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选』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10篇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能否有效达成目标?以下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一、复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1、书本114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说说用什么方法?这三题分别属于什么情况?
2、出示:6和12 7和8 8和12 9和15
学生同桌快速说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课件出示:
(1)用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短是多少厘米?
(2)一包巧克力,如果平均分成给8个小朋友,正好分完;如果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也正好分完。这包巧克力至少有多少块?
(3)公交车起点站每隔10分钟发一次3路车,每隔15分钟发一次4路车,两辆车同时发车后,再隔开多少时间又同时发车?
(4)一般学生,人数在30到50之间,在体操表演时,总能刚好分成6人一行,12人一行,24人一行。这班学生有多少人?
课件依次出示,学生读题理解后,独立完成,四人板演。
讲评板演时指名说说这四题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4、书本114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如何求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5、课件继续出示:
(1)把25厘米和3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段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
(2)把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剪成同样大小且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可以剪多少个?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花篮,如果每个花篮里的红花朵数都相等,白花朵数也都相等。每个花束最小有几朵花?
学生读题后自主完成,三人板演。讲评时注意与最小公倍数题的对比。
二、复习确定位置
1、指名说说用什么来表示位置?
2、数对是怎样表示的?
3、板书(3,4)(5,6)(x,5)(5,y)说说每个数对所表示的位置。
4、书本119页第28题
(1)学生读题理解后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2,第66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 能灵活地运用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 我会算。(口答)
2/5+1/5 5/8-3/8 5/6+4/6 9/7-4/7 1/8+7/8
13/17-5/17 5/9-5/9 2/19+5/19+1/19
抽学生说答案。
师: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的结果要注意什么?抽生说一说。
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 我能算:3/4+1/2,7/8-1/4。
抽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会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 教学例2
板书:8/9-5/6。
学生动笔尝试计算8/9-5/6。
小组交流算法,并对同伴的算法进行评价。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生1:先通分,要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9×6=54,所以把54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
母,这样8/9-5/6=48/54-45/54=3/54=1/18。
教师板书:8/9-5/6=48/54-45/54=3/54=1/18。
生2:我也是先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时,只需要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就是8/9-5/6=16/18-15/18=1/18。
教师板书:8/9-5/6=16/18-15/18=1/18。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2.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15+7/10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
生1:先通分,找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0做公分母,得到4/30+21/30=25/30=5/6。
教师板书:2/15+7/10=4/30+21/30=25/30=5/6。
生2:因为15×10=150,所以两个分数通分后得到20/150+105/150=125/150=5/6。
教师板书:2/15+7/10=20/150+105/150=125/150=5/6。
生3:我用15和10的公倍数60做公分母,通分后是8/60+42/60=50/60=5/6。
教师板书:2/15+7/10=8/60+42/60=50/60=5/6。
……
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些。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数据小一些,便于计算,不容易出错。
3. 尝试练习:试一试
教材第66页,例2的.试一试。
计算:5/6+7/8 15/17-2/3 1/8-5/12 3/8+1/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集体订正。
4. 梳理算法
师:同学们通过积极动脑、动手,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一说。
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6页,并勾画下来。提醒补充:计算的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两个数为互质数)
再引导学生观察,像这样的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窍门?(分母的乘积为结果的分母,分子的和
或差为结果的分子。)
2. 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4人小组开展活动。
(1)独立完成计算题。小组内交流第一小题的答案并相互订正。
(2)组内统计全对的同学人数,并完成第2小题。
(3)同桌互相口头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3. 练习十四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判断质数与合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首先排除掉2的倍数,再排除掉3 的倍数。提问:4的倍数还需不需要排除呢?(不用)接下来我们可以排除掉5、7的倍数,剩下的就是质数。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0以内质数表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课内练习一-----第1、2题。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相关作业。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概括的思维品质,渗透转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分四个环节进行。
1.复习旧知。
(1)口算。
(2)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订正时,结合这道题说说小数的意义。
(3)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4)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5)里面有13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6)表示( )又( )分之( )。
[订正:(3)十、十分之九;(4)百、百分之七;(5)千、千分之十三;(6)四、百分之二十七]
(7)口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小结:前面我们复习了有关小数和分数的一些知识,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常常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今天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学习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因此,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1)出示例1:把、、、化成分数。
可指名回答:先说说每个小数表示的意义,再化成分数。
(2)归纳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小数化分数的简便方法,可让学生讨论得出。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全班动笔完成,指定学生写在投影片上)
3.学习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这些分数直接化成小数吗?可让学生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你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吗?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2)归纳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的特点,说说它们化成小数的方法。得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全班动笔完成,指名让学生写在投影片上)
[订正: ]
订正时,可再让学生说说方法,并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
位小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的特点。(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数)提问:这些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学生讨论后,试做。然后指名回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方法,强调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就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四位,再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用“≈”表示。
(5)归纳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分母的特点,说说它们化小数的方法。讨论后,得出:
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要用分母除分子;除不尽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6)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4.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看书,质疑,解疑。
(2)巩固练习。
①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全班动笔完成。)
②把下面每个小数和与其相等的分数用线连起来。
订正时,说说方法,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比较。
③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订正:、、、、、、、、、。]
订正后,教师说明这是常用的“分小”互化的数据,要牢记。并给出时间,让学生记一记。
5.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注意强调分数与小数互化时,除不尽的,一般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四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并用“≈”表示。同时指出进行带分数、带小数互化时,不要丢掉整数部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多角度、多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有关简单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根据信息写出等量关系。
⑴操场上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4/9。
⑵汽油的现价是原价的19/20
⑶果园今年的苹果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200kg。
二、启发诱导,推进新课。
1、某月有9天休息日,休息日占这个月总天数的3/10。
这个月共有多少天?(列方程解决问题)
根据题意列式。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反馈
师:做题时首先要知道什么?学生汇报做题时的思路。生汇报
师:同学们这道题是前面学过的用分数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知道整体“1”求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
根据信息写出等量关系。
⑴今年小明12岁,是妈妈年龄的1/3。
⑵奇思家8月电话费24元,相当于7月的6/7。
⑶一种电脑现价比原价降低2/15,正好降低900元。
三、随堂演练,拓展新知。
1、一头小鹿早上喝了2L水,是全天饮水量的2/5,这头小鹿一天喝多少升水?
2.霞光农场有稻田和鱼塘共35公顷,占农场全部土地的7/12。
⑴霞光农场共有多少公顷土地?
⑵如果鱼塘为12公顷,鱼塘占农场全部土地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的分析,接下来就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吗?看那一组解决问题速度又快方法又多。
师:解答完了,你能汇报你的解题方法吗?(生汇报师板书)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实用,说出你的理由。
师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用方程解决求未知的整体“1”更简便,因为他的解题思路和我们以前用分数乘法解实际问题的思路是一样的,根据“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而列出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思路非常清晰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就是用以前的知识解决简单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板书:(分数除法三)
引导学生归纳:用方程解应用题比较容易,因为它的解题思路与我们以前学的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一致。前者是“求一个已知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几分之几”反之“已知一个未知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解方程或除法。
四、课堂小结,交流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 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 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对角度的判断和测量。
三、教具准备:
课件,量角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稳定情绪:
师:同学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上课是不是有点紧张,下面我们来做过小游戏放松一下。同学们喜欢玩猜一猜的游戏吗?老师想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握手,你们猜,他们是谁呢?现在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信息,你们一定会很快找到他们的。第二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是谁呢?
生:蔡嘉畅!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来和老师握握手,你手心里都出汗了,是不是有点紧张呀!其实来到这么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有点紧张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心理素质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项重要素质,这项素质也是可以锻炼的,如果能够让自己无论到了什么场合都不紧张,就说明你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我们接着来做这个游戏,第一排,从右往左数第一个是谁呢?
生:刘亦菲。
师:第三排从左往右数第四个是谁呢?来和老师握握手。
生:张欣雨
看来我们要想确定一位同学的位置,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第几排,从哪往哪数第几个?现在放松了吗?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要想确定一些物体的位置,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像我们教室里的课桌这样有规律的摆放,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茫茫的大海上有一艘渔船遇到了危险,向搜救艇发出了求救信号。如果你是搜救人员,你会觉得首先要知道条件?对!观测点,板书(观测点)。我们这里的观测点是什么?就是搜救艇。
如果我们以搜救艇为观测点制定一个方向标,在图上是怎么规定方向的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方向的知识,在图上一般是如何规定方向的?
生:图上一般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那么在北和东之间呢?还有哪一个方向?
生:东北。
师:和东北相对的方向是哪个方向?
生:西南。
师:在西和北之间呢?还有哪个方向?
生:西北。
师:和西北相对的是哪个方向?
生:东南。
现在我们一同来看看我们以前学过的这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西南,西北,东南。
师:如果我们以搜救艇为观测点,制定一个坐标图,你能观察到渔船在搜救艇的什么方向吗?
生:渔船在搜救艇的东北方向。
师:你能快速找到渔船吗?其实当你认真学完这节课之后,你还能找到更快的解救渔船的方法?想不想知道谜底。那咱们就比一比,看谁今天学得更棒,更认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从一副具体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学以致用。这里先复习了前面学习的旧知,让学生找到了新知的生长点。因为我们的教材都是连贯的,一环扣一环,螺旋上升的,新知都是建立在旧知的锚桩上。这里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回忆,为今天的新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出示情境图:
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请看这是动物园中以喷泉广场为中心各场馆的分布示意图。你能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场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吗?你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请你来说。
生: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生:老师,我看到了狮虎山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
师:你观察地也非常认真细心。
生:老师,我发现了猴山在喷泉观察的东南方向。
师:你看到了这里,说明你很用心。
生:老师我看到了长颈鹿馆在喷泉广场的西南方向。
……
(大部分同学能用东北、东南等方位描述各场馆的方向)
这个环节让学生用旧知先来描述各场馆的大致方向,为下面的设疑做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角度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1)如何区分熊猫馆和狮虎山的准确方向?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熊猫馆和狮虎山都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东北方向在哪儿呢?谁来指一指?然后结合学生指出的位置,老师用课件演示东北方向的区域,让学生明确东北方向就是北和东之间的一个直角区域范围。
师:该如何来区分它们的具体位置呢?
生:熊猫馆偏北一些,狮虎山偏东一些。
生:离正北的角度不一样。
师: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想到了用角度的知识来区分。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打开数学课本六十五页,先独立试着去量一量,然后在小组内用你测量到的角来说一说熊猫馆的具体位置。
出示学习任务单:
⑴找一找和熊猫馆有关的角在哪儿?和狮虎山有关的角呢?
⑵任选熊猫馆的一个角和狮虎山的一个角量一量它们的度数,标在图上。
⑶请每位小导游在小组内再来介绍它们的准确方向。
有不同方法交流它们的区别。
边读边思考,学习任务单中有几项任务?
让学生明确任务:
1、找角。
2、量角。
3、描述准确方向。
师:请大家在图中找一找,量一量有关的角?
学生活动:找到有关的角,并准确量出度数,小组交流描述方向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设置学习障碍,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明白了要确定一个方向的准确位置还需要具体的角度,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中如果遇到有学生不会测量,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同时小组长在这里也像小老师一样,时刻帮助我们的后进生纠正在学习中一点一滴的学习错误,帮助他们找准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3)全班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结合任务单向大家汇报一下?和熊猫馆有关的角你找到几个?
让学生指着图说出自己找到的角,课件随机演示。
你们怎样测量角度?首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喷泉中心这个观测点,零刻度线和起点重合,另一条边和熊猫馆重合,谁能结合你量的'角度来描述熊猫馆的具体位置。
生: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一点点的位置上。
生: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20度的位置上。(板书:北偏东20度)
师:比较这两种说法,你认为谁说得更精确一点,第二位同学说得更准确一些。因为用度数描述更加简洁科学。
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熊猫馆的方向吗?
生:老师我们测量的是70度的角,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偏北70度的方向上。(板书:东偏北70度)
比较这两种说法,你能找到他们的不同点吗?
生:它们的起点不同。北偏东20度是以北边为起点,而东偏北70度是以东边为起点的。
师:还有什么地方不同?
生:测量的角不同,角的度数也不同。
师: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生:描述的都是同一个方向。
师:为什么说法不同,描述的方向却是相同的呢?
生:那是因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起点就不同,所以说法就不同,但是都是同一个方向。
师:你总结地非常好,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孩子。
(4)、用不同的角度描述狮虎山的方向。
师:和狮虎山有关的角你找到几个?是多少度?
请看这个四十度的角是以哪个方向为起点量出来的,是哪偏哪多少度?谁能来具体描述狮虎山的位置?
生: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狮虎山在喷泉广场的东偏北40度。
师:那么这个50度的角又是从哪个角度量出来的呢?
生:这个角是从以北边为起点,从北偏东方向量出来的。
师:你能从这个角度来具体描述狮虎山的位置吗?
生: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狮虎山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50度方向上。
3、感知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师:(出示课件)根据刚才的方法,你还能描述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方向吗?
生: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
生: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长颈鹿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
师:你从这两个同学的回答中有没有听到一些相同的信息呢?
生:它们都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的方向上。
师:那么它们在同一个位置上吗?
生:不在同一位置上,如何来区分它们的具体位置呢?
生异口同声地说:距离。
现在给出它们的距离,你能说出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具体位置吗?
生: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大象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距离广场1000米的位置上。
生:以喷泉广场为观测点,长颈鹿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度,距离广场500米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再次提出问题,为学生制造思维障碍,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深入课题重点,由确定方向到确定位置。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只确定方向无法知道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只有再加入“距离”才能实现“确定位置。”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几个信息?
板书: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七、教后感:
这节课《确定位置》我从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开始。首先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猜一猜的游戏吗?如何老师想和我们班的几个学生握手,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不知道”学生回答。“如果我给你们一些数据,你们一定很快就能够找到他们分别是谁?第一排,从左往右数第三个,是谁呢?”我问孩子们。“耿千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第三排,从右往左数第四个,是谁呢?站起来和老师握握手。”“王若萌”当大家喊出她的名字的时候,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来和老师握握手。
然后我对大家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像我们教室里这样排列整齐,这么有规律的。你看在茫茫的大海上一艘小渔船发生了危险,向搜救艇发出了求救信号,如果你是搜救人员,你需要知道什么数据?”“要知道渔船所在的方向和位置,还需要知道距离搜救艇有多远?”
然后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再找东和北之间还有一个方向就是东北,和东北相对的是西南,另外还有西北和东南这两个方向。根据这八个方向,你能现在来描述小渔船的位置吗?以搜救艇为观测点,渔船的位置在搜救艇的东北方向,但是东北这么大的海域,要想准确地找到小渔船还需要知道一定的数据,请大家认真学好这节课之后,你就能准确地找到小渔船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现在请你当小导游以喷泉中心为观测点,熊猫馆在喷泉中心的什么方向?
生:熊猫馆在喷泉中心的东北方向。
师:狮虎山在喷泉中心的什么地方?
生:狮虎山在喷泉中心的东北方向。
师:狮虎山和熊猫馆都在喷泉中心的东北方向,那么它们在同一个位置吗?
生:不在同一个位置。
师:如何区分它们的准确位置呢?还需要什么数据?
生:角度。
师:对如果我们测量出准确的角度,就能够区分出这两个馆的准确位置。
然后出示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小组合作找角、量角、然后小组内具体描述各个馆的准确位置。
如果给你长颈鹿馆的角度,你能准确描述出长颈鹿观的位置吗?大象馆的位置你能描述出来吗?请大家认真倾听这两个同学的发言,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对!有的同学听得非常认真,这两个位置一样,那么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吗?(不在同一个位置。)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还需要什么数据呢?对!还需要距离。如果给出它们的准确距离,你能准确地描述出它们的位置吗?
现在我们来看,要想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需要知道什么数据?(观测点、方向、距离)
现在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确定位置的知识,你能解决我们课前的那道难题吗?你想用最快的速度解救小船,就要知道方向和距离。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这位搜救人员没有学好确定位置这节课,开着搜救艇在茫茫的大海上到处乱找就会耽误营救的时间,就会造成什么后果。
生:小渔船就会沉没。
师:对!有时候,灾难就在一瞬间,时间才是解救危险情况的最大保障,越是关键的时刻,越能体现出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这节课从生活实践入手,让学生明白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你看为了解救小船,就运用了我们学到的这节课《确定位置》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作为保障,搜救工作就不会做到及时、迅速。如果耽误一点时间就会发生危险事故,如果学好数学,这样的事故就会避免。从这件事情让学生认识到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也调动了学生认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4、设计行走路线。
参观完斑马馆,大家想去猴山,你能说说他们的具体行走路线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因为这次的观测点变了,学观察问题的角度也就变了,所以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发学生对确定位置的进一步思考。
生:可以先回到喷泉广场,再回到猴山。
师:如果从斑马场出发你需要什么信息?
生:角度和距离。
师:哪个的角度?谁来指一指。
生:(指着图说)喷泉广场的角度。
师:不对,应该是斑马场的角度。
师:是的,无论走哪条路线,都要以观测点为中心确定角度和距离。(课件演示角度和距离)为了快速确定方向可以在观测点画出一个小的方向标,它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谁来具体描述从斑马场到猴山的具体行走路线?
生:以斑马场出发点,先向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走800米,到达喷泉广场,然后从喷泉广场向南偏东45度的方向上走1500米就可以达到猴山了。
师:这位同学观察地非常认真,描述地也很具体完整,这节课他学得非常好。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如果现在你就在斑马场参观,你会不会选择走这条路,还有没有更近的路?
生:我发现了可以直接从斑马场走到猴山?因为猴山就在斑马场的东南方向。
师:这位同学动脑筋思考了,他通过认真观察,找到了一条更近的路线。你能说出为什么这条路线最近吗?它根据我们的什么数学规律得到的?
生: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这位同学总结地真好,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是这么走的。
师:请大家看这条最近的路和刚才那两条路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你能从三角形的角度去说说为什么这条路最近吗?
生: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看来我们的数学真是用途很广泛,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用四年级学到的知识帮我们解决了这样一道难题。你感觉学习数学有趣吗?
生:学习数学不仅很有趣,而且还很实用。
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再来看那条遇险的渔船,现在如果你是搜救人员,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渔船的位置。你需要知道什么数据?
生:方向和距离。
师:给你具体的数据,现在你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出渔船所在的位置吗?
生:以搜救艇为观测点,渔船在搜救艇的东偏北30度,距离搜救艇8千米的位置上。
师: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救出渔船了。如果我们只知道渔船在搜救艇的东北方向,东北方向那么大的区域,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可能渔船已经沉没了。现在你想对搜救人员说些什么?
生:一定要学好数学,要不然就会因搜救不及时发生不该出现的危险事故。
生:学好数学真有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
师:是呀!回忆我们刚才的思考过程,从一个模糊的面到一条具体的线再到一个精确的点,是不是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了渔船的位置,节省了营救时间。如果这位搜救人员没有学会确定位置这节课,因为自己的确定位置错误耽误了搜救时间,而造成了渔船沉没,人员伤亡,他该多么懊悔呀!多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好数学呀!灾难就在一瞬间,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马虎。所以我们从小一定要学好数学知识,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6页的“练一练”1、2、3题。
2、 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小明和小东在做游戏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小东看小明在北偏东50度的方向上,那么小明看小东在什么方向上?请大家在课下和你的小伙伴表演这个游戏好不好,可以一边表演一边交流。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请你描述一下你每天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
六、板书设计:
观测点 方向(角度) 距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
(2)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比较分数、小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
备 注
一、知识整理与基本练习
1、说说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2、说说一个最简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3、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纠错。
4、先判断下面各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1又3/54/117/82又5/67/25又4/15
5/123/203又14/913/3611/4018/125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纠错。
二、综合练习
1、怎样比较5/7和9/21的大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2,然后汇报交流。
师生归纳板书如下:
(1)用通分比较:5/7=5×3/7×3=15/21因为15>9/21,所以5/7>9/21。
(2)用约分比较:9/21=9÷3/21÷3=3/7因为5/7>3/7,所以5/7>9/21。
(3)因为5/7超过1的一半,9/21不到1的一半,所以5/7>9/21。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5/12和11/241又5/6和1又2/91又3/8、1又7/12和1又5/16
学生独立练习,另请四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然后集体讲评。
3、课本第114页第17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然后集体讲评。(师指出:用的时间越多,做的速度越慢)
4、课本第114页第18题,请学生读题后,集体讨论,说说解题思路。
由同学确定解题步骤:先求蛋白质、淀粉、脂肪各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备 注
然后比较这些分数的大校
5、课堂作业。
课本113页第15题(4)(5)(6),16题。
三、讨论思考题
1、出示思考题。
2、引导学生分析。
3、由此得出结论。
四、课后作业《作业本》
以学生练习为主,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思维。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要你们去调查自己同桌的“星期日的安排”。现在我们来看看淘淘和笑笑给我们带来的“星期日的安排”调查表。(揭示课题:星期日的安排)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求什么?(课件出示淘淘和笑笑调查图)
2、提问:留在家中的男同学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自己的算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汇报的算式里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4、全班交流。围绕把全班总数看做“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
5、师: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课件展示学生两种不同的算法。)
6、小组讨论:这两种算法对吗?各有什么特点?
7、全班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第一种算法是先将分数全部通分在进行加减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第二种算法是把同分母的放在一个括号里先计算,再算括号外面的,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一样。
8、再试着用刚才的两种算法算一算,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9、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汇报自己的算式。
师: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各有什么特点?讨论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
10、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11、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12、观察淘淘和笑笑计算时不同的算法,说一说她们两个这么算对吗?为什么?
13、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
14、老师总结指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而且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一个人一天中大约有1/3时间在学习和工作,1/8的时间在用餐,1/6的时间参加文娱或体育活动,剩下的时间睡觉,睡觉的时间占一天时间中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提问:今天大家都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具体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写什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xx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xx9个11是多少?xx8个6是多少?
(2)计算:
+xx+xx=xx xx+xx+xx=
2.引出课题。
+xx+xx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课件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xx课件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xx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xx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xx,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xx是多少?
2/11xx+xx2/11xx+xx2/11xx=
2/11xx×xx3xx=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
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xx教学例2
(1)出示xx×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看图写算式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学生课堂自评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学生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xx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11xx×3
=xx2×3/11
=xx6/11
上一篇:中学安全教育班会课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