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优秀23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应涵盖基础知识、应用题、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2.动脑筋。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2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知识。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空间的新视角。本节课内容是由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和练一练三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能力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按照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等。
设计理念: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既自主探究,又适当讲授;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又适当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
2、揭题。
怎样才能准确、简洁地表示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确定位置的问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层层推进,探究新知。
1、认识“列”和“行”
这是小青班上同学的座位图,我们该怎样来描述小青的位置呢?
你知道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吗?(竖着的一排是列,横着的一排是行)。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那哪儿是第一列?第一行又在哪里了?
2、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
现在你能描述一下小青的位置吗?
对,现在我们就可以说小青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
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现在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跟我们刚才的方法相比,怎么样?
你能把“第3列第2行”换成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吗?
学生创造数对,想法展示、交流。
数学上先写一个3,表示――第3列,再写了一个2,表示――第2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因为他们是共同来表示一个位置,还需要用一个括号括起来。数学上把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今天我们要学习就内容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板书:用数对)。
现在我们来看屏幕,这两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会吗?
看来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是有讲究的,能随便调换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呢?――表示第几行。
4、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刚才我们都是在用数对表示别人的位置,如果用数对表示你自己的位置,你会表示吗?
我们首先要确定第一列在哪儿。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最左边在这儿,因为你们和老师是相对,老师的最左边就是就是你们的最右边。
我们已经确定了第一列,第一行呢?
现在可以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请把你表示的数对写在你的作业纸上,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
都写对了吗?谁来说说看,你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
三、走进生活,感受用途。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有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例子呢?
1、学校附近的地图,找出图上有哪些建筑物,用数对表示建筑物的位置。
2、游乐场平面图。
3、公园的平面图。
四、契领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3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位置》这节课根据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下面是我对《位置》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游戏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游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致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发现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赶紧纠正。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在这方面,我会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点。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4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整点: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形进行分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简便性。
难点:学生能灵活运用。
(一)直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请同学们把书p18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地毯图,看看它有什么特征。
2、小组讨论。
3、汇报:对称图形、边长为14米的正方形、图案由蓝色组成。
4、看这副地毯图,请你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呢?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想,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汇报。
a)直接一个一个地数,为了不重复,在图上编号。(数方格法)
b)因为这个图形是对称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数出一份中蓝色的面积,再乘4。(化整为零法)
c)用总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大减小法)
d)将中间8个蓝色小正方形转移到四周兰色重叠的地方,就变成4个3×6的长方形加上4个3×3的正方形。(转移填补法)
5、师总结求蓝色部分面积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
(1)学生独立思考,求图1的面积。
(2)说一说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满一格的当作半格数”。
2、第二题。独立解决后班内反馈。
3、第三题。
(1)学生独立填空。求出每组图形的面积。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反馈答案。
(2)学生观察结果,说发现。
第(1)题的4个图形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
第(2)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第(2)题的3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前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
(四)总结
对于计算方格图中规则图形的面积,我们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数,可以“大减小”,还可以转移填补。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为零法)
总面积减去白色面积。(大减小法)
本节课从设计上讲,我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主体的新理念,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大胆猜测、积极尝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不同情况优化选择。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5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1、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方格纸,ppt。
1、同学们,假如我们班要开家长会,你会怎样告诉你的家长哪个是你的座位呢?学生各抒己见。
2、问: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确定位置的例子呢?
3、师: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确定座位,那这节课就继续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位置的知识吧!(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一)、教学例1(在情境图中确定位置)。
1、认识行与列。
(1)谈话(课件同步演示):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通常叫做“列”,习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叫做“行”,通常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板书:竖为列横为行)。
(2)问: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张亮的位置吗?(板书:第2列,第3行)。
(课件演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又应该怎么说?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王艳在第3列第4行赵雪在第4列第3行)。
2、认识数对。
(1)谈话:刚才同学们很快说出了王艳和赵雪的位置,老师写的速度却很慢,我们学习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大家能不能想个更简单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记起来简单,还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第几列第几行?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介绍数对的写法:数学家也是用2个数来表示一个地点或者人的位置,如:第2列第3行,先写2,中间用逗号隔开,再写3,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象这样的一对数,就是数对(板书:数对),读作:二三。前边的2表示第2列,后面的3表示第3行。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师板书表示张亮的位置(2,3))。
(2)请你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写下来。(指名学生板演)比较这两个数对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发言。
(3)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王乐同学的位置吗?
(4)继续出示课件做习题。
(5)你能说说自己好朋友在班里的准确位置吗?
(6)同学们真棒,会准确表达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那你能说出图中几种动物的位置吗?请看大屏幕(出示动物图片)我们在确定位置需要知道几个数据呢?你能帮着几只可爱的动物找到它们的位置吗?生回答后给予学生鼓励。
1、出示课件。
师讲解:横着数0----6表示从左往右数有6列,竖着数0---6表示从下往上数有6行,0表示原点,它既是列的开始又是行的开始。生理解并复述。
2、师: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那熊猫馆的位置该怎样表示呢?出示课件,生口答。
3、在图上表示其它场馆的位置。
5、想一想:我们怎样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呢?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6、下面这张方格纸是我们教室的示意图,出示课件,举例第一个同学,找一找,你在哪里?生拿出方格纸独立找出自己的的位置。
7、师以第一列第五行和第五列第一行为例再次让学生区分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出示课件。
8、在方格纸上描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出示课件。
1、出示课件巩固练习题1。
2、假设战争时期,我们要对敌作战,请准确报告敌舰的位置,出示课件情报题。
3、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确定位置。
竖为列横为行数对。
第2列第3行(2,3)。
第3列第4行(3,4)。
第4列第3行(4,3)。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6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300-120+25×4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
计算300-(120+25×4)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第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在小组里讨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列式的依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在经历探索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探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学加法的意义
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线段图。
结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
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学减法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汇报建立概念
师: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 (指名回答)
生1: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2: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搜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通过学生查、拼、摆、画、剪、找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物品的图片,(课件出示:房子、队旗、风筝、空心方砖、指示牌、火箭模型)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有哪些图形?谁来选一个说说。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火箭模型的面是由一个梯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组合图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认识组合图形了,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
生1:我想了解组合图形的周长。
生2:我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状态,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下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认真观察这个组合图形,怎样计算出面积呢?
大家在图上先分一分,再算一算。
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生: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用课件演示: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闪动。)先分别算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再相加。
教师边听边列式板演:5×5+5×2÷2
=25+5
=30(平方米)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教师用课件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闪动)先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学生说算式教师进行板演:(5+5+2)×(5÷2)÷2×2
=12×÷2×2
=30(平方米)
师: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有多种算法,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多动脑筋,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培养了能力。这时,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化。通过学生的试做、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通过学习,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
师小结:在计算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在计算面积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三、反馈练习及时巩固
1.(课件出示:队旗)要做一面这样的队旗,需要多少布呢?认真观察图,选择有用的数据,你想怎样计算?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汇报。对于不同的算法,师生共同分析,提升比较简便的方法,加以指导。
2.(课件出示:空心方砖)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自己独立思考并计算,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课件出示:火箭模型的平面图)选择有用的数据,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4.同学们刚才计算的是老师搜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你们想不想算一算自己搜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呢?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量出有用的数据,算一算组合图形在纸上的面积。先指名汇报,再互相检查算得对不对。
5.出示题目:(单位:厘米)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有不同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这组习题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右,前后、上下,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过程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前和后、上和下。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前后、上下、左右方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王国里有很多游戏,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咱们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雪亮,看的最仔细。教师和一学生做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都是反义词。
师:说的很好。上对应下,前对应后,左对应右。谁还发现什么了?
生: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时有两个小朋友,而做“左左右右”时就一个小朋友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个小姑娘不知道左右,去问她的小伙伴了。看来我们要想把这个游戏玩的更好,必须会区分左右才行。
二、探索新知。
1、区分左右。
师:那么你知道哪是左,哪是右吗?
生:写字的那个手是右手,不写字的那个手是左手。
生:吃饭时,拿筷子的那个手是右手,扶碗的那个手是左手。
师:同学们说的很棒。通常,我们写字和拿筷子的那个手是右手,现在用右手给老师打个招呼。同桌检查一下。
师:现在听老师口令。用右手摸摸你的头发(同桌检查),用左手摸摸你的鼻子(同桌检查),用右手拍拍你的胸脯(同桌检查)。
师:好,非常棒。我们把右手边称作右,左手边称作左。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以自己身体的“左右”去判断物体的“左右”。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一般情况下做事情时,都是以右手为主,左手帮忙一起来做,比如:我们写字的时候一般右手拿着笔,左手按住本子,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漂亮。可见,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团结、合作,完成很多事情。我们同学们之间也应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做很多的事情。
2、找一找。
师:其实在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像左手和右手这样的好朋友,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哪些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同桌互相说,师再指名说)。
生:都有左右之分。
师:对,左右是一对好朋友。
3、小游戏、进一步感知左右。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
师示范,然后学生独立做一次。
4、体验左右相对性。
小结:当你们方向一致时,左右是一致的;
当你们面对面时,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左右是相反的。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课件出示上、下楼梯的情景)。
师:上楼的小朋友和下楼的小朋友都是靠他们的右边走的吗?
你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在判断的时候以走路人为标准,所以就出现了图画中的情况,虽然他们都是靠右走可有的小朋友上楼梯,有的小朋友下楼梯。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靠右行?
不管上下楼梯,还是过马路,都要礼让右行,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
三、认识上下、前后。
师:刚才的游戏中,除了左右,还有哪些表示物体方位的词?
生:上下,前后。
师:现在同桌相互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师巡视,一会儿指名说。)。
教师通过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四、上下、前后、左右的综合运用。
1、同桌相互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师再指名说。
2、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哪些表示物体位置的方向?
生:上下,前后,左右。(师板书,揭示课题:认识位置)。
3、同桌合作,利用桌上的物品摆一摆、说一说。
摆一摆:
在书桌上摆一本数学书,在数学书的左面摆一块橡皮,在数学书的右面摆一把尺子,再在数学书的上面摆一个文具盒(笔袋)。
说一说:
1、摆在最左面的是。
2、摆在最右面的是()。
3、数学书的位置在()下面,()上面,()左面,()右面。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自己表现很好的朋友,请举起你的右手,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9
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
1、用数对标出环球大厦和购物中心的位置。
2、图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该怎样走?
(1)独立完成解答。
(2)集体评讲。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先复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类。
2、教师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质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
2、学生汇报,教师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个数(n)拼成的长方形种数n的因数。
(1)让学生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教师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2、完成课件练一练1、2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作业。
优化作业。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2
1、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思想。
3、初步建立坐标系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能运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提问:怎样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即(列数,行数)。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明确要先确定列数,再确定行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1、学习例2。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师谈话引出问题。
不仅找座位需要确定位置,看图时我们也要确定位置。这张动物园图很清楚地表示了每个场馆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个场馆分成了几行几列吗?(0表示列和行的起始)。
大象馆(xx)猴山(xx)海洋馆(xx)。
(4)在图上表示场馆的位置。
出示飞禽馆(1,1),学生说明位置后,再在图上标出位置。
学生独立标出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然后再投影订正。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数对,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不同?
小结: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3、适时练习: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4、小结: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标上名称。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会根据题目中所给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1、根据数对,在方格上标出各种动物的位置。
熊猫(2,1)、小兔(3,4)、小猫(2,4)、小狗(3,1)。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对照数对涂方格,涂描后教师展示学生的进行对照。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会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
谈谈今天你的收获?
教后思考: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3
:位置(第5页)。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举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根据行列举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
1、谈话引入。
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1、找座位游戏。
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
3、介绍新位置。
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多说一些)。
4、点名游戏。
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
第6组第3个站起来!
第2组第1个拍拍手!
××在哪里?
第3组第4个是谁?
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
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
指名小组汇报。
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
2、挂图了示第8页的第5题图。
(1)情景导入。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
3、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
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
要求:(1)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
(2)一个同学说,全班做。
(3)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4
教学内容: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3、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运用数对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先请若干名学生站上讲台,要求学生说出xx同学的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确定:列表示竖排,一般从前往后;行表示横排,一般从左往右。
(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问:确定一个位置要用几个数据?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
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归纳:
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2、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这个示意图将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而且表示场馆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解决第(1)个问题。
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
熊猫馆(3,5)。
海洋馆(6,4)。
猴
山(2,2)。
大象馆(1,4)。
(3)解决第(2)问题。
a:出示要求。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
c:反馈练习结束。
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问:如果两个场馆的第一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灵堂第二个数相同呢?
3、全课总结。
(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1~5题。
第2题:(1)观察棋盘,与第1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五”所处的位置。(3)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4)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交流。
第3题:第1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第2小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表示结果。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忘了连接ea。
第5题:(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列,行)。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5
1.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长方体模型课件
一、情境创设新课引入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3.揭题:这节课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小组合作
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游戏:你们会玩摸长方体的游戏吗?
a你怎么确定摸到的一定是呢?还有什么方法?(他是用“面”、“棱”、“顶点”描述这个长方体的。)
b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我想什么是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你们可能有所了解,在资料袋中也有提示说明。)
c全班反馈
d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2.探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a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各有什么特征?
b分小组活动。(下面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学具,通过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精彩的发现?将发现写在记录表上。)
c全体发馈,同学提问。(根据小组的发现,谁能向他们提出问题?)
d你们还有问题吗?
e教师提问:正方体与长方体有关系吗?为什么说是特殊的长方体?(预设:认识长方体长、宽、高特征;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f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你可以画出一个长方体吗?
3.教学如何画长方体。(如果这样放最多可以看见他的几个面?还有哪几个面看不见?)(在画图时,除了画前、后两个面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看上去成了平行四边形,实际上它还是长方形)
三、运用新知体验价值
1.如果现在只看到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画出一个长方体吗?(闭上眼睛,画长方体。)
2.说出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说出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
3.猜一猜:根据长、宽、高长度,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什么物体?
4.做一个如图的长方体宝宝床的床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长的木条?
5.你准备选择下面哪一种尺寸的床板?(单位:分米)
32×920×10
四、全课总结拓展创新
1.想一想:为何北大校区众多建筑设施的外观造型都是长方体呢?
2.实验活动:用准备的材料做一个长方体(再次体验长方体的特征)。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技能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快乐启航:
同学们,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从火箭发射到飞船返回,确定位置非常重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全校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快乐体验:
1.介绍同学: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
2.与小动物交朋友:
3.确定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1)第几组,第几个。
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词语来确定位置的?(板书:第组第个)。
(2)问:你知道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吗?
问:你是怎么数的?(从左边开始数第几组,从前往后数是第几个。)问:要说清小朋友的位置要讲清哪些条件?(要讲清是第几组第几个。)让每个小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的位置。
(3)游戏:我来当裁判。
听清游戏规则:请一个同学报自己的位置,大家来做小裁判。(注意把话说完整:我坐在第几组第几个)如果这个同学位置报对了,大家就说“yes”;报错了,就说“no”。
a、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b、老师报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来,大家判断,看站得对不对?
4、出示课本的座位表。
(1)自由说: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桌说一说。
(2)思考:小青的位置在哪?可以怎样说。
(3)操作: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青的位置表示出来?(请表示方法不一的几个学生板演)。
4、刚才我们是用语言的方法表示,能用数字来表示吗?让学生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简便的表示位置。
(2)尝试用这样(指数对)的方法表示小敏、小华的位置。先说两人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3)尝试看数对找位置,完成试一试第二题。
(4)仔细观察这些数对和他们所表示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再汇报。
师归纳小结:“数对”的表示方法,先横着数,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再竖着数,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很多,但都需要两个数据。
三、快乐分享:
1.学校附近的地图:
(1)看图,说说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2)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学进行交流。
2.游乐场的平面图:
(1)说一说游乐场各景点的位置。
(2)、现在小敏的位置是(4,2),她要到溜冰场去,请画出路线图。
4.走进电影院:
(1)认识电影院座位排列规律。
出示电影院座位图,提问:请你们仔细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有什么样的规律?(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一排、第二排:而第几号就比较特殊,把所有的单号排在一起,你看从中间往右依次是1、3、5把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
(2)介绍教室里布置的电影院。
回头看,那是单号门、双号门。靠走廊的桌子上有排数。凳子上有第几号,请单号的同学起立,再请双号的同学起立。(再次感受电影院座位特殊的排列方式。)。
(3)根据电影票找相应的位置。
先示范帮一位同学找位置。再全班同学找,提醒:a、从两旁出去,后面进门,进门后,先找第几排,再找第几号。b、如果找不到位置,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c、坐好后,相邻的同学互相检查是否坐对了。d、同时要守次序,不要拥挤,做个文明的小观众。(电脑出示文字:“欢迎光临蓝猫影院”,并放一段音乐。)。
5.生活中的应用:
5)(9,5)(7,6)。
四、快乐收获: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7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角度表示方向,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进一步渗透学习习惯及文明习惯教育。
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用角度表示方向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等。
情境引入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
上课!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地图:
学生交流。
生:南苑小学在永丰街小学的正南方向1500米处。
师:你怎么知道是1500米远的?
生解释。
师:听明白了吗?谁还想再说一说?指名说。
师:(课件演示)平面图右下角的这个叫做图例,它说明图上一格距离表示实际距离500米,南苑小学离永丰街小学有3格距离,说明实际距离包含3个500米,也就是1500米。同学们观察真仔细,也很爱动脑筋,精确地描述了南苑小学的具体位置(课件出示)。
谁能再来说一说南苑小学的具体位置?
指名说。
师:要想精确描述南苑小学的具体位置,必须说清楚什么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
2、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师:谁能描述一下北门小学在永丰街小学的什么位置?
生:北门小学在东北方向2000米处。
指名说。
指名说。
那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呢?师课件演示。
同位互说,指名说。
3、教学用角度表示方向。
师:以南北为主要方向,谁能再来说一说北门小学在永丰街小学的什么位置?
生:北门小学在永丰街小学北偏东方向2000米处。(课件出示)。
师:描述得非常正确,再观察,市政府在永丰街小学的什么位置?
生:市政府在永丰街小学北偏东方向2000米处。(课件出示)。
学生质疑。指名说。(预设:他们不在同一个位置,这样描述不精确)。
师:怎样才能更精确更具体地描述北门小学和市政府的具体位置呢?
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预设:它们偏北的角度不一样,描述时最好能加上角度。
师:你认为呢?
再指名说。
师:虽然它们都是北偏东方向,但是偏离的角度不同,所以要想精确地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只说清方向和距离还不够,必须还要知道它们偏离的角度。
谁上台指一指,北门小学北偏东偏离的角度是哪个?
生上台指,师:王老师准备了一张作业纸和量角器,谁愿意上台来为大家量一量?
生上台演示如何量角,引导学生评价。
师:量角方法规范,语言叙述完整,量得角度准确,掌声送给他。
师:(课件演示量角器测量及角度)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北门小学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为30,你能不能更精确地描述一下北门小学在永丰街小学的什么位置?生:北门小学在永丰街小学的北偏东30方向2000米处。
师:描述精确,语言完整,掌声送给他,谁还能再来说一说?
指名说。课件演示,师示范说:以永丰街小学为观测点,北门小学在永丰街小学的北偏东30方向2000米处。
同位互说。
师:那市政府呢?
学生交流,师小结:在确定位置时,要说清方向以及偏离的角度,还要说清距离。
4、尝试练习。
师:真棒,你们探究出了用角度表示方向的方法,从而更精确地描述了物体的具体位置。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精确表示出同心幼儿园和八中在永丰街小学的什么位置。
独立完成在一号作业纸上。
展示订正:他做得对吗?你是怎样精确确定同心幼儿园的位置的?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生评价。
5、小结。
同位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自主练习第一题。
拿出一号作业纸,独立思考,填写答案。
学生完成后,展示订正,师:他做得对吗?
师:你是怎么得到汶上的位置的?生说想法。
师: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师:做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真棒!
展示错例:你认为他做得怎么样?错在哪儿了?如何改?
飞机a在()偏()()方向()千米处。
学生交流,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想法。
出示飞机b、c、d的位置,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标示出这三架飞机的具体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订正。
师:他做得对吗?你是怎么找到飞机c的位置的?他说得怎么样?做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课件出示平面图)。
同位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师:那老师有疑问了?(课件出示)为什么同一地点位置的描述不一样呢?
生解释。
师:我们在确定某点的位置时观测点不同,位置的描述也不同,所以确定某个点的位置时一定要找准观测点。
学生交流。
师:在确定位置时,要先确定观测点,然后指明方向以及偏离的角度,再说清距离,才能精确地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同学们可以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8
(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提出问题、做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建立“位置”的概念,让学生在“说说自已的位置”、“‘火炬’接力”等活动中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知道在参照系上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具:便条纸、游戏卡及道具、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1、帮妍妍找位置。
开学了,老师把坐位重新调整了,妍妍迟到了,找不到自已的位置。同学们是怎样帮助妍妍的呢?同学们的话能帮助妍妍找到位置吗?(从三位同学的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分步骤一个一个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一个人的描述无法准确找到妍妍的位置,两个人的加起来才可以说明每个人的表述还不够完整。
2、提出问题: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怎样描述才完整呢?
3、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探讨确定位置的学问。[板题:定位置]。
(二)活动:说说自已的位置。
1、说说你周围的同学在你的什么方位?(先小组内练习说,再请2至3名学生示范说)。
2、说说你在周围同学的什么方位?(先小组内练习说,再请2至3名学生示范说)。
3、能说的远一些吗?比如说(指一名相距较远的同学)你在这名同学的什么方位?可以说的再准确一点吗?(意在引出学生使用表示距离的词语)。
4、“火炬”接力游戏。
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参照物)注意判断下一个同学(参照物)是否站对了再传递火炬。
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就要知道它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方位,距离有多远。
5、应用:家长会帮爸爸妈妈找位置。
2、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互相质疑。
旨在引导学生比较出借助固定的物体比借助其它同学描述好,利用行和列可以更准确的描述位置。
4、书写便条纸(伴奏音乐约三分钟)。
5、创设情境,检验便条纸描述是否准确。
收上每个小组的便条纸,随机抽取一个小组的便条。请一个小组做检验员,扮演家长。
6、质疑。
为什么琪琪、波波和彬彬的话不能帮助妍妍找到位置呢?让我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一下。琪琪、波波、彬彬在描述妍妍的位置时那些地方不完整呢?我们来把他们的话补充完整。
琪琪的话:缺少距离,应说我后面一排的第二个位置。
波波的话;缺少距离,应说在我前面的一个位置。
彬彬的话:缺少距离,应说在我左边第二列的第二个位置。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借助一个人或物体,通过描述与这个人或物体之间的方位和距离,来确定另一个人或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你会借助什么样的物体来确定位置呢?让我们来看看顽皮的波波遇到了什么难题。
7、拓展。
再现生活中常见的场面:和爸爸妈妈逛街时走失了,如何借助合适的物体描述自已的所在的位置。
有一天波波和爸爸妈妈逛商店时,不小心与家长走失了。波波应该借助什么物体来说明自已的位置呢?(行驶的汽车,路边的小树,还是背后商场的标志)。
五、板书:
定位置。
前、后、左、右……(方位)。
物体物体。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19
1、练习三第5题。
(1)理解题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据(x,5)这个数对,说说x表示的是列数还是行数?
根据这个数对能确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个班?
(3)在小组中说说第(3)小题。
这里的x,可能表示哪些数?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1)理解题意,明确鲜花和绿色植物都应放在方格线的交点上。
(2)在小组中设计交流。
(3)展示作业,汇报结果。
你能用数对描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摆放位置吗?
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如何?优点是什么?
互相评价: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美观?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乐,什么没变?(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变)。
第一个怎么变化的?
独立在书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题。
在小组中完成第(4)小题。
说说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了什么图形?
4、完成练习三第8题。
理解题意,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
棋盘上的列车行分别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数对表示的方法相同吗?
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20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把学生生活中的位置认识提升到数学化的认识,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空间观念。
目标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表述清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将学生的生活中位置经验转化为数学化位置的认识,能用四个方位词准确的表达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一)活动中初步感受上下。
1.学生按要求做:把数学书放在桌面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
2.说一说:桌面上有什么?数学书的上面有什么?铅笔盒的下面有什么?
(二)活动中初步感受前后。
学生举手发言:自己的前面有几名同学?后面有几名同学?
(三)揭示课题。今天学习上、下、前、后。
二、交流辨析,探究新知。
(一)引导观察,认识“上、下”。
1.课件出示主题图:江上大桥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3.小结:有时我们需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这样别人才能听明白各种物品的位置。
(二)认识“前、后”。
1.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大家一会儿说卡车在后面,一会儿又说卡车在前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3.小结:在说明位置时,有时需要我们说清楚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进一步认识前后。
1.说一说。
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的位置。说清在的上面,在的下面;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2.课件:练习三第1题。
(1)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二)巩固练习:做一做。
(1)老师提要求,学生做一做。
(2)学生当小老师提要求,其他学生做一做。
四、灵活应用,拓展提升。
把附页中的.小兔子和小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21
本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要求热设计的。本单元学习实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和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1),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本内容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上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单元编排是在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绘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六年级进一步学习方向与位置打下基础。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纸片、课件等。
1、列和行:
你是怎样确定组的?(从左往右为列)你是怎样确定排的?(从前往后为行)。
学生手势指座位的列和行,
电脑演示列和行。
2、数对表示:
随机:第---列的同学站起来,第---行的同学站起来。你为什么站了2次?(确定位置需要2个数据)。
怎样表示张亮的位置?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展示。
2、点名游戏3、对号入座4、拓展练习。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
2、小军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6行,用表示;。
3小红的位置为(3,4),表示她坐在第行,她前面的同学坐在第第行,用表示,她右面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用表示。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22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举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no:1。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8页的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五年级数学教案位置 篇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