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传人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龙之传人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龙之传人1

关键词:客家民俗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游大龙 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93-03

为探讨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在福建闽西的发展情况,2011年12月-2012年5月,笔者在福建省连城县进行了总计近5个月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福建省连城县是客家人聚居和发祥之地,客家民俗文化积淀深邃、源远流长,不仅物质遗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姑田游大龙,从明朝一直沿袭至今。2008年7月“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其中姑田游大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2月6日姑田游大龙以米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在清末,民国年间,姑田有12条龙,其中5条最具特色,即邓屋的龙“老得好”,中堡的龙“长得好”,华坑的龙“高得好”,下堡周、黄两姓的龙“画得好”,城兜的龙“抬得好”。但是,由清代、民国时期的11个村12条大龙逐步减少到现在只有剩下中堡华、江两姓交替游1条龙,致使沿袭几百年的姑田游大龙活动濒危境地。姑田游大龙深刻地联系着连城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是福建闽西连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闽西历史发展的见证,是闽西文化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从整体的角度对姑田游大龙进行整理和挖掘。

1 客家民俗体育概述

《辞源・客家》中说到:“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赣、粤、闽等省交界地区,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由于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或是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学者们对民俗体育的理解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至今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和以及研究宗旨,这里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界定为在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当地的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长期流传的,具有闽西客家地区特色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体育活动形式”。

2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调查分析

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姑田镇坐落在福建连城之东部,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可谓山岭重叠,峰峦纵横,溪源密布。全镇面积平方公里。姑田全镇14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21159人,绝大多数为汉族。镇区距连城县城区有34公里。姑田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炎暑,夏无酷热,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便捷的交通,素有“东方门户”之美称,故商家云集,经济发达,在明清时期已被誉为“金姑田”,即姑田三宝:“大龙”、“宣纸”、“西山字”。其中当地出产的宣纸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曾是清代奏折上疏的御用纸。姑田人民为了祭拜各路神明,在纸乡姑田,建有各种寺庙。其中客家公王第一庙,始建于嘉靖元年(1510年)。此外,还建有关帝庙、公王庙、观音庙、碧岭庙、土地神等。连城姑田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姑田游大龙的产生、发展和流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历史渊源

姑田镇“游大龙”活动的起源在资料与族谱的记载上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编撰,原始记录大多失传。因此,对其起源还需综合村民口述、地方志以及族谱等加以考证。经过调查,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村民的口述都大致认同一种起源,即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年间,相传邓屋八世祖邓应公明代出任潮洲府检校,后定居于潮,其弟邓恭公仍居姑田邓屋。后来邓恭公的子孙常到潮州去探望梓叔,邓应公的子孙也常有回姑田祭祖。两地宗亲关系自不待言。明万历年间邓恭公子孙在潮州看到有人舞龙,便将其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龙”便在姑田邓屋出现。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是任何文化实体在传承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若无传承内容这个主体的存在,任何传承方法和传承模式都是空谈。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城姑田游大龙的扎制工艺

制作材料以衫木板、毛竹、牛皮、连城宣纸为主,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所以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大龙的制作主要包括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备插袋布15道工序。姑田扎大龙的技术和工艺是历代相传的,龙总是自己扎,自己糊,自己画,自己擎,一代接一代,大人制大龙,小孩则制小龙、游小龙,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大龙的制作程序是很有讲究的,先是备好龙板,一般采用衫木板,龙头、龙尾和龙腰板都有不同的尺寸要求。龙板两头各凿一个5厘米的圆洞,用来连接龙腰时穿插龙棍使用。接着用竹篾制成大龙的筋骨,然后按照设计好的规格分别扎好龙头、龙尾、龙腰(每节一拱)。其中龙头龙尾的篾圈规格与龙腰不同,且龙尾要配上活动翅,扎两个大爪。龙爪只有四个趾,不能扎五个,据传扎五个趾会冒犯天子,俗称天子是五爪金龙的化身。整条龙扎好后,接着有扎龙蛋、糊表、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等工序,这样一条龙才算制作完整。

(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习俗

姑田游大龙从表面看似乎并非难事。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从头到尾不但要动用浩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它的步骤部署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就习俗来说,“姑田游大龙”活动一直保持着“开天门”迎接“公爹”(“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祭龙仪式的习俗。通常年三十子夜(年初一的子时),本地有“开天门”的习俗,由龙头组成的锣鼓队,迎接“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大的用轿子抬,小的用手抱,放置不同地方,整夜都是人声喧嚷,灯火通明,直闹到天亮。正月十五这天最为隆重,铳按一定规则的作为指挥的信号,当日接的是“出案公爹”,先驾到龙头处,随后是到龙尾处,此时擎龙腰的人在近龙的腹部开个开关自如的孔门,并装上蜡烛和“油香”。其次是祭龙仪式,摆香案、点龙烛、作揖、行叩礼。主祭人是辈分大、福气好的长者,衣着整齐,虔诚肃穆。祭毕燃放礼炮和神铳,随后才出龙、游龙,最后烧龙。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

(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动作和艺术风格

姑田游大龙时推时挤,时走时伏,一身都要运动,通身用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村外田野间,可以说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姑田人民吃苦耐劳,英勇刚毅的精神品质。姑田大龙的龙头高度为米,长7米、大直径米,龙口大张,内含一颗直径为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就姑田大龙的龙头就有十几人分班侍候,龙头上结有四条棕绳,两前两后,由四个人向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以保持平衡。龙腰则边走边“驳桥”(即联接),“驳龙”时要选择特殊的地点,平路不行,一定要选在斜坡处。龙驳好之后,桥与桥间用短绳子系在一起,伴随一声叫喊“起脚”顿时全部举起,此时动作一定要一致,不能有偏倚。每节龙腰由每户精装后生撑举,撑举者脚迈稳实八字,时推时挤,时走时伏,沿每家每户门前而过,随后再向村外田间尽情舞弄。若执龙者体力不支,旁边随时有人顶替。龙尾则跟在龙腰之后边走边停。大龙所到之处,不论远近,家家户户点松明,鸣礼炮,祈盼与神龙相会,祷告新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十四夜当晚也是游龙技术的高潮,龙头由外到内,由大圈到小圈,缩小到龙头咬着第三节的龙腰,名曰“咬三胯”。此时的龙姿一层高过一层,犹如一座光彩夺目的宝塔,令人赞叹不已。随后龙头又由内向外,由小圈绕大圈,龙尾进入最中间,此时犹如一个盘绕的大龙,多彩多姿的场面令人流连忘返。第二天,继续游龙,游到最后庵门口逆时针由外向内绕圈子,圈子由大到小,叫“龙头入囊”。然后龙头顺时针由内向外绕圈子,叫“龙头出囊”,此时龙腰边游边拆“桥”至拆完,随后龙尾和龙头一起拆。最后是烧龙,拆龙动作要快,先卸龙头,再卸龙腰、龙尾,成堆燃烧,龙珠留作纪念。抬龙板的人对龙板爱之如宝,他们抬着龙板争先恐后地跑回家,相传谁先到家谁最顺遂。

3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模式

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

普查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目前关于客家姑田游大龙的文字记载较少,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普查,将各种民俗文化事项记录在案,才能保留客家姑田游大龙活动的原真性,才能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为此,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普查就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流行中的各类民间舞龙的分布情况,舞龙的形态、优秀的传承人,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分级分类,规范建档。

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二是经济扶持。前者是“搭架”,后者是“输血”。就姑田游大龙而言,从1980年恢复姑田游大龙开始,仪式的举办都是由华氏和江氏族人自发组织的,资金也是村民按人口比例筹齐,姑田镇委员会只是在管理上给予了适当的支持。由于大龙的规模、数量及制作工艺等要求,每年活动都受经费的限制,导致无法充分表现这一优秀民俗的应有魅力,特别是在规划、抢救、保存、整理、传承等方面经费制约较大。为此,要让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保护传统民俗原味的情况下,完善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间资本在政策的指引和保护下,合法、有序地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并取得民间资本参与者、被保护对象、文化部门和社会等多赢局面。

以传承人为主体,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人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体,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老一辈掌握技能者多相继离世,掌握该项活动技艺的人已屈指可数,尤其姑田大龙的扎制工艺人才匮乏,现在的扎制高手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对扎龙和游龙技艺兴趣不高,且工艺技巧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口耳相承,鲜有文字记载。现在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呈现出传承人年龄结构老龄化,这对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今天,我们在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时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传承杰出人物及其接班人”。因此,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当务之急。首先,为避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致使民俗体育活动失传,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其次,通过对传承人学习培训的组织,提升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再者,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参加各种民俗类的技术交流会,与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传承人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民俗体育提供理论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每年的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活动都会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若将客家元宵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以商业带动客家地区的发展,将会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就姑田游大龙而言,首先,可建玩耍龙灯棚区,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耍龙灯,也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其次,可建立大龙制作及作品展示区将其姑田大龙制扎成工艺品拿到展示区出售并当场制作演示,可吸引游客当场亲手制作。

龙之传人2

[关键词]金塔县;小叉庙塔;陈来全;全真道;龙门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39-04

小叉庙塔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古城乡上东沟村西,属金塔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叉庙遗址的组成部分。①其形制为土坯砌筑的喇嘛塔,相传塔内葬有道士陈牙机之躯,②应属道士墓塔。经查阅资料和现场核对发现,金塔县两次参与文物普查的同志对小叉庙塔题记砖存在误读。现撰此文,以期对甘肃河西全真道龙门派传播情况研究有所帮助。

一、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

有学者将此塔塔主定为陈牙机,依据是塔体上发现的两块题记砖或塔主牌位砖,砖上文字为“仙翁长来字通真执皇清遇恩师全城真人之仙迁。陕西省同州府学门徒王连城”。③经检对实物与照片,发现他们所录文字并不准确,“长”、“遇”、“迁”实为“派”、“羽”、“逝”的误录,所谓“牙机”可能为“来祝”二字,而且第一、二行中文字窜行混淆,第三行后六字缺录。

该砖为两块,磨光拼接,砖上文字为楷体阴文,共三行四十二字:“仙翁派来全字通真号来祝 皇清羽恩师陈真人之仙游 陕西同州府府学门徒王连城复城 姓名赵复明立。”首行十一字揭示塔主身份:属道教“仙翁派”,名为“来全”,字“通真”,号“来祝”。中行十一字稍大,表明塔主亡故,同时揭示了三点重要信息:一为清代人;二姓陈;三因是高道,故称“真人”。可知塔主为清代仙翁派道士,名陈来全,字通真,号来祝。第三行十八字略小,表明与道士有关的两人:一是门徒王连城(法名复城),二是赵复明,均为其弟子。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认为,塔主牌位砖中“羽恩师”即“遇恩师”,也就是说“羽”为“遇”的误写。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实际上,“羽”字是道教中常用且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字,有飞升成仙之意,唐宋以来诗文中习惯把道士称“羽流”、“羽衣”、“羽客”、“羽人”、“羽士”。道教著作也爱用“羽”字,以示与俗有别。如元至元十四年(1227),安西王授李道谦提点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兼领重阳万寿宫事令旨中说:“高真人(高道宽)率所属道众,修醮告天,屡获灵就,故尝赠以金冠锦服,于今五载。今已羽化,继传者必选其人。”④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说:“昔我长春真君于元世祖时广行戒法,流演太上清静律宝,心心相印,祖祖相传,皆守静默而厌有为,单传秘受,不能广行,是以羽流道师鲜睹威仪,几不知玄门有戒矣。”⑤许多与道教、道士有关的金石文字或碑刻中使用“羽”字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最值得注意的是“羽化”一词,其意义较特殊,是专门用于称呼逝世道士的,如“乐天师(姜善信),年七十八羽化,其夜有青虹贯斗,后葬龙门山左麓”等。⑥词组“羽化恩师”、“羽化先师”也见于部分道徒为其师所立墓碑上,是清代龙门派道士墓碑题记中惯用的称呼方式。因此,笔者以为小叉庙塔塔主牌位砖“羽恩师”中间可能少了“化”字,应为“羽化恩师”。不过题记中“仙游”也是对道士弃世的另一说法。“羽恩师……仙游”与“恩师羽化”意义相同,故少了“化”字。

二、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

笔者认为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有两个依据:一是小叉庙塔主道士陈来全采用塔葬方式,与清代甘肃全真道龙门派传人塔葬风气一致;二是陈来全的名字与全真龙门派传人字辈、命名法相符。

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最兴盛的一个支派,创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时期,承袭了全真教法。道教龙门派传人使用佛教塔葬方式,意在表明他们是兼修佛教,同时也是道教不断吸收佛教某些教义的结果。全国各地全真龙门派道观中普遍存在龙门派道士墓塔。作为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北京白云观是明代以来道教全真教派的第一丛林,也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建筑。据1931年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考察,该观塔院内有住持、监院、律师的墓塔等。⑦陕西楼观台现存有道光四年(1824)龙门正宗第一十六代刘合衣钵塔铭,其中记载刘合为羽化律师张本悟(本名张寿山)建塔立碣、庐墓三载之事。⑧据笔者所知,目前甘肃也存在几处龙门派道士墓塔:其一,两当县张家乡太渠村天心道人塔;其二,榆中兴隆山新庄湾山顶的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及弟子冯阳贵、康阳全墓塔;其三,平凉崆峒山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杨永龄墓塔、第十九代传人雍元兴墓塔、第二十五代传人李信和塔(即映雪山人塔);其四,白银四龙镇剪金山刘道塔;其五,敦煌莫高窟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王圆墓塔;其六,临夏万寿观右侧塔院中的道士塔群,其中有龙门派第十二代传人杨阳旭、杨阳克、王阳宏“三仙塔”等。本文探讨的金塔县小叉庙塔即为第七处,应是新发现的一处龙门派道士墓塔。

小叉庙塔题记砖所记陈真人有名、字、号,其名与清代全真龙门派传人“来”字辈命名法相符。龙门派在传承中,形成了传人命名的《百字谱》,即传人法名均按此谱中选定的字为辈分。关于全真道的宗谱,目前在甘肃所见最早的是白银市平川区福寿山石刻中的清雍正四年(1726)“太上混元宗派图”,全图后落款明标“雍正四年三月初三日给付巩昌府靖远卫人氏龙门派……发心弟子住持吴阳正号尘清”。该文书后列全真七宗立派概况中,首列丘真人一系是按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传承的,这就是全真龙门派的字辈。可惜的是,由于文字泐蚀脱落,图中全真七宗的字辈已不全。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中有完整的《龙门百字谱》,即“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⑨这一相当于偈语的百字诗句。按谱,第一代为“道”字辈,第二代为“德”字辈,依次类推,至第十三代即“来”字辈。由此可知“太上混元宗派图”正是龙门派字辈诗。以此分析小叉庙塔题记砖,陈来全当属“来”字辈,为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而其法徒王复城、赵复明当属“复”字辈第十四代传人。

综合前面的分析,小叉庙塔产生、龙门派真人陈来全羽化时间应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乾隆四十年(1775)纂成的《甘州府志》记载了全真道龙门派在河西传播的情况,其中提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道人易一元募建道德庵,{21}乾隆十一年(1746)道会司魏阳洞、于阳海建修甘州城紫阳宫,{22}易一元应属龙门派“一”字辈,魏阳洞、于阳海应属龙门派“阳”字辈。樊春光先生统计分析,西北地区龙门派平均传续年份每代约年。{23}若以康熙五十三年(1714)有“一”字辈传人为基准,按樊先生的推断,经年左右河西地区当有“阳”字辈传人,而“太上混元宗派图”后确有时任福寿山道观住持的吴阳正为证。从雍正四年(1726)再经年即乾隆四年(1739)左右当有第十三代“来”字辈传人,复经年即乾隆十八年(1753)左右当有第十四代“复”字辈传人。若以乾隆十一年(1746)有“阳”字辈传人为基准,经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左右当有“复”字辈传人。两种结果均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间接证明小叉庙塔的产生、龙门派真人陈来全羽化时间应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是可信的。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对金塔县小叉庙塔及其塔主可得出三个基本认识:第一,小叉庙塔塔主为道士陈来全;第二,陈来全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三代传人;第三,小叉庙塔产生和陈真人羽化时间大约在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1735~1763)。

基于这三点认识,我们认为包括小叉庙塔在内的小叉庙遗址可能是清代早中期全真龙门派在肃州即今酒泉地区传播的一处重要遗迹。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其一,长期以来,学界关于酒泉地区尤其是敦煌全真龙门派的源流存在争议,以前仅知酒泉地区最早有“永”、“圆”、“明”、“至”、“信”、“崇”、“高”等字辈的龙门派传人。况且发现敦煌藏经洞的王圆早在酒泉时曾“以盛道人道行高洁,稽首受戒” {24}而成为龙门派传人。王圆的法徒赵明玉称其在莫高窟“积卅余年之功果,费廿多万之募资,佛像于焉庄严,洞宇于焉灿烂”,以此推理王圆大约是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至莫高窟的,而跟随盛道人并受戒当在光绪七年(1881)前后。盛道人大约是嘉庆至光绪间人,属“永”字辈第十八代,而小叉庙塔塔主陈来全为“来”字辈第十三代,其法嗣王复城、赵复明是“复”字辈第十四代,明显比盛道人早许多年。其二,王圆在酒泉时随盛道人受戒,表明酒泉存在龙门派律宗传戒活动,可能与陈来全一系有关。陈来全的门徒王复城原籍在陕西同州府,似乎表明师徒们来自陕西。如果陈来全师徒确来自陕西,则很可能受戒于在陕西陇州景福山传戒三次的第十二代律师袁清举,也就是说酒泉地区全真龙门派可能与龙门派律宗有渊源关系。因此,小叉庙塔、小叉庙遗址对研究全真龙门派在肃州即今酒泉地区的发展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注 释]

①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287页。

②桂发荣、王鸿国:《金塔史话・轶闻传说》,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③梁世林、陶玉乐:《金塔文物志》,金塔文物志编委会2009年版,第101~102页。

④{14}{21}{22}清・钟赓起纂:《甘州府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550页、第442页、第180~183页、第646页。

⑤清・闵一得:《金盖心灯》,《藏外道书》第31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

⑥清・陈教友:《长春道教源流》卷6,《藏外道书》第31册,巴蜀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⑦日小柳司气太:《白云观志》,《中国道观志丛刊》,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2页。

⑧王忠信编:《楼观台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页。

⑨李养正:《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⑩张广保:《明代全真教的宗系分化与派字谱的形成》,赵卫东主编《全真道研究》第1辑,齐鲁书社2011年版,第213页。

{11}陈显远:《汉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12}张江涛:《华山碑石》,吴钢主编《陕西金石文献汇集》,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陈显远:《汉中碑石》,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196页;王忠信编:《楼观台道教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185页、第190~193页。

{13}樊春光:《西北道教史》卷6,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2页。

{15}{20}{23}樊春光:《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全真道主要宗派梳理》,赵卫东主编《全真道研究》第1辑,齐鲁书社2011年版,第219页、第223~226页。

{16}明・杨道宾:《李赤肚传》,见宋在衡辑《历代神仙通纪》第20册,第667~670页。

{17}明・伍守阳:《天仙正理真论增注》,《道外藏书》第5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782页。

{18}清・陈鼎:《留溪外传》卷17《心月道人传》,《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12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97~798页。

{19}清・彭定求:《南文稿》卷10《詹维阳律师塔铭》,《四库全书存目从书》集部第246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75~776页。

龙之传人3

意志方刚

中华少年,

热血涌胸前: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积蓄这中华五千年的光华文明史~

新社会,

带来中国的忧伤

思想腐糜,

失去了傲骨--中国魂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腐败在这一代最自豪的子孙!

觉醒起龙的传人。

带来傲骨昂首!

迎风破浪,

继承起炎黄子孙

带来热血拼博

血涌方刚

中国魂-中国少年

又一代炎黄子孙

又一代龙的传人

热血方刚-

气魄长虹

这才是我们中国人——

中国之崛起

留于天之骄子

龙之传人4

关键词:舞龙;符号特征;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29-04

龙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从远古时期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到今天龙的传人,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积淀和凝聚的载体。舞龙也称为“耍龙灯”或“龙灯舞”,是在龙文化基础上诞生的民间习俗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舞龙运动作为集体性的行为仪式,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龙不仅是中华民族欢度节日和表达喜庆氛围的手段,也是寄托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舞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充分认可,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舞龙运动的本源和符号特征及其价值进行诠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及符号象征

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

对于龙的起源自古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的考古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崇龙的记载。龙的雏形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开始萌芽,新石器时代的原龙纹是最早关于龙的雏形,原龙纹包含着浓厚的宗教观念,其本身被赋予了承担人与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其身份的产生与原始巫术有着密切关系, 龙图腾作为一种特殊的崇拜, 其物化的表现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随处可见,我们祖先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龙描绘成了有着无比法力,能够在水陆空自由驰骋的“三栖动物”。其形态也是各种动物的集合体,如它是“龙麟凤龟”四灵之首,“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般的形状,它更是唤云播雨、遨游四极、吉祥庆瑞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冠之兽。龙在中国古代还代表着帝王的象征,“龙床”“龙袍”等称谓曾是帝王的专属。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最早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史记》中这样记载:秦王政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的时候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对其说“请把这块璧交给池君(即水神)”,然后又补充到“今年祖龙死”。正当使者听得一头雾水的时候那人将玉璧放到地上后便不知踪影,使者回朝后将玉璧交予秦始皇,秦始皇闻讯后沉默良久,随即谕令御史大夫查看玉璧,惊讶地发现是八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江的那块。后人因此理解,这是因为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其统治,所以就派妖鬼化成人形将秦始皇祈福时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再庇护秦国的意思。要使者将玉璧交给像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有始的意思,“祖龙”即“初始的龙”、“第一个龙” ,这里所说的“祖龙”即指秦始皇。自秦始皇之后的帝王都把自己比喻成“龙的化身”、“真龙天子”,自此龙在中国古代也成为了皇权的象征。龙在民间更多的代表着与水有关的“动物”。闻一多先生就曾指出“龙是一种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之中而不在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是由许多图腾糅合成的集合体”。龙是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7]。作为图腾和动物龙在中国古代被赋予神奇的色彩,不但可以兴云降雨还可以驱邪避异,更能给人们带来祥瑞与幸福。龙作为一种图腾是华夏先民在远古时代与自然环境斗争过程中的产物,更是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一种虚无的崇拜物和精神寄托。舞龙运动的产生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据史料记载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是舞龙运动的雏形,“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汉书・西域传赞》)所谓“漫衍”颜师古注释曰“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花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自此之后龙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之中,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意识和风俗习惯。如盛行于我国南方的“草龙”、浙江省流行的“百叶龙”,另外还有“彩绘布龙”、“纸龙”、“段龙”等等。资料显示我国的舞龙形式非常多,仅在重庆地区就有诸如“黑龙”、“扁担龙”、“肉龙”、“柑子龙”、“采龙”、“板凳龙”、“小金龙”、“蠕龙”、“虾子龙”、“火龙”等十多种舞龙的形式。而且舞龙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花样和技巧繁多诸如“金龙绕柱”、“青龙上升”、“龙头穿花”、“引龙出洞”、双龙抢珠”、“龙脱衣”、“滚龙”、“盘龙”等方法。虽然风俗与仪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基因符号,“龙作为虚拟的动物与图腾在民俗、宗教、文学、艺术及政治领域中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1]。舞龙习俗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得到华夏儿女的普遍认同,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需要。

舞龙运动的原始意象及文化符号象征

舞龙预示着繁衍生息,展示着人们对生命力追求的一种象征

对于以农业社会或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下,最具有魅力的当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古代先民对无法把握的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做出解释时便试图通过“神”的图腾崇拜来表达愿望,于是舞龙活动便成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和情感平衡的重要仪式。龙的每一个身体结构和体貌特征均被赋予吉祥的意象。如虎一样的眼睛象征着威严;鹿一样的角象征着长寿;牛一般的耳朵象征着名列魁首;鹰一样的爪象征着勇猛;剑眉象征着英武;狮一样的鼻子象征着富贵;前额的宽阔隆起象征着聪明和智慧;马一样的牙齿象征着勤劳与善良;金鱼一样的尾巴象征着灵活等等[2]。人们在舞动这种祥瑞“动物图腾”的过程中表达着一种对生活和生产的本质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间,舞龙习俗与生殖和繁衍生息更是密不可分。《墨子・明鬼》中就有关于“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也。”的记载。其中“祖”、“社稷”、“桑林”、“云梦”指的是在仲春之月男女会合的地方[3]。闻一多先生也进一步指出“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周礼・媒氏》),与夫《桑中》《溱洧》等诗所昭示的风俗代表着以生殖机能为宗教的原始时代的一种习俗[3][4]。另外舞龙与“灯”的结合形式也昭示着祭祖和繁衍后代的含义,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灯有两层含义,灯不但代表着能够给人光亮和温暖还代表着“阳”是男子的标志,“龙灯”与“龙丁”谐音,预示着人丁兴旺,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的舞龙习俗中认为龙灯是有利于生育的,在舞龙灯的过程中摸“龙角”和“龙须”的行为也象征着为了受孕而象征性的与龙交合。胡朴安撰写的中国民俗中就记载着“妇女绕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的诗句[5]。由此可见,舞龙运动已经超出了运动的本身,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精神的憧憬与追求。在舞龙运动中也展示着繁衍生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作为农耕文化的遗迹,舞龙运动具有祈福性象征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铸就了我国古代形成了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丰收的取得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辛勤的耕种,另一个就是上天的风调雨顺。人们依靠谷物维持生命的根本,人们无力主导自然只能求助于神的力量,龙的作用也就进一步凸现。龙也成了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祥瑞“力量”,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保护神。因此最早的舞龙与古代的祈雨祭祀活动有密切的联系,《神农求雨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关于舞龙求雨的记载:“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者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6]。在舞龙的过程中人们都要举行各种仪式焚香祭祖、祈祷神灵、焚烧祷文以祈求五谷丰登和风调雨顺。在传统节日中的元宵、春节、庙会等喜庆的日子里人们都要舞龙助兴加以庆祝和祈福。如在我国的安徽省休宁县就流传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午赛龙舟,八月十五香火龙,天不下雨晒草龙”[3]。这些舞龙祈福仪式在我国内地的一些地方比较普遍。人们纷纷在舞龙的过程和仪式中祈祷神灵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护佑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作为广大民众情感的衬托,舞龙运动代表喜庆象征

在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中给予了龙无比崇高的地位,把龙作为神物在观念上也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了一起,龙也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承载着广大民众的情感寄托。舞龙习俗在汉代就成为庆典娱乐和民间表演的精彩节目。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代表着原始祭祀仪式的舞龙习俗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赋予了娱乐与观赏功能,这期间舞龙的技巧和花样也不断翻新,对鱼龙本身的扎制和表现也不断呈现美观化。重庆地区的“火龙”表演以及浙江地区的“断头龙”,安徽等地的“草龙”都是较为精彩的舞龙表演。龙作为代表祥瑞的图腾人们在祭祀等仪式上可以借助龙的“力量”许下美好的心愿和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在庆典和狂欢的时候人们又怀着感恩的心理来表达对龙和祖先的崇敬和谢意。

作为传统认识中吉祥的化身,舞龙运动具有禳祓作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自身的认识相对有限,出现一些自然现象和疾病无法解释的时候往往会理解为是神的力量所使然,在出现对生产生活有利的现象时人们常常要感谢“神的关照”,在出现一些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认为是“妖魔鬼怪”所使然,借助一种法力无边的神奇力量驱除邪恶成为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龙作为一种祥瑞和有着无比法力的“动物”,再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精神与情感寄托,于是龙又被赋予了驱避求吉的功能。如在我国四川等地的舞龙习俗中就有“开门”、“拜香”、“穿屋”、“扫圈”等过场,这一过程的目的就是要驱除灾祸,迎吉纳祥;河北的一些地区的“摆字龙”和“摆字龙灯”等活动也具有驱除邪恶的内涵;重庆等地的舞龙活动中的“抬龙女”和“捉旱魅”等仪式表演也具有驱除邪恶,祈求祥瑞,迎吉纳祥的含义。这些舞龙仪式活动的出现说明了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在民间习俗中具有禳祓性的特征。

2 舞龙运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舞龙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及精髓诠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龙作为中华民族想象中的物种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反映了炎黄子孙对生命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中华文化中的神异与灵迹、变异与周游在龙文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龙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龙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运动使龙文化与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积淀和弘扬了传统优秀文化,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9]。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和谐统一”[10]。人们通过舞龙活动传递着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信息沟通,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龙作为人与神的中介,舞龙习俗中人们通过龙的道具传递着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更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对龙的敬畏与崇拜已经形成了一种族类认同,这种认同成了世代相承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而且这种叙事和传统进一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舞龙运动是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古代龙文化就在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就记载 “诸葛亮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以赐夷。夷甚重之,许致生口直”。 钱其琛同志也曾经指出“龙的形象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象征,从更为深层的意义是来讲是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这种突破地域、族群之间的精神力量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无论是身居何处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舞龙运动就生动地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舞龙运动是集体运动的体现,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每个人都要团结协作才能够完成,如果个人力量不能够融入到集体的节奏中去,那么必将遭受失败。舞龙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喜庆的节日气氛,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龙文化已经延伸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人们用龙来比喻吉祥美好的事物,在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各类物品上均有龙的印记。如自古以来的龙宫、龙床、以及雕龙画凤的建筑装饰,带有龙的地名、传说、人名;各种与龙相关的食品与饮食文化,如龙井茶、龙须面、龙眼等等不胜枚举。在中国古代龙又成为帝王的象征,隐喻着皇权与高贵,随着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龙与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最高意义上的图腾崇拜,“龙的传人”、“龙种”、“龙的子孙”的观念根深蒂固、世代相传。无论身居何处、无论天涯海角龙的传人就是中国人血脉相通的生动概括。龙的神圣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体系、核心观念、艺术风韵、审美风格以及风俗习惯,是对中华文化的有效凝聚。经历了历史的积淀,龙文化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象征,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核心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在有着深厚龙文化底蕴的现代,人们通过舞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是对龙文化记忆的强化。

3 舞龙运动与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对所属文化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1]。舞龙运动作为集体性的行为仪式,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2]。舞龙运动不仅是中华民族欢度节日和表达喜庆氛围的手段,也是寄托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得到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合作、拼搏的象征,多少年来在华夏的版图上各个民族每逢节日和重大传统活动中都有舞龙运动的出现(表1、2)。

上述资料中的关于舞龙运动与习俗的记载只是中华龙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我国关于舞龙运动的开展十分广泛,这其中既有现代的舞龙运动也有传统的仪式庆典,虽然因民族和习俗的差异各个地区对龙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对龙的信仰是相同的,龙文化与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文化现象,铸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特征,因此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代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和文化自觉。

4 结 语

起源于远古农耕社会时期求雨祈福活动的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滋养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永恒信仰,如今龙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舞龙运动作为传统舞龙习俗的仪式再现是对中华文化的强化与继承。其原始文化符号特征主要表现为舞龙预示着繁衍生息,展示着人们对生命力追求的一种象征;作为农耕文化的遗迹,舞龙运动具有祈福性象征;作为广大民众情感的衬托,舞龙运动代表喜庆象征;作为传统认识中的吉祥的化身,舞龙运动具有禳祓作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寄托,舞龙运动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及精髓诠释,也是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潘一焕,等。中国龙文化景观[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43.

[3] 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1,71-72.

[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6.

[5] 胡朴安。中国风俗(上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244.

[6]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5,271.

[7] 白度百科。龙的名片记载[EB]baike.省略/view/

[8] 汉书补注(列传卷六十六)西域传下。P5550转引自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1,72.

[9] 张远波,等。 舞龙运动的文化解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08.

[10]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龙之传人5

在世纪转百换千的庄重时刻,在世人一步步走近二十一世纪的那段日子里,一种特殊的世纪意识在诗人常法宽老先生的脑海中盘旋,一种新奇的除旧布新的愉悦情怀在他的胸中涌动。诗人想到了什么呢?他想到了祖国的悠久历史,想到了华夏的古老文明,想到了大中华的和平崛起,想到了世纪之交给神州大地带来的一片生机。

“新纪龙来早,龙腾人欢欣。”这是《百龙吟》长诗的开篇之句,短短的两句十个字,诗人的喜悦情怀跃然纸上。神龙乘时而腾飞,何谓“新纪龙来早”呢?这里有一段趣闻需要向读者交待。大家都还记得,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世界各国,包括我们中国,竟然都把2000年元旦作为二十一世纪来临的日子大加庆祝。直到庆祝活动结束之后,才发现错了,将二十一世纪整整提早了一年。这真是莫大的国际玩笑!常老的诗句巧妙地把这个花絮记录下来了。

诗人为什么用“龙”来表现表现自己喜迎新世纪的思想情感呢?因为“悠久龙文化,马龙情陪亲。黄炎龙世系,皆云龙子孙”。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不能不感念龙文化研究龙文化。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及其发展。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龙在中国文化中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困扰人们,至今也没有全部解开,依然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百龙吟》将带我们追寻龙的踪迹,探索深奥莫测的龙文化及其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有一首歌叫《龙的传人》,歌词写道:“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每次唱这首歌,听这首歌,总能让我们心潮澎湃,涌起无限的民族自豪感。这就是东方“龙”所独有的魅力。因此,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谈龙追远祖,舞龙庆当今”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古籍识龙象,四龙形俱神。”诗人查阅古籍发现,龙大致分为四类,即长翅膀的应龙,身披鳞甲的蛟龙,头上长角的虬龙和不长角的螭龙。蛟龙身上长的鳞甲也有讲究,都足九九八十一之成数。所以,诗人笔下便有“龙鳞皆九九,八十一龙鳞”的诗句。请注意,这个“九”字是很有讲究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吉祥之数,《易经》中称阳爻为九,寓长寿、长久之吉意。

“龙有五色种”,哪五色呢?有青龙,有赤龙,有白龙,有黑龙和黄龙。据《帝王纪世》载:因为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太昊,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黄龙为中官,声名显赫,所以,现今在舞龙盛会上,我们常见的大都是黄龙。

龙有时显,有时隐,喻时势之兴衰焉。如今,改革开放高歌猛进,国步龙腾,全国人民大步进入小康,处处歌舞升平。“龙飞在大汉,潜龙入海深。龙腾江山丽,龙跃震乾坤。龙骧括四海,龙兴太平春。”这六个排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华和平掘起的兴旺发达之势。

“龙视亮如日,龙暝夜色昏。蟠龙镇山岳,烛龙千里身。秋分龙入海,龙出在春分。龙翻能搅海,龙嘘气成云。”这四韵,着意描述龙这个庞然大物巨大无比之力量和守时应节之灵性。据古籍记述,龙身硕大,力量无比。烛龙身长三千里,目如太阳,眼睛一睁,亮似白昼;双眼一闭,地暗天昏。巨龙在海里摆摆尾巴就会四海翻腾云水怒,嘘口气则是满天行云。龙又是守时之灵兽,秋分天气凉,则潜于川;春分物候新,则登于天。

“巨龙图帛画,龙画代代新。画龙不点精,点睛龙飞奔。”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因为它绌含了龙的气息,具有“龙飞风舞”之姿。中国画独具一格,谁要是画得过张僧繇,那就了不得。《神异》记载,梁・张曾繇曾在金陵安乐寺绘四条龙而不点眼,并对人说:“点之则飞去矣。”人们不信,一定要他点上龙晴。

张氏刚刚点完龙睛,顿时雷电破壁,见二条龙腾飞而去,未点睛者则不动如故。真是“画龙不点睛,点睛龙飞奔”呀。

诗人在上面讲丁这么多龙的故事,意犹未尽,还有活要说,于是又特地讲了两个典故。

一则是“龙马负图出,龙虎斗晨昏。”这个典故出自《尚书中候・据河纪》:“龙之形象马,故云马图,是龙马负图而出。”又云:“伙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载:“太昊伏羲氏受龙图,画八卦,有景龙之瑞”。据濮阳西水坡古墓遗址考证,墓主就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太昊帝。同时还发现在龙虎墓中,虎除了与龙配合成为东西两宫星象外,在第二、第三组蚌塑图案中龙和虎都是一同山现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崇虎的古西羌民族和崇龙的古东夷民族过去斗得天昏地暗,伏羲以其睿智把这两大民族融合为一休了,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于是就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

诗人讲的另一个典故是“长江有龙种,龙即洞庭君。世传龙女泪,龙女爱世人。说的是古时有个儒生名叫柳毅,应考举人落榜了。他在回湘滨去的途中,遇到一位牧羊少妇。见其风鬟雨鬓,衣服褴褛,面容憔悴,便问她“何苦而自辱如此”?少妇哭着说,她是洞庭龙君的小女儿,父母包办把她嫁给一个浪荡公子。她讨厌他,便去求舅姑解救,不曾料把舅姑给得罪了,被罚牧羊。长天茫茫,家里音信全无,她“心目断尽,无所知哀”。少妇泣诉过后,求柳毅能台帮忙给她老父带封信。柳毅听罢,十分动情地说:“闻子之言,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柳毅慨然应允少妇,一路风尘仆仆地找到洞庭龙君,把信交给他。老龙王接到小女儿的信,深为愧疚,对柳毅说:我人老聋瞽,以至使爱女辱害至此。你一个陌生人,不远千里送信来,我“何敢负德”?于是大摆宴席款待。柳毅离去时,洞庭龙君又送给他大量的金银财宝。柳毅回到家乡,富族见了他都自愧莫如,纷纷给他做媒。可是,柳毅娶一个死一个,心情极其沮丧,遂举家迁到金陵。这时一个媒人来说,有个姓卢的女子,死了丈夫,想“择德以配焉”。媒人间柳毅:“尊意可否?”柳毅欣然同意。结婚一个多月,突然有一天柳毅发现妻子很像龙女,便向她说起往事。妻子说,别胡扯!一年过后,妻子生下个漂亮儿子,甚得丈夫疼爱,就对柳毅说:“君不忆余之于昔耶?余即洞庭君女也。衔君之恩,誓心求报……。值君累娶不终,卜居于兹,得遂报君之意,今日死无恨矣!”

这两个典故多优美呀!前一个故事歌颂了伏羲氏融合龙虎两族奠定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功劳,后一个典故则高扬了龙的传人追求自由和高尚爱情的情操。

诗人继续写道:“神州龙无算,处处留龙痕”。的确,中华民族崇拜龙的情感,简直渗透到了炎黄子孙的每根而管,龙痕龙迹俯拾即是。君不见九曲黄河喻黄龙,东北的中俄界河叫黑龙江,京九铁路起自北京而止于九龙吗。宇航员在太空俯视地球,那长城就是一条卧龙,“龙头饮沧海,龙尾绕昆仑”――巨大无比呀!说到“龙尾绕昆仑”,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毛泽东《念奴娇・昆仑》词

国的名句:“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这是毛化用公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的诗句,以龙鳞形容莽莽昆仑皑皑白雪之大观。登山健儿勇攀珠穆朗玛峰,五星红旗在世界屋脊飘扬,雄壮的国歌在高空飘荡,这就是诗人所谓“人有攀龙志,屋脊奏龙音”也。

“故宫是龙宫,京城龙易寻。”首都北京的龙踪龙迹更是随处可见,紫禁城可称龙宫,北海公园的著名的九龙壁彩色陶绘,城东有龙潭湖,西山有龙泉寺。“塞外龙庆峡,龙舟往来频。冬日龙不蛰,冰龙映山林。”这是讲的京郊延庆县龙庆峡水库,夏日,龙舟穿梭于波上:寒冬,库区内龙的冰雕与山川相辉映。北京市环城桥多,宛如神龙狂舞,所以诗人说:“环城桥如龙,横空有龙形。”有一种柏树,枝叶苍茫,躯干坚挺,树皮多邹折,有如一条条龙筋分布其上,故名龙柏。如今北京像全国一样大搞绿化,大种松柏,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所以,诗人又有“古柏如虬龙,巨干显龙筋。域为苍龙翠,苍龙锁黄尘”之赞叹……。

龙,神龙!时时见龙影,处处有龙踪。

“龙在苍冥外,龙在人民心。改革龙抬头,龙力行万钧。”龙并非虚无缥缈之神,龙就在人民的心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得人心,龙欣然抬起高昂的头,行万钧之力。请看,开放有如蛟龙入海,尽遂其志;改革阔步向前,全国已经跨入小康,龙的光焰为世人所瞩目。正是:“龙行虎步走,龙光照世林。”

啊!千古龙文化,龙为民族魂。

65 675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