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短文两篇(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短文两1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委员会各类别评选委员会自5月12日至5月30日陆续进行了各类参评作品的评选推荐工作,评选产生出供下阶段由电视观众和中国视协会员投票评选的候选推荐作品。其中长篇电视剧36部;中短篇电视剧13部;电视剧男女演员各12人;电视剧单项奖提名(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摄像、最佳美术、最佳录音、最佳照明)各3名;电视文艺节目20台;电视文艺栏目6个;电视文艺单项奖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像、最佳美术)各3名;长篇电视纪录片15部;中短篇电视纪录片9部;电视纪录片单项奖提名(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各3名;长篇电视美术片9部;中短篇电视美术片9部;电视美术片单项奖提名(最佳编导、最佳形象设计、最佳制作)各3名;公益电视广告片6部;形象电视广告片6部;电视广告片单项奖提名(最佳广告创意、最佳广告制作)各3名;电视节目主持人21人。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在评选方式上较之往届增加了评委会专家和中国视协会员参与投票的机制。
按照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工作的进度安排,从2006年6月20日零时起即进入广大电视观众和中国视协会员参与投票评选阶段,到7月31日24时截止。根据金鹰奖章程规定,电视观众将对长篇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剧男女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四项进行投票;中国视协会员将参与包括观众投票四项在内的所有金鹰奖候选推荐作品及单项奖的投票评选。观众投票参与评选可选择信函纸票投票和网络投票两种形式中任意一种,每人投票只限一次。今年观众可以从网上下载选票进行投票。
中国视协会员参与投票评选方式只限信函纸票一种,由中国视协直接将选票寄给会员,中国视协会员投票期间可登陆“中国互动电视网”点击收看所有候选节目内容,以供投票参考。未在网上播映的节目,由会员自行解决收看问题。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章程规定,金鹰奖各奖项最终结果的产生,其中长篇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剧男女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四项经电视观众投票、评委会委员投票与中国视协会员投票分别产生出排序结果,汇总统计产生最终获奖名单,具体统计方法为:观众投票排序结果占40%,评委会委员与中国视协会员投票排序结果各占30%;中短篇电视剧、电视文艺栏目、长篇电视纪录片、中短篇电视纪录片、长篇电视美术片、中短篇电视美术片、公益电视广告片和形象电视广告片以及这些节目的单项奖由评委会委员投票和视协会员投票的排序结果汇总统计产生,比例为各占50%。(艺文)
短文两2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1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1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诠释了“板块构造”理论,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
主体说明部分。列数字是一个重要说明方法,如“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
“大约经历了1亿年,(南极)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
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
(四)总结、扩展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1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短文两3
成语“衣冠禽兽”源于古代官员的服饰。明代时,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根据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所以在当时,“衣冠禽兽”一词是赞语,略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而到了明代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自此,“衣冠禽兽”一词开始有了贬义,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老百姓称其为“衣冠禽兽”。这一语义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的《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词就只用作贬义了,泛指外表穿戴整齐却不知礼仪、行为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其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以及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等。
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词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做真实的描绘和刻画,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牡蛎》、《必要的前奏》、《乞丐》、《》等。
欧・亨利――原名威廉・雪德尼・波特,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其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又因描写人物众多、富于生活情趣,而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的名篇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藤叶》等。
(东日 供稿)
“色彩对联”撷趣
鹅黄鸭绿鸡冠紫;
鹭白鸦青鹤顶红。
此联以六种动物为对象,并嵌入相应的六种颜色,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和谐雅致。这样五颜六色的“色彩对联”,融形、色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对联还有――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使君子”,是一种中草药,夏天开花,花瓣儿起初是白色的,慢慢地颜色会发生变化。上联中说,使君子花早晨是白色,中午变成红色,晚上就变成紫色了。“虞美人”,又叫“丽春花”,是一种很好看的草本花。下联中说,虞美人春天是青色的,夏天变绿,到了秋天又变成黄色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三种颜色对之以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三种颜色,可谓巧妙。
炭黑火红灰似雪:
谷黄米白饭如霜。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杨慎对弘治皇帝的对联。上联说,黑色的炭烧成通红的火最后剩下了似雪的灰;下联说,金黄的谷子打出雪白的米后做成如霜的饭。上下联分别用不同颜色,表现出了同一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其变化的过程,十分形象。
白石溪前,白面白衣参白石;
黄梅县下,黄童黄发爱黄梅。
这副对联中,反复四次用了“白”和“黄”,两种颜色相对,对比突出。虽内容平铺直叙,但俗中见雅,不失为“色彩对联”中的精品o
(希 希供稿)
为什么将创始人称为“鼻祖”?
我们常听到将某种学说、事业的创始人称为“鼻祖”,那你知道为什么称“鼻祖”而不是“耳祖”、“口祖”吗?这就得从“鼻”这个字说起。
短文两4
周继松的《基准炮长》《弹道有痕》和《排长》(《文艺》第4期),显示了基层业余作者扎实而细腻的生活体验。醉心于操炮的炮手邱虎,在遇到人生中最大的抉择时,反而失去了操炮时的那种忘我境界,落入了世俗的旋涡;崔大炮心中对于大炮的那份真情,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精神的传承;排长牛小宝看似在意提干,实质上是对于自身价值的诉求和张扬。王凯的《一日生活》(《西南军事文学》第1期)以连队一日生活内容结构全篇,充分显示了作者对连队生活的熟稔程度和在日常生活中品出滋味的能力。在和平年代军人常态化生活中开掘意味,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文学的价值,是军旅短篇小说的主攻方向。诸如李雷的《纯净时光》(《文艺》第1期)、李俊的《两个兵的非常时期》(《西南军事文学》第3期)、兰云峰的《月亮挂在天上》(《文艺》第9期)、王玉珏的《河东河西》(《文艺》第9期)、夏天的《舒服》(《神剑》第5期)、姚闻的《视线》(《橄榄绿》第1期)和袁常洲的《老兵》(《橄榄绿》第2期)等,这些作品立足于直线加方块生活中生成的军营文化,呈现独蕴意味的特质和形态,以军人自身完整的话语体系,叙述诸如军人的服从意识、强烈的不可抗拒的等级观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程式化生活、新老兵间守望与相融的关系等等。这表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政治环境里成长的青年,一旦参军到部队,就必须在军营文化的浸染下生活。从对故乡或社会文化的全部或部分断奶引发的文化休克,到主流上接受军营文化而又不时试图冲破,再到这种文化植入血脉无法舍弃,这是当兵的过程,更是生命一个又一个不可淡薄的状态。正是这样,同为军人的女兵也显得与众不同。夏凡的《我的亲密战友于小兰》(《西南军事文学》第4期)身上所散发的直率、阳刚,与其说是呈现男性化倾向,还不如说是她们悟化了军人所独有的精神气质和行为作风;张慧敏的《心底的号角》(《西北军事文学》第1期)中耿岚因为家庭出身没能参军入伍,抱着非要当兵的念头跟到部队营区附近,以自己的方式执著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心中始终高响着走进军人行列的号角。这两位女性作者所写的女兵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淡化了女性本身的柔美,但却将女性当有的坚韧与军营文化的个性达到了和谐,从一个侧面传达出文化的力量。
生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浓郁“兵味”,是当下军旅文学还难以逾越的高度。然而,“兵味”不只是飘浮于作品的外在,弥漫于我们的阅读感觉,而是要让兵味与军人的成长形成观照。可以说,当下此类的军旅短篇小说,正是因为对军人特质的掘进不够,有“兵味”的气息,却无“兵味”当有的文化魅力;有鲜润的生活,却没有形而上的思考,从而使作品难以上更高的层次,更为艺术化地铺陈军营文化和军人生活成长的心路历程。
2007年度的军旅短篇小说,在关注军人情感和回望战争两大主题上,显得有些单薄。原因一是指涉军人情感的创作,沾染上了经验化叙事的顽疾,突破的难度相当大;二是有着充分情感体验和历史学养的作家早已丢下短篇小说,在其他阵地拼杀;三是基层业余作者想像力缺乏,创作积累不够。值得一提的有王棵的《暗自芬芳》(《芒种》第6期)和裘山山的《事出有因》。《暗自芬芳》中的陈晴与王军那种朦胧清新的情感,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下闪现着瞬间的光芒,是诗意的、美好的,又是生活的某个细节。王棵力非写情,而是在寻找人性之中那种极其微妙、稍纵即逝却又营养生命的触点。作者从容的叙事把控和人物心理的刻画,是相当出色的。《事出有因》其实是一个有关现代军人与战争时代军人共同遭遇的叙事,裘山山的创作意旨进入的是关于人的处境的某种尴尬与无奈。真正的事实,当事人是最清楚的,但当事人却无法自我辩解,看似滔滔不绝,其实是处于失语状态。这两个短篇给我们一个提示,军旅文学的创作最终还是要在挖掘军人在军营文化浸染之下的精神处境和人性色彩。
短文两5
一、快速浏览,抓住短文主旨大意
阅读是短文改错的首要条件,拿到语篇快速浏览一遍,读懂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短文改错在高考中是语篇难度不大、语法结构和词汇都较浅的一种题型,故抓住短文的大意并不难。例如1999年高考短文改错:
TheProblemwithTelevision
NowIcan''''twatchmuchtelevisionbutafewyearsago
86.____
____
alittletiredafteraday''''sworkandwatchTV88.____
,thereare89.____
____
toseetheprogrammewhileotherspreferred91.____
____
theothersspentalottimearguingandthere93.____
wasnowayofsettlingthematterexceptby94.____
____
短文主旨一目了然,即"TheProblemwithTelevision"。尽管过去经常看电视,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彻底放弃电视,故第86题中much是多余的,去掉much才符合短文所表达的意思。第95题最后一行"someone"改成"everyone"或"everybody",解决"problem"的唯一途径是卖掉电视机,从而导致一家人的习惯改变,每个人茶余饭后都只能靠看书来打发时光。这样文章前后呼应,一气呵成,紧紧围绕文章中的"TheProblem。"
像这种短文改错,只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能具备清晰地把握文字信息的能力,语篇改错得分随之提高。但平时的短文改错训练中,学生往往只拘泥于逐句逐词的语法、时态、意义改错。老师也往往侧重于细节错误的解释说明,忽略阅读在改错中的地位,大量的训练但“事倍功半”。所以平时要广泛涉猎形形的文章,实质性地提高判断、归纳、推理能力。那么,短文改错就能既快又准。
二、上下连接中掌握和理解语篇
阅读语篇中理清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词能有效地过渡句子、段落,使文章内容承前启后,上下转折,表达不同的语气、思想内容和逻辑关系。因此,短文改错中绝对不能忽视上下文中的过渡词。这类改错题在历年高考中屡见不鲜。例如2002年高考试题:
,it''''sfamousmountainwith
76.____
all
77.____
78.____
,we79.____
fedmonkeys,visi
80.____
upIwasbusytakingpicturesincethescenerywasso
81.____
____
____
84.____
____
78题一经阅读发觉该句中漏掉了过渡词"when","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第84题中谈到食物贵但服务棒,故"and"必须改为"but"。这种例子几乎在历年高考改错题中出现。语篇理解在改错中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如果学生只拘泥于从局部考虑或着眼于语言知识,则很容易忽视问题、漏掉错误。大凡这种题,无论从语法上或词汇上都无懈可击,只有着眼于语篇,错误便浮出水面。
又如79题:……
该句子的错误只有从上下文联系中才能体会到。文章叙述我和我父母去四川峨嵋山游览的情景,第一人称叙述,故"us"替代"them"。假如只是局部看这一句子,句子正确无误,所以,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题过程中,我们必须“又见树木,更见森林”。
三、逐词逐句,运用综合判断
高考改错题的设题,考查学生一系列的知识综合判断,如句子的主要时态,与之相适应的语态、动词的变化形式以及非谓语动词,名词在英语里的句法作用,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形式,定语的用法,以及中英文差异方面的冠词、名词、句子结构,一致性原则,形容词,副词,介词的使用和搭配等。
副词修饰动词或整个句子,形容词作定语和表语,介词后一般接名词、代词宾格和动名词,固定短语以及句型的准确使用,这方面的考查知识都可以从课本中获得。而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能拓宽知识面,逐步积累更多的知识,加大词汇量,更多了解短语以及句型结构。
又如85题:…IWassotiredthatIfellasleepatthemomentmyheadtouchedthepillow.
学生如了解了从句前必须加连词以及"the moment"在句中起着连词的作用这两方面的语言知识,那么,此题中的"at"必须去掉,"themoment"从意义上等同于"assoonas",所以去掉介词"at"。2000年高考81题:Suddenly,IcaughtasightofmyEnglishteacherin…,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阅读这段短文,脑海中浮现出"catchsightof"(突然看到)这一动词短语,错误便一目了然。像这种短语结构错误,在高考题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四、通篇阅读,反复核实
面对已改好的短文,最后一步仍然是通篇阅读一遍,仔细推敲所用词语是否正确,判断是否合理,分析短文是否通顺,当然,这些检查必须依赖于短文整体理解,从上下文中揣摸核实,否则,有些答案会顾此失彼。
上一篇:诊断报告【推荐4篇】
下一篇:关于寂寞的文章(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