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看得见的声音》
【前言】这篇由网友“好学”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看得见的声音》”优秀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办公学习更轻松,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看得见的声音》”,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声音不仅能听到还能看到,声音是有力量的。
2、技能目标:使用看得见的声音实验。
3、情感目标:由探索声音力量,体验到自我学习的满足感和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
声音是抽象的、无形的,通过科学游戏把看得见的声音变得具体且直观。难点:把抽象无形的声音,通过材料及教具变成直观的具体科学实验。
活动准备
1、活动ppt、音乐、小音响。
2、若干泡沫小球、纸屑、剪好的吸管圈、透明塑料盒。
3、猜测记录表、铅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科学游戏知道声音是听得见的
1.教师和幼儿一起进入活动室。
2.玩听音乐找凳子游戏。游戏规则:小音箱发出声音,幼儿用耳朵听声音,声音停止就要快速的坐下来。幼儿用眼睛看,小男生找蓝色的凳子,小女生找黄色的凳子。
3.得出结论声音是用耳朵听到的。
二、引出活动主题,进行猜想声音是否看得见
1.幼儿猜想声音是否看得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师:声音是能用小耳朵听得到的,那能用小眼睛看到吗?
2.教师展示猜想表,幼儿观察猜想表。
3.幼儿完成猜想表。师:请小朋友们把猜想结果用铅笔画在猜想表上。
三、幼儿动手操作并且完成记录表
1.教师介绍材料启发幼儿,幼儿触摸操作材料。师:这里有音响,扭动这个按钮就可以发出声音。这是透明的塑料盒里面装有泡沫小球、纸屑、剪成小圈的吸管。
2.分组幼儿自主探究。幼儿透过亲身操作体验到声音的力量,能够观察、比较、分析操作材料(泡沫小球、纸屑、吸管)发生跳动。(有声音和没有声音造成材料跳舞)。师:请小朋友们把音响打开,找找声音能不能看到。
3.幼儿完成记录表。师:小朋友们要是把声音找到了,请用笔把记录表填好吧。
4.分享观察结果及记录。
四、求证声音是看得见的,比较猜想与实验
1.师幼共同完成看得见的声音实验。教师此时播放音乐,至使透明塑料盒里的操作材料跳舞。
2.对比猜想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师:通过小朋友的不断探索感知学习,我们发现声音不仅能用小耳朵听得到还能用小眼睛看得到。(过渡语)师:生活之中还有许多看得见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五、活动延伸:看得见的声音-生活化的具体呈现播放呐喊喷泉,声音沙画等小视频。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不仅听得见还能看得见的声音,那请小朋友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听看得见的声音吧。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我通过生活化,探索化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声音的力量。幼儿实际尝试音响发出的声音让不同材料的碎物品跳动,进而培养幼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实验精神和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情感,并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索所带来的乐趣,也让大班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日常生活或周围事物中,时时隐藏着不同的科学主题,需要自己观察及探索。5-6岁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我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幼儿通过动觉、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发现声音是看得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