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4篇】
【引读】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时代楷模黄大年先进事迹【第一篇】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在海外的18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
通过细读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我感触颇深。对照榜样,感觉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差距挺大,缺少的精神食粮实在是太多。
体会一:在党的事业上要有一番作为,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把立志做大事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__素质。只要是对工作有益、对经济社会进步有益的事情,就是大事。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完成每一项任务,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件事,争取每天都能有新的进步。
体会二:我们对待工作要重实干,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优异成绩。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求真务实。我们的岗位决定了我们对待工作一定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重视细节,这也是一种本领和才能的体现。现在的青年人精力充沛,富有闯劲,想闯一番事业,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具备踏实肯吃苦的精神。于细微处见真章,切忌好高骛远、浮躁虚夸、纸上谈兵,要坚持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从打好一个电话、算好一个数据,起草好一个文件做起。
体会三:我们要懂得团结,善于协作,把单位当做自己的家来营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可见整体力量的伟大。我们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的,单位的气氛好,每个人都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下做事,工作效率就会好,单位气氛差,谁的心里都不会痛快,自然也就干不好工作了。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同事,对待工作,经得起表扬,受得起挫折,做到人和、事和、心和,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团队目标、个人发展与工作需要以及他人发展协调地统一起来,才能干好每一项工作。
我们要学习榜样“黄大年”,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的高尚情怀,学会用榜样的力量驱赶自我内心的慵懒,学会用榜样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时代楷模黄大年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邓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工作。“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用一生定义了什么是高尚的灵魂,诠释了学者如何为人民、为国家、为天下苍生立命,做到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师,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同志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璞玉。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教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黄大年同志功勋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践行科技报国的典范,以他的能力和贡献完全可以申报院士。但是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他,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奉献全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境界。
时代楷模黄大年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
黄大年同志身上体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起了一个时代标杆,他的事迹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典型性和时代性。
一、黄大年同志心怀大我、爱党爱国、至诚报国,把祖国需要作为毕生追求
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1982年1月大学毕业时,他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同学留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8年1月,在留校任教期间,他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1992年,黄大年同志获“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资助,受学校选派出国学习。1996年从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97年又经批准赴英国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外工作的18年里,他拥有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始终没有忘记祖国,始终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他曾说,“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国家“_”),旨在从海外引进一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层次人才归国效力。当时,黄大年在英国剑桥ARKe_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带领着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团队,长期被同行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世界多个国家的石油公司,他也成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生活上,黄大年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收入丰厚,家庭生活十分优越。拥有位于剑桥大学旁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在伦敦开了两家诊所,女儿在读大学。2009年4月,接到吉林大学邀请他回国工作的邮件之后,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安逸生活,以最短时间辞去国外一切职务,说服妻子卖掉经营多年的诊所,留下还在读书的女儿,自费购买了昂贵的科研仪器,在2009年圣诞夜那天回到祖国,回到吉林大学,成为我省引进的第一位、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位国家“_”专家。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但为了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说起回国的原因,黄大年毫不犹豫地说,“很简单,就是情结问题,就是惦记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 “回国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他办公室里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国家“_”专家的合影,他说:“我的办公室只挂这张照片,每天都能看到国家领导人鼓励和关注的目光,激励我们为实现强国梦想拼尽全力”。2016年11月28日晚,黄大年从北京去成都开会,因为急着赶航班,没顾得上吃晚饭,喝了一杯冰可乐就上了飞机。飞行过程中,他因腹部痉挛昏迷,但他却一直死死地抱着笔记本电脑。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摸了摸怀中的电脑,然后长舒了一口气,对空乘人员说:“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他病重期间进手术室前唯一的交待,是嘱咐家人一定要保护好书房电脑硬盘里的资料,万一他有什么不测一定要交给国家。
二、黄大年同志刻苦钻研、敢为人先、无私奉献,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
他立志科技报国,始终把敬业拼搏和鞠躬尽瘁,作为默默坚守的道德境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科技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为党的事业、吉林振兴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英等国家已使用航空重力梯度仪进行军事防御和资源勘探,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研发整套装备的能力。回国后,他组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把航空重力梯度仪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带领由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长等400多名高级别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攻关,在科学技术上弯道超车。
黄大年以一股“疯魔劲”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不知疲倦地求索挑战。他惜时不惜命,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数十次地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他白天开会、洽谈、辅导学生,晚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不耽误白天的工作,节省有效时间,他出差经常选择最晚一班飞机往返。黄大年办公室所在的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大门,可这条“禁令”却对黄大年不起作用。他经常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离开。有时候出差回来,还要直接赶回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楼下看门的大爷总被黄大年敲门声叫醒,就和老师同学们抱怨,让大家劝劝黄大年早点下班。后来时间长了,看门大爷对黄大年产生了敬意,让学生们转告黄大年无论多晚进出,喊他一声就行。
黄大年为节省时间,中午饭经常吃苞米代替,但他只吃烤苞米,因为吃煮苞米会滴水,会耽误时间、影响工作。黄大年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他着急,他急科研的进展,急人才的培养,急我们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他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曾吃着救心丸参加重大项目评审验收答辩。有人称他“拼命黄郎”,说他是个“疯子”,他却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黄大年正是怀着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恨不能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有同事说“你这是拿命在做科研啊!”他却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2016年教师节,在外出差的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感叹:可怜老妻一再孤独守家,周末、节日加平时,空守还空守。回国6年多,妻子“从灿烂到忧郁”“从微笑到焦虑”。他总是安慰妻子说,“再有一年就忙完了”,但他却一年比一年更忙。他的妻子张燕老师,曾多次给吉林省委组织部打电话,哭着让部里同志劝劝黄大年,注意多休息、工作的节奏放慢一点儿。省委组织部邀请黄大年参加专家健身联谊活动,专门安排黄大年休假疗养,可他参加活动也不休息,仍然把工作放到第一位。
就这样,黄大年只争朝夕、争分夺秒地带领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在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短期内就迅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创造出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他研发的多种重力梯度仪原理样机进入国际前沿水平,实现了跨代研究的设计目标,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以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配备自主研制的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软件系统为标志,我国深部探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让国际学界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有外国媒体报道说,“黄大年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三、黄大年同志以德育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把为国育人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
他始终把为国家培养人才、建强团队作为重要任务,他常说,“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身为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科学家,虽然工作繁忙,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生身上,回国不久就主动担任吉林大学“李四光本科实验班”的班主任。他经常出差,却从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出差前安排学习任务、研究项目,出差过程中还要召开视频会议,帮学生分析研究遇到的难点;查看批阅学生通过邮件发来的学习笔记和读书报告。在他最后生病住院治疗期间,在病房中他一边艰难地举着输液的手,一边为学生答疑。他以德育人,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抱负,叮嘱学生们,“一定要出去,出去了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要报国”。他充满爱心,用父亲般的慈爱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经常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有时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先进设备的条件,他给本科班学生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出国开阔视野,先后支持资助同事和学生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黄大年身体力行、殚精竭虑地履行为师之责,取得了累累硕果。他指导的44名研究生中,有1人获得了国家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1人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3人获吉林大学研究生优异成绩最高奖“李四光奖”,1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8人获国家奖学金;他的团队成员中,有1人被学校破格晋升为教授。
长年的超负荷工作,使黄大年的身体不堪重负。2017年1月8日,终因病情危急,医治无效病逝。黄大年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所钟情的事业。他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和感召力,必将激励和鞭策我们不忘初心,从自已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时代楷模黄大年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第四篇】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广大知识分子更是围绕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家国栋梁》,为您讲述知识分子无愧于时代的奋斗故事。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国家“_”特聘专家黄大年。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__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然而,当黄教授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学召开《黄大年事迹报告会》,教师王郁涵回忆黄教授说过的话:“我一点都不想等到叶落了才归根,我想把我的所学交付给祖国。他说我和祖国从来没有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就义无反顾。”
这场报告会,正在吉林大学的校园里巡讲,师生共同缅怀一位逝去的教授——黄大年。
1977年,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当年的毕业纪念册上,黄大年的留言写到:“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志,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并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
20__年4月,当得知国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给母校打电话,明确表示要回国。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教授回忆说:“黄老师就没有提一个钱字,但是就强调他在国外的做的这种高精尖的这种科研工作,以及这种工作回到国内来怎么开展。”
“我觉得对我来说很简单,因为简单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教教生前采访。
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_”专家。他带着先进技术,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而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华垄断或封锁。
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着研究团队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最晚的那一程,这样就不耽误白天工作;同事经常两三点钟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务。
国家“_”特聘专家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马芳武回忆:“黄老师他说非常急迫,我们现在要创建双一流大学,一定要跟上时代快速地发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离多,让黄大年心怀愧疚,他在朋友圈感叹:“可怜老妻孤守在家,在挂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国家“_”特聘专家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献昌说道:“黄教授有一句话很典范的,他说我们等于说为国家损失了20__年的工作时间,我们要把它补回来,那真的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回来以后是只争朝夕。”
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能力。
20__年12月8日,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即便在病床上,打着吊瓶的黄大年还在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难。
黄教授的学生周文月告诉我们:老师刚打完点滴,这手还没有缓过劲来呢,然后就开始给他讲,所以我就拍下来这个照片。他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20__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众多师生带着伤痛和怀念,默默垂泪,悼念送别。
斯人已去,未尽的事业却仍在继续。黄大年生前规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已通过阶段论证即将启动。昔日与黄老师并肩奋战的同事,正在让“地球深部探测仪器”从理论走向应用。
在吉林大学档案馆,黄大年写的入党申请书,读起来仍让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上一篇:欢度51劳动节的祝福短信精编3篇
下一篇:同志考察材料范例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