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反思【热选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师的教学反思【热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师教学反思【第一篇】
教学十多年,我一向在寻找,寻找“何为一节好的思品课”。我听课,我观摩,我也自我探索。渐渐发现,一节好的思品课,关键有两点:一、精彩的材料及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二、学生有所感悟是一节好课的评价依据。
一。精彩的材料及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
好的开头能迅速活跃课堂,在第一时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材料能扣紧教学主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愿意去想愿意去讲;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让学生无暇分心,紧跟老师思路,畅游知识海洋,简单感悟生活,学会做人。
例如,我在讲《自尊自信》这一课的时候,是这样开头的:“上课之前,我想先做个小小的调查……”这时候学生的眼睛已经睁得很大了,“愿意当众趴在地上学狗叫的同学请举手……”我的语速很慢,讲第一遍的时候学生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讲第二遍的时候,已经有学生不满:“老师,你不尊重我们……”很好,接下来我顺其自然进入课程的学习。
在我讲《明辨是非》这课的时候,我使用了十分有名的心理学两难选取“海因兹偷药的故事”,这药到底该不该偷?发明家和海因兹到底谁对谁错?要是你做法官,你将如何判案?两难的选取,学生争着举手发表意见,是与非在辩驳中变得清晰。课上完了,学生意犹未尽。
七年级第一学期最后一个单元讲的是学习,如果按照课本条条框框讲下去,可能会落入俗套,这就不可能到达很好的教学效果。透过思考,我设计了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明白我们人学习的原理,以及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平原区”及如何更好地走出这个区,取得成绩的进步。游戏很简单:我准备了一张打乱了顺序的数字图,打印多份,分发给学生。每个学生人手8份。然后给学生60秒的时光,让其将数字按照顺序连接起来,从1到2,到3,到4……直到时光结束,将连到的最后一个数字圈出来,并写到纸的空白处。重复这个程序8次。这样,每个人就会有8个数字,将这8个数字按照先后顺序标在图表上,并将各点连成一线。最后,每个人都会得出一条“学习曲线”。游戏做完以后,全班同学一齐讨论这样几个问题:1、坦白说,在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感觉怎样样?2、人们说:“刀越磨越快”,但是,在我们这个练习中,是这样貌的吗?如果不是这样,那是怎样样的?能够呈现你的曲线给大家看看。3、我们每个人的曲线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或不明显的平原区,甚至是下降区,这是由于什么引起的?类比到我们的学习,你有怎样样的启发?4、请思考,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突破这个学习的平原区?由于学生在之前亲自把自我的学习曲线画出来了,在讨论这
些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很有感想,对“学习”这个话题想法很多,也说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话,提出了很多有实际好处的推荐。
一节好的课,其实并不需要很多花俏的东西,只要能够实实在在地让学生紧跟你的思路,去学习,去感悟,就已足够。
教师教学反思【第二篇】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同时也作为了综合组的教研课,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一、知识目标: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对学段目标与课时目标的理解还不够清楚,如情感目标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这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个目标定的过高,也就显得不实际了,它应该是在学生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强化生成的。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数数、数序与比大小、基数与序数、数的组成、8 和9的书写。其实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形式,为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 用的是在“听中数数”,利用一对小铃铛,做了一个“谁是顺风耳”的游戏,要求是“老师敲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敲铃是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 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习,就会让老师和学生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 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听“听铃声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往往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而没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想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
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我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图学生说的形式,这样做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这是一题很好的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让他们打乱顺序来说,如“5的后面是6”、“最后一个是9”这样的形式能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 个桃子与第9个桃子”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吃第9个桃子为什么吃不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积极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在教学数的组成时,通过“动物园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猴子,老师买了8 个桃子去分给它们吃,想一想,老师可以怎么分?”这样一个情境,设想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来揭开数的组成。结果学生反而被情境所干扰,由于考虑到了分的公平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两种分法,最后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说出了其它的方法。说明这个情境并不合适,可能还是用“两只盘子”来分的效果要好。这就让我想到了创设情境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习。今后这一点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有干扰作用。还有就是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这节课我在这一点虽然提到,但不够重视。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能让学生更好的建构起数的组成,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认真思考。
在课的结尾时,我设计了“用数字画画”,但由于时间有限,我把这块内容放到了课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设计。我觉得自己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时间不够”,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今后在这方面要多思考,多学习。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老师教学反思【第三篇】
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七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景,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体此刻以下几方面:
一、书写
英文书写的端正与规范,是开学阶段必须要抓好的。从新生入学第一次在英语四线格上落笔写英文字母,就要向学生们提出要求:任何一位学生都必须书写端正,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吓唬之余,在最初阶段还不妨特意抓几位敢“顶风作案”的学生,以惩一儆百;同时对书写端正的任何一个学生都给予鼓励。之后我惊奇的发现,那些中文汉字写的歪歪扭扭的学生,英文却完全能够写的十分端正,俨然一个优秀生的卷面一般,感觉很有成就感。
在后期进行英文写作评分时,依然贯彻字迹端正者得高分,否则从重扣分的原则。经过一段时光的狠抓整治,同学们构成一个端正书写的良好氛围。
二、朗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让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养成大声朗读,敢于开口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最害怕不开口的学生。我认为只要他们开口读、说英语了,那么他们这一生学习英语都将不会存在任何的障碍了。所以在开学最初的几个星期阶段,我异常提醒我的学生们,必须要开口出声且大声的朗读英语。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羞于开口的学生,则要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致力于先张口,再出声,最终大声朗读。
一天之计在于晨,这句名言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更是如此。早自习上,我想尽办法让学生们去读,以不一样的形式,朗读不一样的资料,充分挖掘学生们读的潜能,让学生们都能开口说英语。
三、单词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是和学生的单词量完全成正比的。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的单词量大是众所周知的。为了让学生从识记单词拼写这个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我想我们应当在第一时光向全班学生讲述正确的识记单词拼写的方法,同时帮忙其摒弃他们在小学阶段可能业已构成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坚决要求学生依据单词发音来识记单词的拼写。所以在单词教学方面,我一般遵循三步走的顺序。
1、跟读。让学生先学会读单词,做到看到单词,读音能够脱口而出。
2、记住汉语意思。能够由教师报中文解释,学生读出英文单词;在课堂句型操练中,进一步巩固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的联合掌握和运用。
3、最终才要求学生开始识记单词的拼写。事实上,此时由于学生对很多单词的过目率十分的高,他们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单元里为数不少的新单词的拼写了。
此外,在新目标英语教材的starters和前几个单元部分,我想最好能坚持每一天渗透“直拼法”拼写规则,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利用单词读音来识记单词拼写的习惯。
在开学阶段,对单词识记的听写检查方面,我们最好是能因生而异,区别对待。我们既要让所有学生认识到单词拼写识记的重要性以及单词拼写可是关的严重后果,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小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单词听写可是关,而产生对英语的畏学、厌学心理。
四、音标
不一样的英语教师对音标的出现时机看法不一样。我想只要适合班级学生特点和自我教学风格的,都是可行的。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在七年级下学期或八年级上学期再逐步渗透音标教学,可能更为合理。因为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英语学习之后,每个学生各自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构成一套适合自我的英语学习方法与方式,随后我们增加音标的教学,以促进他们进一步自学英语的效果,能够说是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了。
并且一个班级中,肯定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他们对字母掌握都是似懂非懂,如果我们在七年级开学阶段立刻引入音标,我想无疑大大的加重了这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负担,这同样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放下英语学习。
此外,音标教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音标自学单词,所以我比较同意利用渗透教学,在一段时期内逐渐地让学生认识大部分的音标,逐步的掌握利用音标拼读大部分单词;而不要急着在两、三节课里专门进行音标教学。相信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会越来越熟练的运用音标自学单词的。
五、课堂活动模式
英语课堂上的同桌对话模式,我想应当一向被提倡。所以,在七在教学过程编排上,也尽量多的编排对话操练,以争取让学生有尽量多的机会展示,尤其是每个单元的sectiona(包括sectionb的前半部分)句型,更是有必要以两人或四人一组等模式充分操练。而此时,教材后面的听力材料则完全能够作为早自修朗读资料,其中个别超纲单词,不妨也加以解释,以作为扩展学生单词量的一个辅助手段。
六、课件制作
如今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我们能够获得丰富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本录音、教材图片甚至完整的flash或video等教学资料。即使如此,我认为依然不应当全部照搬挪用,而应当利用所获得的教学资源进行二次整理与加工,使之更适合自我的教学风格与班级学生学习特点。
同时,针对自我的课堂模式及教学程序,我们还能够专门为自我制作一个课件模板,这将为我们日常烦琐的课件制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七、后进生控制与转化
众所周知,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是令我们英语教师最头痛的。我们甚至能够发现,即使在小学毕业生中,就已经存在必须程度上的两极分化了。为此,在七年级开学阶段,根据初步的观察、调查与测试,尽快掌握班级中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情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心,持续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进取帮忙他们重树学好英语的信心,在课堂设计上更多的向后进生倾斜,并努力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总之,采取一切措施控制并缩小班级内英语学习后进生的数量,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综上所述,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我所任教两个班级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七年级开学阶段只要我们英语教师用心去教,只要我们学生用心去学,相信我们就能圆满的完成英语教学工作,为学生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老师教学反思【第四篇】
《“漫画”老师》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训练用文字“漫画”老师,属于写人篇。从中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人的方法,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本次的写人训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并且尝试用上漫画夸张的方式将人物表现得真实而有趣。根据学情,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运用思维导图,列出所选的一位老师的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特点。理清写作思路。
2、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尝试运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将人物写得既真实又有趣。
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教学设计进行多次调整,形成了定稿进行录课。本次的习作教学共分为五个大板块: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通过名人漫画的图片配上简短夸张的描写文字,感受漫画人物的表现特点。首先出示一组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正常图片,说说他们最鲜明的特点;接着观察他们的漫画图片,引导学生从鲜明的对比中,发现这些漫画分别夸张了人物的哪部分特征;然后与漫画人物图片相对应的漫画人物夸张简介,感受用文字“漫画”人物语言夸张的特点,导入新课教学。
2、引导回忆,确定写作对象
在众多老师中选择并确定写作对象尤为重要,通过谈话引导学生闭眼回忆,写下三个印象最深的老师,缩小选择范围;然后逐一回忆并比较三位老师的特点,发现特点最突出的一位作为写作对象,并跟同伴简单的介绍老师突出的特点。
3、例文引路,学以致用
首先明确老师突出的特点,根据学生已知经验运用思维导图列出老师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理清写作思路。通过例文的学习明确本课“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和“运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把人物特点表现得真实而有趣”两大习作要素,习得方法并尝试选择思维导图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先用用一句话或词语概括人物最突出的特点,然后用具体的事例、夸张的语言给老师画一幅“漫画”。
4、习作欣赏,点评激励
通过自读修改、教师评、同桌互评等方式,本着教什么就评什么的原则,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先由教师示范点评(先欣赏再评星),让学生尝试参与点评进行互评,以评的形式进行激励,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从整节课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习作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可以。本节课教学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例文的选用和品读环节的处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最为纠结的就是例文的选用,反复修改后仍然感觉到“漫画”夸张语言的运用不够;在学习例文的环节对于例文的品读做得不够扎实,由于例文中语言夸张、幽默的特点不是特别明显,加上设计的问题针对性不强,所以学生在读例文时不能很快发现语言的特点。其次处理不好的是评价环节,由于实物展示台出现故障,没能直观地呈现学生作品影响了评价效果,评价方式显得机械和单调,未能很好地起到评价和指导修改的作用。
视频研讨时,组内老师、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就课堂教学提出很多易操作的建议。
1、对“漫画”的认识:漫画家给人物画“漫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方的特点,运用的手法必然是夸张、夸大、突出,最后形成的效果就是让读者看了就傻笑,觉得有趣,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想表现的人物突出的特点。把漫画迁移到文章上来,那目的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反复描述、大肆渲染,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特点。
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无指导、无效的小环节要删去,可以整合的要进行整合。
3、例文的呈现要着力在“漫画”上,可以先回忆通常情况下介绍老师该怎么写,出示1篇例文,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写太平常;出示1篇例文,换成漫画的形式,用夸张幽默的语言抓住老师突出特点来写,并且将有着夸张的、讽刺的、搞笑的、幽默语言特点的语句标红。将这样两篇例文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什么叫“漫画”老师。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