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文化强国(精彩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文化强国【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以人为本,重在实效,切实用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扎实措施,整合和激活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在内的原有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举措,整体提升国税管理水平,创造塑造人、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新氛围、新机制,用先进文化铸就国税发展之魂,为国税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推进依法治税,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市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内涵: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以“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为主线,以促进国税事业持续发展与广大国税干部个人全面发展最佳结合为目标,以构建先进的国税精神观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象文化为体系。

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相对传统行政管理而言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要切实以文化管理理念改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提升国税管理层次。在管理重点上,逐步实现由以“事”为重点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把激发国税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治局、治队、治税的第一要务,使蕴含于干部队伍的智慧、潜能真正成为国税发展的原动力;在管理手段上,逐步实现由刚性管理转向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以柔性管理为主,高度重视干部的思想情绪、自身需求、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对管理的抵触情绪,最有效地把组织要求转化为干部个人自发、自动、自觉的行动;在管理导向上,逐步实现由强调“他律”转向强调干部“自律”,倡导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觉完善,激发干部的主体意识,激活干部在国税事业的发展争作贡献的热情和信心。

目标:努力促进国税事业持续发展与广大国税干部个人全面发展的最佳结合。

切实把干部自我价值的实现纳入到国税事业的整体发展之中,激发干部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宿感。努力实现集体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统一,构筑全体国税人的共同愿景、共同目标。努力促进发展机会与个人发展需求的相互适应,为干部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创造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为通畅的渠道。努力健全对干部个人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工作实绩与物质、精神各项激励措施紧紧挂钩,做到奖惩有度,贬褒分明。努力强化“以国税为荣,为国税争光”的集体荣誉感,使广大干部在感情认同上与国税结为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内容体系:

1、构建先进国税精神观念文化。精神观念文化作为国税文化的核心,是整个国税文化的深层部分,它决定着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构建国税精神观念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全市国税系统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务实进取、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国税精神,践行“热爱税收、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文明办税”的国税职业道德标准,培养“爱业、敬业、精业、创业”的国税团队意识,浓厚“团结和谐、心情舒畅、充满活力、催人奋进”的机关风气,充分发挥国税精神观念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

2、构建先进国税制度行为文化。制度行为文化是国税文化的中间层,主要包括各类工作制度、责任制度、民主制度、激励制度以及在这些制度下形成的国税干部稳定的行为规范。构建国税制度行为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和完善税收征管模式、行政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措施,努力形成高效、严密、协调、规范的政务、事务、财务管理体系,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促进干部养成规范的执法行为、办税行为和文明的日常生活行为,发挥制度行为文化的激励、约束功能。

3、构建先进国税物质形象文化。物质形象文化是国税文化的表层部分,是精神观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的物化成果和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税收业务物化成果、科技状况、国税机关环境、国税机关形象等内容。构建国税物质形象文化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公正、廉洁、文明、高效”为定位,以国税工作成果为根本,以现代化科技装备为基础,以优质的税收管理服务为重点,打造国税形象品牌,不断优化国税机关的公共关系,发挥物质形象文化的辐射功能和感召功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具体措施:

加强国税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要切实做到既整合传统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举措,又充分实践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同时,又必须紧密结合不同时期国税工作的主要任务,适时规划,动态调整,持续改进。根据全市国税系统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国税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深化“三创一树”主题活动,推动基层“三化”建设,采取“十项措施”:

1、在全系统广泛确立国税文化建设观念,形成整体规划、全员参与、人人实践的文化建设氛围。先进国税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国税机关有组织、有意识的规划和优化,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根据市局对国税文化建设基本内涵的界定,因地制宜地对本单位的文化建设进行具体化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体现群策群力。要以重在过程、重在参与为基本原则,围绕“如何认识国税文化内涵、如何投身国税文化建设、如何做国税先进文化实践者”开展广泛的群众性讨论、征文、演讲活动,使“国税文化是国税发展之魂”的文化建设基本理念深入人心,国税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为广大干部所接受,广大干部投身国税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激发。要加强国税文化建设的领导。领导干部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行动实践上争做文化建设的表率,还要切实承担起搞好本部门、本单位文化建设的重任。

2、以国税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加大国税共同价值体系的构筑力度。坚持用国税精神、国税职业道德、团队意识等国税集体价值标准来统一国税干部的个人价值观,进而形成国税共同价值体系。要持之以恒抓好国税集体价值标准的灌输教育,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形象生动、为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特别要抓住2004年是国税成立十周年的有利时机,以对国税十周年来取得丰硕成果的回顾,以及干部对国税十年发展与个人十年工作难忘经历的追忆为基调,激发干部的归宿感、成就感,推动干部深刻认识、由衷认同、积极实践国税价值标准。要同时把国税成立十周年作为一个对外宣传国税业绩、宣传国税干部动人风采的契机,在提高国税社会美誉度的同时,激发干部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广大干部能坚定对国税未来的信心,坚定共同愿景。

3、以架设“沟通渠道”为手段,建立上通下达的信息交流系统。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保证政令畅通,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强化整体协同能力,提高国税局的整体运营效率。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渠道,保持领导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干部的建议、意见及时反馈。领导者要注重对国税文化的塑造、宣传和总结,并通过“沟通渠道”传播到每一位税务干部中,使全局上下形成共同的信念,产生普遍的协同行为。要广开言路,把蕴含在干部中的智慧、才能发掘出来,促使全局上下形成“立足本职、放眼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无私建议、持续改进”的风气,激发干部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参与管理,为国税事业服务。

4、以学习型组织创建为载体,提升国税干部的学习力、竞争力和国税机关的创新力。要把学习型组织创建纳入长效管理,实施持续改进。通过健全促学、激励机制,提高干部学习的动力;通过推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先进学习方法,提高干部学习的能力;通过浓厚学习风气,大力培育各种兴趣小组、攻关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学习团队,提高干部学习的效力。争创条件,将干部的学习行为转化为组织的创造性行为,增强组织争先创优,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要积极探索在全市国税系统建立1—2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践基地,促进团队学习交流,加快个人学习力向组织创新力的转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5、以人本管理为理念,创造凝心聚力的“人性化管理”新机制。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关注干部的个性情绪、利益得失、成败挫折,将人性化管理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性和超前性,做到善抓苗头,提早介入,切实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健全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制度,扩大干部对国税工作的知情度、参与度、监督度。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氛围,努力培育弘扬正气、崇尚先进、敢于争先的风气,加大对典型事迹、先进人物的发掘、培养、宣传力度。健全分配激励、荣誉激励、晋升激励、培养激励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措施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6、以“两级管理”为模式,形成国税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所谓“两级管理”就是分市局级与县(市)局、分局基层级两级,两者在文化管理上总体规则,分级实施,各具特色。要在国税共性文化的大框架下,根据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建设市局级、县(市)局分局级个性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7、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引力,提升干部职工的创新创效能力。创新是国税文化建设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职工的才能才智,在日常工作中创新创效,形成巨大的动能。要培养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要建立组织的创新机制,确保创新项目及时实施、创新人员得到嘉奖,使创新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系统。要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达到最佳程度。

8、以税收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打造国税形象品牌。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深化文明创建,构建以职能性服务为根本、权益性服务为重点、程序性服务为基础的税收服务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税收服务,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在职能性服务上,着力强化公平公正的执法服务、主动到位的政策服务、促进发展的信息服务;在权益性服务上,树立“纳税人是顾客”的理念,着力强化及时公开的咨询服务、维护权益的救济服务;在程序性服务上,落实管理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做到管理延伸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大力实施流程再造和基层“三化建设”,促进税收征管、行政管理机制、体制的完善和优化,以扁平化的组织机构的高效流程作业,服务广大纳税人。

9、重视和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和载体建设。要结合基层建设的开展,建好小图书室、小活动室等文化阵地。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内网、外网并重,充分发挥网信息流动大、交互性强的特点,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加强文化活动载体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对群众基础好、参与性强的活动载体及时制度化,定期开展,满足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10、坚持宣传、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使国税文化建设长盛不衰。

文化强国【第二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廉政文化;经济发展;对策

1引言

廉政文化建设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国有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地位十分重要,要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必须加强的,这不仅有利于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还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国企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来看,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根据形势的变化,针对党的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能够肃内风气,纠正党员干部作风问题,构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就不能忽视廉政文化建设这一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培育良好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思想保证,从根本上减少“四风”问题。通过廉政文化滋养,“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有助于全党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尤其对国有企业来讲,抓好廉政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更应该增强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自觉,将其摆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突出位置,体现国有企业担当、展示国企形象。从国企改革发展的维度来看,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正进入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很重、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形下,迫切需要国企党员干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更需要有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将其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创新、项目推进等各项具体工作中,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强化风险管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纪律保证。从干部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国企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干部队伍健康可持续。近年来,国企内部的风气环境、管理的规范程度,以及干部的执行力、落实力和精神状态总体向好发展。但是,企业在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上、在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上,还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充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载体,持续强化干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干部监督的有效途径,重中之重是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四风”问题反弹,做到干部清正、政治清明。

3国企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4加强国企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正确把握廉政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制度体系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着手,使廉政文化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其教育、示范、熏陶和引导作用,被广大干部群众乐于接受,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空间和有利条件。加强学习教育,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国企廉政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每一名干部职工,根本是要使每一个个体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这样才能使企业运行在法治轨道上。为此,首先要把廉洁文化素养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坚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培育人、武装人,让全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开展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光荣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其升华自身人格,加强文化修养,做到廉洁勤业、乐于奉献;把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当作重点建设内容,开展相关法规的学习,切切实实地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地在思想上构筑一道拒腐防变的防线;常态化地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业和艰苦奋斗教育,以解决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引导全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为国企改革发展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尊崇制度的规约意识。党的四中全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国企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制度能量,不但要构建规范科学的经营管理、党的建设、信访稳定等内在运行机制,也要建立起教育、监督、职纪等方面制度,形成行政工作、党务工作等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并加强制度宣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白应该做什么、什么不能做,切实增强制度意识、法纪观念和廉洁奉公意识,从而发自内心地拥护、崇尚、遵守和服从制度,切实将制度意识作为奋进新时代的必备素养,植于心、化于行,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企业中营造风正、人和、纪严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企业经营等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也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制度化、科学化和常态化。丰富形式载体,培育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对于国企来说,要想使其具备浓厚的廉政文化,就必须对其进行足够充分的廉政文化教育,使教育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切实发挥自身的功效。为了做实做好廉政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要求,做好教育规划,丰富教育内容,明确教育目的,充分借鉴和吸收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时代楷模先进典型,以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和正在日益形成抗疫精神,加强对正能量的优秀廉政文化成果的学习;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方式,扩大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发挥新媒体及时性特点,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大力开拓创新,培育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抓好结合,创新特色,发挥先进廉政文化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防止一哄而起,搞形式、走过场。可以以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廉政文化与行业文化、机关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有机融合,围绕企业发展、改革、稳定等中心工作,充分挖掘企业独有的、真实的典故、人物、事件,通过建立文化长廊、宣传画册、先进人物榜,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置警示教育室、档案室等阵地,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性和长效性,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工程。通过廉政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推动力,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激励全员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向心力。

5结论

总之,国企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社会形势发展,站在从严治党的高度、企业发展的维度和队伍建设的角度,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巩固、创新、出彩的目标,通过强制度、抓落实、重教育等方式,“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尊崇制度的规约意识、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和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充分彰显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学启。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24-27.

文化强国【第三篇】

“文化强国”这一概念对笔者来说有点陌生,不像“军事强国”、“经济强国”、“工业强国”……那么直接、那么好理解,因为这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我想,这就得从我国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宝藏及其影响力去理解了。

我们伟大祖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很厚重,很珍贵,曾引起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浓厚兴趣,我们应当好好发掘,好好发扬,让珍贵的历史遗产很好地为人类服务,这是必要的。

听到这一喜讯,好多文化团体欢欣鼓舞、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相信,在党中央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们国家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文化更加繁荣的景象。但笔者认为,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它应该在输导人们思想、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作用,这是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文化强国所应产生的效果。很难想象,一个文化强国的国民素质还很低下。

说道国民素质,通过最近网上传播及媒体报道,我深感我们与别国差距不小。比如俄罗斯对中国游客就挺反感,有的导游就公开对我们的人说最不欢迎的是中国游客,问为什么,他们说中国游客素质差,随意吸烟、乱扔垃圾……问他们喜欢哪里的游客,他们说韩国和日本的。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我们记者关于正在日本进行的女排世界杯锦标赛的最新报道,9月7日中日女排大战吸引了众多日本观众,赛场爆满,秩序却热烈井然,特别是散场时场内非常干净整洁,令中国记者惊叹不已。说到此,又让我想起去年5月我在台湾旅游时,在从花莲去太鲁阁的一段路(松花公路)我们是乘高速火车去的,车厢本来很雅静、舒适,然而就是我们大陆去的游客在车厢里吵吵闹闹(主要是部分女同胞),令车厢里的台湾同胞很是反感,一位台湾女同胞不得不站起大声提示道:“请肃静些,有人在休息!”他们就不懂在这样的环境里应保持安静,即使讲话也应低声些。

文化强国【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余年历程中,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充分发挥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发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2](P848)的有力武器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基本原理出发,高度重视文化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配合与促进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文化问题上的认识,视野更宏阔、更具时代感,突破了过去主要强调文化的配合作用、配角定位和政治功能的思路和框架,高度重视文化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整体性作用,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其突出特点是放到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迅速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放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和复杂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十六大报告讲: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P29)。十七大报告则用了三个“越来越”加以概括,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P26)。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项,变成了四个“越来越”。四个“越来越”集中表达了中共中央在进入新世纪后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报告的这一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地位与作用认识的概括和重申,又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提出的新认识。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后,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共中央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和战略目标。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引人瞩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阐述。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1986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先后做出两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任务和目标等作出了全面阐述和部署。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加以郑重确认和阐述。十五大的政治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P17~18)此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舆论宣传中的热词,并视不同的语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替使用。世纪之交,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系统阐释,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角度,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加以郑重阐述。实际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内涵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区别在于,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总揽文化建设全局。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任务。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阐述的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话强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6]。正是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任务。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既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战略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发展,同时也是甚至更重要的是依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关于世情,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1]。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迫切需要形成与其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关于国情,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一步言之,从国家和执政党的角度讲,中国经济在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后成就骄人,这就将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提了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求角度讲,随着部分地区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来临,民众的精神文化呈“井喷”之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阳光产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之,世情国情的变化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一言以蔽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如何保证其实现?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依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和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主要原则和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主要方向和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问题。十二大报告曾经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任务。报告还专门阐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3](P30)。2004年12月,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依据十六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提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概括在日后得到不断重申。2006年3月,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专节阐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求将之“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7](P11~12)。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成为一大理论亮点。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报告实际上为将来更为精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提出了框架和主旨范围。报告的论述照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四个维度:一是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追求。二是要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三是与世界现代文明接轨。四是既能够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十八大报告的论述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思想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特征和本质的重要体现。从1970年代末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经过中共十二大,到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出台,逐步确立了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的道德建设思路;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再到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在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道德建设一直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要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改革开放以来,在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包括大批道德模范的树立、持续不断的学模范活动和公民现代文明素质的提高。但是,不文明、不道德、诚信缺失的现象亦严重存在。对此,国人深有感触。有鉴于此,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树立“美丽家园”、“美丽中国”的目标同时,完全可以树立“道德中国”的追求目标。

五、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

一个文化强国除了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拥有覆盖全社会的城乡一体化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之外,还需要基于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影响力。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从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角度看,与整个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即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是“引进来”———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文化等等,到进入新世纪后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但是,与其他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走出去”的步伐加大加快且引人瞩目相比,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启动慢且逊色得多。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的逆差,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长率均触目惊心。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5年至2011年文化核心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字看,图书、报纸、期刊的出口基本上在3000万美元以上,2011年达到5894.12万美元。进口则从1.6亿余美元增长至2.8亿余美元,逆差基本上都在1.3亿美元以上。其中2008年、2010年、2011年逆差超过2亿美元。音像、电子出版物出口,多数年份在100万美元左右,最高280余万美元,其中2009年降至61万余美元,2010年降至47万余美元,2011年更降至35.17万美元。而进口最低年份在1900万美元以上,多数年份在4000万美元以上,2009年增至6500余万美元,2010年增至1.1亿余美元,2011年增至1.4亿余美元,连续两年逆差突破1亿美元(参见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至2012年每年公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这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大幅度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照。当然,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引进先进的文化科技与经营管理理念及机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十八大报告重申: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但是,毋庸讳言,在国际文化交往与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是明显的,与文化技术、文化资本、文化产品相伴而来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渗透对中国的挑战愈来愈大。如何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确立并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不解决这一课题,就会面临既走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危险。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逐步确立并日益明晰。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创新“走出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方法至关重要。进一步言之,在继续推动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的同时,要着力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有知名品牌、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2012年2月公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根据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规划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一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包括整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民族、侨务、体育、旅游等资源,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机制,开展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感知中国”等品牌活动。加快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制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出去规划,等等。二是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形成一批有实力的文化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三是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开拓海外文化市场,同时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等等。

七、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65 617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