,今天我们以月开头,在课的结束,我也借着苏轼的这一轮圆月,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花常开,月长圆,幸福常在。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
3、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学了这首词后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谈谈自己看法。(200字左右)
板书:
上阙:把酒问月:悲伤—矛盾—无奈
下阕:月下怀人:埋怨—释怀—祝愿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
课型:讲读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理清顺序:
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三、体会语言:
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四、拓读运用。教学线索清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教师导入:微风轻抚,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开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已来临;田野金黄,落叶送来了秋的请柬;大地苍茫,飘飞的雪花讲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通过优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让学生的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词。
2、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进入自学,在文中勾画所需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勾画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把握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搜索、筛选相关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点,训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自学结束后,进行展示交流。1、3、4小题非常明确,从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内展示即可。2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班内展示,教师视情况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内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读,理清顺序
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这两个小题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静静思考,然后组内互动,最后班内展示。
明确: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因为这几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条理性,让学生明白,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都会有不同的逻辑顺序。
(五)品读,体会语言
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严谨质朴也有生动形象。
(六)拓读,学会运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你能帮他解决一下吗?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设计意图】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结语: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奥妙无穷。我们只有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才会听懂它的倾诉,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某一个季节的特点为内容,写1篇小短文,能适当描述“物候现象”,文体不限,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力与想象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组织材料和语言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7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两组图片,表现两种智慧。提问;
1. 哪些是自然智慧,哪些是人类智慧?
2. 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
学生思考,保留观点,看文中作者如何解答?(板书:敬畏自然)
出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 学 重 点: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 学 难 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0分钟
一、 整体阅读,感悟智慧:
1.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文中表现两种智慧的语句。(多媒体分别展示文中表现两种智慧句子)
2.问题: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什么?
二、小组合作讨论,质疑:
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并阐述理由。(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堂每组发言人展示)
学生展示与教师点评
(注重突出重点)
15分钟
三、品味语言: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喜爱的理由。
四、写作练习:
运用1——5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组内交流,选出最优秀的展示)
五、思考:难道我们就应该顺应自然吗?学生整合观点:(热爱自然 敬畏自然 合理改造 和谐相处)(板书:和谐相处)
学生教师总结
5分钟
回顾整合本节课的收获:
1. 学习利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倾向的方法。
2. 感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思想。
当堂测评
5分钟
写作练习:运用1——5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8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课围绕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这节课我们进行拟题训练,由课文的学会到会学课文,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
(一)明确目标
1、围绕说明文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进一步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并请同学充当解说员介绍。
赵州桥:
(1)展示赵州桥全景,横跨在洨河上。
(2)展示全桥大拱及形状。
(3)展示大拱两肩上的小拱,并闪动小拱。
(4)展示并列式拼成的28道拱圈,分别置于大小拱中。
(5)赵州桥全桥结构和四周景色。
卢沟桥:
(1)卢沟桥全景。
(2)展示全桥由11个半圆形石拱及桥墩组成。
(3)展示石栏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
(4)展示卢沟桥全景。
2、总结梳理。
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三)拟题训练
1、复习提问
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象、内容、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2、教师出示第9自然段拟题示例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有什么特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指出文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举“福建漳州的江东桥”的例子是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女分成两组,根据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然后交换回答。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如:(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 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5)根据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归纳这种桥拱的作用?
(6)句子“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最长”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如:(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内容?
(3)选文②段中马可·波罗的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的是什么?
(4)选文①段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5)文中介绍桥面时,却说“约八米”,“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6)文中说卢沟桥“坚固”是根据什么作出的结论? (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
海内第一桥
①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②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③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④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⑤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⑥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 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⑦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⑧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⑨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选自《建筑奇观》
1、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___________。
2、文中A至D处用词依次正确的是( )
A、盘踞 凝聚 精妙 居然
B、静卧 凝固 美妙 诚然
C、盘踞 聚集 巧妙 当然
D、静卧 凝聚 绝妙 果然
3、第⑤段中加“△”号的“多”“据估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给“浮运法”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从所给选项中选出3项。
选项:①规模之大②桥基之固③建筑上创新④建造的时间之长⑤桥上两边有扶拦⑥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引导回答:
1、最大特征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石桥。
2、选择D。
3、不能。因为“多”表示石板的长度在10米以上,如果删去就表示正好是10米了。“据估测”表示大致估计,并没有实际称量,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实际称量后的重量,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借用涨潮的浮力,用木排运石块放置到桥墩上的方法叫浮运法。
5、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喻。
6、原因是①②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9
一、听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1、分析文章在结够上的特点(C组同学讨论完成)。
2、本文在写景顺序、动静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B组同学独立思考完成)。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A组同学合作完成)。
4、本文在构思上的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二、悉心体味作品的志趣美。
三、概述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结构美、志趣美。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制作flash课件。
2、深入了解学生,按2:5:3的比例进行分层分组。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全文仅114个字,就把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使人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
二、检查预习。
1、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富春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文背景及写富春江的诗文。
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三、展示地图。
设计说明:让学生明确浙江省杭州市富春江富阳至桐庐的地段。明确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作者乘船从富阳至桐庐这一段旅途中所见到的奇山异水。
四、展示分层学习目标。
五、解决翻译课文时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六、分层、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分析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C组同学回答)
明确: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写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并且环绕“独绝”展开描摹,结构脉络分明。
2、本文在写景顺序、动静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B组同学独立思考完成)
明确:本文先写水,后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在写景的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A组同学合作完成)
明确:
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突出水之清。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突出水之急。
⑶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作者在这里写树之寒,实际上是反衬山之奇。
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突出山之势
⑸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突出山之音。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突出山之力。
⑺横柯疏条,突出林之密。这几句是补笔,补写群峰中的林深叶茂,突出了作者那种喜不自胜,流连往返的观赏之情。
4、分析本文在构思上的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明确:本文的题目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但信中没有出现人物,可文章又字字不离人物。
展示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根据内容分析,逐一展现。
七、悉心体味作品的志趣美。
设计说明:让学生尽快找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和志趣的句子。分层讨论得出答案。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组)
明确: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表达出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B组)
明确:表达出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A组)
明确:这一句主要写人在奇景中的感受。触景生情,烘托了山水巨大的魅力,从而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意欲归隐之意。
八、概述文章语言上的特点。
设计说明:各组同学合作讨论,推选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九、回顾小结,总结主题。(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这篇文章通过对富春江至桐庐这一段山光水色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而又幽深的意境,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十、展示课堂练习。(分层练习)
A组:有人根据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异水”的特点,拟写了一幅对联的上联:水清现游鱼,请你根据“奇山”的特点,对出下联。
B组: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C组:本文是1篇山水名作,请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
写“水”的:
十一、展示拓展练习。(分层练习)
A组:解说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之地;
B组:改写《与朱元思书》;
C组:用自己的话叙述富春江的美景。
十二、布置作业。(分层布置)
A组:写1篇游记,文体不限。
B组:仿照本文的结构特点,写1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同时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也拿出了证据来证明,比如考古学家就发现北美洲和非洲都有同种的蚯蚓和蜗牛化石。在1986年阿根廷研究所发现的恐龙化石也能成为证据吗?
那么“恐龙无处不在”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二、字词环节(4分钟)
1、介绍作者
阿西莫夫(1920 —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1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三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2、检查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听读赏析
多媒体展示视频朗读
推理环节
现在我们要通过阅读课文(),试着来做一道推理证明题。
题目是:
已知:地球上其他大陆以及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
求证: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而不是恐龙在移动。
解答过程
∵已知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 现象
又∵其他大陆已发现了恐龙化石。 联系
∴恐龙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判断
∵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南极的气候不相适宜。 联系
∵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 疑问
∴大陆在漂移? 假设
又∵一些板块边缘可以拼合 依据
∴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结论
猜想环节
多媒体展示4张地图,让学生阅读课文7-12段,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大陆板块的变化。
4、总结
以上推理和猜想分别涉及到了哪些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物学和考古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拓展延伸(10分钟)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请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多侧面、重联系、重沟通,力求一石击千浪而举一反三。
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2、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4、变色龙的这些变色本领,在工业生产上的运用。现在,人们已经用某些特制的颜料做成变色漆,这种漆对温度的高低变化十分敏感,一旦温度变化,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就会改变颜色。将这种变色漆刷在容易发热的机器设备上,就可以用颜色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机器设备。
5、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x射线,促进了医学发展。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3分钟)
1、总结课文《恐龙无处不在》
本篇课文首先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下1篇课文《被压扁的沙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2、布置作业
(1)、用今天学习的推理方法,预习《被压扁的沙子》。
(2)、利用网络资源去查找学科之间联系的资料。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1
【导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和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别。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实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绩,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桥”。桥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桥。在我国,我们的祖先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建造了各种各样的桥梁,距今已一千多年的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州桥就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桥的一些特点。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弧形(hú) 拱桥(gǒng) 匀称(chèn) 张(zhuó) 惟妙惟肖(xiào)
推崇(chóng) 和谐(xié) 桥墩(dūn) 洨河(xiáo) 饮涧(jià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没有可以相比的。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推崇:十分推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3、作者简介
茅以升,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4、说明文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和事理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分为平实说明文,如《地球是圆的吗》和生动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
(2)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3)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①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远及近等。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a.从整体到部分;b.从原因到结果;c.从特点到用途;d.从主要到次要;e.从概括到具体;f.从现象到本质。
学法指导一:
【把握说明对象三法】
①看题目或首尾段;
②抓段首、段尾关键句;
③归纳总结。
注意:事物说明文的题目一般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一般在开头或结尾的总结句交代说明对象。
学法指导二:
【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四法】
①从文题入手概括;
②从开头结尾段概括;
③由段意归纳整合特征;
④验证答案要点。
注意:尽量用原文中的原词与原句作答。
学法指导三:
【辨析说明顺序方法】
1、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从说明对象入手判断。
3、从语言标志入手找出。
4、从文段大意入手分析。 (4)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5)说明文的结构:常用的有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
(6)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此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交流点拨】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桥。
2、再读课文,概括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交流点拨】石拱桥:弧形,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卢沟桥:石拱相连,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3、课文最后两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试从文中提取两句话来概括。
【交流点拨】①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②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小结】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理清顺序 感知特点
小组讨论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交流点拨】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接着写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第四、五段,列出层次,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交流点拨】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运用了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六段,提问:这一段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交流点拨】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交流点拨】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的。
5、小结: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交流点拨】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步骤四 品析语言 把握方法
思考、研讨下列问题。(多媒体投放)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交流点拨】不行,“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学法指导四:
【举例子的作用分析方法】
1、举例子的特征: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先从道理上讲,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作用: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标志:“例如”,“以什么为例”,“如”等标志性词语。
4、格式:举……例子,更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能否调整顺序?)
【交流点拨】“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交流点拨】“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交流点拨】“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能否删去?)
【交流点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6、找出本文用到的说明方法(多媒体展示)。
【交流点拨】(1)引用——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2)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3)打比方——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4)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5)作诠释——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本文是1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2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1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泛大陆先是分成了四块,然后大部分继续分裂(只有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合为一体),于是,“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南极大陆,这个也曾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之舟”,由于它驶向了地球的极地而“最后成了冰天雪地”,导致搭乘这班航船的大部分生物灭绝,恐龙不过是它们之中较为显赫的一个族系。如果南极大陆现在没有几英里厚的冰层覆盖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当年大灭绝的遗迹。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向前发展。这就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短文,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什么叫“被压扁的沙子”?沙子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并且,在开头一段,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个与题目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1篇未了的话题。的确,与前文的论证方法异曲同工,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接下来,作者从引述1980年一则报道谈起,继续探讨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这就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行文至此,才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
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及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一)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非常缓慢,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二)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作者讨论这些问题似乎与开头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再看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排除“火山说”并确认“撞击说”提供科学根据。
行文至12段,作者在前文所阐明的科学理论依据基础上,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因为有挤压才有斯石英,而有火山就没有斯石英,火山会把斯石英恢复成普通的沙子)。最后,用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的“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同前文一样,本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是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以及深入探索的精神。
二、问题研究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实际上,第2篇短文也用另一个科学探究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道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
2.“如果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这一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触角已经伸向另一领域。正是把恐龙化石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的思考,才使作者进一步追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接着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这样又把本来的疑团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至此,才对本文所要阐明的中心议题正面作答。由此可见,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先导。这对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都应有所启迪。
练习说明
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1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2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不同作用和含义。
第1题,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第2题,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参见“有关资料”部分)。
第3题,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4题,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第5题,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三、“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何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二例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设置本题意在让学生在学习时与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借此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
一、这两篇短文是本单元内容较深的课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可参照“整体把握”和“有关资料”部分内容,解析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上的偏差。也可以补充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
三、本课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如地质变迁、动物化石、南极气候、小行星等,学生多少都有一些了解。教学时,不必在这些方面讲解过多,以免偏离了中心。
四、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总结一下这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等,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有关资料
一、板块构造学(杨树锋、郭令智)
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块的成因、运动、演化、物质组成、构造组合、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解为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重力均衡地位于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在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水平转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或相互离散,或相互汇聚,或相互平移,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囊括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转换断层、大陆碰撞等概念和学说,为解释地球地质作用和现象提供了极有成效的模式,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造理论。
简史板块构造学的创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当时由于多数人的反对而没有被接受。50年代古地磁学的研究测得各地在地质时代中的磁极位置变化多端,用大陆固定论无法解释,采用大陆漂移说则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大陆漂移说随之复活。②6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在古地磁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后英国的瓦因和马修斯通过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对海底扩张说作了进一步论证,论述了地壳的产生和消亡,并得到深海钻探的验证。③1965年加拿大人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1967~1968年法国的X.勒皮雄、美国的麦肯齐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地论述了板块运动,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
基本内容地球上层构造根据物理性质在垂向上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层圈,即下部塑性的软流圈和上部刚性的岩石圈。岩石圈在侧向上被地震带所分割,形成若干大小不一的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板块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几十公里至200公里。
成就与展望板块构造学深刻地解释了地震和火山分布、地磁和地热现象、岩浆与造山作用;阐明了全球性大洋中脊和裂谷系、大陆漂移、洋壳起源等重大问题;更新了地质学中的许多概念,使得既承认水平运动也承认垂直运动的活动论观点取代了曾占统治地位的固定论。板块构造学以全球整体的研究观点开拓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
板块构造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难题。板块构造学对于板块构造活动总的轮廓已比较清楚,但具体作用过程和细节还不十分明确;对板块动力学的确定依然有困难;对板块内部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研究不足;对板块俯冲、消亡及伴随的岩浆活动、边缘盆地起源等还了解不够;还不能圆满地解释大陆岩石圈的成因和演化。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二、小行星与恐龙的灭绝
恐龙为何会绝迹?这一问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既引起了科学家和大众的兴趣,也令他们困惑不已,因而也出现了大量不切实际的理论,有些甚至十分好笑。例如,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它们的躯体太庞大而导致交 配困难──雄性恐龙在交 配过程中可能会压垮它的配偶。另一种理论就是,随着植物的进化,恐龙的饮食发生变化,最后导致致命的便秘。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恐龙下的蛋全被刚刚进化的、而且更加灵活聪明的动物──哺乳类动物吃掉了。有的认为是新出现的疾病使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一种更令人信服的理论是以恐龙时代的玛瑙化石中的气泡为依据。这种空气中氧的含量比现代空气中的氧含量要高出50%。可能是随着氧气浓度逐渐下降至今天的浓度标准,恐龙就因窒息而死掉。
尽管有一些牵强的解释,但在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上存在着两大思想学派:(1)它们突然死于某一场世界性的大灾难;(2)由于地球上天气的逐渐变冷使得恐龙难以适应而慢慢灭亡。
灾难学派描绘的是一幅十分令人震撼的场面:一颗相当于曼哈顿岛大小的小行星或彗星以每秒15英里(相当于25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陨落,与地球撞击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是扔在广岛上的原子弹的能量的50亿倍),而且在进入地壳25英里深的同时熔化了沿途的岩石。在这场剧烈的碰撞之后,成千上万吨的尘埃和碎石进入大气层,罩住了地球,遮挡了阳光,使得地球连续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处于黄昏状的黑暗之中。在这种黑暗里,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因为它们需要阳光来制造养分。以植物为生的动物不能正常生存,不靠植物为生的其他动物也难以生存,恐龙就是那种不能在黑暗中生存的动物。事实上,根据某些科学家的观点,地球上60%的动物是不能在黑暗中生存的。
然而,小行星或者彗星的陨落真的发生过吗?地球上生命的大规模消亡是有大量资料可查的,但这是由于剧烈的碰撞所造成的吗?让我们从头来叙述这个故事并从中找到答案。
大约一百五十年前,一位名叫理查德·欧文的英国解剖学家创造了“恐龙”(DINOSAUR)这个词来描述刚刚发现的一种曾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动物。DINOSAUR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可怕的”(DEINOS)和“蜥蜴”(SAURS)。那个时候(即1841年),可供研究的恐龙化石少得可怜,因此,人类对恐龙也知之不多。
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了解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知道它们是在大约亿年前由爬行动物的祖先进化而成,于大约6500万年前灭绝的。它们的个子有很大的差异,身长从不足2英尺到140多英尺不等;体重有20磅的,也有90吨的(陆上现存最庞大的动物大象的重量为6吨)。恐龙属爬行类冷血、笨拙型动物,下蛋并且全身长满鳞片。
然而,关于恐龙笨拙、动作缓慢的说法最近也引起了人们的怀疑。研究表明,许多恐龙相对于爬行动物而言是十分聪明的,且腿脚十分麻利。这一观点使得科罗拉多大学的罗伯特·巴克尔于1968年提出,恐龙根本就不是冷血的动物,而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的热血动物,这一争论至今未得到解决。按照一群英国古生物学家的说法,恐龙有可能“属中间型的”。或者说,个子小些、更灵活的恐龙是热血的,而那些个子大些、笨重的家伙则是冷血的。一位科学家甚至提出,恐龙的新陈代谢可能是随季节变化的:冬天里是热血,夏天里又变成了冷血。
那么,在使得恐龙灭亡的6500万年前又发生了些什么呢?有没有可以说明某颗小行星或彗星曾撞入地球并灭杀了恐龙的任何证据呢?有的,有证据。
70年代末期,由已故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兹和他的儿子、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沃尔特·阿尔瓦雷兹率领的一个小组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注意到,在大约有6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层中有一种叫做“铱”的元素的含量异常高,铱是地球上罕见的重金属,只存在于地壳的深处,但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却大量存在。起初,地质学家们认为65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可能会把铱喷入大气层,落下时便集中形成一个独特的土层。最终,事实并不能证明这一理论。
那么这与小行星或者彗星又有什么联系呢?小行星或者彗星与地球的碰撞会使小行星或彗星的大部分被气化掉,并使含有大量铱的尘埃进入全球的大气层中,尘埃落到地上后,便形成了含铱丰富的土壤沉积层。阿尔瓦雷兹小组曾在意大利和丹麦发现过这种矿藏,自那以后,这种含有大量铱的土壤层在全球五十多个地方先后被发现。这些土壤层有6500万年的历史,且恰巧与恐龙灭绝的时间吻合,这一点是小行星或彗星灭杀了恐龙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而且,某些地方的矿层出现的断裂是由某种剧烈的碰撞所造成的。这一证据也与某颗小行星或彗星曾与地球碰撞过,并且杀死了“可怕的蜥蜴”的理论相吻合(太阳系中落在地球上的块状物被称为“陨星”),落在地球表面的彗星或者小行星,或其某一部分就是陨星。它在陨落之前进入地球的大气层时叫做“流星”。
假如一颗曼哈顿岛那么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的确在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话,那么撞击所造成的窟窿或者“陨石坑”又在哪里呢?这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多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之一就是陨石的碰撞砸开或撕裂了地壳,从而导致了形成冰岛(我们知道是由火山形成)的火山活动。然而,这一理论也不再广为人们所接受。在有6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中的铱矿层在冰岛并不是那么厚。地质学家们推断在碰撞地区周围的铱矿层可能最厚,因为铱矿是在那个位置最先冲进空气中的。而且,伴随着微细的白色富铱沉积土层,一定会有较为粗糙的次沉积层。这可能是碰撞后飞溅的熔岩下落时形成的。正如一粒石子扔入水池时溅起的水花一样。这种次沉积层,也叫做“喷出层”,只能出现在碰撞现场几千英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而在冰岛却没有发现。
1990年,亚利桑那大学的阿兰·希尔德布兰德沿着铱矿层和喷出层找到了它们的最密集点。他发现有两处陨石坑可能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现场。一处是在哥伦比亚盆地,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的加勒比海地区,另一处是在墨西哥东部的尤卡坦半岛的北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对尤卡坦陨石坑的推断更有利。它的直径大约为110英里(180公里),形状及成分都很正确。这个陨石坑完全被埋在岩石下面,且位处陆地,尽管在6500万年前这个地区曾是一片浅海区域。陨石碰撞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拥护者们觉得他们不仅是发现了“正在冒烟的枪”,而且也找到了被枪杀者尸体中的弹头──证据确凿。
你可能会认为,至此,恐龙灭绝之谜已被破除。铱矿土层证明某个小行星或彗星曾撞击地球,而且碰撞所发生的时间也是正确的,再说也发现了一处陨石坑来支持这一理论。然而,疑问依然存在。那么,问题又在何处呢?
问题就在于恐龙是不是一下子突然全部绝迹的。小行星的碰撞会造成恐龙迅速的灭亡──只是几千年的时间,而不需要几百万年。不幸的是,化石记录却没有能给我们展示一个清楚的、无可争辩的画面。人们都知道恐龙大约是在同一时期──即在一个主要的地质纪元(白垩纪)结束,另一个纪元也就是第三纪开始时灭亡的。这一过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垩纪──第三纪(或K—T)之交。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彼德·多德逊曾专门对这个时期的恐龙化石记录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是,在白垩纪结束前的800万年,恐龙家族十分兴旺。可是,600万年之后,3/4的恐龙种类便已灭绝。这对于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支持者来说真是个坏消息。因为许多恐龙看来是在某个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发生碰撞之前就已消失。不过,小行星学派的理论家们却指出,在北美洲的大多数恐龙的种类是一直活到白垩纪──第三纪之交(K—T)时由于发生了陨石碰撞才突然消失的。他们还争辩说只统计恐龙种类多少有些误导性。许多恐龙种类几乎没有多少分支,因而从进化含义上讲不能很充分地被确认。他们说,最重要的种类以及大量的单个恐龙都活到了白垩纪末期,直到过渡期才因为陨石碰撞而灭绝的。
在路易斯·阿尔瓦雷兹和他的儿子惊人地发现铱以来的15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陨石碰撞理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目前,传统的学者们开始倾向于支持这一理论,尤其是随着尤卡坦的陨石坑的被发现,对这一理论的间接支持也来自在过去的亿年中地球上至少有过4次其他类型的生命突然大规模灭亡这个事实(尽管这些时期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诸如含铱丰富的地质结构或能说明问题的陨石坑这类证据仍未出现)。事实上,大约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地球生命的灭亡变故使恐龙的灭绝变得黯谈。因为这次变故灭杀了地球上90%以上的生命形式。然而带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场大规模地球生命的灭亡为恐龙主宰地球(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铺平了道路。因为它们的大多数天敌已被消灭。“砰”的一声出现,“砰”的一声又消失了。
最后一点思考:假如陨石碰撞理论真的正确,那么某一块陨石的确撞击地球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倒真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人类就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化至今。因为有恐龙至高无上地统治陆地和海洋达无数个百万年的话,哺乳动物生存的空间就会很少。它们可能仍然是小个子的食虫动物,根本就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而开始改变的。
(巴里·E·齐然尔曼、戴维·J·齐然尔曼,见《在岩石上漂浮》,张树昆、张昭理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三、恐龙之死:新的线索
10年前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恐龙(以及其他某些生物属种)在6500万年前的灭绝是由于巨大陨星或彗星与地球相撞的结果。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大量火山的喷发和气候异常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尽管如此,撞击说的支持者们还是占了上风,并且现在又有新的证据来肯定这种观点。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杰弗里·L·巴达()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发现了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建筑块。每个蛋白质分子是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链构成的,而每个链又是由数十到数百个氨基酸组成。总体来说,地球上的氨基酸只能由生物组织来产生。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发现的氨基酸链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不寻常之处,因为当时生命已经非常繁盛,各种生物都会形成氨基酸。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发现一些呢?
首先,从理论上讲氨基酸有无数种,但由生物所形成的蛋白质仅利用了其中20种氨基酸。再者,各种生命形式,无论是病毒、栎树、海星、蛇或者人类,都是利用同样的这20种氨基酸,例外情况极少。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生物只利用这20种氨基酸,以及那些没有被利用的其他氨基酸有什么问题。
巴达在1989,6所报道的存在于古老岩石中的氨基酸只有两种,即异缬氨基酸和α?氨基异丁酸。蛋白质中不会有这两种氨基酸,并且就目前所知,它们不是由生物形成的。有一种极少见的真菌,确实可以形成一些异缬氨基酸,但这是非常例外的现象。
是否在别的什么地方也发现有氨基酸呢?是的。在某些被称为“含碳球粒陨石”中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在碳水化合物中存在一些氨基酸。事实上,在少数陨石中所发现的氨基酸就是异缬氨基酸和α?氨基异丁酸。因此,这些氨基酸可能是由于含有氨基酸的陨石或彗星撞击的结果,它们把氨基酸撒在地球的表面。
这种解释可靠吗?首先,那些极少的真菌确实形成了异缬氨基酸。也许在6500万年以前,一些最终灭绝的动物产生了大量的这些氨基酸。它们现在虽然稀少,但在当时却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十分肯定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过。像许多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其他物质一样,氨基酸有不对称性分子,并且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左型或右型(像手套和鞋一样)。生物酶所形成的氨基酸都为左型,这一点是肯定的。左型氨基酸易于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形成的链。缠绕在一起的左型和右型氨基酸不形成链。当然,全由右型氨基酸构成的链也有助于蛋白质分子的形成。当生命在35亿年前刚开始出现时,左型氨基酸通过一些随机过程最先被选用,自此以后氨基酸一直为左型,甚至形成异缬氨基酸的极少数的真菌也只含有左型异缬氨基酸。
如果氨基酸由人工或通过任意过程形成,正如通过一般化学反应而在化学家们的试管里形成一样,左型和右型的产生几率是一样的,哪一种都没有优势。在陨石中所发现的氨基酸中左型和右型是等量的,这就告诉我们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与生物酶无关。
在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所发现的氨基酸也具有等量的左型和右型。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明它们不是由地球表面的生物形成的,而是由陨星或彗星中的非生命过程形成的。
科学家对这一发现还存在一些疑问。氨基酸为什么没有被由于撞击而生成的热毁灭掉呢?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氨基酸不是一个十分牢固的分子,一般不能抵御高温。也许这种氨基酸处于撞击物体的内部,从而得以受到保护,免遭高温的破坏。
更加难解的是,这些来自地球以外的氨基酸并不是恰好出现在6500万年的沉积物界面上,而是出现在此界面靠上或靠下一段距离的位置上。也许它们最早是存在于此界面上,但在随后的数千万年中,穿过岩层向上或向下迁移了。而这听起来并不能令人信服。巴达正在调查其他地区的岩石,或许会有更多的资料来支持这一解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杂谈
2、彰显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扩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扩散思维能突破现有知识圈的张力,克服固定性的功能性障碍,由已知信息产生新的信息,使学生得到新的认识和新的看法,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
如教《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时,我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是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拓展延伸时,我请一位同学随意说一件事作为思维的原点,然后由另一同学说一件事作为联系点,然后我们一起寻找、归纳思维的终点。如原点为“圣诞节刚过”,联系点为“新年快到了”,同学们想到了这两个外来的节日的普及,中国本土节日的淡出,又联系起最近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中“端午祭”的争端,提出要重视与保护中国本土文化。又一联系点为“打电话、发短信问候节日快乐”,同学们想到要常和亲人朋友联系,要及时表达爱;我想到现代通讯发达,人们的表达方式外显,含蓄少了;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又体现了一种叫“代沟”的东西,需要互相包容……
发言还在继续,学生的扩散思维多么流畅而又独特!而且还会变通!他们各抒己见,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射出创造的火花。语言表达,通顺流畅,指事言物,理在其中。学生见解独特,个性张扬。
〖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课堂──教《恐龙无处不在》有感〗
这一周我都沉浸在快乐之中,原因很简单,上了几节自认为很成功的课。
本来这周正讲八年级(上)的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而且内容都是和学生的生活不太贴近的。什么《克隆》,什么《恐龙无处不在》,什么《被压扁的沙子》等等。讲的都是不同学科领域的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所以我真的很头痛。所以怎样设计这些课让我想了很久。我很清楚,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于说明文可没什么兴趣,更何况课文的主题和生活又距离很远,而且很难理解。怎么办?课总还是要讲,而且还要学生有所收获。我想起了我们平时在业务学习中学到的,抓住了学生,也就是抓住了课堂。我打算还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还能够比较直观些,或许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就拿《恐龙无处不在》这课来说,我精心的准备了课件,查找了很多恐龙的图片,是在导入部分用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了,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让同学们读课文、解决字词,而是先让他们看这些“恐龙”的图片。边看我边让他们猜是哪种恐龙,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边看边议论。我成功的在这节课的开始就抓住了他们。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也是有很多环节插入了很直观的图片,一方面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一方面也不会让课堂显得很枯燥。课堂中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师生一起讨论,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一节课就这样在很活跃,很融洽的气氛中完成了,比我预料中的还要顺利。教学内容完成时,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就临时让同学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的知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有的同学竟然能侃侃而谈,既培养了这样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也增长了其他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第一次看到同学们都不想离开自己的座位,第一次有了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也第一次觉得40分钟是如此的短暂。直到此刻,我还一直沉浸在那节课的幸福与快乐之中。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内容预览: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骸()褶皱()追溯()
鸟臀目()两栖动物()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1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指出下列各句画线词语的词性。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5.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3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凸显语文课程审美特点,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我反思教学过程,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做了精妙的设计。
教学片段一:先抓首尾,再探中间。
1、学生初读课文后,交流: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在哪里找到的答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学生:寂寞、不自信、孤单)
2、刚才同学们说英子自卑、孤单,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它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哪个词?大家找一找!(学生:忧郁)
3、她就这样一直忧郁下去了吗?没有?你从哪里知道她没有一直忧郁下去?(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4、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
[把第一自然段中英子经历掌声前的形象了解后,直接引导学生读到第四自然段,看到英子经历掌声后的惊人变化,激发学生好奇心,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
教学片段二:以悟代讲,以悟促情。
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英子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多读几遍,想一想英子是怎么想的,在空白处写一写。师问:谁来读一读,说一说呢?
2、学生读句子,把自己当作英子,说说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其余同学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补充说明。
3、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朗读来启发学生感悟课文人物的心理、情感,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融入到新一轮的朗读中。]
教学片段三:抽丝出茧,对比理解。
1、我们的课题是掌声,在第三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支持、鼓励;第二次是称赞、表扬)(板书: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3、带着不同的感情来读两次掌声。
4、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师点击出示: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的走下了讲台。师问:大家看,这两句话中都有“一摇一晃”这个词语。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生答:第一次的心情是紧张、害怕;第二次的心情是高兴、愉快)
[如何让学生领会英子的内心变化,从而体现掌声对英子深远的影响,就要让学生学会对比。英子上台前后的心理变化要让学生对比;英子经历这一次掌声前后的变化要让学生对比;几年后的英子和当初的英子也要进行对比。对比是学好这篇课文的一座重要桥梁。]
二、挖掘教材空白点,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
教学片段一:“犹豫”处填白。
师:英子,当我叫到你时,我看到你犹豫了一下,才慢吞吞的站起来,眼圈还红红的,你在犹豫什么?
生:如果上去的话,同学们会笑话我的;如果不上去的.话,老师会批评我。
教学片段二:“掌声”处填白
师:同学们你们的掌声这么热烈这么持久,你们肯定是想借这热烈持久的掌声对英子说什么吧?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会讲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们会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
师:同学们,我又一次听到了这热烈的掌声,这一次你又想借掌声对英子表达什么?
生:英子,你讲的故事太好了,太感动人了,以后欢迎你再为我们讲故事。
生:英子,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好!
生: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教学片段三:“感动”处填白
师:英子,听了同学们这热烈的掌声,你为什么流泪了呢?
英子:因为我没想到,同学们不但没有笑话我,还用掌声鼓励我,我非常激动。我一定要讲好。
师:英子,我看到你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生:感谢大家对我的表扬,我还要继续努力;谢谢大家的称赞,我以后也要加入到你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快乐地学习、游戏。
三、拓宽教材精神领域,把爱化做支持、鼓励、表扬、赞许。
在这篇课文中,英子因为同学们的两次掌声改变了性格从而也改变了人生。课前阅读提示说掌声是一种爱的表现,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掌声远远不是一个爱字能包括的,它还能细化成支持、鼓励、表扬、赞许,从而也教孩子们明白在生活中我们能把掌声送给更多像英子这样需要掌声的人,他们不仅是残疾人,还可以是贫穷的弱者,甚至就是你身边成绩不太好,信心不太足的人。
上完这节课,我和学生都久久地沉浸在爱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从中领悟到: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做生命的飞翔和超越。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
情感目标
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引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大家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板书课题,作者)
二、诵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雪》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放松放松心情。
(播放〈塞北的雪〉)
师:这一首歌曾经传唱过祖国的大江南北,打动了千千万万的音乐爱好者的心,因为洁白的飞雪,不仅孕育出秀美的春天,而且令人遐思万千。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对雪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洁白的,就像鹅毛,像棉花,像飞絮
生:纯洁的,像少女,像小孩
生:活泼的,可以推雪人,打雪仗,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小孩子们还可以到雪地里捕鸟,非常的有趣。读了之后,我好想看看真正的雪花。
师:同学们的想像非常丰富,形容也非常贴切。雪花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为雪花的纯洁与漂洒所陶醉,为它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优美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再去感受一番雪世界的美妙与精彩。
(出示课题《雪》)
师: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不少的文章,对鲁迅先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可以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生: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
生: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我们今天所学习的《雪》就是先自散文集《野草》。
生:他的名言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一生都是以这一句诗句为写照,为着救国救民目标而努力,与腐朽、黑暗的现实做着英勇而顽强的斗争,他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众生拍掌)
师:同学们的了解非常详细全面。有鲁迅先生的作品,更有他的精神写照。现在,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鲁迅先生的《雪》,在老师读的过程当中,同学们也有任务的哦!
第一,注意朗读感情处理,确定感情基调。二、边听边在头脑里想像文章所描绘的图面。
(师范读,生听读)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同学们有何感想呢?
生:老师读得真好,我都好像是身处于雪地当中了。
师:谢谢,你的想象力也很好。
生:我觉得读这篇文章是以两种不同的感情基调来读:首先是江南的雪的部分:我们都知道江南的水世界,所以江南的景色应是如水般温柔,而江南的雪也一样,是滋润美艳的,所以应读得柔婉,温和。而北国而就像东北大汉豪爽,大气。所以读北国的雪应读得慷慨激昂,富有气势。
师:能结合地域特色说明,非常有道理,有说服力。你能选一段给我们示范读一遍吗?
(生朗读一段江南的雪,语调柔和,舒缓,众生鼓掌)
师:文章写得很美,你读得更美,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能读得这么美的吗?
生(有些不好意思):平时多读,边读边想像文中的景色与感情,还要注意朗读的语速、语调等等。总之就是多读多练多想。
师:好,多读多练多想,这也是学习所有知识的最好的方法。谢谢这位同学教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大家也能读得更好。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两处雪景的,他为何能描写得如此的美呢!
(生自由阅读书几分钟)
生:首先是抓住特点写: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还用了两个比喻句:是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的雪的生机与活力。而北国的雪则是如粉如沙,绝不粘连的。
师:是的,直接点明特点。
生:不仅抓住了特点,还加以了辅写:写江南的雪之外还写了江南的雪景中显露的缤纷色彩:如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陷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还有冷绿的杂草。更有趣的是还能在这片雪地里塑雪罗汉,不仅小孩子来了,还吸引了大人,可见这一片雪世界是富有生机的,是色彩斑谰的,是非常富有生活情趣的。
生:北国的雪则是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的,在日光下灿灿地生光,弥漫太空,非常大气,富有气势。
师:还间接进行描写两处雪景的`美
生:江南的雪是柔美的,如水般的柔。而北国的雪则是壮美的。
师:两处不同的美,概括简洁得当。我们经常说文章写景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借景……
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师:那本文借写雪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两处雪景的不同应是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又是黑暗的,所以身处此种环境,写美艳的江南雪景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写江南的雪地里的塑雪罗汉,作者的家乡也地处江南,小时候出玩过这些活动,但现在人到中年,远离家乡,对这些活动与乐趣只能留在回忆里,所以写江南的雪景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生:在雪地里塑罗汉是非常值得回忆的,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可以说是美的,但这种生活的美却是易逝的,在晴天之下,雪罗汉却易于消融了,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美的事物虽美但却又容易消失的一种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师:通过对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但景虽美,情虽深,但美好的事物却又总是不长久的,使人难免心生惋惜之情怀。
生:而北国的雪景则一改描写江南雪景的情调,变得大气,豪雄,慷慨激昂。请大家听听:永远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它是孤独的,但却又是雄健的。在晴天之下蓬勃地奋飞,灿灿的生光,旋转而且生腾。这就让我们想到人在碰到困难时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联系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是借描写北国的雪,表达他反抗黑暗现实,顽强斗争的精神。
师:不同地域不有形式的雪花,寄寓了作者不同的情感,那么作者的感情更加倾向于哪一方的雪景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则写作背景,联系写作背景,同学们交流讨论一番作者的感情倾向。
(出示写作背景:〈雪〉创作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中国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式正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面,北方却还处于一片寒冷之中,而对黑暗的现实和冷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指导之下面对雪景他即兴创作了这1篇文章。)
(生交流讨论)
生: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北国的雪。因为北国的雪象征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生:作者的感情倾向是通过对北国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朔方的雪像征了一种不妥协的精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与南方的柔美相比,更值得称颂的应是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虽然孤独但仍不妥协,这是那个时代需要的精神。
生:在一个黑暗的腐朽的社会当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能欣赏美寻找美,更需要的是去怎样创造美。鲁迅先生写两处不同的雪景,就是为了写出如江南雪景般的美,我们应去追求,但如何实现这种美,则需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去与黑暗做斗争,鲁迅的一生就是追求美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
生:读着朔方的雪,我就好像在读着鲁迅先生的精神一样,有朔方冰雪奋飞之际,更见鲁迅的特质精神:甘于不被理解,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他有一句名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名真正的勇士。
师:千言万语浓缩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生:是的,当大多数人还沉溺于精神的麻木当中时,先生是孤独的,但纵使孤独依然抗争,即使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也要“俯首甘为孺子牛”。
生:雪是死掉的雨的精魂,惟有死掉才得以升腾为纯洁的雪,可见作者愿将他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斗争,这是最完全的献身,这是最大无畏的精神。
师:先生有一首《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愿将热血洒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冲破这浓重的黑暗,追寻一片美好的天地。在这两幅对立鲜明的图景中,贯穿着作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用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朗读这1篇《雪》
(生满怀感情朗读课文)
师:在黑暗的社会现实前,鲁迅先生选择了不屈斗争,这是最伟大的精神。如果给同学们一个选择,问问你的心灵最深处,你会选择什么:假如你的脚下出现了两条路:一条平坦宽敞,路旁开满了美丽鲜艳的花,眼前仿佛已有成千上万的蜜蜂在嗡嗡地飞着。另一条路却芳草萋萋,落叶满地。如果你面临这样的选择,你将会选择哪一条路往前走去,希望同学们说出你们的心底话,做出慎重的选择。
(生讨论后):
生:我选择第二条路,因为很明显,第二条路很少有人走过,前方说不定会有什么“圣地”,如果我找得到,呵呵,那我可就成了发现另一块新大陆的人了。
(众生笑)
生:我选择第二条,因为没有人走过,所以我才选择,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会充满着探险的乐趣与发现新事物的惊喜。
生:第二条路更能煅炼人的意志力,我愿意接受挑战,把自己煅炼成为坚强的人,富有开创力的人。
生:我和他们不同,我愿意选择第一条路,现在已是一个和平的年代,阳光灿烂,春风正好,我们何不在这一条大道上纵横驰骋,去开创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生:我喜爱欣赏美景,所以我选择第一条,生活本是美好的,正如这一条开满鲜花的路,如果一生都能够走着这样的路,平凡的过生活,让我周围的人也都生活在开满鲜花的生活里,那是多么好的一种向往啊。
生:第一条虽然有美丽的景色,但我更倾向于第二条,因为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是走出来的,没有前人的探索,何来今天开满鲜花的路呢,所以我愿做那开拓新路的第一人,为后人铺就平坦的道路。
(生鼓掌)
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正是有着不同的选择,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要勇于去开创,勇于去探索,前面的路就一定会更加地开阔。我们国家有许多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无比艰辛的道路。但正是他们的选择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而今,在新的形式下,我们国家也正需要为将来开创美好道路而勇于探索创新的人。想念同学们也必能做一位勇于开创的人。去开创一片属于大家的更美好的春天。想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诗:“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啊,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愿希望与幸福永远陪伴着每一位。
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5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2、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3、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船:用船(名作状); “载”字读四声zài,不读zǎi。当表示“年”时读zǎi,如“三年五载”。“一年半载”。而表示交通运输时读zài.如“装载”。 “以”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
庞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藏偷看
稍出近之:稍:渐渐;近:靠近
慭慭然:yìn:(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了解对方;相:一方对另一方
虎大骇:hài害怕
远遁dùn:远远地逃跑
以为且噬shì己也:以为:认为;将:咬
然往来视之:然:但是;往来:走过来,走过去。
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 ( ……似的)
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
益狎:xiá益:更;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yǐ)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
驴不胜怒:shèng)能承受
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
计之曰:盘算;考虑这件事。
上一篇:幼儿园防地震安全教案汇总1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