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教案【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古诗》的教案【参考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古诗二首》的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会认“首、踪”等9个生字,会写“首、无”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古诗大意。

4.多元识字。

5.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首、踪”等9个生字,会写“首、无”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

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识字入题,从而引入古诗。

新课教学()分钟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课件出示2)

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课件出示5)

(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课件出示7)

诗画对应,教学“踪迹”。

(课件出示8)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等3幅图片说说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是留下的踪迹。

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通过对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

四、诵读积累。

通过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吗?(课件出示9)

小娃撑,偷采回。不解藏,浮萍开。

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

撑,采。藏,开。

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课件出示10)

配乐背诵古诗。

五、写字。

(课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观察它们所在的位置。

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难点。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三个点笔画的方向。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写字难点的讲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重点字的指导,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书写,规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

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

不解一道开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萍( pín pínɡ)泉(quán qán)露( loù lù)

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

参考答案:

1.踪(zōnɡ)萍(pínɡ)泉(quán)露(lù)

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D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古诗大意。

2.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分钟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大家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小池》)

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这首诗是谁写的?(杨万里。)(板书:杨万里)

(课件出示13)老师简介: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数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集体认读生字:(课件出示14)

无树爱尖角(板书:无树爱尖角)

学生边读,老师边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交流记忆方法。

5.集体反馈。(1)熟字带生字:对—树用—角友—爱

(2)编儿歌记忆:二儿——无上头小下头大——尖

6.再读古诗,看谁把字音读得准。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课件出示15:《小池》)听老师范读,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甲:夏天的景色,因为荷花在夏天开放。

学生乙:夏天的景色,因为夏天的蜻蜓最多见。(板书:夏天蜻蜓)

2.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些景物,你还从诗中看出有什么景物呢?学生甲:有泉水。

学生乙:还有树。

3.那还有没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老师简单讲解: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

4.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找到小伙伴,再读读古诗。(课件出示16:《小池》)

设计意图:简介作者,识记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元识字,自主识字,体现教材的特点。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理解感悟,自主学习诗句的词句。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齐声诵读,更能读准节奏,总结全文,积累语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四、诵读古诗,课后延伸

1.齐背古诗《池上》《小池》。

2.请每个学生收集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板书

内容泉眼惜

小池树阴爱生动有趣生机勃勃

小荷露

蜻蜓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xiān ài xī jiān jiān jiǎo cǎi yònɡ dà shù

()()()()()

二、区别字组词。

踪()原()何()青()

粽()泉()荷()蜻()

三、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小池

泉眼,

爱晴柔。

小荷才露,

立上头。

答案

一、首先爱惜尖尖角采用大树

二、区别字组词。

踪(跟踪)原(原来)何(如何)青(青草)

粽(粽子)泉(泉水)荷(荷花)蜻(蜻蜓)

三、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尖尖角早有蜻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

2.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3.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上节课学过的古诗《池上》,创设了学习古诗的氛围,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完成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

4.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法,并向别的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小学生总是对新的事物感兴趣,更多的识字法使得学生能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5.在学完《小池》后,再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加深感悟夏天的美好景象。课外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这样就不是为了教古诗而学古诗,而是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不足之处:

1.课堂环节的设计,再生动活泼一些,加入一些游戏活动的因素,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古诗的朗读指导不太到位。教师的范读做得不够好,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池上》和《小池》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是叙事,后者是写景。《池上》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菜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小池》从“小”处入手,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

作者介绍

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写出农民的艰辛和欢乐。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颇有争议性。一般而言,池塘是小得不需使用船只而多采竹筏渡过的。另一个定义则是可以让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况下安全横过,或者水浅得阳光能够直达塘底。池塘也可以指人工建造的水池。

通常池塘都是没有地面的入水口的。它们都是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进池。因为如此,池塘这个封闭的生态系统都跟湖泊有所不同。池水很多时都是绿色的,因为里面有很多藻类。

在亚洲,池塘常见于庭院,小区之内;而在欧洲,池塘经常见于城堡之中;在加拿大,水资源丰富,池塘很常见。

其他资料

描写夏天的古诗:

山亭夏日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首角

无采

爱尖

二、比一比,再组词。

首采

自菜

无角

天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作品文字洗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生动逼真地描述了一个天真活泼、憨厚可爱的

形象。

四、重点段落品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

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这一句的意思是。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读一读,注意画出停顿。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参考答案:

一、略二、一首自己采花白菜无法天地一角用处三、白居易儿童四、宋杨万里小荷叶水里的荷花还和小孩子一样,刚刚一点点。

《古诗二首》的教案【第二篇】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识字1》,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

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五:作业

填空;

离离—( ) 一岁—( )野火—( )春风—( )

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音乐诵古诗烘托气氛(小组同学共同分享)

二、新授

(一)师过度语:引出古诗

1、介绍(绝句)

2、介绍诗人杜甫(课件)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把古诗读给同桌同学听。

3、认读诗中的生字(课件)

4、指导断句

(1)第一句师指导标画断句

(2)生独立在书上标出断句

(3)根据你所标注的断句再把诗读两遍

(三)理解诗意

1、读第一句话,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

根据注释教学生怎样理解诗意

生:边读边思考

把你看到的景象与大家共同分享。(理解诗意)

2、同样方法学习其他几句。

生:边读边思考

小组互相说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每小组由一名代表描绘你所看到的美景(说出古诗大概意思)

师过度:(诗文、景、配乐)

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3、展示学生作品、小结

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

三、练习朗读古诗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自由练习朗读小组选出一名朗读较好朗读与大家共同分享。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四、背诵、识字、默写。

1、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不背下来多可惜啊!(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齐背)

五、识字

师:懂得背诵还不够,还要把它默写下来。在默写之前,我们

先来识记诗中的三个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生字的?

1、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2、书写生字

3、默写古诗

六、总结

教师小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从远处来看这幅景,(出示图这幅图画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静的环境。为什么杜甫喜欢这个环境呢?那时,国家刚刚平息了安史之乱,人民要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实现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咏柳》中的生字新词,会背诵和默写全诗。

2、使学生学生理解《咏柳》这首诗的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再学一首古诗《咏柳》。

二、新授:

1、按照正确的读音,把诗歌读正确、流利。

2、小组互相读一读,评议。

3、指名读,纠正读音。

4、自学生字。

(1)边读边把课后的6个生字画出来,读准音,利用字典或注释理解词义。

(2)小组互相检查。

(3)听写。

三、理解诗意。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自由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汇报。

(1)指名读第一二句,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2)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感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3)指名读。老师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4)全班看读这两句。

(5)自学第三、四句。

四、指导朗读,加深理解,指导背诵。

五、复习巩固,背诵并默写。

六、作业:1、默写古诗《咏柳》。

2、课下自己试着说一说古诗的大意,并试着画一画

古诗两首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

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⑴ 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⑵ 思考: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⑶ 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⑴ 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⑵ 思考:

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⑶ 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

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

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

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第五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 寺 危 辰 恐 惊 似 庐 笼 盖 苍 茫。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惊”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20 340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