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

好学 分享 时间:

【前言】这篇由网友“好学”分享的“『实用』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0篇)”优秀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办公学习更轻松,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除数为小数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为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将除数为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1.板书题目:除数为小数的除法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628÷67

3.演示课件:商不变的性质

4.教师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除数为整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除数为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2)尝试多种思路,如将题目中的米数改写为厘米数来计算。

米=5628厘米

米=67厘米

5628÷67=84(条)

(3)教师讲解:同学们思路正确,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将除数和被除数乘以100才能计算?是否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乘以1000计算呢?

(5)练习演示课件:一个数除以小数

(6)小结计算方法:在计算除数为小数的除法时,先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之变为整数,然后将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最后按照行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教学例5

(1)例5:÷

(2)学生试算,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

a)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

b)商的小数点应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练习

÷

26÷

(三)总结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的计算规则

对于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计算:

1、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

2、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零;

3、按照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和除数为整数的情况有什么联系?我们能从今天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

小数除法中,我们需要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零;然后按照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二)将下列题目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

÷=□÷12

÷=□÷□

÷=□÷32

161÷=□÷□

(三)计算下列题目

÷=

210÷

÷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以下题目

÷

÷

÷

÷

÷

÷

(二)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体重达到了135千克;而蜂鸟则是最小的鸟,体重仅有千克。计算出鸵鸟的体重是蜂鸟体重的多少倍。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中除数为小数:

1、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使其变成整数;

2、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时,在末尾补零;

3、按照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米,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例5:计算÷,可以做多少条短裤?答:米布可以做84条短裤。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59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会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口诀。

2.熟记7的乘法口诀。

3.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4.让学生学会与同桌交流。

教学重点: 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教学难点:

难记的口诀: 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

易混的'口诀: 六七四十二和四六二十四。

教具准备: 卡片,投影片,49个三角形拼成的7条小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卡片)

二、读题说得数,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2×4= 3×5= 6×6= 4×6=

5×6= 6×4= 3×4= 4×3=

三、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2至6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同样要求大家熟记,看谁记得快。

四、新课教学

1、出示准备题:7个7个地加,加到49。

1个7 7

2个7 14

3个7 21

4个7 27

5个7 35

6个7 42

7个7 49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锥的体积或容积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物体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一一验证说明”的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

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难点:理解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关键:经历实验活动,在活动中探索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具准备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沙子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夏天到了,美美冷饮店正在举行冰淇淋促销活动,推出两款冰淇淋:

4元 / 杯 1元 / 杯

2、师:老师还了解到这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师:如果你现在有4元钱想去买冰淇淋的话,你认为买哪一种比较划算?

a学生思考后同桌互相交流

b指名汇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让自学指导引领我们自学。

二、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1页的例2,理解圆锥的体积推导过程,思考: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 8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有疑问小组内交流)

师: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比谁自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三、自学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自学指导中的三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得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光添彩。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你们组所展示的问题。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各组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给与评价。)

小组派代表来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和意见, 最后师再做借助课件总结。

今天你们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是愈来愈默契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

四、学情展示

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有多少个字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时间:

一、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08498237564184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二、知识新授

1.让学生自读课本p30的文章。

2.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

3.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方法一: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

方法二: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

4.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p31“练一练”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课堂。

五、报置作业二次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5.得出结果

6.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课堂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的方法。

2、能找出某个自然数(1——100)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三、应用拓展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的长方形种类多。

活动一:合作探究(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教师巡视)

师: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拼了几种长方形?(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拼的各种不同结果。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

问: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回答,体会用“乘法算式”找一个因数的方法。

活动二:用于尝试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呢?

问: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活动三:比本领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题(投影展示,让学生回答)

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拼长方形的方法找因数,现在能不能通过在小方格纸中画长方形来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活动五:解决实际问题(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人数相等,可以排成几行?)

师: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同学交流)(投影:同学要去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既合理又美观?)

学生讨论,回答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回答

以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

“做中学”,引出找因数的方法

及时练习,并使学生体会用“有序思考”的方法找因数

巩固所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德育渗透内容。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一、情境引入

1、今天是我们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想知道他是谁吗?

2、(电脑出示:淘气)让我们一起来唱首生日歌吧!听听淘气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吧。

3、板书课题:生日。

二、探究新知

1、统计前的准备活动

(1)今天是几月几日?(10月16日)原来淘气是10月出生的,我们班有谁也是10月份出生的?

(2)你是10月份出生的,那你知道你出生的月份属于什么季节的呢?

指名学生说:你是几月出生的,属于什么季节?

(3)我们来看一看,你们出生的季节刚才你们说对了吗?

出示课件:四个季节的图片(并说明哪几个月是什么季节)

(4)现在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属于什么季节了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说完后坐直。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5)老师要看看谁是亮眼睛,看好了。我们请春季过生的同学举手;请夏季过生的同学举手;请秋季过生的同学举手;请冬季过生的同学举手。猜一猜哪个季节过生日的最多。

(6)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学生汇报。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举手数一数、举不同颜色的卡片、分排站立、画正字等)

2、经历统计活动

(1)6人小组合作统计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次调查。那调查应注意什么?来看看小组合作的要求吧!

(幻灯)

(2)小组活动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调查一下,并完成统计图。

(3)全班汇总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在小组的表现,真积极!下面我们一起完成大的统计图好吗?请各小组长汇报你们组的统计结果,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

(4)验证数据

师:这是刚才大家每个大组调查的结果,老师根据你们的统计绘制出这张班级统计图。请小朋友们先来数一数在春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夏季、秋季、冬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呢?

师:那你们算一算,我们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同学?再看一看,今天来这里上课的同学有多少人?说明在统计时有没有多余的?有没有遗漏的?看来,同学们在统计时非常认真。

3、观察统计图,拓展思维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现在你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了吗?从图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

(2)师:谁愿意和老师做朋友?谁能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师:老师也有生日,你们猜猜老师的生日可能在哪个季节呢?生猜。钟老师12月份过生日,是什么季节呀?(冬季)对了,老师是冬季过生日的,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猜测出最有可能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就像猜老师的生日一样。

三、拓展应用

1、这个统计图是怎么得来的呀?说一说。

2、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

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

1—3的数字卡片,颜色卡片(红、黄、蓝),糖果一盒,棒棒糖、泥工、玩具等物品各准备一份(3以内),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活动过程:

1、复习1—3数字及颜色。

2、游戏:送礼物。

逐个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泥工、玩具),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请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师:为了表扬我们的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泥工,小朋友数数有几个啊?

3、游戏:捡糖果。

请幼儿按照老师出示的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糖果准备发给小朋友却不小心打翻了。师:哎呀!老师不小心把糖果打翻了,那请小朋友帮我捡起来好吗?不过我们要按照老师手里的.数字来捡相同数量的糖果哦!

4、多媒体游戏

数量对应。

当枪声响起,幼儿一起参加保护小鸟的活动,按照游戏的问题数一数××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找出对应的数字。当幼儿找对了数量,游戏里会传出表扬的声音,当答错时,游戏里的声音会让幼儿再想一想。

延伸:数数小椅子下的礼物有几个。

反思: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用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由于糖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物品,所以一开始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就积极的帮老师捡糖果了。后来请幼儿注意倾听要求后有所改善。当孩子按照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时,有部分孩子开始出现错误,于是我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然后再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多媒体的形式,让孩子感觉在开动画一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又一次增加难度学习到按照颜色的要求数相应的数量,这使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的到了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材96-9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周长?

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周长

3、培养初步的逻辑能力

4、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周长?

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1、知道周长的含义

2、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软尺、细线、直尺、茶杯、钉子板、橡皮筯等

第一课时

一、初步认识图形的周长

1、导入:同学们。从本单元起,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内容的学习

2、看图,说说镶的花边应该有多长?(应该是桌布一周的长度)

3、引导学生认识到桌布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布的周长,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就是认识到周长.

4、看第二图,说说树桩一周的长度是多少?63厘米

5、对学生的汇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让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z引导学生说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

6、你们知道树桩面的周长是多少吗?

二、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1、让学生用手指在课本上摸一摸索课本封面的周长,注意摸索时要注意些什么?

2、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并作一定的补充。让学生感触周围其他物体的周长并让学生一边摸一边说给其他同学听。

3、指导学生直接说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如广告,操场的周长等

4、结合例1和例2,引导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总结

三、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内容,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2、让各组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判断的结果及理由。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3、布置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练习十七第一题第二题,给学生经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4、带领学生集体评议刚才的练习活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让学生拿出课本和文具盒,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并要边摸边说。在学生动手摸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

2、设疑引导: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但是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3、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告诉学生这节课就学习测量周长的方法。

二、测量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茶杯,让学生先说出这个茶杯的周长。

2、转折设问: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的周长给商量出来呢?先说一说用什么东西商量,怎样测量?

3、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组合作进行测量。

4、让几个组的学生在讲台上淙自己测量的过程。让其它同学认真观看。台上的同学淙完毕后,问其他的同学:你们看清楚他们测量的过程了吗?发现有什么问题了吗?

5、带领学生对这些同学挑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议。

6、让学生再想一想怎么测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提示学生可以先用软尺或细线试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

7、表扬这位同学的想法。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

8、引导学生对测量周长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

9、你们能总结出周长的定义吗?让学生讨论交流。

10、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给出周长的定义: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内容。要求学生先确定测量方法,再准备测量的工具。

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题,让学生思考练习十七的第4题。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教学探讨与反思:

20 3322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