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论文题目汇聚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高中生物论文题目汇聚精编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中教育最突出的一部分,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综合能力,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相关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中的一门实验教学课程,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当前该学科教师关注的重点。下面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如果学生一旦对生物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将会对这门课程的发展进行自我探索,并产生浓厚的创新欲望,对于该门课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1)生物科学和现实生活中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进去。例如,在讲解渗透作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引入,比如萝卜放入盐水中就会变软等等,采用这些真实而生动的例子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应该多注重生物学科与当前社会关注问题的联系。比如,近几年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对当前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热点问题逐一引出,引发学生关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利用好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门主要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认真观察老师做实验的步骤,并且仔细体会自己做实验的每个步骤。通过整个实验,老师要教会学生自己制订观察方案,明确自己的目的,树立正确的自我思考方法。作为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用具,并且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学生要通过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相关发现,然后将自己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然而,当前课本中的大部分实验都只是相对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方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为了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生物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的`性质,适当地将实验条件以及实验形式进行变化,让学生自己去开动脑筋设计实验。生物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实验,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自己的实验。这种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将知识牢牢地记住,并且发展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引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成,正确自学方法的摸索等,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

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课时,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避免总是出现教师在单方面讲的情况,这种情况会使课堂的教学氛围枯燥。只有将教与学互相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将课堂真正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知识,并且便于理解书面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能够听懂,生物教师要把经常用的且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对自己有效的、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实验教学,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姚艳立。浅谈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科学,(1):17.

[3]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3(2):154.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实验中学)。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特点浅析【第二篇】

[摘要]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备课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笔者结合新课程下的教学实践,就备课作一探究。

一、备好生物课程标准。

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是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生物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1.把握模块各条“标准”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课程标准对知识技能内容一般有相应的活动设计,我们要认真分析“知识技能”与“学习活动”之间联系,从实际出发,实施建议中活动,或重新设计活动、补充活动。

3.要从“能力立意”进行知识与能力的组合。课程标准中生物实验的学习内容是以能力要求来构架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思考并选择相应的知识内容来和该能力的培养相配合。

二、备生物教材。

1.通读生物教材,把握课程框架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三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在备课时要研究本模块由哪几个单元组成,每单元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各单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本单元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构成部分中每一课在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每课教材的结构层次,包括课文中的生物概念、生物原理的含义;生物图表的内容、作用;怎样由生物现象,生物事实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引出结构。

2.要细读生物教材,确定“五点”

(1)知识点,即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要点。

(2)重点,即教材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

(3)难点,即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

(4)能力点,即课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

(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

3.精读生物教材,协调好“八个关系”

(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关系,即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

(2)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治情操的关系。即要以传递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重心,以提高觉悟为归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3)课文、图像、作业的关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能运用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能把教材文字材料与图表紧密联系,互相补充,做到图文转换和文图转换。

(4)教材主体和“自学材料”的关系。教材主体是必须研习的部分,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阵地。自学材料主要是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掌握生物技能和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生物教材时,既要钻研教材,更要超越教材,灵活运用,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动鲜活的素材,并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只有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4.探讨教法、学法、考(练)法。

教法、学法、考(练)法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和师生考练的方式。教法服务于学法,考(练)法检验教法和学法。备课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既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还要备怎么考与练。备教法,就是遵循大纲,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板书、作业等,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即备出深度);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即备出梯度);把各知识点的精要方面和关键字句进行归纳提取分析(即备出精度);使学生获得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关的知识和观念(即备出广度)。备学法,就是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及教学要求等特点,施之以有效的教法、导之以高效的学法:从课前预习、课堂阅读、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精心设计,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备考(练)法,就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注意点,并研究分析不同考纲考题,从中找出考练规律,精心创设课堂提问,设疑讨论、目标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模拟训练、各类题型解析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深化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三、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3.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四、备生物课程资源。

生物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生物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生物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广泛利用以下生物课程资源。

1.媒体信息。此类信息主要来源于电视、互联网、报刊、图书馆等方面。媒体信息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是生物教学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广泛收集利用生物教学媒体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物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之初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节目名单或网站信息名称,让学生收看、搜索。在利用媒体资源时,应特别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2.社区生活信息。社区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鲜活的生物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所在地不同的生物特征、自然景观和环境状况,结合教学目标,开展野外考察、调查实践活动;利用社区的图文材料等来充实备课素材。

3.有关生物课程资源的教学用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如生物教学用具也越来越丰富,如教学多媒体光盘、课件、生物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在使用教具上,要体现现代化,也要体现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生物教学小论文【第三篇】

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本中高度概括的生物学知识、概念、原理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分析,引导学生去建立一定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将知识内容梳理清晰,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利用传统的生物学教具以外,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等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去了解生物知识,更为直观地接触生物学的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加适合其进行想象和联想的思考环境。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视频、ppt、图片、科学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利用课件等形式来为学生讲解一些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情况和作用,让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突出教学重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生命现象和一些难以观察的具体的生物反应,这些知识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有时是很难被学生所理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对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形成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生物知识网络。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相应的知识内容,将重点、难点突出出来,教师可以将细胞增殖的整个过程进行分解,利用一系列的图片对细胞增殖的过程进行一定的解析。形象化、直观化的图片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快速地进入思考的环境之中,从而减小对增殖规律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展示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信息技术还可以对一些生物实验予以展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t2噬菌体在电镜下的照片和模式图,介绍t2噬菌体所具有的结构特点,以及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和过程。通过学生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用35s和32p放射性元素予以标记,便于学生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实验的内容就有了清晰且详细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该实验的了解程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生物理论文范文【第四篇】

我是高三的理科学生,也许我提到的能给你点帮助:。

要学好物理,首先是个比较勤快的学生学的,因为他/她需要认真去思考每一题,弄清每一题的出题要点是什么,是考察的什么知识点.物理也可以说是懒学生学的,它不需要背诵,因为背诵是没有用的,物理题只要弄清一种类型的题目,那么你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差不多不成问题了,这就是所谓的“一通百通”.

这又是一个关键点:你必须做好课上笔记.(我的物理笔记是一直让我感觉很骄傲的!^^)课后要自己完成作业,不会做可以与同学讨论,因为每个人都有想问题的角度,想不出时可以请教老师,同学.老师在讲习题时也要认真听,看你错在什么地方了,并且要做好记录!在每次考试之前,你可以把有些重要的概念,公式,还有错的习题看下,其他的就不必要的!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第五篇】

生物课件的应用。

摘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知识性和科学性融入其中。

关键词:生物;课件;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知识性以及科学性要无时无刻地把它们融汇到课堂的教学里。生物课件可以为教学提供图、文、声、像等多种教育元素,从而使学生全方位地学习生物知识。但是生物教师在选用教学课件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例如,软件的类型、素材的选择、对象的意义等许多方面。下面将详细地说明应注意的因素。

一、生物课件制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件的制作因人而异,但是生物教师应该制作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课件。那么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在有很多多媒体制作软件,例如,电子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多媒体开发软件authorware、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等,因此,老师应该很仔细地选择出适当的软件。

2.课件中的素材是课件的灵魂所在,它是课堂进行中重要的组成部件。生物课件的素材包括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其中文本、图像和动画视频占主导地位,这些素材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例如课本内容或者网上的练习题等。有很多条途径可以让我们找寻到促进教学的材料。

二、生物课件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生物课件中运用大量的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可以把许多的生物活动过程从静态向动态转化。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生物一系列的生命运动和发展过程。

2.应用生物课件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老师运用课件可以书写出一套能让学生精神高度紧张的吸引人的完美教案。生物课件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老师携带大量的挂图、生物模型,在黑板上浪费大量的时间书写板书。现在只需拿上一个小小的u盘就能轻松地完成教学工作。

3.生物课件中可以按照教师的思路设置课件,使教学的内容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4.生物课件运用当下流行的研究课题,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生物教学工作,更好地理解课件中的内容。例如在讲植物子叶这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带实验素材,学生可以携带单子叶果实像玉米、大米等,双子叶果实可以是花生、大豆、豌豆等,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里,以达到完成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生物课堂里多引入一些课件教学,教学效果优于以前老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把要讲的内容生动化、鲜明化,也可以直接进行人机对话,这样通过形象的解释后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这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索也是有莫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朱银芳。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探析。生物技术世界,(06)。

[2]李玉军。多媒体信息技术活化高中生物教学。时代教育,2013(04)。

(作者单位河北省阜平中学)。

高中生物论文(优秀8篇)【第六篇】

生物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历程,是人类认识、探索和改造自然的探究史。分析了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趣味性、渐进性、经典性和严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史生物教学教学价值。

生物科学史全方位地展示了生命科学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它包含着实验探索、理论形成的科学规律与方法,每个科研成果的背后也蕴涵着科学家伟大的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学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以趣味的科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经典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以科学家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陶冶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的目的。对此,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深奥难懂,因而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事实上,生物科学史中不乏逸闻趣事,教师应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列举一些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物科学史导入新课,除了能够迅速使学生集中注意、激发认知需求外,还能促使学生形成学习期待。例如,在讲授细胞结构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的故事来导入;在讲解条件反射知识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通过观察狗吃食物发现非条件反射的故事等。可见,教师应善于收集一些与生物教学有关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教学巧妙融合,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主动学习。

生物科学史是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发现过程,是揭示生命奥秘的过程。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以科学史作为教学材料,能够顺理成章地展现生物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层层递进的科学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

通过科学史可以全面了解生物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而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内容时,教师可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如讲授光合作用的产物时,可结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绿叶遮光实验来讲解;讲授光合作用的场所时,可通过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实验来讲解;讲授光反应中氧气的来源时,可以结合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氧同位素标记的实验来讲解。可见,不同的实验体现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可加深学生对单一变量、对照等实验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同位素标记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从而使生物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得以突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生物科学史中的一些经典实验,蕴涵着独特的生物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利用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在生物科学史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科学史,引用科学史资料来导入新课,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在教学中可普及一些科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把经典的科学探究实验引入生物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与探索,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感悟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遗传定律”的内容时,可以融入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哥孟德尔经典豌豆实验的科学史,按照“假设――演绎法”的推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体验遗传规律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遗传定律基础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可见,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可以通过具体的科学史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观察科学现象――提出科学假设――设计科学实验――假设的证实或证伪,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其探究能力。

科学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知识、情感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生物科学史,就是追寻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脚步,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生物科学史的故事中蕴涵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及精神,例如,青霉素的发现是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严谨不苟、求真务实态度的成果;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合理质疑、勇于创新意识的指引;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哥孟德尔潜心研究了八年的植物杂交实验,最终总结出重要的孟德尔遗传规律,也体现出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渗透这些生物科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在理解科学实验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说,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渗透在科学史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培养其科学素养。

综上,生物科学史中蕴涵着科学家对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有效的生物科学史教学应选择适合的材料、运用恰当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和领悟科学探索的过程。生物科学史是一部揭示生命科学发展历程的探究史,科学史的学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三个方面的教育融合起来,其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奥秘的道路去发现与解决问题,真正理解生物科学的本质,感受生物科学蕴涵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而全面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论文(优秀8篇)【第七篇】

将作物栽培在除土壤以外的培养基上,叫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具有不占地或少占地、换茬快、环境清洁、产品无污染和生长好、品质优、色鲜味美等优点,为花卉蔬菜、粮食以及水果生产的工业化、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草莓的无土栽培实践活动,使我们初步掌握无土栽培的技术,懂得利用水培法来确定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原理和矿质元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原理。

植物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土壤颗粒主要起着固着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将植物生活所需的无机盐按一定比例配成营养液进行作物的无土栽培。

三、实践方法。

采用与泥土盆栽草莓相对照试验,盆栽草莓使用一般的菜园土作固着物,施用化肥和农家肥,进行水肥管理。

四、实践器材。

无土花盆(双层塑料套盆或采用罐头瓶、硬泡沫塑料做定植板也行)、草莓苗、营养液原液、天平、洗净的碎石或蛭石、温度计等。

五、试验与管理。

1、试验时间:1997年9月-1998年5月;1998年9月-1999年5月。

2、试验地址:校生物园。

3、营养液原液:经试验得知,表1为最佳配方。

4、栽培方法:选择无病虫害、植株矮壮、具4-5片叶、顶芽饱满的壮苗,洗净根上泥土后,定植在无土花盆的上盆中,用碎石子或蛭石作固着物,下盆中盛清水,待长出新根后(1周左右)将清水倒掉,换上培养液。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生物教学论文:浅谈高中生...[大全5篇]【第八篇】

徐兴婵。

一、首先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大力抓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推广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许多学校虽然在生物教学上一直提出转变教学理念,但是在过程中却过于理论化,根本在教学中开展不起来,让教学新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露出弊端。

首先,师生缺乏交流。许多老师想要与学生交流,但是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学生的想法,无法顺应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老师虽然想要去转变教学模式,但是只是浮于表面,在深层次的还是传统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教学方法不能转变,这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老师只是完成课堂教学,没有在课下延续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没有组成实验小组去进行实践,这让学生很难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其次课题的提出。

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新要求中,需要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在我调查的所有学生中,86%的同学认为,按照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由于枯燥无味,所以容易引起抵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创新能力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作为理科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试题越来越开放,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

4.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运用不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比如,我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提升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到了高二高三,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

四、小结。

总之,优化生物教学,将传统课堂转变成为一个高效自主的课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既得到了知识,又发展了个性。只有坚持不断调整教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教育革新这条路上走下去,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18 2881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