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实用3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守财奴实用3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守 财 奴1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巴尔扎克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处在法国历史上一个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主要经历了拿破仑统治(1879~1814)、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七月王朝(1830~1848),以及席卷法国的1848年大革命。在这几十年中,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而工人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剧烈的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对巴尔扎克的思想和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799年,巴尔扎克生于法国西部杜尔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他被送入教会学校接受天主教旧式教育。18XX年,随家迁居巴黎。1818~1819年,秉承父母意旨,进法科学校学习法律,并在律师事务所当文书。毕业后,拒绝父母要他当律师的要求,毅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他曾一度经常,从事印刷业,甚至还准备去开采早就废弃的银矿,结果均告失败,以致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这些阅历,使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罪恶,有了更深的体验和认识,从而为他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尔扎克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他以艰苦卓绝的劳动写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19世纪法国“包罗万象的社会史”。它通过两千多个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经历、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遭遇,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典型性格。这是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罪恶史,是封建社会的衰亡没落史,也是资产阶级的血腥发家史,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巨大成就,认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胜利之一”。
1850年,巴尔扎克病逝于巴黎。
二、课文析读
1.简析欧也妮形象
欧也妮是“一个被吝啬的父亲弄得连世界也不识何物的”富有继承人。生活在金钱支配一切的社会中,她从来“不知道什么叫金钱”。要知道她自己就说:金钱对我“根本没有用处”。与其说她“纯洁”“天真”和“高雅”,不如说她被父亲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弄得傻里傻气。二十三岁的欧也妮,查理未来之前还“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对查理羡慕和同情,欧也妮开始觉醒和思索问题,朦胧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原来操纵在他(父亲)的手里”。欧也妮赠金也献上了一颗纯洁的心。她忍受着痛苦和父亲的苛待,一直等待查理回来,实际上是她一生“仅有的一次爱情”,也反映了其忠诚,父亲死后,“压迫本来已去,然而这个拥有一千七百万的老姑娘,”她只能靠爱情、靠宗教、靠对前途的信心而生活。传统的道德和金钱“锁缚”着她,家里的一切都像父亲在世时那样,如“那些庄稼人简直不觉得老主人已经去世”。她比父亲慷慨,成全了拿侬和高诺阿莱,办了一所养老院,几间教会学校,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出资修缮了几处教会,还定期资助一些教士。特别是查理背弃她后,她竟克制痛苦,拿巨款代他还债,更显得慷慨大方。欧也妮是被美化了的形象,拿葛朗台同她相比,更显得前者的贪婪吝啬和灵魂的肮脏。巴尔扎克就这样写道:“如今上帝把大堆的黄金丢给被黄金锁缚的女子,而她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有想望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不断在暗中援助受难的人。”
2.《守财奴》的艺术特色
首先,葛朗台的形象刻画得成功。他的贪婪、凶狠、吝啬、狡猾的性格刻画得极其深刻而逼真。巴尔扎克描写人物个性特征时,用了概括说明与具体描绘相结合的方法。他先在故事的开始时对葛朗台的形象作了概括的说明:“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然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中心位置上,进行具体描绘,就是通过人物本身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通过对立人物欧也妮及其母亲的对照映衬,通过次要人物拿侬、克罗旭的侧面烘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多方面地刻画了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使葛朗台的形象显得十分生动逼真。葛朗台临死时那个抓十字架的动作,那个阴森可怖的遗嘱,都写得惊心动魄,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作品的语言形象鲜明。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本文塑造葛朗台的形象,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语言描写手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暴发户,爱财如命的投机商,葛朗台的每一句话,无不反映了他的身份。课文中,“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这交易划得来”;“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这些话,纯粹是一个商人的话,一个暴发户的话。其次,人物语言符合人物性格。作为一个爱财如命、贪婪守财的形象,葛朗台的语言也非常个性化。比如,文中说到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葛朗台高声地对自己说:“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好一个视钱如命!说到为妻子治病,守财奴说:“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他连给妻子治病都十分吝啬;欧也妮放弃了继承权时,葛朗台说:“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他临死前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些,都十分显明地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世界,鲜明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三、类文荐读
父 亲
(美)罗伊•波普金
故事发生在布鲁克林市中心的一处街角。一位正在穿越马路的老人突然虚脱了。很快,救护车载着老人向医院呼啸而去。老人在医院里不多的几次恢复神志时,总在喃喃地轻唤着自己的儿子。护士从老人身上一封读得卷了边的信上得知:老人的儿子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员,驻扎在北卡罗来纳。于是医院的人向布鲁克林的红十字办公室求助。寻找老人儿子的通知很快辗转飞到了北卡罗来纳海军陆战队基地的红十字协会负责人那里。由于老人行将就木,红十字会的人和陆战队的一名军官乘着吉普出发了。当他们找到老人的儿子时,年轻人正在一处泥泞的沼泽中摸爬滚打。他被吉普载着飞驰到机场,搭上了一班可以让他见上一面他垂死父亲的飞机。
当年轻的陆战队员走进医院的门厅时,夜色已深。护士把疲惫不堪却心急如焚的军人带到了病床边。
“你儿子来了。”护士轻轻地告诉老人,接着又重复了许多遍,直到老人睁开眼睛。老人被注射了大剂量镇静剂,恍惚间发现身穿海军陆战队制服的年轻人站在氧气罩外面,于是向他伸出手。年轻的陆战队员马上用他那有力的手握住了老人。护士拿来椅子,陆战队员在床边坐了下来。
医院的夜是漫长的。漫漫长夜中,年轻人就一直坐在灯光昏暗的病房中,执着老人的手,向他传递着希望和力量。护士几次让年轻人休息活动一下,他都谢绝了。
每次护士来到病房时,年轻的军人都坐在那儿,时而喃喃地对老人说几句话。对她的到来和医院夜里的一切声响都浑然不觉——无论是医务人员换班时相互的叮嘱还是其他病人的呻吟抑或是鼾声。而老人却始终缄口不语,只是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
黎明来临前,老人去了。年轻的陆战队员从床边挪开已经被老人握得麻木的手,然后去通知了护士。护士去料理老人后事的工夫,年轻人点了支烟——这还是他来到医院后的第一支烟。
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后,护士回到了办公室,年轻人还等在那里。她正要说些节哀之类的劝慰之辞时,年轻人打断了她:“这人是谁?”年轻人问。
“他是你父亲啊?!”护士很诧异。
“不,他不是我父亲。”年轻人很平静,“以前我从没见过他。”
“那我带你见到他时,你怎么不说呢?”
“我当时就明白了,这是个误会,但是我也知道——他需要我。所以我留下了。”说完,陆战队员转身离开了医院。
两天后,一封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海军陆战队基地的例行公函通知布鲁克林红十字会说,老人真正的儿子正在赶去布鲁克林参加父亲葬礼的路上——原来基地里有两个重名而且身份号码相近的队员。当初他们错拿了一份记录。
然而,正是那个被误会的年轻军人却在一个特殊的时刻成了老人真正的儿子,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证明了人类应如何相待。(董博/译)
阅读提示:年轻的海军陆战队员不动声色地担负起了陪伴陌生老人的责任,像一个真正的儿子那样尽责尽孝,送老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小说启示我们:真诚的心让人没有距离,人类之爱不是狭隘而是博大的;世界上的亲人不只是固定的一一对应,在爱的海洋里,谁与谁都可以是“亲人”。
四、鉴赏方略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之四: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
1.肖像描写是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表情、音调、身材、服饰、姿态和风度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不只是让读者熟悉人物的外貌,而是要通过它体现人物的阶级身份、生活处境、生活遭遇和社会地位,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显示出人物的性格。成功的肖像描写,往往能从人物的体态、骨肉、皱纹和服饰等外形的变化,透示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遭遇,因而能从一个侧面深刻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富有特征的肖像,能使作品中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是构成典型性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肖像描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的肖像描写,一是动态的肖像描写。所谓静态的肖像描写,是把人物静止时的外部特征,像静物写生似的详尽地加以刻画。采用穷形尽相的细致描绘,给读者的印象完整、清晰、深刻,能使读者注意力集中,有它的好处;但有时容易流于平板,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
与此相反,动态的肖像描写,是在人物的活动中,在情节发展中写人物的肖像。这种写法,是符合生活真实的,因为随着人物言行、内心的变化、复杂而紧张的思想斗争的展开,必然引起人物的面容、表情发生变化;所以从人物的一系列肖像的变化中,可以透示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譬如鲁迅的《祝福》,结合情节的发展描写了祥林嫂三个不同生活时期的肖像,就是从祥林嫂生活变化所引起的肖像变化中,显示祥林嫂的性格、遭遇和心理状态的。这三幅肖像,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苦难一生的悲痛历程,概括地描绘了农村劳动妇女受尽地主豪绅的奴役、剥削和封建礼教的摧残、迫害而致死的惨象,并暗示出祥林嫂之所以会有如此悲剧结局的社会根源。
2.行动描写。人物行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判断一个人的主要标志。因此,作家必须选择、提炼那些富有典型意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才能创造出典型人物。
行动,既指大事件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也包括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跑跳坐卧,等等。
鲁迅的《药》,写华老栓想接又不敢去接人血馒头时,刽子手康大叔“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些富有特色的“抢”“扯”“塞”“哼”等一系列动作,传神地表现了康大叔的骄横、残暴的凶相;而老栓的怯懦、善良而麻木的性格,也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两种不同的动作,鲜明地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这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以上内容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您提供的3篇《守财奴》,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守 财 奴2
张连生
守财奴[一]
一、教学目标 :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四、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
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子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思考[1]:守财奴是怎样的人?课文第1段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葛朗台的性格?
明确:守财奴是指那种贪财无厌、吝啬成癖的人。这段中\"吝啬\"、\"执着狂\"、\"专制\"三个词语准确地点明了葛朗台的性格。\"执着\"本指佛教用语,后泛指专注于某一种事物而不能解脱,用\"执着狂\"来反映葛朗台对金钱如痴如醉,疯狂迷恋,真是最恰当了。关键的句子是:\"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课文在第1段里就交代了葛朗台的性格,使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下面的情节就是对开头这些语句的最好注释。
思考[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指什么?可他为什么又要向女儿屈服?
明确:\"抹脖子\"这是一句个性化的语言,谁要想从葛朗台手里拿走一点钱,或者要对女儿报告财产数目,拍卖财产,那等于是抹他的脖子。为了到死也把财产抓在手里,他决意向女儿屈服讨好。
思考[3]:为什么葛朗台见到金匣子就忘了一切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葛朗台动作语言的?
归纳:这个\"执着狂\"一见到金子就头脑发热,欲火燃烧,于是不顾一切,只想占有。描写的动作有\"纵\"、\"扑\"、\"叫嚷\"、\"撬\",当欧也妮想抢回梳妆匣时,他是手臂\"摆\",使劲\"推\",表现出对金子的强烈的欲望和狂热。语言上三次重复\"金子\",并说\"这交易划得来\"。这是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镶嵌金子时发出的狂叫,把原来对女儿将自己的积蓄送给查理的不满变为狂喜。这暴露了他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看成交易的肮脏灵魂。
思考[4]:为什么太太晕倒,葛朗台态度就变了呢?是不是他关心怜爱妻子呢?
明确:葛朗台太太晕倒后,葛朗台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语言是\"下次决不了\",\"咱们讲和啦\",\"你要什么有什么\"等,动作是扔梳妆匣,吻妻子手,拿出金路易,拥抱女儿。真是巴结讨好一起来,诱哄发誓不间断。但我们透过这装模作样的表面现象就可以发现,他只是担心妻子突然死去,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贪财吝啬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且还可以看出他的虚伪狡诈,根本不是关心妻子。
四、小结:课文至此,情节是跌宕多变,环环紧扣。作者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在多变中将守财奴贪婪吝啬的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守财奴[二]
一、教学目标 :
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语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认识葛朗台的社会意义,
学习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培养描写人物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把握葛朗台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
葛朗台人物形象把握
四、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研习新课
思考[1]:太太死后,葛朗台有哪些变化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明确:葛朗台变得厉害,几小时望着女儿,常在女儿面前打哆嗦,显示出老态,联系后文我们可以为这些古怪的行为找到答案:一切都是假像,只有想骗取继承权才是实质。
思考[2]:在骗取继承权的过程中,葛朗台又有哪些\"精采的表演\"呢?
归纳:先是吞吞吐吐,称\"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连哄带骗;接着是感情拉拢,故作苦相,\"牵肠挂肚\",\"受罪\";然后是惶恐紧张,\"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再次是许愿哄骗\"要化许多钱\",\"按月100法朗\";最后是唯恐女儿翻悔,声嘶力竭,\"别多嘴\",\"一言为定\"。当继承权到手后,他是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女儿。这一系列\"精采\"的表演暴露了他丑恶的灵魂。
思考[3]:葛朗台在临死前又是怎样地表现呢?从中可以反映什么?
归纳:\"裹紧被子\",生怕别人偷了东西,\"几小时用眼睛盯着金子\"。尤其是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当金银法器一出现,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肉瘤也最后动了一下\";还做了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十字架抓在手里,还要吩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些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得入木三分,深刻表现出葛朗台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死而不已\"。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葛朗台形象特点及形象的社会意义。
明确: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有产者。葛朗台这个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三、学生举例讨论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要点: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传神的细节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2 联系实际,写1篇议论文:\"人生与追求\"。
[1]
守财奴3
〖教学目标
1.识记
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
B关于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
2.理解分析
A小说的情节结构
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
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
〖教学设想
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
2.相对于《祝福》此课阅读难度低些,难点是如何将学生的阅读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
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
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
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
三。整体阅读检测
(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
面面相觑弥留
逆情背理执著
恬退隐忍箍桶匠
癖好轻手蹑脚
憔悴撬
(二)简答
1.主要人物是
2.葛朗台的幸福
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
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
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
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讨论上面两题
板书总结
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
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
抢夺爱财
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
抢夺
交回
诱骗继承权骗财
提出
诱骗狡猾欺诈
骗到
看守密室
守护金子守财
兑换金子
结局
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
临终嘱咐
讨论:我们常说小说的情节安排要做到波澜起伏,松弛适度,缓急结合,试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情节有哪些波折。
三次冲突-----财产的抢取与占有
四次缓和----财产的保护与死守
五个转折点
五。练习
见一课一练
六。课外练习
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
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小说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人物动作描写和传神的细节,人物的性格与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练习
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A.身份
美丽的金洋
这交易划得来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
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是交易
B.性格
简直是反动派抹自己的脖子
要不要花很多的钱
我有我的伤心事
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l也行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儿牵肠挂肚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
总结:人物语言要表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2.讨论课后练习三
三:讨论生动的动作描写
精读“抢夺梳妆匣”“临终抓法器”两节
三。讨论传神的细节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及环境所作的细微、具体的描绘,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四。总结。小说的主题
五。比较、鉴赏与评价
1.本文中除了正面从语言、动作等角度去表现葛朗台以外,还用了侧面表现,从文中找出这些实例加以分析
2.小说以___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小说中也可以有议论,小说中的议论往往用来评价人物、事件,往往表现了作者的意愿与态度,请从文中找出议论性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这些议论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2.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阅读
参考角度A主题B人物形象C塑造人物的方法
七、练笔布置
人物描写,写一个执着于某一事物的人,侧重于语言与动作
上一篇:《体味文化》教案【范例4篇】
下一篇:《体味文化》教案(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