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案例【精彩4篇】
【导言】此例“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案例【精彩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第一篇】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进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关于生物教学反思【第二篇】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师友互助合作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师友互助合作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赖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可灵活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自学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么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情况。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接着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接着,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检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
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择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尽可能地去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于生物教学反思【第三篇】
通过实施了新课程后,许多同学跟我说:“生物课太有趣了”,听了学生们真诚的话语,我也很兴奋。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孩子都是在游戏中学习长大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游戏的平台,学生们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做出计划,参与调查、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相互学习,汲取并互补了各自的经验,从被动的“知识容器”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开拓者,合作的意识、自主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学习体验中生成新的问题,在争论中解决问题,这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的能力差异较大,比如在进行调查时,第一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为了快速有序地调查,他们在组内又划分出了三个小组,一个小组调查树木,一个小组调查花坛中生物,另一个小组调查动物。第四组同学调查了龙沙公园内的生物,在时间的分配上就没有第一组计划得周到,但他们也有聪明之处,参观动物园时,他们为了得到确切的数据,走访了园长。这些也启示我们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的挑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实施新教材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教材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修养。
教师的主动参与,热情投入,创造性解决问题,成长的速度和质量(人气指数)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为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修养,认真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端正态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终身学习,有为实施新教材甘于奉献、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否则,新课程改革又将成为穿新鞋走老路。
二、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调整,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
现代教师要集学习者、欣赏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着、组织者、创造者、研究者、反思者于一身,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而新课程教材中9个《观察与思考》、7个《资料分析》、6个《探究》、8个《实验》、4个《演示实验》、3个《调查》、l个《设计》、l个《模拟制作》、5个《课外实践》、5个《进一步探究》、8个《技能训练》等,恰好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供了素材。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从学生兴趣和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出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利用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投影、CAI课件、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科学调查、资料分析等,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如珊瑚虫是生物吗?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生物圈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吗?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缸内壁为什么会长出绿膜?化工厂附近,原来绿茸茸的苔薛植物,为什么不见了?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改革评价方法。
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对学生进行否定。如实验操作、课堂发言、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都实行事后100分,课堂教学中注重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所有的学生都树立起信心,扬起思想的风帆。
四、新教材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重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探究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果,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其次,课堂教学手段要多种多样,使学生好学不厌。如为了更好地实施互动式教学,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备课,课堂上由学生讲课,师生当堂评课,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再者,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处处呈现合作的育人氛围,真正体现“众人拾柴火焰高”,推动学生共同发展和提高。总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探究与合作,就不能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也不能培养有主动参与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
五、新教材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正是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激励、组织、点拨、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新课程教材正是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精讲精练,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学法指导。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我们在食物网中的位置?会发豆芽吗?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撰写一片《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小论文等,都极大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第四篇】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汇总4篇
下一篇:《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