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篇】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安徽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四单元欢乐家庭总动员”的“活动3精彩文稿动起来”。
本活动是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为多媒体作品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以下2个阶段:1)设置超链接;2)添加动画效果。
学情分析
设置超链接和添加动画效果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此节课添加了一个“动作路径”动画效果的设置,操作起来也不难,教师只有稍加引导即可,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挥学生的操作积极性,最后不能忘记培养学生正确合理评价多媒体作品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掌握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设置。
3、了解评价多媒体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超链接、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掌握增强幻灯片条理性、灵活性和观赏性的方法。
2、通过对多媒体作品的评价,了解多媒体作品的评价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作品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2、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设置母版上按钮的超链接
2、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和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3、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的意识。
难点: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屏幕展示:展示方轻舟同学的作品“欢乐家庭总动员、ppt”,让学生比较此作品与同学上节课完成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作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按钮上添加了超级链接、设置了自定义动画及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完成上述设置,并对最终作品进行评价。(结合课本P129“剖析室”)
二、任务驱动、展开活动
说明: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此节任务,把教师课前准备的“欢乐家庭总动员、ppt”文件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今天的操作。不要让学生在自己上节课编辑的文件基础上来完成本节任务。考虑到有些学生上节课的任务可能没有完成,所以导致没有办法完成今天任务。
1、设置超链接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0图4、3、1完成母版上按钮超链接的设置。此时教师巡视指导。完成上述任务的同学,完成课本P130“创新园”部分的操作。(此时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简单演示操作步骤(多种方法设置超链接,强调让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结合课本P130“知识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超链接的设置方法及作用。
2、添加动画效果
(1)添加自定义动画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1步骤,完成图4、3、2中椭圆的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教师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简单演示操作步骤,结合课本P132上方小蚂蚁部分提示介绍设置动画时的注意事项,然后演示路径动画的操作步骤。
任务驱动:参考教师操作方法及课本步骤完成课本P132图4、3、4中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教师评价、总结:教师简单演示操作方法,结合课本P133上方小蚂蚁部分提示及课本P134“知识库”第1点,介绍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修改及删除的方法。
(2)设置切换效果
任务驱动:参考课本P133步骤,为第1、2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完成上述任务的同学,完成课本P133“创新园”第1题。
课堂小结
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简单演示操作方法,结合课本P134“知识库”第2点,让学生理解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及作用,另外区分“自定义动画”与“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难点是对超链接的理解和制作。同学们通过超链接的制作对幻灯有了更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篇】
分析
本课教材通过报纸、杂志上的标题醒目美观引入为日记做封面的任务,首先介绍在Word20xx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接着介绍了艺术字工具栏,说明利用工具按钮可使艺术字的变换形式多样,从而制作出各种漂亮的艺术字,然后小结本节所学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练习做一份有艺术字的小报《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明确两种不同的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的方法。
2、应用上节所学设置艺术字的大小、位置及文字的绕排方式。
3、利用艺术字工具栏对艺术字进行填充颜色、改变形状、式样及旋转角度等更多形式的变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插入艺术字的步骤。
难点:艺术字的编辑和修改。
教学过程
(一)出示任务
常言道:看报看题。我们常见的报纸、杂志上的标题都很醒目、美观,课本、练习本的封面上的标题是这样,街头的广告字等更是如此。我们能不能如这节课开篇的日记中所说的那样,在Word文档中做出这样的文字效果来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我们的日记设计一个的封面——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板书课题)。
(二)实施任务
1、引导探究:
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作品范例)这是仿照课本内容做成的艺术字效果。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制作出比这更漂亮的文字来。为了方便大家有目的地去探究操作方法,下面给大家提供几个问题,大家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探究问题:(出示)
(1)如何打开艺术字库对话框? 还有别的方法吗?
(2)我的word窗口中怎么没有“绘图”工具栏?如何打开它?
(3)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4)怎样移动艺术字、改变它的大小、设置它的文字绕排方式?
(5)想把艺术字的文字由“日记本”改成“笔记本”怎么办?
(6)我对艺术字的式样、颜色不满意,能换换吗?怎么换?
(7)春节人们常贴倒“福”字,意喻“福倒了”。你自己能设计一个倒“福”字吗?
(出示:快行动!相信自己能行!)这几个问题,相信大家能自行解决。下面你们分头行动,边看书边操作,尽快靠自己的理解和尝试去探究方法步骤,看谁做得又好又快。
学生尝试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带共性的问题和应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
2、让有体会的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师生共同关注操作过程,并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统一认识。
3、引导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三)升华任务
让学生以《我的家》为题,设计并制作一份有艺术字的小报。
学生各自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和积极参予的热情。
层次目标
较高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在熟练运用完成本课操作基础上灵活应用。
一般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熟练运用完成本课的操作
较低层次:记住本课知识,能完成本课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 :
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 20xx 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
导言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在文字处理这方面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的Word20xx。
提出问题
了解有关Word知识。
如何启动Word?
认识窗口的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档?
如何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档?
如何退出Word?
活动过程
1、备注:学生根据问题看书自学 (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2、启动Word20xx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3)快捷方式*
根据以前所学的画图的知识归纳出启动Word的方法。练习启动Word
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xx
提示:启动Word还可以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3、 20xx窗口
(1) 学生自学:看书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编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叫个别学生示范)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4、Word文档的新建
演示并讲解:当我们启动Word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新建文档演示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总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并按步骤操作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演示并讲解:当插入光标在编辑区中闪动时,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利用键盘我们可以输入“英文”要输入汉字,需要先启动汉字输入法,我们在前面的第五课、第六课已学过了,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Word中来。(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组织材料练习输入文字。
保存文档
演示并讲解:在Word中的文档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的方法和我们在画图中所学的大致相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字,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把刚才输入的文件保存起来。注:Word文件的扩展名为。doc,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来保存。
退出Word
讲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骤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操作相同:单击Word窗口的关闭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盘,在退出Word时会出现提示是否存盘对话框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ord的启动、退出、文档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组成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记住知识的基础上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操作练习:
1、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启动Word,记住步骤;
2、文字输入练习
3、Word启动和退出,文档的新建和保存。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电子标签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电子标签的应用。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学习电子标签,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激发对科技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难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过收费站时通过ETC自动扣费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扣费系统是如何锁定目前通过的车辆信息,是否他们也有“身份证”可以被识别?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电子标签。
(二)新课讲授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常见的含有电子标签的物品(珠宝电子标签、门禁卡等)图片,并采用教授法介绍电子标签的用途,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总结电子标签的用途:电子标签主要附着在被识别物体上,存储与物体相关的信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非接触读写存储器上的信息。在物联网中,电子标签如同物体的`“身份证”一样。
在得出用途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被拆解的电子芯片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电子标签是由哪些部件决定他有这样的用途呢?天线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出学生鼓励、正面的评价,如:观察仔细,总结到位等。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电子标签的内部主要由芯片、天线(线圈)等部件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刚图片中有无电源对电子标签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同桌两人进行讨论,得出其分类和其主要特点,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主动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被动标签)两大类。无源电子标签是最常见的电子标签,当读写器检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在电子标签周围形成电磁场,电子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芯片,芯片产生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则由自带的电池提供教师并给出积极的评价,如:阅读仔细,归纳概括能力强等。
之后教师介绍电子标签不仅可以根据有无电源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分类的表格,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尝试根据读写方式、频率高低对其进行分类并填表,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涉及频率高低时,可以从频率、感应距离、读取速度和穿透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请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和陈述,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按照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电子标签和读写电子标签。只读电子标签只可阅读,不可写入,成本较低;读写电子标签,可读可写,成本较高。按照频率高低,可以将其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和超高频电子标签。低频电子标签的频率范围为100-500kHz,以125kHz为主,感应距离较短,读取速度较慢,但穿透能力好;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10-15MHz,以为主,感应距离较长,读取速度较快,但穿透能力一般;超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850-950MHz以及,感应距离最长,读取速度最快,但穿透能力差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进行鼓励,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得出不同的电子标签的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表格。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学习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子标签,指出其组成部件的名称;观察身边的各类卡,观察它们是否属于电子标签吗?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哪些使用了电子标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电子标签,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五篇】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常见的图表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图表的不同类型,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的图表类型及特点。
难点图表的合理选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授课之前,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的图表类型,比如折线图柱状图等引导学生们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表类型能很容易知道数据的含义。此时我会再次的提出问题:这些图表的名称和含义都是什么?进而引出本节课内容《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柱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班主任老师想快速的在256名学生中找到分数最高的那一位同学,是否有好的办法。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讨论2分钟。学生讨论后回答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同学说可以一个一个比较,最终找出来,但是由于数量较多容易出错;而有的同学思维比较灵敏,说可以通过Excel中的统计图表插入柱形图,最高的那一条就是老师要找的那一位同学。教师可以点评学生都很活跃,之后进行总结补充:柱形图是一种直方图,用竖直的矩形表示数据。矩形的高度,反映的是数据的值。实际应用时,经常用不同颜色的矩形区分不同的数据项。通过柱形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项之间的差异。教师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某地区12年来饮食结构变化的柱形图,请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讲解,解释该柱形图的含义。不同颜色的矩形分别表示粮食、肉类、水果和蔬菜、牛奶等数据项,反映了四个统计年度中,当地居民所摄入四类食物的百分比。
任务二:折线图
紧跟着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想了解某些学生近6个月成绩的表现情况,应该怎么办?柱形图是否还能清晰的给出结果呢?预设学生都摇头,预习过的学生能给出可以通过折线图来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然后提问折线图的意义是什么?折线图用一些以直线相连的点表示数据,点在图表中的横向位置,对应着它所属的数据项,纵向位置对应着它的值,折线图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带领学生观看班级近6月的成绩折线图表,一起分析成绩变化的原因。
任务三:饼图
教师进行讲解,如果想查看某一个数据占总数据的的'百分比应该用饼图。然后通过展示地壳中几种元素占比的饼图为例,进行细致讲解饼图的具体含义。讲解完毕后,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起总结饼状图的每个模块代表的意义。最后请学生代表回答。饼图用一个圆表示全体数据,用圆中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数据项。扇形的面积对应的是数据的值教师适当补充利用饼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项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提高
小游戏:在多媒体上将统计图表类型和图表特点打乱,请举手最快的同学上台连线,将图表与其特点对应起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于同一份数据分别用三种统计图表进行表示。
四、板书设计
上一篇:初中教学教案(精彩4篇)
下一篇:《论语》十则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