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的教案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中学化学的教案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 、 知识目标 :

( 1 )了解盐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

( 2 )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 3 )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 思想目标 :

通过实验对比,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盐的溶解性、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用品

仪器:试管 镊子

药品: Fe Cu CuSO 4 溶液 FeCl 3 溶液 AgNO 3 溶液 BaCl 2 溶液 CaCO 3 固体 NaOH 溶液 盐酸 硫酸

其它:投影仪

学生背景

1 、知识背景 :掌握了铁的性质、酸碱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

2 、能力背景 :基本会用离子的观点分析溶液的组成;掌握了试管实验的基本操作。

3 、学习动机 :对生活化学和动手操作较感兴趣。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提问导入

讨论实验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

得出结果

讨论应用

问题:

1 、酸和碱为什麽具有通性呢?

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盐?

3 、它们是否会象酸类和碱类那样具有通性呢?

引言:盐的'组成中没有相同的成分,所以没有通性但由于组成的相似,却具有相似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学习盐的性质

二、盐的性质

1、 溶解性

学生先总结,然后投影展示

a、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

b、 盐酸盐中只有 AgCl 不溶于水

c、硫酸盐中只有 BaSO 4 不溶于水

d、 碳酸盐大都不溶于水,除钾、钠、铵盐外

2 、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找出有盐类参加的反应

① 展示药品(投影展示药品名)

② 小组讨论(找出有盐参加的反应)

③ 请学生演示实验(说明现象写方程式)

④ 得出结论(盐的 3 条性质)

( 1 )盐与金属的反应

反应的条件:

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 前 面的金属能 置换 排在 后 面的金属

盐:必须是 盐溶液

( 2 )盐与酸的反应

( 3 )盐与碱的反应

盐与盐之间能反应吗?

实验: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

结论:有白色沉淀,能反应

4 、盐与另一种盐的反应

请判断以上反应有哪些类型?

酸、碱、盐等物质之间是不是都能发生

复分解反应呢?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 沉淀 析出 , 有 气体 放出,或有 水 生成那麽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练习 第四题

举出几种制备硫酸锌的方法(最少四种)

作业:举出几种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多少不限)

经过思考回

答建立新旧

知识的联系

找记忆的规律形成对盐的溶解性知识的建构

学生小组讨论后上台实验

学生写方程式强化基本技能

回忆“湿法炼铜 ”的情景

建立与酸碱性质的联系

建立与“硝酸银检验氯离子”情景的联系

用离子的观点分析硝酸钾与氯化钠的反应

投影小结

组合项

化 学 方 程 式

盐的性质

CuSO 4

AgNO 3

FeCl 3

Ba Cl 2

CaCO 3

金属

Fe 、 Cu

Fe+CuSO 4 =Cu+FeSO 4

Cu+2AgNO 3 =2Ag+Cu(NO 3 ) 2

1 、盐与某些金属反应

HCl 、 H 2 SO 4

AgNO 3 +HCl=AgCl ↓ +HNO 3

BaCl 2 +H 2 SO 4 = BaSO 4 ↓ +2 HCl

CaCO 3+ 2HCl=CaCl 2 +CO 2 ↑ +H 2 O

2 、盐与酸反应

NaOH

CuSO 4 +2NaOH=Cu(OH) 2 +Na 2 SO 4

FeCl 3 +3NaOH=Fe(OH) 3 ↓ +3NaCl

3 、盐与碱反应

盐 BaCl 2

CuSO 4 、 AgNO 3

Fe Cl 3 、 CaCO 3

2AgNO 3 +BaCl 2 =2AgCl ↓ + Ba(NO 3 ) 2

CuSO 4 +BaCl 2 =BaSO 4 ↓ + CuCl 2

4 、盐与另一种盐反应

板书设计

二、盐的性质

1 、溶解性

2 、盐的化学性质

(1) 盐与某些金属反应

条件 :金属: 前 置换 后 ;盐:盐 溶液

( 2 )盐与酸反应

( 3 )盐与碱反应

( 4 )盐与另一种盐反应

3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 沉淀、气体、水 生成,那麽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作业:举出几种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多少不限)

初中化学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的:

⒈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⒉了解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⒊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⒋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可燃性和还原性。

二、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单质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用具:

小黑板、投影机。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碳的单质有哪一些呢?其中炭黑可用于制造墨水,如我们使用的。碳素墨水,用碳素墨水书写的字长时间不变色,而蓝色墨水易变色?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关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㈡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附学习目标:

⒈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⒉了解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⒊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⒋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可燃性和还原性。

㈢学生自学、教师巡堂指导

附自学提纲:

⒈我国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为什么不变色?

⒉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不是碳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

⒊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⒋观察实验5-4,说出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⒌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如果能,会生成什么?

⒍没有化学反应热,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具体做法:

⑴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课文,阅读时注意看不懂的内容,并对看不懂的内容作好标记;

⑵老师巡堂分类指导,同时观察、了解学情;

⑶师生共同研讨自学提纲,对自学知识进行强化。

㈣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练习:

A.单项选择:

⒈ 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笔意”二字至今仍完好如初这是因为

( )。

A墨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⒉ 某黑色固体加热后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 这种黑色固体是( )。

A.氧化硐 B.木炭C.铜、木炭混合物 D.氧化铜木炭混和物

⒊ 碳与氧气化学性质相似之处是( )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③氧化性 ④都是单质⑤都难溶于水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①②③④

B填空:

⒈ 写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前者说明碳有性,后者说明碳具有 性。

⒉ 黑火药由木炭、硫粉、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点燃爆炸后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

C.选做题:

⒈ 下列变化中单质碳作还原剂的是 ( )。

A. C CO B. C CO2 C. CH4 C D. CO2 CO

⒉ 用木材做桩,常将埋入地下部分烧焦 ,目的是 ( )。

A.烘干木材 B.使木材变更结实 C. 烧死虫子 D. 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⒊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CO2和生成CO所消耗氧气质量的比为( )。

A. 2 : 1 B. 1 : 2 C. 14 : 11 D. 11 : 14

⒋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情况下A、D是无色气体,B为红色固体,C是灰黑色固体,进行实验:

⑴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E。

⑵C与E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⑶气体A与E加热反应得到B和一种常温下是元色液体物质。

推断A、B、C、D并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㈤小结: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②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③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㈥布置作业。

中学化学的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

1 、 知识目标 :

( 1 )了解盐的溶解性和化学性质。

( 2 )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 3 )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 思想目标 :

通过实验对比,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

盐的溶解性、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方法 :

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用品 :

仪器:试管 镊子

药品: Fe Cu CuSO 4 溶液 FeCl 3 溶液 AgNO 3 溶液 BaCl 2 溶液 CaCO 3 固体 NaOH 溶液 盐酸 硫酸

其它:投影仪

学生背景 :

1 、知识背景 :掌握了铁的性质、酸碱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

2 、能力背景 :基本会用离子的观点分析溶液的组成;掌握了试管实验的基本操作。

3 、学习动机 :对生活化学和动手操作较感兴趣。

教学过程 :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提问导入

讨论实验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通过实验

得出结果

讨论应用

问题:

1 、酸和碱为什麽具有通性呢?

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盐?

3 、它们是否会象酸类和碱类那样具有通性呢?

引言:盐的'组成中没有相同的成分,所以没有通性但由于组成的相似,却具有相似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学习盐的性质

二、盐的性质

1、 溶解性

学生先总结,然后投影展示

a、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

b、 盐酸盐中只有 AgCl 不溶于水

c、硫酸盐中只有 BaSO 4 不溶于水

d、 碳酸盐大都不溶于水,除钾、钠、铵盐外

2 、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找出有盐类参加的反应

① 展示药品(投影展示药品名)

② 小组讨论(找出有盐参加的反应)

③ 请学生演示实验(说明现象写方程式)

④ 得出结论(盐的 3 条性质)

( 1 )盐与金属的反应

反应的条件:

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 前 面的金属能 置换 排在 后 面的金属

盐:必须是 盐溶液

( 2 )盐与酸的反应

〔〕

( 3 )盐与碱的反应

盐与盐之间能反应吗?

实验: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

结论:有白色沉淀,能反应

4 、盐与另一种盐的反应

请判断以上反应有哪些类型?

酸、碱、盐等物质之间是不是都能发生

复分解反应呢?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 沉淀 析出 , 有 气体 放出,或有 水 生成那麽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练习 第四题

举出几种制备硫酸锌的方法(最少四种)

作业:举出几种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多少不限)

经过思考回

答建立新旧

知识的联系

找记忆的规律形成对盐的溶解性知识的建构

学生小组讨论后上台实验

学生写方程式强化基本技能

回忆“湿法炼铜 ”的情景

建立与酸碱性质的联系

建立与“硝酸银检验氯离子”情景的联系

用离子的观点分析硝酸钾与氯化钠的反应

投影小结

组合项

化 学 方 程 式

盐的性质

CuSO 4

AgNO 3

FeCl 3

Ba Cl 2

CaCO 3

金属

Fe 、 Cu

Fe+CuSO 4 =Cu+FeSO 4

Cu+2AgNO 3 =2Ag+Cu(NO 3 ) 2

1 、盐与某些金属反应

HCl 、 H 2 SO 4

AgNO 3 +HCl=AgCl ↓ +HNO 3

BaCl 2 +H 2 SO 4 = BaSO 4 ↓ +2 HCl

CaCO 3+ 2HCl=CaCl 2 +CO 2 ↑ +H 2 O

2 、盐与酸反应

NaOH

CuSO 4 +2NaOH=Cu(OH) 2 +Na 2 SO 4

FeCl 3 +3NaOH=Fe(OH) 3 ↓ +3NaCl

3 、盐与碱反应

盐 BaCl 2

CuSO 4 、 AgNO 3

Fe Cl 3 、 CaCO 3

2AgNO 3 +BaCl 2 =2AgCl ↓ + Ba(NO 3 ) 2

CuSO 4 +BaCl 2 =BaSO 4 ↓ + CuCl 2

4 、盐与另一种盐反应

板书设计

二、盐的性质

1 、溶解性

2 、盐的化学性质

(1) 盐与某些金属反应

条件 :金属: 前 置换 后 ;盐:盐 溶液

( 2 )盐与酸反应

( 3 )盐与碱反应

( 4 )盐与另一种盐反应

3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如果有 沉淀、气体、水 生成,那麽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作业:举出几种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多少不限)

初中化学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于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于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谈]原子的结构

[体验]画出原子结构草图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否如同学们所画的?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 量: 低……→高

离 核: 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 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 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n+与N元素的阴离子Nm-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C )

+n+a +n-a

+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D )

A.水受热后汽化 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 B )

=Y=Z >Z>X

>Z>Y =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 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C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 B )

8、(2001长沙市)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

9、(2002山西省)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 C )

提升能力

10、(2002吉林省)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 )

开放探究

14、表示M2+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B )

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3 个质子, 2 个电子。

(2)构成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C (填序号)。

(3)H3属于 单质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0 2417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