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家长(精选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考家长(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高考家长【第一篇】
家长要把自己定位成学习方法上的助手,但不要盲目指导高考(论坛),也不要指导孩子学这学那。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找到各科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上网整理成功的高三学习和复习方法,打印整理出来供孩子参考。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总结、调整、检验、改进方法,同时也要明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刻苦”,只讲方法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学习过程的秘书
家长做好“秘书”工作对高考生大有裨益。每次考试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找到出错原因,制定查漏补缺的行动方案。家长还可根据试卷错题,剪辑制作错题本,供孩子复习时使用。
时间管理的行家
时间管理的成功,意味着高效率和高收益。高三学习总体上要劳逸结合,文理交替,背写轮换,强弱科相间。家长尤其要关注高三的寒假、周六日和放学后的时间。如果孩子状态实在不好,不如让他们索性痛痛快快地玩半天或睡一觉,或者出去游玩放松心情。后期复习要和高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同步,比如每天上午9点到11点可复习语文。
危机管理的专家
危机管理重点在于防范,家长要制定好三个应急预案。一是考试期间生活应急预案,比如考试时发烧、拉肚子、感冒、失眠等该怎么处理?家长要提前演练。二是考前应急预案,比如上考场心理紧张怎么办,进入考场迟到怎么办,被监考老师批评怎么办,考试用具没带怎么办。三是考试应急预案,比如第一题不会做怎么办,连着好几道题不会做怎么办,做完的题不放心老想再查一遍怎么办,试题做不完怎么办,第一科没考好怎么办等。实际上,有了应急预案,出问题的可能性反而会变小。
饮食上的营养师
高考家长【第二篇】
一、 家长要努力做到
1. 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高考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无需备战气氛很浓;生活习惯无需作大的改变;家长之间要和谐,减少矛盾,“高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一种心照不宣的沟通和提醒;不过度关爱。
2. 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压力宁愿小些也不要过大。
3.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要三个“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复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
4. 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1) 记忆力下降;(2) 水平不升反降;(3) 考场紧张;(4) 压力和焦虑等。
相信只要做就有可能,用微笑传递你的信任、激励和关爱。
二、 家长怎样帮助学生解压
考试来临,学生面对压力,家长生活得也不轻松,但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要给学生减压。这里给家长介绍几种减压法,不妨一试。
第1招:为学生打气。不要让学生单独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鼓励学生和同学一起温习功课,相互讨论、切磋,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当学生情绪有变化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战胜暂时的困难,最后赢得比较满意的考试结果。
第2招:给予赞美和肯定。家长平时要多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赞美和肯定,这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段时间,学生可能会有一些焦虑情绪,家长这时不要明显地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这样容易使学生的焦虑扩大而变成压力。
第3招:要有放松心情的时间。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学生,试着放下担心,放松心情,利用空余时间陪学生到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比如到公园散步、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甚至看看电视,让脑筋稍微休息休息,这对应付考试都有帮助。
三、 家长如何给学生帮忙
建议1:把学习权交给学生。高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极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而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他们以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
建议2:后勤服务要讲适度。学生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学生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学生不得不切断思路。学生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另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学生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学生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学生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学生,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学生,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学生身边。
建议3:提倡接受现实心理。学生参加高考,家长对此人生大考的看重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将这种重视迁移到过高提升考试期望值则是不正确的。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学生施加不当压力。家长此时的怒其不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退缩逃避;家长此时的责怪埋怨,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逆反;家长此时的高分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家长此时的学习施压,可能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积考前复习、考后调整的经验教训,特别提醒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学生现实表现和现有能力,合理施教:变怒其不争为激励促进;变责怪埋怨为冷静劝导;变高分要求为适当指标;变学习施压为放松调节。
学生高考的成绩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而对高考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家庭的环境。家长在高三一年中应该充当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的角色,但是如果指导失误,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 高考关键时刻要注意生活细节
1. 时间安排:考试当天要在开考前45分钟吃完早饭。因为吃完早餐的半小时内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内流动,大脑供血减少,影响注意力集中。早餐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粽子、油条,而应该选择吃粥类和鸡蛋等。中午保证有15—30分钟的静休时间。没有睡午觉习惯的学生可以闭目养神,建议学生不要临时抱佛脚。中午集中精神复习很可能在下午应试时出现疲劳状态。如学生有睡午觉的习惯,则一定要在开考前45分钟起床。
2. 饮食安排:高考前学生饮食安排要做到三个原则:均衡、适宜和卫生。在三个原则基础上,做到以下八个注意:注意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饮食;讲究食物多样性,不偏食,不挑食;按时按量有规律进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忌过分油腻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不到无证的街边小贩那里购买食品;不暴饮暴食和盲目节食;避免油炸和可能过敏食品,慎喝饮料;适当低强度运动以促进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环。
高三老师总结出一条迎考饮食规则:“凉茶慎饮,汤水温凉,西瓜少吃,荔枝不沾,样样适量,搭配多样。”学生长时间高强度学习,免疫力会有所下降,为避免夏季常见的发烧感冒,学生可通过服用维生素c片剂或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加大维生素摄入量增强抵抗力。推荐一款靓汤:红萝卜+玉米+猪骨。
3. 生活细节:a. 应考衣着舒适为先。学生可以选择认为是自己幸运色的衣服,但任何衣服的选择都要以舒适度为原则。b. 平时在家或在校食宿的,仍尽量像往常一样在家或在校食宿。需要在外食宿的,地点要选好。建议食宿不要安排在人声嘈杂的酒楼或大排档。嘈杂环境容易让学生心情浮躁,无法休息。c. 睡觉时空调温度要适中。温度太低,着凉感冒会影响考试。d. 休息保持规律。按自己的作息规律进行休息,不要进行额外的运动或活动,如打篮球比赛、逛街等,这些平时不用的放松方式,现在也不要用。如果平时习惯于通过散步、听音乐来舒缓情绪,就仍然用这样的方式调整。
高考家长【第三篇】
高考,不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考试,更是对心理素质的考试。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做后盾,知识学得再多也不能发挥其十之一二。如何让学生在高考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呢?除了学生本身,家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本文是根据随机抽取的我校高三年级四个班(两文+两理)做调查的总结与提炼。调查的是关于“高考前你的家长的做法?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希望家长怎么做”等几个问题。
调查表明,一些学生家长的做法存在误区。呈现如下,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的教育,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与考试。
一、表现得过于紧张
表现一:过于严肃的气氛
“我感觉父母比我还焦虑,不看电视,也不听广播了,说话很小声,我在家的时候还闭门谢客,好像高考的人是他们而不是我。搞得我很紧张。”
表现二:过分关注
比如“以前还让孩子做家务,帮帮忙什么的,自从高三就都不让孩子干了”“孩子告诉家长某段时间睡眠质量不是太好,结果大人担心得也失眠了”“过多地去学校探望”“什么都顺着孩子”“突然要求很严格”“买很多的营养品”,等等。
正确的做法:
1.保持和平时一样
家长要保持平常心,家庭仍保持正常生活为好,不主张那种完全没有声音的家庭氛围以及“异常”的对待,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一位文科状元的父亲说:“快高考了,孩子本身思想压力就不轻,做父母的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己去复习。”一位理科状元的妈妈说:“孩子高考之前家里和平时一样,没有紧张的气氛。”她觉得家长关心得太多,会让孩子产生“我要考不好,对不起爹妈”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对考试不利。
有一位父亲在孩子临近高考时,反而让孩子做起家务来,让孩子洗衣服、拖地板、买酱油。其实,这位父亲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让孩子觉得家长没把他的考试当回事儿,孩子可能会想:“临考试了,还让我做家务,这也太不重视我了,让你们不重视我,我一定考个好成绩让你们看一看。”家长没有压力,孩子的压力就会减少一半。第二,能使孩子得到适当的休息,缓解高度紧绷的神经。
2.相信孩子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支配学习生活,包括在学校和在家里。孩子回到家,如果还想学,就让他们学,不要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打扰干涉;如果回到家不想学,那么允许他们适当地放松、休息,可以适当让他们做点家务,干点农活,看看新闻、散散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劳逸结合才会提高学习效率。他们已经长大,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当然如果孩子本身自制力比较差,要适当地提醒或加压。
3.相信学校
不要盲目给孩子买或者找辅导材料。家长对学校复习的程序和内容并不了解,认为多做辅导材料会有效果,结果冲淡了老师的复习计划,只能给孩子增加压力。
二、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我的父母工作较忙,我每星期回家除了收拾自己的东西,拿完放在枕头下面的钱就和同学出去玩了,基本见不到他们,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打电话的时候,他们总是催促我挂电话,说还在上班,还在忙。不想听到他们只问我吃得好不好,钱够不够用。不喜欢他们总是在我的面前一闪而过,声音还没有听够,人已经不见了,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
正确的做法:家是孩子得到爱和力量的源泉,是休养放松的港湾,创造和谐放松、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适当地陪陪孩子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
三、不能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表现一:一说话就只说“高考、成绩、努力、不要有压力”“给你吃的,给你穿的,你还想什么”等。
表现二:考试不理想、灰心丧气时,不是被骂笨就是被批评不努力。
有些孩子为什么“早恋”了,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父母的爱,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心灵上的,他/她突然发现有一个人那么懂自己、理解自己,愿意倾听自己内心想的事情,并愿意和自己分担。于是他们的关系亲近了,渐渐恋爱了。这是我们家长需要反思的。
正确的做法:孩子很渴望和父母多一些内心的交流,多一些全方面的、开放式的交谈。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们从来没有辅导过孩子做功课,只是每天回来跟孩子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们的家庭教育。
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妈帮助吗?
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孩子的价值观,了解孩子心里认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孩子,增加他的自信心;
第三个问题是让孩子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在里面。事实证明很有效。
四、不能给孩子提适当的要求和期望
表现一:期望过高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家里给你花这么多钱,你再考不上好学校对得起谁?”孩子可能因为这些话语焦虑、烦躁,更甚者会头痛、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成绩因此更糟糕。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也可以直接将一个人摧毁。
表现二:期望过低
有的家长从来对孩子都是不管不问,没有根据其情况提过适当的目标,只是一直说“顺其自然就好”或“考上考不上大学都无所谓”,这样也不好。学生会感觉家长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不重视,对他们的学习不抱太大希望,学习起来就会缺乏动力,放任自流。
表现三:老拿孩子的成绩和他人比较
“你看××成绩一直就挺好!”“你吃饭吃的不比人家少,钱花的也不比人家少,人家都学习好,你咋恁笨咧!”等等。这样会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有的孩子叛逆心理强,可能就故意不学,跟家长对着干。家长切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然后将它发扬光大。
正确的做法:我们可以温和但坚定地告诉他们:“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你有实力,只要你肯努力!”“对于高考,爸妈支持你的想法,你要自己加油!”“爸妈相信你,只要你尽力就好!”等等。这些话语会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同时又充满力量!
高考家长【第四篇】
一是考前家里气氛要和平时一样。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本身压力就不轻,作为家长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己去复习,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要是考不好对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不利于孩子考试的发挥。
二是家长的心情一定要愉快。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才能好,也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考前氛围。“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三是不要考前大幅调整孩子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绝对不要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选择时必须要慎重。
四是要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家长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切忌临阵前过多的叮嘱和唠叨,考前家长在言辞上应该适度地“冷淡”高考话题。家长如果能用放松的心情陪孩子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会有很好的效果。
五是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用品,如准考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
上一篇:申请奖学金申请书【优推4篇】
下一篇:国庆素材(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