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精编1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描绘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的思考。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2、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授讲时不必划段落层次,从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故事情节,理清思路,进行活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课内知识引深迁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正在想什么?告诉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举手回答)。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心声》,听听李京京的心声。

二、读课文。

1、默读,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弄懂它的意思。

2、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感情。

3、配乐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朗读明星。

4、挑学生复述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作创造性的复述)。

三、分析课文。

1、程来势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说说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变化。(投影出问题)。

2、投影第二个问题:凡卡的故事为什么让李京京感动?让学生在弄清本题的同时,明白他们两个毕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找出他们身上的不同点。

3、假如赵小桢在公开课上读,会有什么效果?(投影出问题)。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挑学生模仿赵小桢奶声奶气、娇滴滴的声音。

4、分小组讨论,对程老师安排的公开课的看法,让学生各抒几见,不论褒贬。

四、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上述分析说心声的含义。

五、课堂延伸。

让学生对老师、对父母说心声。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心声》,听了心声,那么我希望我们大家今后一定用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我们的周围,让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

七、布置作业。

替李京京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2

理解心声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2、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授讲时不必划段落层次,从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故事情节,理清思路,进行活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课内知识引深迁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正在想什么?告诉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举手回答)。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心声》,听听李京京的心声。

二、读课文。

1、默读,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弄懂它的意思。

2、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感情。

3、配乐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朗读明星。

4、挑学生复述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作创造性的复述。)。

三、分析课文。

1、程来势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说说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变化。(投影出问题)。

2、投影第二个问题:凡卡的故事为什么让李京京感动?让学生在弄清本题的同时,明白他们两个毕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找出他们身上的不同点。

3、假如赵小桢在公开课上读,会有什么效果?(投影出问题)。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挑学生模仿赵小桢奶声奶气、娇滴滴的声音。

4、分小组讨论,对程老师安排的公开课的看法,让学生各抒几见,不论褒贬。

四、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上述分析说心声的含义。

五、课堂延伸。

让学生对老师、对父母说心声。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心声》,听了心声,那么我希望我们大家今后一定用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我们的周围,让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

七、布置作业。

替李京京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3

1、能比较本单元4篇课文的不同点,并说出每篇文章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2、能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来读悟课文。

3、能继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重点品味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分析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4、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5、能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提高欣赏自然、品味自然的审美能力。

精、略读课文安排。

精读第22、23课。略读第24、25课。

课时安排。

共12课时:第22课——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3课时。

第23课——2课时诵读欣赏——2课时。

第24课——1课时写作、讲评——2课时。

第25课——1课时单元总结——1课时。

第22课绿。

第一课时。

1、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说出文章所描写景物的特征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2、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章的空白处写批注。

3、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来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感悟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圈点勾画各种符号的具体作用。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2、点评精要。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本文的示范批注。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

走近朱自清。

组织学生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作家作品: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并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态度。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但是不能照本宣读,回答精要,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学生可以带有关的资料。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关于男孩。

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关于枣儿。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7.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媒体显示:

(1)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不知道。

(5)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们总有回归故里的那一天。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提问: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教师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仁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我们相信,爹娘享用那移栽他乡的奇异的甜果果时,会品出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孙回乡品尝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仍会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

七、布置作业。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1篇戏剧短评。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5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难点:

1、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二、整体把握。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课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三、研读赏析。

四、拓展延伸。

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则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五、自由提问。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鉴赏语言,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2.体会文中生机盎然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教学重点:

1.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力求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童趣,试举例体会。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四)检查自读效果。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提示: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

“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3.体会课文中充满童趣的景物描写。

提示: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类似的句子很多,可引导学生自己细心体会。)。

三、布置作业:

写一段回忆童年的文字,要注意用儿童的口吻表现生活。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从“醉”和“乐”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掌握基础的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默写重要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

一、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中进士,曾任西京留守,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而屡次被贬谪。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后任官职甚多,世称“欧阳文忠公”。他领导了北宋诗人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庆历五年,欧阳修参加了范仲淹的“新政”改革,不久改革失败,被贬为滁州知府。时值壮年,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仍然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并在滁州有所作为。工作之余,寄情于滁州风光秀丽的山水之间,抒杯内心的政治抱负。醉翁亭因此而得名。

二、识字:

滁州、林壑、琅琊、潺潺、伛偻、觥筹、野蔌、阴翳。

三、解词:

觥——酒杯翳——遮盖弈——下棋蔌——菜蔬意——情趣临——靠近。

伛偻——腰背弯曲(驼背)蔚然——茂盛的样子秀——发荣滋长。

四、课文简析:

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1、作者从大处落笔,视野由宽变窄,由远而近,层层进逼,渐透主旨。

2、由写滁州——写山峰——写琅琊——写酿泉——醉翁亭——作亭者——取名人——取名意。(不在酒而在乐)。

3、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者……也——判断句式。“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翻译时加“是”

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1、由朝到暮,由春——夏——秋——冬。早晚变化之景,四季更迭之景,写出各自特点。

2、先分写后总收,再由景写到乐。

3、分分总,分分总,分分总,分总(由细到粗)。

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1、分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

2、承上由景写到人。由游人的情形写到乐。

3、其热闹场面:

有声——歌声、呼声、应答声。

有态——登山态、小憩态、徒手态、负重态、搀扶态。

有活动——有垂钓的、酿酒的、采菜的、弹奏的、投射的、下棋的、

有年龄层次——年青人、老人、孩子。

(1)联系全文,“醉”有两点含义,一是喝酒喝醉了,表现其“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二是醉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和“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欧阳修在写太守宴之前为什么写滁人游?

——为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也为体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

四段:归结全文主旨。先以宴罢归去结住叙事,又从禽鸟之乐、人之乐中衬托出太守乐其乐。

1、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用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乐。

3、其感情脉络是“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4、表现本段及本文主旨的句子(三个字)是“乐其乐”全句是“太守之乐其乐”。

5、联系全文,怎样理解文中的“醉与乐”?

——太守之乐乃是点睛之笔,含蓄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即包含纵情山水排遣郁闷之情,也包含着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反映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总之,文章写醉又写乐。醉是表象,喝多之态,实质乃陶醉之意,是谪守后对励精图治的欣慰;“乐”是“与民同乐”之意,是政治理想抱负所至,醉和乐是统一的,写醉是为了写乐。

6、解释加点词。

而不知人之乐(转折,却)醉能同其乐(大家或他们,代词)。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修饰,的)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自己、他,代词)。

五、其他问题设计:

1、作者是怎样写出“与民同乐”这一内涵的?

——“与民同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具体内容。写人只写滁人,不写其他地方人,写人之乐重点用伛偻提携来衬托,游人兴高采烈,人数众多的原因是生活安定富足,而生活安定富足则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因此,人之“乐”的意义皆不同,禽鸟乐在安静的环境,游人乐在安居乐业,喜多忧少,太守乐在人们生活安定,表现他的造福于民思想,所以“醉”“乐”的更深刻含义是陶醉,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感情。

2、文章的写法:

写景与抒情的自然结合:范围先大后小,先面后点,一步步奠定抒情基调。写景方式有:

(1)先远景后近景: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到“醉翁亭也”。

(2)从早到晚: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到“山间之朝暮也”。

(3)自春至冬:从“野芳发而幽香”到“山间之四时也”。

(4)由外而内:从“至于负者歌于途”到“太守醉也”。

(5)山间夕照全景: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关于文中的21个“也”,大致表达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这是1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以及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在谪居生活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8

1、正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心声”的含义。

2、体会文中生动细致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

3、培养学生积极负责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三、教学过程 。

(一)课前三分钟:学生讲《骆驼妈妈》的故事。

骆驼妈妈。

骆驼妈妈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砂子。按照常识,人们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

终于,它们来到一汪泉水的边上,小骆驼兴奋异常,可是泉水太浅了,不论小骆驼怎样努力,都无法把嘴凑到泉水之中。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它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了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在这尘世中,我们的心灵被岁月磨得粗糙和麻木,但骆驼妈妈这纵身一跃,让人看懂了母性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二)导入  新课。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总评并借助对骆驼妈妈伟大母性的赞扬,由“亲情”导入  。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排除文字障碍。

2、学生分段朗读,使其能较熟悉课文内容。

(四)师生共同讨论课文内容(设置问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那么李京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他为什么那么想读课文?

3、“心声”在文中是指什么?

4、如何看待程老师上公开课的做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五)拓展延伸练习。

1、如果你是程老师,这节课你打算怎么上?

(六)小结(略)。

(七)布置作业 。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以“我的感受”为题,写1篇短文。

(八)板书设计 (略)。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品味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人内心的思乡爱国情感。

3.学习诗歌中将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意象上的写法,体会其意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美,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

2.学习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握其内在感情基调。

课时安排:

2课时(此为第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写乡愁的有关诗句。

2.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新课。

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故乡的云》。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0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任何1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1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的1篇,作于1924年2月8日,是1篇贮满诗意的美文。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我认为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绿》虽是1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颇有造诣。其散文语言多用口语,简洁朴素,平易自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注重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达到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

《绿》的语言就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绘画美、动态美、音乐美。

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写山间瀑布,只用了一句话“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作者写梅雨亭的形象是“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2

人啊,最难的是选择。名利、地位、亲情、自由、幸福、快乐、游戏、学习.....当诸多问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人们往往被迫做出各种抉择。而最难达到的是选择时候遵从本心。而有一个人他就做到了。谁?(陶渊明)。

二:作者介绍。

介绍介绍你对陶渊明的理解。

三:诗歌学习。

析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隐居后的一首诗。《饮酒》。

大家把这这首诗歌大声的自由的朗读一遍。发现没有本诗无一处写酒。为何叫饮酒呢?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系列共有20首。本诗是第五首。陶渊明在自传里说平生三大爱好读书喝酒写文章,人家说酒后吐真言,我们今天就好好研读陶渊明的酒后真言。

品悠然: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这首诗,你读出了陶渊明隐居后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二生读。

2,陶渊明的悠闲生活状态用诗词里面的一个词语描述:悠然。

再细读诗歌。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生活的悠闲。

车马喧见飞鸟相与还。

车马喧。

1.在人境,说明他不是隐居山野。车马喧是指什么?与世隔绝。为何无车马喧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描述一下陶渊明采菊的场景。

2.见能否换成望或者看。苏轼也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3.从此句诗词我们看出陶渊明已完全与景物融为一体,远山、黄菊,东篱、还有采菊人皆满是悠然之意。我们把这种意境称之为物我合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把艺术境界分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4.读,可不可以重读“见”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看山,看云,看飞鸟,揣摩一下陶渊明此时的心理。

2.读出闲适里面的愉悦之感。

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品心远:

陶渊明为何能做到如此:悠然。

1.心远什么意思。

2、远离什么?亲近什么?

远离凡尘俗事、远离功名利禄,亲近自然,返璞归真,过一种随心而安的低碳生活。

不背负太多的事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样的人是快乐的。所以他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他悠然快乐。

品真意:

所以陶渊明在本首诗的结尾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你来帮我用现代汉语翻译一遍。

2,什么是“真意”?陶渊明的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是?陶渊明因为懂得了人生真意所以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悠然。

4,揣摩一下陶渊明此时的情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读出得意之情。

5.你欣赏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吗?你认为人生真正的意义是?

上帝赋予每个人不同发才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不一样,有的人肩负着变革社会,推动时代发展的责任。有的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陶渊明显然都不是,但他用自己的文字为我们寻找到了一方精神的宁静天空。

愿你们在人生路上,也能遵循本心,找到自己的人生真意,虽辛苦但快乐!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3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二、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四、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4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繁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道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被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就以我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也为力。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方法与过程: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认识金钱至上观念的丑恶,体会作者对于下一代的希望寄托。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内心世界,理解文本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读小说吗?说说理由?

二、整体感知。

1、那文中“我”父母菲利普夫妇是如何称呼我的叔叔于勒的?跳读文章。

板书菲利普夫妇。

2、谁能联系这些称呼简单理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从刚才的叙述中,回顾下要把小说内容讲清楚必须从哪几个方面入手?(高潮)。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三、细节研读。

1、从刚才得情节、称呼变化中,已经能够让我们感受菲利普夫妇的品行了,但是要更深入的探清人物,我们可以再看看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让我们更走近一点看菲利普夫妇,有感情地朗读菲利普夫妇前后变化明显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四人一组讨论)。

板书于勒。

自私虚伪、冷酷无情、

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先说说有钱的时候怎么说的?

“诶!如果于勒竟在这支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这对夫妇如此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的话,是什么?

板书“钱”

学生1:可理解的,于勒行为不正,糟蹋钱,让他失望。

这位同学提到的这个层面,归根结底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他们家的生活非常“拮据”。

你能够举一些他们拮据的例子吗,拮据到什么程度?

学生:p2.

学生:女儿婚姻的破裂,大女儿嫁不出去。

3、不仅物质上贫困,而且女儿的婚姻还受影响,是不是说菲利普这家人就是好吃懒做,菲利普夫妇自身不勤快?p1(很晚从办公室回来),菲利普夫妇有可鄙的一面,但是他们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怎样的人?贫困的小人物。

这里我又有疑问了,有网友有这样一段话。

“因为于勒吧,是个浪子。他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网友评论。

你怎么看?他有没有好的一面?

于勒也是可悲的人物。

4、菲利普夫妇、于勒,我们都从两方面去看,你觉得这场悲剧是谁的错?社会。

这个家庭原本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但在社会影响下,一旦被钱这个条条框框局限,被利益所纠缠,一切都荡然无存。

板书方圆。

四、拓展延伸。

接回来——二姐离婚爱心同情。

说道到这里我真佩服莫泊桑,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生活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莫泊桑。

为什么说“父亲的弟弟”?对父亲的不满、指责。

总结:孩子是纯真的,孩子是诚实的,孩子是善良的,希望今后人们在遇到利益取舍时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对小人物多一些包容。

作业:续写。

当菲利普一家回到家门口,发现那个衣衫褴褛的于勒找上门来,将发生一个怎样的情景?当于勒拿出多年的积蓄表示来还钱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呢?发挥想象,抓住人物特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来描写。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6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龙口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任常伦(屏显图片)。当日寇的铁蹄,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其中有任常伦这样拿起枪杆子的抗争,也有拿笔杆子的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颗倔强抗争的灵魂,走近身陷日寇囹圄的戴望舒。看文弱的他,怎样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听诗人的他,怎样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曲——游子吟。(屏显:听游子吟)。

一、听游子吟。

1、首先,请允许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这首诗,也请同学们用心倾听诗人蕴含的情感。(在音乐声中范读。)。

2、(谢谢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对老师的朗读,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请同学们激情地,大声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自己读自己的。请珍视你的朗读体验。开始!

3、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有激情。老师要补充一点戴望舒的资料: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子之一,被称为“抒情才子”。(屏显: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子之一,抒情才子,《民国四才子》张红萍著)。

下面,我们就要品一品这位“抒情才子”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也要学一学这位“抒情才子”怎样来抒情。

(屏显:品才子情)。

二、品才子情。

(一)我们从字面可以看出,诗人摸索到的内容有这些:

(板书:摸索屏显:摸索这一角那一角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那辽远的一角)。

老师想知道:红色字体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北到南)。

你能看出什么呢?(中国大部分国土沦陷。)。

(二)老师还想知道:通过这些内容,透过诗的字里行间,你看出诗人还摸索到了什么呢?(板书:摸索)。

让我们再次和这首诗的语言亲密接触,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最后请每个小组将你们小组的一个最佳答案派一位代表写在黑板上“摸索”二字的周围。老师讲清楚了吗?开始!

(预计答案:悲伤、悲愤、耻辱、希望、信心。)。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7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

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

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

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簸在波涛上,

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

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

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1941年于延安)。

【我读我思】第二、三节里,诗人为什么使用一连串的排比句?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8

2、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3、自主学习与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重难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浪之歌)。

一、课文导入。

简介诗人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二、朗读感知。

朗读全文,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

集体朗读和自由朗读相结合。

找一下这首诗的韵脚(散文诗不严格压韵,段落间换韵):

第一节:人、近(邻韵)、分;。

第二节:晨、盟、中、吟、吻(多为邻韵);。

第三节:拗、躁,心;。

第四节:他、下。

三、感知课文的内涵。

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无限的忠诚。海浪对海岸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

四、问题探究。

确实如此。这也正是散文诗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这里用“然而”或“但是”来替换“纵使”,在语义上更明白一些,语法上也较符合规范。不过,“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义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联系在一起,凸现出诗人一种类似我们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完成校本作业。

呼兰河传苏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19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

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这首诗写自己心与世俗远离,所以身在尘世,而心能感受超尘绝俗的真趣。

自己虽构屋居住人间,但没有世俗车马往来的喧闹。这是因为自己的心远离尘俗,所以即使身居闹市,也如同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不受干扰。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万物各顺其自然,这里有很深的奥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其三。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三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这首诗是说三代以来,人们是非不分,只是顺应时势随声附和。作者要与世俗背驰,要追随秦时夏黄公,绮里季等在商山隐居的四隐士,避世隐居。

世上人们的行为有千万种,谁知怎么叫是,怎么叫非?有些人只简单粗略的从事情表面看是非,就随着别人表示赞誉或诋毁。夏商周三代以来,这种事情很多,但豁达之士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世俗中愚妄之辈咄咄逼人,但自己不能雷同,决计归隐。

其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这首诗写作者饮酒食菊,远离世情。世情既远,就可以怡然自得。

秋天是菊花最佳的时候。带着露水,采菊浸酒而饮,菊香和酒香融为一体,极佳。屈原《离骚》中说:“朝食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因为菊为傲霜之品,所以食菊能修身自洁。饮此忘忧之酒,使感情更加超凡脱俗。虽说是对菊独酌,但兴致很高,饮之不足。太阳落山,群动皆息,飞鸟归林。我在东窗下长啸一声,且舒怀。

其五。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雄姿。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品格要坚贞,要高尚。

青松在东园,杂树没其姿。等到严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当松树很多连成林时,这种品质不被人看重。孤松挺拔,人才称奇。独自饮酒,时复远望。想到自己这一生,好象在梦幻里。人生岂能被尘俗的羁绊拘牵!

其六。

清晨闻扣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繿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假托田父与自己的问答,来表示终身归隐的坚决态度,以答复那些好心劝他出仕的人。

清晨闻见扣门声,没等穿好衣裳就跑着去开,原来是好心的老农,提着酒,打远来问候我,劝慰我,怀疑我的所作所为不和时宜,违背世俗。田父说:“破衣茅屋,不是高栖之地,整个社会都崇尚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屈原在《楚辞·渔父》中说:‘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

诗人回答田父说:“深感父老好心相劝,但自己的天性很少能与人和谐一致。重返仕途诚然是可以学的,但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做,岂非糊涂!暂且一起欢饮吧,我的车驾不可能返回。归隐的决心已定,再说也没用。”

其七。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这首诗把醉者醒者加以比较,认为醒者拘与世俗之见,显得愚钝可怜;醉者能勘破虚伪,倒见出他的清醒。说明世事昏昏,不堪闻问,只好用沉饮迷醉,以示愤慨。

有二客虽同一居处,但取舍态度完全不同。一客常独醉,一客终年醒。两个人互相讥笑,对方讲的话,谁也听不进去。醒者小心拘谨是多么愚钝,醉者颓然狂放倒比较聪慧。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说:“醒非真醒而实愚。醉非真醉而实颖”。告诉那些醉酒的人,日落后应该秉烛夜饮。

其八。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作者感叹自己少年好六经,有济世之志,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乃安道守贫,隐居躬耕,甘历饥寒之苦,而又孤独没有知己。

少年时很少与外界人事交往,所好者是儒家六经。现在已经年岁高了,但学业停滞事业无成。自己抱着“君子固穷”的节操隐居田园,历尽饥寒之苦。悲风袭击破屋,前庭长满荒草。因为饥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来,坐待天明。偏偏晨鸡不肯报晓,夜显更长。现在已经没有能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为,终将受到掩蔽而无法表白。

诗中的孟公,是东汉刘龚的字。据《高土传》记载,东汉张仲蔚隐居不仕,“常据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生,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其九。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作者用幽兰待清风以显其清香,比喻自己怀才待机。然而仕途险恶,鸟尽弓藏,所以只好隐居以芳香自守。

生长在前庭的幽兰,饱含芳香,等待清风吹来。因为清风才能把它的芳香吹到远方,以别蒿艾。我现在好象失去方向,不认旧路。我想隐居田园,顺其自然,路子就能走通。我觉悟到归田隐居是对的,因飞鸟已尽,良弓该收藏了。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回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这首诗回忆了自己过去的一段离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为温饱是不会踏上这条漫长遥远、风波四起的为官道路的。

其中“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是一语双关。“道路”既是离家“远游”的路途,又是“为官之道”;“风波”既是路途遭遇水面上的风和波浪,又是“官场的动荡、龌龊”。《宋书﹒陶潜传》载“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就是说,渊明曾发生过“弱冠之年作小官,因官场不洁而离去的事”。陶渊明的这首诗也许就是说的此事吧。他感叹道,离家求官的道路漫长遥远、动荡不定,而冒着这样的风险却只图“一饱”,这确实不是明智之举。罢了,还是回去避人独居,还我闲适而安定的生活吧。

过去曾经远离家乡到外面求官,直至到了东海边沿。道路漫长遥远,中途又受阻于动荡不定的风波。是谁促使我离家求官的呢?似乎是饥饿所驱使的吧。极尽全力只为营求温饱,获得温饱只需用少许的精力就可满足而绰绰有余了。恐怕这并非良策,还是勒马回归避人独居吧!

其十一。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这一天,他邀请友人松下坐饮。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喝酒没有桌凳可凭,只好铺荆于地,宾主围坐。没有丝竹音乐,只能听风吹松叶,只能听父老杂乱言。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

诗人最后说:有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们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过饮酒,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酒之深味便在于此。

其十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立空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诗人又举出荣启期的事迹,证明善有善报之类的说教是空话。荣启期是一个安贫乐贱的人,是封建社会的一位善人。孔子说荣启期:“善乎,能自宽者也。”但这位善人九十岁还是以鹿皮为衣裳,以绳索为衣带,过着饥寒生活,像他青壮年时一样。

但是伯夷、叔齐也好,荣启期也好,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善报,死后名声却流传后世。他们所以能名声传世,依赖的就是固守贫困的节操。陶渊明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固守穷节的贫士。

其十三。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孔子的弟子颜回,可谓仁者也。然而他29岁,头发尽白,早死。荣启期也是有名的好人,但九十岁还过着饥寒生活。他们虽留下身后美名,但死后何所知。

人生在世,有些人厚自养身,把身躯看得千金一样贵重,但临终时,再宝贵的身躯,也得消灭。西汉杨王孙于病危时,嘱其子裸葬,要以身亲土。人当解其真意。

这首诗的前八句说名不足贵,后四句说身不足惜,都是愤世之言。

陶渊明写《饮酒二十首》诗时,酒喝得不少,家中也经常断酒喝。当他写成十九首诗时,家里的酒坛酒罐又空了好几天。就在这个时候,一天清晨突然听见有人敲门。陶渊明披上衣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邻居李老汉,抱着一个酒坛,站在门外。李老汉说:“我们家大清早刚酿成的酒,我想让你尝个鲜,就赶紧给你送来了!”

陶渊明一看送酒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地说:

“我几天不吃饭不觉饿,可是这几天没喝酒,简直渴得要死!”

“我还不知道你!”李老汉说,“就算渴死了,也要当酒鬼”。

两个人朗朗地笑起来。

进到屋里,陶渊明急不可待地倒出一海碗酒,浅黄色的酒液散发着迷人的酒香,叫人垂涎三尺。因为是刚酿成的酒,没有经过滤,酒面上漂浮着一些酒糟,像一些白蚂蚁。陶渊明去找漉酒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挠头,想起头上缠的葛巾,蒙在一只空碗上,把另一碗浑酒倒在葛巾上。他掸了掸葛巾上的酒糟,重新把葛巾围到头上,头上的葛巾也飘逸着迷人的酒香,这股酒香,通过鼻子,一直钻到陶渊明的肺腑里。

“这是个好法子”,陶渊明得意地说,“又过滤了酒,又能戴在头上闻香”。

陶渊明举起那碗滤清的酒一饮而尽,顿时觉得两眼发亮,两掖生风,每一个毛孔都透气,每一个细胞都快活。

陶渊明喝足李老汉送来的酒,写成了《饮酒二十首》的最后一首诗。

其十四。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陶渊明是以饮酒为题材,大量创作酒诗的第一人。他的诗,可谓篇篇有酒,寄酒为迹。

伏羲、神农是传说“三皇”中两位最古老的帝王,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世上已经罕见那样纯真的人。只有那个一生勤奋奔走的孔子,还想把四分五裂的东周社会弥补复原,让民风世俗再回到那个淳朴的时代。

孔子的奔走努力虽然没有达到天下大治,他所期待的凤鸟虽然没有飞来,但经他整理研究,殷周以来的诗书礼乐,总算由残缺不全而恢复一新。可是,自孔子在洙水、泗水之间设坛施教的事业停止以后,他的微言大义就再也听不见了。世风江河日下,以致出现了那个疯狂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把诗书烧成灰。

好在西汉初还有伏生等几个老儒生,传授六经的工作勤勤恳恳。可是为什么隔世之后,六经就没人爱好和亲近了呢?如今有些人也像孔子那样成天在外驰车奔走,可是没有人前来礼贤问津。

最后突然转到饮酒上,在这样令人绝望的世风下,我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只好痛痛快快地饮酒,才对得起头上戴的过滤酒的葛巾。陶渊明饮酒诗写了二十首,这是最后的一首。这组诗是借酒后直言,谈出自己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因为是酒后直言,所以难免有谬误之处。“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这是二十首饮酒诗的总结。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读这首诗使人想到了唐代诗人陈子昂那为历来所传诵的名篇《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能不说这两首诗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影响。

同出一“宗师”,面对“天地悠悠”、“人生短暂”,陶渊明和陈子昂在诗中都流露出寂寞孤独的情怀,然而,由于历史和“素抱”的不同,陈子昂感叹前代贤君不复见,后来贤主也来不及见到,宇宙茫茫,地久天长,人生苦短,自己的直言敢谏不仅不为武则天所采纳,反而受到打击下狱,不禁在感到寂寞孤独的同时,更是悲从中来,怆然泪流。而陶渊明却“提得起放得下”,认为“若不放置对穷达之忧,违背平素之志很可惜。”因此,陶渊明最终放弃自己“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抱负,返璞归真幽居躬耕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陈子昂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最终却没有这样去做,而选择了“悲哀苦闷”,尽管他留给后人那“苍凉悲壮”的形象很美……。陶渊明却深得孟子精髓,将“穷达”之忧放置一旁,虽不能“达则兼善天下”,但可“穷则独善其身”吧。

我家居贫困缺少劳力,屋前的灌木早已荒芜。上有翔鸟班班可见,下无人迹寂寂独居。宇宙是何等悠悠长久,人生却少有长命百岁。岁月急速流逝催人老,两鬓早已斑白如雪霜。若不放置对穷达之忧,违背平素之志很可惜。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这首诗作者借西汉末年杨雄表达自己的志向。杨雄字子云。王莽篡汉时,那些巧言善辨之士,歌颂王莽称帝是天意,因而都得到封赏。杨雄不肯趋炎附势,因而没有封侯。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他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他攻伐别国的计谋,他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20 367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