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范例实用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范例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房屋租赁管理办法1
同原《办法》相比,新《办法》更具“亮点”,更适应当前的房屋租赁市场管理工作,也顺应了房屋租赁市场未来发展需要,解决了部分工作中的难点,也填补了部分法规“真空”。但新《办法》也存在部分“疑点”和“盲点”,在此,笔者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办法》的“亮点”
1.新《办法》规定“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分区域公布不同类型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等信息”,为各地方建立房屋租赁市场指导租金价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政府房屋租赁市场指导租金,是政府行政部门服务房屋租赁市场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进一步严格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积累房屋租赁市场租金基础资料,建立房屋租赁租金指导价格制度,对引导房屋租赁市场规范化发展,切实起到调控作用。
2.新《办法》对人均最低租住建筑面积做出了相应规定,同时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当前,由于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刚就业毕业生成为租赁市场主流,受收入水平所限,群租、合租等现象非常普遍,存在着安全等隐患。新《办法》对各地根据实际制定租赁房屋面积控制线,探索加强对群租、合租、住宅的分割出租、经营性的集体宿舍(包括变相的分割出租的“小旅馆”)的监管制度,以及开展整治工作等提供了法律支持。
3.新《办法》对禁止出租的情形由原《办法》的九种情形减少为四种,并根据减少的限制性规定拓展了登记备案所需要件的内涵,将“房屋所有权证书”拓展为“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其他合法权属证明”。这不仅尊重了当前租赁市场中出租房屋产权多元化的现实,增加市场主体的容量,将进一步推动房屋租赁市场的繁荣,也增强了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4.新《办法》规定的“城市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租赁和监督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为制定集体土地上房屋租赁相关规定提供了法规依据。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原郊区成建制纳入城市规划区的范围,由于土地价格、房屋租金相对较低,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的房屋租赁不断扩大,成为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居住地,以及各种产业园区的聚集地,原集体所有制土地上房屋租赁已经产业化,成为城市房屋租赁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对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的房屋租赁的管理缺少相关规定,因此,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的房屋租赁管理一直处于失控状态。因此,将集体所有制土地上的房屋租赁纳入管理范畴,将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5.新《办法》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期内,出租人不得单方面随意提高租金水平”尽管对随意提高租金的制约方式、理由、期限等规定的尚不具体、详细,但对保护承租人的合法权益,打击随意哄抬租金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的管理和约束,具有较大意义,也为各地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6.细化了处罚条款。长期以来,原《办法》对不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缺乏制约措施,除少数城市外,房屋租赁管理工作开展均不理想,登记备案率不高。处罚条款的细化,将有效解决依法行政难的问题。
二、新《办法》的“疑点”
1.商品房屋租赁的概念问题。笔者认为,提出“商品房屋租赁”这一概念的本意是将以市场租金价格出租房屋的行为,区别于廉租房屋和公共租赁房屋。但新《办法》未对“商品房屋租赁”这一新概念加以必要、明确的规定,实际工作中,行政管理人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容易产生混淆或异议,会因为理解不同,增加日常的行政难度,甚至可能产生执法冲突。
2.房屋租赁行为的界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租赁行为呈多样化,包括以联营、合作、入股、合伙经营但不发生权属性质变更行为,大型商场、市场等建筑物内的摊位、柜台等分割出租行为以及出借、代管、经营等行为,新《办法》并未延续原《办法》对房屋租赁行为界定的相关规定,未将大量本属于房屋租赁的其他行为纳入房屋租赁管理范畴,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造成房屋租赁当事人为逃避监管,以其他方式的租赁行为出现。
3.“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的作用。新《办法》未延续原《办法》对“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的规定,容易淡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意义。
事实上,在我国凡涉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注册登记、证照年检、资质(资格)审查等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操作中,均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具有“合法的经营场所”并提供相关证明。而结合房产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能够证明拥有合法的经营场所的证件,最主要的就是“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且目前各城市也在积极致力于拓展“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的作用,将其纳入公安、工商、税务、民政等有关部门办理暂住人口登记、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注册登记、证照年检、税务登记、资质(资格)审查的必要要件以及生产、经营、办公或居住场所的合法证明。因此,笔者建议应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的具体法律地位予以明确,以便指导实际工作开展。
三、新《办法》的“盲点”
1.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管理问题。新《办法》未对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管理加以规定。笔者认为,要保证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对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监管势在必行。
房屋租赁管理办法2
一、新规章与旧规章的差别
1 新规章规定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概念的外延比旧规章窄
“商品房”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按照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商品房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建设的用于销售、出租的房屋,这应当是狭义的定义。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转让、抵押、租赁、中介活动涉及的房屋,都属于房地产交易的房屋,进而属于商品房,这应当是广义的定义。
我认为,新规章之所以将“城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规定为“商品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是为与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在单位住房分配基础上的房屋租赁和现行保障性住房租赁相区别。这种理解如无不当,那么,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在单位住房分配基础上的房屋租赁和现行保障性住房租赁这两者以外的房屋租赁,均为“商品房屋租赁”,均应施行“商品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2 新规章以行政处罚为手段,强制推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新规章第14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30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房屋租赁当事人可以书面委托他人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第19条规定,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内容发生变化、续租或者租赁终止的,当事人应当在30日内,到原租赁登记备案的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变更、延续或者注销手续。第23条规定,违反新规章第14条第一款、第19条规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个人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单位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3 新规章着重禁止房屋分割出租行为
近年来,出租人将房屋分割出租的情况比较突出,一些出租中的出租人擅自改变房屋构造结构,改变水、电、气线路。分割出租行为不仅因居住密度大而无法保障承租人的基本生活条件,还因承租人过度占用公共资源侵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常常导致矛盾和纠纷。出租人将房屋分割出租,违反了《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规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新规章规定,出租住房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4 新规章鼓励房屋出租
新规章将旧规章规定的九种不得出租情形,减少为属于违法建筑、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违反规定改变房屋适用性质等四种情形。规定房屋租赁合同期内,出租人不得单方随意提高租金,明确了出租人的房屋维修及确保房屋安全、承租人合理使用房屋等义务。
5 新规章强调建立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系统
新规章规定,直辖市、市、县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系统,逐步实行房屋租赁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并纳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要求大力推进各地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逐步推行与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联网共享。会同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推行租赁房屋的社会化管理。
二、关于施行新规章的具体建议
1 建立或者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计算机信息系统
施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前,应当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建立或者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计算机信息系统,确保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业务的需要。
2 做好施行新规章的宣传工作
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房屋租赁当事人自觉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自觉性。尽量做到少用甚至不用行政强制手段。
3 做好与人民法院的衔接工作
人民法院在审理或者执行行政案件中参照规章,相对于依据法律、法规而言,“参照”规章有很大的自由裁量幅度。人民法院怎样“参照”新规章是否受理、怎样执行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的强制执行,是新规章能否顺利施行的外部保障。因此,必须做好与当地法院的协调衔接工作。
4 明确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执法主体
在机构改革中,有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被撤销或者被合并,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有的是《房屋登记办法》规定的房屋登记机构施行,有的是其他机构施行。施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机构,不一定有新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不一定施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理顺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执法主体,显得特别重要。
5 明确合法的收费主体,取得合法的收费许可证
房屋租赁管理办法3
租赁房屋,出租方为企业、事业单位的相对的要稳定单纯些:1、租期长久稳定。如果不是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会要求承租户提前退租,合同期满后也是老租户优先续签;2、房屋产权唯一,不涉及产权的共有人问题;3、价格公平合理,一般低于所在区域同类同等出租房屋的市场价格。在办理房屋租赁过程中承租方通常会提出以下问题:
一、企业不能提供租赁房屋的产权证,能否签订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
企业因改制、合并等种种历史原因,有部分房屋未取得房产证,经向有关律师咨询,企业虽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明,但只要对外出租的房屋符合消防、安全环保规定,经工程质量验收和消防验收合格的,可以办理对外出租手续,所签合同应为有效合同。因为租赁关系体现的是占有物的转移:一方让渡其占有获得租金利益,另一方则通过支付租金取得占有获取使用收益。 双方均不与标的物所有权发生直接联系。现实生活中有权对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不仅只有所有权人,还包括合法占有人。例如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将国有土地出租收取合理的租金等。
出租方要保证所出租的房屋符合国家对租赁房屋的有关规定。《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一)属于违法建筑的;(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消防法》第十条第3款也明确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将违章建筑或不符合安全、环保、消防等关规定的房屋对外出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双方签订的合同为无效合同。
二、未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是否影响合同效力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三十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等条款,以及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并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由于当地房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宣传落实不够,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因房屋租赁(特别是住宅)承租方流动性大,办理登记备案及变更手续繁琐,再加上当地房管部门并未对此做强制要求,所以企业也都避而不办。
承租方合同签订前要先到当地工商、公安部门了解办理工商及户口登记是否要求提供房屋租赁备案证明,对有强制性要求的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要约定出租方必须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如工商、公安部门没有强制要求,只要出租方能提供相应的证明,即使出租方在合同签订后未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对合同效力也没有影响。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第四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只是要求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到当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未明确规定未办理的属无效合同,同时它的效力等级属于部委规章性质,不具备同《合同法》相对抗的效力。只要出租房屋报建手续齐全、符合安全、消防规定的,应该是有效合同。
三、附着于房屋的固定装修物的产权归属
承租方对租赁的房屋进行装修,退租后承租方自行添置的动产一般都归承租方所有,但对已固定附着在房屋的装修物及附属设施的归属,双方在合同签订前应做出具体约定。
我单位对装修后的固定附着物及附属设备设施约定以下:1、合同租赁期满退租,房屋的固定附着物、附属设备设施由承租方按使用后的状态完整无偿地交还给出租方;2、出租方违约,导致租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由评估机构对房屋的固定附着物及附属设备设施按现况进行评估,出租方按评估值对承租人装修费用予以赔偿;3、承租人违约导致租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依附于房屋的装修物、附属设备设施无偿归出租人所有,承租方无权要求出租方补偿或赔偿,未经出租方同意不得对上述物件进行拆除; 4、因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导致承租方经济损失的,出租方与承租方协议解决,给予适当补偿。
原建设部令第42号《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承租人应当爱护并合理使用所承租的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拆改、扩建或增添,确需变动的,必须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合同。
承租方进行装修必须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在没有取得房屋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装修,实质上是侵犯了房屋所有人的所有权,承租方还应承担违约责任,出租方有权给予承租方违约罚款并要求将房屋恢复原状,造成出租方损失的还可要求承租方进行赔偿。《合同法》第223条规定:“未经同意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6条规定:“…没有约定又协商不成,能够拆除的,可以责令拆除”。
另外,经营歌舞厅、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承租方对租赁房屋进行改造和装修后须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再开业使用。因为公安消防机构对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而擅自开业的,处罚对象是承租方而不是出租方。
四、房屋修缮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原建设部令第42号《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出租住宅用房的自然损坏或合同约定由出租人修缮的,出租人负责修复。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修缮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承租住房时如出现自然损坏即使双方未约定修缮责任,承租方也可要求出租方承担修缮的义务,从而维护自已的正当权益。
房屋租赁管理办法4
登记生效主义者认为:国务院各部委规章是我国法律渊源。宪法第九十条和立法法第七十一条均规定了国务院各部委可以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行政规章具有参照的效力。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签订变更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向房屋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未办理的,缺少房屋租赁必备程序,其租赁行为应属无效。而《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故未登记房屋租赁合同不是无效,而是已经成立但未生效。
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应采登记对抗主义,其理由如下:
一、行政规章虽具有参照的效力,但因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效力层次不同,决定具体适用时的顺序不一样。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立法文件,效力最高。行政法规则指国务院法规,它不包括各个部门、各个地方所制定的红头文件,其效力仅次于法律。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其效力又次于行政法规。在具体适用时,法律有规定的、首先适用法律规定;法律无规定的、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适用行政法规的规定,但该法规的规定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行政法规无规定的,规章中有相关规定的,在规章不违背法律法规的精神下可以适用,否则应当用法律的基本精神去理解。
二、《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这里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不包括地方法规。从这一条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必须是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才从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生效,否则不生效。这一条文显然把部门规章是排斥在外,其中隐含如果部门规章规定批准、登记生效的,不能参照此条规定,也不能依据规章的这一规定,确认合同不生效的寓意。其次,这一法条还包含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必须是该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不是倡导性规定,否则也不能适用该条规定确认合同不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是法律,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等条款,以及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并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从该条文中不难看出这里的“应当”明显是倡导性条款而不是强制性条款,且该条款并未将登记备案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属国务院规章,所以该《办法》中必须备案、登记,租赁行为才合法有效的规定,不能作为认定合同是否生效的依据。
三、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中对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的规定,是行政管理行为,而不是司法行为。新合同法判定合同无效的标准比经济合同法严格的多,以鼓励交易,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原则。限制了无效合同的范围,扩大了可撤销和效力待定合同范围。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作为判定合同效力的依据,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一般不能作为判定依据。对于未上升为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某些强制性规定,由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其他特殊需要,最高人民法院目前通常采取有关司法解释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其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生效的规定,尚未被最高院司法解释采纳。故依此得出合同不生效的依据不足。该规定是为了防止一房多头出租,加强房屋租赁管理的行为,登记起明示作用,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所以它是行政管理行为,而不是司法行为。
四、从《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看,新合同法是注重鼓励交易,保证交易安全。假设未登记房屋租赁合同成立不生效,则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时,法院可要求双方去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使合同生效。可此时已发生矛盾,总有一方不愿让合同生效,故不会去办备案登记手续,此时租赁合同就是无效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处理时适用返还原则,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不仅合同双方的交易目的不能实现,还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起不到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
五、从未登记房屋租赁合同的实体处理看,也是无效按有效处理。如果一个房屋租赁合同,非因其它原因导致无效,只是未到房管部门登记备案被视为成立未生效合同后,通常情况是不会再去补办登记手续,此时合同无效,实体处理中,对实际履行部分按有效处理,而不是适用返还原则。
房屋租赁管理办法5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房屋租赁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房屋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直辖市、市、建制镇的房屋租赁。
第三条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出租给承担人居住或提供给其他人从事经营活动及以合作方式与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均应遵守本办法。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依照本办法将承租房屋转租。
第四条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亨有所有权的房屋和国家授权
管理和经营的房屋可以依法出租。
第五条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一)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
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四)权属有争议的;
(五)属于违法建筑的;
(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七)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八)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
(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住宅用房的租赁,应当执行国家和房屋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租赁政策。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租赁双方协商议定租金和其它租赁条款。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房地产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工作。
第二章租赁合同
第九条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及设施状况;
(三)租赁用途;
(四)租赁期限;
(五)租金及交付方式;
(六)房屋修缮责任;
(七)转租的约定;
(八)变更和解除合同条件;
(九)违约责任;
(十)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第十条房屋租赁期限届满,租赁合同终止。承租人需要继续租用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前3个月提出,并经出租同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第十一条租赁期限内,房屋出租人转让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受让人应当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规定。
出租人在租赁期限死亡的,其继承人应当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履行承租。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租赁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者解除租赁合同:
(一)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条款的;
(二)困抗力致使租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三)当事人协商一致的。
因变更或者解除租赁合同使一方当事人遭受损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应当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第三章租赁登记
第十三条房屋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签订、变更、终止租赁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第十四条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在租赁合同签订后30日内,持本办法第十五规定的文件到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第十五条申请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书面租赁合同;
(二)房屋所有权证件;
(三)当事人的合法证件;
(四)城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他文件。
出租共有房屋,还须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证明。出租委托代管房屋,还须提交代管人授权出租的证明。
第十六条房屋租赁中请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颁发《房屋租赁证》。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建制镇的房屋租赁申请,可由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委托的机构审查,并颁发《房屋租赁证》。
第十七条《房屋租赁证》是租赁行为合法有效的赁证。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房屋租赁证》作为经营场所合法的赁证。租用房屋用于居住的,《房屋租赁证》可作为公安部门办理户口登记的凭证之一。
第十八条严禁伪造、涂改、转借、转让房屋租赁证。遗失《房屋租赁证》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四章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九条房屋租赁人当事人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确需提前收回房屋时,应当事先征得承租人同意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第二十条出租人应当依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将房屋交付承租人,不能按期交付的,应当支付违约金;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一条出租住宅用房的自然损坏或合同约定由出租人修缮的,由出租人负责修复。不及时修复,致使房屋发生破坏性事故,造成承租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修缮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第二十二条承租人必须按期缴纳租金,违约的,应当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三条承租人应当爱护并合理使用所承租的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拆改、扩建或增添。确需变动的,必须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合同。因承租人过错造成房屋损坏的、由承租人负责修复或者赔偿。
第二十四条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收回房屋。因此而造成损失的,由承租人赔偿:
(一)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的;
(二)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三)将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结构或改变用途的;
(四)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五)公有住宅用房无正当理由闲置6个月以上的;
(六)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的;
(七)故意破坏承租房屋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其他可以收回的。
第二十五条以营利为目的,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上建成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国家。土地收益上缴办法,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基于财政问题的暂行规定》的规定,由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代收代缴。国务院颁发有新的规定时,从其规定。
第五章转租
第二十六条房屋转租,是指房屋承租人将承租的房屋再出租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征得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出租人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
第二十八条房屋转租,应当订立转租合同。转租合同必须经原出租人书面同意,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第二十九条转租合同终止日期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规定的终止日期。但出租人与转租双方协商约定的除外。
转租合同生效后,转租人享有并承担转租合同规定的出租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应当履行原租赁合同规定承租人的义务,但出租人与转租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转租期间。原租赁合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转租合同也随之相应的变更、解除或者终止。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对责任者给予行政处罚:
(一)伪造、涂改《房屋租赁证》的,注销其证书,并可处以罚款;
(二)不按期申报、领取《房屋租赁证》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可以罚款;
(三)未征得出租人同意和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擅自转租房屋的,其租赁行为无效,没收非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公输中考题范例精编2篇
下一篇:护士简历的自我评价【范例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