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一这个暑假,我读了好多本书,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人与海》这本小说。

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一次独自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怎么也拉不上来。他同大鱼周旋了好几天,才发现这是一条比自己渔船大好几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老渔夫不愿就这么放弃。后来因为大马林鱼的伤口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他仍不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带着被鲨鱼吃剩的大马林鱼鱼骨回到了港口,使其他渔民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这里离海很近,说不定远处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他,因为当时他就打到了一些鱼,但他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向着远大目标前进,再看看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叫苦连天。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刚放暑假时学打乒乓球的事了,我去学了几天,就觉得又累又乏味,想放弃,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才坚持了下来,到后来教练直夸我打的好。(小说内容联系自己,很好,有想法。)

小说歌颂了老渔夫,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积极向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二假期我读了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令人钦佩,正是老人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获得了成功。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怎么拉也拉不上来。老渔夫同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经过几夜的努力,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

当我读到“大马林鱼开始快速地围着小渔船游动,将缆绳缠绕到了桅杆上……”时,我的心不禁提了起来,想,老人怎么办?他一定会退缩的。可是,结果却令我十分吃惊。书上说“老人右手高举着钢叉,在它跃出水面的一瞬间,竭尽全力地向它的心脏掷去,一声哀鸣结束了大鱼的生命,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此时此刻,我的心也像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落了地,终于松了一口气。

是啊,这位老渔夫多么顽强,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奋力挑战。尽管对手凶猛无比,比自己强大,可他仍旧鼓起勇气不气馁,沉着冷静不慌张。要知道这可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啊!别人遇上这种事也许会被吓倒,不知所措,偃旗息鼓。可书中的老渔夫坚持不懈与大海搏斗,与强手较劲,在艰难中奋力拼搏,才获得了这场生死较量的胜利。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老渔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三有这样一位老人,面对凶猛的鲨鱼,毫不退缩;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机智勇猛;有这样一位老人,面对84天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没有放弃。对,他就是《老人与海》的主角―桑地亚哥。

当我初次接触《老人与海》这本书时,觉着一定没有意思,只有薄薄的八十一页,能讲述什么有意思的故事,肯定不好看。但当我静下心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震撼到了。“虽然只有简短的八十一页”,但描述及其详尽,看着书,你能感受到作者写书时候的各种情感,真是佩服作者海明威。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人捕鱼的故事,整本书只是在讲述捕鱼的事情。故事情节中,有悲伤,有兴奋,有期待,我仿佛听到了老人那洪亮的嗓音,看到了小男孩那可爱的笑容,闻到了金枪鱼的香味。

我犹如坐上了老人的穿,和他一起遨游在整个海洋里。我看到了“大深井”的美丽,看到了凶猛的鲨鱼朝着桑地亚哥扑过来,而老人绝不畏惧,勇敢面对,拿起小刀向鲨鱼捅了过去。

最后,我想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也希望可以激励大家。“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决不可以被打败”。

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四今天,我在家里读了一本书名叫《老人与海》。它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

这本书讲了一位老渔夫在大海上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进行殊死较量,并最终杀死了那条鱼,可在返航的途中,他遭到了鲨鱼的袭击,一场人鱼大战激烈展开,最后那条鱼只剩下一副骨架。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和希望,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灰心,要勇敢面对。记得有一次,我去上美术课,到了那里,我准备好了东西,就问老师:“老师,我今天画什么呀?”老师说:“你平时画画都很好,也不能天天给你画简单的东西,今天我给你画山水画。”我兴奋地说:“啊!山水画我很早就想画了,可是我看我画的画还不太好,就一直没敢说。”“你今天是画山水画里最简单的,你能画好吗?”我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定能画的很漂亮的。”说完,我就拿起毛笔来,可是,我左看右看,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画,老师走过来,看我半天没画,就说:“你怎么啦?怎么还不画?”我说:“老师,我不会画,你还是教我平时画的画吧。”我说完,还以为老师会生气,可是老师并没有生气,笑了笑对我说:“你画的不好没关系,画山水就要靠多练才能画好,你第一次来上课,就能把画画好吗?你要多练才能画好。”我说:“我知道了,画不好也没关系,要多练才行。”我跑到我的座位上,一边看一边画,过了一会儿,我画好了,给老师看,老师说:“你第一次就能画那么好,真厉害。”我说:“我还需要多练才能画好呢。”我开心地笑了,老师也开心地笑了。

初中《老人与海》读后感五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

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老人,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后,一次,他幸运地捕获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老人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大马林鱼拖着老人和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最后鲨鱼们吃光了大马林鱼,老人拖回去的是一副光秃秃的骨架……

在生活中,我们碰到了困难,也许会去面对;也许会望而却步。比如说刘伟,他小时候双臂就已残废,但他并没有向挫折屈服,而是天天练习用脚写字、吃饭……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用脚弹钢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是啊!当我们碰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还不如鼓起勇气和精神,以坚强的态度与厄运抗争。老人不也是这样的吗?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

我读过许多故事,故事的结局大多都是美满的。可我知道有一个故事的结尾不是美满的,那就是《渔夫和金鱼》。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老两口靠打鱼为生,过着贫困的生活。有一天,渔夫在打鱼的时候,打上来一条会说话的金鱼,说:“只要你放了我,我就会帮你实现愿望。”

从新木盆到有漂亮的房子,在从漂亮的房子到富婆,又从富婆到想当女王,渔夫的老婆越来越强烈,最后还要当日月星辰的主人。这个无礼的要求让金鱼非常生气,就又让他们过上了像以前一样贫穷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第一,人不要太贪婪,贪婪会给自己带来不幸。第二,靠别人得到的幸福是短暂的,而靠自己的劳动得到的幸福是永久的。

我现在的幸福是爸爸妈妈给我的,随着爸爸妈妈工作环境的变化,我们家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我们住上了宽敞的房子,我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这些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和靠自己的努力所得。他们用勤奋创造了幸福地生活。今后,我也要努力学习,吸取渔夫的教训,不依赖他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3

寒假里,我在家里读了一本书。书中有一个小故事,名叫:农夫和鱼。主要内容是:一个渔夫,他家里很穷。有一天,他去海里捕鱼,突然,渔网动了,渔夫用力一拉,一条全身金光闪闪的鱼被拉了上来。那条鱼突然说道:我叫比目鱼,是一知会魔法的鱼,只要你放了我,我就可以实现你任何愿望。农夫吓了一大跳,一只鱼竟然能说话。便半信半疑的放了这只鱼。回到家,农夫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妻子听,妻子让丈夫跟比目鱼说,让自己穿上美丽的衣服。于是,农夫只好去海里找比目鱼,来到海边,农夫大叫道:比目鱼快出来,我妻子要许愿望,比目鱼说:你回去吧,你妻子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回到家,妻子真的穿上了美丽的衣服。妻子见了还不够多,又让丈夫去许愿望,一连好几次向比目鱼许愿,比目鱼终于怒了,说:你回去吧,以为你妻子太贪婪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农夫回到家后,只有一个破草屋和伤心的妻子,从此,他们又过着贫苦的日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太贪,要不然到了最后什么。

一个人说过:贪婪的人,没有好报应。 五年级:孤独寂寞1990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4

今天我读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渔夫的妻子》,我读后深有感触。

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渔夫很穷,他和他的妻子住在一艘岸边的破船上。他们靠渔夫打鱼为生。有一天,渔夫去打鱼。他打到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对他说:“放了我,我可以满足你一切愿望。”渔夫心肠好,就把小金鱼放了。他回家告诉了妻子,妻子说:“你去找它要一间茅屋。”渔夫去找小金鱼要,小金鱼实现了他的愿望。可渔夫的妻子又想要一座二层小楼。小金鱼也满足了她的愿望。她又要了一座很豪华的房子。她还是不满足,有想当皇上。她当上了皇上,许多人吻她的脚,给她磕头。她居然还不满足,又要当玉帝。当渔夫再去跟小金鱼说的时候,小金鱼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你回去吧。”渔夫回到家里,发现他的妻子又坐在了那艘破船里。

为什么他的妻子到最后连一间破茅屋也没有捞到?因为她太贪心了,她一件又一件的要。如果她不那么贪心,她可以安稳的住茅屋、住二层小楼。那样,她就不会像现在一样一落千丈。她最初的愿望只是想生活得好一点。她最初的连想都没有想到,她会从皇上变得一无所有。人们都会有贪心,目的只是想过得更好一点。可有升就会降,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当今社会上,也有许多人像渔夫的妻子那样。他们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奢好,受贿行贿,触犯了国家的法纪。虽然以前得到的很多很多,但纸包不住火,终有一日会东窗事发,那时候就身败名裂。不是一样也什么都得不到吗?

同学们,做人不要太贪心了。一定要记住,适可而止!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5

关键词:“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生态隐喻 生态价值观

一、引言

语言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导致语言变化的触媒之一就是隐喻。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被归属于比喻,即:涉及词语在使用中的各种意义的象征。它寻求的是“言外之意”,是新意义的构建。文学的生态隐喻(metaphor),即: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解释文学以及文学与”文学的环境”(精神圈)之间的关系。生态隐喻是动态的,强调的是本体(与生态有关的人或物)与喻源之间的互动力及本体之间的互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暗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并由此折射出某种生态意义。因此,在解读普希金的著名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我们会发现,故事中千姿百态的隐喻反映的不仅仅是人性弱点,还有更加发人深省的生态价值观。

二、生态隐喻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意义体现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普希金童话诗中最优美、最为读者喜爱的故事。本文从生态隐喻的角度,研究和阐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渔夫、金鱼、老太婆以及大海所隐喻的生态意义。

我们可把渔夫和老太婆看作是人类的生态隐喻象征,而金鱼和大海则是自然的生态隐喻象征。在整篇故事中,出现的均是实际的本体,如:金鱼、渔夫、老太婆、大海等,单纯从表面理解是不会产生隐喻的,这就需要读者从本体背后挖掘其中深刻的生态隐喻意义。因此,若进一步分析其隐含的生态意义,则可解读为:

本体1:老太婆-喻体1:人类权利,人对自然驾驭的生态隐喻象征。

本体2:金鱼-喻体2:人化自然的生态隐喻象征。

本体3:大海-喻体3:被奴役、剥削的自然的生态隐喻象征。

本体4:渔夫的隐喻象征就复杂得多,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发展的纽带,人类特权的傀儡,是人类最直接与自然接触的象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凌驾,只不过被他的弱者地位所掩盖,实际上事因之而起,也因之而灭,他所象征的生态隐喻就是人类最初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先驱。

三、生态隐喻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情节反映

1.第一幕:平静的生活。

金鱼出现之前,渔夫与老太婆平淡地生活在海边,过着男“捕”女“织”的普通生活,是一种原始状态下的人类原型,没有奢求渴望,人类通过劳动自给自足,过着清贫而安逸的生活。

“他们住在一所破旧的泥棚里”,贫苦但满足,“老头儿撒网打鱼”,“老太婆纺纱结线”。此时,隐喻“老头”“老太婆”代表着原始状态下无知无欲的人类。同样,此刻的“自然”大海,也是“蓝色”的,平静温和,人与自然就这样在一个生态圈里和谐共存着,互相依赖。人类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被人顶礼膜拜,生活在其中的人甚至试图与之相认同,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渔夫和大海就分别代表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谐共处。渔夫以大海而生存,二者真实地感受彼此的存在。这种抒情的田园生活是诗意的,都是大自然给人的强大的美学和情感上的体验。

2.第二幕:生命中的奇迹。

在这一幕中,渔夫依旧出海打鱼,延续着以往的简单生活,但这种生活也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生活常常因为自然的神秘博大而产生变数,“渔夫撒了几网,捞上来的都是海草,并不像往常一样尽是活蹦乱跳的鱼儿”,人与自然首次出现摩擦,但在最后一网时,出现了一条小金鱼。到此,故事的主要角色已全部出现,金鱼则是大自然的另一隐喻象征,但这一隐喻象征被人性化了,成为人化自然的隐喻象征。此时,金鱼就成为喻源人化自然的载体,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特权。

故事中,金鱼开口讲话,人类把语言特权赋予自然,使其也具有了人类特性,这本身就是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体现,“金鱼讲话”也隐喻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金鱼成为喻源人化自然的载体。“放了我吧,老爷爷,把我放回到海里去吧,我给你贵重的报酬:为了赎身,你要什么我都依。”语言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原始背景的沉默,也使人类得以进化,发展了潜在的语言能力。但此时,人类语言并非功利的,而是一种人类试图与自然沟通的工具。渔夫听了金鱼的话,怀着敬畏的心情把金鱼放回大海,并珍重地说“上帝保佑你!我不要你的报偿,你游到蓝蓝的海洋去吧,在那里自由自在的游吧。”渔夫就把大海、金鱼视作平等的自然,并试图通过语言与它们交流。虽然沉默的自然“拥有”人类语言并不合常理,但使自然主体更加有活力,更能表达自己,与人类发展成为平等的交流对象,人类依旧把它们当作活的生命体来敬仰、保佑,这隐喻着人类发展初期,人类与自然依然和谐,只是金鱼对渔夫的承诺,及渔夫的善举,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另一种不和谐的关系。

3.第三幕:人对自然的凌驾。

金鱼的开口讲话隐喻着文明对生态的入侵,人类也因语言的产生而史无前例地深刻洞察自然界,开始利用人与自然建立的那种特殊关系。“渔夫回到家里,把这件奇事告诉给老伴,老太婆却指着老头骂道:‘你这个傻瓜,真是个老糊涂!不敢拿金鱼的报酬!哪怕要只木盆也好!’”此时,本体老太婆的喻源-人类对自然的凌驾-也在与老太婆的互动话语中显现出来。老太婆的这番训斥也隐喻人类最初探寻自然界的谨慎,大自然此时对人类而言依然神秘陌生,人类开始潜意识地去探寻自然,以求能获得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只木盆”。

“于是,老头走向蓝色的大海,看到大海微微起着波澜”。可以看出,大自然此时依旧是原始状态,“蓝色”而“微微起着波澜”,平静而温和。老头向金鱼诉说了老太婆的要求后,金鱼感恩知报,“泥棚里果然有了一只新的木盆。”可见自然对人类是没有功利心的,是单纯而无知的,完全在人类的支配下,奉献自己的所有。此时,“木盆”要求的满足,隐喻人类最初探寻世界的成功,尝到了以往大自然所给予的不曾有的甜头,人类无意识中的欲望因此也被激发了。在拥有了“木盆”之后,更大、更多的欲望便在人的无意识中被挖掘、被放大,因此,又奢求“木房子”,住“宫殿”,做“贵妇人”,当“女皇”,直至当“海上女霸王”。然而,慷慨的自然不计报酬地为人类默默奉献着,而人类却在欲望的驱使下,通过语言与自然彻底决裂,成为凌驾自然的主人,开始对大自然开发利用,人与自然之间发展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主仆关系。人们改造、重整自然的欲望无限膨胀,与自然出现了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

就此而言,故事中的渔夫就充当了人与自然之间斗争的桥梁、纽带,欲望膨胀的人类为实现自己更大的追求,向自然索取,若得不到满足,则会想方设法与之斗争,“渔夫” 便成为这种抗争下的另一种隐喻:人类的傀儡。

四、结语

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各本体都在与自身喻源的互动中得到了新的生命及新的诠释。老太婆在人类统治的喻源下开始了对自然的利用和凌驾;金鱼也在人化自然的喻源下开口讲话;大海成为被凌驾的自然而喜怒无常;渔夫也在其复杂的喻源互动下成为人类的傀儡。另外,在这四个主要本体之间的互动下,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生态危机的画面,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真实情景。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统一,但人类在掌握话语权后却跳出了这个平衡体,企图利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改变、支配自然。

参考文献:

[1]梦 海、冯春译:《普希金童话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刘 玉:《美国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述评》,《外国文学研究》,。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谢之君:《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外语与外语教学》,。

[5]余晓明:《论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5 608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