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教案【精选10篇】

美好 分享 时间:

通过德育渗透,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促进全面发展,如何有效实施这一教学策略?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德育渗透教案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篇1:

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初探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把学生培� 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  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如今是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提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内涵的解释要科学,外延的拓展要适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地。 一、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  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英语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良好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用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心灵,纯正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深的道德情操。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爱作者所爱,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JEBIIIU1″Teachers′Day″的教学,通过结合″Women′s  Day、MothersFDay、The Old  Men′Day″等节日系列活动,布置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又如教“JEBIIIU11″A  great inventor″和″The story of little  Gause″”时,结合中考增加自然科学(实验操作),启发学生向科学家、数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在JEBIIIU2″The  sports meeting″,JEBIIIU23″The football match″与″JEB  OU23L90Partl″的教学中,利用文接力赛中运动跌倒仍爬起继续比赛、足球赛中球队因teamwork而胜、因单干而败,以此组合写1篇看图作文并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主义情感,让学生明白有团队精神才是获胜的关键,个人英雄主义将导致失败的道理。JEBIIIU5″The  accident″一文叙述了学生在放学途中目睹车祸后送伤员就医、找老师和警察求救、堵车保护现场的事例,引导学生比较现实生活中有人对他人的意外事故漠不关心的现象,开开展“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并召开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操美。 三、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文中的内涵美,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境界,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面狭窄,疏离倾向严重,社会适应能力差,很需要在教育中弥补这一欠缺。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以及人际关系户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的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学生地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某种生活的哲理。而德育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发掘其包容的深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给学生以深深的启示。如学说:Excuse  me. I′m sorry. Thanks a lot. May I d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ould I  have…? It dosen′t maller. Glad to  help.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不但激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通过看英文版《音乐之声》,学唱饱含爱国情感的《雪绒花》,还有像《Country  Toad》等歌曲,同时应编译我国国歌,使学生从中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JEBIII18″Planting Trees″一文中讲的是近360年美国森林急剧减少的事例与中国The Great Green  Wall的建造。教学中我结合China  Daily中的有关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以及提倡收集废电池,提倡不用塑料袋、塑料餐具,热衷于绿色食品以及北京等地区近几年沙尘暴不断等相关报道。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发动学生开展爱我地球,做个地球的小卫士的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关心时事,还使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养成讲卫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 教JEBIII20″The world′s  population″时,通过介绍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状况外,说明控制人口的迅速增长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实行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政策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结合:龙年、蛇年人们争先恐后生“龙子”的社会现象,启发学生剖析后这些“龙子”将面临升学、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了人口问题的另一深层次问题,也探讨了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上教学与活动使学生组织、交往、分析、判断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使德效果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参考书目: 1、金正秀“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载《教育论文集》,新疆大学出版社, 2、黎安林“试论科技革命对德育的影响”,载《教育论文集》,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 3、扬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改应试卷教育为素质教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4、康俊民“谈初中英语教学通过美学渗透公民道德建设”开《英语辅导报》(初中老师版) -第24期 5、阮传风“课文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载英语辅导报》(初中老师版)

高中英语德育渗透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主题公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大体现,作为当今社会人们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之一,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深度挖掘的教学主题。本单元以主题公园为背景,围绕a world of fun 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单元语言素材涉及过山车、蹦极运动、自由落体车、赛车等娱乐方式及各类主题公园的不同特色,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了解生活、运动与休闲,了解中外文化,增强世界意识,有利于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以图片形式引入本单元的话题之一:amusement parks;并通过师生或生生自由问答,让学生了解并交流个体各类活动方面的体验、喜好及理由,从而引出话题amusement parks 和theme parks,为听力部分和阅读部分作必要的铺垫。

Listening提供一个会议事例:在我市建一个主题公园的招标大会上,Fun Fun Productions and Merry Rides Limited两个不同特色公司的代表人发表演说表达各自优势以争取承建权。在听音之前需要作恰当的导入,听时做课文1、2部分,听后再作小组讨论:选择哪一家公司作为承建商及给出相应的理由。这一话题具有社会性,时代性特点,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模拟真实语境进行创造性对话活动。

Speaking紧紧围绕“问路与指路”话题: 课内提供一张公园平面图,学生根据出发点和目的地的联系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实践。Post-speaking内容扩展至生活实际情况。

Reading是1篇介绍主题公园的说明文。它包括主题公园的定义、特点,同时介绍了the World Park of China, the Ocean Park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in California三个不同的主题公园,引导学生了解和比较主题公园的不同主题,激发学生联想主题公园的未来发展。Post-reading部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公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文章结构思路如下:

1)What is a theme park? →

2)Know about 3 great theme parks:

The World park ---People can have fun and experience sth different.

The Ocean Park in Hong Kong ---People come for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and know more about the idea behind the park.

Disneyland in California ---The theme is the world of Walt Disney and his characters. →

3)New theme parks are being built.

篇章结构图示:

What is a theme park?

Examples:

Three parks What do people

Themes, attractions experience and learn?

Theme parks in the future

课文线索内容复述如下:

When you come to a wonderful theme park, you are sure to enjoy yourself. You can find a collection of rides, exhibitions and other attractions. They are based on a common theme. On one hand , people can have fun,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On the other, theme parks are designed to teach people something. Those who come for thrills will also know more about a certain subject, such as life in the ocean, the discovery of the ancient world, and life in the future. What’s more, you may imagine much new things if you think you cannot get enough of scary rides and exciting adventures. Then there will be new designs, and new theme parks will be coming.

德育渗透:

-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工作而无娱乐使人愚钝。

- Never should a man stay in a closed-door room. You should explore the universe to see how men are coping with the events of changing.

任何人都不应闭关自守,而应面向世界,以探索人们怎样对付日新月异的事态发展。

- Never go to the forest if you are afraid of the wolf. (Lenin)

大胆的探索和体验源自你的勇气。(列宁)

Language study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词汇;了解分词的意义,学习掌握现在分词作状语的用法,区别运用分词的进行式作状语与完成式作状语结构。

Integrating skills阅读部分在主题公园的基础上以rides为主题内容,介绍了几种不同的rides, 要求读后以课文为基础,鼓励学生创造、想象, 以小组活动形式设计并描述the scarest and most exciting ride in the word。

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增长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外,更要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并且结合个人经验充分体验他人在个别主题活动方面的感受,加强合作意识、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并会运用有关词汇、句型和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的用法。

情感态度:结合个人经验充分体验他人在个别主题活动方面的感受,倡导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合作意识、陶冶情操。增强世界意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策略:通过小组活动等,指导学生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辅助学习,在学习、讨论、反思和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策略。

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话题: Talking about amusement parks.

功能: Ways of giving directions.

Designing new things.

词汇: theme create attract attractions lead to have sth. in common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be based on more advanced step into experience sth. risk injury give sb. a thrill scream one’s way… race against imagination design live to ride

表达用语: Excuse me. Am I go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Excuse me. Does this road lead to …?

Got it. Thank you.

句型: There is the Fun Fun Park, where we will have rides and entertainment.

What reason does he give for choosing his park?

Entering one of the attractions at Universal Studios is like steeping into the world of your favourite film.

It seemed like people just cannot get enough of scary rides and exciting adventures.

You can feel what it is like to live in space…

语法: The –ing form used as an adverbial.

eg. Many people come to the theme parks looking for thrills and entertainment.

Visitors leave knowing more about the idea behind the park.

Having enjoyed the rides at the Headland, visitors can take the shuttle to the Lowland.

2、 难点:

a.动词-ing结构作状语的运用。

b.针对事物特点描述的写作。

写作技巧(如何描写事物?Tips P70)

关键:抓住事物特征

Ask ourselves questions as follows:

What is it?

What is the use of it?

What does it look like?

How large is it?

What does it sound / feel / smell / taste like?

How does it work?

What do people do to it?

What do people think of it?

Why do some people love it?

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it?

四、课时安排

Period 1 Warming up and Listening

Period 2 Reading

Period 3 Speaking

Period 4 Integrating Skills

Period 5 Language Study

五、教学计划

Period 1 Warming-up & Listening

Goals:

1、 Talk about amusement parks and our experiences.

2、 Learn to 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 about the amusing activities.

3、 Be able to listen for inform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Task 1 Talk about the topic and the word FUN

Students talk about fun things use Adjs to describe fun things

Question 1. What is fun? (snowing, sailing, hiking, rafting---)

do fun things have in common?

Cooking is fun because it is challenging ( interesting, relaxing---)。

3、 Where can we have fun? ( cinemas, amusement parks, theme parks---

Fun is everywhere if we can enjoy it.)

Task 2 Talk about our own experiences

Questions: 1.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What did you see?

2、 Have you ever tried sitting in a roller coaster?

3、 How did you feel?

4、 Do you like it? Why?

Task 3 Watch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1、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name the activites

Question: Do you like these activities? Why / Why not?

2、 Do an interview to find others’ ideas (make up a dialogue)。

The dialogue can be like this:

Student A: Hello, 。.。.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tudent B: Oh, yes. I have tried…

Student A: Do you like it?

Student B: Sure. I like it because it’s really exciting and …

Step2 Listening

Pre-listening Talk about the theme of the theme parks

A theme park must have a special theme.

Questions: If you are to build a theme park, what theme will you have? Why?

While-listening: Listen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1 and 2

Post-listening: 1. Fill in the following form.

Which of the parks do you think is better?

Name Theme Your reason and ideas

一堂德育渗透课教案 篇3:

一堂德育渗透课教案

陈 情 表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德育目标 理解封建社会提倡的“孝”,初步探究 “孝”的本质,学会用现代意识去评价民族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讨论 教具使用 黑板,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大致感知本文言辞恳切,真挚动人。苏轼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那么,《陈情表》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震人心魄的力量,历经一千多年依然是人们传诵的经典?本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解密《陈情表》。 二、反复诵读,把握文中之“情” 一生诵读(配乐朗诵)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全文,在这位同学朗诵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用心感受。试着走进李密的内心世界,感知他的凄苦、悲凉、恳切、真挚、忠诚与期待。 三、品味精妙生动的语言 真挚的感情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才能使文章的力量发挥到极致。《陈情表》明显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到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轻声朗读课文,把� (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 预设: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引导: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小结1: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小结2: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引导: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引导: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引导: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引导: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  小结3: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4、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  四、课外延伸,用心感悟 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百感交集,各种滋味一时涌上心头: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的孝情。但是李密在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些感情重新整理,经过冷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笔带过,而大肆渲染孝情,并且营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们发现贯穿始终的一直是一个“孝”字。古语有言曰:百善孝为先。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孝”这个话题。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出体现李密对祖母孝敬的句子吗? 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弟子规・入则孝》篇里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西汉汉文帝侍奉母亲,母亲生病,他日夜精心服侍,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母亲吃药前,他要先尝。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长达三年之久。李密比汉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乌鸦尚且有反哺之情,孝子也有反哺之爱。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为救母亲,毅然捐肾。他的故事最终演化成一场被誉为“重新唤醒现代人传统孝道”的热潮。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弟子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王勃能够“奉晨昏于万里”,而李密一再推辞,不去做官,则希望“奉晨昏于目下”。他的孝心苍天可鉴。 思考:封建社会提倡的“孝”有没有其局限性?你如何看待封建社会的“孝”? 应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孔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说的是曾参的父亲因误认为曾参锄草用心不专,用棍子责打曾参以致昏迷。孔子得知此事教训曾参:“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怒暴,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要通权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五、小结   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捶胸顿足,悲痛不已。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篇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三点。

一、找准德育切入点。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1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渲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也不能人为地拨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

教育。要避免在教学实践中走极端: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一味强调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

二、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

三、用心深化德育效果。

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进行的心灵净化的过程,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感悟、体验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教材中刻化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

高中英语德育渗透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背景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环境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相对文物而言,其环境的优劣同样影响文物存在的质量。然而,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文物环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文物所在的空间及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文物保存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我国,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自然环境质量的恶化,加上人文环境的影响,文物劣化速度不断加剧,由于环境造成对文物毁坏的例子屡见不鲜,如石质文物风化、金属文物腐蚀、纸张酸度增加、壁(彩)画褪色等等。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文物受损后再修复是被动性的保护措施,而主动性的保护就是创造良好的文物保存环境,防治文物受损才是上策。保护文物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文物古迹本身。整治环境不是一件小事,保护文物环境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惟其艰难,需要文物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文物。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话题——文物古迹(Cultural relics )历来是全世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代表古人类文明的文物、古迹惨遭破坏,甚至毁灭!本单元所采用话题构成了一个现代意义十足的时尚理念,能够充分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单元内容极具生活化,富有活力,体现了本套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Listening 开门见山向我们介绍三个cultural sites,并要求根据所听内容熟悉各自的重要性,以及人们为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所采取的措施;Speaking则要求我们制作一个即将被送入太空的、内含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五件物品的“cultural capsule”,让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展示他们无限的想象力;Reading通过对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有关史实的介绍,以“A City of Heroes”为标题讴歌了圣市人们为保护历史文物和重建家园所作的一切;Writing进一步要求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致信报社编辑,反映当地文物古迹遭损受毁的情况,呼吁全社会行动起� 整个单元自始自终围绕保护代表人类历史与文明的文物古迹这一主线。话题反映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向学生渗透人文理念和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熏陶”要求,非常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教师利用素材不但可以传授英语知识,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的方式将文物保护知识有机地渗透于每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爱护人类文明、保护文物古迹、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品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Functional Items:Ways of giving advice or making suggestions.

2、 Topic:Talking about cultural relics, including ways of protecting them.

3、 Word-formation:“re + V.”(eg. rebuild, replaced, recreate)。

4、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select, represent, in history, be kept as, give in(up), in ruins,

in pieces, bring … back to life, etc

5、 Structure (Grammar):The Passive Voice (I) — The Present Perfect Passive Voice

6、 Writing:Write a letter to the editor on a certain cultural site, suggesting ways of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lics.

“现在完成时”是中学阶段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不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现在完成时和被动语态,本单元可

总之,本单元通过语法、功能项目与新话题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之要求。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本单元要求学生除掌握必要的单词、词组和句型外,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表达“提建议或劝告”的交际功能用语,以及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二)语言技能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技能,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情景中的一些类似问题,并能结合所给任务,综合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根据各自的语言基础与能力,有个性地解决问题,就如何最有效地保护文物古迹提出独特的见解。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并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尝 试;体现课堂教学“主体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各环节,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2)培养同学之间日常融洽相处的感情,乐于合作,善于与人分享喜好,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具有文物保护意识。

(四)教学策略

1)开放式教学策略。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带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天地。

2)引趣激趣策略。创设多种情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真正有了参与的欲望,才能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

3)任务型活动策略。在做中学,在做中练,在做中巩固,往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循序渐进和尊重差异策略。由简到繁,由难及易,为有困难的学生搭好梯子,让有能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五)学习策略

1)课前认真预习,利用互联网或其他媒体收集国内外文物古迹以及有关文物保护信息,课后能及时复习。

2)上课勤思考,多动脑,掌握所学词汇,热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上各种活动。

3)注意学习方法,及时提问并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4)确立“学用英语相结合”的思想,用英语开展思维,分析(复述)课文、发表个人看法、提出独到的见解等。

(六)文化意识

1)了解文物古迹所折射出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特殊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树立文物保护意识。

三、教学原则

(一)以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作为课堂教学设计之理念,具体采用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Approach),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等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说,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而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所学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实现目标,感受成功。

(二)在教学中突出交际性,注重读写的实用性;同时适时进行情感与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应扮演自身作为“设计者,研究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

(四)贯彻“教中学,学中用”策略,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

四、教学总体设计

(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体现语言教学的真实性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根据语言本身的交际性原则,本单元教学紧紧围绕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环节,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其所学知识。如针对本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开发给文物古迹保护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如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等。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

本单元每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任务,任务的设计注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同时多样化的任务又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不仅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常性地开展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performance,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五、评价手段与操作方式

我国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更多地是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相当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教学几乎完全围绕考试内容来进行,语法教学、题海战术充斥外语课堂等不正常的现象。《课程标准》则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同时“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学评价既要关注效果,又要关注过程,应是两者的结合,既行为评价(也称非测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也称测试性评价)相结合。

(一)行为评价(非测试性评价):本单元通过对学生课堂回答教师提问情况、对话表演的参与程度及学生反应、话题表达(如讨论利弊)的创新性及针对性、与他人的合作协作精神及学生个体的书面作业等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团体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等做出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老师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也可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全员”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操作时,老师设计如下表格,对学生进行评定。

(二)终结性评价(测试性评价):通过单元检测形式来了解学生在本单元中学习的实际程度,通过整体效果和个体效果的综合分析,利于教师在下一单元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xxx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课和主题活动。

在数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是其它德育方法无法代替的。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虚心求教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观察动物的兴趣,具有热爱生命的情操。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别”;理解16个新词的意思,能在句子中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3、能仿照例句,根据规定的内容,用“原来……怪不得……”写一句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能有条例地写出青蛙蝌蚪和X蝌蚪的不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区别。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的读音,掌握16个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质疑。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他们把比较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如: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写不合群的小蝌蚪?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感兴趣的小节,并纠正读音。(调、别、仍、难、觉)

(三)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题问题。

1、默读

2、同学间交流

3、集体交流

(四)抓主要问题。

1、请学生选择哪些问题是比较重要的。

2、再请学生选择一个次要的问题,带着两个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

(五)讨论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

从形体上看,独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点;从颜色上看,独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却是黑色的。(指导朗读时,注意读出不同点)请学生讲一讲两类蝌蚪的不同。

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理解:闹别扭换个词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那种可怜的样子。

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是什么?(朗读时,强调“又”和“单独”)

3)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地游来游去。

朗读时强调“自个儿”。说说“悠闲”的意思或做做样子。

4)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你想怎么评价小作者?(体会汉语的丰富性,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5)作者写得那么好,我们怎样把它读好呢?(齐读1、2两段)

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结队的小蝌蚪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在读1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能提出自己的疑惑,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仔细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原因。

2、能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人启示。

3、能用“原来……怪不得……”说写一句话。

4、明白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懂得要学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需要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虚心求教。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读词语

合群孤零零成群结队闹别扭孤独不料队伍单独调皮仍旧悠闲略微难道疑问X怪不得

2、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吗?

(二)讨论,解决上节课中的另外两个问题。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

但是,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和我们都一样,虽然有了这样的发现,却不知道原因。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问吗?这个问句还可以怎么问?

2、如果我们平时碰到不懂的问题,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呢?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2021例文 篇8:

我执教的课题是《组织比赛》下面我将从备课思路,研究主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阐述我们学校的这次校本教研活动。

一、说集体备课的思路

统计知识在一年级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统计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统计的观念,并在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认识统计图表,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上册通过“最喜欢的水果”这一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简单问题并回答问题。

《组织比赛》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先后安排了学生所熟悉的“组织比赛”“买气球”“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三个活动,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增长统计活动的经验。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与一年级上学期绘制的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目标:

1、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发展统计观念。

2、使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根据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

4、学会与人合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方法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思想理念,为了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落实课堂教学效果,展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我本着以生为本,发展能力的原则,从教学内容、学生思维特点和年龄特征考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由奥运和福娃引入"组织什么比赛好呢",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明确,统计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强调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组活动中收集数据时,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边调查、边收集、边整理数据,在愉悦的动手中了解了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活动好,又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增强了合作意识。再根据统计图上的的信息做出决策:组织参与人数最多的那项活动才好,又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联系课堂实际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小组里统计得到奖励的福娃,要求学生分析统计结果,作出比较,切实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说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会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善于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但是,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还存在收集数据不仔细、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同时对统计中的数学问题的分析还比较肤浅,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从“组织比赛”这一生活情境出发,有效组织、引导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并认识条形统计图,参与其制作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分析问题,促进学生比较合理地解决问题。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中统计的意识与习惯。使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篇9:

“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兼顾到德育,并努力使其取得显着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具体的计划如下:

语文园地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大自然,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周围事物,感悟大自然春天的美丽,体会邓小平植树的认真态度和美好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语文园地二: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

语文园地三:懂得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激发形式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意识到肩负的环保责任。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语文园地四:体会夏天的美好,领悟助人为乐的精神美,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语文园地五:了解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的乌鸦,知道古时候有位沉着冷静、当机立断的司马光,认识善于思考、想出称象妙法的曹冲。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 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语文园地六:感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是xxx前辈、xxx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热爱珍视美好的今天,同时要快快乐乐地拥抱更美好的明天,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

语文园地七:学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懂得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

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教育孩子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语文园地八: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篇10: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学生会犯许多的错误,也会出现屡教屡犯的情况。作老师的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用自己耐心去教育学生,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而不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做好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觉醒的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最怕的就是学生闭藏起来,学生一言不发,什么都不讲,全是教师讲,讲的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师白费口舌,对学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因此,高明的教师在与学生谈心之时,一定会想法设法使学生开口,学生讲得越多,谈话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想方设法揣摩学生的心理,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使对方与自己情投意合。这个方法是教师所广泛采用的。教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充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之情,目的是拉近双方距�

李岚清指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德育意识、教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教育实效。,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只教书而忽视育人的教师不能算合格的教师。所以在做德育工作时,除了站在孩子的角度,还要从自身找突破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

因为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

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道德意志,匡正道德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激励意志,并对学生潜力和创造力起着导向、动力作用,可推进语文教学工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小兔快跑教案精编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20 3555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