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筷》教案

好学 分享 时间:

通过《中国筷》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促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激发他们对饮食礼仪的理解与尊重,如何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呢?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筷》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筷》教案 1

活动目标: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活动重点:

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活动难点:

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活动准备:

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

(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

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筷》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2、能正确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

3、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

难点:尝试以正确的方法灵活的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筷子、筷子图片及其相关信息。

幼儿提前了解领子的颜色,形状,制作材料等并能跟爸爸妈妈说一说。物品准备:布置“筷子展馆”场景: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一只碗,内放蚕豆粒;音乐及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萌发了解筷子的兴趣。

1、谜语: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打一餐具)

2、提问:你都见过些什么样的筷子?你知道筷子是谁发明的?古代人使用的筷子又是什么样子的?

二、融入情境,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等,萌发民族自豪感。

1、幼儿参观“筷子展馆”,观察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等特点。

参观要求:

(1)按照箭头指示的路线游览,认真看、仔细听。

(2)在展馆内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别人。

(3)参观结束,要从出口回到座位。

2、交流分享自己参观所得。

提问:在参观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清晰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

3、小结:筷子的材质多种多样,有竹、木、牙、骨、金属等;外观也各不相同,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有的有图案,有的没图案。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现在许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上了中国的筷子,在跟咱们中国人学习使用筷子。

4、讨论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萌发环保意识。

提问:一次性筷子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砍伐大树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完整表述自己的想法。)小结:为了保护树木,从我们做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三、操作游戏,掌握体验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1、第一次游戏《夹豆豆》,体验用筷子。

提问:你都用到了哪些手指拿筷子?

2、观看视频《筷子的使用》,学习拿筷子的正确方法。

3、第二次游戏《夹豆豆》,练习正确使用筷子。

(1)纠正幼儿使用筷子的方法。

(2)用正确的方法拿筷子夹取豆豆。

四、判断对错,了解用筷子的礼仪。

提问:图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好不好。

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说一说使用筷子都有哪些礼仪。

五、经验拓展,变废为宝。

1、讨论:更换下来的筷子有什么用?

2、听音乐,一起用旧筷子表演“筷子舞”

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

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社会活动《中国筷》正是引导幼儿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通过实践引导幼儿能正确使用筷子,并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做之情。

首先,猜谜导入,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提出参观“筷子展馆”让幼儿了解更多筷子的知识,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其次,实践操作,练习用筷。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在第一次练习时,我让幼儿自主尝试,我在旁观察及时发现他们拿筷子时存在的问题。第二次的学习针对幼儿拿筷子时出现的问题,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掌握拿筷子的动作要领。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在夹豆子的过程中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再次,观察图片,学习礼仪。筷子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用筷子进食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我通过提供用餐图片,让幼儿看一看,评一评,说一说,把餐桌当成课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最后,游戏活动,知道环保。《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然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出示筷子舞道具,吸引幼儿一起跳起来,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随后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并萌发节约环保意识。

纵观整个活动,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而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筷》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使用筷子的乐趣,进一步萌发环保意识。

2、能正确地使用筷子,尝试用筷子夹取食物。

3、了解筷子的由米、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及使用礼仪,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

难点:尝试以正确的方法灵活地使用筷子。

三、活动准备

搜集各种颜色、样式的筷子、筷子的发展图片等,布置成"筷子馆";视频《筷子的使用》《用筷礼节》;每组1个托盘,内放煮熟的花生粒;人手1双筷子;旧筷子做成的舞蹈道具人手1个。

四、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师幼谈话

猜谜: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打一餐具)

提问:猜一猜,是什么?你见过什么样的`筷子?什么颜色的?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会使用筷子吗?

(二)创设情境,增进了解

邀请幼儿到"筷子馆"里自由地看一看,摸摸,夹一夹。

(三)交流分享,了解筷子的由来、材质、用途

1、借助图片,了解筷子的由来。

提问:谁来说说你在"筷子馆"里的发现?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及时出示图片、实物、课件,适当引导,梳理、提升幼儿的经验。

提间:谁发明了筷子?最早的筷子是什么样的?

小结:筷子是中国汉族人发明的,最早的时候,人们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

2、出示实物,了解筷子的材质、样式。

提问:刚才你都看到了哪些筷子?说说它的材质有什么不同?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筷子?为什么要少用一次性筷子?

小结:筷子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有竹、木、牙、骨、金属等;形状各不相同,或方或圆,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有的上面有图案,有的没图案。筷子的使用率很高,用筷子进食不仅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点,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使用筷子。

为了保护树木,应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

3、实际操作,体验筷子的使用要领。

提问:刚才,你用筷子夹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筷子的?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用筷情况,及时提示正确的用筷要求。

(2)第二次操作。反复播放视频《筷子的使用),对照尝试练习。

(3)第三次操作。用筷子夹食物品尝,现固筷子的使用方法,体验用筷子进食的愉悦。

(四)播放视频,了解礼仪

说一说使用筷子时都有哪些礼仪,知道拿筷子是一种礼仪文化。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倡使用公勺公筷。

(五)经验拓展,变废为宝

1、朗诵儿歌《健康用筷》,了解筷子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讨论:更换下来的旧筷子有什么用?

3、听音乐,一起用旧筷子表演"筷子舞"。

五、活动延伸

1、阅读幼儿用书。

2、区域中投放废旧筷子,可用筷子进行"夹子"比赛或自由拼摆、装饰、自制简单道具等。

上一篇:中班建构区活动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20 355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