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师说》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 《师说》,因抗颜 (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 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 “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

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 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 (年纪)大小,

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 (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 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 《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

2

3

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 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 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 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 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教案2

知识目标;

1、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教案’

2、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等实词;学习"之、其"两个虚词;;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结合第二段,学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及文体介绍。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传道chuán

聃dān蟠pān苌弘cháng谀yú冉rǎn潘pān无长无少zhǎng

须臾yú贻dài郯tán

五、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六、研读课文第一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1、疑难句解释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的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学者:求学的人。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3)"道也,夫庸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夫:发语词,无实义。庸:岂,哪。知:管,过问。"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作"知"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年:生年。于:比。"于吾"作"生"的补语",可提至谓语"先后生"前理解,即"于吾先后生",比我早生还是晚生。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文段分析

本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七、课堂练习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2、预习课文二、三、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一、检查预习,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二、三段。

1、难句解析

(1)"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个"圣""愚"是名词,第二个"圣""愚"是形容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从师,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人却不从师。之:结构助词,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无定指代词。不,通"否"。这几个分句运用了"合叙"手法,实际上应当分开解释,即"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不焉"。翻译"合叙句",必须将两个句子分开,若按原句顺序笼统串译,则往往句意混淆不清,不易理解。

2、文段分析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填写下表: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正确态度错误态度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则耻学于师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三、分析第三段: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从正面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可分两层。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小结: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二、三段

2、积累文言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一、检查预习

二、分析课文第四段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

师说教案3

一、 说教材:

1、 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

1)、纲要中指出:小朋友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小朋友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小朋友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

2)、3—4岁的小朋友活泼好动,且是语言迅猛发展时期,但对方位词的理解、掌握、运用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请你把玩具放到桌子上面”、“把盘子放到小桶里面”等等,为了顺应小朋友的发展需要,我想通过小朋友最喜爱的游戏形式让小朋友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地学会运用方位词,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3)、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激发小朋友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表达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小朋友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

2、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和教学内容,结合小朋友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小朋友最近发展区发展的4个目标:

1)、通过游戏让小朋友理解、掌握方位词,并初步学会正确、灵活运用。

2)、引导

小朋友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

3)、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小朋友参与活动的兴趣,共享游戏的快乐。

4)、通过游戏让小朋友懂得要听妈妈的话,做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3、活动的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纲要》和小朋友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此活动的重点是小朋友能正确地运用方位词表述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是:在小朋友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初步感受方位词;再通过“找小猫”的游戏,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寻找小猫所在位置,掌握、理解方位词,从中建构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让重点得以解决。

2)、难点:是能在创造性的游戏中灵活的使用方位词并能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述。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是:为小朋友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小朋友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

根据小朋友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二、说教具、学具:

1、 知识经验的准备: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环节,初步让小朋友感受方位词,并丰富小朋友的生活经验。

2、 物质准备:

1)、多媒体电脑课件、录音机、磁带(音乐磁带和录有教师讲话的磁带)

2)、课前与小朋友一起玩毛绒玩具,并让小朋友记住它们的名字。

3)、创设游戏的环境:将毛绒玩具藏到活动室各角落。

4)、为小朋友提供各种藏身的道具。

三、说教法、学法:

1、 教法:

1)、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课件演示法、观察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小朋友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形象、生动、直观的课件,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在教学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语言活动中渗透“识字”教学;在找小猫的过程中让小朋友感受数的概念;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培养小朋友的规则意识等。

3)、另外,此活动是老课新上,活动的结构是递进的关系:兴趣—游戏—创造,即创设情境激发小朋友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游戏的形式学习方位词,解决重点;最后在创造性的游戏中让小朋友的情感表现、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与提高。

2、 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小朋友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归纳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小朋友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

让小朋友能够用眼看、用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小朋友用不同的动作、表情以及与同伴合作表现出自己所藏的位置,充分给小朋友自由展现的空间。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激发小朋友参与活动的兴趣。(3分钟)

游戏“找朋友”:

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4位)咦?他们到哪去了?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看看他们藏在什么地方?”

此环节中,小朋友在课前已经认识了毛绒玩具,利用“找朋友”的形式鼓励小朋友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在交流中初步学习使用方位词,如在……上面、在……下面、在……里面、在……后面等,此游戏可进行两遍。另外在这其中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活动中,通过找一找、数一数,让小朋友感知数的概念。

2、欣赏课件,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小朋友学会正确使用方位词。(5分钟)

教师:“听,谁来了?(猫妈妈)引导小朋友听录音,教师提问:“猫妈妈为什么那么着急呀?它的小宝宝到哪里去了呢?”

教师引导小朋友观看课件,帮助小朋友理解的内容,并用启发式的语言进行提问,以引导小朋友掌握、理解方位词。

在这一环节中,课件的展示进一步激发了小朋友参与活动的兴

趣,通过找小猫,让小朋友理解、掌握了方位词,而且在这其中,让小朋友的情感得到发展,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知道不应该到处乱跑,在家中要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另外,在找小猫的过程中,猫宝宝的名字藏在其中,渗透了识字教育。

3、 游戏活动:(7分钟)

1)、游戏:捉迷藏

教师:“现在我是猫妈妈,你们是猫宝宝,让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听音乐进行游戏)

教师将角色转变,以妈妈的角色贯穿游戏始终,与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并提出游戏的规则(听音乐开展游戏,利用道具让宝宝藏起来,当妈妈找到后宝宝要迅速的告诉妈妈自己藏在什么地方),游戏中教师注意听小朋友使用的方位词是否正确,及时引导、纠正。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小朋友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正确、灵活的运用方位词,通过与老师游戏,小朋友的情绪十分高涨,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2)、创造性游戏:

教师启发引导小朋友用动作来表示出自己藏在什么地方,鼓励小朋友大胆想象,还可启发小朋友与同伴合作进行表现,要求小朋友不光用动作、表情来表示,而且还要用准确、恰当的方位词进行表述。

在此环节活动中,小朋友有模仿、有创新,不仅巩固了小朋友对方位词理解、灵活运用,而且让小朋友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让小朋友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充分体现了自主、创造、合作的现代儿童的学习方式。

4、 结束部分:

孩子们,玩了这么长的时间天都快黑了!咱们该回家了,快到妈妈身边来,可千万不要走丢了,否则妈妈会很担心、很着急的!(听音乐离开)

5、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物体所在的方位,让小朋友对方位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活动评价:

此活动的设计完全是从小朋友的实际出发,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征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韩愈《师说》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

三、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1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语篇脉络梳理

1、语篇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

体会: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

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1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内容结构:

第一段:

正面阐述:

⑴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下定义。

⑵ 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⑶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结论。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二段分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

⑴ 纵比: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结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⑶ 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耻相师。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

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道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

第四段:

写作缘起: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

1、论证方法:

⑴ 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⑵ 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⑶ 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2、语言特色:

⑴ 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⑶ 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17 1459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