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人数
0 0<≤ 6 20 30 40 50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六、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A B C D E F G 人数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20 5 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xx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万元2.约29岁分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无理数,并能说出理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无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力。 (3)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钻研精神,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 (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半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是否不是有理数。 3、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 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 2、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 3、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剪刀,短绳。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章节引入(2分钟,学生阅读感受) 内容:。小红是刚升入八年级的新生,一个周末的上午,当工程师的爸爸给小红出了两个数学题: (1)两个数……与……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木板,按如图的痕迹锯掉四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请计算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正方形木板的边长又是多少厘米呢?你能帮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吗? b.你能求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吗?你知道圆周率的精确值吗?它们能用整数或分数(即有理数)来表示吗? 第二环节:复习引入(3分钟,学生口答) 内容:阅读下面的资料,在数学中,有理数的定义为:形如的数(p、q为互质的整数,且p≠0)叫做有理数,当p=1,q为任意整数时,有理数就是指所有的整数,如:=-2等,当p≠1时,由p、q互质可知,有理数就是指所有的分数,如,-,-等,综上所述,有理数就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请用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知识证明下面的问题: a.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不是有理数? b.复习前面学过的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范围是否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呢? 第三环节:活动探究(15分钟,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一)发现新数 内容:将课前已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中一种剪拼过程,并抛出下面的议一议: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应满足什么条件? (2)满足:2=2的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可能是整数吗?说明你的理由? (3)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引出课题《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二)感受新数的广泛性 内容:面积为5的正方形,它的边长b可能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巩固验证,应用拓展 内容:aB,C是一个生活小区的两个路口,BC长为2千米,A处是一个花园,从A到B,C两路口的距离都是2千米,现要从花园到生活小区修一条最短的路,这条路的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说明理由。 b如图(1)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试从连接这些 小正方形的两个顶点所得的线段中,分别找出两条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两条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第四环节:介绍历史,开阔视野(3分钟,学生阅读) 内容: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 第五环节:课时小结(2分钟,全班交流) 内容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有哪些困难需要别人帮你解决? b感受数不够用了,会确定一个数是有理数或不是有理数。 c本节课用到基本方法: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等过程,获取数学知识。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问题牵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2)(x+3y)2-(x-3y)2; (3) 知识迁移 2.计算下列各式: (1)(m-4n)2;(2)(m+4n)2; (3)(a+b)2;(4)(a-b)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两道题,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3.分解因式: (1)m2-8mn+16n2(2)m2+8mn+16n2; (3)a2+2ab+b2;(4)a2-2ab+b2.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解: (1)m2-8mn+16n2=(m-4n)2; (2)m2+8mn+16n2=(m+4n)2; (3)a2+2ab+b2=(a+b)2; (4)a2-2ab+b2=(a-b)2. 归纳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4a2b+12ab2-9b3; (2)8a-4a2-4; (3)(x+y)2-14(x+y)+49;(4)+n4. 例2如果x2+axy+16y2是完全平方,求a的值。 思路点拨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解此题时应分两种情况,即两数和的平方或者两数差的平方,由此相应求出a的值,即可求出a3.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70练习第1、2题。 探研时空 1.已知x+y=7,xy=10,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y2;(2)(x-y)2 2.已知x+=-3,求x4+的值。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因此把整式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公式,主要的有以下三个: a2-b2=(a+b)(a-b); a2±ab+b2=(a±b)2. 在运用公式因式分解时,要注意: (1)每个公式的形式与特点,通过对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的总体分析来确定,是否可以用公式分解以及用哪个公式分解,通常是,当多项式是二项式时,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当多项式是三项时,应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2)在有些情况下,多项式不一定能直接用公式,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变形、代换后,再使用公式法分解;(3)当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时,应该首先考虑提公因式,然后再运用公式分解。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教学目的: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2、新课教学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题(P9-10例4、例5)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读作:“A交B” 即: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P9-10例6、例7)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UA 即:CUA={x|x∈U且x∈A} 补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例题(P12例8、例9) 4.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BA,A∩BB,A∩A=A,A∩=,A∩B=B∩A AA∪B,BA∪B,A∪A=A,A∪=A,A∪B=B∪A (CUA)∪A=U,(CUA)∩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 6.课堂练习 (1)设A={奇数}、B={偶数},则A∩Z=A,B∩Z=B,A∩B= (2)设A={奇数}、B={偶数},则A∪Z=Z,B∪Z=Z,A∪B=Z 3、归纳小结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多媒体投影一组图片,让同学们从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多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活动一:阅读教材P19。 展示点评:多边形是怎么组成的?常见的多边形有哪些?边数最少的多边形是几边形?什么是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 小组讨论:结合具体图形说出多边形的边、内角、外角? 反思小结:多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多边形的对角线 活动二:(1)十边形的对角线有35条。 (2)如果经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36条对角线,这个多边形是39边形。 展示点评:结合图形说明什么是多边形的对角线?三角形是否有对角线?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五边形有几条对角线?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几条对角线?n边形有多少条对角线?表达式中的(n—3)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除以2? 反思小结:当n为已知时,可以直接代入求得对角线的条数,当对角线条数已知时,可以化为方程来求多边形的边数。 小组讨论:如何灵活运用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规律解题?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活动二:阅读教材P20。 展示点评:画图说明什么是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正多边形要求的条件是什么?边数最少的正多边形是什么? 小组讨论:判断一个多边形是否是正多边形的条件? 反思小结:由正多边形的概念知:满足各边、各角分别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 1、多边形、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 2、凸凹多边形的概念。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每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B、如果画出多边形某一条边所在的直线,这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它一定是凸多边形 C、每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D、每条边、每个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2、小学学过的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正多边形的是(D) A、三角形B。正方形C。四边形D。梯形 3、多边形的内角是指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外角是指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内角和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关系。 4、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比为1∶2∶3∶4,求这个四边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上一篇:《邓稼先》教案设计精选4篇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