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评课稿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小学语文评课稿精编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语文评课稿1

大家好,接到袁老师安排我评二年级八节课的任务后,我就开始有些忐忑。一是觉得咱们****区小学语文团队中卧虎藏龙,后生可畏,而我对 “情境教育”认识与理解都比较肤浅,面对小学语文 “情境教育”主题课堂教学这个背景,我觉得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二是自己虽从教十几年,但接触低段教学的机会比较少,没有亲自的实践验证,发表的**就缺乏可信度。所以在下面的评课中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翻看二下《教学用书》第11页“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这就给我们指出了创设情境的必要性,情境教学再现的是教材本身描写的情境,而不是另外添加的。八位老师选择的课文分别是《三个儿子》《雷雨》《最大的“书”》《恐龙的**》《我为你骄傲》《绝句》,每篇课文几乎都表现了特定的情境中作家要向读者抒发的“情”和阐发的“理”,都倾注了作家内心的情感,对丑陋的憎恶和鄙视;又隐含着作家的思想、理念,闪动着作家智慧的火花。情境的创设正是把学生带到作者笔下的那个情境中去,作家所运用的语言也就镶嵌在这个情境中了。当学生进入了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时,对文本必然产生亲切感,即所谓“入境始于亲”。

情境创设

八位老师情境创设意识都比较强,大都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图画、音频、视屏等艺术**,直接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在审美感受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的多样化,常常使课堂气氛热烈,但我们要十分警惕表面的热闹,坚决抑制单纯追求形式生动或不讲究实效,甚至“**”的做法。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追求情境教学最优化旨在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快乐、高效学习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即“效果要高”与“耗费要低。”从准备阶段的精心设计到教学过程的进行来看,“效果要高”固然是学生首先得益;“耗费要低”,其间包括的不仅是教师准备时间以及制作所需材料的低耗费,更主要包括学生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达到高质量、轻负担的要求。

一、以图画再现情境。用图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课文形象一下子就鲜明起来。为了省时,有的老师用剪贴画呈现课文中描写的角色或物体。在给予学生美感的同时呈现场景、人物、角色,把课文语言与形象结合起来,很好地帮助学生伴随着快乐的情绪理解课文。也有老师选择简笔画的现场操作,学生随着画面的生成、变化,很快地进入情境,进而思考、想象、感悟。但切忌教师把这一环节当成自己个人基本功的展示,不能用时过长。

二、以音乐渲染情境。把音乐与文学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便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使学生引起共鸣的目的。用音乐渲染,更适合那些一般图画不足以表现的动态和意境,或特别庄严肃穆、或悲凉凄惨、或特别欢快激动、或惊险紧张的场景,用音乐是再合适不过的。但音乐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匹配,古诗词配古筝、琵琶、二胡等音乐等较为理想。

三、以表演体会情境。小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观看别人表演。角色扮演一开始,教室里就沸腾了。富有情趣的角色,特别接近学生生活的戏剧形式,他们普遍感到其乐无穷。学生扮演或担当了角色,就由“本角色”变为“他角色”,他们会立即融入到所担当的角色中去,学习动机得到强化。更具深层意义的是,角色扮演让学生心理从动情到移情,从而加深他们对角色语言、情感、行为的体验。拎沉甸甸水桶的情境如果放在讲台前让学生做,也便于观察者观察;“乱摆”一词做动作,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根据理解去摆,效果可能更理想。

四、以语言描绘情境。采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创设情境,关键的是这些艺术的直观必须与语言描绘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起到调节、支配、暗示的作用,引领他们感受情境的美,体验情境中的“情”。教师的描绘、措辞、语气、语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教师情感的示范性、传导性。有位老师在讲雷雨前景象“越—越—”的句式训练中,引导学生把一个个这样的句式叠加,就成为了一段话,效果颇理想,如果话锋一转,结合****近日的雨雪天、大风天等自然现象引导继续进行说话训练,效果可能比继续往下学习“雷雨中”景象更为理想。《我为你骄傲》采用“以生活展现情境”的途径、《雷雨》中“垂”“掉”的区分,使用了“以实物演示情境”的途径,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教材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只要我们以情感为纽带**学生活动,推进阅读过程,情境的创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情把握

本次比赛,学生都是提前预习过课文的,我们的初读要求中仍有出现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等要求,如果直接进入生字词的教学,会省时。在《雷雨》教学中分意义段划分需要老师的指导,两位老师都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幅图,一位老师先让学生看视屏中的图都有哪些景物,帮助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另一位老师则是先让同学们分意义段,再将三幅图与相应段落对应排序,图片的作用没有发挥。一位老师在二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仄知识点有点拔高,屏幕出示古诗内容时背景本来就是一副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图,又让学生在诗句中圈景物,老师又在黑板上构图,有点耗时。《恐龙的**》中老师在讲“撞击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出该段中三句话的因果关系,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太大。不如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自己概括出恐龙**原因的几种说法,再激发学生破解恐龙**之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畅想一下还会有哪些原因导致恐龙**,也能为后面的生字指导教学留出充裕的时间。

识字教学

二年级识字教学是重难点,学习课文中因穿插教学识字的环节而打断情感脉络的弊端,是大家在备课时可能都遇到的棘手问题。30分钟的课堂,识字教学环节把控在10到12分钟左右就比较合适了。如果我们能将识字与文本所呈现的场景、角色等结合起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识字环节就“入情”,效果可能理想一些。

辉老师《三个儿子》识字教学中,老师创设国王寻找继承人的闯关的大情境,学生们兴致高昂地识记生字,交流着识字方法,每次闯关成功后国王都找到一个儿子,在我看来学生们都体验到了帮助老国王的快乐,为了能帮助国王,他们学习得很卖力。如果交流识字方法环节,选取比较典型的“晃”“既”重点指导,就会留有充裕的时间呈现三个妈妈对儿子评价的语句,让国王定夺选谁当继承人,情境呈现就会更圆满了。王老师《三个儿子》识字教学中,交流识字环节归类就显得省时高效,词语“胳膊、嗓子、晃荡”读的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过读感知到都是轻声→←,应该读得轻短,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轻声词。指导读好“沉甸甸”,理解“沉甸甸”,为后面创设学生拎水桶的情境做好铺垫是亮点。《恐龙的**》是1篇科学小品文,生字较多,但无需面面俱到。在词语学习过程中归类新词环节是亮点,例如“书籍”一词中籍也是书的意思,这样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表示相近意思的词语,本课还有庞大、躲避、尘埃、枯萎、**、**。引起学生关注此类词语的认知与积累。《最大的'“书”》一文中的教学中体现随文识字,生字“岩”“册”的学习,多音字藏的处理,通过给两个读音分别组词cáng 躲藏 隐藏 捉迷藏、 zàng 宝藏 * 藏族,引导学生从词语推出意思。由雨痕、波痕的图片展示,使学生理解“痕”——事物留下的印迹,进一步拓展到泪痕、疤痕、车痕。《雷雨》一课生字不多,指导写字两位老师都选择了“垂”,一个老师采用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展示评价、再次书写的步骤;另一个老师采用了一赏字音读准确、二赏结构细观察、三赏文化品内涵,又出示“先写大树是个千,一根长横在中间,两棵小树种两边,四横距离不能变”顺口溜,又演示了这个字的演变。个人感觉写字指导环节可以尽量简化,不能因为大量资料的展示或写字效果的展示评价破坏学生刚刚还沉醉其中的情境。杨老师《绝句》执教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词语,为什么学生反复说出的是诗句?为什么学生说出的词语有时又不是老师想要的词语?这就是我们的图片和指令出了问题。崔老师执教《我为你骄傲》生字生词环节,首先范写“骄傲”,又通过说一句话理解骄傲的两个义项;又分别出示了三类词语,第一类读好轻声、第二类弄清逻辑关系,第三类帮助学生概括出便条内容,都颇有指向性。但将六个词语贴在黑板上,没有了其他板书内容,值得商榷。

总之,每位老师的课都有可圈可点的学习之处,也有一点不尽如人意的瑕疵,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们通过老师们在课堂上30分钟的展示,可以看出老师的个人素养,有的老师的板书设计不仅是一个微型教案,还很具有美感;有的老师从容淡定,关注孩子们发言中的闪光之处及时做出评价。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教学是否从学生出发,有的老师能走进学生,情境的创设水到渠成;而有的老师只忙于每一个环节往下推进,缺少了课堂生成。也可以了解到老师们背后那个团队的教学理念与团队意识,有的老师的课件制作与教学过程设计感非常独到,可老师在教学中只关注走完程序,关注不到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小问题,没有及时去纠正;有的老师课堂注重语言的训练与积累,如果长此以往坚持做下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一定很扎实。只要****区小学语文同仁们携手前行,情境教育之花就会盛开在我们各个小学的课堂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3篇小学语文评课稿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评课稿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小学语文评课稿2

《鸟岛》是1篇介绍旅游胜地的文章,学生中几乎没有人去过鸟岛,于是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注重了连贯和整体感知,充分运用多**图片、录象等**,并结合课文朗读,帮忙学生建立起对鸟岛的印象。听了吴教师讲的《鸟岛》一课,我真的被鸟岛上秀丽的风光,翔集的鸟类吸引住了,仿佛自我就身处课堂,与学生一齐读书,一齐品位,一齐赏析,一齐感悟……虽然本课也不尽完美,但它多少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些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主动探究

首先吴教师能在上课开始,播放鸟鸣的音乐,教师带着学生“飞”起来,并徐徐展开画卷,以音乐作为导入新课的凭借,能够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驰骋丰富的想象,引领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全身心投入本课的学习。

二、学法渗透扎实有效

吴教师能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重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并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整堂课吴教师十分注重读书方法的具体指导,在本课教学中,吴教师指导学生时做到了“使其言皆若出于我口,使其意皆若出于我心”,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促进学生感悟课文。此外,吴教师还注重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学习,激发读好课文的兴趣。

学生在充分朗读第三节的基础上,吴教师让学生画一画鸟窝和鸟蛋,实际上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形象。吴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合作完成大型“鸟窝多、鸟蛋多”图的过程,又促使学生再次进入文本,研究文本,所以是一个领悟语言文字、体验意境美的过程,同时让语文与美术、与生活有机结合,学生能够展开想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到达知识本事与情感的综合。

三、运用**解决难点

理解“陆续、密密麻麻”,也是学生学**的一个难点,而吴教师巧妙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鸟岛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我的心境,又对学习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一下子就明白“哟,这就是陆续(密密麻麻)呀!”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本事,同时学得简便、主动、愉快,体现了主动学习的欢乐。

吴教师还经过课件播放课文朗诵,让学生看到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插图中的静态的、呆板的景物都变成了动态的、活泼的生活画面,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整体感知词语,在色彩、形象、声音中整体感知语言,在思索、探究中理解语言。

四、读中想象展现自我

在这堂课中,吴教师把课上得开放而有活力,她为学生供给了一个畅所欲言、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如:让学生在鸟鸣声中朗读第二节,之后让学生想象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现了自我独特的想象力,争相出来回答,气氛相当热烈。吴教师在开放的课堂上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同时,学生的观察、想象、说话、创造等各方面的本事都得到了发展。

吴教师在教学的最终让学生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相当好。学生在介绍过程中,不仅仅提高了概括本事,并且会自然而然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我的东西,并加以运用。好多学生说到要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环境,给鸟类营造一个安全、欢乐的家园,让我们看到吴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育人”的目的也已到达了。

总之,本课的教学很好地处理了理解资料与语言实践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教师积极引导的关系,能够看出这位教师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评课稿3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从2003年开始修订,2009年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于2012年正式公布。人们期盼已久的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终于面世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迫切想知道《修订稿》和《实验稿》比较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怎样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十年的《实验稿》为什么要修订?

《修订稿》的出台,有它的历史条件。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符合时展的要求。

《修订稿》的出台,是建立在十年检验的基础之上的。2001年《实验稿》颁布后,引起了语文界乃至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实验稿》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新鲜与兴奋,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与困惑。由于《实验稿》本身的不完善,人们对它的质疑乃至批评频频见诸报刊,有专家坦言:“新课程追求新理念、新概念有余,但由于缺乏辩证和互补的观点,往往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显示出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的弊端,包容性明显不足。”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实验稿》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成了势在必行。

2. 《修订稿》是“大修”还是“小修”?

《修订稿》是《实验稿》的继续,是守正出新的结果。“稳中有变”“变中有度”是《修订稿》最显著的特点。“稳”,坚守课程改革的宏观规划,实现学生的发展。“变”,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调适。“稳”,体现在四个“不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变”,《修订稿》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修订、完善,使概念表述更准确、评价体系更科学、阶段目标更明确、实施细则更具体。

3. 《修订稿》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坚守生命课堂的主流价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修订稿》一大亮点。《修订稿》在“前言”“课程基本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下,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人们比较多地关注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众的教师才艺,却漠视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异化和边缘化现象较严重,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再现语文的本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4. 《修订稿》为什么要在“前言”别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中国语文是民族的,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异思潮席卷而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在这一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5. 整个《修订稿》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了多次,如何理解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是当今语文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它的主体由工具性内涵和人文性内涵构成,但又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语文素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一种解释着眼于宏观,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内容。另一种解释着眼于微观,“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还有一种解释着眼于课程论,将“语文素养”理解为: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念诞生不容易,要给它恰如其分的解释也不容易。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语文素养”所作的解释虽不尽相同,但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明确“语文素养”的内涵。

6. 《修订稿》为什么要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强调“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修订稿》在第三部分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自主与引导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若干对关系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对于双方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才能避免片面和偏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7. 《修订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提出“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那么,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几部分?

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8. 《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为什么仍保留原有的表述,只“守正”而没有“出新”?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实验稿》给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这一表述,有人认为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有人却提出各种质疑,认为这一定义仍然未脱窠臼,未跳出“一两个词+性”的刻板定式,仍然叫人疑虑。

时隔十年,《修订稿》问世后,语文界特别关注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对比《修订稿》和《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发现《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仍保留原有的表述,一字未改。有人认为,《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只是“守正”,并未“出新”。有人却提出,“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修订稿》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还有待随不同时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9. 《修订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增添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修订稿》这一部分的增补,既宏观科学地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微观地指导了语文教学。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的课程改革如何确定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就应体现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应该讲,早在理念上形成共识,我们现在所要着力探索的,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语文教育专家和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反思,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科学探索,最需要的是辩证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克服片面性,使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应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和现在进行的“教学行为”。

10. 《修订稿》怎样体现“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理性地继承与创新“语文知识教学”?

《实验稿》曾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文知识。语文课堂要不要讲授语文知识,《修订稿》作了回应,基于“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修订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又弥补了《实验稿》的缺失。《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中依次列出。这就启示我们,语文知识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语文知识本身就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曾有过论述:“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而是语文知识观。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11. 《修订稿》在总目标中,为什么要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当下,社会上的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的、健康的审美观。语文学科应主动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观过程中,利用审美对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和联想获得美的领悟。

12. 《修订稿》为什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合作、交流成了主旋律,但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有的课堂上,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就进入合作讨论。这类课把形式当做本质去追求,使得表面的讨论、合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集体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搞形式,要讲实效,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要看有没有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二要看问题需不需要讨论,第三要看有没有讨论的条件,第四要明确讨论的要求和规则,第五要在个人阅读的前提下展开讨论。

13.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认识、实施“双主体”教学?

教学活动,包括教和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方面,教师是主体;在学的方面,学生是主体。这两个主体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它们统一在教学范畴中。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之中。“双主体”教学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效益。“双主体”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尚需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

14.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因为教材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议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

15. 《修订稿》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简略地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即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等功能。

16. 《修订稿》在“具体建议”中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常见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哪些?

2000年,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向社会征集识字教学方法有三十多种,其中常见的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速成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簇识字、听读识字、电脑识字等方法。任何一种识字教学方法都要符合汉字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7.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新的表述,为什么要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对话方?

在教学中,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有助于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使用。有时候,通过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建议或“思考、练习”入手进行教学,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 《修订稿》在写作教学方面,为什么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

在写作教学方面,第一阶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阶段(3~4年级)、第三阶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阶段(7~9年级)是“写作”。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有个性表达;7~9年级重在多角度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修订稿》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其目的主要是在写作教学上做了教学梯度的区分,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而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

19. 《修订稿》在课程评价方面有哪些突破?

评价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修订稿》对“评价建议”的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并增添了四个标题,条理更清晰,体系更完善。

在“评价目的”上,体现了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善教师教学在“评价手段”上,“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还要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如何在评价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及当前评价改革的新要求,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20. 如何看待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

20 848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