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教学与反思(汇总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教学与反思(汇总8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第一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

笔者认为,课改以后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教法纷纷出台,其目的和结果不外乎两个:

1、标新立异,“乱花渐欲迷人眼”

课改之后,如何上好语文课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批判了过去填鸭式教学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语文教学的尝试: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这些语文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只是一个站在旁边看热闹的观众,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如何呢?一位高中老师说:“很热闹,但收效甚微。”

2、死守高考,“不敢越雷池一步”

教育重功名已是众人皆知的现象。能否培养出“当官的人”“出名的人”,能否考出状元,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生,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于是语文教学瞄准高考,一切为了高考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初一,高一,甚至小学都是如此。

贵族化,戏剧化的语文教学象一场戏,可能很完美,但也只能是几个人在舞台上演演而已得了。高考化,应试化的语文教学象一次机械化的操作,但我们培养出的只能是一大批规格相同的产品。这两种语文教学方式使许多有心上好高中语文课的老师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上语文课。回归语文课的本色,彰显语文的本色,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的心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

什么是本色语文?全国优秀教师黄厚江教师的阐述非常精辟。

本色语文,就是必须把语文当作语文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

本色语文展现了语文最本质的特征,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固定的教条式的约束,它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契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价值,教与学相互促进。

二、“本色语文”课怎么上?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如何实现“两性”统一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本色语文以学生为本,以语言为本,以学科为本,从而实现二者有机统一、

(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强化教师的角色作用。

课改以前,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课改之后,又有人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前一种填鸭式的做法还是后一种冒进式的做法,都不能充分反应高中语文教学的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能淡化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二者是交织融合的关系。

学生主体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教师的主体作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换句话说,就是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的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不主动地去学,单凭老师硬灌是不行的。所以,学生主体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不但应把教材上的内容讲清楚正确,而且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够“举一反三”。绝对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讲完了,自己也学完了,老师说对则对,说错则错。教师讲得透彻,能让学生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精神实质,这是课堂教学的一方面,但还应注意教学的另一方面,即要求学生在教师“举一例”的基础上能够从这一例类推而知道得更多。因此教师讲课在“举一例”时要讲得深透,讲得明白,让学生在疑难的问题上通晓,才能对学习发生兴趣。对于其他类似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敦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则推动了学生向着知识更深层次去探索。最后寻求出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体的实现应该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实现之中。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共同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外因)必须通过“学”(内因)起作用。在课堂上学生听得有味,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课堂讨论,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并且能自主解决问题,与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分不开的。

语文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主体有机构成。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则是教的对象、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则成为学生的对象、客体。二者不是两个抗衡的主体,而是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二者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交织融合的共时互动的行为。忽略任何一种行为,教师只能“抱怨”着教书,成为教材、课标的奴隶,学生只能“埋头”学习,成为书本、考试的奴隶。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两个主体在行为方面的互动结果。我们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作用。

二者交织融合的纽带是“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就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让学生去寻找教师的答案。所以,一个好的问题,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更全面的理解课文,甚至产生一系列的古代或现实生活的联想,得出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使教学达到激疑起智的目的。如在讲解高中现代文阅读文段时,我不仅把它作为考试的文段,而且重点阐述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并进行相关联想,也请学生阐述对文段的理解和进行的相关联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的过程,也是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进而真正实现教师主体的过程。

(二)以语言为本,把语言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一个活动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示范和学生的语言训练同等重要。

教师上课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职业气质,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和人格,展现出一种精神境界和生命气象。教师细心揣摩课文内容,精心组织课堂语言,恰当而有激情地进行语言表达,才能既体现教师个人的气质特征和素养,又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示范,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

第一,选择语言的能力。

对应不同的课文内容,语言组织应该有所不同。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对应诗人对康桥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选择轻柔而优美的语言能引导学生进入康桥的世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选择激愤而铿锵的语言,能让学生明白刘和珍君的无悔选择和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在教学《项脊轩志》时,选择舒缓而哀伤的语言,才能表达出归有光对亲人深深的爱和想念之情。

通过不同特色的语言示范,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中,体会不同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逐渐培养出对文学作品的敏锐感知能力,形成一种选择语言的能力。

第二,组织语言的能力。

从学生的作文中可知,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少的可怜,口语化现象严重,一般只用陈述句,还不时有错别字和病句,可见,现在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积累少。平常文学类的书读得少,优美的新鲜的词汇接触的少,更不用说有意识的去记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词汇储备少,用起来怎么可能随心所欲?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运用少。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也就是为了完成700字的任务。虽然写作时绞尽脑汁,但搜肠刮肚挤出来的,还是少的可怜的几个词汇,使人读起来很干瘪,味同嚼蜡。作文的语言有几个层次:有较多的错字与病句,这是最低层次;语言基本通顺,这是第三层次;语言朴实流畅且富有文采,这是第二层次;语言优美,辞藻华丽,富有文采,这是最高层次。就学生的现状而言,要达到最高层次是比较难的,但第二层次通过努力一般能达到。如在写作时,有意识地采用新鲜优美的词语,运用多种句式,以及多种修辞,并且能持之以恒,作文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也会越来越有文采。积累少,无词汇可用,运用少,不能激发自己去积累,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写作文变成了“挤牙膏”。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丰富教案内容,精心组织授课的语言,使课堂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文采。这样的课往往能吸引学生,他们在获得课堂的知识含量的同时,自己也在品位老师的美言,美句,美文,从而思考,这个词用在这比别的词都好,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述会是怎样的效果?这种思考也是学生潜意识中提高自己组织语言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能够长期持续,学生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意识地去积累词汇,组织语言,组织语言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有了源头活水,何愁作文之水不清?

第三,朗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对语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朗诵是语文课中一朵永不凋零花,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总给人一种沉闷之感。怎样的朗读才是最好的朗读呢?一位老师在教学《泪珠与珍珠》时,最后插入了一个朗读片段。朗读的内容是这位老师自己所写的有关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感言。朗读结束后,学生眼里都溢满了泪水,沉寂了两分钟左右,教室内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次成功的朗读告诉我们,除了读准字音,掌握断句外,浓厚的感情和饱满的激情是朗读必不可少的因素。

课堂上一次成功的朗读之后马上给学生集体朗读或单独朗读的机会,往往能事半功倍,因为这既给了学生一个朗读示范,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念经式的读书变成充满激情的朗读,其间的进步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中,对比朗读给学生的启发性也许更大。有比较才能明优劣,有比较才能明得失。在教学《将进酒》时,我将自己的现场朗读和著名朗读家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让学生评价优劣,最后把问题集中在朗读这首诗时,应有怎样的的感情历程。经过对比,学生了解了诗歌的朗诵方法,也了解了诗歌的主旨,真是一箭双雕。

在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语言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一切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为了使课堂氛围感人或展示自己的朗读功力。

所以,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容忽略的是语文教师讲课,语言必须有艺术,有特色,要言之简略,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生情,总之教师要讲得津津乐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好的语言课,最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就是教师在挖掘教材中深含情感色彩的内容后,要通过自己抑扬顿挫的语调,还要辅之以表情,将文中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思想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语言教学不能像一潭死水,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地平铺直叙,只能把学生带人昏昏欲睡的境界。在语言教学中,生动的语言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既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愿意读书,就会产生一种执著的追求。

(三)以学科为本,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少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的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现状:语文课人文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内涵一直比较模糊。黄厚江老师立足学科本位,阐发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感情。

现在,教育的功利性使得人文性在课堂上逐渐消失。人们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知识的获得,所以,幼儿园学小学的课程,小学学中学的课程,中学学大学的课程,大学学做人。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培养了一批畸形儿:高智商,低情商。大扫除时家长上阵,读大学时带保姆已不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xx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而自杀的事情也时有耳闻;更有甚者如杀室友,杀亲人。“救救孩子!”是时下许多有识之士发出的感叹。

如何救孩子?这既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少些功利,多些人道主义关怀,也需要教育更多地关注思想道德教育,并将这一点落到实处。就语文教育而言,就是要增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健康的情感。这也许是杯水车薪,但如果能细水长流,物质水平高而文化素质低这样一种畸形现象,或许能慢慢解决。

时代的形势要求增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但这并不是说要忽视其工具性,如果这样,必然会导致人文性的泛化,模糊其学科的个性特征,语文学科价值的体现,必须以其工具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实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实践主要是读与写。读的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精神,读懂道理,就达到了文道统一。而写作的过程,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作文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相统一,文章才能优美、深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讨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灵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容易引导学生从人文角度去感悟课文。但在讨论时应要求学生“手不离书,言必有据”,“据”就是文本。只有这样,才算面对文本,进入文本,体验和感悟文本。脱离文本,任其天马行空地乱谈,谈得再好,也不是语文课。感悟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人文的角度去感悟,同时也应该而且有必要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去感悟,明白为什么这里边要用这个词?为什么这个句式更能表达出这种感受?然后习得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与写作中学会迁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不提倡本色语文,高中语文教学就难有出路,教师就没有办法教学,学生也没有办法真正学到语文。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还语文课以本色,才能上出语文味,实现语文课的价值。

高中英语教学与反思【第二篇】

在讲《包身工》时,读到包身工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他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无所顾忌地大笑(个别学生还会窃笑),因为他们觉得笑的理所当然,把课文的悲剧气氛全给毁了。诚然,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对这段生活的了解可能只是止于历史教材般意义的理解,缺少直觉得生活感受,对此不能一下子走进教材,不能与教者的意图产生共鸣,也有可理解之处,但不管怎样,这是一种缺失,一种被割裂了的、被刺痛的缺失。

面对这种情景,教者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愤怒的指责毫无用处,而能奏效的,也许只能是理性的情感疏导。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从教者一定要在关注学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思索如何施教,如何导学,能让学生悄然动容,心神慢慢凝重;能使每一种叙述都成为一种沉甸甸的语言,直接触及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灵魂的颤动,这应不失为一种哀婉、凄切、厚重的审美指向,这也是我们理应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反思【第三篇】

今年年底我参加了学校意识问题引领导学的听课活动,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些天的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大。而且还让我找到了 和优秀老师的现实差距,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风采,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深厚的教学功底。虽然这些老师上课的风格各异,水平不一,但是其实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优点,找到差距和自身的缺点。

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对这次优质课听课的一些浅薄的认识:

第一、教师的良好业务素质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

在这次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英语口语流利,发音标准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

2 、善于利用各种形势的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英语 知识更立体,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生动;

3 、教态自然大方,表情丰富生动,在课堂上能轻松营 造愉快、活泼的教学气氛,富有艺术性;

4 、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教学功底作为坚实后盾, 使得课堂更加充实丰富。 第二、精心制作英语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都非常富有创意,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得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型以及课文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通过这次观摩和聆听了老师们的评课后,对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总结了以下三点感想:

一、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特别关注教学活动的价值。在阅读课的设计过程中,老师需要始终思考一个问题:教学活动为什么而设计?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样的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

二、 教师应给与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多读文本,然后积淀出一些东西。学生是文本的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多角度阅读,进而加工信息和思想。老师应该为学生搭建桥梁。学生不仅是阅读的主人,更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的活动衔接要自然、清晰、和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课堂用语上尽量用完整、丰富的句子。

虽说英语课教无定法,但这次听课我感触很深,听了这么多节节英语课和点评,我有了很多收获!我将把观摩会上学到的所有宝贵知识,仔细思考消化吸收,并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分享与实践!

高中英语教学与反思【第四篇】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资源匮乏:

高中化学实验室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高中的化学实验室得不到完善。主要由于学校领导及教师缺乏对化学实验的根本重视,投入的资金与精力较少,实验室的设备不足、仪器少,药品难以满足实验需要,如蒸馏、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存在难度,无法确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高中化学实验教师,多是由理论课程教师兼任,他们沿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放任学生自由实验,不管学生的实验效果如何;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做练习,以备高考,所以简化化学实验教学过程,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的。

以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局限于“应试教育”,高考成为教学与学习的指挥棒,弱化了实验教学的功能,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3.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以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来看,教师往往让学生读懂教材中的实验过程即可,以讲实验的办法代替了演示实验的过程。再加上多媒体的全面应用,教师又将实验课变成了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过程,虽然这种方法降低了实验消耗,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动手的过程培养,仅适用于化学实验的补充与扩展。

实际上,化学实验是学生接触化学、认识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可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验动手能力,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

二、新课改下做好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大量的弊端,集中表现在实验资源少、实验设备陈旧、师资力量差以及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低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基于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课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大教学活动中。在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通过增加实验难度等激发学生求胜心。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分组合作与竞争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大对高中化学实验资源的投入。

实验资源是进行化学实验的物质基础,是保证高中化学实验课顺利实施的前提。针对现阶段一些学校化学实验资源缺乏现象,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1)合理充分地利用学校教室资源,将一些闲置的教室或办公建筑改建成化学实验室。

(2)学校应该加强对化学实验课的重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试验设施。

(3)设立学校实验教学专项资金,用于实验资源引进以及教师实验培训。

3.不断地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教师是化学实验课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实验课教学的走向。

(1)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了解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掌握课改下教学内容的变化,基于新课标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课教学目标,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我素质。

(2)教师不仅需要提升化学知识,还应该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

(3)化学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课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和谐、轻松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4.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搞好实验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

中学化学课程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化学实验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体会化学实验的价值。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

从而加深对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效率,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例如,在“渗析”这一实验前,“半透膜”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学生会想到鸡蛋内膜、鱼鳔等,那么不妨拿来逐个试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

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实验这一独特优势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改进实验,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化学实验。如用墨水瓶可改装成酒精灯,喝水的无色玻璃杯可代替烧杯,矿泉水瓶的上部分可做成漏斗,用输液气管代替导管,用一次性注射器做量筒,用眼药水瓶做滴管,包装药片的塑料凹槽作点滴板等。

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的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中能够掌握实验操作和实验内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化学成绩。

通过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操作中的分工协作等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课堂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寓教于乐,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的教学反思【第五篇】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认真学习,本人对于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材使用及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一、 高中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的体会

首先,在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的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紧跟科学和时代的发展。通过创新和其它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教研的习惯。 其次,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自我终身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强化自己终身学者型的气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有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

同时,参与其他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从他们的视觉来帮助自己做自我评价、向其他富有教学教研经验的老师学习。从而强化内部合作和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再次,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定位。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重要的人文与社会意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 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1:教师对《新课标》认识不够

虽然新课改实施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是依然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许多老师还是新课程老办法,与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许多教师手里没有《新课标》和《新课标解读》,不明确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从而导致新课程教学的不到位,甚至偏离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建议: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学校应该提供有关《课标》的研读材料,教师们应以《课标》的学习和研究为重点,了解课程的性质,掌握课程的理念、设计思路,研究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明确实施途径,研究和掌握新课程的教材教法及教学评价方法,把握《课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只有通过学习研究,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的真谛,并自觉有效地运用其来指导、规范和衡量高中教学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主动性,避免盲目性。

问题2:教学内容多与课时不够的矛盾突出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遇到的最直接的问题是英语教材模块教学内容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而课时又少,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缺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仍然以听讲为主,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建议:

针对目前模块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师应在重点掌握教材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特点的前提下,研究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任何试验都是在大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及取舍,更科学、更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教学条件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敢于打破教材顺序,整合教学内容,在规定的课时数内完成模块的教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备课过程应透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的内容,把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问题3:初高中教学缺乏衔接,导致教学困难

原因有三方面:

1.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上,尤其在听力和语法上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这些变化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学。

2. 任高一年教学的教师多数是高三年下来的教师,他们往往下手重一些,对学生的要求偏高,有的过早地使用高考题,造成大部分学生感到授课内容难。

3.中考后经过两个月的假期,学生的部分语言知识已经遗忘,加上高一年新的语言知识,造成学习困难。

建议:高一教师应首先解决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问题,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在对自己学生进行摸底后,根据本校、本班的情况,确定衔接内容、时间长度和方法。有机建立起初中知识体系与高中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这样有助于新课程教学的实施。 问题4:教辅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

在教学中课本和教辅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供了基本材料。在本次教学调研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他们使用的教辅有的虽然出自同一个出版社,封面设计新颖,然而内容却是陈旧的或练习高于教学目标要求,甚至是取自高考模拟题,造成学生解题困难和时间精力的浪费;有的则存在印刷质量问题或由于匆忙上市而未对错误进行订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度。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在选择教辅时,没有获得多种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由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编写队伍的版本进行比较和选择;或在选择教辅时没有以教科书框架、脉络、知识、技能体系及各章节之间知识的联系为依据慎重进行挑选,结果造成教与学的困难。

建议:针对目前所使用教辅的不足和缺点,在使用教辅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对哪些内容必须让学生牢固掌握,哪些内容只须让学生了解,哪些习题应让学生练习,哪些习题可以选做或不做,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以免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诚然,在任何改革中经验与问题都是共生的。改革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在于教师、在于教师能否适应新要求。因为对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角色定势,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教育行为,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把一个习惯用右手的人变成一个左撇子那么艰难。尽管改变会使我们困惑和痛苦,但更多的是欣喜,因为改变给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只要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认真实践和研究,就能使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第六篇】

一直以来,我们老师在教育第一线上,任劳任怨,课讲了一遍又一遍,题做了一道又一道,试卷评了一张又一张,有时却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做好有效教学呢?

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应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性,我认为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首要!

首先,结合课堂教学的反思,我觉得英语课要有效,应该少废话多练习。

过去,上课的形式大都是老师在做演员不停地说,学生就只是当观众静静地坐着听。确实效果并不好,因为有一部分学困生就会心猿意马。因此,让学生多做些练习,课堂效率就会高很多。不经过训练,就达到目的。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其次,我觉得光练也不行,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之所用才是最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重在交流。记得和老外在谈话时,相对语法,他们更重视彼此间的沟通,即使犯了语法错误,还是能理解。想想也是,我们说中文时也会出现语法错误,更何况是外语。这也是课堂教学反馈的有效形式。

第三,慎用多媒体。

课件的滥用,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学生理解接受的教学内容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呢!我觉得这是违背“有效”理念的!想想,有一些课咋看很好玩,课堂上学生被老师的动画、图片……吸引,兴趣高涨,可是一下来,却没有实实在在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细致、深入的训练,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慎用。

第四、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落实。

教学中,我经常反思:

(1)课堂教学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还只是少数学生?

(2)所讲内容是否进行了再次反馈,对大多数学生搞不懂的问题是否采取补救?

(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思维是否有创新?

(4)学生的预习、复习、作业是否落到实处?

(5)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经验?

(6)是否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并获得了解题能力?

教学无非是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如何使教与学落到实处,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确需我们下一番功夫。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养,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总之,面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我们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清醒;有过慌乱,但更多的是沉着;有过犹豫,但更多的是果断;有过泪水,但更多的是欢笑。只要更新观念,大胆尝试,不断反思,我们坚信,我们的教学道路会越来越宽敞,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第七篇】

一直以来很多高中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英语学习基础差,两极分化严重,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主动。老师们的教学热情也因此逐渐消减。其实在教学中很多客观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和面对,比如现实的生源。只有承认并接受学生的现状,我们才能调整心态,正确地去看待教学问题。不能把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原因完全都归结于学生的基础。

建议是一、热爱英语学习。既然我们选择了英语专业,就应该在专业上不断地提高自己。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坚持学习英语,与世界接轨,多访问国外的网站,看别人怎么评价中国,报道事件,以国际化的视野去对待生活,理解人生。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获得满足和乐趣。

二、热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此时他们的英语成绩可能不理想,但将来他们可能在各领域会很有成就,我们会以他们而自豪。所以我们要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认识到多元智能的存在,尊重他们,热爱他们!不要因为目前他们的英语成绩不好而一味地职责他们。作为教师,我们的前程是可预见的,我们只是在专业和经验方面暂时优于他们,可是学生的未来不定性很强,他们很可能会比我们更好。

三、热爱教学。专研学生和教材教法,使学生对英语有美好的情感体验,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爱和进步会给我们带来成就感,会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虽然大家可能觉得这三点是老生常谈,可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和真切感受。前不久去医院看一位病重的亲人,看到医生护士在她病床前手忙脚乱,看到周围的病人个个气息微弱,我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医护人员每天面对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每天看着人间的生离死别,从事这样的职业该有多大的压力啊!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很庆幸我们选择的是教育事业,面对年轻有活力,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学生,我们真的已经很幸福了!

最后总结一下,与大家共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和对追求的坚持。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第八篇】

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我们现在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主题贴近现实生活,重点强调学生动口动手,而不是死记单词和语法规则。课堂上要求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指挥,积极参与对话、讨论,发言,要敢于开口,不怕出错,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放弃每一次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大胆实践,才能提高交流能力。我们要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听说领先。主要以训练听与说的能力为主,以后逐步加大阅读和书面表达训练。

二、英语学习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以培养语感。

学英语记单词很重要,但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英语水平。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句子比单词重要,记句子比记单词划算,要养成背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有词的具体用法。学过的课文要高声朗读,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读透背熟。朗读也是提高口语的办法。学英语语感很重要,而朗读、背诵,多听多说有助于培养语感。通过大量的朗读背诵,我们的语感形成了,这时候我们的语音语调就更标准,常用句子就能脱口而出,说英语就更自信;在阅读文章时就能轻易地找到上下文关联的感觉,体会到英语文字的美。

三、英语学习要重视复习。

英语知识点多,需要大量记忆。很多同学抱怨,说自己的记性差,记了又忘了。最好的办法是反复地听,反复地读,课文中的语言点、词汇在录音带中不断被重复。这跟我们提倡朗读是一个道理,声音对大脑的刺激有助于记忆。英语首先是一门声音,我们要多运用耳朵和嘴巴,要大量进行声音的输入与输出。其次要经常复习,要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前快后慢,先多后少,记忆后最初遗忘得较快,以后逐渐减慢。针对这一规律,学习新知识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在复习中要多尝试回忆,背诵。尝试着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印象会更深刻一些,同时也知道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复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四、英语学习,跟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样,以自学为主。

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语言学习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自己练会的。我们的英语教学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有些同学听力不好,只有一个办法:坚持听,每天5-10分钟,而且长期听,一定会有效果的;阅读能力要靠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词汇量的积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丰富也是在阅读中完成的。

总之,要把握时机,提高听说能力;要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要学好语法,提高读写能力;要勤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21 3120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