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信格式【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道歉信格式【范例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道歉信格式【第一篇】

关键词 国际政治 政府道歉 正式道歉 全球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16)04-0133-19

DOI编号 /

小到个人、大至国家,道歉都是人类社会备受赞许的共同行为准则。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自20世纪70年代起,特别是90年代以来,原本属于社会生活领域的道歉日益被纳入政治学范畴。在国际政治领域,政府道歉愈益成为政府纠正历史性国家非正义、寻求和解与宽恕、建立互信的重要途径,愈益成为政府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应对政府治理失败的重要方式。实践与相关研究显示,作为社会交往的方式之一,道歉是对个人心灵与道德的救赎,对于修复对立与冲突关系非常有效;作为国际交往的形式之一,真诚的政府道歉不失为一种“低成本”的化解冲突、缓和矛盾、换取宽恕、关系的好办法,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国际道德”与“新全球化”趋向。①

一、政府道歉的兴起背景与作用

(一)政府道歉的兴起背景

顾名思义,国际政治中的政府道歉指的是:在国际政治领域,一国政府就所有涉及公共权力应担责问题进行的道歉,以及出于礼仪进行的道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道歉热是不争的事实,政府治理话语的变化是与广泛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使用中的变化是更加宽泛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道歉方兴未艾有其历史必然性,与政治转型、社会变迁、全球化趋势、大众媒介技术的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其兴起的背景与诱因可以概括为七点 :

第一,第三次民主浪潮是政府道歉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语境,对1974年以来成功实现民主转型的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经济发展之后政治合法性问题必然凸显出来,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促使政府对选民采取更为负责的态度,政府犯了错就应该道歉;作为一种“低成本”而又能够迅速赢得民心的手段,政府道歉被普遍采用。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西方民主国家的选民愈加重视政府的合法性、回应性,政治参与热情更加高涨。政府道歉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甚至是法律义务。

第二,公众持续走强的溯源正义诉求是迫使政府逐渐对历史性错误进行道歉的动力。在西方国家,贫富差距的鸿沟日益拉大,少数族裔、有色人种期望通过“溯源正义”诉求改善自身处境,力图为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促使西方国家逐渐对历史性非正义道歉的推动力所在。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成功实现民主转型的国家而言,新兴民主政府对历史非正义的认识与清算过去的程度,不仅涉及历史真相的廓清与正义伸张,也深刻影响到新兴民主的深化与巩固。公众强烈的“转型正义”诉求无疑是迫使政府彻底清算与解决威权时期国家暴力与人权侵害问题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三,作为传播与沟通载体,大众媒介技术的进步客观上推动了政府道歉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介的技术进步大大推动了公众的政治参与。一方面,现代化大众媒介可以让政府过错迅即传播,迫使政府必须积极正面回应公众质询与究责,真诚道歉不失为一种换取公众谅解、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如果政府低头认错、真诚道歉,或许尚能挽回民心;倘若政府拒不道歉,经过大众媒介的报道与发酵,公众持续的关注与批评,不但会消解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基础,政府的形象与信誉也会受损。

第四,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与现实需要是迫使有关国家对其他国家、地区或民族曾经施加的历史性非正义进行道歉的诱因。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与市场,也需要发展中国家政治、外交的支持。因此,对历史上在发展中国家犯下的殖民罪恶、战争罪行进行道歉无疑是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南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改变现存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合理状况;另一方面,一些历史上曾经遭受伤害的发展中国家强烈呼吁施害国政府向被害国政府与人民真诚道歉,深刻反省,并给予合理补偿。

第五,当代国际社会对“丛林法则”的反思成为开启道歉时代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结束之后更加重视道德和公义问题。换言之,为了求生存,我们正在改变自己的行为。” 受害国在反思与行动,2013年加勒比国家经济合作组织“加勒比共同体”14个成员国联合向前殖民宗主国英法荷提出索赔要求,要求他们为18―19世纪所进行的奴隶贸易道歉,并为奴隶制度延续至今的恶果给予赔偿。施害国同样也在反思与行动,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法国真诚道歉,因而赢得了法国的宽容,为法德关系解冻、和解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欧洲和平作出了杰出贡献。2013年荷兰政府正式就其军队于1945―1949年在殖民印尼时所进行的一系列草率枪决公开道歉并赔偿,“荷兰政府希望这项道歉,能了结于1945―1949年遭系列草率枪决直接影响的受害者家属的心愿,还他们一个公道。” 纵观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施害国就历史非正义问题向受害国道歉赔偿,这正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化解历史恩怨、携手合作的重要推动力。

第六,跨国、跨文化语境中政府道歉选择形式的争议也是政府道歉兴起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各国的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深,秉持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是维护世界和平,创造世界繁荣的重要内容。若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施害国与受害国在历史性非正义问题上达成和解,适当的政府道歉无疑是最值得考虑的捷径。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这条捷径走上了冰释前嫌、合作共赢之路,然而,也有一些施害国采用偷换概念暗度陈仓、口惠而实不至、顽固拒不道歉等伎俩继续戕害受害国民众的感情,制造地区局势紧张。

第七,政府道歉话语获得普遍认可。人是心理的动物,“成功的道歉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们满足了受害者至少一种――有时甚至是几种――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包括:恢复自尊和尊严……与受伤害者坦诚对话”。 政府道歉之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席卷全球,获得普遍认可,不得不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慰藉了受害者受到伤害的心灵,满足了公众对政府的“道德审视”。政府道歉语言的频繁使用即表明了政治社会文化、公众心理、国际政治环境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科学研究表明: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政府的道歉实践与效果给予受害者、公众以强烈暗示,“我们同样如此,我们也需要”;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与意义,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此,这是政府道歉被普遍认可的心理基础。

(二)政府道歉的作用

20世纪的政府道歉浪潮滥觞于国际政治领域,是国际正义觉醒的产物,国际政治中的政府道歉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国际政治中的政府道歉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国与国之间“剂”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实现国家和解作出了巨大贡献,尤以法德的和解最为典型。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国,历史上战争频发,仇恨深重。20世纪60年代他们开始开启和解之旅,联邦德国向法国真诚道歉,从而赢得了法国的宽容。随着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的顺利磋商解决,1963年1月12日阿登纳与法国戴高乐总统签订了《爱丽舍条约》,旨在清除两国的历史宿怨,促进实质合作,两国开始走向联合。为德法和解设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最终扩展为欧洲联盟,德国与法国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与轴心,两国的真诚和解与合作成为欧洲联合与一体化运动的重要推动力。“法德和解在欧洲形势的发展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其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的。” 2004年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登陆诺曼底60周年时,法国总统希拉克说:“我们树立起法国与德国和解的榜样,是为了向世界宣示:仇恨没有未来,通往和平之路永远开放。” 法德和解的案例表明,若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施害国与受害国在历史性非正义问题上达成和解,政府道歉无疑是最值得考虑的捷径。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过这条捷径走上了冰释前嫌、合作共赢之路。

第二,政府道歉浪潮推动着国际正义力量的增长,增强着国际正义力量对历史性非正义、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正义问题的批判力度以及对受害对象的同情与支持。一国的历史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未来的走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战、二战发动者德国采取了直言不讳、深刻反省的态度,不但对犹太人受害者、欧洲受害国履行了高额赔偿义务,严厉打击新纳粹主义势力,而且至今仍不断地向受害者真诚道歉,德国政府的真诚道歉赢得了受害方与全世界的认可。这一点与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政府在侵略战争、慰安妇等历史非正义问题上的模糊态度与顽固蛮横令世界侧目。1996年4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通过有关《战时军队隶问题调查报告》的决议,敦促日本政府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损失。2007年美国众议院、2014年美国参议院分别通过涉及慰安妇问题的法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施压、受害国的强烈谴责与国际关系的需要迫使顽固的日本政府部分让步。譬如,向美国被强征战俘劳工道歉,向韩国慰安妇道歉,但其选择性的政府道歉更加令人不安。日本理应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干净彻底地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

第三,政府道歉的迅猛增长也增强了受害者民间索赔的力量与希望,放大了他们的呼声,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同情与支持。以慰安妇问题为例,中韩民间慰安妇以及相关团体一直在不断地通过呼吁、司法的手段来争取日本政府道歉与赔偿。2001年7月16日,中国海南省的林亚金等8名原日军“慰安妇”在东京地方法院以日本政府为被告提讼,要求判令日本政府在中日两国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韩国作为慰安妇问题的最大受害国之一,一直以来与日本就该问题交锋不断。韩国要求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进行赔偿和道歉,而日本则坚持慰安妇问题已经解决,两国分歧严重,朴槿惠也曾多次拒绝日本提出的举行首脑会晤的呼吁。日本政府拒绝道歉与赔偿的态度,激起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力量的愤慨。2013年联合国反对虐待委员会表示,日本政府需要保障慰安妇受害人的权利,就慰安妇问题进行正式道歉,同时将相关内容反映到教科书中。2015年5月5日,187名国际知名的史学家向安倍发出联名公开信,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明确道歉。在国际社会压力之下,2015年12月28日,韩国和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谈判达成一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慰安妇受害人表示诚挚道歉和反省”,并且由政府出资赔偿受害者。然而,令人心寒的是日本至今无视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慰安妇受害者的痛苦与正义诉求。

二、政府道歉的形式与类别

(一)政府道歉的形式

一般而言,政府道歉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历史性非正义的政府道歉:因历史非正义问题向受害方及其后代进行的道歉;二是当代政治实践的政府道歉:因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应对政府治理失败的道歉。

第一,依据道歉范围与对象的差异,历史性非正义的政府道歉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针对侵略战争罪行而对受害国的政府道歉。譬如,2014年,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向捷克小镇泰雷津的二战受害者纪念碑敬献花圈并鞠躬致歉。二是西方国家针对前殖民地的政府道歉。譬如,2001年9月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第三届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上,德国外长约施卡・菲舍尔(Joseph Martin Fischer)代表德国向受害国道歉。三是虽然不是施害方,但由于未尽责,某国政府及其代表而向受害方及其后代进行的道歉。1994年卢旺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克林顿政府决定对此事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在大约100天的时间里大批无辜民众被杀。1998年3月,克林顿访问卢旺达时专门在基加利机场对大屠杀幸存者发表讲话,委婉表达了歉意。四是针对某一外来族裔历史性非正义的政府道歉。譬如,2015年摩纳哥首次为二战期间驱逐犹太人道歉。二战时期,大约90名犹太人来到当时的中立国摩纳哥寻求避难,却被摩洛哥政府逮捕并遣返,最终只有9人生还。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Albert II)说:“我们犯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你们面前,我请求得到原谅。”

第四,条件式政府道歉指的是政府道歉主体设定或嵌入道歉条件,如果满足条件就道歉,如果不能满足就拒绝道歉,且依据自己的意愿肆意解释道歉协议,毫不顾忌道歉对象的感受。表面上看,政府道歉对象占据道德舆论高地,占据道歉条件诉求的话语优势。然而,面对政府道歉主体“事实上的强势地位”,道歉对象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小。与作秀式政府道歉、选择性政府道歉、诡辩式政府道歉相比,条件式政府道歉虽是当事双方“自愿”达成的,实则一丘之貉,甚至更恶劣,尽显政府道歉主体一贯的霸凌本性,卑鄙的伎俩倒在其次,不思悔改才是最危险的。譬如,在国际社会压力之下,2015年12月28日韩国和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谈判达成一致,日本政府承认在慰安妇问题上负有责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饱受身为慰安妇的痛苦、遭受难以治愈的身心创伤的所有人表示由衷的谢罪和反省,并且由政府出资补偿受害者。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则在当天联合记者会上特别强调日方向基金出资是“日韩合作的项目”,不是“国家赔偿”;强调达成的是“最终且不可逆”的解决方案,日韩今后应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场合避免就“慰安妇”问题相互批评、指责。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ohn L. 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言内行为的目的是言外行为,言外行为的目的是言后行为;其中,言语外行为体现了其说话意图。 从岸田文雄言语中,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其真实意图:日韩两国终结慰安妇争议,避免就“慰安妇”问题相互批评。次日,安倍就放话“道歉仅此一次,今后不再谢罪” ,着实令人怀疑日方解决慰安妇问题的诚意。非但如此,协议达成后,日方陆续给出不同于协议内容的解释。由此可见,日韩道歉协议绝不是道歉正义的胜利。难怪韩国受害慰安妇援助团体“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当天就谴责韩日两国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是“辜负受害慰安妇与韩国人民厚望的外交勾结”。 日本的伪善道歉再次展露无遗。

尼古拉斯・塔乌奇斯(Nicholas Tavuchis)说:“如果没有被宽恕,就无法释然于我们所酿成的后果……我们将永远是后果的受害者,就像不会咒语的魔法师学徒去破解魔咒”。 真诚政府道歉的价值正在于获取宽恕与建立互信。伪善的政府道歉则背道而驰,危害性极大,它践踏道德底线,挑战人类良知,蔑视人类文明,挑起冲突与隔阂,摧毁信任与合作,破坏国际秩序,危及世界和平。

四、政府道歉的限度

人们总喜欢比较不同的政府道歉;殊不知,政府道歉不仅受制于道歉双方的道歉意志,同样受国际国内局势左右,在国际政府道歉领域尤其明显。政府道歉就像一个放大镜,放大了人性、官德、民族性与国民性;政府道歉又像一个万花筒,光怪陆离,折射出政府道歉的复杂多变。

(一)一个忧伤的故事

自政府道歉诞生以来,人们赋予它太多的光环与荣耀,它承载着人们过多的心声与期待,然而其背后却有着太多的功利算计与顾虑,太多的光明与阴影,太多的希冀与失望,让人爱恨交加。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人们猜中了开头却往往无法猜中结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世事多变,令人唏嘘。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曾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换作政府道歉又未尝不是如此。备受赞誉的政府道歉是相似的,备受诟病的政府道歉各有各的原因。何其精辟,一语道破政府道歉真相,它不仅仅是人类道德内省的结果,更多地受国际国内局势走向的影响,充分显示了它的脆弱性。譬如,同样是英国殖民时期的暴行,“幸有英国高等法院的‘力挺’和2011年被解密的殖民档案” ,英国政府最终向肯尼亚“茅茅”起义受害者道歉赔偿;但因恐惧天文数字般的赔偿要求,英国至今仍拒绝为包括马来西亚巴东卡里屠杀案等前殖民统治暴行道歉赔偿。

政府道歉不仅是利益与利益的博弈,更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不仅是政府与个体、群体的交互,有时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知易行难,不可等闲视之。道歉难,接受道歉更难,学会“铭记历史”、学会“放下”难上加难。道歉双方必须拿出十分的诚意,方得善果。在民主政治中,政府官员应该多一些政治家的担当与诚实,少一些政客的嘴脸与诡诈,在政府道歉问题上更应如此。在国际政府道歉领域中,作为道歉国的领导人更应有最起码的是非感,而非迷离于时下利益的算计,道歉双方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诚意,“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谁大谁好这个问题” ,从勃兰特的“千年一跪”到默克尔的“承担一份永久责任”的承诺莫不如此。人不能仅活在当下,还应“活”在未来,丹书铁卷“叙”正义,人类历史的进步“点滴”于斯。正因为来之不易,道歉双方都必须小心呵护、倍加珍惜。面对“难分难解”的政治难题,道歉双方都是需要些情怀的。

(二)“打折扣”的政府道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政府道歉的“开局”也很重要。作为政府道歉开局的领导人如果一味计较个人得失,在“国际国内局势”中随波逐流,就是不负责任的,不配称作“政治家”。如果在把握国际国内局势的前提下,以坚定的意志、内心刚毅的正义信仰力挽狂澜,为本国人民、为世界正义开创全新的历史,那他就是真英雄。1970年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真诚下跪道歉,开启了德国的道歉之旅;2013年英国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宣布英国向肯尼亚“茅茅”起义受害者道歉赔偿,打开了英国对殖民统治暴行的道歉赔偿之门,“代表肯尼亚受害者的英国律师赞扬黑格‘正视历史’的勇气。” 他们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不仅赢得了受害国政府与人民的谅解和信任,还为国际政治中的政府道歉树立了新典范。

日本对受害国的道歉令人诟病,这在日本政府道歉的源头就埋下了“争议”的种子。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在为日本侵略行为道歉时使用的是日文“迷惑”,但日方译员却译为“给中国人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引起中方不满。9月26日,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谈时,总理一上来就对前一天晚上田中的“问题”道歉提出了批评,“在中国,某人不慎把水泼在女孩子的裙子上,说给您‘添了麻烦’――这是一种轻微的道歉。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用‘添了麻烦’作为对过去的道歉,中国人民是不能接受的。” 田中首相意识到翻译出了问题,他说,日文“迷惑”就是诚心诚意谢罪。中方接受了这种解释;于是,在随后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就有了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的表述。如果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采用“谢罪”等正式道歉的词汇,而非模糊需要解释才明晰、且易于“误读”的“迷惑”,如果他再多些勇气与担当,直面历史真相,日本的政府道歉或许会是另一个形态。历史是不能假设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严重,接连发生美化侵略战争等歪曲历史真相的事件,这给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道歉信格式【第二篇】

(1) 伤害不断。过多道歉源于过多的错误,而教师屡犯错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频繁的道歉。廉价的错误成本可能会导致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决策和言行就不够严谨,进而错误不断。有过错必然或多或少就有伤害,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道歉。几乎每天校园都会有一些因教师或者学生小失误而造就的令人津津乐道的小“故事”,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些小“故事”失去了警惕,导致事态失控,就可能演变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教学事故。小“故事”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在说说笑笑中烟消云散,一旦演变为教学事故我们就笑不起来了,就可能成为永久的伤痛。可能小的失误我们可以通过道歉来改正,但严重的教学事故可就不能简单通过道歉来解决了。因此,我们要限制自己道歉的次数,控制自己的错误率。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过错意味着伤害。我们需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不给自己留下道歉的隐患。教师言行过错后,首先想到的应该不是道歉挽回面子,而是急需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因自己不慎言行造成的危害结果降到最低限度。教师为过错行为致歉的目的,除了安慰受到自己不当言行伤害的学生,还要警示自己不当行为的危害,并警示自己避免再犯类似错误。如果教师一面致歉,一面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屡“歉”不改,伤害不断,那么这位教师致歉的诚意和动机就值得怀疑了。因此,教育无小事,教师要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尽量避免因自己不当言行伤害到学生,不要给自己留下过多道歉的“机会”。

(2)诚信缺失。过多道歉必然导致学生对“爱”道歉教师言行的可信度下降。姑且不谈教师虽然就自身的错误已经向学生做了真诚道歉的亡羊补牢之举,其过错行为已经对学生产生了伤害,可能还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而且教师的过多道歉很可能失去学生的信任,进而导致诚信缺失。试想一想,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向遭受批评的疑似 “受害者”们一个个道歉,一次次道歉,学生会怎么看呢?教师果真能在一次次“改进和认错”中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可信吗?在教师过于频繁的道歉中,学生会不会冒出这样一个可怕的意识:这位教师为什么老是犯错误,看样子能力值得怀疑,个人品质有问题。渐渐地,这位“爱”道歉的教师在频繁道歉中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

(3)关系扭曲。“爱”道歉教师的频繁道歉之情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爱”道歉的原因就是教师错了,教师需要道歉;如果是学生错了,教师提出了正确的批评,教师也要求自己道歉,这就搞怪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师过错也不要过多地自责,更不要矫揉造作,藉此大做文章,以激发学生们“滥”同情和“假”爱戴。而是通过道歉抚平学生心中的伤痛,也警示自我,避免再犯同类错误。如果是学生过错,教师提出正当的批评,教师也要求自己道歉,其实质不是道歉,而是借机“秀”一把,大肆收买人心。如果我们置学生过错于不顾,只是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道歉,进行自我批评,其结果又会如何呢?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可能信以为真,忘记了对自己错误的反省和矫正,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负责任,出现问题时又会习惯地推卸责任。失去有效批评和惩罚的学生可能会越发得意,自我意识膨胀,目空一切,也会使教师斯文扫地,师道尊严荡然无存。“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让学生敢于当面提出教师的错误,这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这种挑战演变为学生对老师“鸡蛋里挑骨头”式的挑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嘘”声一片,这就是教师的悲哀了。

道歉信格式【第三篇】

道歉为什么重要

道歉如果得当,对个人名誉和人际关系均有促进作用。但如果方式欠妥,反而会错上加错,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举个例子。在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年资较浅的副总裁对管理团队中一位高级总裁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固执己见,引起这位总裁的强烈不满。这位高级总裁于是当着团队其他人的面对副总裁进行了攻击,对她冷嘲热讽,指责她智商有问题,批评她在公司遇到困难时动摇决心等等。当团队的其他成员向他指出应该为此道歉时,他却不予理睬,说什么:"她不高兴我很遗憾,可我并没有错。她应该学会如何承受压力。"结果,事态更加恶化。

当一个人因冒犯他人而倍感尴尬并担心会失去颜面时,往往会这样避重就轻、闪烁其辞。实际上,道歉并不表示你的软弱,也不等于你就退缩了。相反,道歉是挽救名誉的一剂特效药。

道歉之所以重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它可以修补关系。当双方的关系因其中一方的冒犯而产生裂痕时,道歉可以弥合这种裂痕。其次,道歉还可以挽回冒犯者的威信。但凡发生冒犯的事情,总会有人(不光是受害者,还有所有知情人)对冒犯者产生担忧和疑虑,甚至会怀疑他的人品。而有效的道歉会使人们相信冒犯者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无礼行为,它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道歉为什么艰难

然而,公司和个人都经常会错失道歉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NSTAR是美国新英格兰州的一家公共事业公司。它承认曾经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将近24,000家的用电客户的服务级别改为"默认"级,而选择这一级别的客户须额外付出很多费用。该公司向客户轻描淡写地表示:"如有不便,谨表歉意。"

但是,NSTAR的客户和公众真正关心的难道只是"不便"吗?当然不是。消息一经证实,客户和公众想到的是含糊其词的空话和毫无诚信可言的欺骗,NSTAR的信誉一落千丈。该公司这种不着边际的道歉只能使它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更加低下。

解怨释嫌、修好关系不光对个人是件理所当然之事,对公司企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机构在这方面栽了跟头呢?

首先,大多数人觉得犯了错误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而一旦身处窘境,人们会否认事实并且尽量大事化小。NSTAR公司便是如此。另一种情况是,冒犯者会尽量把责任推到受害者身上,正像那位高级总裁对资历较浅的副总裁所做的那样。

有时候即使是做了道歉,对方也很难感觉到,因为道歉一方所表现出的尴尬或愤怒已经使这种道歉变了味儿、走了形了。这可能会造成不堪收拾的后果。信誉一旦丧失,挽回可就难了。

什么是好的道歉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道歉呢?道歉涉及三个因素:承认犯了错误或冒犯了对方,为此表示悔恨,承担相应的责任。你的道歉可以包括这三大要素,但是真诚有效的道歉也不必面面俱到,这完全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我们无法正确区分认错、悔恨和承担责任的差异,因此我们往往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不知所措,觉得本应该不难做出的道歉,做时却感到如此痛苦而艰难。其实,事情本不该如此。比如在面对某一项过错时,即使责任并不在你,你也可以在另一方愤怒或吃惊时承认错误,或对所发生的冒犯表示悔恨,从而免遭他人指责。以下是道歉时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用词要清晰明了、准确无误,不可带有挑衅成分。道歉做得好,受害方会觉得:"是的,他知错了。"往往受害者所希望看到的是你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对错误的警觉,他要知道类似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不要为无关痛痒的事情道歉。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喜欢投机取巧,为他们认为容易得到别人原谅的事情道歉;NSTAR公司就是这种心理。实际上,如果冒犯一方道歉的事由与受害一方所认为的错误风马牛不相及时,那么道歉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往好了说,人们会觉得冒犯者对问题本身仍是两眼一摸黑;往坏了说,别人会认为你是在故意歪曲事实。

这就使得受害方旧伤未愈、又添新痛:一个是最初的冒犯行为,另一个是类似冒犯行为有可能再次发生的那种感觉。受害方会想:"我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道歉呢?我这样做不反倒成了帮凶,使问题再度发生吗?"

选择恰当的道歉方式。要看是从职位对职位的角度去进行道歉更方便,还是从个人对个人的角度更好。如果你对要做道歉的对象很气愤,可能从相应的工作或职位角度去设计如何进行道歉会更容易一些。

例如,如果那位高级总裁对资历较浅的副总裁仍是怒气难消,他不可能从个人角度做出诚恳的道歉,但他可以从高级管理者对下级同事的角度向她道歉。他可以说:"我们俩都是在为一家优秀的公司工作。作为你的同事,对于我们个人之间的不同观点,我应该有更加宽容的心态。对不起,那天我说话太粗暴了。"像这样的道歉,即便是双方怒气未消,也多半会产生良好效果。

在其他场合,个人对个人的道歉做起来会比较容易。比如,有人会觉得赔礼道歉有失身份。对于这些人来说,以个人对个人的方式进行道歉会使你显得宽宏大度,同时又可以维护对方的身份。比如可以这样说:"我不能同意你所持的立场,但我很喜欢你这个人,而且很希望我们在一起工作时一切顺利。对不起,那天我说话太粗暴了。"

要选择对你来说比较容易做好的方式进行道歉。这样,就不会使所做的道歉看起来别别扭扭、极不情愿而导致丝毫不起作用。

不要总想着"如何才能表达悔恨情绪".你的目的是将你的悔恨传达出去,让另一方知道。如何表达只是单方面的事,就算你从心窝里掏出忏悔,那也只是取决于你自己;而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不要光想着自己,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对象身上以及道歉的三大要素上——认错、悔恨和担当责任。这样你就不会显得好像在为自己辩护,而你做的道歉也就更容易被接受了。

道歉信格式【第四篇】

1、开头:简单交代对何事进行道歉

2、正文: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消除误会或矛盾。

3、结尾:再次表示遗憾和歉意,表明愿意补救的愿望,提出建议或安排。

4、道歉信是要向对方陈述无法答应的所请所托的原因,对不愿为的事,可声明自己的一贯主张,对不能为的请托,更应陈述理由,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为。

(来源:文章屋网 )

62 779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