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精彩8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精彩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一篇】
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六复色: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2、能力目标: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漂亮的图案。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是缤纷、蓬勃的季节。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的运用。
1课时。
课件、颜料(红、黄、蓝)、白色纸、调色盘、一次性杯子、毛笔。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色彩有哪些?
提示:白色、蓝色、红色、粉色、紫色、绿色、黄色……等等。由此可见,画画离不开色彩,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与复色》。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三原色:
什么叫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包括那些呢?请同学们打开美术课本第11页,将一一为我们揭晓。看完后同学们可把自己的意见和同桌讨论讨论。
通过自学和讨论,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原色了吗?谁来说说?[播放幻灯片]。
提示:原色是指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哪些?[播放幻灯片]。
提示:红、黄、蓝。
2、认识三间色:
若是我们把三原色两两相混合,将会变成什么新的色呢?同学们拿出备好的颜料、水杯、调色盘、毛笔等用具,实际操作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实际操作之后)现在请同学来说说操作的.结果。[播放幻。
灯片]。
提示: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像这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叫间色,又称二次色。那橙、绿、紫就是颜料的三间色。
现在我们来复习多一遍,什么叫间色?[播放幻灯片]。
提示:颜料的三间色是橙、绿、紫。
3、复习颜料的三原色与三间色。
[播放幻灯片]我们来看看色相环,中间的三种色它们分别是什么?
提示:红、黄、蓝。
红、黄、蓝是颜料的什么色?
提示:颜料的三原色。
把三原色两两相混合成哪些色?
提示: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橙、绿、紫是颜料的什么色?
提示:颜料的三间色。
4、认识复色。
看看色相环红和橙之间的这色块叫什么?它是怎样调和而成的。
提示:黄+橙=黄橙,黄+绿=黄绿,蓝+绿=蓝绿,
蓝+紫=蓝紫,红+紫=红紫。
提示:颜料的复色有: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
5、教师小结。
不论是间色、还是复色,调配时的比例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和复色变化。
(三)、课堂练习[播放幻灯片]。
了解了如此丰富的色彩,就让我们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一张白纸来当作布,为这块布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与丰富色彩。
比一比,谁设计得更漂亮,色彩更丰富。
(四)、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
(五)、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设计得也很漂亮,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积极向上,为自己描绘出美丽的人生。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二篇】
2课时。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1、认识色彩的对比。
2、如何运用对比色。
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三篇】
编织工艺品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在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本课中学生要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进行简单的穿编制作。可将纸条、草绳、草叶等材料,通过剪、粘、穿编等方法,编织成有趣的作品。
教材中用纸穿编成的“仙鹤”展翅高飞,活灵活现;用玉米叶穿编成的龙,利用了玉米叶天然的肌理,看上去纹理清晰,精美绝伦;用草叶穿编成的蝗虫,造型逼真;用彩色纸条穿编成的变色龙,色彩艳丽,趣味盎然;用草叶穿编成的小兔子,技法独特,新颖有趣;用麻线穿编成的小毛驴,精巧细腻,憨态可掬。这些作品能在材料选取、制作技巧及思路拓展上给学生以帮助。
本教学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高,又开拓了学生造型的新领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可采用激趣方式导入教学。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穿编工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拆分、恢复,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如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图案的设计等,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作品质量。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认识编织概念—欣赏与编织有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编织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实践制作—展示评价。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一顶太阳帽,交流学生分享的“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精彩8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编织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回忆身边常见的编织物品,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感受编织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二)发展阶段。
拆开、恢复草帽,探讨它是如何编织而成的,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动手试做,初步掌握基本的编织技法。
学生欣赏分享的“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精彩8篇”,思考:编织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可以怎么添加?怎么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作品,简述制作心得及感受。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编织工艺品,请学生讲一讲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教师提问:“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学生自学教科书中的穿编技法,探索其规律。观看教师示范穿编一件简单的作品,巩固基本技法。
分组讨论,总结步骤,解决难点。
对穿编技法进行改进、创新。对穿编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
在教师范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还可以怎么做,可以选取什么材料,并动手把自己的设想制作出来。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对学生作品的造型要求不应太高,只要作品完整、有趣就可以。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四篇】
1、让幼儿掌握人的五种基本表情的其中三种。
2、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3、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画纸、彩色笔、双面胶、镜子、各种表情图片活动过程1、引入课题2、首先让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画表情》,幼儿可以边欣赏边学习。
幼儿回答:拍拍手、跺跺脚······老师提问幼儿为什么要拍拍手?跺跺脚?
幼儿回答:眼睛弯弯、眉毛弯弯、嘴巴朝上翘······老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高兴的表情,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高兴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高兴的表情。
幼儿回答:哭······眉毛、眼睛下垂,嘴巴向下落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哭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哭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哭的表情。
(3)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
幼儿回答:生气······老师提问幼儿: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眉毛竖起来、眼睛圆圆的······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发怒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怒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怒的表情。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画人的表情要抓住人的眉毛、眼睛、嘴巴······幼儿跟着老师再说一遍画表情的口诀,请幼儿自己说一遍······6、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从今天画的表情里找一个可以表达自己今天心情的,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五篇】
造型表现。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写生工具。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1、引导阶段。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六篇】
1、用一组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1、用有方向性的线条表现雨滴。
2、遮挡关系的处理。
绘画工具。
一、引导阶段: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雨点儿落下来了,街上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避雨的?
2、请学生表演雨中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遮挡关系。
3、下雨时,我们的城市是怎样的情景?
4、下雨时,你最喜欢的或最讨厌的事是什么?
(二)欣赏图片。
看看书上的图片,选你喜欢的一幅说几句话?
二、发展阶段:
(一)启发想象,激发情感。
1、听故事并补充完整(挂图拼贴)。
谁来添画落下的雨点儿?
想一想,明明怎么办?或者你怎样帮助明明呢?
2、请学生为明明添画雨具。
(二)观察分析:
明明穿上了雨衣,看起来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了?
(三)鼓励创作:你想画雨中的什么呢?
(四)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幅下雨时的情景,画名叫淅沥的小雨。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涂色。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互评。你喜欢谁的画?
五、课后拓展:
谁知道,天上落下的雨点儿到哪去了?
六、宣布下课。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七篇】
1.了解椅子的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初步掌握椅子的基本造型与功能的关系,学习用手绘设计图或立体制作的方式设计一把新颖的椅子。
2.通过观察,分析,小组合作探究椅子的基本结构与造型,理解椅子的造型与功能的关系,结合人们的不同需求创新设计椅子。
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用设计改善生活的信心。
了解椅子的基本造型与功能等相关知识,设计出造型和功能有机结合的椅子。
:小组合作探究评论。
五年级学生具备了设计的基本知识,能用设计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展现自己的设计,并与他人简单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到造型与功能,思考设计中怎样创新,满足人们对椅子的需求。
1.教师出示一把椅子,提问:这把椅子由那几部分组成?(椅背、椅子面、椅背、扶手)。
2.椅子的每个部位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答)。
4.既然有这么多不满意的地方,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创作一个造型美观的椅子。板书设计:造型别致的椅子。
1.了解椅子的历史,。
汉代以前,人们是席地而坐,随着西域商路的开通,椅子作为外来家具被最先引入,后来出现了交椅,圈椅,官帽椅等。
现在,大家随着老师来探究经典。请大家把书打开,看36页的这三把椅子,谈风格特点。
风格:中国——舒适德国——大气荷兰——现代。
2.分析椅子的造型。
现在的椅子造型别致、功能齐全。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ppt出示不同造型的椅子,学生观察分析。)。
板书:造型折叠椅躺椅转椅。
3.这些椅子适合那些人群?(让学生知道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5.设计师的灵感其实很多都是源于生活和自然,这几把椅子都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的一部分)。
6.你可以换成什么?仿生椅。
总结: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仿生法。
(就是模仿某种东西的造型,并对某种东西造型进行添加或去除一些部分,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5.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椅子?(小组讨论)。
从你们的眼神,老师已经看出你们早迫不及待想展示自己的才华了,你想给你的同桌或好朋友设计一款什么造型别致的椅子呢?现在,开始动手吧.
1.你用了什么巧妙的设计满足人们对椅子的特定需求。
2.你的设计是怎样体现形象与功能关系的?
3.你的设计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4.评价同学的设计,看过他人作品之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造型别致的椅子,同学们对椅子的作用,设计方法都有了很深的了解,并且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表现的很好。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勇于创新。
造型别致的椅子。
组成:椅背椅面椅腿。
造型:折叠椅躺椅转椅仿生椅多功能椅。
设计要求:美观实用以人为本。
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第八篇】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分享的“小学美术教案案例精彩8篇”,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1、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生:能!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