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备课教案包含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活动设计及评价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优推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了解春天的特点,教育学生创造条件开展种植活动,为祖国作贡献。

2、学会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春天的特点。

2、学会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同学答现在是春天。)好,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吗?在春天里,小朋友们都干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第11课春风吹,它会告诉你们的。(同时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把本课的生字、词画下来。

2、老师范读一遍,用此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学生仿读一遍。并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3~4名同学。)。

5、教师引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讲读课文。

1、读第1自然段。

师问:哪一自然段写了春天的样子?春天是什么样子?(要求读书中的原句。)。

师问:“绿”和“红”表示什么?

生答:“绿”和“红”表示颜色。

师问:谁变绿了,变绿是什么意思?

生答:柳树变绿了。因为春天天气慢慢变暖,这时柳树发芽,长出了绿色的小叶子。

师问:谁变红了?变红是什么意思?

生答:桃树变红了,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

师问:燕子从什么地方飞回来?为什么?(这第二问较难,如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可给以提示。)。

师问:吹醒了青蛙,这句话中的“醒”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较难。如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可给以讲解。)。

生答:“醒”指睡醒。“青蛙”到冬天要冬眠,到春天青蛙就睡醒了。

小结: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给春天增添了生机,春天美不美,你们喜欢不喜欢春天呀?指导看书中的插图。(如有挂图,就看挂图)从而加深对春天的直观、形象的印象。

师问:你们想一想,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如小河里的冰化了,大雁飞回来了,迎春花开了,小草变绿了……)(课后作业第1题)。

2、指导作业。

(1)背诵第1段。(指名背诵)。

(2)填空,再读一读。(课后作业第2题)(挂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方法:学生说,老师写。

3、读第2自然段。

师问: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种植的好季节,你从书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请读书中的原话。

生答:大家快来种蓖麻,大家快来种葵花。教师板书:快蓖麻快葵花师讲:蓖麻子和葵花子的用途。(如:蓖麻子可以榨油,蓖麻油可做泻药、润滑油、农药等。葵花子可以吃,也可榨油食用。(如有蓖麻子和葵花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就更好了。)。

师指导学生看图,

问:图上的小朋友们扛着铁锹和镐头干什么去?

生:他们扛着铁锹和镐头去种葵花和蓖麻。

师:为什么让大家快来种蓖麻,快来种葵花呢?注:此题较难,也可做提示。

生:春天是种植的季节,种得及时,管理得好,秋天才能有好收成。如种晚了,错过这个好时机到秋天就熟不了啦。所以小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作贡献。

师:第2自然段里哪些句子还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生: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这两句写出春风和春雨的特点。

师:它们和夏天的雨,冬天的风有什么不同?

四、指导作业。

1、背诵第2自然段。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预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2、自己看书分析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把不懂的字、词画下来,问老师。

二、教学生字、词。

1、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开火车认读。

3、重点分析以下字的字形:柳右侧的笔顺为,。不要把第7笔的撇写成点。组词:柳树柳条垂柳燕上中下结构。上边是“廿”不要写成“艹”字头,中间是北的中间加一个“口”,下边是四点底。中间部分的笔顺为口燕燕。轻左边的“车”字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右上是“”,不是“又”,右下是“工”,不是“土”。组词:轻轻地、轻重。家笔顺是:。组词:大家、国家、人家、家庭、少年之家。

三、指导书写:采用“比着”写的方法写。

1、“柳、树”两个字,左中右三部分各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

2、“吹、蛙、轻、细、快”五个字基本上是左窄右宽,左半部占二分之一弱,右半部占二分之一强。左右高矮程度比着写。

3、“燕”上中下三部分各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

4、“家”字不易写美观。注意“宀”头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一,写宽一些。下面的横写短一点,其他部分按田字格要求写。

四、书写示范。

五、作业。

1、抄好字头,每个生字写两遍。

2、每个生词写两遍。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二篇】

以浏阳市教科所下发的《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性建议》为指针,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按时开展备课组活动,群策群力,争取在20xx年全市七年级语文统考中创造佳绩。

1、在研究中找方法,积极探索教材与学生的内在规律,以规范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重学精教”课题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每次业务学习,及时掌握教研教改的新动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1、要求:将阅读教学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本学期完成8篇大作文8篇小作文的批阅讲评,在讲评中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2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 研讨本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及第一单元教学

第二周 教研组业务学习

第三周 研讨文学社工作的开展和文言文教学

第五周 研文言文教学反思

第七周 研讨作文教学及二三单元教学

第九周 第二三单元教学反思,段考制卷安排

第十一周 段考复习研讨,复习迎考

第十三周 前段复习教学反思,

第十五周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第五单元教学研讨

第十七周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第六单元教学研讨

第十九周 综合复习,研讨复习步骤、方法、内容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三篇】

写字课1第3周: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3。

第二次写作指导1。

年级统一语文模块补考第4周9、劝学3。

写字课1第4周(第二课堂活动)高一年级书法比赛1第5周10、过秦论3。

当堂写作练习1第6周11、师说3。

文言文单元知识巩固1第7周文言文单元知识巩固1。

文言文练习2。

文言文检测1第8周: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谜1。

第三次写作指导1。

13、宇宙的'边疆2第9周期中复习考试第10周:第二单元期中试卷分析2。

5、杜甫诗三首2第11周、第12周4、蜀道难3。

6、琵琶行2。

7、李商隐诗两首2。

第四次写作指导1第13周:必修四:第一单元1、窦娥冤3。

2、雷雨2第14周、第15周: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3。

5、苏轼词两首3。

6、辛弃疾词两首3第16周7、李清照词两首2。

8、拿来主义2第17周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

一、导入。

二、研读《金色花》。

1、介绍作者、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的妈妈。

3、品读诗歌。

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4、写法研讨。

5、小结。

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

1、导入。

2、作者介绍、文体。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

4、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5、合作研讨。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

6、品读文章。

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情感!

7、拓展练习。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结。

四、作业。

借助一种形象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三次嬉戏----------母子情。

荷叶母亲。

冰心。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五篇】

1、教材简析。

(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1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技巧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

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a、教学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b、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教师还可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如何导入。

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

(据有关人士分析,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与目标不明确的学习,效果相差9倍,设计这一步的原因是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听”和“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

(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四)、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1)“我”听母亲的:(2)母亲听孙儿的:(3)妻子听“我“的:(4)儿子听“我”的:

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

——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五)、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六篇】

进一步深化责任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重点深化有效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全年级语文素质。

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1、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5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

第二单元的5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

2、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增删。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3、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4、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著名古诗词。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沉淀。

1、继续认真开展好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集体备课已经初具规模,本期继续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二下午集体讨论授课方案,主备人根据讨论结果备课,组员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通过这样的备课,既集中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智慧,又顾及班级的具体教学情况,既让学生受益,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注意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上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认真钻研教法,注意教材能力训练的梯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有层次的训练,为中考高效复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3、通过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尚不够扎实,所以本学期我们的重点是如何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1)首先:我们要督促学生对每课后的读读写写与文中重要的生字词进行抄写

其次:每单元必一次或两次听写

最后:每次早读或每晚7:30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七篇】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注意诵读时语调的轻重缓急,准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3.通过诵读、批注,体会作者对美丽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圈点批注”,能够品析文章关键字词、语句,感受文章的画面美,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学习文章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技巧;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诵读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反复诵读,使学生对文章的文辞美、画面美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

3.合作探究、分享交流,分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探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春雨润物图、夏雨临湖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雨”的多情与美丽,激发学生对“雨”和大自然的认知兴趣,同时激起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课前预习的作者情况,教师补充。

刘湛秋(1935—2014),当代诗人,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被誉为“抒情诗”。他兼创散文、报告文学及小说,也是的翻译家、评论家,曾任《诗刊》副主编。著有诗集《写在春天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等,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得了解作者及其写作风格,便于对文章的学习。

(三)初步感知,体会情感。

(提醒学生关注老师朗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重音、停连,感受汉语的声韵之美,同时听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文本营造的画面之美。)。

2.学生“圈点批注”春雨和夏雨部分。首先圈点出体现春雨、夏雨特点的语句和关键词汇;然后批注作者在此抒发的思想情感和你的阅读体会,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文段。

(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应从“找重点语句、抓关键词语、关注修辞”三方面入手。从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词入手,同时重点分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文段所展现的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朗读,带给学生最直观的听读感受,对文本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圈点批注”文本,并深情诵读,既是对文本的理性认识,又是对作者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诵读品析,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圈点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

1.圈点批注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圈点体现秋雨、冬雨特点的语句和词汇;然后批注作者在此抒发的思想情感和你的阅读体会,并尝试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人称由第三人称“她”转变为第二人称“你”,情感抒发更为直接、强烈。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赞美,对生命、活力的赞颂。)。

设计意图学生实践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分析文本,品读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抒情方式的转变,以及不同抒情方式的不同表达效果,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五)归纳总结。

刘湛秋先生是当代的学者、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的这篇散文也可以算是“文中有画,文中有情”。

我们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要从诵读入手,通过不断的朗读,对文本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感知文中“雨”的不同形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接着要运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关注关键字词、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品析文本,同时写下阅读感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赞颂和热爱。

设计意图梳理文章内容,总结读书方法,做到一课一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品味、圈点批注自读课本《我的四季》第6页《夏天的旋律》一文,分析不同节气里自然景色的不同特点,分析文章修辞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情感。

2.从《夏天的旋律》中选三五句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一些批注,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语文七年级备课教案【第八篇】

译文。

原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0 3458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