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编4篇
【导言】此例“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精编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1
关键词:控制变量法;物理实验;正确结论
一、从控制变量法的几个实验反思其实质
1.实验一: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
影响因素:
①两个烧瓶中的水是否一样多;②水温是否一样高;③放烧瓶的环境是否一样;④泡沫塑料与棉被的厚度是否一样,干湿程度等。
控制操作:
①在两个烧瓶中装质量相等的水;②加热到相同的温度;③分别用干湿程度、相同厚度的两种保温材料包好;④放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
要改变的因素:
两烧瓶内水的温度变化ΔT
观察:两烧瓶内水的降温Δt时间。(可互换)
每隔5 min记录下烧瓶中的水温(T1/℃是第1组泡沫塑料保温的水温;温度T2/℃是第2组棉被保温的水温,如下表):
观察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从80 ℃降至40 ℃(ΔT=40 ℃)第1组(泡沫塑料保温)所用的时间大约在45 min左右,而第2组(棉被保温)降低相同温度只用了不到25 min,这表明,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确实优于棉被。
反思一:上面的探究过程中就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由于影响研究问题(称为因变量)的因素(自变量)有许多,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起作用。怎样才能确定哪些因素没有影响,哪些因素有影响及影响程度?人们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分析所研究的物理问题与该因素的关系,即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为多个单因素的问题(类比与“一对一”),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就能找到这些因素与研究问题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的方法。这里的“一对一”是为了表达简洁直观,笔者对“控制变量法”所作的类比。释意如下:第一个“一”意思为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一个变量,“对”意思为它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关系,第二个“一”意思为研究的物理问题(即因变量ΔT),比如实验中“使两烧瓶内水的温度变化ΔT=40 ℃,“对”两烧瓶内水的降温时间”。
2.实验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不考虑温度影响)
(1)控制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结论:长度、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只跟材料有关。
(2)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控制材料、长度都相同,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反思二:由此可见,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是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的因素,而是与电流、电压无关,即由导体本身决定的。所以,我们对欧姆定律的公式I= 理解,要强调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条件是控制电阻不变,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条件是控制电压不变,对R= 式子不能认为在电压一定时,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正比,那就错误了,实际上这段导体的电阻是一定值。所以,在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要明确研究问题与施加作用的变量之间有无影响关系,不然就会犯“探究电流对导体电阻的影响”这样的错误。
3.实验三:探究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因素
(1)控制小球质量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2)控制小球速度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结论: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这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反思三:在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以小物块被推的远近体现出来,小球运动的速度是通过它滚下的高度体现,从实验中看到,当质量相同的小球从相同斜面的不同高度上滚下时,高处的小球把物块撞击远一些,如果抓不住主要因素只看表面现象,易得出:动能大小与高度有关系的错误结论,此情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曾多次出现。其实在对于同一斜面,高处的小球滚到水平面时速度大,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相同的,正是利用这个规律来控制速度。因此,在用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只有准确把握影响研究问题的因素,剔除表面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用“控制变量法”解题示例
1.化繁为简的“一对一”解题
例1.(2005年 河南)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材、钢筋)受到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 m,横截面积为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量不超过原长的1/1000,要计算此时受到最大拉力。由于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现在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认真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结果表明线材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量与材料的原长成 比,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成 比;
(2)上述金属细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解析:(1)由题意可知,同种材料伸长与拉力大小,截面积,原长有关。控制拉力(比如是250 N)截面积相同(都是 cm2),从表中看出材料的原长由1 m到2 m增大了2倍,伸长量由 cm到 cm也增大2倍,可见伸长量与材料的原长成正比。同样的方法,控制拉力(比如是250 N)与原长(都是1m)不变,可研究伸长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截面积由 cm2到 cm2增大了2倍而伸长由 cm到 cm缩短了2倍,故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成反比。(确定了伸长量与材料横截面积的“一对一”的关系)
(2)由题意可知,若控制金属原长1 m拉力1000 N不变(可用其它数据),故由伸长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得:横截面积由 cm2到 cm2增大8倍,则伸长将由 cm缩短到 cm× = cm。得到此时金属棒参数为:横截面积 cm2原长1 m伸长 cm拉力1000 N。再由伸长量与材料的原长成正比关系,控制拉力1000 N,横截面积 cm2不变,原长由1 m到4 m增加了4倍则伸长增大4倍将由 cm增到 cm。得到此时金属棒参数为:横截面积 cm2原长4 m伸长 cm拉力1000 N。再由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关系,控制截面积 cm2、原长4 m不变,研究拉力与伸长,即伸长由 cm到4 m× = cm增加了10倍所以拉力也增大10倍即为1000×10 N=10000 N。得到此时金属棒参数为:横截面积 cm2原长4 m伸长 cm拉力10000 N。即金属细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0 N。
由此可见,本题看起来因素较多,但只要我们控制好变量,化繁为简确定好“一对一”对应关系,类似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当然,也可利用推出F=k 公式来解决,但大多数学生不能推得出此式子。
2.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
例2.(2009年 绵阳)有两只定值电阻RA和R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图象中的A、B。则( )
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A的电流是RB的2倍
B.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A的电压是RB的2倍
C.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A的电功率是RB的2倍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A的电功率是RB的2倍
解析: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选项A、B可排除,由图象中当它们两端电压都为2U0时,通过RA电流是RB的 倍,根据欧姆定律得当电压相同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得RA=2RB。对于选项C,由于串联即控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不变),故由P=I2R可知它们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所以RA的电功率是RB的2倍,故选项C是正确的。对于选项D,由于它们并联即控制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相同(不变),可根据公式P= 得它们的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所以RA的电功率应是RB的 倍RA的电功率是RB的2倍说法不对,故选项D是错误的。可见,在电学中,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作为控制变量可方便解题。
除上述两点之外,还包括体现“控制变量法”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解释的一种类型的试题。
3.注意事项
(1)物理学中有的多因素探究实验,单靠控制变量法是不够的,甚至是失败的,应让学生晓得控制变量法的局限性。还应尝试用其他的一些方法研究些多因素简单问题,以拓宽研究思路与方法。
(2)在控制变量法探究中,首先,一定要能正确地区分出哪些是影响研究问题的因素,哪些是干扰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其次,选择适合的器材、设计恰当的可操作的步骤,合理的记录表格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2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要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还要渗透创新教育、兴趣教育、德育教育与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发展。
(一)创新教育
未来社会竞争的核心在科技,科技竞争的核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进行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不断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兴趣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索的源泉。兴趣是一种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促进知识转化成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将学习作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这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德育教育
德育是素质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分科限制,要渗透于每一学科的教学中。物理学是一部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真理的科学史,每一个真理的发现都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进行不断猜测、推理、论证、归纳与总结才得出的。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收集科学发现真理、捍卫真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顽强的意志力与爱国主义情感等。
(四)情感教育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因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师生间进行心灵沟通,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使学生在整节课中学习与思维都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
(一)实验教学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讲实验、画实验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操作实验,来验证真理,来主动探索。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教师演示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要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索未知。使学生在亲身操作与主动思考中再现真理的发现过程,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合作学习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特定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彼此交换思想,进行讨论,在分析与归纳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具有较大的学习优势,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合作与讨论。这样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才会产生积极的合作学习的愿望,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来,进行思想的交汇与思维的碰撞,从而在全组学习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既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团结意识与互助精神的培养。
(三)问题教学法
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提问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传统教学中教师也常运用提问,但是提问的内容具有封闭性,只限于教材上固定的知识;提问的形式单一,只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只简单地对与错来判断。这样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教学氛围的枯燥、教学内容的抽象难懂,而无法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问题运用得好,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调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主动地解决问题。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以图文声像来为学生创设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将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使枯燥的讲授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化解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利于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提高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具有极大的教学优势,而被广大教师青睐。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用多媒体,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3
一、在农村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标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要求和发展方向: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物理中的概念、定律、规律等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的。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得出,就是通过实验的演示,然后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得出成像规律的。实验把自然现象简化、重现、复制出来,正确反映了科学规律;实验生动形象,从简单到复杂,符合认识规律、教学规律,是培养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尽管各国教学要求和方法不同,但在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浪潮面前,其共同做法都是大力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农村学生占我国学生的大多数,因而,在农村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1.教师思想认识上的缺失:忽视“小实验”
在我市历年的中考中,物理实验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新教材中,教材列出了许多小实验,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小看了这些“小实验”,认为这些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小实验,没必要做。久而久之,使得一些小实验学生没有掌握,有些小实验没见过,甚至有些都没听说过。而这些“小实验”是“大”实验的基础。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尖”,揭示了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动手操作是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创造性的有益活动。
2.实验教法呆板单一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先准备仪器、做实验、观察现象、归纳出结论的步骤进行,而没有以学生实际情况(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教材特点去设计教法,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发思维的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何创设情境,引发思维的积极性呢?如,在九年级讲“热传递”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重现八年级“引言”中的实验:在装水的烧瓶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烧瓶上部加热,等上部水沸腾时,下面的鱼却安然无恙。像“煮小鱼”、“纸盒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实验,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让新奇的现象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的兴趣大增,激发了对新知识的饥饿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加强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3.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三“少”
(1)实验教学中,实验记载少
准备学生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一项经常的工作,有的实验年年做,但以前没有记载。上次实验出现的问题隔一年就忘了,这次还会重复出现,多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因此,做好实验记载,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需改进的地方加以记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书面考核多,实际操作少
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甚至上级主管部门评价学校的标准往往是“升学率”,评价学生就是看分数,很自然地大家仍以应试、升学为中心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实验内容的教学,也只注重书面知识的传授,结论的得出,让学生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而过程怎样并不注重。这与现行的课标背道而驰,根本培养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归纳能力。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学生实施实验考核是必须的,但应摒弃传统的纸笔型(书面)考核。而如用书面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可真实地反应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过在考核操作中应以“易行”、“可靠”为原则,操作考核的内容要覆盖所有的考核内容,既不能容易到“伸手可得”,也不能难到“跳一下也摘不到果子”的程度。
(3)实验搀扶的多,自主的少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4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教育观念;主观能动性;实验
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在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材作为指路牌,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道路上的引导者。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除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传统的教育观念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地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将自己的知识和观念灌输给学生,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能导致学生失去探索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
2.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实基础知识只是知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了解和运用的能力,否则知识就只能是知识,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物理教学并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后,可以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严谨的态度,对其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忽略了教学本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逐渐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非常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科的教学当中。但是,现在很多教师都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教师会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讲解者,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且教师在备课时,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而对教材的研读不够深刻,从而影响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4.教师疏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可是如今,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往往忽略了教学中的实验环节,一般教师会在课堂上现场做实验展示给学生,偶尔也会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自主进行实验,但大部分都是使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不能使学生在实验时进行仔细的观察,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1.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W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多给予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让其拥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探索,并为学生答疑解惑,清除学生学习探索道路上的绊脚石。教师也可以多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趣味实验,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积极性。
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科技使物理教学变得更为便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不能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不应过度依赖多媒体,可以采用板书的方法,也可以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科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者,教师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还是应该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对教材的探索和研究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也是物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不能总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展示给学生,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自主进行探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其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
4.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将一些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人在走路时摩擦力的方向和自行车前进时摩擦力的方向,科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在课上进行交流,在分享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同时我们还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有效的创新,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