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精彩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祝福》教案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等奖鲁迅《祝福》教学设计【第一篇】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学习重点理顺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体味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彷徨》收入了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彷徨》的第1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文体知识: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

1、字音积累

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

2、字形积累

3、字义识记

俨然:讪讪:

怔怔:怨府:

沸反盈天:

二、文学常识:

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小说三要素是、、。小说的情节包括、、、四部分。

3.文中“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小说三要素是、、。小说的情节包括、、、四部分。

3.文中“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三、文本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是什么?

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4、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顺序情节内容时间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5、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

四、合作探究: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第二课时

[知识积累]

1、文化常识: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为“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2、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还有补叙、分叙)。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这种写法叫插叙。它可以帮助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3、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学习过程]

一、研习文本

1.细读并画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它有哪些作用?试分条论述(至少3条)

2.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写出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的时间、遭遇事件及所处文中位置

(2)文中春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二、合作讨论,形象分析:

1.找出描写鲁四老爷的语句,分析其形象特征?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与祥林嫂的死有何关系?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4.分析祥林嫂形象:

(1)分析祥林嫂两次到鲁镇的肖像描写,第二次有什么变化?从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析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三、写作练习

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学法指导]

1、细节描写分析: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表情变化、服饰)、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事物细节描写等。

2、如何学鲁迅的文章: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一提起鲁迅的文章,就会想到他以笔作刀枪的战斗精神。“鲁迅先生的笔就是一把利剑,直接刺向他那个时代的丑恶和黑暗”。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学鲁迅的文章,一定要结合鲁迅的精神,分析病态社会下人物命运悲苦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能力提升:关注人物刻画时的细节

1、鲁迅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几处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2、分析祥林嫂与“我”、四婶、大家及柳妈的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3、分析祥林嫂的行动描写

4、“我真傻,真的”在全文出现多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研讨: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三、基础检测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寒暄(xuān)踌蹰(chóu)朱拓(tuò)百无聊赖(lài)

B.监生(jiàn)惴惴(zhuì)俨然(yǎn)少不更事(jīng)

C.间或(jiàn)形骸(hái)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

D.陈抟(tuán)驯熟(xùn)炮烙(pào)咀嚼鉴赏(jǔ)

2.选出对下列词语或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

B.蹙缩(紧缩)间或一轮(偶而)歆享(喜爱、羡慕)

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远)安逸(安闲)

D.鄙薄(轻蔑)折罪(抵作)素不相识(向来)

3.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军训结束那天,我们举行队列表演,下午三时,操场上歌声嘹亮,沸反盈天,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

B.老师为我们订复习资料,可我身边没有钱,连借几位同学,也都没有,百无聊赖,只得请假回家。

C.这几天天气闷热,上床以后总是惴惴不安,难以入睡。

D.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4.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四婶,〔〕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懒()馋,〔〕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A.只有因为或或而且

B.唯独由于非即或者

C.只有因为非即或者

D.只有因为或或甚至

四、以《祝福》为例,评论鲁迅是如何描写“死”的(或者说如何批判一个病态社会的)?

五、总结

六、布置课后练习

七、反思质疑

《祝福》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2. 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从而认清旧社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

二、教学重点:祥林嫂对命运的抗争和无法摆脱的礼教枷锁。

三、教学难点:封建礼教是如何一步步摧残祥林嫂的肉体和心灵的。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开篇所说的话。

问题: 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不幸的人——第一印象;

老师:还有吗?

2.祥林嫂的一生是不幸的,她的不幸体现在哪些地方?

? 丧夫——被认为不祥之兆

?

? 改嫁——被人看不起 丧子——失去亲情的依靠

? 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除夕夜死祝福里。

? 没有人关心她?

3. 祥林嫂对命运的抗争与结局(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分析) 抗争表现 结局

(1)第一次丧夫来鲁镇:勤劳 工资被婆婆拿去, 被抓回去强迫改嫁,

(2)第二次丧夫:勤劳 养育儿子 儿子死了,被赶出屋

(3)失独后来鲁镇:捐门槛,精神救赎 被视为不洁,不准祭祀,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4)面对别人的嘲笑,她无言抗议 更加孤独 4.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封建宗法制度:宗法又以礼教与政权、神权、夫权、族权相结合的形式存在。 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中国农村;、

祥林嫂身边的人——鲁四老爷、婆婆、孩子的大伯、柳妈、卫婆子

(1) 封建礼教:失节者大、从一而终思想,使其处处受到鄙视;

(2) 封建迷信:摧残她的精神(死后被锯开来);

(3) 封建家长制:婆婆领走工钱并被抓回去;孩子大伯来收房,没有了去处;

(4) 封建地主阶级:经济上盘剥、精神上毒害。

明确:封建礼教、神权迷信使得祥林嫂尊严被践踏、被愚弄 最终摧毁她的精神和肉体。

5.总结: 祥林嫂是一个不幸的人,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压榨迫害的人,又是一个一直努力抗争命运的人,她善良、朴实、淳厚,想用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作为人的生活的基本保证。

6.拓展思考:祥林嫂又没有反抗封建礼教呢?

明确:祥林嫂的反抗,并没有涉及到封建礼教本身。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这更能揭露封建礼教道德极端虚伪、极极端残酷的本质。

《祝福》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4、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重、难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三、教学设想

1、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强调预习,以免课堂上出现空对空的情形。

2、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3、文章较长,知识点多,要学的东西也多,容易杂乱,拟从三个方面实施教学

A、小说的环境描写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意义

4、此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不少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正好可用来训练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5、两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状况

2、读2-3遍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1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介绍背景:

《祝福》写于1924。2。7,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1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以什么为线索

4、这篇小说的叙述的时间跨度有多大,具体地写了哪几个地点,作者是如何安排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5、给你感受最深之处是?说一点理由

6、列出情节提纲

明确:

1祥林嫂

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

柳妈

不需很精确,旨在训练学生理清人物关系的能力

2、倒叙

3、我的见闻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鲁镇卫家山贺家墺

浓缩在旧历的年底的鲁镇由此辐射

短篇小说的时空安排

5、见板书

四、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命运与性格

小说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形象来表现主题,那么她有怎样的命运,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简述她的主要生活经历

2、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画眼睛"---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还是画她的眼睛----〈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

跳读三次描写,比较其异同,体会用肖像变化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脸色表黄----生活艰辛

红润----青春的活力

顺着眼---善良、安分、温顺

第二次

两颊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逞带些泪痕

眼光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

没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

第三次

眼珠间或一轮---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无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总结:三次肖像描写表现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3、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五、练习

从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细节

六、布置作业

熟读文中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情节内容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突然死去倒叙

开端初到鲁镇

发展被卖改嫁

高潮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2、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点拔:1)关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关于环境描写的类型及要求

1、文中几处写祝福景象,三处祝福景象的描绘目的何在?

研读开头一节

A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气息?

B、将到新年是一种怎样的气氛?

C、四叔与我见面的情景表现什么?大骂新党,S在书房里表现什么,为什么不是"留在书房里"

2、研读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写

A、此段描写最突出的是什么,找关键词

都没多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3、作者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有什么特征,层如其人,表现了什么?

明确总结

1、沉闷压抑的气氛

2、封建的风俗习惯迷信根深蒂固

3、保守虚伪反动

二、研读"冬季日短"一节

1、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则无聊生者不生——————"

明确:渲染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可恶,营造悲凉气氛,表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愤激

三、研读小说的结尾

这一结尾的作用,与文章其它部分的关系

点拔A、在结构上B、对于中心的表达上

明确:

A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

B与祥林嫂的死的惨象和天地圣象的预备给鲁镇人们以无限幸福的气氛形成对比,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四、总结性讨论

1、小说为什么题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

B封建势力通过祝福杀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强烈的对比,增强悲剧性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凶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我与鲁四老爷

B:我的说不清

也许有---自以为慰藉,不忍心增其烦恼

也未必---意识到增添苦恼,只好吞吐,支吾其辞

说不清---怕负责任的含混之辞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我的软弱性

具有进步的思想扔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却"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五、作业

自选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

六、教后札记

《祝福》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鉴赏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及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课堂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必然是今后课堂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向。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研究性教学方式,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变成自主式学习。

情感目标:

揣摩小说标题的`重要意义,深刻体会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教学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4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展示研究方向,小组明确探究目标;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

第三课时:小组探究成果交流。

第四课时:完成研究小论文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1、熟悉课文: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旨在让学生对小说情节有一个大概了解。

2、展示研究方向,明确探究目标:教师将课文分为四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又列若干小课题,具体如下:

A、人物鉴赏:a、祥林嫂b、鲁四老爷c、柳妈d、卫老婆子e、四婶f、祥林嫂的婆婆g、我

B、情节鉴赏:a、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b、祥林嫂死因探究

C、环境鉴赏:a、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b、祝福景象的描写及其作用;c、文中关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

D、表现手法鉴赏:a、人物刻画方法;b、以“祝福”为题的意义。

以上课题用投影展示出来;为使每个大课题都有人研讨,规定每一大组挑选一个大课题。

第二课时

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明确了任务,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相同子课题的为小组,充分交换意见后,每个大课题组推推举1—3位同学在课内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小组探究成果交流。每个小组推荐1—3名同学上讲台陈述本组的研究成果,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四分钟。

第三课时

课内完成研究小论文。在小组研究成果陈述的基础上。老师提供下列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题目有:

1、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2、祥林嫂死因探究

3、祥林嫂个人简历

4、文题—“祝福”之我见

5、(祥林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人物形象之我见

6、雪景作用之我见

7、描写祝福景象的意义

8、祥林嫂生活圈内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剖析

9、祥林嫂内心世界探究

10、对祝福人物刻画的一点看法

《祝福》教案【第五篇】

一、学习内容概述

《祝福》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之一。全篇充满了沉重的气息。不仅有祥林嫂的穷、祥林嫂的苦和意外灾祸的沉重描述,更有封建的礼教制造的压抑的精神氛围。文中故事是较易读的,但要理解故事中的深层次含义并非易事。

二、课程标准和课题研究中的相关内容

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能自主选择恰当地课题,运用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展示交流

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三、学习者分析

01级自动化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但对鲁迅的主要作品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比较活跃,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word、PPT等信息处理工具,会利用bbs进行交流,初步会上网搜索资料。

四、教学目的

1、学会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能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2、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简单的文学研究。能体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能有自己的体验和创造。

3、能联系生活,感悟作品环境,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工具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广播。

软件:采用《天空教室xp2》制作的网络教学平台。

2、学习地点:四楼微机室

3、设计课时:3课时

4、教学过程设计及说明(见后表)

六、评价标准和方法

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个人评价包括:参与讨论、协作与交流、作品创作

小组评价包括:协调合作、成果评价、创新能力

七、注意事项

1、给学生学习的过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网络为语文服务,本质是工具性,关键是教师对语文的教学,而非技术

3、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搞浮浅的热闹。

4、最终以学生获得研究方法、文学欣赏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为目的,以对课文的理解、信息处理、情感体验为重点。

5、微机室学生思维不易集中,应加以注意。

20 1164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