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简介范例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死亡诗社简介范例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死亡诗社简介【第一篇】

[关键词] 主题;结构;镜头语言

在光影的世界里,除了“死亡”与“爱情”之外,师生情也是经常被创作者涉猎的命题。《青青橡树》、《麻辣教师》、《生命因你而动听》、《心灵捕手》、《霍兰德先生的乐章》、《再见孩子》、《摇滚校园》等都是有关师生相处的经典作品。2004年一部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在法国掀起了“合唱”的狂潮,让世界感动得一塌糊涂。在此以前,彼德・威尔的《死亡诗社》以其动人的情节、激愤的主题在世界影坛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两部片子虽相隔数十年,但细细分析起来,还是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一下的。

《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音乐家克莱蒙在饱受失败之后来到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做学监。学校中多是些10来岁的“问题少年”,校长哈珊用残酷的方式管理着他们,孩子们表面顺从,内心却一直抗拒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克莱蒙想到了用音乐来温暖这些孩子们,于是便成立了一个童声合唱团。合唱团的诞生改变了整个学校的气氛,孩子们的内心也渐渐明媚起来。正当克莱蒙在孩子们身上实现自己音乐理想的时候,他因触怒校长而被开除了。当一个个写满祝福的纸飞机漫天飞舞的时候,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音乐已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在一所原本平静的中学,一个名叫约翰・基廷的英文老师用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反成规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使一批出身富裕、家庭前途已经明确的学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巧妙地教给学生们另外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他启发他们,一些勇敢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重建秘密社团“死亡诗社”。他们主要的活动是夜间聚集在一个山洞进行作文学练习,喜剧的笔调一直持续到尼尔在专横的父亲逼迫下自杀,此事激起了学校的盲目镇压,基廷被赶走,然而自由的思想已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莱蒙所处的是一所有着“池塘之底”之称的寄宿性学校,面对的是一群所谓的问题儿童。在《死亡诗社》中,基廷所在的是一所具有“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等优良传统的百年名校,所面对的是一群如同读书机器一般的缺乏个人思想的学生。无论是问题儿童还是守规少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群迷途的羔羊,等待着上帝的救赎。在“池塘之底”里,校长哈珊攻于心计,不惜以虐待的方式对待学生,动辄便是体罚,不是关禁闭就是做杂役,整个学校在他的控制下如同监狱。在看似纪律严明的背后,是一个个“问题儿童”的问题不断:穆东在捅了一个老师后自杀;乐格克经常制造事端,致使马桑大叔住院;有着天使面庞的皮耶尔却有着一颗魔鬼般的心灵;佩皮诺的父亲在战争中死去,皮耶尔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打零工勉强度日。他们被残酷的社会和生活现实所放逐,社会拒绝了他们,他们也开始拒绝自己,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在高压下逐渐扭曲。在基廷所在的中学里,学校严格地控制着学生的思想,“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成为他们的法宝,把一个个本来应有着自由思想的学生训练成读书机器:尼尔本是一个有着自由追求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戏剧,但在“传统”这面大旗下,他不得不遵从父命,压抑自己的个性;安德森是一个安静而害羞的男孩,他有个出色的哥哥,在“荣誉”这面大旗下,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陷于深深的自卑中。在这所学校里,欣赏诗歌要套用方程式,一天要做完20道大题,5天要交一次实验报告,除此之外课外时间基本被各种学习小组所占用,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学生被当成物品来打磨,一个个失去了自己本应鲜活的一面,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自我。

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险恶,是外人和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他们急需要有人把他们引上救赎和回归之路。此时,“放牛班”迎来了他们的“春天”,克莱蒙・马修带着他简单的行李慢慢推开了冰封已久的大门;基廷也带着他的野性与激情闯进了守规少年的心。克莱蒙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来到“池塘之底”,然而他并没有把他的落魄带给学生。无论那些孩子多么不敬:喊他“秃头”、抢他的皮包、画他的头像、偷他的乐谱,他均以他的自信、幽默与爱心一一化解。与那个粗暴的校长不同的是他充分尊重每个孩子,因材施教,就连被大家放弃的蒙丹他也是尽力挽救。在他的教育下,一个个问题少年开始回归,躁动的孩子们变得安宁,混乱的秩序转向有条不紊,冷漠的师生之间也开始充溢着温情。而在这一过程中,音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一曲曲柔和又略带惆怅的乐音,如同一首首温暖的诗篇滋润着孩子们僵硬的心田,焕发出他们对于生活的希望。与克莱蒙相比,基廷更像一位教育者,从第一节课开始,他便以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做法告诉学生们,突破教条和禁忌才能获得自由的心灵,才能直面自己。他让学生们把那些没有实际用途的书本撕掉,他鼓励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于是,他们重组死亡诗社,自由的思想在他们的心里萌发:尼尔勇敢地打破父亲的权威,坚持演完自己喜爱的话剧, 诺克斯勇敢地向喜爱的女孩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就连一向羞怯的安德森也慢慢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那一首首振奋人心的诗篇,如同一声声响亮的乐音激励着学生勇往直前,奔向自由的彼岸。基廷的扮演者罗宾・威廉斯是美国影坛的著名男演员,“他曾主演过《大力水手》、《变节小人物》和《早安,越南》等影片,他那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广受赞誉。他形容这部电影为‘一本年轻人的圣经’”。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克莱蒙和基廷都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救赎的角色,引领孩子们走上了回归的路。

这两部影片又都显示出了对于现实的悲情似的无奈。克莱蒙和基廷均遭受到现实的冷酷打击,最终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学校,而二人离开的场景却又极其相似。当克莱蒙提着他的皮箱,带着他的乐谱离开的时候,他是多么希望孩子们簇拥而出为他送行,但是专制的校长禁止他与孩子们作最后的告别,门口一个人影也没有。但是当他走到楼下时,他听到了孩子们唱起了他教过的歌,一个个写满祝福的纸飞机从窗口纷纷飞出。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与他告别,漫天飞舞的纸飞机,让他看到了孩子们展翅高飞的心灵。基廷被辞退的当天,他故意去教室收拾东西,在他将要出门的时候,一个个孩子站到了桌子上,冲着他高喊:“船长,我的船长!”他明白他可以成功地离开了,因为他的自由思想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这两部影片虽都以学校为基点,但都不同程度传达出了特定时代的氛围。《放牛班的春天》中表现的救赎、回归正对应了一个特定的时代,这就是二战结束后。佩皮诺是这帮孩子中让人极为爱怜的一个,战争夺去了他的父母,他每周六执著的等待让人更加痛恨战争的非理性。战争毁掉了一代人的价值观,让人们看到了对权威者过分迷信的荒唐。皮耶尔的音乐天赋在没有被发现以前,他的内心迷茫而彷徨,对一切都充满怀疑,甚至走向了否定一切的道路。他的心路历程也正好切合了当时的时代主题:传统价值观遭到摧毁,存在主义盛行一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苦闷之后,以传统价值观为基础、重新回归家庭的价值观得以重建,社会重新获得稳定。影片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的故事。《死亡诗社》拍摄于1989年,而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则发生在1959年的美国。1987年,美国出现了股市大崩溃,经济萧条,社会上流行一种“及时行乐”的观念,这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反应。20世纪50年代横行的麦卡锡主义即将结束,60年代的自由主义即将来临。拍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和被拍摄年代(50年代末)的美国有着及其相似的社会需求:情感的抒发、精神的宣泄。可以说这个故事是将学校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与服从、个体与权威、理想与现实相对抗的寓言。

在这两部影片中,克莱蒙和基廷都选择了艺术之光来点亮学生们的心灵,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用音乐,一个用诗歌。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有曾为《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等创作过音乐的法国著名电影音乐人布鲁诺・古莱担纲创作。影片中大部分音乐都是原创的,力求突破传统。这些孩子们虽身处“池塘之底”,但并非顽固不化,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荣耀之巷》、《托起轻盈的飞鹭》、《驿动的梦》、《黑夜》、《风中飞舞的风筝》等合唱曲构成了整个影片叙事的框架,音乐也见证了孩子们转化的过程。“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一首首乐曲如春天般温暖孩子的心灵,美妙的音乐净化了他们的世界,仁爱、友善、宽容渐渐融入他们的心中。基廷则用一首首诗歌向学生们传达生活的激情,提倡把握今天,借由罗伯特・海瑞克的诗告诉他的学生,“我们都将是蛆虫的食物”,所以 “摘下那些玫瑰花蕾在它们还在盛开的时候,时光在飞逝;这些今日芬芳的花朵,明日就要凋落”。他告诉学生诗歌是无法用理性的方式来衡量的,生活的精髓不是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而是诗歌、美丽、浪漫和爱情。在他的感召下学生重组“死亡诗社”,开始体验诗歌艺术与自由思想的真正魅力。

法国是电影的诞生地。“从卢米埃尔开始,法国电影就以一种现实主义精神,给电影带来一种朴素的诗意,其后,巴赞、克拉考尔完善电影理论的同时,把电影表现生活的疆界大大扩展了。”在电影历史上,法国人拥有过自己的辉煌。进入21世纪,好莱坞电影以前所未有的优势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大片的进攻下,欧洲的艺术电影陷于困境。然而,用精美的形象语言呈现电影的魅力,仍是法国电影人一脉相承的追求。所以尽管在操作上电影是一种工业,但法国更注重的是导演的个性发挥。法国电影直到如今一直激荡着电影特有的诗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来源于纪实的力量。法国电影创作者大都身跨记录片与故事片两个领域,如《放牛班的春天》的制片雅克・贝汉,对于纪录片的喜爱使他们努力开发题材本身的故事性,而由纪录片向故事片的转向又是他们在导演作品时,坚持一种真实性的原则,为电影这种虚构的艺术带来特有的魅力。所以《放牛班的春天》贴上了法兰西特有的标签,具有法国式的温情。如果说《放牛班的春天》是一杯浓浓的酒,那么来自好莱坞的《死亡诗社》就是一簇跳动的火焰,充满着激情。无论是长达两分钟的夜间寻访,还是尼尔喊出的心声都让人为那份激情所感动。当然,影片在情节的设置上加入了年轻人谈情说爱、吟诗论世等场景,相对于《放牛班的春天》更符合商业电影的需求。在视听语言的使用和叙事结构上,虽然相对于《死亡诗社》更为朴实,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后者采用正叙的手法进行讲述,前者则采用倒叙的手法展开,让整部片子的基调一开始就陷入一种温情之中。在光影的使用上,《放牛班的春天》注重前后的对比关系。克莱蒙到“池塘之底”时正是一个冬天,厚厚的积雪、迷蒙的晨雾、冰冷的铁门、城堡一样的校舍,无一不让人感到压抑。影片以灰色为主调,较暗。随着克莱蒙与学生关系的缓和,他渐渐处于中心地位,光影也变得越来越明亮,孩子们在户外玩耍时也在一片暖色之中。直到影片结束,树木苍翠,一片生机。在镜头运用上,开头两个航拍镜头巧妙地完成了从城市到乡村地点的转换;当孩子们的心灵在音乐的感召下慢慢复苏时,镜头多次仰拍他们在院里嬉戏,在天桥上放飞降落伞和纸飞机,蓝天、白云充斥着画面,蕴涵着希望和生机。另外对于主要人物的出场,影片也采取了不同的镜头语言:哈珊突然冲进镜头,给人以压迫之感;皮耶尔的出场则采用镜头慢慢推进的方式,让观众跟着镜头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而蒙丹的每次出场都是面向镜头横冲直撞,给人一种侵犯之感。这些都恰好与人物的性格相契合,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让人物更加丰满。《死亡诗社》在颜色的运用上也颇费心思,开头的黑色礼服,给人以威严、禁锢之感,随着思想的解放,他们的衣服颜色也有所变化,尤其是在棒球赛胜利的狂欢中,红色T恤尽显生命的激情。

“别小看心灵的力量!”一位法国制片人在看完《放牛班的春天》后如是说。这句话也适用于《死亡诗社》,前者带有法兰西式的温情,后者带有澳大利亚人的激情,两片虽相隔数年,但它们同样令我们感动。

[参考文献]

[1]许颖.《死亡诗社》及其导演彼得・威尔简介[J].当代电影,1994,(1).

[2]王庆福.2004年法国电影现象[J].电影新作,2005,(1).

[3]黑格尔.美学・(第3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332.

死亡诗社简介【第二篇】

[关键词]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教育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家长以孩子能入读该校为荣,但学生却称之为地狱,因为学校的教育的模式固定单调,束缚思想,校园死气沉沉。新学期文学老师基廷(Keating)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他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和突破,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自由和梦想。渐渐地,这一切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一些人偷偷地重组了死亡诗社,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自己的人生,不幸的是悲剧也在这时发生了……

这是影片《死亡诗社》的剧情,影片体现的是教育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则是这一冲突的结果。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原是文学文艺上的两大主要创作方法。 前者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因其社会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它倡导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浪漫主义,百度百科);后者则是一种务实的社会心理,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思想教育作用。(现实主义,百度百科)。

这两种艺术类型进而也成为人类思想流派的重要特征,在音乐、建筑乃至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有重要表现,同样,在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中,这两种思潮的特征也是分明的,这就形成了教育观的分野。

教育的浪漫主义主张,个体的幸福和自由至高无上,所以他们反对那种认为教育是为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做准备的观点,反对把教育看成是促进外在与个人发展的社会政治目标,主张个人的教育须适应个人的真实自我,强调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美]乔治?尼勒[杨捷摘译],1989:46-50)其另一形式自由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有绝对的自由,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管理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杨克瑞/李朝海,2008:1-3)

教育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功利主义主张,它主张教育活动只是个人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社会的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也就是人的需要。为此,教育发展要以社会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柯佑祥,2008:13-18)现实主义在教学实施中往往体现了教育秩序的严格纪律观和教学过程的严格过程观,也表现在其对教育目的的唯理性主义、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实在性追求以及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要求等,强调以伦理为教育普遍不变的目的,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静听、被动的地位。

影片中的现实主义代表是威尔顿预备学校和家长们。 威尔顿是一所被认为有着优秀的传统和荣耀的学校,它用严格的律条训导学生,让他们成为各高校最优秀的人才,但这实际也是一所压抑得令人窒息的高中,严厉刻板的老师,严格的纪律和规定,乏味无聊的课程,学生像牵线木偶般,只有服从,个性与思想受到无情的抑制与束缚;作为一校之长诺兰(Nolan),他的学校准则是传统和纪律,这些准则使他变得专制,用权威约定学生的方方面面,限制任何自由思想。影片开学典礼上学生们背诵校训“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但却私底下用“头韵”修辞手法改为 “嘲弄、恐怖、颓废、排泄”,以泄心中的不满。

另一群现实主义者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他们花费巨款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威尔顿,期望孩子通过这所学校进入美国各名牌大学读医药、法律、商业和工程等能给他们带来丰厚薪水或出人头地的专业,从此过上富裕显赫的幸福生活。最典型的代表是尼尔(Neil)的父亲,他不顾儿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儿子安排一切。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自以为是其精髓的便是其传统,然而这传统是来自成人社会的现实主义的传统,成人社会,出于他们的本能,把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性格灌输于学校教育的诸种体制之中,并且,作为师长和父辈,他们自以为其所做的一切均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 他们认为,唯有一个在贯彻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体制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免受伤害。于是,孩子们不但学习数学,学习经济,学习法律,也学习各种规则,同时,也学会屈服。在现实主义的教育培养之下,孩子沾染上成人世界的各种气质,变得现实、善于钻营和急功近利,成为合乎社会的会计、医生、律师、政客……但是,与此同时,他们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中的创造力、反叛力和活力。他们放弃了理想,也丧失了真正快乐。

浪漫主义者基廷的到来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一股春风,他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命的意义,他要学生汲取生命精华,抓住生命每一天;他让学生把教科书中教条的知识部分撕掉,要学生打破教条的、僵化的权威,提倡用自由的思维去欣赏诗歌的内在美;他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教育他们敢于追求梦想;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影片中的孩子们被这种思想所感染,老师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重新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高声读诗;讲恐怖故事,欣赏裸女画…… 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威尔顿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其他变化,孩子们寻找自己行走的步调,把握对生活的选择:托德扔掉了父母送给他的文具,他终于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勇气;纳克斯虽遭到一顿毒打,但他还是坚持追求爱情;查理更是出手不凡,他在校刊上以死亡诗社的名义发表了文章主张招收女生,引起轩然大波。这显然是对古风和传统的挑战,于是学校和家长为代表的权威力量,或循循善诱,或粗鲁强硬,千方百计地干预,他们视一切传统体制外的激情为鲁莽,畏惧并且扼杀这种激情,他们宁愿要一个循规蹈矩的校园,一个像成人社会缩影的校园。

想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心灵苏醒的浪漫主义,青春懵懂的孩子们,虽闪耀着好奇光芒,憧憬爱情和未来,但想冲出现实主义牢笼,需要何等的风险和力量!秋天的威尔顿学院上空黑压压鸟群惊飞,暴风雨却正悄悄酝酿。校长诺伦恼怒地宣布,校方将调查死亡诗社,作者如不向校方自首就将被开除。当查理利用电话恶作剧对校长的权威进行愚弄时,查理也为此受到了一顿结实的体罚。

冲突高潮是尼尔的自杀。尼尔是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者,然而父亲对他的管制十分严厉,他对其寄予厚望,计划他将来进医学院深造,为此严格限制尼尔的课外活动和爱好,尼尔虽不情愿,但习惯于服从。基廷的到来感染了这个压抑太久的年轻人,他醒悟:生命就应该如野马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 当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时,便着手重建。更令他欣喜的是,他终于 “第一次知道了我内心要做的事!”他发现自己酷爱表演,准备将来能上戏剧学校。他在名剧《仲夏夜之梦》获得一个角色,并不顾父亲竭力反对,偷偷地投入排练和表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不期而至的父亲却不由分说地将他强拉回到家,并向尼尔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明天将他送入军校。尼尔缺乏与父亲据理力争的勇气,绝望中他用父亲的手枪对准自己,为自由和理想以死抗争,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冲突的牺牲品。

浪漫主义的悲剧并未以此结束,校方迫于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调查尼尔自杀原因,调查死亡诗社和基廷在课堂上的言行,死亡诗社的成员们或被盘问,或被开除。校长诱迫学生签名指控基廷教唆学生成立“死亡诗社”,诱惑和放纵尼尔的行为并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基廷由此被开除,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实际上,浪漫主义的悲壮色彩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影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基廷最喜欢引用的诗句“船长,我的船长!”也许冥冥中他早已预感到他的“另类”教育理念将面对的命运。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为悼念林肯(Lincoln)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取得胜利。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这首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诗歌的基调是悲壮的。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废奴斗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可是,心啊!心啊!心啊!哦,殷红的血滴流泻,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这是基廷老师最爱的诗句,这是基廷老师用来启发学生思想的诗句。从他吟唱的诗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大船,基廷是船长,带领水手们战胜惊涛骇浪奔向目的港口。基廷的港口是以诗歌、音乐、运动、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年轻的心在他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之父,是名副其实的“船长”,但“航船”到达“港口”,船长却“倒下了”。

影片的结束似乎给人们带来希望。基廷老师默默步出教室之际,平时唯唯诺诺的托德(Todd)突然站上桌子,以基廷老师典型的“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方式向老师致敬。同学们陆陆续续登上桌子,目送基廷老师。一边是气急败坏的校长,另一边是隐忍微笑的基廷老师。

距离死亡最近的应该是生命,死亡诗社,这样一个充满黑色基调的名字,抒写着生命的最诗意与最沉重,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抗争、痛苦、失败、希望,感同身受。《死亡诗社》对传统的功利的教育敲响了抗争的钟声,钟声袅袅,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浪漫主义[DB/OL].http://baike.省略/view/

[2] 现实主义[DB/OL].http://baike.省略/view/#4.

[3] [美]乔治?尼勒,杨捷。浪漫主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9(03).

[4] 杨克瑞,李朝海。教育思想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02).

[5] 柯佑祥。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 (03).

死亡诗社简介【第三篇】

看完电影《死亡诗社》,最受感动的,还是尼尔死后那些男生在雪地中跌跌撞撞的样子:纯白的雪覆盖了茫茫大地,仿佛一切都沉寂了;雪白雪白的雪是上天对尼尔最崇高的祭奠。我和那些男生一样,被深深感动的,是尼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当顽固专制的父亲冷酷地封杀了他对表演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时,尼尔在一声沉闷凄厉的枪声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一种绝望的姿态宣告自由和梦想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破碎。尼尔就这样取走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以为他却比很多活着的人更尊重生命,更热爱生命,也更接近生命的真谛。正是因为这种对生命的无比敬畏,他戴着自己演戏时的荆棘王冠,赤裸着上身推开卧室的窗户,张开双臂感受着自然之风的最后一次吹拂……当白雪混合着月光飘洒在他年轻的肌肤上时,他一定想到了耳边曾经响过的低沉声音――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获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他一定想起了自己得到饰演主角机会时的自豪,想起了在舞台上放开自我尽情展露表演天赋时的快乐,想起了立于台上被鲜花掌声所鼓励的满足……

面对皑皑白雪,尼尔扬起了嘴角,舒展了笑颜,听见了整个世界的自然万物都在无声地呐喊。

这一刻,唤起的是我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记得2007年的一个夏日,刚结束中考的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头顶上是棵树冠很大的泡桐树,手里捧着一本《巴尔蒙特诗选》。当我读到《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这世界》时,一个邻居走过来。问我在看什么书。我给他看了看封皮。“看这样的书有什么用呢?”他问我。我当然不能回答他,难道我要对他说,读它可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我想,他一定会问我,小小年纪。你懂得什么是生死?

找基廷的《死亡诗社》找了好久。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以为它是一部恐怖片,可看到这部电影简介的时候,我就为它着迷了。今天,在语文课上,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泪水中看完它,对生与死有了更多的感触。

“啊,自我,生命,因为你的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的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伟大的戏剧还在继续,而我们也可以奉献一首诗!因此,我在文首已付上了我的一首诗――《为生命献上一首诗》。

活着,并且活得有意义,有梦想,有追求,这就是对生命最大的体悟和热爱。“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追求诗歌,本身就是追求浪漫,追求自由,追求真善美,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这样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诗!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简单而深邃 幽默而内敛 不确定性 文体风格

“‘文体’一词涵义颇多,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1]弗罗斯特诗歌文体研究主要侧重诗人语言特点的分析,通过对诗人诗歌语言特点的研究,诗人简单而深邃、幽默而内敛的不确定性文体风格将逐步呈现于读者眼前。

一。简单而深邃

弗罗斯特坚持诗歌创作要“以情趣开始,以智慧结束”,因此,诗人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作品里往往蕴含着其对人生、对自然的深邃哲思,如诗歌《天意》:

我发现一只斑纹蜘蛛,肥胖而白嫩,

在白色的万灵草上,捕到一只飞蛾

像抓住一件僵硬的白缎子衣物――

把死亡和枯萎的特征糅合在一起,

糅合在一起,正好用来迎接清晨,

一如女巫的清汤把百味调和――

雪花般的蜘蛛,泡沫般的花朵,

拖着死亡之翼一如纸糊的风筝。

那花朵是白色又有什么相干,

还有那路边碧蓝而纯洁的万灵草?

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高端,

在那里把飞蛾捉弄在夜间?

有什么使人惊骇可比这阴暗的天意?――

倘若天意连这样一桩小事也能控制。[2]

此诗虽然风格简朴,却意蕴深远。诗歌看似一首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却一反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结构特征: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会被分成两个诗节,第一诗节由八行诗句组成,旨在提出问题,第二诗节由六行诗句组成,意在回答第一诗节中的问题。《天意》中,诗人却在第一诗节先描写一个情景,而在第二诗节提出问题。对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写作结构的背离并非诗人的随意之举,而是他别出心裁之处。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提问―回答”式写作结构常给读者带来圆满之感,因为诗中所提问题的困惑都会在第二诗节给予解答,而弗罗斯特一反常规的“情景―提问”式写作结构不得不让读者对那未解的问题充满困惑、浮想联翩。这样的写作结构赋予了读者更多的解读可能,让他们能在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里探寻诗歌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第一诗节里,诗人以直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一只肥白的斑纹蜘蛛在一朵白色的万灵草上捕食一只飞蛾的情景。对此,读者似乎觉得简单易懂,毕竟这是自然界里时常发生的事情。然而第二诗节中,诗人突然话锋直转,不再描写蜘蛛捕蛾之事,而是一连使用了三个以“什么”进行提问的疑问句:“那花朵是白色又有什么相干,/还有那路边碧蓝而纯洁的万灵草?”“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高端,/在那里把飞蛾捉弄在夜间?”“有什么使人惊骇可比这阴暗的天意?――/倘若天意连这样一桩小事也能控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却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不仅找不到为什么本该是蓝色的万灵草却莫名其妙地变成白色的原因,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让蜘蛛能隐藏在万灵草之上并最终杀死白飞蛾的原由,难道这就是诗人所谓的天意?而天意到底为何?对读者来说,仍旧对其知之甚少。可以说,此诗是弗罗斯特简单而深邃的典型文体风格的体现:在看似简单的诗歌外表下隐含着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邃思考。

投林

我到了树林的边缘,

鸫鸟的鸣唱――哦听!

现在,外面若是黄昏,

里面,便是幽冥。

一只鸟已飞临林中幽冥,

双翼依然轻盈灵巧,

为寻找栖息之处好过夜,

虽然它依然在鸣叫。

太阳的最后一缕光线

在西天正在死亡,

余一息尚存者,留待一曲

活在鸫鸟的胸膛。

远方柱林隐隐的黑暗里

鸫鸟的圣乐在继续――

那无异于一声召唤

投入黑暗和悲戚。

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

我却不愿投林去。

纵然邀我也不去,

何况是邀请无稽。[2]

再如诗歌《投林》,此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我”不愿进入幽黑树林之事,而事实上,诗歌并非表面所读那般简单。此诗是诗集《见证树》(1942年)的收录作品,而从1934年到1940年间,诗人正遭遇了一系列家庭苦难。1934年诗人最心爱的女儿玛乔丽死于产褥热;1938年其妻埃莉诺因心力衰竭而去世;1940年其子卡罗尔开枪自杀身亡。亲人们的相继离世使诗人跌入了人生低谷,却也让他洞悉了生命的真谛,如《投林》所吟诵:“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我却不愿投林去。/纵然邀我也不去,/何况是邀请无稽。”因此,此诗并非简单的田园诗作,它是诗人经历生死离别痛苦后的有感而发。

弗罗斯特有关“树林”的诗作可谓比比皆是。“树林”多以幽黑、深邃的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常意指“自然”,很少涉及其他。但《投林》中那片幽冥树林却一反常态,它不再是自然的化身,而是死亡的象征。诗以一只鸫鸟在林边吟唱开篇。“我到了树林的边缘,/鸫鸟的鸣唱――哦听!/现在,外面若是黄昏,/里面,便是幽冥。”以林为界,林外是黄昏人世,林内则是幽冥死亡。诗中“鸫鸟”无疑是死亡的信使,它鸣唱着,以歌声引诱生灵进入死亡之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正如闯入死亡之林的鸟儿,顷刻消亡,不复存在,留下的仅是悲凉。亲睹鸟儿死亡的“我”自然不愿就此结束美好的生命,对死亡的召唤,“我”断然拒绝。

死亡让人心生畏惧、让人沮丧失意。然而《投林》中,“我”虽亲睹死亡,深知死亡会让鲜活生命瞬间消逝的恐怖,“我”却毫不惧怕于它。“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我却不愿投林去。/纵然邀我也不去,/何况是邀请无稽。”“我”热爱生命的美好,自然不会轻易赴死亡之邀。可见,《投林》是诗人经历亲人离世痛苦后的心声之作――生命如此美好,更需倍加珍惜。它是诗人简单而深邃文体风格的代表之作。

二。幽默而内敛

简单而深邃是弗罗斯特诗歌毋庸置疑的典型文体风格,但幽默而内敛也是弗罗斯特诗歌文体风格不可否认的典型特点。“幽默是弗罗斯特诗歌情感与智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弗罗斯特的幽默元素不仅存在于他诗歌的句里行间,也存在于他的‘意义声音’之中,而且常常是惟妙惟肖地融入他的整个诗歌创作艺术。虽然难以琢磨,也不容易言表,但是读者总是能够在阅读弗罗斯特诗歌时深切地体悟到他那几乎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诙谐和幽默。”[3]

早防,早防

那个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

那提着桶来擦楼梯的嬷嬷,

就是当年的美女阿比莎格,

就是曾走红好莱坞的影星。

有多少巨星名流背时倒运,

叫你没法不怀疑气数会尽。

早辞人世可逃脱晚年悲境,

但若是命中注定寿终正寝,

就得想办法死得不失身份。

设法垄断所有的股票交易!

如果必要也不妨组阁登基,

这样就没人叫你丑老婆子。

有些人凭其学识维护尊严,

有些人仅凭诚实保持体面,

他人之法亦可为你的手段。

沉湎于对昔日辉煌的回忆

既防不了晚年被漠然视之

也防不了临终时独卧枕席。

最好买些友谊守候在身旁,

这样便可以死得体面风光,

有总比没好。早防,早防![4]

《早防,早防》是一首带有幽默而内敛文体风格的诗歌,诗人将“如何从容谢世”这一严肃主题置于一个轻松而诙谐的语境之中,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外轻内重的诗歌审美享受。

诗歌伊始,诗人就调侃道:“那个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那提着桶来擦楼梯的嬷嬷,/就是当年的美女阿比莎格”。从过去风华绝代的好莱坞美女到如今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这样的反差的确巨大。那么,世人如何才能不再步阿比莎格的后尘?诗人以诙谐的语气给出了他的建议:“早辞人世可逃脱晚年悲境”。当然,考虑到有人注定要寿终正寝,诗人又以调侃式的语气给出了他的温馨提示:“就得想办法死得不失身份”,如:“设法垄断所有的股票交易!”“如果必要也不妨组阁登基”,当然也可“凭其学识维护尊严”“仅凭诚实保持体面”。最后,诗人不忘呼吁:“最好买些友谊守候在身旁/这样便可以死得体面风光,/有总比没好。早防,早防!”在诗人轻松的调侃下,“如何从容谢世”这一严肃话题已俨然成为他笔下的闲谈话题。

通过此诗,弗罗斯特幽默而内敛的典型文体风格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弗罗斯特自己所说:“风格乃人格。但毋宁说风格是作家诗人自己采用的方式……如果它表面上是严肃的,那它肯定有内在的幽默。如果它表面上是幽默的,那它肯定有内在的严肃。严肃性和幽默感谁缺了谁都不行。”[4]

不完全在场

我转身对上帝讲

人世间如何绝望;

可我发现糟糕透了,

原来上帝不在场。

上帝转身对我讲

(请诸位莫要发笑);

上帝发现我不在场――

至少不完全在场。[2]

《不完全在场》是另一首具有幽默而内敛文体风格的诗歌。第一诗节,“我”向上帝倾诉人世疾苦,希望得到上帝的帮助,却发现“原来上帝不在场。”第二诗节,当上帝对“我”布道之时,却发现“我”也不在场,“至少不完全在场。”缺席的上帝和心不在焉的“我”完美地勾勒了人与上帝难以沟通的可笑局面,也正是在此幽默的文体风格下,人类所谓的虔诚信仰被嘲讽,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之本质。

由此可见,弗罗斯特诗歌的文体风格极具不确定性,既有简单的深邃性,也有幽默的内敛性,而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确定的文体风格向读者展现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那些看似通俗易懂、诙谐可笑的作品里深层次解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邃关系,从而发掘人生之真谛。

参考文献

[1]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

[2](美)罗伯特・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歌精译[M].王宏印,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285,323,303.

[3]黄宗英。弗罗斯特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49.

65 498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