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范文(优推17篇)
石钟山记描绘了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思考,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令人深思与感悟。如何理解其中的意蕴?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石钟山记教案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石钟山记原文 篇1:
激情燃烧的岁月,
幸福是盘小火慢炖的“红烧肉”
石钟山和妻子祁周虹的相识很像一部喜剧片。那时,石钟山是文艺出版社的实习生,而小他4岁的祁周虹却已是该出版社的编辑。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石钟山恭恭敬敬地叫祁周虹“老师”,而祁周虹则大大咧咧地和大家一样叫石钟山“小石头”。“我毕竟比你大4岁,‘小石头’‘小石头’地叫,你也好意思?”熟悉后,石钟山不满地抗议。可祁周虹不理他那一套,还喊得理直气壮:“这样喊亲切嘛,有利于消除我们之间的隔膜。”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理论无效后,石钟山只好由她去。
不过,话虽这么说,石钟山很快找到心理平衡点了。在此之前,石钟山早已从事创作多年,小说、散文也写了不少,在圈子里也算有些名气,所以,当他拿出新作给祁周虹看时,祁周虹硬生生地给看呆了:“‘小石头’,以后你也帮我看看我写的东西吧。”“看可以,但你不许叫我‘小石头’,要叫就叫‘老石’。”石钟山板起一张脸,故作正经地摇头晃脑,随即,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因为一个绰号的争执,一朵叫“爱情”的花儿在两颗年轻的心中绽放了。可惜没多久石钟山实习结束,被分配回了原单位沈阳空军某部。直到3年后,这种两地相思的状态才结束。回到北京后,石钟山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祁周虹去登记结婚。可欢欢喜喜地领完证回来,还没到家,两人就吵架了:石钟山想买点糖果庆祝一下,而祁周� 结果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两人就“水到渠成”地当街吵了起来。
结婚第一天就不欢而散,事后,石钟山觉得自己太不男人,可又不好意思主动道歉求和,怎么办?看着黑着脸的妻子,石钟山抓耳挠腮半天,终于想出一个“法宝”:下厨!他炒上一桌子菜,再赔上一张笑脸,妻子自然就不好意思继续生气了。果真,等到石钟山摆出一桌子菜时,祁周虹再也忍不住笑了:“谁稀罕你这东北菜?红烧肉肥腻腻的,一盘青菜还炒得汤汤水水,我不吃!”说是不吃,人却坐在桌子前一直没挪窝,第一次“斗争”就在这一盘红烧肉中结束了。
婚姻是一门磨合的学问,两个很个性又一直分居两地的人走到一起,注定会有个争执、融合的过程。婚后的最初几年,石钟山总会为一些小事和祁周虹吵架,比如饭前洗不洗手、饭后是先收拾碗筷还是先出去散步,吵架的理由几乎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婚姻生活的现实版。每次吵完之后,石钟山又会深刻地反省自己,然后再以实际行动为道歉手段,为祁周虹烧上一盘红烧肉……“以前我特别讨厌红烧肉,后来居然习惯了,而且三两天不吃还想念得紧,这就是吵架的结果。”16年过去,祁周虹回想当初的情形总会忍不住地笑。
一盘红烧肉是两人婚姻磨合的结果,也是两人相依相扶的见证人。在写出《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原著《父亲进城》之前,石钟山创作上一直处于低谷期。看到情绪低落的丈夫,祁周虹心疼不已。一向不下厨的她主动跑进厨房烧了一桌菜,温言软语地安慰丈夫:“我觉得咱们现在住的这小房子挺好!至于写作嘛,就像烧这红烧肉,该小火慢炖的时候就得小火慢炖,着急了不是糊了就是夹生了!”
在祁周虹的细心劝慰下,石钟山渐渐想通了,便沉下心来慢慢找感觉。不久,小说《父亲进城》诞生了,随后,“父亲系列”小说的陆续发表,石钟山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
2000年初的一天,石钟山正在家埋头起草创作提纲,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居然是导演张纪中打来的。张纪中在电话里兴奋地说:“钟山,你的《父亲进城》我是坐在马桶上一口气读完的,写得太好了!我要将这部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放下电话,石钟山骑上自行车直奔菜场,赶在祁周虹下班之前做好了一桌子菜,正中间的是一盘香喷喷、红艳艳的红烧肉……
这部片子,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经过8年的小火慢炖,石钟山一飞冲天了。而在吃完那顿美味的晚餐后,夫妻俩相视一笑,做出一个决定:生个孩子。
看不到你的眼泪,
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石钟山的女儿末末和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几乎是同时孕育的。2000年12月3日,当《激情燃烧的岁月》开拍不足一个月时,末末就出生了。“双喜临门啊,我就被那么‘燃烧’着成了父亲了。”一说到初为人父时的情形,石钟山一张开始长有沟壑的脸就写满了骄傲与得意。
女儿出生前,石钟山大大咧咧,毛手毛脚,还稍带点文化人的臭脾气,对小孩子的哭声极不敏感,甚至还有点厌恶。可等到末末出生后,那哭声竟成了让他“奋斗”的号角。那时祁周虹产后体虚,奶水不足,末末只能喝奶粉。白天石钟山精力足还好应付,可晚上就难熬了。末末一晚上要吃三四次,而石钟山泡奶粉的程序又极其细致,所以,每次等到石钟山烫好奶瓶、调好水温、放入奶粉时,末末早已等得大哭不止。这哭声让石钟山心疼至极,为了让女儿能早点喝到奶,3个月里石钟山每晚都是和衣而卧,随时警醒,没睡过一个囫囵觉。3个月后,末末从一个6斤半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十几斤的胖丫头,而石钟山却整整掉了十几斤肉,成了“标准型男”。
为了女儿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一向民主的石钟山变得像“石光荣”一样专制,每天晚上一到20∶30,他就关掉电视、电话、手机和灯,和妻子陪着孩子一起睡。“有这必要吗?大家行动轻点就是了。”面对石钟山的“霸道”,祁周虹哭笑不得,可石钟山却毫不让步:“早睡早起好嘛,再说,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太久,我准备给末末买新房子住了。”
2002年年初,石钟山果真在北四环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改房。为了让女儿住得更舒服,他将阳台封起来做成了自己的书房。阳台临街,楼层又矮,每天吵得慌,可坐在那里创作的石钟山却安之若素。朋友们见了故意取笑他,他也不反驳,只是跟着笑:“只要没吵到末末,我就是坐在大马路上也能写得安稳。”
那年年底,因为保姆一次偶然的失误,末末得了重感冒,小小的身子烧得滚烫滚烫,嗓子也因此而哭哑了。女儿的啼哭让石钟山眼圈红彤彤的。因为病痛,末末睡不安稳,他就抱着20多斤重的女儿一圈一圈地在走廊来回走,等到女儿睡熟了,再抱着女儿在床上斜靠着躺一躺。祁周虹心疼他太累,让他将末末放在床上睡,可石钟山坚持不肯:“末末身体不舒服,一放就会醒,一醒就会哭,我宁可自己累点,也不想看到她哭鼻子。”说着说着,他先泛出了泪光。
女儿这次重病后,石钟山开始思索着找个“可靠的人”来照顾女儿。偏巧那时“非典”流行,思来想去,石钟山提出让祁周虹辞掉工作:“小祁,你辞职回家照顾末末吧!她再这么病一次,我非心痛死不可。再说,现在‘非典’闹得厉害,你的安危比较重要,挣钱养家的事,我来。”见丈夫说得如此严肃与动情,祁周虹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答应辞职回家,当起了“后勤部长”。
祁周虹辞职回家后,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石钟山身上。此时,《幸福像花儿一样灿烂》正需要改编成电视剧,所以,石钟山每天的工作量大得惊人,可再怎么忙,他每天都要给女儿讲故事,陪女儿睡觉,还开始为女儿写书。“小祁已经回家了,有些工作可以让她做嘛。”朋友们见他每天火急火燎,都纷纷劝他,可石钟山却一笑了之:“从小我带末末比较多,她很依赖我,一天看不到我就伤心得哭个不停。有一次我出差2天没回家,她抱着我的拖鞋硬是整整哭了2天。所以,我宁可自己累点,也不能让� 她一哭,我的心就跟着哗啦啦地碎一地;她一笑,我就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36岁得女的石钟山在女儿面前温柔成了一根软软的青藤,所以,每每提及此事,祁周虹总会半嗔怪半骄傲地说:“男人就是善变。末末出前生,他还信誓旦旦地答应我有了女儿以后我第一,女儿第二。现在呢?女儿第一他第二,我成了他们父女之外多余的人。”
幸福三人行,
我的幸福没有终点
末末一天天大了,可石钟山能陪在她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幸福像花儿一样》火暴银屏,石钟山越来越忙了,等末末7岁时,石钟山连回家给女儿讲睡前故事都成了奢侈。正因为无法时时陪在女儿身边,石钟山对女儿有些溺爱地宠,只要女儿提出的要求不那么过分,他都会满足。比如给她买几本图画书,让她偷偷吃祁周虹不允许的零食。可女儿天生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所以,常常这边石钟山刚做了“地下工作”,那边就被末末“出卖”了。这还不算,石钟山有时还会被这对母女一阵取笑。
一次,末末想吃冰淇淋,就趁晚上陪石钟山遛弯的空当悄悄提出了要求。石钟山二话没说,买了一个30元钱的冰淇淋球给她。可吃完后,末末回家就向祁周虹“告密”:“爸爸今天给我买了个冰淇淋球,我让他给他自己也买个,他不肯,还说不想吃。可我吃的时候他坐在旁边一直看,我看他哪里是不想吃,分明是小气,舍不得花钱!”一席话,惹得祁周虹大笑不已,而石钟山呢,作势要倒,旋即跟着大笑。
因为女儿,石钟山不仅对祁周虹管得紧了,对自己也严格起来。2008年年初,考虑到自己之前的很多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因为诸多原因反响不如预期,石钟山决定成立影视演艺工作室。“想让自己的东西拍成影视剧后保留原汁原味,就必须参与到整个改编工作。这样才能相对保证质量,这也算是我事业的又一个扩展吧。”石钟山决定在新剧《幸福还有多远》中初步试水,参与了改编、拍摄的部分工作。6个月后,由他任编剧、导演、制片人的《幸福的完美》也顺利开机了。石钟山的事业,由此进入了另一个高峰。
虽然事业蒸蒸日上,可家中那一大一小还是牵动着石钟山最细微的神经末梢。只要一回家看到妻子女儿情绪高涨、欢天喜地,他就觉得踏实,觉得生活有奔头;可只要这两位稍有不安,他就紧张得心神不宁,哪怕是小小的感冒都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心情。所以,石钟山对妻女看得很紧,特别是祁周虹,只要 末末上幼儿园后,祁周虹便抽空考了驾照。可等到末末上小学了,石钟山还没让她摸过一下自家汽车的方向盘,总找各种理由拦着。祁周虹等得不耐烦,生气得跟他争执:“女儿喜欢玩,你又没时间陪,我要是练会了不就方便多了?”可石钟山比她更有理:“女人开车就是不行!我宁可把危险留给自己,也不想你出事。男人有时候是很脆弱的,你不要挑战我的极限!”就因为这句气势汹汹的话,到现在为止,祁周虹都没能开上车。
不仅如此,石钟山那颗焦虑的心更是早早地飞到了几年、几十年之后,他操心末末上学太累,操心将来老了怎么陪祁周虹,怎么给末末带孩子、管家务……
2009年5月的一天,石钟山突然看到一则消息:英国研制出一种延缓衰老的针剂,正在试验阶段。他立刻兴奋地打电话给祁周虹:“小祁,听说英国研制出了一种延缓衰老的针剂,我要多挣些钱,到时候咱们俩打上一针,这样就可以多陪末末几十年。”祁周虹听了,笑得眼泪差点掉出来:“真是老糊涂了,真要操心,就操心操心末末今天的家庭作业!”
因为祁周虹一句话,石钟山还真“操心”起女儿的学业来。“六一”儿童节,石钟山在博客上撰文《童年快乐》向女儿表决心:“现在的孩子,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课外班,作为父亲,我深为自己不能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愧疚。我能做的,只是不在分数上与孩子过于计较。当然,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那将是我们共同的幸福。”
教师节颁奖晚会主持词 篇2:
尊敬的各位**、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
女:**秋实,金风玉露,xx中学满载沉甸甸的果实在幸福地招手。
男:丹桂飘香,遍地金黄,教师节踏着中秋迷人的月色正跚跚走来。
女:秋风送爽,岁月如诗,在第xx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相聚在美丽的***。
男:华灯绽放,璀璨如织,xx中学大家庭再一次欢聚在一起,把酒放歌,其乐融融。
女: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男:又是一年人间团圆日,美景良辰,月光如水。
女: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男:xx中学因蕴藏xx载文化积淀而古老,因闪烁现代的文明之光而年轻。
女:春风化雨,引万道清泉润祖国花朵。
男:润物无声,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
女: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男:**殚精竭虑谋发展,教师费尽心血抓教学。
女:进省城、访,走出去、请进来。
男:学习日、开新周、活动月、项目年。
女:聘毕业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男:开xx网络大课堂,引源头活水,融全息。
女:千盘桃李夺魁志。
男:一地芳菲汗水栽。
女:满载着收获的喜悦,陶醉在教师节大会的片片褒扬声中。
男:我们欢聚在美丽的***,下面我宣布:xx中学庆祝第xx个教师节联欢活动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我们敬爱的x校长致节日祝词。
结束语。
女: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
男:熟悉的旋律,演绎动人的篇章。
女:踏着豪迈的脚步,xx中学走过了非凡的xx个春秋。
男:雄奇秀美的长寿山,滚滚东流的蚂蜒河,见证了她xx载的沧桑与辉煌。
女:今晚的月光是大家的月光。
男:今晚的舞台是欢乐的舞台。
女:双节相逢团圆夜,一轮明月寄深情。
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xx中学庆祝第xx个教师节联欢活动到此结束。
男:祝所有在场的好朋友们幸福美满,**快乐,永远团团圆圆!
教师节颁奖晚会主持词 篇3:
杨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成都新都人,1511年,年仅23岁考中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1524年他因嘉靖皇帝父母名分的“大礼议之争”而得罪嘉靖皇帝,谪戍到云南永昌郡(今保山),虽精神上饱受压抑,但他毅力坚强,一生刻苦学习,勤于着述100余种,赞誉为“明世记诵之博,着作之富,推滇第一”,“杨用 杨升庵一生聪明正直,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勇斗邪恶,他说“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受到云南人民的崇敬和喜爱,杨状元在昆明、保山、大理的传说故事很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明嘉靖庚寅(1530年)年春,杨升庵回四川葬父返回永昌,亲人生离死别,情绪低落,途经大理时,大理才子李元阳知他内心忧伤,便邀他同游大理胜景,一起散散心,来抚慰他心里的伤痛,俩位翰林院的大才子沿途吟诗作对,留下许多描绘大理山河胜景的诗文,直到今天的文人还津津乐道。李元阳(1497~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云南大理人,嘉靖五(1526年)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仗义执言,受同僚排挤,借故回归大理,被誉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理学巨儒”。话说俩大才子来到了沙溪古镇,沙溪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自唐朝以来一直很兴盛,进入古镇兴教寺,恰逢寺内两棵海棠盛放,花气袭人,艳丽而不娇媚,升庵眼前一亮,十分喜爱,联想自己又大为感慨,就挥毫题壁: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金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李元阳看他忧伤心情难以好转,便连对两首来慰籍升庵:意浓姿淡浣新红,山馆相逢二月中;区别要君重着眼,野桃篱杏烂成丛。国色名花委路旁,今年花比去年芳;莫言空谷知音少,也有题诗玉署郎。兴教寺乃佛教密宗阿吒力教寺院,大殿内供有《五方佛》,有《南无降魔释迦如来会》、《迦逻大佛母》等二十余幅精美壁画,信仰阿吒力的李元阳便见机用佛理来劝慰升庵。
升庵和中溪离开兴教寺之后,前往古镇西北坡的“南天瑰宝”石钟山石窟,石钟山石窟是南诏国、大理国佛教密宗阿吒力的朝佛圣山,这里有佛、菩萨、明王、护法、南诏王、母阴、梵僧、波斯武士等内容丰富、独特的密教曼陀罗(佛坛)并排供奉,杨升庵也是大开眼界,心情大好,听石钟寺的和尚说:“石钟寺北面有一天然巨石,形状如牛,也值得一观”。两人游兴正浓,便邀请老和尚引路一同前往,爬到石钟寺对面,见山势雄伟,奇石开花,有一巨石酷似雄狮蹲卧于石窟崖顶,不吼自威,真乃佛法无边也……。几个人气喘吁吁攀爬到了石窟崖顶,登高远望对面的“观音岩”石窟,又别有一番景象,仿佛是人间仙境, 真是“谁云宇内无西竺,始信人间有洞天”,李元阳甚是激动,爬到狮子头顶刻字题名“狮子岩,中溪”。几个人感慨一番,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到了一山涧处,有一巨石横卧山间,有头、有角、有尾,活像一头大水牛,大家指指点点,赞口不绝,杨升庵也左看右看,几天来,从苍山洱海到石钟山,与李元阳一路游玩,吟诗作对,又有佛法点悟,心有所得,便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石牛诗》:怪石生来恰似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似汗流。牧童吹笛难入耳,耕夫任鞭不回头;只因鼻上无绳系,天地为牢夜不收。李元阳看出他已经想开,他是以石牛自喻,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由洒脱的生活,看来是不会向皇帝低头认错,回到京城做官了,真是不枉此行也,甚是欢喜,俩人在石钟山题了10多副对联才离去。
事隔32(1562年)年后,已经65岁高龄的李元阳重游沙溪古镇和石钟山石窟时,甚是怀念杨升庵,感慨二人同游石宝山时,相知相惜,吟诗作赋,是何等畅快,可叹岁月匆匆,转眼之间升庵已成故人,又在兴教寺题诗两首:太史成都杨滴仙,昔游同赋海棠篇;今日重来花树老,回首春风三十年。三十年中人事改,升庵垠溪皆不在,纵然拈笔更题诗,山水萧条失光彩。在石钟寺题诗:剑海西来石宝山,凌风千仞猿猱攀;岩唇往往构飞阁,崖窟层层可闭寰;恍疑片云天上落,五丁把住留人间;霜痕雨溜石色古,璆琳琅玕何足数;老藤穿石挂虚空,欲堕不堕寒人股。来到狮子关石窟崖,看到上次与升庵一起来时刻的字,颇为感慨,此去不复返,作为密宗阿吒力教徒李元阳,对圣山、石窟依依不舍,于是攀上悬壁,又题字“嘉靖壬戌翰林庶吉士中溪李元阳同游五人过狮子关”。后又整理成《石宝山记》。
教师节颁奖晚会主持词 篇4:
大理位于云南高原西部,海拔1500米至4000米之间,地处东经99°~101°,北纬23°38′~28°01′,总面积为29459平方公里。大理地区的主要范围在著名的滇西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南部,云岭山脉、怒山山脉纵贯于其间。剑川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面积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的白族占90%以上,是大理白族的主要聚居区。其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开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先河,石宝山石窟是全国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部级风景名胜区,数千年来科弟接踵,人才辈出。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是顺应网络环境下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大理地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意义十分重大。
1剑川石窟概略
古代石窟在云南虽不甚发达,但在南诏和大理国时期,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剑川石窟艺术。剑川石窟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石宝山的支峰石钟山上,石窟群开凿于公元9至12世纪的南诏(唐代)、大理国(宋代)时期,正值南诏国"政教合一"和大理国佛教盛行时期,其再现了以白族为主的西南各民族智慧的结晶。石窟分布在石钟寺、沙登村、狮子关三个地点,共十七窟,造像一百三十九躯,碑碣五通,造像题记和其他题记四十四则。造像雕刻在红沙石上,内容有两大类:一类是佛教题材,有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胁侍、罗汉等;另一类是世俗题材,有南诏王、清平官、南亚僧等人物形象。
剑川石窟有其显著的五大特点:一是南诏王室造像。"阁罗凤出巡"、"异牟寻议政"、"南诏第一王细奴罗全家像",是中国惟一雕刻君主议政活动的石刻石窟群;二是生殖崇拜物。女性生殖器(白语称"阿盎白")石窟是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根",同时也是白族原始生殖崇拜的珍贵实物资料;三是外国人像。"波斯国人"窟和"梵僧"窟是白族通过蜀身毒道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四是具有白族风格的观音造像。观音是白族主要的崇拜对象,"细腰跣是观音"(白语''''阿嵯耶'''')窟、"甘露观音"窟充分体现了佛教在白族地方的特色;五是大日佛会造像窟。此窟是中国惟一具有完备的明王和大黑天神造像的石窟。
剑川石窟是南诏历史的画卷,反映了古大理地区宗教碰击、演变的过程,也从此奇特的角度折射出南诏和大理国社会的风情和民俗。如石钟寺第八窟正中石台上的女性生殖器,当地白语称"阿盎白",是"婴儿出生处"的意思。附近乡民常在此塑像前跪拜求子,以至石龛前形如蒲团的巨石已因跪拜而被磨凹下去。
由此看来,剑川石钟山石窟显得尤其珍贵,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以至世界石窟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剑川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加快开发和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为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
2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内涵
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是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可作为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档案文献是整个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献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字、声音、形象的记录。石窟是文献的间接载体,是文献的外延,石窟档案是文献的又一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对石窟的发掘和研究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历史记录。
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均属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区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是指关于一个地方的一切方面的书刊资料,它包括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军事、人物等一切自古至今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内容。在剑川,白族是主体民族,其民族地方文献极为丰富,尤其是佛教和世俗石窟档案文献甚多,所以剑川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剑川石窟,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佛教艺术的杰作,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甚远,对研究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石刻造像日渐蜚声国内外,但其文献甚少,较为凌乱,纸质型石刻档案闲置退化,难以保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对剑川石窟档案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使之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产品化等,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开发利用。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历史学、民族学和地方史的研究和发展,其内涵十分深远。
剑川石窟是古代白族人民创造的优秀艺术珍品,其档案文献资料是我们研究南诏和大理国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白族与国内外各民族,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证。
3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开发和利用丰富深邃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越来越十分重要。民族地方文献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地方志,是民族地区的百科全书。可见,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有必要值得开发和利用。超级秘书网
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质上就是发掘寻找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中一切适合经济建设需要的数据、事实、经验、知识、情报和信息,为地方的民族经济和社会服务,为地方的民族文化、教育和科研服务,以及为世界各民族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就目前而言,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开发和利用:①编制剑川民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进行剑川地方文献的书目控制,并编制一些专题数据库,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对地方文献资源的调查和研究;②在设立南诏大理史研究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研究,如大理州图书馆,在原民族文献室的基础上,突出民族自治州图书馆特色建立的"南诏大理国文献资料中心"、大理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室和视听资料室、剑川县文化局、图书馆以及档案馆和石钟寺文物档案室,都藏有较为丰富的南诏大理国地方文献资料,是我们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的重要基地;③加快开发和利用剑川地方文献资源,对于地方民族学科的建设、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人才的培养,都有可用之处,是西部地区施行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④开发利用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为大理剑川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其作用非常重大,其意义更为深远。
总之,拓展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增添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新亮点,构建新型的地方民族文献数据库
走地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色化和网络化发展之路,前景可望,意义重大,值得开发,值得研究,值得利用。
最后,试图将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数据库意向性构建如下:
第一,剑川石窟研究期刊篇名及全文数据库: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期刊篇名,作者共收录100余条。在此略举几条如下:①杨新旗.石宝山的原始文化初探.大理文化(大理),1998,6:45~47;②杨适夫.明清文人题咏剑川石宝山.云南文史丛刊(昆明),1991,1:184~186(转163);③张文渤.剑川石宝山旅游诗话.大理文化(大理),1997,6:51~53;④张楠.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艺术.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论:云南民族出版社(昆明),1991,11:379~385;其余略……
第二,剑川石窟研究书目及全文数据库: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书目,作者共收录近40多条。在此略举几条如下:①宋伯胤.剑川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6;②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白族文化研究丛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第一版];③陈兆复.剑川石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7[第一版];其余略……
第三,剑川石窟图文数据库:剑川石钟山石窟是灿烂的东方文化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宝藏。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中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壮丽辉煌的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建构"剑川石窟档案文献资源图文数据库",对于研究剑川石钟山石窟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促进石钟山石窟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促进剑川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共收拍剑川石钟山石窟照片近60多幅。在这里举例两幅如下:①石钟寺区第七窟甘露观音像(见图1):甘露观音坐像高1.52m,左手捧钵置膝上,右手上举,似执杨枝,因毁坏不可辨认[4]。甘露观音容貌端庄而不浅薄,美丽聪明、善良慈悲而不轻佻。她的胸口被挖损了一长方形小洞,所以民间叫她"剖腹观音"。②石钟寺区第五窟释迦修行像(见图2):石钟寺区第五窟释迦修行像民间俗称"愁面观音",诚朴厚重。窟高1.2m,宽1.4m[5]。窟形仿堂屋建筑,窟檐雕有精致的图案纹样。"愁面观音"雕像身体微向前倾,目光俯视,眉宇之间有点忧郁,无言地凝视着悲苦的人间。
[参考文献]
[1]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白族文化研究丛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宋伯胤。剑川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
[3]杨锐明。南诏大理研究馆藏专题索引[M].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石钟山记范文 篇5:
当我见到寿山石雕专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先生新创作的寿山石雕《钟馗嫁妹》时,就被其完美的形式所吸引,驻足良久,欣赏之余,不免产生巧夺天工之叹。
“钟馗捉鬼”见之于《梦溪笔谈》、《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记载。画家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在岁暮除夕时贴在家门上,“以祛邪魅,益静妖氛”。而后来的“钟馗嫁妹”是“钟馗捉鬼”的衍生。寿山石雕《钟馗嫁妹》作者,正是根据民间这一传说,利用一块寿山石之掘性坑头石创作“钟馗嫁妹”的。
寿山石之掘性坑头石,系散落于坑头洞一带的块状独石,质稍坚,微透明,多为白色、灰白色或黑色,肌理多有“元宝金砂”。这块掘性坑头石白、灰白、红色皆有,尤其黑色块面大、色泽黑亮,故作者依形造势、寻色取“巧”,以黑雕钟馗和以灰白色雕年轻女子。作品整体形象鲜明生动,对比手法运用恰到好处,使雕塑创造的主题、情感、形象的表达淋漓尽致。
这件作品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对比手法在不经意中发挥出应有的美感和动人的魅力。作者在雕刻时特别强调整体的概括力。就总的效果而言,五官强调写实,语调相对柔和,既有钟馗刚性的一面,也有女子柔性的衬托。人物前后,似有背的姿态,而细致刻划女子的娇羞与无奈,上半部精雕细刻,下半部简洁概括。在整体上流动中展现形体组织上扭合转换的律动。作品显露出来的对比十分鲜明,高与低、黑与白、刚与柔、虚与实、前与后、粗与细等,形式上的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石钟山记 篇6:
我们先往毛窠。毛窠是郑坑乡羊角降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海拔1144米的大麦山上。车子沿着一条简陋的盘山公路开到羊角降,前面已再无公路可走。在羊角降村精干的女支记张春菊的带路下,我们沿着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向山上攀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毛窠村。这是个只有10户人家,59口人的寂静的畲族山寨。村前,勤劳的村民正在晾晒蕃薯丝,林中偶有小鸟的鸣叫声。我们找到了原羊脚降分支部书记钟福体家,钟福体1941年入党,1950年被土匪杀害。他的女儿钟勤丹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深秋的深山已有几许寒意,好客的畲民端出了自家酿造的糯米酒,生起了火炉,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们在钟福体家,意外地发现了几本保存完好的1948年特委印发的《反对经验主义》、《党员手册浅释》、《调查研究工作》、《支部工作》等学习资料,还有1949年初羊脚降村选举农会主任、民兵等选举记录材料,党员、群众为游击队捐献粮食、物品的记录。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述说着畲民的革命历史。
听说我们要去寻找红军医院,畲民们七嘴八舌地向我们讲述了“畲族革命老妈妈”钟芹钗和红军医院的故事。
钟芹钗1874年出生,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她送给同村一户行医人家当童养媳。从养父那里,她学会了家传医术,经常翻山越岭去采草药,为邻近的村民治病,成为当地有名的“畲药婆”。
1936年春,红军挺进师一纵队范连辉部活动于青田、景宁、丽水边境,在桂远、毛窠一带,他们以做山货生意为掩护,分住在附近各村。有时也常到钟芹钗家里看看,顺便带些草药回去,钟芹钗总是热情相待。范连辉通过对她进行深入了解,坦诚地告诉她,他们是从江西过来的红军,原先是和她一样受压迫的穷苦人,为了打倒欺压穷苦人的反动派,参加了红军。到浙江后遭受的“清剿”,现大多隐蔽在邻近几个县的边界活动,希望她能对红军伤员的医治提供一些帮助。此时,钟芹钗已是60开外的老人了,但穷苦人心相连,她对红军充满了同情,总想尽力为他们做些事情。于是,她在山上搭些简易山蓬,建起十分隐蔽的“野地医院”,陆续收治了一些红军伤员。
6月,范连辉部一个小分队在文成官汀圩的山沟里隐蔽休整,被保安队包围。红军奋力冲出包围圈后,发现许多战士负了重伤,便决定将他们送到毛窠村。钟芹钗逐个给伤员洗了伤口、敷上药,暂时把他们安置在山棚里。
官汀圩一仗,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保安队经常在毛窠一带搜查。为了不让他们找到伤员,钟芹钗和丈夫雷阿桶经常更换伤员的住处,有时一天换好几个地方。最后,他们想到了离毛窠10余里地的石屋洞,就将所有伤员都转移到这个山洞里。每晚,钟芹钗都要摸� 先后为三四十名红军伤员治好伤,使他们安全健康地回归部队,为革命再作贡献。为此,钟芹钗被列入黑名单,她的丈夫还被保安队抓走,严刑拷打,出狱后,人就残废了。
尽管敌人对钟芹钗一家进行残酷的迫害,但并没有动摇她为革命作贡献的决心。她终于盼到了解放的一天。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将她接到了敬老院,并尊称她为“畲族革命老妈妈”。
听着如此感人的故事,真想马上看到石屋洞啊。于是,三口两口吃完饭,就催促着向导早点带我们上山。勤丹的两个儿子手持猎枪,带着猎狗,从毛窠村后的毛竹林带我们上大麦山。听他们说,石屋洞在山的另一侧,要先爬到山顶,再下山。向导见我穿着高跟鞋,就劝我别去,说山路很难走。但都已经到毛窠了,怎么能不去久已闻名的石屋洞呢?我执意与他们同行。
山上已久未有人行走了,原有的羊肠小道也没有了踪迹。我们只能在向导的指引下,手攀着毛竹、树木,小心地踩着布满落叶的、松软的、荆棘丛生的山地,一步一挪地向前走。两名向导身轻如燕、如履平地,在树林里穿梭自如,就象鱼儿进了大海。而我们这些久居书斋的书生,不是被荆棘牵住了腿,就是被树枝钩住了衣服,树林对我们来说就象一个布满了钩子的大陷阱。没走多远,个个都已是气喘吁吁,狼狈不堪了。
好不容易爬到山顶,稍作休息,又要下山了。但上山容易下山难啊。上山时,只要抓住毛竹、树木,使点劲就能上去。可下山却不同了,既要抓住树,又要留意脚下,稍不小心就会摔个大跟头。可怜我穿着高跟鞋,整个重心前移,脚趾头全顶在鞋尖上,象裹粽子一样。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裹足不前,什么是三寸金莲了。虽说只有十余里山路,但我们却足足走了2个多小时。在向导的连拖带拽下,在付出了钩破衣服、裤子,磨破皮鞋,割伤手的代价后,终于听到向导说:“看,石屋洞到了。”此时,我身上的背包、矿泉水等一切重物都已转移到向导的身上去了。
这是个隐蔽在一块巨石下的天然崖洞,洞口是茂密的树林,不是向导指点,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个山洞。洞周围几乎无路可走,要攀住藤木才能爬上去,稍不小心,就会跌下悬崖。我们小心翼翼地攀着藤木,钻过密密的树林,石屋洞展现在眼前。山洞足有3米多高,10米多深,7米多宽,约摸能住100来人。洞里有长年的滴水不停地滴落,刚好解决了伤员的饮水和洗涮问题。据向导说,就是他们村里的大多数人也没有来过这个山洞。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位头戴凤凰冠的畲族老妈妈,身背装满蕃薯丝饭的木桶,拄着拐杖,拿着为伤员准备的草药,在漆黑的山间摸索前进,这对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事啊。而且,她是每晚都要这样走上一趟,一直走了几个月的。这要多大的毅力,需要多大的信念和责任心支撑啊。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告别石屋洞,我们又向山脚的桂远村进发。
山上的小路愈发难以辨认,向导就索性带着我们沿河沟走。幸好现在是枯水期,河谷中堆积着一块块巨石,山河只有细细的水流。我们象一只只猿猴从这块石头窜到另一块石头,倒比走在山路上更快捷。纵然如此,从石屋洞下到山脚,也整整化了3个多小时。此时已是下午6点,山中的天色已经全黑了。向导给我们指出往桂远村的方向,就与我们作别,带着他的猎狗回山上去了。我们借着点点星光,沿着隐隐约约的羊肠小道一步一挪慢慢向前。脚边是轰鸣的水声,提醒我们下边是万丈悬崖。此时,真希望有个火把给我们照一下路啊。突然,我们看到远处隐隐有亮光闪动,接着听到远远地传来粗犷的“哦嗬嗬”的叫声,这是山里人之间远远地打招呼的方式。原来,听到消息的村民见我们久未到达,打着手电来接应我们了。我们不禁也用他们的方式“哦嗬嗬”地回应了一声。亮光移动得更快了。我不禁松了一口气,终于要到了。此时,我的双脚已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要下一番决心。
好不容易走到桂远村,热情的村民早已拿出自家最好的东西,准备好了晚餐。
桂远是与温州文成交界的一个村,发源于梅岐乡的绿桐溪、东坑镇的茗源溪、鹤溪镇的三木坑溪三条在这里交汇成炉西坑,再汇入瓯江的重要支流小溪。解放前,这里是个水陆码头,文成的木材等都要经这里运往温州。沿坑一带的高岭、后砻、门潭、横坑、桂远、张山等地,在二战时期是红军挺进师来来往往的重要交通线,也是红军的游击根据地。红军在这里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支部,成为一个可靠的落脚点。桂远曾经是红军医院所在地,对面山上的洞背洞等两个洞,都曾经养过红军伤员。石屋洞的红军伤员,原来也在桂远养伤,由于桂远受到的搜索,村民们再把他们转移到毛窠。桂远的男人们有的参加了红军,有的为红军做交通工作,妇女和孩子们为伤员做鞋、送饭。当时只有六七岁的罗培和就曾和村里的几个孩子一起给养伤的红军送过饭。桂远村民的活动,使当时的当局甚为恼火,几次烧掉村民的房屋。但房屋烧了可以重建,人民的革命斗志却越烧越旺。谈起当年的往事,村民们还是一脸自豪。现在,桂远村还有10余位老党员。虽然这个小山村由于地理条件的关系,至今仍未能通公路,年轻人都走出去了,但这些老同志仍舍不得离开。可喜的是,随着近几年户外活动的流行,炉西坑流经的炉西峡由于山峰奇秀,沟壑纵横;两岸山峦蜿蜒叠翠,原始林木奇俊秀丽,生态环境原始、自然,成为“驴友”们倍加推崇的“自虐”之地,桂远就自然成为“驴友”们的落脚点,这或多或少可以增加村民的一些收入。这对开发当地的红色旅游也是个很好的条件。
我们边吃边谈,直至深夜。睡在农家木板床上,听着炉西坑潺潺的水声,回想起一天来的每一幕。我想,在当年,老乡们也一定是这样打着火把,把红军迎进家门,用一碗碗蕃薯丝饭慰劳饥饿的红军,用一声声淳朴的问候温暖着红军的心吧。如果没有这深山中的火把,没有老乡们的蕃薯丝饭,红军们怎能在这深山老林中立足,伤员们怎能安心在这荒山中养病?正是有了这深山的火把,有了人民的热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石钟山记范文 篇7: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作响的,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石钟山记 篇8:
甲:尊敬的各位**
乙:敬爱的老师们
丙:亲爱的同学们
丁:大家
合:晚上好
甲:凤山巍巍,秋叶纷扬,风光旖旎,溢彩流芳
乙:学府悠悠,书声琅琅,求真笃志,炳焕文章
丙:辛勤园丁,杏坛书将,莘莘学子,不负晨光
丁:顾往追新,根深叶壮,栉风沐雨,历经沧桑
甲:多少坚实的脚印印证光荣的历程
乙:多少粗砺的痕迹垒就杏坛的峥嵘
丙:多少血汗的关注培育教育的未来
丁:多少无悔的付出沉淀丰收的大爱
甲:海纳百川,故成其大,是吕中人兼容并蓄,以人为本的胸怀
乙:万载太久,只争朝夕,是吕中人审时度势,勇为人先的气概
丙:金秋九月,稻谷飘香。激情九月,青春飞扬。
丁:在这个金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xx个教师节。
甲:吕梁市高级中学教师节颁奖晚会
合:现在开始
乙: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晚会的嘉宾: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廷亮先生、吕梁市高级中学校长缪建新先生、吕梁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马新明先生、吕梁市高级中学副校长、廷亮中学校长李奴英女士。
甲:鬓染银丝依然躬耕杏坛,教育有方从来不事张扬。一身正气育桃李,两袖清风培栋梁!真诚的话语带给人温暖,热情的演讲给予人力量。年近六旬依然朝气蓬勃,名满天下依然斗志昂扬。他就是我们吕梁市高级中学校长缪建新先生。下面请缪校长讲话
乙:一支粉笔,写下无声的岁月; 一根教鞭,挥洒青春的花雨。是您高举双手托起我们飞上蓝天,您依然站在原地挥动着手臂; 是您泛着轻舟载我们到梦想的彼岸,您依然立在码头甘守着平静。师恩如海!可大海的斑斓又怎能比得上师恩的厚重! 九月,把吕中学子的心声,汇集成真情的诗行。请欣赏1202班的诗朗诵《九月诗章》
丙:优美的旋律,表达不了我们对你的款款深情;绚丽的诗行,述说不尽我们对你的深情厚意;当镜头把瞬间定格为永恒,我们总是回眸,你往昔岁月的面容和风采;我们总是呼唤,你春风化雨的智慧和责任。我们自豪,为你创造了曾经轰动天宇的灿烂历史;我们自豪,为你孕育了令世人不敢小觑的国家栋梁。下面为获得表彰的老师颁奖。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颁奖嘉宾__________
丁:因为年轻,我们把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决不在半路就返航!因为年轻,我们把内心的默契深藏在岁月,最想珍惜的感情,绝不会随时光流逝!我们一起追逐岁月的色彩,把青春点亮!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将来,把激情**!年轻是我们的财富,年轻是我们的资本,年轻的我们在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孕育下,涌现出了很多艺术的专才,下面请欣赏民乐联奏。
甲:你甘为人梯,让学生踩着肩膀奔向新的征程;� 下面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__________为获得表彰的老师颁奖。
乙:我们是你博大的花园里一方执着的绿地,我们是你温暖的河流中一只摇曳的白帆;我们是你坚定的躯干上一树烂漫的红叶,我们是你浩瀚的天宇中一片纯净的蓝天。从丹桂飘香的季节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吕中那沉甸甸的丰收而深情歌唱;从流光溢彩的大道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吕中那美好的未来而翩翩起舞。下面请欣赏节目《感恩的心》
丙:催春风桃李,英姿飒爽;兴教育大业,当仁不让;蹑先辈步武,别开新场;沐天风海雨,百世流芳。在您培育下,吕中像一支雨后新生的春笋,冲破险阻勇往直前;在您的扶持下,吕中像一艘扬帆远航的战舰,劈波斩浪一往无前。您常说,学生就是您的孩子。其实,这所学校又何尝不是您的掌上明珠,心中珍宝!下面欢迎董事长贾廷亮先生讲话
丁:今天我们相聚的美好时光,在弹指一瞬间悄然而过,让我们铭记那些精彩绝伦的表演。今天我们相聚的真情实意,在互敬互爱时轻轻点燃,让我们铭记那些对眸微笑时的快乐。明天,我们又将在灿烂的阳光下追逐梦想。下面请欣赏1212班和1214班的。大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
甲:我们将用嘹亮的歌声歌唱幸福的明天
乙:我们将用优美的舞姿赞美**的校园
丙:我们将用花样的年华创造无悔的笑脸
丁:我们将用火红的青春谱写辉煌的诗篇
甲:带着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怀着对青春的憧憬,让我们踏着坚实的步履,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乙: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在缪校长的带领下共同进步,创造辉煌。
丙:吕梁市高级中学教师节颁奖晚会
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石钟山记 篇9:
――退休后最想完成还未完成的事,就是游历祖国的青山绿水、戈壁冰川。因为那能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在蓝天、白云下,在原始的森林、山川中,忘却你的恩怨、抚平你的创伤、净化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童心)
童心(女):1946年6月出生,1965年入伍,高级职称。
愉悦(男):1944年10月出生,1964年入伍,高级职称。
2006年,童心和愉悦被评为北京市旅行生活家以及2006年度北京市草根榜样。
我和老伴儿都是军人,从相爱到相伴一路走来,其间我们曾多年天各一方,相距千山万水,在海岛和高原为部队服务。但每年的休假却为我们共同的爱好――旅游和摄影创造了条件,直至爱情的结晶到来,我们方长年厮守在一起。
今天,我们都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变成两鬓霜染的老年人。人老了吃饭不香,走路不远,上山无力,下海没劲,但我们共同的志趣却依然如旧,尤其是退休帮我们实现了自驾车游的多年之梦。2001年以来,每逢长假正好又是旅游和摄影的好日子,我们便会全家出动(我和老伴儿,还有在我家生活十多年的狗儿贝贝),踏上自驾车游历的历程。这几年来,我们自驾车行程7万多公里,游历了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
远的不说,单是2007年的5月,我们就用了15天的时间,自驾车游历了福建、江西、安徽、山东等地的风景名胜,总行程公里。
在亲身经历后,你会更加喜欢大自然。当然,我和老伴儿也通过自驾车游,身体越来越健康,感情越来越亲密,日子越过越甜美。
山不在高有文则名
说到庐山,大家都知道在江西,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在九江。九江是个市,在其南面十多公里处还有个九江县,庐山现在是九江市的一个区,而且更加靠近九江县。庐山周边的景点颇多,但是由于庐山的名气太大,致使其周围的许多景区不为众人所知,距九江市27公里的石钟山,便是其中之一。许多上过庐山的游客对石钟山也知道得不多,真可谓上庐山游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我们只知道石钟山与苏轼的《石钟山记》有关,要不是亲自上一趟石钟山,那对它的印象恐怕也只停留在书中研究了。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与长江的汇合处,属江西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落差约有四五十米。现在开放的即为下石钟山。这里海拔米,面积仅平方公里。关于石钟的来历民间神话传说称:玉皇大帝建造灵霄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个落在鄱阳湖畔,一个落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相传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苏轼为此而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自此石钟山之名便流传千古了。
石钟山虽不高,但悬崖峭壁,突兀峥嵘,插湖锁江,气势不凡。山下风景更为秀丽,怪石林立而且石刻琳琅满目,虽经风霜侵蚀,战乱破坏,至今仍保存200余幅完好的摩崖石刻,其中宋朝王安石的“古仙洞”,明朝常遇春的“忘怀天地”等,都是石质翰墨中的珍品。在山顶的“江天一览亭”,既可凭栏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万里长江一泻千里。
据说如在月色之夜来此,便可见到“湖光影玉璧,长天一月空”的景象。唐代李渤、宋代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以及现代的郭沫若等人均曾留诗于此地。如果说大自然造就了石钟山的奇特,那么人文历史遗� 1996年,石钟山与庐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石钟山从唐代起就有建筑, 经过历代兴废,现仍存在的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除此之外还有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等,多数为清代重建。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居高临下,控扼长江及鄱阳湖,进可攻,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因此这里自古就是军事要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大禹在此击败蚩尤征三苗,三国周瑜在此练兵并在赤壁大破曹兵,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都曾大战于此,还有发动讨伐袁世凯的湖口起义和人民渡江战役等都与此地有关。
结束浏览,我和老伴儿却惊叹只有我们两位游客。回眸这座俊秀神奇的名山,面对大自然鬼斧神工赠与人类的礼物时,我们不禁感叹万分!如果人类不好好呵护、爱之有加,是否受之有愧?如果地球继续变暖,江河湖水日渐减少,郦道元所言的“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石钟声还能千古不绝吗?如果千年以来,吸引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游览胜地如今游客寥寥无几,都浮躁地拥挤到各种人造的游乐项目中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该如何传承,我们又如何侈谈进步?
出行必知
行前策划:出游前应设计整个旅行的计划,了解路途附近所有景点的情况,根据出行的时间要求拟订重点观景的路线图。
身体准备:长途出游前一个月不要参加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尽量避免到众多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以免染病而拖着病体出发或不能如期出发。应提前进行必要的体检,尽量保证出行前全身的健康或原有慢性病病情稳定。
衣装准备:除常规衣物外需带雨衣、雨伞和雨鞋,特别在五月乃是南方雨多的季节。
食品准备:带一些牛奶、纯净水、方便面、萨其马、巧克力、肉干、肉和鱼罐头,以便赶不上就餐时备用。
必备物品
半旧的旅游鞋、登山杖、水壶等。
近期出版的全国和各省市交通地图。
带个小电火锅和电吹风。
摄影器材:数码相机,摄像机,充电电池和充电器,数码伴侣,独角架和三脚架,多用途电源接线座等等。
必需药品:自身疾病的常用药、消炎药(阿莫西林,红霉素,先锋4号,痢特灵,黄连素,氯霉素眼药水等)、胃药(胃舒平,乐得胃)、感冒和咳嗽药(康泰克,羚翘解毒片,咳必清,必嗽平)、外伤用药(创可贴,碘酒,紫药水,伤湿止痛膏等)。为防水土不服要带上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
途中住宿
每天不必刻意在目的地的宾馆旅店预订客房。只要是县以上的城市,都能找到较为理想的宾馆旅店和住房。当地政府所属的宾馆和招待所是比较好的住处。
为了安全、卫生、方便和良好的休息,标准间是比较合适的。价位在60元~160元左右。
入住前注意检查:客房的设施是否完善,枕套被套床单是否清洁,卫生间上下水是否通畅,是否有热水,电视、电话有无故障,电源插座能否使用,空调是否能正常送风等等。
特别要注意宾馆旅店客房的安全通道位置。
途中就餐
途中以沿途观景为�
石钟山记原文 篇10:
曹学佺与竟陵派领袖人物钟惺的直接交往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年,当年曹学佺39岁)秋,钟惺及其弟自南京归。途经浔阳时,过访曹学佺,谈诗甚欢。《石仓诗稿·雪桂轩草》之《初秋浔阳客园,钟叔静见过,同郭卫邦、吴明远分赋,得“我”字》云:“纪游无俗韵,谈诗具风雅。嵇生懒已成,郢客和云寡。乐此新相知,浑然为故我。知君有归思,欲发犹未果。持将平生欢,信宿焉能写。”《隐秀轩诗集》五言古诗有诗歌《浔阳经曹能始庐下怀寄,兼贻梅子庾》,从中可以看出曹学佺非常欣赏钟惺,并有相见恨晚之意。第二次是天启二年钟惺福建任督学时,常常与曹学佺在石仓园中诗酒唱和。学佺有诗歌《伯敬以石仓诗见枉作此答之》。第三次是天启三年钟惺自闽返楚,到家后寄给曹学佺一封书信,谭元春为此题了一首绝句怀以记之。曹学佺的《喜茂之至,有述》,诗云:“熟径任苔生,新亭随鸟下。露重畏萧晨,月至惜佳夜。理咏久寂寥,闻蝉日消化。丘壑喜独存,簪缨悔迟罢。”通过这首诗,王夫之总结曹学佺诗歌:“幽细狷洁,或疑石仓诗颇为竟陵镐矢者在此。乃其端重有局度,自然君子之章,竟陵不得而借也。石仓气幽,竟陵情幽,情幽者暧昧而已。竟陵外矜孤孑,中实俗混,鄙夫之患,往往不能自禁。”可见,曹学佺的诗歌受到竟陵派的影响。
钟惺刊刻《诗归》一方面是“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纠正李攀龙等后七子的“诗必盛唐,文必秦汉”,追求自己的“厚” “深”的文学主张。在刊刻过程中,曹学佺提出了宝贵意见。曹学佺在《石仓十二代诗选·唐诗选序》中明确提出:予友钟伯敬之《诗归》,予又病其学李卓吾,卓吾之评史则可,伯敬评诗则不可;评史者欲其尽,评诗者不欲其尽也。曹学 曹学佺提出的这一见解是非常中肯的。钟惺在《隐秀轩集》文往集之《与高孩之观察》中引曹学佺之说曰:“曹能始谓弟与谭友夏诗,清新未免有痕;又言诗归一书,未免有好尽之累。夫所谓有痕与好尽,正不厚之说也。”钟惺刊刻《诗归》时都作了解释。钟惺为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作序,序中指出:取能始之慧心,不难于作,其博识,亦不难于述。唯是以作者之才,为述者之事,以述者之迹,寄作者之心,使古人事辞从吾心手,而事辞之出古人者,其面目又不失焉。于是乎古人若有所不敢尽出其面目,以让能始为述者也;能始有所不敢尽出其心手,以让古人为作者也。理者相生,权实相驭,是为难耳。钟惺的序充分肯定了曹学佺的著述之精神与自己的观点是一样的,可以说是钟惺倡导理论的具体实践。自钟惺到福建后,一直为曹学佺的才学所折服。在给谭元春的信中多次探讨曹学佺的诗歌特色。《隐秀轩集》文往集之《与谭友夏》曰: “曹能始,清深之才也……近日诗文有浅率之病。”钟惺作为竟陵派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理论很多都得益于曹学佺。
钟惺和谭元春不仅和曹学佺直接交往,而且广泛地和以曹学佺为中心的闽地诗坛人物交往,从而大大扩大了竟陵派诗歌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林古度和商家梅诗风转变上。林古度和商家梅都是福建人,很早就得到曹学佺的欣赏。先看曹学佺对林古度的影响。曹学佺和林古度“发三山,来健康,上匡庐,观瀑布,游阳羡,探善卷、玉女之奇”。(王士禛《林茂之诗选序》)可以说正是在南京的这一年,林古度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参加了诸多社集,基本上都是和曹学佺在一起,或者曹学佺周围的友人如吴兆、臧懋循、柳应芳、梅蕃祚和胡宗仁等,还和曹学佺一起,与袁宏道有过交往。曹学佺诗歌中都有记载如《石仓诗稿·芝社集》有诗歌《琼河夜泛至鼓崎,舟中限韵,刻烛成五言绝句十首,同吴非熊、谢耳伯、徐兴公、林茂之同赋》,《荷亭小集,同吴非熊、谢耳伯、周方叔、王相如、徐兴公、林子真、林茂之诸子分赋五言古体,得“筵”字》,《石仓文稿》卷三有诗歌《游天柱山记》云:“癸卯冬日,同林茂之出长泰南门渡河,中路有溪,天柱之水出焉……”等。
由于曹学佺的提携和引荐,林古度在文人圈子里颇有名气。王士禛在《池北偶谈》卷十七指出,曹学佺的诗歌“得六朝初唐之格。一时名士如吴兆、徐桂、林古度辈皆附之”。王士禛还在《渔洋诗话》中摘了林古度诗歌如《入白门》《浔阳别曹汝载》等,认为“刻意六朝,未染楚派”。这里的楚派也就是指竟陵派和公安派等楚地作家群。但是自万历己酉和钟惺交往后,则开始认同钟惺的诗歌创作,开始追随钟惺。万历三十八年林古度到达京城,与钟惺、谢肇 交往频繁,钟惺诗歌记载如《灯花赋》。这一年,林古度诗风大受钟惺影响,逐渐有了钟惺倡导的孤峭之风。万历三十九年钟惺再次来到南京,先后寻访林古度。万历四十五年,与钟惺一起游雨花台、灵谷寺、牛首山等地。后钟惺将《隐秀轩集》交由林古度在南京刊刻,足见二者的交情。万历三十九年至万历四十年,钟惺还把谭元春引荐给南京的各位友人,其中林古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谭元春来到南京找的第一个人就是林古度。谭元春《谭友夏合集》卷十六之诗歌《吴圣初许以园林见借读书,同茂之往观之,因题壁》云:“结侣先结懒,闭门志则一。静对野塘间,以待花事毕。”可见林古度和谭元春也是志同道合之辈,二者惺惺相惜。王士禛《林茂之诗选序》称其“壬子以还,一变而为幽隐钩棘之词”。林古度的诗风倒向了竟陵派。
商家梅来到福建,也围绕着曹学佺,逐渐确立了诗坛地位。他和曹学佺的交往也多见曹的诗歌。如《石仓诗稿》卷二十七《淼轩诗稿》有诗歌《九日,石仓登高,喜谢在杭自滇中迁粤西,宪长至,各赋五言古风,分得“屑”字。客为汪善卿、陈汝翔、周乔卿、高景倩、陈叔度、徐兴公、李子山、商孟和、康仙客》,②《石仓诗稿·夜光堂》有诗歌《吴兴华大生、清漳黄维良、广陵骆以狂及社中徐兴公、陈泰始、陈叔度、李子山、陈盘生、吴汝鸣、林异卿、商孟和、女郎长君再集石仓,初憩琴香榭,泛舟,宿夜光堂,分得“经”字》等。商家梅不同于林古度,他在南京的根基较浅,和曹学佺的关系也没有林古度跟曹学佺那样深厚,是礼貌的诗酒唱和,而不是知己的推心置腹。后钟惺推荐到况之骏家做家庭教师,他的生活有了着落,也更加追随钟惺,而且商家梅还恳求钟惺为之选诗。钟惺为之选定《种雪园诗》五卷且作序。况之骏《妙远堂集》文收集《商孟和诗序》称“已折节钟伯敬淡远古质之致,名稍稍去之”。
钟惺还同吴兆、谢兆申等人交往频繁,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竟陵派诗歌理论得到认同和宣扬,甚至取代公安,成为反复古的领军人物。据《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吴处士兆》称“能始与非熊尤相得,偕游闽中诸山,及武夷、匡庐、九华,复还白下”。谢兆申,福建邵武人。曹学佺对其褒奖有加。曹学佺诗歌多有记载如众人在白龙江、鼓山一带游玩(鼓山和白龙江都是福建地名,白龙江又称南台江,水流穿过市区,绕过鼓山脚下,汇入马江,奔流入海),徐蛤《鳌峰集》卷十有诗歌《同沈从先、龚克纯、曹能始自白龙江泛舟,至鼓山舟中作》。《新安二布衣诗》之《吴非熊集》有诗歌《月夜琼河泛舟至鼓山,谢耳伯、徐兴公、曹能始、林茂之、共拈险韵,十字刻烛成诗》,《谢耳伯全集》卷二有诗歌《将游鼓山夜发琼河至鼓崎,共拈险韵十字,刺烛成咏》。曹学佺还为其文集作序,《谢耳伯文集初序》云: “余友谢耳伯之文,杨子云之一脉也……杨子云之词病其艰深者固多,若深嗜而笃好之者不少。夫古今之评文,大抵评己文耳……崇祯庚辰岁孟秋之朔,友弟曹学佺撰。”
曹学佺作为闽地诗坛的领袖,其诗风影响了身边的很多人。然而随着交往的扩大,其影响力也发生转移,身边的文人出现分化,有些如上所述,文人倾向于竟陵一派。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谢布政 》中感慨:“在杭之后,降为蔡元履,变闽而之楚,变王李而钟谭,风雅凌夷,闽派 从此熸矣。”钟惺通过与曹学佺以及周围诗人的交游, 钟惺发展壮大了竟陵派,从而取代公安派成为反复古的中坚力量。曹学佺为他人做嫁衣。这种现象引起后人的注意。王士禛在《池北偶谈》卷十七提到: “明万历中年以后,迄启、祯间无诗,唯侯官曹能始宗伯学佺诗,得六朝初唐之格,一时名士如吴兆、许徐桂、林古度辈皆附之,然海内宗之者尚少。钱牧斋所折服,惟临川汤先生义仍与先生二人而己。”其中有王士禛对竟陵派的偏见,但他的确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曹学佺没有在全国成为诗坛领袖的原因——钟惺分化了曹周围的闽地诗人。朱彝尊在其《静志居诗话》中称: “明三百年,诗风屡变,公安七变而为杨陆,所趋卑下。竟陵八变而枯槁幽冥,风雅扫地矣。独闽粤风气,始终不易。闽自十才子后,惟少谷小变,高、傅之外,寥寥寡和。若曹能始、谢在杭、徐惟和辈,犹然十才子调也……能始与公安、竟陵,往还唱和而能嚼然不滓,尤人所难。”③的确,曹学佺和谢肇淛两个人同样和竟陵派交游颇多,但是坚持了自己的风格。
曹学佺和钟惺、闽地诗坛和竟陵派之间此消彼长的历史现象非常值得研究。笔者认为曹学佺没有在全国诗坛占据重要位置,是他所在的时代的悲剧。纵观整个明朝,今天我们依然热衷研究的无非还是那些派别,也就是说只有个人依附于某个派别,那个诗人才有可能进军全国诗坛,才有可能流芳千古,否则就可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注 释:
① [清]朱彝尊:《明诗综》“曹学佺”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0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② 曹学佺:《石仓诗稿三十三卷》卷二十七《淼轩诗稿》,《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3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③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曹学佺”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石钟山记 篇11:
要想探究石宝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价值,首先要叩询的必然是古韵悠悠的石钟山石窟。它确切的开凿于何时?在什么背景下开凿?它向人们昭示着怎样的文化现象?而要弄清这一切,先要对这一区域的历史作一番了解。石宝山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南端,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辖区内。汉代,剑川先属益州郡,后属永昌郡。唐初,在云南洱海区域出现六个“各据山川,不相役属”的部落,即历史上的“六诏”。剑川地属最北边的施浪诏与吐蕃的交汇过渡地带。公元649年,地处巍山的蒙舍诏建立了大蒙国,开始了征伐兼并其他五个诏的战争,到第四代主皮罗阁,终于在公元738年完成了统一云南的大业,建立了称雄华夏西南的古国――南诏。我们翻阅唐以来关于云南的志乘图籍,得知南诏在完成云南统一霸业的八十九年时间里,来自印度的梵僧带着供养的阿嵯耶观音来到云南行化印度密教并终于战胜及融合了云南本土的巫教,酿就了佛教发展史上的独门一派――阿吒力教,即滇密(有的学者称为白密),并使阿吒力教成为南诏及继后的大理国的国教。滇密孕育、萌发与光大的时期,正值佛教的前弘期。在南诏之前的公元633年完成了统一霸业的吐蕃第三十二代王松赞干布及其后继者,在藏地大力推行以观音崇拜为主导的密教,也同样把密教作为吐蕃的国教,把观音尊为吐蕃的保护神,在佛教史上成就了另一蔚然大派――藏密。与天竺梵僧在云南行教的同时,藏密也通过滇藏通道流布到南诏,这段时间汉地佛教也开始回传云南,对滇密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藏密、滇密、汉密同根同源,其本质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在修行方法,义理仪轨,造像风格等各方面还是有着区别的。石宝山位于南诏北部边界,又可往东北方经丽江达四川、处在滇、藏、川佛教文化交汇区。有的学者提出石钟山石窟是南诏及大理国王室的重要的阿吒力教外道场①。这是对的,但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石钟山石窟(或者说它的主体部分)的造像参照系是藏密还是滇密、汉密?笔者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二者,主要理由有四:
第一,在范围约三平方公里左右共十六窟的石窟造像区内,石钟寺区的八个窟无疑是开凿年代最早,佛像地位最显赫,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正是这部分造像显示了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显著特点。我们研究和大理的佛教史,得知两地所尊奉的佛教同属大乘佛教之密宗,都把观世音奉为安邦佑国的保护神,但在观音崇拜的源流和特点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根据藏文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的时间要早于传入南诏大理的时间。早在吐蕃第二十八代王拉妥妥日年赞时(公元333年),“天降佛法四宝”中就有专属观世音咒语的“嗡嘛呢叭咪恕绷字真言。到了吐蕃第三十二代王松赞干布时,创制了藏文,破译了“六字真言”。经过多年战争,统一了高原的松赞干布为了弥合战争的创伤,消除各部落间的仇怨,把藏民族从桀骜不训的原始状态引向文明和开化,明智地引进了大乘佛教慈悲为怀,济世利众的思想;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观世音� 为了强化推行观音崇拜的权威性和感召力,松赞干布让工匠仿照他的相貌,并用他的名字命名,雕塑了一尊十一面观音菩萨像。松赞干布也就是历史上第一位把佛教立为国教的“佛王合一”的君王。与此同时,松赞干布及其后继者还大力推行被视为观音化身的多罗度母的崇拜。松赞干布的二妃(汉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就被视为度母的化身。剑川石宝山石窟的造像,因始创于吐蕃与南诏结盟的藏传佛教前弘期,首先它明显地演绎了藏传佛教“佛王合一”的思想。只不过南诏中前期,佛教尚未上升到国教的高度,南诏王阁罗凤还不能效法松赞干布,创制一尊用自己名字命名,按自己相貌雕制的观音菩萨。但阁罗凤也明显地突破了之前的中国石窟造像唯一的佛像题材,把他自己的形象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放进了佛教石雕曼荼罗坛场中(即2号窟《阁罗凤出巡图》)。其次在石钟寺片区并没有留下滇密尊奉的阿嵯耶观音的雕像,至于整个石窟中雕� 明显地秉承了藏地度母造像丰腴、端庄、妩媚的风格,当然也溶进了汉地观音雕像的一些特点及白族工匠独特的艺术创造。可以说石宝山七号窟的雕像就是一件集白、藏、汉观音造像风格于一体的艺术杰作,题写在七号窟观音上方的虔诚至极的古藏文题记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信仰崇拜的认同。紧挨着七号窟的第八号窟更是一件集全世界母性崇拜之大成的,人人心中所有,人人手下所无的惊天杰作――被俗称为“阿(女央)白”的女性生殖器雕像。弥漫在石钟寺片区的石窟中这种女性崇拜的宗教文化氛围,决非偶然巧合,而是刻意的营造,它是藏传佛教的女性崇拜与白族信仰中的生殖图腾和母尊文化交融与结合的产物。
第二,在藏地佛教的造像体系中,观音、度母的阴柔娴美与天神、明王的阳刚威猛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一特点在石宝山石窟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需要提出来辨析的是作为战神的毗沙门天王的雕像,在当年的南诏大理国版土上共有八处;其中属于早期南诏时的有五处,除有一处在现今的四川凉山而外,其余四处全在剑川(一处在金华山、三处在石宝山)。研究南诏史的人几乎都认为那是因为剑川是南诏的北部边疆,常与吐蕃有战事,故多造战神像以威慑吐蕃。人们往往忘记了剑川同时也曾是吐蕃的南部边防地。公元794年以前,剑川基本上是在吐蕃的掌控之下,而且与南诏第五代主阁罗凤有过长达四十三年的结盟,有学者研究证实,毗沙门原是古于阗国的保护神,松赞干布曾在七世纪中统一过于阗,毗沙门是经吐蕃道传入南诏的。②所以剑川早期的毗沙门雕像极可能是吐蕃或长期臣服于吐蕃的施、顺诸蛮所为。
第三,明王堂的造像显然是从藏地明王造像演变脱胎出来的。在整个滇密流行区,包括南诏所在地大理,在石钟山石窟之前并没有明王造像及画像;而藏地的明王造像在石钟山石窟之前就已有之,它无疑是石钟山明王造像的依据。有人说剑川石窟是受四川大足石窟影响的产物,非也;对此有学者作了雄辩的考证。③石钟山石窟的明王造像就其艺术风格更接近藏地造像而不是大足造像,就其造像年代而言,大足明王造像开凿于宋末元初,比石钟山明王造像至少要晚四百年。因此可以断定,密宗明王造像在中国流转的先后秩序是藏――滇――川,而不是相反。
第四,滇密、汉密不修无上瑜伽密法,而藏密修持的无上瑜伽密,由于摄入了印度教性力派(铄乞底派)的教义而带有很浓的性力崇拜色彩,通过“乐空双运”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修“和合之大定”,“引生大乐”,达到“即身成佛”的目的。因而藏密造像中多有男女双身的欢喜佛。石钟山石窟造像虽以藏密为参照系,但它毕尽不是在藏地,其性力崇拜的特点不像藏地寺庙中的造像那样直露和浓烈,在石窟造像中没有欢喜佛,明王造像也没用明妃来对应,但石窟造像还是表现了性力崇拜的特点,只是用生殖器的直接供奉代替了男女双身造像。这只能说是藏密在南诏国地盘上的一种变化与适应。而且有一个历史事实有力地印证了石钟山石窟的藏密属性,那就是与石窟造像相伴了千年一直走到现在的石宝山集会。自古以来,石宝山会就是以性自由、男女在山林间野合媾欢为其原始宗旨的。这一现象与藏传佛教中的古旧派宁玛派所说的修持无上瑜珈密的环境以“山间、空谷、荒郊、野渚为妙”相吻合。不难想象,当年在石窟造像完成之际,肯定举行过一次法会和庆典。这个庆典无疑是按藏密的仪轨举行的,这正是传统的石宝山集会的起源。为此,石宝山会千百年来一直背着一个“宣淫坏俗”的恶名。至于石宝山会为何终究没有被封禁而一直传了下来,在后面的分析中笔者试图解开这个谜。
其实,我们回顾唐初的云南历史,就会明白石钟山石窟最早的造像之所以带有明显的藏密属性并不奇怪。从唐初贞观年间至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第七代主异牟寻归顺唐王朝之前,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南诏在统一和统治云南的历史进程中,在比自己强大的唐王朝及吐蕃王朝两大势力间左右摇摆,朝秦暮楚,而其中早期六诏中的施浪诏一直就是吐蕃的盟友。这个时期,吐蕃凭着自己的实力,在金沙江上架设了铁索桥,在滇西北设立神川都督府,还在临近洱海的漾水和濞水两条河上架设了铁索桥,沿着点苍山背后的黑江河谷,开辟了直达南诏腹地的通道。通过这条通道,吐蕃在向洱海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扩张的同时,藏地密宗也必然传入南诏。坐落在黑江西岸的石宝山恰恰就在当年滇藏交往的这条通道上,所以在这里出现藏密风格的石窟造像是顺理成章的事。南诏第五代主阁罗凤在位的鼎盛时期,出于维护最高利益的需要,南诏与吐蕃曾结成最亲密的联盟并取得了抗击唐王朝军队的“天宝之战”的显赫胜利。石钟寺第二窟阁罗凤造像的画面上出现的那把来自吐蕃王室赠送的曲柄杠伞,昭示着吐蕃与南诏的亲善关系。这窟造像那一派旌旗猎猎、威仪赫赫的场面,显然是阁罗凤为庆祝“天宝战争”胜利而雕凿的,之所以把雕像选在石宝山,就是因为这里的密宗曼陀罗石雕神坛早已存在,蒙氏的造像祝捷庆典是按照密宗的仪轨举行的。长时间来,由于在石钟寺造像区没有留下文字的造像题记,只是在沙登箐的第十六号窟留下一处南诏第十一代主劝丰佑天启十一年的造像题记,于是普遍的就把石宝山石窟开凿的上限确定在劝丰佑天启十一年,时为唐宣宗大中四年,即公元850年。这显然是错误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假如石窟造像的上限是公元850年,早在此之前的公元794年,异牟寻就与唐王朝结盟修好,并发誓要把与唐王朝的友好关系“贻诫子孙”,怎么可能在这之后还会精心雕造表达与吐蕃亲善关系的阁罗凤造像呢?作为石钟寺区一号窟的异牟寻造像无疑也是南诏附唐大破吐蕃后举行祝捷庆典而雕造的。此窟造像与阁罗凤造像显然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其艺术水平比阁罗凤造像要逊色得多。况且有个细节显然是出于政治需要的微妙变化,那就是在异牟寻造像的画面上没有了吐蕃赠送的曲柄伞,理所当然地出现了唐王朝册封异牟寻为归义王的金印盒。石钟寺片区的异牟寻造像及阁罗凤造像恰好为我们注解了南诏附藏(吐蕃)与附唐两个历史事件,同时两窟造像本身就是两款形象生动的造像题记。至于说石钟寺片区的石窟造像是在阁罗凤执政期间或阁罗凤之前就已存在,因没有确切的造像题记,我们不好妄断,但有一则史料却记得非常明确――《万历云南通志》载:“石钟寺,在石钟山,石宝之南支也。蒙诏细奴罗游猎至此,见岩龛刻诸佛天王像甚伟怪。频岩一巨石,状若覆钟,遂建寺,因以名之。”《重修石钟寺碑记》亦称:“石钟创自盛唐也。”细奴罗是南诏第一代主,生于公元617年,公元649年正式建国即位,在位二十五年,按上述史料记载,石钟寺石窟早期造像在细奴罗游猎到石宝山之前即已存在,可推到公元七世纪中叶的唐贞观年间,而石钟寺也就是云南最早的观音寺,比昆明园通寺前身的补柘落观音寺(公元800年)要早一百五十年。这么说来,剑川石钟山石窟的上限年代比四川大足石窟的上限年代也就至少要早二百年。诚然,大足石窟的规模比剑川石窟宏钜得多,又是在汉族地区,在习惯于汉族一定比少数民族先进的思维定位者看来,大足必是先生,剑川必是学生。但在石窟造像这一现象上,历史事实不得不使我们向传统的思维定位提出挑战。近年来关于中华佛教源于印度,始于云南的论断在学说界已被认可,那么剑川石窟是先生,大足石窟是学生的定位也未必不能成立。有传说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创建者阿吒力僧赵本尊(赵智凤)很可能是剑川石宝山下的沙溪人也不是没有根由的。
让我们继续来扫描肇始于藏密前弘期与滇密初始期的石宝山集会。作为密教的集会,石宝山会的命运始终相系于它的宗教附体。明代以后,云南佛教的基本状况是汉地显宗的大举入滇,阿吒力教则被朝庭认为是“非释非道,足以惑众”的“土教”遭到封禁,许多阿吒力教的寺庙被当作“淫祠”被拆毁。作为性力崇拜为宗旨的石宝山会当然在封禁之列。但事实是它却没有被禁绝,依然活了下来,究其原因,不能不令人叹服白族人民的聪明与妙曼,他们用“弹弦唱曲”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对石宝山会进行了改造与包装。大概是从明代中期起,石宝山会真正演变成了石宝山歌会。清人赵怀礼的《朝山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年石宝山会的盛况:“香烟喷作雾迷漫,彻夜僧寮不掩关。明月乍来还乍去,可怜佳节与名山。三营浪子土三弦,靡漫山歌断复连。菩萨低眉弥勒笑,无遮大会奈何天。宝岩久息八关斋,无复人间大辩才。高顶慈云殊Γ并头犹覆野鸳来。一筏凭谁渡爱河,盲风孽海正生波。中岩清静真抛得,欲问开山诺巨罗。”④白族祖先们没有料到,他们对石宝山会的这一改造与包装,成就了白族文学史上一桩功德无量的伟业――培植了白族民歌创作的一个经天纬地的大摇篮。追根溯源也得感谢带有性力崇拜色彩的藏密在南诏故地的介入。因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体的人,假如没有男� 普天之下,男女何处没有,但普天之下能酿成这种情歌创作大摇篮的传统民间集会又有几处?这显然不能不归功于石宝山会的原始宗教发端。
构成石宝山会顽强生命力的另一社会原因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白族青年男�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这种反封建、反压迫的民主性力量具有压不跨、摧不倒的顽强生命力。石宝山歌会上产生的情歌,有许多就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四咬恩,鹰还没放雀就惊。我们两人才相好,是非说纷纷。/要讲要说随人去,只要我们心合心。就是把头砍下来,热血流一坑。/四咬恩,刀子虽快不在心。刀子不过两三寸,皮子比它厚十分。/奈何桥上你等我,九曲桥上手拉紧。阎王面前我去说,死也做情人。”还有如:“金身打烂作花柳,锣锅打烂做铜钉。就算今世没姻缘,夫妻盼来生”。⑤同样是封建礼教的抗争,同在滇西北的一隅之地,纳西族的青年男女采取的是殉情,而白族青年男女则采取了一年一度的相约感情大宣泄,从这里我们看到民族心理上的差异。当然,不同的习俗同样可成就民族的艺术瑰宝,纳西族的殉情习俗酿就了灿烂的爱情长诗《玉龙第三国》;白族的相约感情大宣泄则酿就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价值珍贵的白族民歌。
推导石宝山会另一个流向的是中老年人(主要是妇女)。他们通过到石宝山礼佛、敬香、还愿、唱曲。弘扬着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文化。白族民歌中很多劝善、劝孝一类的民歌就源于中老年人的创作,如五更曲《报答父母养育恩》里唱道:“一更我劝弟兄们,报答父母养育恩。十月怀胎千般苦,费尽了艰辛。/一到分娩又蒙难,天大痛苦母来承。只隔阎王一张纸,谁晓其中情。/二更我劝弟兄们,报答父母养育恩。儿女落地常牵挂,费尽了苦心。/捂干床铺儿女睡,尿湿之处归母亲。一口一口亲手喂,下田背在身。……”
对于石宝山会性力崇拜的本质,年轻人把它演化成“靡漫山歌断复连”的情歌宣泄大舞台,而中老年人则把它演化成生殖崇拜,进而将它升华为尊母敬母的母性崇拜,赋予它一道神圣的光环。据传,自古以来在石钟寺的所有窟龛中,香火最旺、接受人们跪拜频率最高的不是佛、菩萨,也不是威慑天下的王者,而是“阿(女央)白”,以至年深日久,龛前跪拜者手掌和膝盖着地的石板上竟磨出了四个凹坑。(公元1961年,石钟山石窟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女央)白”被锁了起来,人们无法再去膜拜,否则时至今日,凹坑一定又增大了些许)这种惊人的历史痕迹明白告诉我们:在此跪拜的远不止是婚后求嗣的妇女和祈求顺产的孕妇。“阿(女央)白”实际上已成了母尊文化的神器。导源于藏传佛教及白族信仰中的母性崇拜在这里被推衍到至高无上的绝顶,使石宝山成了人类母性崇拜的一处圣地。
以石宝山为标志的云南早期密宗道场的形成,酿就了剑川城乡浓厚的密教文化氛围。尽管明以后阿吒力教遭到官府的一再打击,尽管佛教显宗从内地大举进入云南,石宝山也修建了宝相寺、金顶寺、海云居、灵泉庵等一批显教禅宗寺庙,还修建了道教神祠玉皇阁;在县城也修建了报国寺、崇真寺等显宗寺庙,但密宗在剑川仍有雄厚的社会基础。明永乐十三年修建的沙溪兴教寺,它的佛堂上供奉的仍然是密宗尊奉的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五方佛。⑥世袭阿吒力僧人虽然在官府那里丧失了合法地位,但他们植根于民众之中,为老百姓做佛事,超荐死者升天,为生者祈福禳灾。他们的存在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认可。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形象,迎合统治者的胃口,他们在做佛事时,除了祈求传统的“大十二愿”而外,还增加了符合王法、天理、人心的“小十二愿”(一愿皇图巩固,二愿风雨应时,三愿士农清洁,四愿干戈永息,五愿五谷丰登,六愿寿命延长,七愿七祖升天,八愿长随佛学,九愿九品升天,十愿共登十地,十一愿共种长生果,十二愿共乐太平年。)⑦时至今日,就是当年南诏大理国的心脏地带,阿吒力密教与阿吒力僧人也已黯然消逝,唯有剑川、洱源还能见到阿吒力僧人活动的身影,只是他们的人数正日趋减少,与纳西族的东巴师一样,正处在失传的濒危状态。有的学者对阿吒力教及其僧人发出抢救的呼声,这也不无道理,因为这不是在抢救某一物质的人,而是在抢救一门有上千年历史的独特文化。我们姑且不去深究阿吒力教的经籍中有多少合理正确的东西,光就它在艺术方面传承下来的遗产就弥足珍贵,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现今流传在剑川、洱源一带的阿吒力音乐舞蹈,虽然免不了揉进一些显宗、道教、巫教的成分,但无论怎么说,阿吒力僧人毕尽是一千三百多年前传入南诏的天竺、骠国音乐舞蹈的正宗传人。追根溯源,阿吒力乐舞正宗是云南这块土地上的唐代遗韵、异国梵曲。它比明代才传入云南的道教洞经音乐要早七百多年,比“元人遗音”的丽江“白沙细乐”要早五百多年,它是云南这块土地上当之无愧的音乐舞蹈活化石。
在云南的佛教名山中,石宝山远没有鸡足山及昆明西山的宏钜,但它是云南最早播下佛教种子的地方之一。它与佛教的结缘比鸡足山、昆明西山要早数百年;它是云南唯一的佛教密宗石窟所在地;它在一个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滇密、藏密、显宗于一地,堪称白、藏、汉佛教文化交融的金三角。与天下所有名山一样,石宝山还留下了历代高人韵士登临的足迹,蕴积了历代名人,如杨升庵、李元阳、徐霞客、赵藩等留下的楹联、诗词、记游等文学作品,所以石宝山又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导、兼有儒、道、巫及民俗民间等多元文化的堆磊复合地。而在它的所有文化积淀中,最值得人们注目的就是它基于佛教密宗的性力崇拜、生殖崇拜并对其进行改造而弘发光大的母性崇拜和母尊文化,它吻合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及世界妇女解放的进步潮流,具有合理进步的社会历史意义。
说到此,笔者认为石宝山的旅游文化定位已经凸现出来,它的品牌价值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香格里拉之门户;白、藏、汉佛教文化金三角;华夏母性崇拜圣地。这既是石宝山的旅游文化定位,当然也是剑川的旅游文化定位。过去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一些不着边际的提法,有的是对剑川的历史文化缺乏深入研究,有的则是空洞的无实际内容的溢美之词。当然,具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剑川是个有着多元旅游文化资源的地方,但在整个多元结构体系中,石宝山的丰厚的佛教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无疑是主与从,纲与目的关系。唯有石宝山的佛教文化积淀才是剑川旅游文化资源中历史最悠久、最独特、最具深刻内涵、最耐人寻觅、耐人探究、又最能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产生感召效应的文化现象;只有举起了这个纲,才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也才能为如何搞好剑川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一个科学的思路和决策依据。
注 释:
①见张锡禄《大理白族佛教密宗》1999年4月版。
②见王海涛《云南佛教史》。
③见剑川县文化局编《石宝山》,傲蕾文《激怒的慈悲》。
④见赵联元《丽郡诗征》。
⑤见云南《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羊雪芳文《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⑥见杨延福《漫谈兴教寺》,《大理文化》1983年第1期。
石钟山记范文 篇12:
天钟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宗教名山,清宝山举人蒋毅复曾在《游天钟山记》中称:“天钟山高峰插云,深涧夹雪,巨石摩空,寒瀑奔腾,白石清泉,山花红然”。可见当时就已经藏秀于山、名声在外了。只不过到了民国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山寺坍塌,旧址荒凉,才变得寂寥无闻。如今,经过修建之后的天钟山又恢复了当年的气度,它虽不像富春江那般温婉秀丽,也不像龙门古镇名声在外,但却是一个寻幽揽胜的好去处。
沿溪而上,一路上的快乐邂逅
去的时候,已是此次富阳之行的最后一天,大伙都累得有点人仰马翻的意味,怎么也提不起劲来。本以为这是一趟苦旅,倒是天公作美,临行时下起了零星小雨,为我们驱赶走盛夏的酷热。
穿过九曲桥,便是山的正门。微雨后的天钟山,空气清新得让人难以适应,仿佛要洗净你的肺,深吸一口气,整个人都觉得心旷神怡起来。或许,每一个进山朝拜的人,都要接受这么一次洗礼吧。
还未上山,先听到哗哗的水声,一泓清泉从山谷中跌跌撞撞地流出。溪边芳草萋萋,野花独自开放着。溪水清澈无比,水底的游鱼、卵石皆清晰可见。导游说,这里的溪水没有受过任何污染,当地人是直接饮用的。于是,我们也忍不住弯下腰来,掬上一捧,果真是清凉甘甜,直沁人心脾。
沿着潺潺的小溪一路上行,路上偶遇一只小松鼠,像是从电影《冰河世纪》中跑出来的,拖着个毛绒绒的长尾巴,蹦蹦跳跳地过山道。我们几个不速之客不由地放慢了脚步,生怕打扰了它。谁知道到后面,这样的惊喜不断,不管是水中悠游的小白蛇,还是四处觅食的麻雀……这些深谷中的小精灵,仿佛在用泰然的姿态向我们宣誓,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天钟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野生动物繁多,幸运的话,还能见到野猪、兔子出没的身影,不过不用怕,大部分野生动物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抬头上看,对面不远处的山峰上巨石擎天,那就是著名的岩山。古时,山农不堪官府地主的压迫剥削,高举义旗在山头上立寨造反。据说,山顶上还有一泓永不干涸的泉水及城堡遗址。远远望去,屹立山头的那几棵墨黑的树木,仿佛就是向天呐喊的古代英雄不屈的英姿。
山谷远眺,绵延的富春江……
天钟山的山势并不陡峭,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没有攀爬的艰辛,有的是观景的乐趣。
没走多久,便到了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谷。缭绕的水雾在谷中弥漫着,不知名的野花落了一地,让人犹入仙境。回头远望,是连绵不绝的青山,山脚下,富春江在静静地流淌。此等入画的美景,让我不禁在原地呆立半晌,久久才回过神来,仿佛刚刚真的羽化成仙,与这充满灵气的山水神谈了一番。
穿过一条约三十米长的人工索桥,便到了“转马亭”。传说这里是观音菩萨助朱元璋脱险的地方。当年朱元璋兵败逃到天钟山,仓皇中行至转马潭边,眼看追兵将至,急得仰天长叹。天钟院的观音菩萨在莲花台上作法,潭水边的岩石顿时化成豆腐似的软石。追兵的马蹄深深陷入软石中,慌忙勒转马头,退下山去,朱元璋成功逃脱。我们在导游的指引下俯身看去,潭底的石块上,果真有一个碗口大的石窝,呈倒“U”字形,酷似马蹄印。
“织筐潭”在转马亭的上方,潭水绿如翡翠,经过水冲刷后的卵石光滑圆润,随意地散落在潭的四周。潭上的激流飞瀑,丝丝缕缕地在半空中飞舞,仿佛就是织筐中倾泻而出的雪白的棉线。
天钟山的大部分古迹,都有一个与明皇帝朱元璋有关的传说。关于“神仙石屋”,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说吕洞宾游览天钟山,避雨至崖石边暂息。谁知雨越下越大,吕洞宾于是用力一撞,岩石向内凹进。岩中有一线泉水汩汩外流,但无法入口。吕洞宾怅然曰:“神仙难饮石屋水。”后朱元璋打仗到此,口干舌燥,急于觅水,见神仙所题勃然大怒:“神仙难饮石屋水,我偏要饮个够。”大明天子金口开,岩上立即形成一个小石盆,积满甘泉。自此后,这汪泉水永不干涸,如遇大早,也够数百人饮用。
如今的“神仙石屋”,已是很多游人驻足纳凉的地方。石屋向内深深地凹进去,呈一个半拱形的石洞。里面阴凉舒适,小小的石盆里漾满了泉水,喝一口仙水,清清凉凉,还带有点甜味,整个人仿佛都神清气爽起来了。据说喝此水还有个规矩,只能口对泉喝,或是口对石盆边沿喝,千万不能用手捧水喝。当年有人不听劝,用手捧水喝,结果仙水竟然断流三个月以示惩罚。
继续往上走,没过多久便会看到一个大的休息区,里面有木头做的秋千、摇椅等。坐下来吹吹山风,听鸟儿在林间欢叫,斑驳的光影打在身上,感觉时光就如天上的流云,飞逝如梭。原来在苍茫的时空中,我们也只是山中的几株忘忧草而已,渺小到可以忽略。
天钟禅院,访山中隐士
徒步上山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被誉为“小天竺”的天钟古道场。这里群山环绕,连绵的山峰就如八瓣莲花,而“天钟禅院”就像是花蕊,点缀在莲花之中。两条清溪在寺前汇合,沿左右叠嶂的山势,曲折而下,注入富春江中。
“天钟禅院”旧名“崇福庵”,有说是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也有说是唐贞观年间建造的。比较确切地的说法是元朝至正年间由道信和尚募捐重修,后经清道光、咸丰两朝重修后,规模不断地扩大。
据清康熙《钱令旧志》载:“天钟山,上有天钟院,四山迂回,似列屏障,俗称小天竺。每逢十月二十七日,龙灯、狮子、竹马、瞻礼朝拜者数千人。”可见当年香火的兴旺。
石钟山记 篇13: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五年级七班
五一节这天,我和爸爸又来到了奉化中山公园。
到了山脚下,老远就望见高悬公园大门顶上的三个大红楷书“中山公园”,非常醒目。走上台阶,只见门口两边卧着两尊大石狮,一尊张开血盆大口,令人不寒而悚;另一尊努视远方,仿佛能看透人世间的好人坏人,真是公园的称职“守护神”。
信步踏进园中,我们悠然踩在用精致鹅卵石拼成的山间小道,别有一番情趣。五彩的石子拼出可爱的兔子;细长的青蛇;逗人的松鼠。细腻逼真,令人叹为观止。不远处的山腰中,筑有一座供游客休憩的石亭,亭角耸立,远看非常像一对牛角,亭边是一个池塘,池中用大石头雕出一条大鲤鱼,口喷一股激扬的泉水,旁边还有一只小石龟,好似正和大鱼嬉戏呢!听老人说,龟鱼自古就是东海“一家人”,在此也可证明。
石钟山记原文 篇14:
一、开场节目——流行舞《The one》 (19:40)
女1:尊敬的各位**、各位来宾,
男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
合:晚上好!
女2:这里是x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颁奖晚会的现场,我是主持人xx
男2:我是xx
女1:我是xx
男1:我是xxx
女2:首先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莅临本次活动的**及嘉宾,他们是xx
男2: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二、xx大学学生委员会*李占龙同学讲话(19:50)
男2: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xx大学学生会*李占龙同学总结20xx年xx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开展情况,
女2:掌声有请。
三、播放20xx年xx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视频(20:05)
男2:非常感谢x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感谢参与本次评选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
女2: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始终如一。是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把工作看作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男2:三尺讲台,树起了他们高大的形象;两尺教鞭,挥洒着他们无悔的人生;一生的信念,诉说着无尽的奉献。
女2:今年我们迎来了第xx个教师节,借此机会,让我们心怀感恩,向这些一直陪伴我们成长的可亲可敬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节日祝贺!向所有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让我们真诚的说一声
合:“老师,您辛苦了!”
男2: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一看本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的一路历程,请看大屏幕。
四、校管理类老师颁奖(20:10)
女1:其实,本着为学生奉献的目的,却并不一定要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奋笔疾书,而他们热情不减,用一颗赤诚之心,用一种无悔陪伴呵护着学生们的成长。
男1:一身傲骨,两袖清风,道德文章,高山仰止,他们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雨露,他们就是校级管理类的老师们,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获奖老师们。
女1:恭喜以上老师获得“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一称号。
男1:有请以上获奖老师**领奖,(此处要一些时间等老师和学生**站好)
同时也有请学生**为老师们献上鲜花和证书。
女1:下面请获奖的老师们和同学**合影,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
男1:再次感谢以及祝贺老师们,请大家从我的右手边移步至观众席继续观看我们的晚会。
五、话剧:(20:25)
女1:有些人所拥有的生活,本身就是别人的梦想。总有这样的人,愿做年轻的统帅。总有这样的人,是民族最桀傲的一道脊梁。
男1:远去,行走。站在被梦踩踏过的土地上,去闻远方的风把麦子的香味吹起来。
女1:《在变老之前远去》,关乎一个年轻人远赴乡村支教的爱与梦,责任与离合。
男1:快看,那个年轻人,踩着这片土地上永不黯淡的荣光,带着血脉里不甘殒没的庞大梦想。走来了。
女1: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由为我们带来的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
六、学院管理类老师颁奖(21:15)
女1:谢谢同学们带来的精彩作品。他们奋斗在不同的学院,却从没有让他们忘记自己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男2:他们是学生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雏鹰的领路人,他们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他们就是学院类的老师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获奖老师们。
女1:恭喜以上所有的老师们。
男1:首先有请学院管理类老师**领奖(此处要一些时间等老师和学生**站好)有请学生**为老师们献上鲜花和证书,同时也**我们广大学子表达崇高的敬意。
女1:下面请获奖的老师们和同学**合影。
男1:再次感谢以及祝贺我们的老师们,请大家移步至观众席继续观看我们的晚会。
微博抽奖环节
女1:在我们晚会进行的同时我们的微博墙也是热火朝天,让我们来看一看大家都在微博上
说些什么
男1:(读三条,结束后去**领取奖品)
女1:非常谢谢大家,请以上三位同学在我们晚会结束后到**领取礼物。原景,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该去听一听坐在台下的观众朋友们想要说些什么呢?
男1:没错,今天现场坐着来自不同岗位的老师们和不同学院的同学们,让我们听听来自他们的声音,我们的搭档和已经来到观众席中现场采访老师,学生。
男2:好的,谢谢和,今天看到了照片墙和微博墙上浓浓的师生情不禁心生感动,现场的同学有想要把心中对老师的爱和感谢说出来的都可以举手示意我们!
采访2~3位同学
女1:我知道有很多同学都想在今晚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我们一起把此刻的心情大声的化为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男1:好的,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让我们把舞台交回给和xx学院专业课类老师颁奖
女1:好的,谢谢和。下面我们有请x20xx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学院专业类的获奖老师们**领奖。
男1:恭喜以上所有的老师们,下面有请学生**为老师们献上鲜花和证书,同时也**我们广大学子表达崇高的敬意。
女1:请获奖的老师们和同学**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
男1:好的,再次感谢以及祝贺我们的老师们,请大家从我的右手边移步至观众席继续观看我们的晚会。
七、微电影(21:00)
男1:此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还向全校各个学院征集优秀微电影作品。
女1: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制作的作品夺得头魁,下面我一起来观看微电影《匆匆那年》。
八、校公共课类老师颁奖(20:45)
女2:谢谢同学们带来的精彩作品。古代文学家韩愈曾经在《师说》中这样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男2:一方教室,一座讲台,他们口若悬河、学富五车,而一座小小的讲台却容纳不了他们对我们广大学子无限的启迪与指引,下面我们就要为公共课类的老师们颁奖,请看大屏幕。
女2:恭喜以上所有获奖的老师们。
男2:是的,接下来有请老师**领奖(此处要一些时间等老师和学生**站好)有请学生**为老师们献上鲜花和证书,同时也**我们广大学子表达崇高的敬意。
女2:下面请获奖的老师们和同学**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
男2:好的,再次感谢以及祝贺我们的老师们,请大家移步至观众席继续观看我们的晚会。
九、晚会结束,啦啦操队员留场,主持人作结束语,嘉宾留影。(21:45)
女1:今夜我们相聚在此,共赞师恩
男1:今夜我们相聚在此,荡涤心灵
女2:x20xx年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颁奖晚会就要跟您说再见了。
男2:谢谢老师们的光临,谢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谢谢全体工作人员。
女1:祝大家
合:晚安!
女1:请老师们**合影留念。
石钟山记原文 篇15: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肥水)北对八公山,山上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是汉高帝之孙,厉王长子也,折节下士,笃好儒学,养方术之徒数十人,皆为俊异焉。忽有八公,皆须眉皓素,诣门希见。门者曰:‘吾王好长生,今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相闻’。八公咸变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炼金化丹,出入无间。乃与安登山,薶金于地,白日升天。余药在器,鸡犬舐之者,俱得上升。其所升处,践石皆陷,人马迹存焉。故山即以八公为目”。按肥水之战时,前秦苻坚登寿阳城望八公山草木,皆以为晋兵,即此山也。据《凤阳府志·山川考》,八公为: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八人。
八极
古时谓八方极远之地。《准南子·墬形训》:“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自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
八骏
以谓周穆王之八骏马。《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郭璞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则云:“(穆)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内翅。”则匪特名号迥异,其行迹更出以想象。古来袭用八骏泛指好马如唐王李世民之八骏等。
八仙
民间有关八仙传说不一,多有变化。明朱有燉杂剧《八仙庆寿》中以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徐神翁、吕洞宾为八仙;至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即《东游记》),去徐神翁而易以何仙姑。后代民间所传之八仙,即本此为说。又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四云“明人有《西洋记》一书,载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事,中有八仙:一、汉钟离,二、吕洞宾,三、李铁拐,四、风僧寿,五、蓝采和,六、元壶子,七、曹国舅,八、韩湘子。无张果老、何仙姑,而别有风僧寿、元壶子,亦异闻也。”又晋谯秀《蜀记》以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为蜀之八仙。查唐代杜甫有诗名《饮中八仙歌》,看起来“八仙”之说,早始于唐。现代约定俗成的说法八仙是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铁拐李。
八仙过海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上)”:《四游记》,其书凡四种,一曰《上洞八仙传》,亦名《八仙出处东游传》。“传言铁拐(姓李名玄)得道,度钟离权,权度吕洞宾,二人又共度韩湘曹友,张果蓝采和何仙姑则别成道,是为八仙。一是俱赴蟠桃大会,归途各履宝物渡海,有龙子爱蓝采和所踏玉版,摄而夺之,遂大战。八仙‘火烧东洋’,龙王败绩,请天兵来助,后得观音和解,乃各谢去,而'天渊迥别天下太平'之候,自此始矣。书中文言俗语间出,事亦往往不相属,盖杂取民间传说作之。”又据《东游记》,八仙过海时,吕洞宾倡议,谓不复得乘云而过,须各以物投水,乘所投之物而过。于是,铁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韩湘子以花蓝投水中而渡;吕洞宾以箫管投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折版投水而渡。其余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何仙姑等亦各以纸驴、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终俱得渡海。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脉望馆抄校本《也是园古今杂剧》有《争玉版八仙过海》一剧,即演斯事。民间图案多有采用此典,参见本网之《中国传统民俗图典》。.
八阵图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有诸葛亮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鹳势,聚石分布,宛然尚存。峡水大时,大树十围,枯槎百丈,破磑巨石,随波塞川而下,水与岸齐,人奔山上,则聚石为堆者,断可知也。及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唯诸葛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仅已六七百年,淘洒堆积,迨今不动。”又唐杜甫《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谓此。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写东吴陆逊为诸葛亮神奇阵图所困、终被诸葛之岳父黄承彦引出之事,查陈寿所著《三国志》并无此一说,当是齐东野人之语。按八阵图遗迹有三:一在陕西沔县东南;二在四川新都弥牟镇;三在四川奉节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已记之,但云“累细石为之”,岁月消损,磨灭殆尽。初无神话描绘,皆为后来所增饰。
八卦
《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按八卦以“一”与“‐‐”符号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其名曰:乾(三阳)、坤(三阴)、震(上二阴下阳)、坎(上下阴中阳)、艮(上阳下二阴)、巽(上二阳下阴)、离(上下阳中阴)、兑(上阴下二阳)。
《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之比较 篇16:
摘 要: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文章通过“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指出了两篇游记在实践作者的文学主张、表达方式、主旨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异 同 比较研读
无论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是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历来是古代文言散文的必选篇目。两文的作者同为“唐宋散文家”之一,而且两文在教材中也常常被编排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作为北宋游记散文的代表,两文都是通过记游以说理的上乘之作。将这两篇“记”进行“同中求异”、“辨异求同”的比较研读,我们发现,两文在写作时代、谋篇布局、主题阐发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有旨趣和特色,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各树一帜,各领。
一、写作年代大体相同,凸显了同中有异的文学主张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正是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志得意满,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之时。《石钟山记》作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及“乌台诗案”而被贬后的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途中。两文写作时间虽前后相差30年,但都是写于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以欧阳修为首的北宋诗新运动,反对北宋初年浮糜文风,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已取得彻底胜利这样一个大背景。王安石和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深受诗新运动的影响,文学创作趋于成熟。两人都批判那种“力去陈言夸末俗”和“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辞章家习气,[1]注重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和理性的说服力,可以说这两篇“记”就是他们文学主张与写作实践的体现。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起来,他既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个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糜的文风,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刻镂、绘画也”,“要之以适用为本”(《上人书》)。[2]他的诗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对文章实用性重视超过其艺术性。[3]《游褒禅山记》不以写景状物见长,而以立意超卓取胜,就是他文学主张的鲜明体现,也是他“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古文鉴赏辞典》)。此文写作四年之后,即嘉v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上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中央集权。[4]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终于发动了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可以说,他那种力排众议、锐意变法,虽屡次罢相,但每次起用后都义无反顾的精神力量,正与这篇游记中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交相辉映。
跟王安石仅仅把文章看作器皿上的装饰品不同,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注重文学的独创性和表现力,认为作文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见《答谢民师书》,下同),提倡文学创作中的独创精神。又强调“求物之妙”,即追求能够表现事物特征的神妙之处。[5]他在强调文章的道德意义和政治作用的同时,还认为文章如“精金美玉”、“金玉珠贝”、“各有定价”,相当重视它本身的艺术价值。[6]作为“五记”之一的《石钟山记》(其余“四记”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借景说理,可读性强,正是他文学主张实践的结果。相比而言,在艺术性上,可以说《石钟山记》超过了《游褒禅山记》。文中对石钟山夜景描写生动,形象感人,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这是苏轼对古代散文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清代“桐城派”散文大家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刘大评价此文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确实道出了本文的特点。[7]
二、叙议结合写法相同,记游议论各有侧重
两篇游记都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因事见理,卒章显志;且层次清楚,结构严密。但两文在叙议结合的具体安排和侧重点上又有不同。
《游褒禅山记》除最后补写外,主体分为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它是上下相对、两相配合的二元结构,重点在分析说理。文章在简要记叙游前洞和后洞的经过后,用“于是余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议论。作者因此联想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遥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把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下来,否则徒然让人讥笑和遗下无穷遗憾。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可是还没有完,作者又由“余于仆碑”引出了“学者”应采取的“深思”而“谨慎”的治学态度。因此,整篇文章的重点在议论说理,逻辑严密而又自然流利。
《石钟山记》首段以议论为主,记叙为辅,提出问题并点明游山的动机。中间一段记叙游山,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探访考察的经过。同时运用了写景、状物、拟声的描写方法。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以证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末段以议论照应开头,交代作记的原因和感想,水到渠成。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三段文字是议从记发,记从议起,穿插描写,紧密结合,有机地构成一个整体。总体上是“议论―记叙―议论”的回环链型结构,重点在于记叙、描写夜游石钟山的经过和景物。
此外,作为游记,两文都交代了写作时间和同游的人,但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又有不同,前者是在文末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同游的四人和写作时间,而后者则是在文中,即游山前交代时间和同游的人。
三、主旨异中有同,治学精神一致
《游褒禅山记》通过游褒禅山的经过,着重阐发了两个观点:一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不避险远,知难而进,反对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并指出要达到崇高的目的,除了有崇高的理想(“志”)和足够的能力(“力”)之外,还必须有坚定的意志,不随人而止,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辅助。在“志”、“力”、“物”三个条件中,尤其是强调了“尽吾志”的作用,“志”是第一位的。二是从所见的仆碑而联想到古书残缺不全,以讹传讹者甚多,因此做学问的人必须“深思而慎取之”,不可人云亦云。
《石钟山记》作者带着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的疑问,通过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并就此发表议论,提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而不可主观臆断的正确主张。这不仅是作者身临其境,实地考察,辨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一种感悟,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尽管他的考察不完全正确。
《游褒禅山记》的第二个观点与《石钟山记》的观点体现了相同的思想,即在治学和做学问的态度上必须谨慎、躬行,要有不迷信前人、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的精神。因此,两篇游记散文所表达的主旨异中有同,治学精神一致。
四、语言明白畅达,风格各树一帜
王安石和苏轼同属于北宋散文大家,他们的文章语言大都明白畅达、朴素自然,但由于人生阅历的不同和文学主张的差异,语言风格各树一帜。
王安石的散文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较少注意酝酿气氛,描摹物象,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因此他的散文一般立意超卓,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练朴素。《游褒禅山记》第一自然段按照由山―院―洞―碑的顺序记叙,行文简洁,没有过多的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记叙游华山前洞和后洞的经过,也是非常简洁的;然后由自己“不得极夫游之乐”引出下段的“余有叹焉”,进行严密的说理。经过几次转折,层层深入地论说“余之所得”,结构严谨,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这是与前文所述的他的文学主张有关的。故而他的游记不是为“记”而记,而是借“记”以说理,更没有那种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
苏轼既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又注重文章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作用,因而形成了他文章语言恣肆的风格。《石钟山记》写夜游石钟山一段突出地写了骇人的怪石、夜鸣的栖鹘、涵淡澎湃的波浪声;还相应写了人的心理反映,“心动欲还”、“舟人大恐”,渲染阴森可怖的气氛,使人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运用想象、夸张、比喻的手法,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绘声绘形,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正如他自己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8]而这段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正为末段“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因此,又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由于阅历丰富和学问渊博,苏轼能突破前人在文章方面的种种限制,力求自由而准确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境。这就使他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文说》),达到了“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境界。
北宋后期的苏门诗人陈师道曾云:“韩退之(韩愈)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论耳。”(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道出了宋代散文长于议论的一个普遍特点。这两篇游记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2][5][6][8]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1,35,54-56.
[3]莫砺锋主编。文学鉴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第1版:108.
[4]施肇基主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99.
[7]燕宪俊。苏轼散文名篇“五记”艺术特色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0,(07).
石钟山记原文 篇17: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癸丑(guǐ) 会稽(kuài) 感慨(kǎi) 放浪形骸(hái)
B. 愀然(qiǎo) 舳舻(zhóu) 窈窕(yǎo) 游目骋怀(chěng)
C. 旌旗(jīng) 横槊 (shuò) 酾酒(shī) 冯虚御风(píng )
D. 庐冢(zhǒng) 修禊 (xì) 枕藉 (jiè) 前仆后继(pū)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狼藉 桂棹 麋鹿___________猝不及防
B. 蜉蝣 倦怠 嫠妇___________暴虎凭河
C. 幽壑 窈窕 虚诞___________流殇曲水
D. 瑰丽 愀然 枕藉___________沧海一栗
3. 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但为国内类型片的___________之路增添了一 ___________亮色,还在《疯狂原始人》、《钢铁侠3》、《遗落战境》和《被解救的姜戈》等四部“好莱虎”的___________ 下维持长线走势,以___________的排片和几近过半的上座率屡创华语电影的奇迹。在轻松拿到“最卖座女导演”___________后,赵薇证明了自己首次试水导演“全面开花”的成功。在《致青春》的带领下,今年的5月档期华语片___________ 海外大片,可谓创造了国产电影的奇迹。
A. 放映 抹 威胁 密集 称号 大败
B. 探索 抹 围剿 坚挺 头衔 完胜
C. 创新 丝 封杀 密集 荣誉 打败
D. 改革 丝 挤压 频繁 封号 全胜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B.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 这个问题你应该原原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D.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
5.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序言的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C.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他开辟了婉约词风。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D.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石钟山记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6. 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余自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到
B. 吾固笑而不信也 固:副词;本来,原来
C. 空中而多窍 窍:窟窿
D. 殆与余同 殆:几乎
7. 下列全都属于作者严谨求实精神的一组是( )(3分)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②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③余固笑而不信也④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⑤舟人大恐。徐而察之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记叙作者夜游石钟山的情景,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山名的由来,说明凡事不可轻信传说或妄加臆断,而要注重“目见耳闻”,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作出正确的结论。
B. 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结构十分严谨。
C.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的怀疑。
D. 这是1篇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
9. 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人不余欺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也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
11.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南柯子忆旧
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3)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__________ ,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13. 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及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例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请根据这种方式给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填一个准确的字。(5分)
予乃摄衣而上,履岩,___________ 蒙茸,___________ 虎豹,___________ 虬龙,___________ 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14. 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四、写作(40分)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所有有飞翔本事的动物开会。麻雀说:“我的翅膀太小了,飞不到鹰的高度,别人都嘲笑我。”鸵鸟说:“我的翅膀拉不起沉重的身体,已经快要成为摆设了。”蝙蝠说:“正因为这翅膀,人们都说我是禽兽。”动物们在不停地吵嚷。忽然看见有一个人在角落里,便问他:“人啊,你没有翅膀,为什么也来这里呢?”人说:“我确实没有翅膀,但我拥有思想,我可以凭借着思想的翅膀飞到任何我想要到达的地方,这才是世间最美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