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推荐14篇】

骏马 分享 时间: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以下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师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4个。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朝气蓬勃的气息。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课文。

2、分组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其他人听并正音。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层面的朗读,使学生在互动互评中感悟儿歌的语言,理解儿歌。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大家说一说春天与冬天有什么不同?由此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春天的手。

3、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可问一问、或根据上下文猜一猜)。

2、组内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4、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边读边组词,说出带有生字的句子。

5、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想一想春天到了,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大地绿了,小河唱起了欢乐的歌。

小鸟飞上枝头,小朋友活泼健壮。

3、齐读课文。

小结: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春天的手

春 温 暖 轻 柔 抚 摸 传

拍 掠 拂 枝 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师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6个。

能力目标:提高朗读和书写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朝气蓬勃的气息。

教学重难点:

书写生字并背诵课文。指导书写春、拍、拉三个字。

措施:

1、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重点的指导生字的写法。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1、采用学生自己读背,小组互查互评背诵课文,理解课文。

2、采用学生自己试写,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学习方式教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侧重中差生)。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3、指名背诵课文,齐背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组词,用“快乐”、“朋友”造句。

2、学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讨论生字的笔顺,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树”“春”的写法,其余生字让学生自悟。

3、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春天的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扣住“梦想的力量”来展开教学,引导孩子在学习“瑞恩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地体会“梦想的力量”也在逐渐地扩大影响,像数学里面画坐标一样,直到无限远。

我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孩子由浅入深地剖析文章内涵的能力,教会学生读懂更多的好文章。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去学习,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从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编排等方面去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意识到虽然课前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是教学中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地准备,随机应变,大胆取舍。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程标准: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内容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没有去过天游峰,对扫路人这个职业也没有深切体会,他们的人生经验不多,对人物的思想,心态理解不深,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所以本课的设计要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深入理解扫路人的思想,内心,以及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语。

2、方法与途径:通过读,圈,划等方法,让学生找出文中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朗读感悟,质疑解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词句,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以及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章通过写景、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通过品读能体会到扫路人朴实的外表、平淡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中所蕴含的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环节二和环节三的第1步来检测目标1。

2、通过环节三来检测目标2。

3、通过环节三、四来检测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1.同学们,你最敬佩的人是谁?能说说理由吗?

2.引出课题,齐读。

3.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学情况入手,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的信息,以便更好的从学情出发,调整教学思路,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检查生字词语情况

1.出示本节课中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词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以给大家提个醒儿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

2.巩固读一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词语的读音,加深记忆。

三、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1.以“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主线,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学习,才能了解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引导学生交流并适时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外貌。

2.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扫路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体会一下,从这些语句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可以简单的在旁边写一下体会。

(一)外貌

1.第三、八段,你抓住了哪些重点的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2.同样是外貌描写,作者却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朴素、慈善、有精气神儿的老人,我们男女生对比读一读体会一下。

(二)动作

1.指生交流

2.一个小小的动作,你都体会到如此到位,了不起,你能通过朗读把老人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吗?

(三)语言

1.“不累不累,我每天……自在悠闲。”

A.指生交流体会。

B.师述:老师听明白了,这两位同学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体会到老人的工作是很累的,老人却说不累。那老人的工作到底累不累?先别着急用简单的累或不累来回答我,如果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那就更好了。先自己找找看,也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①“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倒抽了一口气”

A.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以及标点符号,体会老人的不易。

B. B.小结:你把老人每天登山时候的表现和游客登山时的类累做了对比体会到老人工作的辛苦,理由充分。你能通过朗读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C. C.指导朗读。

②“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飘下来。”

A.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B.小结:作者运用比喻的表达方法,形象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

C:看图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③“我抬头望了望……一千八百多级。”

A.学生交流

B.联系生活中高楼的石阶,推测天游峰相当于多少层楼那么高。

C.指导朗读。

2.体会反衬的表达方法

师述: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抓住描写天游峰又高又险的句子,体会到老人在这儿的工作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就拿游客来说吧,偶尔来一次就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老人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儿工作着,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面对如此沉重的.体力劳动,老人不但不嫌弃,不抱怨,还要在工作时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你又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我们体会到的老人的品质都与天游峰有关,看来作者在文章中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并不是闲来之笔,目的是什么?

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反衬,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学着运用这中方法。

3.指导学生朗读老人的语言。

4.“老人摇摇头……我能舍得走吗?”

A.学生交流

B.小结:是啊,老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和青菜,这样的生活,在有些人眼里是清苦,可是在老人眼里却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喝的是——引导朗读

5.“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

A.指生交流

B.这30年里包含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找老人的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老人的清贫,节俭,健康;通过找描写老人动作的句子,感受老人的热情好客;通过找描写老人的语言的句子,感受老人的敬业爱岗,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将天游峰的高和险贯穿其中,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构思的巧妙之处,这样使老人的形象一点点清晰与完善,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四、升华主题,感受作者思想内涵

1.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不管是做人方面还是作文方面的?

2.学生交流。

3.大家还觉得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扫路人吗?带着敬佩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收获,这样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总结全文了,升华了主题,又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方法。

五、作业设计

1.拓展阅读:《挑山工》

2.仿照作者的方法写1篇写人的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金秋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学会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手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生字词,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认识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小我”的感情(对壮观的钱塘江潮的赞美),以及放大的“大我”情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2分钟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大家在暑期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和父母去哪里旅游,参观名胜古迹?相信大家在旅行途中都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巧的是呀,我们要讲的也是大自然,第一课描写的正是大自然的一大杰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赵宗成和朱明元二人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力量。

讲授新课: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在同学们默读的过程中,老师在黑板左上边板书几个核心问题,在左下方板书生字词)

核心问题:

1、观潮的人多不多?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等潮的人心情如何?

2、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是什么样的场景?

3、作者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来体现钱塘江潮的浩浩汤汤?

生字词:笼罩,屹立,人声鼎沸,贯穿,崩塌,恢复,浪潮,名称,食盐,大雨蒙蒙,薄雾,昂首挺胸,新旧更替,浩浩汤汤,风号浪吼

老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那么这篇文章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呢?

学生(一齐回答):钱塘江潮(此时,在黑板中央偏上板书课题《观潮》并在其下方写“钱塘江潮”)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查字典,找出生词的读音。

老师:现在我们有请一位同学来为生词注音,并且带着大家一起朗读。

老师:同学们,钱塘江潮是一大奇观,那天,来观潮的人多吗?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1:来观潮的人很多。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老师:这句话怎么就能够看出来观潮的人很多呢?

学生1:“人山人海”就是形容人聚集的很多,像山一样,像海一样多。从“昂首”“望”“等着”“盼着”这几个词可以看出大家焦急的等待着,对钱塘江潮非常期待。

老师:回答的非常好,谢谢,请坐下。这篇文章由三部分组成(此时,教师在中间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那么,这三个时间段格式怎样的场景?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写上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特点)

老师:同学们,文中有哪些对钱塘江潮的描述,作者是怎样表现钱塘江潮的浩浩汤汤的?

老师: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总结归纳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完了整篇文章,结合单元导读说说作者为何要写钱塘江潮?

老师:是的,是为了写钱塘江潮给人的震撼,更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拓展延伸

老师:其实呢,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大自然美丽的杰作(此时,教师ppt出示各种世界奇观,最后一张上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并简单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引导同学们去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欲望)

课后作业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课后同学们有三个任务

1、抄写本课生词,每个五遍,并造句。

2、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依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感悟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增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文章中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四、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领会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练习写作。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学习写文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学难点

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观察汉字,领悟内涵

1.【出示课件2】

甜 乐 泪 暖 悔 望

迷 妙 变 忙 寻 让

2.教师讲解引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语有关的事情等。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汉字,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和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对这个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

3.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如甜蜜的生活,甜言蜜语等。

(3)还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组成的词语:酸甜苦辣、 忆苦思甜、苦尽甜来……

二、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1.从屏幕上出示的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1篇习作。

首先根据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意思。

2.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确定出自己选择的事例或哪几个方面。

3.提纲示例:【出示课件4】

题目:甜

示例:1.爷爷为我做的排骨米饭。

2.妈妈给我买来好看的衣服。

3.我生病了,爸爸在医院守着我,给我讲故事。

三、交流提纲,互提建议

1.把写好的提纲和同学交换,请同学读一读。

2.看看同学的提纲,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提出合理的建议。

3.根据同学合理的`建议做修改。

四、独立思考,认真写作

1.根据修改后的提纲写作文。

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具体。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写作中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次习作要求学生从汉字的文化内涵出发,确定中心意思,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写1篇习作。这个要求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吻合的,一脉相承。

教学中,我注意了指导,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以习作例文做例子,列出选材的提纲,然后再让学生列提纲,可能实效性更强。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xx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教师口述:安徒生一生写了100多篇童话故事。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话世界。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1805年,安徒生生于丹麦中部欧登塞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他自幼热爱文学。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主要作品:《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

三初读课文

1.听范文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会读生字。

港(gǎng)

宴(yàn)

睫(jié)

婚(hūn)

讯(xùn)

挽(wǎn)

圣(shèng)

仪(yí)

帜(zhì)

陈(chén)

垫(diàn)

恒(héng)

抚(fǔ)

(2)积累词语。

钟情:感情专注(多指爱情)。奢望:过高地希望。

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念头:心里的打算。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四细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预设:本文写了小人鱼为了不伤害别人的生命,不仅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感人故事。

2.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对王子婚礼的盛大场面进行描写?

预设:王子和公主神圣的婚礼仪式,是小人鱼非常羡慕而得不到的,看到王子幸福,小人鱼也就放心了。这里王子的幸福和小人鱼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显出小人鱼舍己为人、善良的高贵品质。

3.默读故事,思考: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件: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

预设:小人鱼为了能生活在王子身边,遭受了离家之痛,失声之痛,身体之痛,但这些她却没有告诉王子。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小人鱼的善良和执着,也为结尾小人鱼牺牲自己、成全王子埋下伏笔。

4.“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两个“看”体现了小人鱼怎样的内心世界?

预设:先看尖刀,再把目光转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让自己复活,要么自己死去变成泡沫,这体现了小人鱼纠结、痛苦的心理。

5.“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这一句细致地刻画了什么?

预设:刻画了小人鱼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6.“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此句应怎样理解?

预设:“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她是在向自己深爱的人诀别,向自己的生命诀

别。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刻,善良、崇高的小人鱼选择了让自己化成泡沫。

五技法点拨

抓住童话的特征来理解童话故事

童话最重要的特征是幻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所以阅读童话故事时,我们只要抓住童话的特征,就抓住了故事的内容和作者通过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运用:比如本文中小人鱼善良、勇敢、无私,然而谁也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她。因为她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人物,是作者在幻想世界里生成的假想形象。在这个故事里,美丽诱人的海底世界,凄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无一不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作者让小人鱼死去,并通过小人鱼的善良行为创造了一个人类真正的灵魂。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因为小人鱼追求的,也正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美丽、善良、无私、纯真、永恒……这也是《海的女儿》的现实意义所在。

六课文主旨

本文讲述了小人鱼为了不伤害别人的生命,不仅放弃了爱情,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善良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七课堂小结

板书

海的女儿

观看王子神圣的婚礼

珍惜与王子的最后一晚成全王子,牺牲自己

高尚品格

课后反思

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小人鱼向往人类世界、渴望得到王子的爱情的动人故事。小人鱼善良、执着、勇敢的精神品质,启迪了我们的心灵。本文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有很高的情感教育价值。

成功之处:本节课重难点是理解小人鱼的心理活动,感受她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小人鱼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理解,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的练习和表达的机会不多,尤其是在“技法点拨”板块。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练习与课文的讲解结合起来,设置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向他人讲述故事,交流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写文章”的好处和具体做法。

2.学会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重点:

懂得怎样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难点:

学会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出示:【课件1】

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

--(清)魏禧

1.谁能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2.指导: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

二、探究讨论

1.出示问题: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有什么好处?

2.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点拨: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的更全面,更充分。

4.学生结合《夏天里的成长》来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择材料的好处。

出示:【课件2】

(1)《夏天里的成长》中心意思是什么?

(2)课文选择了哪些事例?

(3)你认为这些事例对表达中心有什么好处?

三、指导讲解

1.学生思考: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怎样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教师指导:把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结合《盼》这篇课文,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是重点,作者是怎样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的?

初试身手

一、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课本上的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

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3.出示参考答案:

二、完成练习

1.学生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两个,写出自己想选择的事例或选择的方面。

出示:【课件3】

好斗的公鸡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时光

(1)观察题目,确定中心:想一想,要围绕什么中心来选择材料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想一想,什么样的事例最能表达中心

(3)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4)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三、布置练笔

以“幽默的语文老师”为题写1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中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好处;二是学会把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学这一部分时,我我先让学生探究讨论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来写的好处,然后交流指导,学生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意义。

“初试身手”栏目,放手让学生分组后讨论,各小组汇报。教师记录下不同的意见,然后师生评价,教师指点。后面是学生实际练习,巩固学生当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领悟到选材的方法,并真正学会写文章时选择材料。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3课时)

一、指导朗读

指名朗读课文,要用不同的感情去表现瀑布的今昔。

二、掌握主要内容

1、巴西总统为谁举行葬礼?

2、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

3、为什么要为瀑布举行葬礼?

三、体会写作特色

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上下文呼应、衔接的特点。

四、练习说话、写话。

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触?会说些什么?说一段话详细描述这个场面,并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1、思考、讨论。

2、练习写话。

3、交流。

五、联系生活,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能做些什么事来保护环境?

板书:

雄伟壮观

瀑布人破

为坏

奄奄一息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讲读2—5自然段课文,通过词句训练,使学生理解周恩来同志是

怎样对待公家的东西的。

2.学习有关生字词。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学习2—5自然段:

(1)第2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段话,拿出笔标一标,这段共有几句话,想想各讲了什

么?

②指名分句朗读。

③谁能用”行驶“说说第一句话讲什么?”行驶“还可以说汽车在开,那么轮船在开可以说轮船在行驶吗?(不能,应叫航行。)看来只有什么可

以说行驶?(车)

谁能用”行驶“说句话。

④第二句讲什么?给你一组写动作的词,你能不能用上它们,按顺序

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发现一束鲜花的。

(只见回头一看闻放着)

⑤作者是怎样写这束鲜花的?

结合课堂作业本第4题:

a.读题,同桌议后填写。

b.反馈。讨论:还会有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多美多香的一束鲜花,你们喜欢吗?怎么读出喜欢呢?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大红的,米黄的、淡紫的”带着惊喜的语

气;“芳香扑鼻”一字一字慢读,好像在回味那香味呢,齐读。)

⑥引读:于是,周总理——

(2)第3自然段:

①引读:老杨告诉周总理——他知道—所以——

老杨为什么把鲜花带回来?先自由说说。

②出示句式规范说

因为()是()用过的,()又很喜欢(),所以

老杨带了一束回来。

②你认为老杨做得对吗?为什么?

(3)第4自然段。

那么周总理又是怎么说的`呢?引读出示周总理的话:

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要,随便拿。请你把它送回去。

①公家的东西是指属于谁的东西?

属于人民、集体的东西是不能?应该?

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公家的东西不能随便要、随便拿?

②出示句式规范说:

因为()的东西是属于()的,个人是不能()要、

()拿的,应该()。

④周总理说这段话时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是严肃的?(严格要求

自己,也严格要求下级。)为什么又是亲切的?(对同志很关心。)指导用

亲切又严肃的语气读周总理的话。

(4)第5自然段。

周总理的话多有道理啊!听了总理的话,老杨怎么做?

3.课堂练习:

(1)读例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在这里生病是原因,没来上学是

结果。一个句子没有原因或没有结果都不完整。

(2)读第一句:缺少哪个部分?青蛙会捉害虫,所以?

(3)读第二句:缺少哪个部分?为什么大家都去帮助他?

(4)第三句,指名说,各自做,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回忆自己小时侯是否做过类似的事情。

4.课文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二、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把课文翻到第186页,看图,说说这里两个小朋友都在干些什么?

2.大家在午睡的时候有没有干过一些有趣的事情呢?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学习课文:

1.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两遍。

2.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1.给课文标自然段。2.找出生字。3.画出自己不懂的句子。)

3.学习生字。(1.带读生字。2.让学生组词。3.让学生自己动手写,看谁写得好,并给以鼓励。4.让学生说出记好字的方法,并加以讨论)

4.带着刚刚学习过的生字来理解课文。(默读课文,发现并积累词语:噘不省人事仿佛昏睡眯缝反抗奥妙罢了等)

5.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范读1.让学生找出我和弟弟做游戏的句子。2.你能读好它吗?并加以指导)

6.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朗读说说现在为什么作为妈妈的`“我”不再去逼自己的孩子午睡了?)

7.展开想象:说说将来的某一天我作为一位家长,我让孩子午睡,而他们却以假睡来蒙骗我,我该怎么做?为什么?

8.开火车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三)复习: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仿写185面作者和弟弟一起游戏的句子。

(四)课后练习:

将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初读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这篇课文写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选我。

2、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板书:1、“我”是谁?

2、他选自己做什么?

3、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前面两个问题谁能解决,愿意来告诉大家?

用──选──当──的句式回答。

2、让我们带着第三个问题再仔细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自读2、3自然段,找出课文中关于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回答,师出示重点句子:

⑴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理解“静悄悄”。这句话说明了同学们对这件事很认真,我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⑵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自信、勇敢)

想想王宁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读出相应的语气。生评价那种语气最好,为什么?

⑶ 大家都愣住了。

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大家想到选自己

⑷ 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自读这一句话,讨论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师生交流明确要懂得为别人服务。

4、读第四自然段:

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指导学生用“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大家说──。”的句式表达各自的理解。我选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5、你喜欢王宁吗?为什么?(自信、勇敢、为别人服务)

四、分角色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讨论讨论。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伟,激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

教学准备:

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出新课:

1、导入:我们的家乡在下沙,作为一名下沙人,如果一个来下沙参观旅游的'游客要你介绍下沙,你会怎么来介绍,我们都知道有下沙开发区,那么还有吗?(钱塘江大潮)

你们看到过钱塘江大潮么?(有些有,有些没有)

2)播放录象。(创设情境,想象我们已经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等啊,盼啊,等啊,盼啊。可是大潮迟迟不肯来,同学么着急么?)

3、过渡:看完之后,请你来谈谈感受?(真壮观;真雄伟;真有气势;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二、学习“潮来之时”部分:

1、我们小作者把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用他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2。3自然段。

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学生自由朗读。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课件演示“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鼎沸→人声鼎沸)

▲过了一会儿,一条白线…沸腾起来。(借助图片理解“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江面”。指导朗读)

▲再近些,白色城墙。(通过对比理解比喻句,知道知道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句。自由读、师范读、个别赛读、齐读)

▲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词语,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3、理清写作顺序,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边演示边练习说话)

4、根据提示,创设情景,练习说话。(课件出示(图片):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看看作者

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千万匹战马)

5、小结: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认识的钱塘江,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声音气势)

三、观看录像,激发情感

1、观看录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请同学们动手写几句想对钱塘江大潮说的话)

2、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现在钱塘江大潮还没有被科学家利用,等你们长大后可以去研究)

3、课外延伸:介绍书籍,网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3、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妈妈教育女儿的良苦用心。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蒲公英吗?你喜欢她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金色的蒲公英》看看她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掌握生字的读音,同时思考课后第一题:“我”在念小学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说说你的想法。

4、重点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叙述“我”的'经历。

③妈妈假说要拔掉我喜欢的蒲公英,从而借机机对我讲明道理: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从“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字的左半边不要写成“历”。

2、“卷”字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匕”和“已。”

3、“肃”字的笔顺是: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20 374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