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样例【热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样例【热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一篇】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扎)以北的沙漠中,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的考古工作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培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它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

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是“金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罗斯境内,长约2000公里,山中有现代冰川。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显著,森林和矿藏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一条条河流,潺潺流淌,滋润着面积广阔的森林。有谚语称道“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这正是说明了阿尔泰山的金矿丰富。她穿越中、哈、俄、蒙四国边境,全长达到2000多公里。阿尔泰山雨雪丰富,森林密布,草原繁茂。冬季,这里一片冰雪世界,有着开展雪上运动的绝佳场所;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连绵的绿色森林,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再加上一片片花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是生态旅游和度假疗养的好地方,欢迎您来。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二篇】

天山神秘大峡谷在大名鼎鼎的独库公路约70公里处,维语称它为“克孜勒亚”,意思是“红色的悬崖”。从进入大峡谷开始,暗红的山体矗立在两旁,险峻陡峭,千姿百态,相当有视觉冲击力。站在中间只能感叹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壮观、震撼!在大峡谷的每一个山体拐弯处,有种硬核又流畅线条的美感。新疆天山天池旅游攻略中有讲到,大峡谷全程三公里左右全靠步行,车不能开进景区,景区里面比较多泥石还有水,路不太好走,需要穿一双好走的鞋子。

俗话说,没到喀什古城就等于没来新疆,喀什这个中国最西边的城市比乌鲁木齐小,却比库尔勒风情,比吐鲁番温暖的城市。它是一个你来了就想旅居一段时间的慢节奏城市。喀什古城一日游景点非常多,它是一个有西域特色、有浓厚的载歌载舞风情的城堡,也是一个百年历史的老城,这里的美食遍布大街小巷,这里有高原、雪山、冰川、湖泊,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

帕米尔高原是一个让人朝思慕想的梦想之地,神秘荒凉的帕米尔高原,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终年不化的永久性冰川,雪冠盖顶的慕士塔格峰、波澜壮阔的公格尔峰、美丽深邃的白沙湖、雪山环绕的喀拉库勒湖、世界八大奇迹--喀喇昆仑公路,还有肆意奔跑的野生动物,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世代演绎的`民族风情。

卡拉库里湖位于新疆喀什西南191公里,地处帕米尔高原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冰山脚下,是一座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冰蚀高原湖,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周围的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为该湖增添的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卡拉库湖四周白雪皑皑、绿色草甸、景色如诗如画。

从314国道昆仑山山脉段到塔合曼乡段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慕斯塔格峰,也会呈现出不同美的慕斯塔格峰。在这里有很多不同的观景台,看到的景致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每一个都去一下。因为你只有站在慕斯塔格峰面前,你才会知道它为什么被称为“冰川之父”,望着时光流逝却俨然不动的雪山,放空自己,觉得所有的烦恼都不值一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注意:从慕士塔克峰到塔县,一路上都是没有吃的,建议自备食物。如果不是自驾,建议搭乘村民的车,只需要100就可以往返喀什古城,而且其中的景点都可以停留。)。

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有堪比敦煌的壁画艺术,却有却比莫高窟年代更久远,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西域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洞窟类型最齐备、影响广泛的佛教石窟寺遗存。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在世界艺术上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克孜尔石窟对灿烂的古代西域文明和佛教的文化艺术向中原传播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她是中国佛教文化的摇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河西、中原石窟艺术的发展,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的起始点。

在这里有一望无际的雅丹地貌,风沙、流水和岁月把这里雕刻成了一个天然大型的地质博物馆。温宿大峡谷的面积非常大,这里沟壑横纵、迂回曲折,非常壮观。(要注意:这里的行车道其实就是个干枯的河道,前往峡谷前务必致电景区确认是否开放,免得白跑一趟。)。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作是“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亦是世界上第一大流动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沙漠。它的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台形沙山和沙垄宛如盘踞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的高度和规模是埃及的金字塔黯然失色。各种蜂窝状、羽毛状的沙形环变幻莫测。来到这里,仿佛就是来到了一片金色的海洋,沙丘绵绵就仿佛是海洋里的波浪一般,苍穹之下,无边无际的沙漠延伸向远方,远远的与天际接壤。

白沙湖一半白沙一半湖水,它的又名:恰克拉克湖,它位于塔县的g314国道边上,由于长期风沙的侵蚀,使得沙湖周围的沙画呈灰白色的沙子,形成了白沙山。这里的湖面如镜,白沙如雪,景观令人震撼。连绵起伏的白色沙滩,波光荡漾的湖面,沙山与湖面相映,白沙与黑岩之间,天上的云随风时卷时舒,来到这里,你对它的旷世美颜只有无尽的赞美。

“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其拉甫的最形象的形容,红其拉甫口岸在国道g314的尽头,它是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红其拉甫口岸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前往印度、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三篇】

托木尔峰冰川位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28公里。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6月,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音布鲁克草原又名天鹅湖景区,位于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这里的草原水草丰茂,遍布着河流和湖泊,而草原周围则由山峦环抱,连绵的丘陵和辽阔的草甸相间,景色十分漂亮。

巴音布鲁克草原内有著名的天鹅湖和九曲十八弯等景观,景色绝美,也是摄影家们钟爱的摄影胜地,拍摄最佳地点是巴西里克观景台。

游玩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9月,其他时间则比较寒冷,景色的精彩程度也会打折扣。

游玩景区内时购物的地方很少,而且价格很贵,建议前来之前备好零食和饮用水,防蚊液也是必备之物。

位于库车与拜城之间的克孜尔乡雀塔格山麓幽静山谷中,千佛洞窟群在克孜尔乡南约7公里处的木扎提河北岸的明屋达格山赤褐色岩壁上。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老城核心区的民居群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生土建筑本身极具有历史意义与价值,融合了汉唐、古罗马遗风和维吾尔民族现代生活的特点。喀什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如今,老城的居民们仍然恪守着世代而居的土屋和上千年的传统习俗。不过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进行着老城改造工程,许多古民居都被拆除。著名电影《追风筝的人》部分镜头就在这里取景。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四篇】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因为沟内有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出名。那里3月可以观赏杏花,5月盛产酸甜可口的杏子,到了7、8月份,人们喜爱的葡萄成熟了。去年夏天我去吐鲁番游玩,这里可是出了名的热啊!感觉头上顶了一个火炉似的,可到了葡萄沟就感觉凉快多了,葡萄沟两侧,葡萄藤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藤架上挂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有红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在山坡上我看见有很多小洞的房子,远远看就像一个个碉堡,走近才知道是晾房。原来这些小洞是通风孔,原来葡萄干就是在这制作出来的。

吐鲁番的葡萄是那样的甜,水是那样的清,人们跳着欢快的舞蹈迎接客人,这就是美丽的吐鲁番。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五篇】

门票·开放时间:淡季时间:60元/人(4月1日—6月9日、10月1日—11月10日)旺季时间:75元/人(6月10日—9月30日)冬季旅游时间:景区门票全免。(11月11日—次年的3月31日)空中草原往返40元/人,核心景区-小环线往返25元/人,两程往返套票60元/人。交通概况:从伊宁汽车站乘车到那拉提,中午到,去度假村玩或大草原(森林公园可以不去,风景没什么好看)。伊宁发往那拉提的班车数量很少,票很难买,你可以先买到新源的票,然后再转车去那拉提。第二天下午坐过路车去巴音布鲁克(从那拉提开始到库车,坐的'车车况和路都很差,因为是过路车,所以不一定有位,车又开得很慢,要有心理准备)。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六篇】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扎)以北的沙漠中,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向7公里宽,南北向25公里长,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的考古工作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培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它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说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

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是“金山”。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片纯洁的净土,那就是喀纳斯,她美丽、富饶而神秘。

时至中秋,我陪同《上海航空》的朋友再次踏上了喀纳斯的土地。

旅行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两天近16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喀纳斯的门户——贾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风吹来,松涛阵阵。由大气环流带来的大西洋的暖湿气团经过万里跋涉抵达喀纳斯,每年给喀纳斯带来多达1066毫米的充分降水。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有近800种珍惜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里是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国境内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亚泰加林自然保护区,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云杉、冷杉、白杨、白桦以及珍贵的新疆五针松。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喀纳斯地区人迹罕至,珍贵的物种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喀纳斯风景区可以用一山、二湖、三湾、四迷、五个唯一来概述:

一山,即阿尔泰山友谊峰。

友谊峰海拔4374米,终年积雪,巍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北端,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发源地。

二湖,是指喀纳斯湖和白湖。

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环抱,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动,遥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峡谷中变幻莫测的319个湖泊,欣然写道:

谁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友谊峰脚下。

三湾,指的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风景区之首,喀纳斯河水流经此河段骤然变得宽阔平静,形成一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现了一个小岛,远看酷似一条高大的剑龙,尾巴高高翘起静卧在湖中心。

由卧龙湾前行1公里就来到了月亮湾,喀纳斯河水流经这里形成了一个长达4公里长的“之”字形,河湾静谧的好似一弯月牙,河水随着一日之间光照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最绝妙的是河中心的两个河心洲,酷似两只仙人的大脚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五个大脚指头。传说,这两个大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在此涉水过河时留下的痕迹,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转场路过此地的牧民下马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由月亮湾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湾,这里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河水将河心洲分成假设干个小岛,岛上郁郁葱葱地生长着稀有的云杉、白桦和落叶松。河水流经这里变得异常平缓,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这里犹如仙界一般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纳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长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图瓦人来历之迷。

喀纳斯“湖怪”之迷:传说喀纳斯湖有“湖怪”,当地图瓦人放牧的牛、羊、马、驼去湖边饮水时,常被拖进湖中作了点心。“湖怪”常常在天刚亮或黄昏时出现,至于“湖怪”长的什么样,谁也没有看到过。

据说,有一个图瓦牧民去亲戚家喝喜酒,回家时已近黄昏,路过喀纳斯湖下马转身冲着山林小解,突然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赶忙回头,发现他的马不见了,湖面上隐约看到一对“212”小汽车车灯般阴冷的大眼睛缓缓沉入湖中。

他惊得酒醒了一半,连忙向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喊:“212”把我的马吃掉了!

村民们听说后,纷纷组织起来,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大钓钩,用一头牛做诱饵,用牛皮筋编成绳,绳的另一头套上了二十匹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终于有了动静,一声令下,二十匹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马口吐白沫,绷断了牛皮绳,连“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没有见着。

新疆大学生物系曾经组织考察队,于1985年7月20日,在观鱼亭上用高倍望眼镜观察到身长约15米的大红鱼,最多时一群竟达68条。但是喀纳斯湖有没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千米枯木长堤之迷:在喀纳斯湖的北岸,有一条一米多高,2000多米长的枯木长堤。这是喀纳斯山上的树木枯死后滚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当湖水上涨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带,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谊峰山脚下形成一条千米枯木长堤,为什么这些枯木不随波逐流顺水向下游漂流呢至今仍然是一个迷。据说,是这些枯木留恋曾经生养它们的故土喀纳斯而久久不愿离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海拔1954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于湖水酷似牛奶,远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纳斯湖后,染的喀纳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纳斯之迷。

图瓦人来历之迷: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战西域,他的次子察合台派遣了一支先头部队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后来,这支队伍在阿尔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秘地消失了。现在,在喀纳斯湖畔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他们以山林为家,以放牧、狩猎为生,砍来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剥下厚厚的兽皮抵御严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调制出香喷喷的奶酒,他们不与外族通婚,不与他人争斗,他们以图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为自己的先祖,古训说牢记祖先的名字是每一个图瓦人子孙的责任,他们世代悠闲地生活在喀纳斯这片世外桃园中,被称做“林中百姓”。今天,在喀纳斯生活的图瓦人约有1400人,其中有700人居住在喀纳斯湖畔的喀纳斯乡,其余人生活在禾木喀纳斯和阿尔泰的深山老林中。

笛声停住了,万籁具静,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泪珠。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七篇】

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罗布”是地名,古维吾尔语意为聚水之地;“淖尔”系蒙古语,意为湖泊,二者总语意为聚水之湖。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为罗布泊是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

19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上世纪50年代,湖水面积又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然而到到了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失去水源补给,1972年全部干涸。

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地受到祁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罗布泊”这个神密的名字,曾经有多少人为之向往,又有多少英雄志士将自己的一生乃至生命奉献给了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八篇】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了,因为我们要去美丽的吐鲁番。

经过了二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了美丽的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的葡萄呀,成串成串地挂在葡萄架上,有的已经干了,有的还是青的,听导游姐姐说,这里最大的葡萄有5厘米大哦。那里卖葡萄干的人还介绍了哪些葡萄能吃,哪些葡萄不能吃呢!

我们在葡萄沟东逛逛,西走走,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于是我们又坐上大巴回乌鲁木齐了。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九篇】

天山大峡谷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雄奇、险峻、幽深、宁静和神秘。天山神秘大峡谷位于独库公路旁,距离库车县城约70公里,是天山支脉克孜利亚山中的一条峡谷。维语中,“克孜利亚”意为“红色的山崖”。那些红褐色岩石正是在亿万年的风雕雨刻之下,才形成今日的“神秘大峡谷”。站在谷底仰视高山,只觉得陡峭的峰峦似乎随时随刻都会压将下来,令人眩晕。进入谷内,在红褐色的山峦中步行,仿佛进入了一个幽静清凉的世界。谷口十分开阔,但是深入谷中,峰回路转,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有些地方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谷底比较平坦,许多时候都能够闲庭信步,两侧是高耸的.石壁,脚下是细沙,不少路段还覆着一层浅浅的水,结着薄薄的一层冰。抬头仰望,在蓝天的映照下,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数不胜数,神犬守谷、旋天古堡、显灵洞、玉女泉、卧驼峰等景观个个形态逼真。

新疆冬天的旅游景点【第十篇】

新疆之旅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东缘,鄯善县城南,距首府乌鲁木齐280千米,西行90千米可到达中国旅游名城吐鲁番。该景区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40千米,沙漠面积188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也是与天池、博斯腾湖并列的新疆三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属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与鄯善城紧邻。库木塔格沙漠主要组成元素不是沙丘,而是沙山,这也是它特别之处。

进入景区,沙子已经迎面吹来,今天天气特别热,沙漠和水泥地只有一步之遥,可以看得出来的确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如果赤脚踩上去,会感觉很烫很烫。骆驼在四中游走,仿佛不感到一点炎热。

我们玩的第一个项目是骑骆驼。骆驼极能忍饥耐渴。骆驼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得力运输工具,它们能载重180公斤左右。骆驼一般跪沙漠上,我们爬上两个驼峰之间坐在垫子上,骆驼刚一起来的时候感觉“马仰人翻”,走起路来一晃一晃,放眼望去有种一缆众山小的感觉。我们高兴的放声歌唱,屁颠屁颠的晃悠一圈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体验了沙漠冲浪车,听这个名字就很刺激。坐上车后,系好安全带,车呼啸而去,我们直冲上沙丘。这时司机停了来,正当我们纳闷的时候,突然车猛的冲了下去,我们被吓得大声尖叫,沙子像水一样溅起来,接着又上了一个坡,又俯冲了下去,实在是太刺激了。

最后我们还体验沙漠滑翔机。我坐上只容下两人的滑翔机,前面是飞机师,我坐后面,系上安全带,戴好安全帽,随后飞机开始助跑,提速,最后成功升空。在空中我只听见马达声及呼呼的风声,向下望去,一边是绿洲、城市,一边是无边无际的沙漠,这才看清库木塔阁沙漠的全貌。飞机师在空中带着我做了各种特技,直冲云宵、俯冲、360度转弯等,比刚刚的沙漠冲浪车还刺激。

大自然真的如此奇妙,沙漠与绿洲,自然与人类,千百年来两个世界都能如此和谐共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59 1846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