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1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多媒体技术在C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C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多媒体应用可提高编写C语言程序的逻辑思维能力

C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使学生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总结规律。在课件的制作中,可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学生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乐曲,让学生在专心致志的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如在讲函数概念时,可设计插入一个五子棋的游戏,使同学在跃跃欲试的同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对函数功能的认识从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函数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幻灯片画面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C语言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连续,贯通。适当地对个别事例做好演示的连接,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混乱。

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可以用数的交换贯穿函数整章,在制作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多个数在交换时的不同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函数的存在,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

C语言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C语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C语言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指针的使用中,学生对指针很难建立起直观印象,对指针的应用更是把握不定。在设计这一部分课件时,可采用动画显示指针的存储方式和执行动作,例如,先用两个抽屉存放钥匙开锁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指针在传送数据时的动作特点。可以使指针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表达指针将要传送数据的位置,加深了学生对指针的特征的掌握。

多媒体也可应用于C语言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学生在高职阶段对C语言掌握有两大难点:逻辑思维的转变与实际问题解决。以往教师对这两个难点很难解决,面对枯燥的C语言操作界面很难解释清楚C语言对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可以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并可多次重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例如,广告灯设计,可以借助单片机进行实物展示,突出C语言实际应用的特点,促进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

2多媒体技术在C语言教材设计中的应用

在高职C语言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C语言素养和应用能力。

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在设计课件时应从以下方面考虑节奏情况:

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以往的C语言教学课件因程序化太浓,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潮。而用 PowerPoint2003自编课件,灵活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是可以做到的。如对“结构体概念”设计可采用问题情景:放一个关机订票的电影片段,然后向学生提出在整个影片播放过程中,如何实现对登机人员身份资料的查找?如何才能实现资料的快速查找,有多少种方式?让学生集中精神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对结构体的认识和使用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技巧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幻灯片中,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同学能掌握学习C语言的重要方法。

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师生感情

课堂45分钟,学生眼睛盯着荧光屏容易产生疲劳感,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情商。在课件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加入情景问题。如在“分支结构”的课堂设计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小的心里测试问题,以这样的情景,使学生区分什么是单分支结构、二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在师生讨论和操作、分析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C语言中分支结构的作用,又可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3多媒体C语言教学软件设计思路与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关键。本文根据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提出在C语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步骤。

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课堂教学中探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多媒体在C语言教学中体现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和C语言教育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在多媒体应用中,根据目前市场上发行的多种工具软件,结合学校的现有硬件设备,可以选定Office 2003中的PowerPoint 2003软件,利用PowerPoint 2003的演讲演示和新增加的扩展功能配合课堂教学,达到培养学生C语言思维、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在多媒体的应用中,除了软件的选择外,还有课件的制作,选择 PowerPoint 2003作为制作课件软件,主要是 PowerPoint 2003有强大的通用性、易操作性和课件制作的简单性。PowerPoint 2003 面向Web,包括用于即时制作网页的Html选项,能提供50多个模板,它能和Internet Explorer极好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了ActiveX技术,可方便地从硬盘或网络上调用其他课件。

在PowerPoint 2003中制作一张幻灯片只要十来分钟,而且其精美程度是普通的胶片难以达到的。在C语言教学中一般一堂课制作5至8张幻灯片,用程序连接可达十多张幻灯片,还可用网络连接其他课件,使课堂上的知识容量大大加强。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是多媒体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关键。在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教学的媒体上选择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媒体,但多种媒体临时性拼接往往使教师应接不暇。而采用PowerPoint 2003可以把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录音等媒体利用超级链接组合在一起,通过幻灯投影方式在课堂中应用,收到较好效果。同一张幻灯片中的信息,可通过动画设计使图像、声音、文字、图表等按照一定顺序出现。

多媒体C语言软件制作方法

制作新的幻灯片时,可以从50种自动版式中选择任意一种,每种自动版式的版面设置各不相同,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选用。例如,有一种版式提供标题、文本及图表的占位符,另一种则提供标题和剪贴画的占位符。如果要创建新的幻灯片,单击“常规任务”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要在标题或文本占位符中输入文本,在该处单击可直接输入。教师可以让每个C语言题目或C语言提示单独出现,或者让其逐个出现。也可设置每个C语言题目或C语言提示出现在幻灯片上的方式(例如从左侧飞入)。

PowerPoint 2003中还有一项新功能,可以让图表元素呈动画效果。先在幻灯片视图中,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再单击“播放设置”选项。设置幻灯片放映时播放声音或影片时,可先在幻灯片视图中,选择要设置选项的影片或声音图标,后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再单击“播放设置”。动画幻灯片上的文本、形状、声音、图像和其他对象,这样就可以突出重点、控制信息的流程,并提高课件的趣味性。

课件中可设置超级链接,以便在幻灯片中移动,或跳转到其他幻灯片和程序中,如连接到Web或其他资源。

多媒体C语言课件的设计思路与步骤

制作课件时一般采用以下具体步骤:

(1) 设计课堂教学的思路,建立相关要素分析表。

课题:教学内容、学习水平、教学目标、教学媒体

要点:构成(知识)、事实、概念、原理、观察、推理、其他(能力)、识记、理解、应用、综合

幻灯片:图片、音乐、影片

(2) 建立文档,设置模板。

(3) 按照教学目标制作幻灯片。

(4) 设计多媒体动画与程序连接。

(5) 课件调试与格式转换。

(6) 及时对课件评价与修改。

4小结

在多媒体应用于C语言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1) 各种软件的配套与硬件的兼容。国外有一定数量的C语言教学软件,但因软件的配套与硬件的兼容问题而无法使用。

(2) 学生信息的反馈。在多媒体应用时,PowerPoint 2000虽能做到丰富C语言课件的内容,但人机对话功能发挥不够,若学校设备联入校园网或每个学生都能自己熟练操作计算机,学生的信息反馈能很好地解决。

(3)C语言推理、论证的培养。在目前计算机技术中,计算机优势在文字、图形等信息的传输与处理,对C语言符号的处理以及C语言中常见的推理、论证有相当的难度,C语言教学智能软件笔者还未了解到。由于技术原因,教师在中学C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用多媒体代替的。

如何在高职C语言课堂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何设计出高水平的C语言课堂教学课件,采用何种适应C语言教学的设计软件,是C语言教育工作者、CAI专家、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共同研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2] 谢乐军。 程序设计及应用[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3] 彭雪峰,冯小平,姜鑫焱。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版,2007(1).

[4] 赵拥华。 关于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

[5] 吴敏。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推进C语言教学发展[J]. 中国电力教育,2007(9).

[6] 柯晓华。浅谈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

[7] 赵子江。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M]. 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方加娟,李红霞。多媒体辅助教学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6.

[9] 潘爱武。 多媒体教学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教文汇,2007(9).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C Language Teaching

ZHAO Hong-k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Guangdong Zhaoq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qing 526020, China)

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2

关键词 C语言;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引言

C语言自诞生到现在都是国内外比较推崇的一种计算机语言,教学中常常采用它。目前C语言作为比较容易掌握和使用、语法简单的基础语言,已被广泛应用于程序设计人员的编程和计算机语言的教学中,其除了具有丰富的功能、强大的表达力,还具有高效率的目标程序以及灵活的可移植性等特点。如今,《C语言程序设计》是很多院校计算机、电气自动化、电工电子、通信等专业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与其他课程也起着链接其它多门课程的前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分析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谈谈几点体会。

1 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一直有一个传统,上来就介绍语法,然后给出一些相应语法的应用案例,编写简单的程序,即讲即练,缺乏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知识的应用,学生即使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是自己却写不出程序。在此,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并归结如下。

(1)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初学者尤其是青年学生一般认为C语言用处不大,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同时很多C语言的教材界面不够友好,上机实验环境大多是Turbo C或Visual C++,没有图形只有字符, “不好看,很枯燥”是大部分学生的初识,不像VB或者C#等一些“所见即所得”的语言,可以随意设计界面。所以部分学生认为已经过时,更甚者鼓吹“C语言无用”论。导致不少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教材例子选取不尽合理。目前我校C语言课程选用罗朝盛所编著的《C语言程序设计》一书作为教材,这本教材整体来说比较通俗易懂,对初学者来说学习比较容易上手。但本书选择的例题比较单一,教师若不自己备课时单独准备一些好的案例,则容易使同学产生枯燥、无趣的感觉。有的同学甚至发现C语言课程上机时,还可以玩游戏,作业可以互相抄袭,结果大大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集中式的讲述,比如说C语言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部分,不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也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语句的语法讲的太多,注意事项一堆。C语言的语法要求较为严格,在教授给学生时,有的老师讲的太多,并且也罗列了很多的注意事项,就会让有些学生听讲时感到特别难受,失去学习兴趣。

(4)对于实践教学[1]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C语言的实践性可谓非常强,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实验课前没有下发任务工单,实验环节不清楚。学习较好的同学完成上机内容后就干别的,没有更加深入地思考;而学习差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难以完成上机任务,慢慢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加之有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够,没有用心去管理和引导学生,不能及时制止上课玩游戏的现象。结果导致有的学生连最基础的操作都做不来。

2改进措施探讨

根据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是学生对C语言课程的地位认识不足,第二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学习兴趣,即一个人在遇到或者假想遇到一个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又一心要解决好,所产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兴趣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不光来自一种责任和使命感,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还让人对一些客观事物产生爱与热忱。为此,我们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设疑,多给学生一些障碍,让其合时宜地“发现问题”、带着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分析问题”、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地“解决问题”,当一个问题迎刃而解时,另一个问题又及时地被“发现”。这就需要C语言教学工作者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上日程,重落实。

从小案例出发,明确C语言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具体讲解C语言的入门知识,用心设计第一堂课。第一堂课的设计,关乎学生对C语言学习的第一印象,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用途和需要学生掌握的难易程度。生动有趣地讲解C语言的发展史以及它的广泛用途,深入浅出地举几个简单的编程实例,展现C语言的魅力所在。设计简单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知道打游戏好玩,编程序更有的玩。这样自然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C语言的兴趣,他们也就不会失望地摇着头说:“太难了!”,从而克服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活跃课堂气氛

C语言中具有非常复杂难懂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这是本门课程的难点但也是重点。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多加练习才能掌握要领。而同学不愿意题海战术,所以可以添加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因素,比如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小组点评等。这些教学环节的渗入,使学生的难点变为共同激励的一种探索,做出来的同学会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做不出来的则会参照做的好的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也不至于有很大的挫败感。同时小组合作可以增强同学的团队协作能力,巩固新知又兴趣盎然。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孔子说,好学不如乐学。如果能创造同学之间乐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一种“不可自拔”的学习状态,则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据研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人奋进,催人追求真理,有利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开发人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多于敬畏的时候,也会导致积极性下降,被动听课,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跟不上节奏就厌学甚至自暴自弃。所以老师的课堂应该充满和谐,拒绝枯燥,少讲授多练习,课堂管理的时候与学生多交谈,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害怕或者不喜欢这位老师,要想让他对这位老师的课程感兴趣,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首先信任学生并取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爱屋及乌”地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其次,要营造最好的教学环境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做的到的,需要老师课下精心设计,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课堂变为有血有肉、充实活泼的课堂。“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3]。教育心理学研究,相容的师生关系,加上有感染力的课堂,佐以强大的专业优势,可以将一堂课上得精彩满堂。另外,应该彻底改变传统的“老师出汗满堂灌”的强制式教学方法,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将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比如分组探究法、情境模拟法、陷阱反推法、演讲法等,是学生感知到探求知识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培养创新思维

C语言是初学者直接对话计算机的中间媒介,它跟其它课程不同的地方,不光要理解基本概念,更要学会动手实践,活学活用。如果一些计算机语言没有经过上机调试,直接编程,然后拿给老师批改,我们就无法通过调试看到是否有一些习惯性错误的小细节,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C语言程序设计具有典型的实践性,必须在调试之前下发任务工单,熟悉实验要求,理清设计思路,独立完成编程,并认真反复检查有误疏漏。上机前检查基础语法再将编好的程序输入计算机。验证与调试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一些问题,告知学生戒骄戒躁,心平气和地分析问题关键,解决思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不要一味帮助解决,也可以让小组互相帮忙检查错误教师引导、鼓励,并且不压制学生的创新。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或者学生一帮一结对辅导。完成指导后,让能编程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将遇到的问题分享给大家,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磨练了学生解决难题的意志力。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检验了学习成效[4]。

借助计算机网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挂到教学网站上,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并且给学生辅导答疑,既增强了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再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在互联网上找一些小题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当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更大了。

3结束语

C 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开端,是激发学生程序设计兴趣、培养基本程序设计思想和观念、初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此分析了传统C语言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认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教学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谭浩强。 C 程序设计[M].第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3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软件开发;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董晓丽(1976-),女,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山西 太原 03005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17-02

一、教育技术专业概述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教育学和技术学相互交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学科。目前在我国开办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已经从师范类院校扩展到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多数高校将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方向之一定位为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该方向着重培养多媒体素材的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人力绩效开发与知识管理方面的人才。就专业培养方向来看,各类软件的设计与开发都要求本专业学生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实践)能力,也即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所在院校为理工类院校,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学生普遍感觉大学四年学了众多计算机类课程,到毕业设计的时候还是不会编程,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才开始边学编程技术边做毕业设计题目。究其原因,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不可避免地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课程开设庞杂,开设多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类课程,知识体系有广度没有深度,导致学生学而不精;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教学内容不连贯或者重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编程能力差;核心课程知识陈旧,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应用需求脱节,与现实的计算机发展技术相脱节。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并建立适合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类课程体系,切实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目前重要的课题。

教学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因此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设置计算类课程时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其次要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避免前后脱节;再次应注意同市场需求以及计算机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开设的课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最后突出实践能力,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才的培养本着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念。

二、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软件开发类课程体系建设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门编程语言,熟悉相关开发方法、工具和平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鉴于目前主流的编程技术有。NET和Java编程,建立以“C-C#-Java”语言类课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从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也是目前阶段开发应用程序的首选语言,但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直接接触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大学第一学期仍然选择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有了C语言的基础,跳跃到C#或Java就十分容易,因为许多语法是通用的。C#是从C/C++派生来的一种简单、现代、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由Microsoft公司设计运行于。NET框架之上,它具有语法简单、表达力强的特点,对于低年级且又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该语言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在第二阶段选择学习C#语言。Java是一种可以编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自1995年由Sun公司推出,就迅速成为全球主流的编程语言,Java基本语法规则和C语言类似,优点之一是去掉了C语言中难学的指针,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但是学习Java语言类开发技术较C#语言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这两种编程语言都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并建立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第一学期学习C语言之后,在后续的学期过渡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围绕这三门语言类课程,再设计其余计算机软件开发类课程如何衔接。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体系结构

开课时间 必修课 大型实验

第1学期 C语言程序设计 无

第2学期 C#可视化程序设计 C#可视化程序课程设计

第3学期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第4学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面向对象程序程序设计Java) 数据库课程设计

第5学期 Web应用系统开发(JSP) Web应用系统课程设计

第6学期 Java网络编程 Java网络编程课程设计

第7学期 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 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设计

第8学期 毕业设计

第一学期主修C语言程序设计,掌握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思想。第二学期主修C#可视化程序设计,这里注意的是本课程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C#语言基础介绍,二是。NET技术,可视化界面的设计部分。通过Windows界面的设计,学生获得面向对象的感性认识以及认识到编程的实用性,从而提高编程兴趣,有助于后续学期进行软件开发类其他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主修数据结构,目前数据结构课程的教材有C、C++以及Java语言版,由于到此阶段学生未接触Java语言,所以选择C语言版的,学生可用C语言来实现数据结构中的算法,对于Visual C#.NET掌握较好的学生,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时可选择用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中描述的算法。第四学期主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在讲授数据库编程内容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学期已经学习过可视化的程序设计(应用系统前台界面的设计),即已经掌握。NET开发平台的使用,可以重点讲述利用技术如何进行数据库的操作。第四学期同时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课程,为后续课程打基础。第五学期直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均开设Java语言应用开发类的一门课程,具体包括Web应用系统开发(JSP)、Java网络编程、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每学期均安排相应课程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消化所学知识,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设计、编程能力。第八学期学生主要任务是毕业设计,如果是软件开发类题目,那么学生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主流技术。NET或J2EE来完成。

综上所述,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在大一、大二阶段,掌握C语言结构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C#)、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编程,为专业培养目标打下编程基础,该阶段注重。NET技术开发;大三、大四阶段,掌握面向对象编程(Java)、小型Web应用系统的开发(JSP)、Java网络编程、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该阶段注重Java程序开发。

以上课程体系安排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前两年基本会利用。NET技术进行一些简单小型应用软件项目的开发,如学生对。NET技术感兴趣的话,可以利用大学四年的剩余学期边学习新的课程,边利用业余时间拓展自己的。NET编程技术。学生从第四学期(即大二阶段)开始学习Java相关课程,即Java应用开发阶段,学生利用在校的两年时间主修Java软件类开发课程,学习主流Java开发平台和框架的使用,最后掌握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开发,逐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这样,大学四年软件开发类课程不断线,且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都安排课程设计,通过课内实验以及课程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解决学生学习了众多编程语言却不会编程的问题,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具备独立开发应用系统的能力,从而提升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解析

以下对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作简要阐述。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掌握C语言的基本结构、各种数据类型、控制流程、函数、数组、指针和结构体的语法及语义,使学生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学会用结构化方法编写程序,初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视化程序设计

掌握C#高级语言基础、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Windows界面控件的使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使学生获得面向对象的感性认识,初步拥有Windows应用编程能力。

3.数据结构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线性表、堆栈和队列、广义表和字符串、树与二叉树、图、文件等)、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以及在这两种结构基础上对数据实施的基本操作(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4.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模型、SQL语言、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编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以及运用开发平台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方法,为从事数据库应用开发打下基础。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掌握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抽象、封装、类、继承与多态)、工具类、图形界面编程、异常处理、文件输入输出、数据库编程、Java Applet 编程、开发环境与工具的使用等。着重培养学生对Java 编程思想的体会,为进一步学习Java 语言打好基础。

应用系统开发(JSP)

掌握JSP软件体系结构、运行环境的安装与配置、JSP基础、JSP常用内置对象、JSP与JavaBean、JSP操作数据库、Java Servlet技术,使学生掌握JSP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运用JSP进行Web小型应用系统开发。

网络编程

掌握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基于TCP、UDP以及FTP等应用层协议的Java应用开发,使学生掌握“基于协议”的网络程序开发方式。

企业级应用开发

掌握J2EE的体系结构、Servlet、EJB以及利用开源框架(Struts、Spring和Hibernate)进行J2EE程序开发,使学生掌握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四、实践教学体系

与上述课程体系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每门课程的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内实验部分主要是基础性实验和验证型实验,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都安排大型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需要综合一门或多门课程的内容。C#可视化程序课程设计,体验C#的编程思想以及组件开发原理,利用Visual 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来完成应用系统的设计,初步体会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思想。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并用C语言或C#语言实现。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具体问题,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步骤进行,学生可利用已掌握的。NET技术实现具体数据库应用系统。本课程设计涉及技术和数据库两门课程的知识,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设计以及编程能力的检验。Web应用系统开发(JSP) 针对具体问题,运用JSP技术及JDBC数据库访问技术,利用开发平台实现小型的Web应用系统,主要检验学生运用JSP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ava网络编程课程设计主要检验学生“基于协议”的网络程序开发能力,即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网络编程技术进行基于TCP、UDP、FTP等协议的小型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设计主要针对Java企业级架构开发,学生使用Struts、Spring和Hibernate进行整合开发Web程序。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课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设计和编程能力,完整体验到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为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

五、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改革

1.改革教学手段

采用案例教学法。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开发经验,为了充分调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软件编程积极性,在上课前期就强调应用,精心准备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案例,使学生从接触课程开始就认识到学习编程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建议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课堂教学中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比较强的内容直接在实验室中进行教学,采取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积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参与其他院系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和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这些课题本身就属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研究课题,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不但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实验部分分数比例设置过低,会使一些学生轻视实践环节,所以适当提高实验分数比例是必要的,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六、结束语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动手能力也是当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采取的必要措施。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教育技术学软件开发类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过研究,建立了以“C-C#-Java”语言类课程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突出的是该专业学生实践动手编程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够为教学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文冬,周燕红,原福永。理工类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思路[J].教学研究,2007,30(1):49-52.

[2]伍顺比,姜玲。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8):16-19.

[3]林玉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92-94.

c语言课程设计小结4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关键词:C语言;数据结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设计

1、引言

信息技术急速发展,计算机加工的对象涉及广泛,如图形、表格、字符等,而不再只是单纯的数值。从而诞生了C语言与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两门课程,数据结构的算法需要某种编程语言实现,C是常用的语言,数据结构是对C语言的进一步应用。

2、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关系。C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语言类基础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程序设计中C语言本身的一些语法、语句与程序结构。C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多种类的数据类型、比较强大的图形功能,适用范围较大。C语言课程是所有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基础,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主要研究在计算机上进行储存、删除、修改等数据处理。数据结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思想。

C语言与数据结构这两门课程对于应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密不可分的。从课程内部的知识结构看,C 语言中体现了数据结构的思想,数据结构中应用了 C 语言的知识。

两门课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前面提到,C语言与数据结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就存在着一些弊端,传统教学中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分开教授的,分上下两个学期来完成,数据结构中有些地方需用到C语言中的知识加以支撑,来实现算法与结构。

3、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整合

由于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关系及其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对C语言与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整合,使理论知识能够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且能节省时间,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两门课程应该学到的内容。

若是要进行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课程整合,最主要的就是要从课程的内容入手,只有将内容整合好才能够进一步的完成课程整合。内容整合好之后,在课堂上教授才更加的有条理、紧凑,便于学生对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与掌握。

从教材中可以看出,C 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课程中知识点有重复的、也有相互关联的。因此课程制定要化散为整,去掉重复的内容,使知识能够合理的贯通,达到良好的教学的效果。

这门课程还是需要分两个学期来讲,第一学期注重语言基础和简单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使学生能够对C语言数据结构的算法知识有相当的了解、会进行简单的算法实现。第二学期注重算法实现和设计,同时介绍C的高级应用。

4、整合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采取以教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的教学显得较死板,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在进行课程整合后,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课程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课堂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要达到的课程要求或标准,同时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它的三个维度来设定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要能够非常直观的体现学生学完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之后要达到怎样的标准,学生应该具有哪些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整合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要更加的丰富多彩,课堂上既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也对学生进行动手训练。因此在整合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教学活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利用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把多媒体、PPT课件、Flas等运用到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兴趣驱动案例教学法,将与课程教学过程相关的案例引入到课堂当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动机。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课堂的学习。

(2)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

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来扮演相应的角色,使学生体验每个变量的变化过程,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由于表演更加的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观看的同学愿意去关注,参与表演的学生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程序,使同学们能够自主的去探究知识,学习知识。

(3)进行课堂讨论,项目驱动式教学

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进行讲解,互相讨论,老师在课堂中只起到引导、指导、监督、评价的作用。可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把同学进行分组,根据每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给学生留一些小的项目,使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不仅起到复习的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等。

5、整合后的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仍是分两个学期来上,第一学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理论的知识,因此可以用平时成绩加期末的书面考试成绩来考核。第二学期主要是对编程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考核时要以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主体。最后对两个学期的考核进行综合,从而对学生的两门课程作出合理的评价。

6、总结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关系及其两门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语言与数据结构进行课程整合的思想,针对C语言与数据结构整合后的课程内容、目标,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从而提高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景凌凌。高职教育多元课程评价视野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2013.

65 57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