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将本文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

3.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4.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5.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6.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借助多种形式诵读,感知内容,体味情趣;

通过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习得语感;

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多层次评说,体验“成长”,感悟思想情感。

训练朗读、探究标题、理清思路、评说人物、把握特色五种阅读方法指导,注意细节、逐层渐进、手法新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

二、展示目标:

①介绍鲁迅,走进课文。

②速读探究标题、朗读评说乐趣,感知文章。

三、自主学习

1.鲁迅生平:1892年2月—1898年断续在三味书屋;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到日本;1918年《狂人日记》:1926年《朝花夕拾》;30年代,“左联”;1936年病逝。

详细介绍见附录一。

2.或者选读《阿长与〈山海经〉》、《五倡会》等反映作者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走进鲁迅的童年世界,导入课文。

鲁迅一向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3.《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是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写成的,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即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因此鲁迅把它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

四、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怎样快速理清本文思路?怎样由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方法是:

抓文题——明确思路

寻过渡段——理清结构

扣“乐趣”——把握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

从标题看出,全文以地点为中心,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两部分内容。1~8段写百草园的生活;9段为过渡段;10~24段写三味书屋生活。“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点明童年的快乐和美好;全文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五、合作探究

问题

读1~8段,说说百草园的乐趣

读10~24段,思考:百草园是乐园,是不是三味书屋就没有乐趣了呢?

小组讨论

点拨

1、学生读、圈、议,教师侧重训练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能力: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轻读“似乎确凿”,淡化“现在”的回忆,重读“乐园”,强化“那时的感受”。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轻读,这是“抑”的部分,它们所引领的部分在朗读时要语速稍缓,语调柔和,体现作者回忆时的喜爱赞叹之情,同时给读者回味遐想的余地;“单是”“短短”“无限”重读,这是作者描绘的重点,带强调意味,它引领的内容要通过甜美的语气和略带夸张而多变的语调,表现出儿童或惊喜或羡慕或有情或失望的情趣。(可以让学生逐句揣摩和练习)

美女蛇故事部分,可进行讲故事式演读,读出故事味。前半部分以叙述语气,娓娓道来,后半部分读出故事的玄妙之感。故事前后的文字是往事与回忆的衔接性的语言,要读出作者宽慰反讽的的叙述语调。

雪地捕鸟部分,可进行想象性诵读,想象孩子们捕鸟时的紧张等待、充满希望以及小心谨慎的情景,读出欢乐的情趣和迷恋之情。

不必说色彩斑斓、明艳美丽的植物,也不必说体态可爱、生龙活虎的动物。单是神秘、奇异的美女蛇传说,就有无限乐趣。

不必说泥墙根一带的自由玩耍,也不必说夏夜乘凉听到的美女蛇故事。单是冬天里雪地捕鸟,就有无限乐趣。

……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三味书屋的苦与乐。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的说法有:

虽有读书、对课不断增加的事实,却也有三味书屋后园无声的“偷乐”;

虽有先生拒答“怪哉”的面有愠色,却也有不常用“戒尺”“罚跪”的开明宽容;

虽有课堂上先生枯燥乏味的唱读,却也有“做戏”“描绣像”的“相宜”之乐。

……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七、自我检测

1、确凿()菜畦()桑葚()缠络()人迹罕至()蝉蜕()

人生鼎沸()宿儒()盔甲()倜傥()拗断()执拗()

2.句式仿写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例: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不必说那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第二课时

一、展示目标:

1、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美妙

2、体味文章圆熟的表达技巧

二、自主学习

以第2段为例,品评优美的语言

三、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品评角度是:

1、用词美:准确的色彩词、贴切的修饰词、拟人化的词、形象的动词

2、句式美:长句、短句

3、层次美:

百草园

整体局部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泥墙根一带:

菜畦、石井栏、鸣蝉、黄蜂、油蛉、蟋蟀、何首乌、木莲

皂荚树、桑葚叫天子蜈蚣、斑、蝥覆盆子

(静物)(动物)(动物)(植物)

低高高低

(4)修辞美(5)动静美(6)画面美(7)音乐美:摹声手法

(8)情味美

形:肥胖、高大、臃肿

视觉色:碧绿、紫红

俱听觉声:长吟、低唱、弹琴(夏、秋)

全味觉又酸又甜(春)

触觉光滑

四、合作探究

问题

对比默读课文两个部分,比较百草园是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的'异同。

小组讨论

点拨

说“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的单纯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

说“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和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是约束儿童天性的私塾教育的片刻“偷乐”;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

寻找美点,自由圈点品读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的快乐的童年,好吗?

学生畅所欲言。

六、自我检测

1.模仿上述的(3)一组精彩的句式(4)一组精彩的抒情句(5)一组精妙的抒情句。

2.背诵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展示目标

结合文本信息和学生自己体验,合作探究,感悟思想感情

二、自主学习

结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成长的经历、

三、合作探究

问题

①这个故事充满充满迷信色彩,是为了吓唬孩子,因此,这里有批判迷信的意思。

②这个故事威逼利诱孩子“有志于学”,造成了儿童迷信、恐惧的思想。

③美女蛇是专门扮演善良面貌骗人害人的恶人,飞蜈蚣是制服恶人的力量。

④故事颂扬糟粕,寓意是与人民为敌的妖魔鬼怪会披上漂亮的伪装害人。

⑤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

小组讨论

分四个小组,每一组选一个话题,结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成长的经历、体验,合作探究:成长中的小插曲——谈谈美女蛇的故事

成长中的启蒙者——评评文中的私塾先生

成长中的学堂——议议私塾教育下的三味书屋

成长中的启示——说说作者成长故事给我的启迪

找出写先生的文字,你对先生有什么看法?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他什么态度?

点拨

①“一个迂腐的老学究”,用自己深受其害的那一套“加害于儿童”。

②一个被批判的、被讽刺的、可憎又可笑的反面人物。

③先生即寿镜吾,“知识渊博”,“具有反帝爱国思想”,对鲁迅也很关心,鲁迅对他也很尊敬。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思,在百草园(节选)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椹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得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我以无限的情趣。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作者:刘绍棠)

[评析]历史的久远的鲁迅生活过的百草园现在成了人们游玩、瞻仰的地方,成了人们凭吊先贤、抒发感受的地方。教师如果将这种扩读所得介绍给自己的学生,他们也许就有穿越时光的隧道、看到历史与现实碰撞的感觉,他们将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学习感受。

五、自我检测

1.字词听写

2.句子仿写:结合课文或自己的经历,写“如果说,人生是……那么童年是……”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四个字。

书桌的右下角刻“早”的故事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4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了解和学习写景的基本顺序和常用修辞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1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

二、背景知识

1、作者介绍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文学创作,家庭背景,名言,获得的评价)

2、关于《朝花夕拾》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选自哪里? 《朝花夕拾》

为什么叫《朝花夕拾》?谁来介绍一下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含有比喻的意思,指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青少年时的事情写出来

3、解题

鲁迅的童年有哪些珍贵的回忆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到这个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用了介词“从……到……”,大家想一想,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是什么地方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整体把握

哪些段落是写百草园的呢?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1-8段

1、百草园在我心中是什么地位呢?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句子?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那时”指什么时候?

2、“乐园”乐在何处呢?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依据来

A、有趣的景物;

B、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

C、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你觉得哪些方面最有趣呢?

四、品味感悟

(一)有趣的景物

1、 我们来听听第二段的范读录音,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你认为百草园里哪些景物写得最生动?为什么?

2、 学生自由发言

提示要点:词语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

描写角度方面形、声、色俱全

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4、这一段写了这么多的景物,重点是写哪个地方的景物?

泥墙根一带

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1)“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都是静物

(2)“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鸣蝉、叫天子、黄蜂

写的都是动物

由此可见“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景物到动物

大家再仔细观察观察,从菜畦到桑葚,在空间高度上有什么变化呢?

从低到高

“也不必说”后,鸣蝉到叫天子呢

从高到低

5、“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中,哪个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单是……就有……”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我们来看,泥墙根一带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呢?

从动物到静物

6、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

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

7、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讨论,交流

老师也写了一段,大家来看看

不必说明亮整洁的教室,干净舒适的食堂,气派漂亮的塑胶操场,也不必说优美动听的音乐铃声,精彩纷呈的闭路电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单是新天地广场一带就有无限风光。

(二)、

1、百草园中还有什么值得“我”“乐”的呢?

冬天雪地捕鸟

2、请同学们默读第7、8两段,填写下表

时间:

条件:

方法:

收获:

经验教训:

3、下面这段话中准确描写了捕鸟的一系列动作。你能否复述一遍呢?

_____一块雪,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便_____了。

4、朗读,注意重音(准确生动的词要读重音)

(三)

第一部分除了写百草园的有趣景物,捕鸟,还写了什么?

美女蛇的故事

大家想想,写这个故事有什么好处?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五、总结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 而实际上百草园是个什么样子呢?

老师找到了一些百草园的照片,大家来看一看,

从照片上看,你觉得百草园真的那么有趣吗?

其实很普通

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讲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

1、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明确: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

2、从中也可以看出童年的鲁迅是怎样一个孩子?好奇,热爱自然

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有没有影响?

3、作者把平凡的事物写得如此生动,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动的语言

清楚的层次

观察地仔细

真挚的感情

六、拓展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美好的记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肯定也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能否说说你心中的那个“百草园“那些趣事呢?

七、作业

写1篇随笔《童年趣事》

八、教后感

本次公开课,我选择的是老篇目,我在教学设计时着重考虑的问题就是老篇目新教法,上出新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首先,让学生深入了解写作背景。由于预备班的学生接触鲁迅的作品很少,对鲁迅的思想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不置了学生上网和参观鲁迅公园收集资料,做关于鲁迅的知识小报。学生们做的很不错,大部分小报都是有质量的,这样学生对本文的背景知识有了较深的了解。第二、我自己也参观了鲁迅纪念馆,观看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模型,并实地拍了不少照片,这些图片极大的丰富了课件的容量和可感性。第三、我精心准备了课件,使课件不是局限于代替板书,而是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从背景音乐的挑选到动画的选择,从参考图片到幻灯片的配色设计,都作了精心的考虑,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第四、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如朗读、讨论、即时造句等,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巩固了课堂知识,还使课内知识得到迁移,培养思维活力。

从课堂中看,课前的精心准备体现出了很好的即时效果,从课堂问答和反馈来看,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敏捷,积极性高。但是课后反思,也发现一些不足,比如,课堂节奏把握还不是非常准确,后面的一个问题还可以更深入的探讨和品读,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的改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析、讨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作者写景时抓住景物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难点: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二)板书课题,作者

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鲁迅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

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1-8段: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

9-24段: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

2.你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

(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

1.小组讨论:鲁迅为什么说百草园是他的乐园?

从优美的景物(乐景)、美女蛇故事(乐闻)和雪地里捕鸟(乐事)三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延伸

(1)利用多媒体展示百草园的图片

(2)齐读第二段,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思考:这一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色彩——( )的菜畦 ( )的石井栏 ( )的皂荚树 ( )的桑葚

形态——( )的黄蜂 ( )的叫天子

声音——蚰蛉在这里( ) 蟋蟀在这里( ) 鸣蝉在树叶里( )

(3)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3.思考: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

4.阅读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探讨这一连串的动词在表达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扫开。,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而生动地记叙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以此表现百草园确实是“我”的乐园。

(七)作业

预习文章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对比百草园带给作者的“快乐”,思考三味书屋的生活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揣摩本文的语言。

4、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课前准备

1、学生:

通过预习,掌握字词。通过思考,准备说童年趣事的素材。

2、教师:

准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童年生活的格言、歌曲或其他小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字词;理解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1、导入新课(放一段音乐歌曲“童年的小摇车”):

同学们,我们听到的歌曲《童年的小摇车》中唱到“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歌曲向我们展现了难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体验,也会有小小的烦恼。无论怎样,只要我们打开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灿烂的春光中有无限的童趣,无味的寒冬中有亮丽的风景,自由嬉戏中有烂漫的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缺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2、简介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用屏幕打出鲁迅的画像与介绍)。

3、学习字词:

在预习的基础上听写字词,强调自学的能力。

(用屏幕投影)

a、给加粗的字注音;

b、按拼音填空;

c、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略);

4、放录音听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

可将自己喜欢的词、句圈点勾画出来品味揣摩。也可以用心轻声跟读课文,初步体味文中的情趣。

(指导听读:注意力集中,揣摩朗读语气,体味其中感情。)

听读后出示思考题:

a、从本文的题目来看,你认为文章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b、听读后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起止句间的过渡段。

c、概述一下,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题目来看,主要写了两部分的内容。

b、起止句:百草园部分从开始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三味书屋部分从“出门向东……”到结尾;中间“我不知道……”一段是过渡段。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题,只要有所理解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二、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学习研读“百草园”部分。

1、大屏幕出示问题组:

a、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b、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写的?

2、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相互交流并合作补充:

最后由老师明确总结:百草园中不仅有春夏的美丽,还有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冬天的百草园因为可以捕鸟也变得别有情趣,所以百草园在那时是我的乐园。

教师小结:

写了春夏的百草园是多彩艳丽的,声情并茂,动静有趣,色味俱佳,真正是一个儿童乐园。美女蛇的故事让百草园平添了几多神秘色彩。冬天的百草园虽然无味,但雪地捕鸟却别有一道风景。

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叙述议论相结合,一个充满生机的儿童乐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请同学们齐读“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一段。再次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那么,与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读赏析。

三、作业

自由朗读课文,准备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0 717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