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精选5篇】
【导言】此例“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精选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咬文嚼字教案【第一篇】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关于作者
朱光潜(1897~1986)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字孟实,笔名明石、盟石、孟石等。1897年9月19日出生于安徽桐城乡下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青少年时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1919年入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放弃文言文,改用阿拉文库,追求西方的社会科学,1921年7月,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发表于《东方杂志》,大学四年毕业后,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浙江大虞春晖中学任教,并创办立达学园,1925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心理学、哲学和艺术史。1929年取得文学硕士后,转入伦敦大学研究莎士比亚。翌年,赴巴黎大学注册,学习法文和法国文学,其后又转入莱茵河畔斯特拉斯堡大学,奋斗三年写成了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获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完成的主要著作有《诗论》(1943年初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变态心理学派别》(1930年)、《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1932年)、《文艺心理学》(1936年),其中多次再版《诗论》,这是他经过长期酝酿,运用中西诗学比较的方法写成的,更表现出他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他甚至说过,他在美学上的发展是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基础的。《诗论》利用了中国诗学的丰富资料,融会了中西诗学遗产的优良传统,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借鉴。这是一本具有独创性的、有系统的力作,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不过,在读者的印象中,他受西方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影响,特别是受克罗齐的哲学、美学观点的影响,更为突出。他在《文艺心理学》中主张的“移情论”“距离说”是在“艺术即直说”的前提下提出的,这些观点,在思想体系上,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由于这部著作向读者介绍了西方现代美的成果,在当时引起过广泛的影响。
1933年回国后,朱光潜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西语系讲授《西方名著选读》《文学批评史》,以后又在清华大学、北平大学、中央艺术学院兼课。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语系教授。朱光潜在成都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理事。以后,又改任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一度兼任教务长,他主编过商务印书馆的《文学杂志》。《克罗齐哲学述评》(1948年出版)是这时期的力作。
1946年冬,朱光潜返北京大学任教,任西语系主任,翌年兼任文学院代院长。1948年冬,他拒绝南去,毅然留在北京,精心翻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1954年出版),以迎接解放。他的美学研究也进入新阶段。此后,他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他积极参加1956年到1962年的全国性的美学大讨论,出版的译著有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1950年)、《拉奥孔——诗与画的界限》(修订本,1977年)、《歌德谈话录》(1978年)、黑格尔《美学》(1959年~1981年)等,他翻译的西方美学原著数量较多,他将黑格尔的《美学》译成中文,事实证明他是最能胜任的。由于不屈不挠的努力,使大批青年学者能看到西方美学史的原著,使中国现代美学与西方美学缩短了距�
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著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1963年、1964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阐述西方美学发展的专著,这部著作重视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吸取了国外各类著作的成果,作者有正确的历史观点,重视叙述的客观性;对于贯穿西方美学史的重大理论问题又进行了集中的论述;作者视野广阔,对于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流派,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考查,又特别注意了社会意识形态间的互相影响。这样,对西方美学史发展的脉络理得比较清楚,认识也更深入了,作者善于将对历史潮流的论述与深入剖析重要美学家结合起来,显示了有血有肉、史论结合的特色,这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总结西方美学史的重要成果。
美学大讨论以来,朱光潜改变了过� 所谓客观,指的是自然物,这是产生美的条件;所谓主观,指人的既定的主体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所谓“统一”,指在人的主观条件影响下形成的“物的形象”,物是第一性的,“物的形象”则是第二性的,美感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为物的形象的社会的物。此后,他发愤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运用几种外文原版进行逐字逐句的对照。他的论点在《大百科全书》“美学”条中得到扼要的阐明,一是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为美学带来一个最根本的转变,就是从单纯的认识观点转变为实践观点,以往的美学都大半从认识论出发,只满足解释一些美学现象。马克思主义美学都大半从认识论出发,证明了文艺活动是一种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显出基本一致性”,人的本质力量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挥。二是“整体人”的观点,以往的近代美学大半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看法,把有生命的人割裂为若干独立部分,19世纪后期的生物学带来了与机械观相对立的有机观,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在美学上特别强调人的整体性,“不但强调人与自然(我与物)的统一,而且也强调人本身全部身心两方面各种‘本质力量’的统一,在‘整体人’的概念上比歌德又前进了一步”。如果从这种人与自然以及人本身各种功能辩证统一的观点,来检查一下以往各派的美学思想,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对美学将会引起一场多么宏伟而深远的革命。
粉碎“四人帮”后,朱光潜著有《谈美书简》(1980年)、《美学拾穗集》(1980年)、《悲剧心理学》(1932年英文本,1983年译成中文出版)等,出版的译著有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983年)、维柯的《新科学》(1986年)。朱光潜于1986年3月6日病逝于北京。他一生著译七百多万字,上海文艺出版了《朱光潜美学文集》(五卷本)、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有《朱光潜全集》(21卷本)。他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摘自《文艺美学辞典》•辽宁大学出版社)
二、课文析读
《咬文嚼字》中有三处举例、一处引用,用来说明道理。对此如不甚了了,会影响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此外还有几个词语也很重要,这里一并补充注释供大家参考。
(1)关于石秀骂梁中书:见于《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有关故事情节是:梁山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卢俊义被梁中书捉住。梁中书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的留守,“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由于他是朝廷奸臣的忠实走狗,所以石秀骂他是替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话中的“你这”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蔑视。
(2)关于杨雄醉骂潘巧云:见于《水浒传》第四十四回。故事说得是杨雄上梁山之前的一个情节,杨雄的妻子潘巧云跟和尚裴如海通奸被石秀发现,石秀把此事告诉了杨雄,杨雄在酒醉的情况下骂了潘巧云,一连说了六个“你这”,发泄了难以忍受的怒气。
(3)关于茗烟骂金荣:见于《红楼梦》第九回。茗烟是贾宝玉的书僮,陪侍宝玉在家塾中读书。金荣是与贾府沾亲的一个孩子, 也在这个家塾中读书。金荣依仗贾瑞等人做靠山,欺负了宝玉的好友秦钟。茗烟仗着主子在贾府的地位,大闹学堂,骂了金荣,公然叫阵:“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话中的“你是”有假设语气,意为“你若是”“假若你是”,还带着“你不是好小子”的讽刺意味。
(4)关于“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见于韩愈的《答李翊书》一文。韩愈在这篇文章中叙述了自己长期学写文章的体会,阐述了一些精辟的观点,其中一条就是写文章必须抒写内心的真实感受,一定要把那些陈旧的话、那些许多人都已经说过的话去掉。惟陈言之务去,就是“务去陈言”,为了强调而采用了宾语前置句式。
(5)炼字:指写作时在遣词造句方面下苦功,力求其精的作法。
(6)斟酌:原意是斟酒以供饮用,也用来喻指商讨或考虑以决定取舍。课文中指考虑文字运用得是否恰当。
(7)锱铢必较:比喻在很少的钱或是很小的事上面也一定要计较。锱和铢都是我国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为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锱铢放在一起极言数量之小。文中用来表示咬文嚼字要达到极细微的程度。
(8)咬文嚼字:通常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含有贬义,说的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即过于斟酌字句,或说死抠字眼儿而不顾及精神实质的现象。课文中是贬词褒用,借以说明在文学创作和阅读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阐明“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道理。
(摘自《语文报》XX年3月6日,高森/文)
三、阅读方略:揣摩语意
揣摩语意就是指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思考、认真推求、辨明含义,进而辨析语句的深层含意。这是读懂文章的重要环节,抓住它们也就等于找到了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以下从几方面来谈一下揣摩语意的方法和步骤。
(一)分析结构
1篇文章中,尤其是议论文和复杂的记叙文,重要的语句往往是较为复杂的语句。对它们的理解,可先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去分析理解句意。先删去枝叶,留其主干,句意就清楚明白地展现在面前。然后再根据其修饰成分的限制范围,去进一步探求其内涵,句意就更明确了。
(二)抓关键词
文中的关键句,往往较为深刻,有些含蓄语句的探求,就必须把握住重点词语,也就是关键词,只有把关键词作为理解语句的突破口,才能准确把握语意,关键词的理解必须和上下文结合起来,把问题找准。
(三)寻找对应点
在文章中,关键性的语句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整篇文章中一定有它的对应�
(四)深究句意
有些句子的含意较为隐蔽,遇到此类句子时,就必须把理清句子本身的深层内涵作为突破口,层层分析,才能晓其句意。
(五)探查语境
语句的理解,是不能脱开段意或文意去理解的,这就必须从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入手。从上下文中去搜寻有关信息,然后借助这些东西去理解句子,这种上下文的范围很广,包括文章本身,如标题、注解、上下段这些内部语境,也可进而扩展到像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外部语境。这样,虽是对一句话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另外,理解文章中的语句,还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入手,或从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以及表达目的等入手。不论如何切入,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必须把句子读懂。同时,要注意:任何句子的理解都离不开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 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 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 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 ,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习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习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习,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习,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自习时讨论完成练习题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文后问题。
古文与白话(节选)
朱光潜
现代人作诗文,不应该学周殷盘庚那样诘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较为精妙有剪裁。语言是情思的结晶,诗的语言亦应与日常语言有别。说话时信口开河,思想和语言都比较粗疏,写诗人时有斟酌的余暇,思想和语言也都比较缜密。散文应比说话精练,诗更比散文精练。这所谓“精练”可在两方面看出,一在意境,一在语言。专就语言说,有两点可以注意:第一(①),说话通常不必句句谨遵文法的规律,作诗文时文法的讲究则比较谨严。其次(②),说话所用的字在任何国都很有限,通常不过数千字,写诗文时则字典中的字大半可采用。没有人翻字典去说话,但是无论在哪一国,受过教育的人读诗文也不免常翻字典,这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证明“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丰富了。
“写的语言”比“说的语言”也比较守旧,因为说的是流动的,写的就成为固定的。“写的语言”常有不肯放弃常规的倾向,这是一种毛病,也是一种方便。它是一种毛病,因为它容易僵硬化,失去语言的活性;它也是一种便利,因为它在流动变化中抓住一个固定的基础。在历史上有人看重这种毛病,也有人看重这种方便。看重这种方便的人总想保持“写的语言”的特征,维持它和“说的语言”的距离。在诗的方面,把这种态度推到极端的人主张诗有特殊的“诗的文字”。这论调在欧洲假古典主义时代最占势力。另外一派人看重“写的语言”守旧的毛病,竭力拿“说的语言”来活化“写的语言”,使它们的距离尽量地缩短。这就是诗方面的“白话运动”。在欧洲文学史上发起过数次的白话运动。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行吟诗人和但丁所提倡的,一个是浪漫运动时期华兹华斯诸人所提倡的。但丁选定“土语”为诗,同时却主张丢去“土语”的土性,取各地“土语”放在一起“筛”过一遍,筛出最纯粹的一部分来另造一种“精练的土语”为诗之用。我觉得这个主张值得深思。
1.作者说提倡“作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这里的“危险”指什么?
2.第一段中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每处不超过5个字)
3.作者为什么说但丁的主张值得深思?
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作诗应该怎样处理“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原因是什么?
5.下列关于使用语言,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说的语言”既有毛病,也有方便。
b.“白话运动”对写诗无利。
c.书面语言应该破除僵化,保持活性。
d.“写的语言”会使写诗走向极端。
e.诗文的语言要能够精练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
1.写出的诗粗浅芜杂或写出的诗不精练、无剪裁。
2.是文法(或讲究文法) 是用字(或用字丰富)
3.赞同但丁“筛选”语言的作法,但不赞同专选“土语”写作的作法。
4.写诗所用的应该是活的“写的语言”而不是“说的语言”,因为写诗时情思比较精练。
咬文嚼字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 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二、解题
“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三、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四、课文分析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3、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资料: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解: 幽居:指隐居处。 云根:古 幽期:归隐所约的日期。
译文: 幽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往来,只有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归来的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正在飘动,好像山石在移动。我暂时要离开这里,但不久还要回来,要按照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锦瑟呀,你为何竟然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象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象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眼看此女走近又离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猜想她住什么地方?有夫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或许是那女子气质高雅,使人想他应住在这种“月台
花榭,琐窗朱户”的华屋吧。
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从清晨等到日暮,佳人不再来,写了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心全乱了,愁绪满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喻情于景,愁如一川烟草,偏此时又下起梅雨,满
城飘起柳絮,春天的雨有时确实使人恼啊。
贺铸一生所识女子颇多,为何只对此女有这种情思,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已亡故的妻有些相像,产生“移情”心理;二是这位女子与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偶像十分贴近,使用权他一见而钟情。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小团月是一种名品茶(在当时是贡茶)第二泉指的是二泉亭品二泉水和眺望太湖
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高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品所说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2、学习前人如何咬文嚼字,推敲语言的,进一步领会品味语言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推敲文字的意识,关注文字语言使用规范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以本篇为单元阅读小结,加深对品味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在人类文明历,许多传世和不朽的名篇有着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在生活中如果采用好的词语,不仅准确表达含义,而且使听者读者产生兴趣,达到好的效果。
比如,《新民晚报》某日头版头条登出了一条新闻,标题是:
(展示)论坛开讲“福”临上海(实物展示)
报道的是世界的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新闻。(发问)标题中,哪个字最吸引你呢?
学生可能回答:是“福”
教师:最吸引我的目光的也是这个“福”字,因为这个“福”不仅扣住了“福布斯论坛”这个名词,而且,全球重要的商界、政界、学界人士聚集我们上海,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为经济把脉,这对正值经济大发展的上海来说,可不是福分吗?这一个“福“字用真是生动。
我们古人也讲“吟安一个字,捻短数径须。”看来“咬文嚼字”不一定总是贬义。(引入课文)
2、解题:咬文嚼字的原意对文字的过分计较。作者使用它来作为题目,显然另有一番用意。
3、学生理解文章,思考:作者为把“咬文嚼字”的道理讲的生动具体,举了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教师归纳:共三个例子,一个例子说明了一层意思。一是郭沫若改字(板书),二是王若虚改文(板书)三是贾岛吟诗(板书)到底这些文字改动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也来品味品味。
{学生小声自读,体会文字,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第一个例子,“你这”在婵娟骂宋玉时,表达了她的极端憎恶之情,而在《红楼梦》,里,用是有了讽刺的意味。说明不同情况下改“是”为“这”,情感变化是不同的。(板书)
第二个例子:王若虚删去一些重要字句,文章失去了原来味道,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形象难以体现了。(板书)
第三个例子:贾岛吟诗,朱光潜认为“推”要“敲”字用的好,同学刚才也表达了不同意见,无论怎样,正如文章所说的,问题不在那一个更恰当,而在于哪一种表现出的境界是当时所要的,而且与全诗相调和。(板书)
进一步追问:这三个例子共同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书上原话。
明确:“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
4、课外拓展。继续学用咬文嚼字来品味语言
活动:师生共同品味三首诗句,交流感受。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敲字以声衬静,写夜晚宁静)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作动词,拟人手法生动再现春到江南景象)
5、关注生活中语言现象
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种咬文嚼字,刻意夸大,改换成语中的字来哗众取宠。如洗衣机的广告“闲妻良母”,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网络上也常出现类似“哇塞”的语言。有人说,这样很生活化,很轻松幽默,� 作为中国人,应当对我们国家语言文字产生自豪,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纯洁性;对那些低俗的乱用语言的现象要坚决抵制,这种“咬文嚼字”是垃圾,是庸俗的。
我们应当记住:“没有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的锤炼,永远达不到‘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的境界。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第四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
2. 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3.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1.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预习点拨:
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
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
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吸收其中精华一。
导入
诵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学生完成。
1. 了解有关常识: 作者朱光潜,著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2. 从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
正 音: 锱 铢 镞 岑 牍 下乘 蕴藉 付梓
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点拨
1、解题:
咬文嚼字正象作者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出示习题,学生概括
分析:
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
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
分析评价
1. 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
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作者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注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情况来谈)
分析。借鉴
1. 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
2. 进一步从文中筛选出重点语句,加以理解 并借鉴吸收思考练习与归纳从“咬文嚼字”的角度对下面例子加以简单分析,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言对所要说明的道理加以概括
例一(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该句由原来的客观判断句成了主观感受句,增强了感情色彩。(2)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因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说明的道理一: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感情务求凝炼,文字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例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说明的道理二:不同的文字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例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和“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的比较。
说明的道理三: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效果。
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意。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附:教案中部分问题答案
一。1.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文艺心理学〉〉〈〈诗论〉〉 ī zhū zú cén dú chéng yùn jiè zǐ 词义:略
二。 1. 略 2. 阐明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句式,文字增减,字眼)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正面: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套板反应,全无新奇意味。)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 2. 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3.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1.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借鉴吸收。 重点难点:结合文意深入理解。 预习提示: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见解认识的语句加以体会。
导读
进一步分析借鉴:
研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一段,思考解决下面的问题:
a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根据文意加以回答
b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点,这共同点是什么?
点拨
1、以下表述是否与作者原意相符
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蓝田发生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2.为什么作者认为“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3.既然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思想情感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4.“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 ”,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5.结合文意与个人体会,思考并回答“联想”与“意境”之间有何联系?
6.根据文意回答,“联想”“习惯”“套板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仇敌?
深化理解:
1. 结合文中的分析,你从所读古诗词中举例谈一下“推敲”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2. 结合个人写作情况,谈一下自己对“套板反应”的认识及克服的方法。
导练
1、品味下列诗句
a黄昏还没溶尽乌鸦的翅膀———臧克家《难民》一诗的修改)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点拨:当年,诗人臧克家在《写诗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一文谈到原来写成“黄昏里煽动着乌鸦的翅膀”,又改成“黄昏里还辨得出乌鸦的翅膀”,仍不满意,再改成“黄昏还没溶尽乌鸦的翅膀”,这才满意。为什么这才满意?作者本人分析说:“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颜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淡,最后两者难于分辨,好似乌鸦翅膀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所以,“溶化”一词既符合特点,又大大增强了时的艺术美。
b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 杜甫《送蔡希曾都尉害陇右尹继高三十五书记》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点拨:这两句诗写的是一个勇猛的武将,驰马战斗,说他像一只鸟那样轻灵活泼。当年,王安石、刘贡父等人选的字也就是起、落、疾、下、浮、飞等。后来,得到一个善本,才知道是“过”。大家都叹服了。过为什么闭“起、落、疾、下、浮、飞”好呢?经过分析,我们才知道,用“起、落、下”只限于鸟的起始和结束的动作,不自然,不贴切。“浮”就显得有些呆板,“疾”只是说速度,是鸟的一种状态。恰是一个“过”字,“身轻一鸟过”教人联想到碧空晴日,一鸟瞥然而过,那样轻灵自然活泼,道出枪急将勇,驰马追敌,一闪而过的感觉。这样一句“身轻一鸟过”,才呼应的起下句“枪急万人呼”。只有伟大的诗人才有这样极其敏锐的语言感觉。
c练习三 比较下面两句诗的优劣并说明理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第一例是杜甫《水槛遣兴二首》之一,描写江边景物,一句是写他低头看到江里的景物,一句是写他抬头看到的岸上的景物,正是仰观俯察,表示他赞赏景物的美,透露出他对景物的爱好。他看到细雨落在水面上,水面上有一个个水泡,鱼儿在这水泡中跳跃着;风轻,燕子借着风势飞行。这里显示出万物的生机,诗人就这样细致的捕捉了这个景象把它描绘出来。“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是个写的不好的例子。这是说,江水像条白带子,鱼儿跃起来像抛起一只玉尺,柳条像丝线,黄莺在柳条中穿来穿去像黄金梭子在织丝。对比杜甫的诗句,细雨,所以鱼儿跃出,微分所以燕子斜飞,彼此都密切相关。鱼跃练江,莺穿柳丝并没有说出在怎样情况下鱼跃莺穿,先的作者缺乏细致的观察。把鱼跃比作抛鱼尺,这是个拙劣的比喻。作者只在词藻上用功,像“练”“玉”“丝”“金”等的涂饰。并没有表现事物的特色。所以这样是做作的,不自然的,雕琢之痕毕露。
2、知识巩固
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α.尺牍 剥琢有声 学福五车 刻苦自励
b.蕴藉 点铁成金 斟酌 清沁肺腹
c.俗滥 自鸣得意 流涎 索然无味
d.岑寂 不即不离 凝炼 锱铢必校
下列句子都是谁说的:
①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② 惟陈言之务去。
③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④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3、拓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写何景,口头表述,并深入理解其特点。
作业
学生完成课后二、三、四题。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二、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1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1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以猜谜引出对祖国语言的赞美,导入课文。
二、 感知解析
1.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贱人?你是淫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2.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3.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 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4.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 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5.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 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图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小结: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对我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三、 探究发现
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四、品味提升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咬文嚼字》教案【第五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说课稿怎么写?下面应届毕业生小编特为大家推荐1篇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说课框架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三、教学程序的设想。意图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
具体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全书及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是必修五阅读鉴赏板块第三单元第1篇课文。第一。二单元内容分别为小说和散文,第四单元为自然科学小论文,而本单元则主要是一些文艺评论。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认真学好它,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领会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明确咬文嚼字在文章中的含义
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二、教学方法(一)故事激趣法(二)讨论点拨法
三、教学程序的设想和意图1.本文教学拟用三课时2.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的意识
3.培养学生阅读抽象难懂的文艺评论文的兴趣及课外诗文鉴赏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导入课文,了解作者2.熟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步骤(一)导入以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导入。(先述故事,后展示诗歌,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教师总结导出课题:其实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就代表了古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严谨认真,反复推敲。而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将这种反复推敲的精神称之为咬文嚼字。下面请大家看到第八课《咬文嚼字》(二)自学速读全文积累字词读音含义
(三)作家作品介绍及文艺评论随笔这类文体简介
(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1.学生细读全文2.先请学生谈对本文结构的理解,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五)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
2.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分析第一。二部分内容(1—7段)
(1)明确:本文也可以说是1篇议论文。1—7段作者主要谈了两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2)思考:①什么是咬文嚼字?本文的论点在哪段中提出来了?
②为什么要有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3)齐读1—5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的?
(4)齐读6—7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证文字的难以确定与控制的?
2.分析第三部分内容(第8段)(1)请一学生读2)本段论证了一个什么问题?(怎么样)
(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三)小结,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拓展迁移运用: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教学步骤(一)导入1.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你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话的含义吗?(请学生发言,然后老师点拨)
2.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故事通过刚才两个故事,我们更加懂得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来咬一咬,嚼一嚼课外的文字。
(二)课外拓展迁移1.鲁迅《秋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思考:有人说鲁迅文章太罗嗦了,直接写成“在我家的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岂不更好?�
1.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到“。聆听大师的教诲,总能让我们受益非浅。希望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努力发扬咬文嚼字的精神。
2.看看自己以前的作文有需要咬文嚼字的地方吗?先自己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换修改。
3.咬文嚼字---妙趣横生人反对重男轻女,却又常常跑到“减肥训练班”。
脸皮厚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经验者优先”,招婿则相反。
有人请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为病是假的。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咬文嚼字是什么?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3)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1—2)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关(1---5)繁简不同,意味不同(3—4)
为什么?字眼不同,意境不同(5)
善用联想意义,语义丰富蕴藉(6)文字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6—7)
滥用联想意义,导致套板反应(7)怎么样?要有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