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初中范文【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粽叶飘香,粽子包裹着浓厚的乡愁和团圆的期盼。家人团聚,共享美食,传承着传统文化,增进了亲情与温暖。节日的氛围洋溢着欢乐与祝福。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粽叶飘香初中范文【热选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粽叶飘香初中【第一篇】

端午节早已到了。

一位老奶奶摆着粽子的小车,脸上是满满的安详,那种感觉是可以让你的心很柔软很安静。女儿喊着,要吃老奶奶的粽子。把车停在路边,女儿乖乖地坐在老奶奶身边的小凳子上,那老人用那双深深皱纹的手,慢慢地打开一块粽子,放进小盘子里,又蘸上了一些蜂蜜,还又执意地一口一口地喂女儿吃,眼睛中满是慈爱和爱怜。

一个小摊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右手拿针线,左手捏着丝绸布头,专注地缝制着香包,一个个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挂在小车的帘头,在风中摇摆,药香四溢。对面坐的中年妇女,正选出五根不同颜色的丝线,拧在一起搓起来,配着小珠子或叮铛发出悦耳的声响。

站在旁边看了许久,似乎把自己带入了儿时的记忆,挑选了几根五彩丝线戴在女儿的手腕脚腕上,再把香包挂在女儿的脖子上,女儿低头举着胳膊打量,手捧起香包不时地嗅一下,甜甜地笑了。

“妈妈,那黄色的果子是什么?”女儿手指着路边水果摊上的杏子问。

“是杏子。”

“啊,妈妈,你看,桃子也熟了。”

“街上怎么这么热闹,好像过节一样。”

“是啊,端午节到了。”微风携来阵阵香草的味道,我深吸了一口气,感叹着说。

“什么是端午节啊?”女儿又问。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来告诉女儿端午节的由来及历史意义,只是顺口念出了《端阳》这首儿歌。

桃儿红,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女儿跟着读了几遍,开心地笑了。

粽叶飘香初中【第二篇】

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跟爸爸去钓鱼、在家里练练书法、看书听故事、打羽毛球……在这些课余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帮奶奶干家务活。

今天一放学回家,我看见外婆正在包粽子,她坐在一把小凳子上,右边放着许多粽叶和一条条红线。左边放着两只碗。一只放着肉,一只放着又大又红的枣子。我的兴趣一下就上来啦。就先蹲在外婆旁边看了起来,暗中偷技术。外婆这一手真够绝!她先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轻巧地卷了个喇叭形,再用勺子在喇叭型的粽叶里面放了几勺米,然后放入三个红枣,最后把几片粽叶左一包右一裹,用红线系紧,一只精美别致的粽子就包好了,真让我看得目瞪口呆,对外婆的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到外婆包好后,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包了。外婆本想教我,我自豪地说:“我已经会了。”然后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喇叭型,然后放入几勺米,再放入几个枣就开始包了。这粽叶在我身上好像特别不听使唤,米竟然掉了出来,我慌忙拿起粽子一看,根本不像粽子,而像一个大肚子的胖娃娃,还有一些米沾在外边。

那时,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低着头,我向外婆认真求教之后再按照外婆的方法一步步包起来,包了一个又一个。

这次包粽子是我课余生活中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使我又学到了一项本领,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不能没学会就说大话的,要学就要虚心,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粽叶飘香初中【第三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一边唱着刚学会的歌谣,一边来到花园里,看外公外婆包粽子。

外婆可是我们家公认的包粽子能手。只见外婆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就像两只蝴蝶在飞舞,不一会儿,一个结结实实的四角形大粽子就新鲜出炉了。我拎着外婆包好的.粽子,感觉它就像一个玉雕的工艺品,自己也忍不住学包起来。外婆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她先把两片粽叶重叠起来放在我的手上,用她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然后把大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用勺子把糯米放入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一小块五花肉,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就把粽叶折过来,把米和五花肉盖上,顺着粽叶的方向折,把糯米和五花肉严严实实地包起来,最后再用煮好的棕榈叶细丝把包好的粽子给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觉得包粽子一点儿也不难,就挣脱外婆的手,自己包起来。我把粽叶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进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变形了,而且装好米和肉后,该用粽叶折过来盖在上面的时候,糯米就会从粽叶的缝隙跑出来,弄的叶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后还是在外婆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包成一个,可是和外婆包的粽子一比,我的粽子简直就是一个瘪嘴瘪脸的丑八怪。我不得不佩服外婆的手艺高超啊!

粽叶飘香初中【第四篇】

欢声笑语间,刘老师带着我们的“特邀嘉宾”闪亮登场了。她们个个都是粽子大腕哦!瞧,她们麻利地取出原料,分门别类地放入了事先准备的盆中,操起勺子,左一下,右一下,如玉龙走潭,晃得没了影儿。我屏息凝神,闭上眼睛祈祷着:一定要分到肉馅的一组呐!蓦地,一股浓重的香味迎面而来,让我顿时为之倾倒。我心中大喜,微微睁开眼睛,只见一块块腌制过的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耀武扬威地坐在盆里,宛如坐在祥云端,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

万般期待中,拜师学艺开始啦!我信手提起三片粽叶,仔细端详起来:它上宽下窄,重叠在一起颇有芭蕉扇之风范,阳光下错落有致,如半透明的玉石,让人动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超级大咖”罗奶奶便说开了:“首先,用右手的两根手指夹住粽叶一端,左手扶着,右手顺势旋转。形如漏斗……”说话间,只见她的手上下翻飞,如一只蝶。卷粽叶、放入馅、封上口、系好线,动作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只小巧可人的粽子便横空出世。

虽然初试惨遭失败,但我并不气馁,一次,二次,三次……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终于成功了!

在漫长的等待煎熬后,粽子可算出锅了!浅绿色的粽子清香扑鼻,深绿色的纹路若有似无,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里面却暗藏玄机。“肉的,肉的……”我在心中默念了几遍,一咬牙,果断地拆开了封印——绳子。我一层一层地剥开,似揭开一个谜底。修长的粽叶一泻千里,露出了丰满而富有光泽的糯米,在灯光下泛着油亮亮的橙色。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米的粘糯,肉的鲜美在口中氤氲,顿觉唇齿留香。细细品味,又隐隐感到一股清香,如一杯香茗,久久让人回味……我不由得惊呼:“太爽了!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啊!”

粽叶飘香初中【第五篇】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小朋友,戴香囊,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呼到这首熟悉的儿歌,看到满街粽叶摊,我知道我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又要临近了。

看到这儿,你肯定就奇怪了,为什么我这么喜欢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里,我们不仅可以吃上清香扑鼻的粽子,戴上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香囊,而且我们家还要举行一场包粽子比赛呢!这个星期天,不用妈妈催促,我早早地起床了,因为今天我们要到外婆家去比赛包粽子,外婆是我们包粽子能手,她包的粽子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味道独特,每年都有创新,当之无愧是主裁判。我到外婆家不久,姐姐也来了,外婆早就准备好糯米和粽叶,等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就宣布:“比赛开始”。卷好粽叶,装上糯米,我不敢象外婆那样装得太满,顺着绕好粽叶,再一张粽叶包在外面,用粽针收好尾巴,一个粽子就成功了,可惜太松了,我一边包一边学着外婆的样子,用力收紧粽叶,可惜用力太猛,把粽叶拉断了,还把米洒在了地上,我很着急,一边捡米,一边瞟了一眼姐姐,哈哈,她也好不到那里去,看到她笨手笨脚的样子,我反而不慌了,我的'手小,对,我就专门包小粽子,我想:我的“迷你”小粽子一定会受到欢迎的,在旁边观点的外公、妈妈、姨娘也都参战了,我和姐姐都想把别人的劳动果实占为已有,再到后来我和姐姐干脆不裹了,专门从别人筐里“抢”粽子,欢笑声溢出门外......

下午,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粽叶的清香充满了屋子,就像浓浓的爱包裹着我们全家,让我们的生活甜蜜无比。

粽叶飘香初中【第六篇】

一年又快到五月,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星期六,奶奶从外面买回几个粽子,一进门,我就闻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看了看粽子,它是用一片宽宽的竹叶包着糯米和肉或者蜜枣。粽子的外形是三角形,用线捆扎起来。剥开外面的竹叶,里面的糯米吃起来香香的'、粘粘的还有一点咸或甜。粽子吃完后,奶奶说:“端午节要到了,先买几个回来尝尝,等到节日那天,我们自已包。”

为了搞清端午节的由来,我打开电脑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他所在的楚国经常被强在的秦国攻击,屈原主张变法图强,进行政治改革,但遭到腐败守旧的贵族的反对,并且被撤职流放,五月初五那天,楚国灭亡了,败给了秦国,屈原悲痛万分,怀抱大石跳进汨罗江里了,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身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延袭自今,成为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并流传到了国外,另外,在五月初五的那天,人们还会有赛龙舟、戴香囊、喝雄黄酒等风俗。

我吃着香甜的粽子,想着屈原的爱国壮举,念着他那不朽的诗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粽叶飘香初中【第七篇】

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不用读一看就仿佛感觉到清香的粽叶、爽滑的糯米,食欲立刻上来了。大街小巷到处飘着浓浓的节日味道,作为教育者,更不能失掉这次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了解民俗,了解历史。

“同学们,想吃吗?”

“想!”

“想让粽子更好吃吗?”

“想!”

“谁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立刻举起许多小手,(我的学生探究心还是很大的)。

“听后你就会感到更香!”在我的“鼓动”下,一唱一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孩子们暂时停住手,听介绍,或强者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内容。

知道的还真不少,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历史、诗句、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的:如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端午节也称作“儿童节”、“小孩节”,看来我们的祖先也是很重视小孩子的。李勇跃同学是我们班的“博士”,他朗诵的对联我也很喜欢“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我一激动随笔把它写在了黑板上。孩子喜欢我在黑板上信手写字的样子,不过我把下句改为“屈原赋《离骚》气吞八方”,因为龙舟离我们这些北方的旱鸭子实在是太遥远了。学生在《笠翁对韵》中听过屈原的典故,还是有一点读懂的。所以还送给我一阵掌声。也有的孩子介绍以往在家里过节的情形。时间稍一长,又有人蠢蠢欲动,我一看,有粽子的孩子眉飞色舞,没带的同学一脸的不自在,我又赶紧插入一小段:“老师也说说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故事吧,想不想听?”孩子们给我面子,又停下来了。我趁机又插入“在我小的时候,过节日时饭菜丰富,这是要先让长辈和客人”当我话音刚落,这群机灵鬼立刻明白了,抢着说“吃我的!”我也不再卖关子,让班长发下牙签,拿起准备好的水果刀分粽子,分谁的粽子时,这群“变得”懂事的孩子抢着说:“老师先吃”,我也放下平日的矜持,尝了一小块。温温的,滑滑的,软软的,真香!(其实我平日不吃这些的),但今天不同,这种气氛,让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好亲切,一张张充满欢欣的笑脸,你一口,我一口,亲如兄弟,这不就是“百家宴吗!”

粽叶飘香初中【第八篇】

端午将至,奶奶买了成堆的芦叶,片片碧绿,散发清香,那味极清,但不失魅力;那味很淡,但不失芬芳。虽是叶,但可与花争芳。

芦叶在水里泡了半天,吃过午饭,把那些洗净的叶搬出来。一淘米篮子的茶米也放在了那儿,还有一碗枣和一碗红豆。我正空闲,便来欣赏裹粽子这一传统手艺。

只见奶奶拿着四五片约3厘米宽的芦叶,细心地一个个平铺着叠在一起,首先拿一片叶子排在四根手指上,再拿第二片,第二片就放在第一片叶筋右侧,然后第三四五片依旧。接着便是关键一步——兜形。将芦叶一面有毛的做外侧,光滑的做内侧来乘放茶米。首先,用左手抓住芦叶的中部,这个决定了粽子的大小,右手抓住叶未,向内掰去,做一个漏斗状,再用左手抓住叶子与兜交界之地,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再用右手把剩下叶子抓过来,封口,最后把剩余的叶尖裹在最后的缝隙处,左手抓紧,最后用棉绳缠几道在粽子上,打个结,就完事了,但必须紧。

看到奶奶不出一分钟的裹粽速度,我也想尝试一下。洗净了手,开始照猫画起虎来,学着奶奶的样,五片叶子叠在一起,正往下弯时,这对边起了皱,只好放开。再来一次,舒了口气,两手学看皱弯,再将叶末与中部重合,做成兜状。左手如鸡爪般抓紧重合部,正要用勺子把茶米放进去时,芦叶却来了一个反弹,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三两次都是这样,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准备放弃,奶奶来了一句“做事要有耐心”。

看着碧绿的芦叶、白花花的茶米,再想象往年粽子的美味,我深吸一下,重拾信心继续做。手上的每根筋都在专注地抓住芦叶,脑子里回想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哪知做到了最后一步缠绳时,又散了,米还落了一地。可我不甘心,再来,就这样,一个下午不停地练习。不知不觉,我的手都酸了,太阳逐渐西移,啊,我的第一个粽子终于诞生了。

不久,厨房充满了芦叶香气,此时我倍感兴奋,我将看到我的第一个粽子了。果然裹有红线的我的粽子幸存了下来。我剥给奶奶吃,看着奶奶的笑容,早就忘记了胳膊的酸疼,那一刻,我的周围充满了幸福的空气。

17 3554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