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反思(精编5篇)
【导言】此例“《秋思》教学反思(精编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秋思的教学反思1
正思:
1、课前注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每一堂课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同时,我都要提前、深入“基层”去了解学情。问问他们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堂课也是一样。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及时再次修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弄懂了的就不说,节约教学时间;需要说的重点讲,集中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生的学情是我教学生长的土壤。
2、课中遵循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学情来定教,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在整体感知时,我先问孩子“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在他们的发言中很多问题就已经自行解决了。然后我又问“那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呢?”,继而透过梳理小结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始我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与方向。
3、从整体入手,围绕诗题解读文本。在学生解释诗题后,我在“思”字下做一标记,问:“围绕这个字你有什么想问的?”,透过学生的一一回答,我们梳理出三大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思什么?为何思?如何思?这既是问题也是古诗的脉络,捋清了“教与学”的思路。
4、体现高年段古诗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潜力的培养。围绕“思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去默读古诗再次思考“意万重”的丰富内涵。并在小组交流讨论。透过反馈学生说出了很多动人的场景和资料。有对年迈母亲的担忧与思念,有对弟妹的询问,有对家乡一草一木询问,有对亲人的节日问候,还有对家人说的宽慰的话语……
5、注重“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中来再到语言文字中去。不仅仅学习、积累、感悟诗句,更积累学习诗人的写作及表达方法。本诗曾被王安石评价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与岑参的《逢入京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断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逐步感受到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抓住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又开封”,将自己那“意万重”,“说不尽”的心理烘托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我透过一个简单的比较读之后,进行小结带领学生体会那种“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神来之笔,是对其独到写作方法的一种体会与学习。
反思:
1、读中指导欠缺,诗句诵读在感悟这一层面没有到位。诵读的韵味没能淋漓尽致体现出来。
2、对学生的生成没有及时利用,趁热打铁,引导感悟中读,读中再感悟。在学生一个个起来反馈自己所感受,想象“意万重”的资料时,我没有及时让他们一一读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绪时的情绪。试想当孩子站起来说出自己独特感受后,相机立刻让他们读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断与作者的内心对话吗,不就是一次次让我们聆听张籍的万重思绪吗?这样个性化的想与个性化的读就结合起来了,起到了一个深刻理解与升华的作用。
3、学生的情感体会仍然不够深,从读中能够感觉得到。这也说明与文本的对话还有点“浮”,也许还只是在与文字对话,还没有真正做到与作者的内心去对话。进入到他的精神世界里。老师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不明显。
4、板书设计及演示存在问题。一个是书写功底还不够,没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现出来。另外一个就是板书安排有些凌乱和随意。这也是一个老师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从容的反映。
5、在应对“启而不发”的局面时,仍然不够娴熟、老练。语言过快,过碎。需要沉积下去继续打磨。
在进行本次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同事、领导的帮忙与指导。你们的展示,你们的推荐,你们语重心长又一语中的的评价都让我受益匪浅。在那里请允许我感谢在我前面执教的五位优秀老师的启迪。我们虽然上的课型不一样,但是却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借鉴的地方。还要感谢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的同伴们,在你我那一次次,一句句随意但真诚的交流中,给了我不少的灵感。更要感谢万校长、宗主任、钱主任、朱校长您们对我的帮忙、指导。您的不吝赐教让我能够站得更高,无论是看文本,还是看自己都能够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与反思,谢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5篇《秋思》教学反思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秋思教学反思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秋思》教学反思2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秋思的教学反思3
《秋思》是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这三首诗都是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经过前一首诗《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中感情的方法,所以在进行这首诗的学习时,我放手让学生经过自读自悟的形式,依靠自我的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诗境,体味诗情之上。
一、品读
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之后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我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终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我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我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想象
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白花谢了。还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此刻,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此时我说: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秋思》教学反思4
一、回味学法,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泊船瓜洲》,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一遍。
生背诗,但是一点感情、节奏都没有。
在背诵之前应该跟学生说要有感情、有节奏的背诵,而不是和尚念经。但是通过这一环节,我发现了自己上一节课教学的不足之一——朗诵指导的缺乏。这节课可以弥补一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是一首——
生:思念家乡的诗/借景抒情诗。
师:是的,既然知道了这是一首作者远在他乡的思念故乡的诗,那我们朗诵的时候应该要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生:思念家乡、难过的心情。
师:好的,悟的真快。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思念家乡的无奈、痛苦再把诗背诵一遍。
这时有些学生背的摇头晃脑的,明显的比第一遍好多了,我趁机鼓励他们说:诗都是要多读,只有读多了才有感觉,都多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懂了。
既然学生已经读出了一点感觉,应该趁机让学生多读几遍,而不应该草草了事。
2、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学《泊船瓜洲》这首诗的。(学生有些愣住了,不知所措的看着我。讲到这里,我明白了学生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既然他们不知道我也只好自己说了。)我们首先是读古诗的,然后怎么做了(这时,学生明白过来了,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起来了。最后我们总结出了《泊船瓜洲》的学法。第一步:读通顺,读出节奏;第二步: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边读边理解诗意;第三步:认真赏读,体会诗里所含的感情。)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秋思》。
这个学法回忆到底有没有必要呢,为本课教学做了什么服务呢?
二、走进“秋思”
师:谁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色?
生1:秋天是金黄色的,所以秋天是硕果累累的。
生2:秋天万里无云,秋高气爽,最适合游玩了。
生3:秋天到了,落叶缤纷,只要秋风一吹,到处都是落叶,令人很不舒服。
生4:秋风萧瑟的时候,挺讨厌的。
师:是的,秋天到了,可以说有两重景象,一是让我们为之欣慰的——收获;另外一种就是让增添我们愁绪的——萧瑟。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欢用秋天来写表达自己思念、愁绪的诗,因为秋天我们再也看不到春草的碧绿,盛夏的璀璨,种种愁绪就这样接踵而至了。同学们预习过,你们觉得我们今天所学的“秋思”作者到底是要思什么呢?
生1:秋天思念家乡。
生2:思念家乡的秋天。
生3:秋天,在洛阳城里思念家乡。
师:究竟是哪种解释,我们翻开课本,朗读诗句。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至少读三遍。
生读完
师:谁愿意来做小老师,把整首诗朗诵给大家听。
一共请了4个学生读,都读的很苍白,没有一点感情。有一个学生还要“重”读成了zhòng。可以看出,学生预习的不到位,而且对诗还没有一点“感觉”。
师:我们现在不说他们谁读的好,我们先利用书上的注释及你们手上的字典,自己先理解诗的大意,理解完后我们再来评论。
生自读自悟。
师: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这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生2:这是一首在洛阳城里思念家乡的诗。
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作者在秋天里思念家乡的诗,既然是思念家乡,而且还是身在洛阳城里,看着洛阳城街上的人,作者不禁也会想起自己的亲人,可是思念贵思念,我还是不能见到他们,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如何?
生1:伤心欲绝。
生2:悲痛
师:那刚刚四位同学读的不足之处在哪里知道了吗?
生1:读的太快了。
生2:没有感情。
生3:没有节奏。
师:你们说的很到位,我们现在知道怎么读了,那我们就一起把这首朗诵一遍。
生朗诵一遍后,师:我觉得我们的感情还不够丰富,再来一次,这次要感情更加充沛。
既然已经知道了四位学生的不足,何不让这四个人再来读一遍,这样的对比让学生的印象不是更深刻吗?可是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三、理解诗的意境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首诗是写作者在洛阳城里思念家乡,那作者具体是怎么来刻画的呢?我们一切来品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做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秋风阵阵,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来帮老师解决,我只知道秋风可以感受、触摸,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秋风是什么样的,谁来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生:秋风就是说作者在秋天里思念故乡。
师:那为什么用“见”呢?(生沉默)秋风吹来,让人感觉到阵阵凉意。黄叶纷飞,绿色开始消失,代表希望的绿色不再,到处是枯萎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悲惨。
师:换个词说,也就是凄凉。秋风带来的这种凄凉景象是到处可以见到的,所以作者说洛阳城里见秋风。在这种凄凉的镜像中,作者更加不由自主的思念起家乡的亲人,于是他——
生: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
师:是的,他要写一份家书给亲人,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来写这封家书呢?
生1:报平安。
生2: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我,我很好。
生3:告诉他们,我把事情办完了就回家,现在不用等我。
师:你们都是好孩子,知道远在为亲人着想,不让他们担心了,如果我是作者,我也会这么说。可是诗中,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你们刚刚不是说只是给家人报平安吗,为什么现在又担心匆匆忙忙没把要说的话说完呢?
生1:看看自己有没有写一些让家人担心的话。
生2:想想自己想说的话有没有写完,让家人安心。
生3:因为太久没有见到家人,想跟他们说很多很多的话。
师:我明白了,原来作者是担心自己没有有没有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而又把封好的信拆开,好让家人放心。作者在外面的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人让我们不得不感动,但更多的是为他感到难过,带着难过的心情我们再把诗朗诵一遍。(朗诵两遍)
生朗诵完后,划节奏,加着重号的药重读。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做/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里着重要让学生理解的词是:“复、又”,可是在理解的时候并没有落实这个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自己读读就过了。
四、拓展延伸
1、师:回想一下我们上节课学的诗,跟这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前面一首有写很多景物,今天学的却没有的。
师:那我们前面一首诗叫什么——
生:借景抒情诗。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作者秋天在洛阳城里思念家乡发生的一些事情。这种记叙一件事情的诗叫做叙事抒情诗。
这里给学生介绍叙事抒情诗这个概念有没有必要呢?内容会不会太深了,这都没有考虑到。
2、师:既然这是一个小故事,那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改编为一个小故事,我们先把诗仔细的读一读,然后改编为一个小故事。
三个学生把这首诗改编为一个小故事,可是与其说他们是在改编,还不如说他们在翻译,而且翻译恶的时候把第一句话翻译错了,三个人一直说成“我在洛阳城里见到了秋风。”面对着这样的情景,我只好自己示范。
这节课感觉就一个字——乱,理不清思路。本来在课前还觉得这样上下来学生应该比较能接受,可是感觉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学生的话语权没有得到落实,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秋思的教学反思5
《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1篇课文,同组的还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在课堂上能与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自问: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应怎么教,古诗教学应把握什么?应带给学生什么?
我个人认为古诗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和学生一起在读中感悟诗情。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整体的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整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大大小小的读差不多有二十多次。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师生配合读,读出这首诗特有的忧伤。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老师的引读、看意境读、想像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乡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每个字、词都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所谓“十年得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风是无形的,看不见但作者却感受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诗人的“意万重”是诗的重点。当学生感受到张翰能弃官而回,而诗人却只能通过写家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诗人又岂止是思家呢?于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意万重”我让学生交流张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后,我马上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意万重”可能是什么?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这样诗中“意万重”学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课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见秋风”“意万重”是联想,听诵读想象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配乐想象家书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发下,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说话写话的训练就水到渠成。
三、指导学生在写中深化诗情。
在《秋思》一课教学中,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此时我说:“这瑟瑟的秋思,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遐想翩翩,我让学生拿出笔来写一写家书,学生纷纷拿起了笔,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在“写”当中得到了释放。互文印证也是我这节课采用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深入领悟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愁后,当捎信人带走了信时,我及时挑疑:这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它还带走了什么?学生马上反应出带走还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乡情、作者对家人的祝福……我及时把学生引入孟郊的《归信吟》:书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让学生再一次走进了张籍的心中。接着我还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思乡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最后把学生带进来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在凄婉的音乐背景下,听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把乡愁提升到爱国情愁中。
课前的设想只是我的一个理想课堂,一堂课下来,遗憾颇多。如:时间的掌握,诗中的挖掘都还欠火候,与学生的互动还欠缺,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下一篇:物理教学反思(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