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长恨歌》教案精编3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长恨歌》教案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长恨歌》教案1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听名家诵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播放视频等活动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喜欢中国古典诗歌。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
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
2诵读全文
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此。”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
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
“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二、幻灯介绍白居易及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玄宗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玄宗看中,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中。后被立为贵妃,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加上杨国忠为非作歹,朝政日渐败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与杨贵妃等匆匆逃亡,行至马嵬坡,羽林军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
三、幻灯片展示,检查预习情况
回眸( ) 凝脂( ) 云鬓( )骊宫( ) 鼙鼓( ) 城阙( )千乘( ) 花钿( ) 萦纡( )旌旗( ) 龙驭( ) 踌躇( )马嵬( ) 悄然( ) 耿耿( )霜华重( ) 衾 ( ) 临邛( )绰约( ) 玉扃( ) 参差( )珠箔( ) 仙袂( ) 迤逦( )飘飖( ) 凝睇( ) 人寰( )擘 ( )
四、放录音诵读欣赏,并要求学生概述课文内容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
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层赏读,内容把握
第一层: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内 容:玉环超凡姿色和李对她极度恩宠——入宫、得宠、杨家显赫——交代长恨之因,讽刺唐明皇误国
思 考:
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答:运用夸张和对比,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答: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而招致祸乱
第二层:渔阳鼙鼓动地来—魂魄不曾来入梦
补充材料:马嵬兵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范阳,六郡附之。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陈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时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内 容:
马嵬兵变 贵妃缢死
入蜀及归途的思念 ——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 揪心的“恨”
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第三层: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内 容:方士招魂 仙山寄情 —— 浪漫主义手法 —— 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解 题:
长恨歌
谁恨? 李隆基和杨贵妃
恨什么?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什么恨?“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怎么表现恨?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思 考:分析玉环被杀后李隆基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景物描写)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
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的心情。)
4、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这两句景物描写刻画了人物什么心理?
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
5、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处景物描写又表现了玄宗什么感情?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表现了玄宗夜间被
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鲜明地
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6、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焦急与迫切
内心的悲哀、凄伤、酸楚、
痛苦、委屈、感激
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
7、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把“钿盒金钗寄将去”,以表心迹,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恐怕皇怀疑不信, “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证。托物寄情。(叙事见情)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二、主题分析
1、教师提供写作背景,然后再分析主题。《长恨歌》主题的三种典型观点:
讽喻主题;
爱情主题;
双重主题。
你认为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附录:写作背景
①《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②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2、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
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三、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选背喜欢的句子
3、课外阅读《长生殿》或《梧桐雨》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二、作者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还写过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当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斗争的漩涡。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为避嫌消灾,也为消解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并且开始信佛,寻找精神倚托。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济天下”为主,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但贬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兼济天下”转为以独善其身为主。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四、背景介绍
(一)写作背景
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
2、横向比较: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二)创作缘起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1篇传奇《长恨歌传》。
五、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huán),对李思念不已。
六、分析赏读课文:
1、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参考: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
2、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50年以后写的《长恨歌》,他当然没有见过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见过杨玉环的,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貌的诗歌,这个人是谁呢?(李白)
出示李白的同样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
高二语文《长恨歌》教案3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一)前期——即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这是白居易“志在兼济”的时期。这一时期,他在仕途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三十二岁又以“拔萃”登科为校书郎,三十五岁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以第四等入选,由校书郎为周至尉,不久入为翰林学士,又做了三年的左拾遗。 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写成《策林》 75,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意见;同时又写作了一批讽喻诗,这些诗揭露黑暗的现实,刺痛了权贵们的心。 815 年,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皇帝,要求严厉惩治杀人凶手,权贵们则抓住这件事,指责白居易越级奏事,干预朝政,在皇帝面前造谣中伤,最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自己也很清楚,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那些“为民请命”的意见和讽喻诗,所以他自己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二)后期一一即自贬江州到死。这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在江州司马期间 , 他还有某些激情 , 写出《琵琶行》和《与元九书》,但已转向消极。随着政治环境的日益险恶 , 在前期还只是偶一浮现的佛、道思想 , 这时也就逐渐滋长。他糅合儒家的“乐天安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来作为明哲保身的法宝。白居易的诗歌也丧失了它的战斗性和光芒。白居易以后又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人民的好事。会昌六年八月 , 诗人病死在洛阳 , 葬洛阳龙门山。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
二、《长恨歌》写作背景:(提示:要让学生在史实和课文描写的差异以及情节设计中感受作者的创作倾向。)
历史回顾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曾经是开创 开元盛世 的一代明君,但是,他与杨贵妃沉迷爱河不仅葬送了自己甜蜜的生活,而且也给大唐帝国带来空前的政治危机。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已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创作缘起: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应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取入第四等,被任为位于长安西南的周至县县尉。这年冬天,他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1篇传奇《长恨歌传》。
陈鸿也在《长恨传》中言及此诗的 缘起 :“‘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 长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白居易到底想通过《长恨歌》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学界仍在苦苦地探索着。当然,这个问题不必得出答案,也没有唯一的答案。这种探索的过程正是《长恨歌》得以长存的生命力。
五、诗歌分析:
1、长恨歌,就是歌长恨,恨是什么意思?恨什么?为什么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女之死。——恨之直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皇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皇之长恨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至“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道士帮助皇找到杨女。——过渡,浪漫主义手法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让杨女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杨女之长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2、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皇之长恨: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秋风萧瑟,黄土弥漫,曲折婉转的栈道穿行山间,如行云间,如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恨”。寂静的山路暗淡的日色,使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行宫见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月圆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啊。夜雨闻铃,定然有风,有风而铃声闻,可见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凉。风声,雨声,铃声,清晰入耳,声声扰人心绪,撩人愁思。——借景抒情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踌躇,信马,不忍离去,不想离去又不能不去,只好信马由缰缓缓去,心无着落之凄凉可见。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望月人何在? ——叙事见情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花开了,雨落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丽人的影子。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梨园弟子,阿监青娥,如果杨女尚在,又是如何面貌呢?——触景生情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直接描摹汉皇的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想要入眠做梦梦见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子。——叙事见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杨女之长恨: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梦魂”,使者是什么时候来的,何以在梦,是相思不可见,渴望梦中见吧?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显示出她的焦急与迫切——以行写情,叙事见情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传导出她内心的悲哀、凄伤、酸楚、痛苦、委屈、感激等等的百般感触。 比较比喻的运用,充分描写杨的外在形态,借以展现其内心情感。——以形写情,描写见情
作者以形写神,通过人物的外在行动揭示其内心世界,深入腠理,宛转动人。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把“钿盒金钗寄将去”,以表心迹,并表示“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又恐怕皇怀疑不信, “殷勤重寄词”,以两人在七夕之夜于长生殿立下的密誓作证。这段描写,把杨贵妃不忘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使这一形象平添光彩。——叙事见情
3、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
杨女:祸国殃民的红颜?忠贞爱情的痴心女?
主题:一、讽喻说。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二、爱情说。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三、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四、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根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英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化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
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此诗叙事详略适宜,舒卷自如。如“安史之乱”爆发,因不是重点所在,作者只以两句诗作扼要的叙述交待,而对李、杨二人的绵绵长恨,则不惜笔墨,大肆铺叙。在宛转叙述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作者倾注了自己的丰富感情,使这首叙事诗含带了浓郁的抒情成份。如“圣主朝朝暮暮情”、“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直接抒情的语句自不消举说,使诗中的一些景物描写,也渗透着沉甸甸的情感。如“黄埃散漫风萧索”以下四句诗,描绘的是李隆基入川途中的景色,也融和着唐玄宗惨淡灰暗、寂寞凄伤的心情。又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两句,是叙事,是写景,也是抒情。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如以第三部分为例:首两句含情叙事,由“信马归”引“归来池苑皆依旧”的感叹;又由“池苑皆依旧”自然转人对“太液芙蓉未央柳”的描写,再由景物联想到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景而及情,引发出“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伤叹哀悼。…总之,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上一篇: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