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初三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有哪些【推荐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适合初三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有哪些【推荐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适合初三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有哪些【第一篇】
喂养你的梦想,直到梦想可以养活你
乔·阿卡夫
本书作者、《华尔街日报》畅销书作家乔·阿卡夫,曾经在8年间换了8份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思唱了个反调:只是为了心里一个模糊的想法就辞了工作,这更像是一种冲动,而非勇气。如果还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辞职就已经辞职的话,那就只是从一份工作跳槽到另一份而已。在前一份工作中所不喜欢的那些东西,在下一份中也同样还会出现。
适合男大学生励志书籍阅读推荐【第二篇】
心灵鸡汤
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
《心灵鸡汤》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系列励志读物之一,以其简短、精炼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作者选文一直遵照的准则为: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 后泛指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小故事。
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两人皆为美国励志演讲者,曾帮助数百万人找回勇气,他们合作推出《心灵鸡汤》,获得了“全美《纽约时报》第一名畅销书作家”的称号,更受到全球读者的热烈欢迎。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作品有《心灵鸡汤》1—6集、《心灵鸡汤——激励女人》、《心灵鸡汤——致天下有情人》、《心灵鸡汤——亲情记录》等书。
“鸡汤”(CHICKENSOUP)一词,在欧美常常被用于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物品,尤指滋补品。《心灵鸡汤》其书如其名,旨借其中浸透关爱与挚诚的字句,犹如香浓滚热的鸡汤滋养键轭饥肠一般,润泽那些在生活风雨中被擦伤冻僵、被尘封垢污的心灵,使之回复初始的光彩和活力。
《心灵鸡汤》的编者是当代美国名气很大的作家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他们以其独到眼光遴选了这些貌似平凡却让人读来回肠荡气的小短文,它们来自于普通的生活琐事,携带着毫无矫饰的朴素率真之美,用能够相互触探的真实感和赤诚相对的亲切感,营造着白云出岫般凌空子真善美之上的极致情境。尽管,由于国情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其中某些价值观并不适合于中国,相信读者自会鉴别。
好书伴我成长征文【第三篇】
袁宏道曾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张岱的话更为惊世骇俗,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初读这些话我吓了一跳,因为我正是无甚癖好之人,琴棋书画样样不通。但将自己划入“不可与交”且“可憎”之人实在心有不甘。在我苦思冥想后,终于惊喜地发现:其实我也是有癖好的,那就是——读书。
提起我的读书情结要追溯到二十几年前初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读书是从听书开始的,给我们读书的是教数学的我的启蒙老师。可惜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一般的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就退休了,连她的名字我都不曾知晓。但正是她将我领进了一个神秘迷人的世界。
刚踏进小学门槛的我敏感不安,我像个小刺猬常用我的哭闹抗拒这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是数学老师娓娓的读书声让我安静下来,并渐渐沉迷其中。那时“1像铅笔2像小鸭、”的数学学习很轻松,每当我们做完课堂练习,她就会读书给我们听。那个时候教室里是如此的安静,只有她那美妙的天籁般的声音在回荡。微胖的她坐在一把小椅子上给我们读寓言、童话、歌谣、有时夕阳忍不住洒进几缕金色,恰好落在她的白发上,竟给她罩上一圈神奇的光环。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粒小小的'种子悄悄地埋在了我的心底。上学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而读书更是带给我一次又一次惊喜。
后来,书一直伴我成长。不过通常是默默地读。默读的时候,一个人欢喜着或悲伤着,总觉得有点缺憾。
等我也像我当年的老师一样读书给学生听时,我才又一次体会到幸福的眩晕。
我的教学生涯是从小学开始的,我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新鲜感很快消耗殆尽,因为那些小鬼无休止的吵闹和他们身上旺盛的精力。我苦恼而郁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给孩子们读了文章,就在那时我突然被孩子们那份专注和投入所打动,包括最淘气的孩子都睁大双眼那么安静地听着。我如获至宝,从此我的课堂上就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读书给他们听。而孩子们为了能听我读书表现得也越来越乖,也许因为受到故事的熏陶他们在悄悄地变化着。
有一次,我生病了。几天后我去上课,孩子们看见我,老远就喊:“老师来啰!老师来啰!我们可以听故事啰!”那份期盼与喜悦又一次打动了我。我真的庆幸自己送给了这些幼小的孩子一件礼物——读书。也许多年以后,他们会记起听故事的美好时光,也许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会常常与书为伴,那样的人生不是又多了一份幸福吗?
再后来,有了儿子,儿子便成了我最忠实的听众。无论他在干什么只有一听到读书就会停下来。常常在他哭闹的时候,我说:“来,我给你讲故事吧!”他的哭闹声会立即小下来,我自顾自地读起来。过了一会,你看!那小家伙脸上还挂着泪花,但眼睛忽闪忽闪地听得正投入,全然忘了刚才的哭闹。读书成了我们家必不可少的内容,从最初的童谣、故事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等,儿子都听得津津有味。睡前的那段时光因为有读书声而变得温馨美好。其实,不是因为孩子看不懂需要读书才读书给他听,孩子能看懂的书他依然喜欢听大人读给他听。也许是多了一份情感的共鸣吧!常读到动情出,我泪水潸然,儿子的眼睛里也亮亮的。读书真的让我们的心灵走得更近。
不光是读书给儿子听,我还喜欢常常读文章给我的学生们听。我发现不管是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听读书。听时的那份专注,随着内容或喜或悲的表情,以及每次听完后热烈的掌声都让我感动。我知道一定会有些什么飘进他们的心里,一定会有些什么留下痕迹。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五,我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读林彦的《钟声回荡》。一种情愫在我的心里升腾,我感觉得到也在他们的心里升腾。放学的铃声响了,还有一点内容没读完,学生恳求说:“老师,接着读!接着读!”窗外已很喧闹,我的教室里却依然只有我的声音在回荡。那个时候虽然我很累嗓子疼痛,但我很幸福。
读书,也许不能带来什么物质上的东西,但它带给了我和我的孩子们快乐和充实。读书的人的是幸福的人!
好书伴我成长征文【第四篇】
近些年来,我时常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觉得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教育人生要做好五件事——读书、思考、实践、写作和研究,我概括为“读思行写研”。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作为一个刚起步或者还没有起步而又非常有成长愿望的老师,那么读书就是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对我个人来说:读书用来增长知识、调节生活,让自己的思考不停止;读书用来自我成长、陶冶情操,这样就不会成为一个毫无趣味的人;读书用来指导工作、影响他人;读书用来厚积薄发、成一家言。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有几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第一句话是我小时候父亲写的春联:“门前车马不算富,家无诗书方为穷。”那时候,父亲也用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来教育我。第二句话是:“居不可无书,胸不可无墨。”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喜欢读书。我个人从高中的时候才可以说真正开始读书的,也正是那时候我开始了买书的,如今家里一万多册的藏书,使我具有了某种精神上的病态的感觉,曾在一次讲座的时候,有老师在我的手机上发来一个词——书痴。于是我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有书作伴,光阴怎算虚度;一生钟情,佳丽岂止三千。”
我认为我们读书就要去读真正的经典。哪些书才是经典呢?当然是那些千百年来被认可的古今中外的各类名著,用我的标准来选就是:有趣的、有味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引领者,阅读就会轻松高效;有情的、有美的,真情纯美带来的是一种直指心灵的'阅读享受;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因为真正的经典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深刻的思考,只有与大师对话才能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读有思想的、理论的,因为只有在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灵魂才能有新的成长。
有老师总抱怨没时间读书,汉代的董遇有“三余”、宋代的欧阳文忠公有“三上”,都告诉了我们读书需要靠挤时间的,读书也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可以读的。我个人读书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我每天在坚持读书。我读得慢是因为我知道好书要慢读,读书时思考要跟上,笔头也要跟上。无论是批注灵感、撰写心得,还是评论摘抄,总之还是那句老话: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些经典的书籍如《六祖坛经》、《颜氏家训》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每本书我都写有七八万字的读书心得。读得慢还是因为我同时阅读好几本书,这样就快不了。读得慢还因为我读完后,会花一些时间选书。选书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带着思考浏览了不少书,就好像寻觅知己一样,选择最适合的来和自己作伴,当然得花费点时间来对比了。
近几年来,我的阅读有了一个大的框架和方向,在同时阅读的几本书里,必须要有一本是教育类或者心理类的,其他的基本都是各类不重复的,这样自己的思考和视野就会更宽一些。我把这一点称之为“博取专攻”。
每个人的读书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决温饱的功利主义阅读,即为学业而读书,不是自己的选择,特点概括为“狭”;第二阶段是追求小康的实用主义阅读,即工作之后而读书,是间接取经的途径之一,特点概括为“专”;第三阶段是大同世界的享受主义阅读,即阅读成为兴趣和乐趣,书中天地任遨游,特点概括为“广”;第四阶段是寻找自我的批判主义阅读。即为自我思想的建设而读,这时候的阅读犹如聆听天籁之音,特点概括为“深”,但却多了几分的孤独。
作为教师,读书可以不断让我们得以提升自己。我看电影《英雄》的时候得出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最初的时候,我们读几本书,尽管很有用,但不一定会用;第二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这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一切书皆为我所用;第三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就是无招胜有招了,读书多了,一切方法都化成了自然,教育就达到了无痕的境界;最高境界就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那就是根本就没有教育,一切就是自然的生活,就是不教而师生和谐。
对于一个教师来讲,读书是一生的事。有人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对于以苦为乐的人来说,那是乐在其中,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