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例【推荐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例【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一篇】

摘要:甩挂运输作为我国新兴的一种先进运输方式,近些年来倍受各界关注。本文通过对甩挂运输的背景、含义、意义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介绍,比起传统运输方式,它具有提高道路运输的合理化、降低总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等特点,是道路运输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甩挂运输、运输组织方式、经济效益。

一、甩挂运输发展的相关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进出口贸易量逐年攀升,进一步促进相关的物流产业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经济交易对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运输的模式,代表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甩挂运输能有效减少装卸环节,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车辆能源消耗,节省运输成本,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近年来,甩挂运输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无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还是在结构调整等工作中,都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

二、甩挂运输的简介。

甩挂运输是指牵引车按照预定的运行计划,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在目的地点甩下所拖的挂车,换上其他挂车继续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组织方式[1]。在甩挂运输实际运作中,牵引车与半挂车或挂车之间能够自由分离、耦合,通过两者之间的合理调度、接合,可以大幅度减少牵引车到达目的地后装卸货的等待时间,牵引车利用货物装卸时间去完成下一个运输任务,从而提高牵引车的运输效率,它的运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甩挂运输原理图。

三、开展甩挂运输的意义。

(1)能够增加牵引车的有效工作时间,加快牵引车周转率,降低牵引车的购置费用,减少驾驶员的雇用成本。

在甩挂运输的工作模式中,牵引车到达目的地后不必等待装卸货物,卸下需卸货的挂车后再挂上已装好货物的挂车行驶至下一个目的地。这样不但消除了牵引车的等待装卸时间,还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效率。

(2)能够大幅度降低油料消耗,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

甩挂运输“一车一挂”或“一车多挂”的形式,均提高了牵引车的工作效率和挂车的吨位利用率,减少了车辆对道路的占用,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粗略测算,如果全国道路货运业能将甩挂运输周转量比重提高到10%,则每年可节省燃油折合300~400万吨标准煤,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850万吨。

(3)能有效降低相关物流成本,减少货损货差,满足生产企业实现零库存需求。

甩挂运输一般采用的是全密封厢式车或集装箱进行货物运输,在保证货物交接的准确、及时的同时,密封式的箱体降低货损货差几率,从而减少了事故理赔。其次,能响应生产企业“jit”需求,实现零存库。

四、甩挂运输的应用现状。

(1)集装箱港口甩挂运输。

集装箱港口甩挂运输是最常见的甩挂运输模式,主要是依托于当地港口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港口与港口腹地之间开展甩挂运输。其中,浙江宁波依托其明显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网络成功试点开展集装箱港口甩挂运输,备受各界关注。

宁波港针对传统集装箱三点运输模式,按照专业化分工组织原则,将传统模式分三段多车实施,其主要方式为:在港区后方、高速公路出口附近、铁路集装箱中转站五公里范围内,建立港区集装箱物流运营中心;在港区后方、高速公路出口附近、铁路集装箱中转站五公里范围内,建立港区集装箱物流运营中心;在集装箱进出口量大的金华、义乌、温州等10多个地建立客户区域集装箱运营物流中心,加强了宁波港与其各腹地城市之间的联动,拓展港口腹地[2]。据初步测算,在宁波港至台州之间采用该模式,可减少企业牵引车投资,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同时可以大大缓解港区提还箱压力,经济效益显著。

(2)公路干线甩挂运输。

公路干线甩挂运输在货源充足、干线运输发达的广东、山东、福建、河南等地得到较好发展。其中,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试点企业福建盛辉物流集团是成功公路干线甩挂运输的典范。

考虑到福州、厦门、漳州等线路目前的货源充足且稳定,而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中,甩挂运输有货源保障;其次是福州与厦门、漳州、三明之间都有高速公路直达,均为开展甩挂运输作业较为理想的距离,,福建盛辉物流集团在福州、厦门、漳州和三明四个点、五条线路上进行甩挂试点。

开展甩挂运输后,盛辉物流集团几项指标明显提升:

一是货物运达的时效性显著提高。以福州至南京为例开展甩挂后,送货时间缩短了8小时;

(3)生产制造企业内部循环甩挂运输。

近些年来,甩挂运输还被灵活应用于某些大型生产制造业内部生产活动。湖南华菱衡钢目前试行内部循环甩挂运输,提高工艺流程响应能力,减少在制品损差,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衡钢将各厂房仓库设置为甩挂运输节点,各仓库保有一定数量的空挂车和装卸设备,以保证牵引车到达前能快速装卸货。牵引车根据各厂房的货运需求时间对运输车辆实行统一调度,一辆牵引车或多辆牵引车负责一个任务组的所有运输任务。该模式实行后,大大降低了衡钢内部车辆的空驶里程、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汽车司机的数量以及燃油费用和机械磨损,最后达到了既减少物流成本,又提高工艺环节响应度的目的。

五、总结。

甩挂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已在国际多地得到广泛的应用。经实践证明,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甩挂运输在减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升经济运行整体质量方面的收益颇为显著。随着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如何打造提效率型、绿色型、节约型的道路运输体系已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迫切课题。甩挂运输将逐步取代传统运输模式,会成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二篇】

丁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所所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所所长、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院常务副院长。我国最早开设《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位课程和指导培养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向研究生的导师之一。

试点的核心任务是探索网络环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从试点情况看,各个院校和学习中心的条件不同,技术模式不同,学习和教学模式也不同。学生在媒体支持和网络环境下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与协作学习、集体学习(包括集中面授)等多种方式学习。由于学生的分布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采用的媒体组合不同,学习模式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特点。另一方面,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师生之间,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处于一种“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学习模式在多元化中有趋同,适应“分离状态”的个性化学习和“再度综合”的协作式学习正脱颖而出;同时这种趋同中又呈现出新的多元化,多元化与趋同的交叉作用与结合是推动现代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与学模式发展的动力。

个性化学习首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调控(self-regulate),能主动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实现远程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的理想。其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我导向(self-direct),自主地为自己选择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使学习彰显出个性化色彩。

协作式学习,技术不是难题,学生也有结识学习伙伴的需求,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法的改革。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克服远程学习的孤独感,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协商、沟通,形成共识,分享成果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1][2][3][4]。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三篇】

内容摘要: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出现十大趋势,包括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地区差距呈逐步缩小之势;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90年代,地区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第三个时期为以来,变化不大。总体判断,目前的地区差距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78年到20,反映人均gdp地区差距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减小到1990年的,然后扩大到年的03358。进入21世纪以来,基尼系数基本保持在0337左右。区域总体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差距和乡乡差距构成的。据测算,城乡之间的差距和乡乡之间的差距占区域总体差距的份额都各在40%以上。

造成地区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地区差距既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综合反应,也是现实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差异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所处的阶段有关。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一方面,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要素条件、产业基础、区位和人文环境等)将继续存在;另一方面,抑制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的有利因素也正在形成。主要包括:(1)随着国家对地区差距扩大严重程度的日益关注,从发展战略和政策设计方面正在并将进一步出现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环境条件;(2)中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可以总结并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体制改革、机制设计、政策制定、模式选择、先进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3)东部地区的发展将更加需要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特别是东部对能源等基础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需求的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产业的转移,都将为中西部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综合起来判断,未来中,地区发展差距仍将呈扩大之势,但是其扩大的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

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地区发展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但是,随着新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的落实,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和中央对于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有可能缩小。事实上,多年来,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小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这说明,中央政府对于欠发达地区以往的支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只要政策适当且力度足够,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福利水平的差距是有可能缩小的。

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国民经济长期高速持续的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我国加速城市化积蓄了巨大的力量。过去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的快速扩张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约2亿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农民从事非农生产和向城市的集中,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1980~,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4%提高到391%,提高近20个百分点。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与世界上人均gdp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目前,我国还有约8亿庞大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中心城市功能不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随着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的城市数量将迅速增加,城镇体系将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大城市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据估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城市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城市化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聚集,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而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三、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由于城市经济活动的性质存在差异,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往往存在着大中小城市共存的格局。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资源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分工的推进,在城市密集的发达地区形成大城市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都走过了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分散的中小城市向大的中心城市集中的过程。我国的人口密度,不太充裕的可利用国土,工业、信息业、服务业的迅速成长及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趋势,都决定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更适宜于大城市圈的发展模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基础实施的完善,运输工具的便利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加强,中心城市将不断壮大,中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及其影响将不断加强,大城市圈将因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逐步形成。在未来大城市圈形成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关系将从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为主体的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市间形成功能和产业分工互补、共生共赢的形态转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圈将更具有城市群的形态。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大城市圈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将成为最具活力和实力最强的经济体系。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城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沈(阳)大(连)、武汉、渝蓉等大城市圈。这些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它们的形成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四、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经过多年以来的改革,我国在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在垄断性行业中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发挥作用的基点正在从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转向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创造与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和履行入世承诺的要求,政府将进一步减少对国有企业施加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中央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努力和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力度的加大,使得地方保护将进一步受到限制,企业跨区域交流的障碍将进。

一步减少。这对于促进企业跨区域的分工协作和生产经营活动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正在根据其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其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空间布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将在新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许多跨地区乃至跨国的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将通过跨地区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成为推动地区间资源重新配置和分工与协作的重要主体。

五、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将进一步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为便利。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长期以来,包括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制约了区际间的经济联系和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以交通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供给方面的制约。由于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落后,高速的经济增长导致对交通运输大量需求不能充分实现。运输量的增长使得运输能力极度紧张,路网瓶颈现象加剧,对铁路运输能力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90年代以后,国家把加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并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实行适度的投资倾斜政策,使得包括交通、通讯和电力等网络型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沟通区际联系的骨干通道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条件的空间分布仍不平衡。从交通来看,到20底,东中西部的交通运输线路综合密度分别是每万平方公里4482、2096和1424公里,呈现出明显的阶梯状发展差距,东部和中部分别为西部的314倍和15倍。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发展,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适度超前,网状的、高度系统化、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形成;全国各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完善和便利,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协调发展。

六、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

由比较优势决定的产业的跨地区转移,是发达地区保持竞争力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达国家在继续加速向我国转移制造业的同时,服务业的转移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沿海地区和部分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变化,包括因可使用土地数量不断减少而导致的土地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等,还由于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沿海地区的产业将向内地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产业将向城市周边地区和中小城镇转移。长期来看,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不断加快。跨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将成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

在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由东向西、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的同时,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进一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近期也将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部分高耗能产业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

七、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

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协作范围的扩大以扩大市场、提高生产和组织效率,是毗邻地区加强合作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市场半径的日益扩大,我国跨行政区划的地区合作日益具有客观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各地日益感到开拓区外市场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自下而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动力因此而明显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展开,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在不断加强。今后到20年,全国由南到北有望形成由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和大东北经济区构成的“四带一区”的经济协作基本格局。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同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地区和京津唐等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也将进一步加速。区域合作的发展将对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各类综合的和专项的规划提出强烈要求。

八、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

地方保护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引起了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重视。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各种整顿市场秩序工作的开展,地方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我们所做的关于地方保护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企业调查对象,还是非企业调查对象都认为当前地方保护与20年前相比有一定程度减弱;与10年前相比也有一定程度减弱。

然而,我们的调查还显示,目前地方保护仍然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我们的调查列举了两个方面、八大类共42种地方保护的形式和手段,调查发现,这42种保护形式和手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其中,程度最为严重的手段包括:(1)在企业招工方面,实行户口歧视;(2)向外地职员子女收取较高的费用;(3)不向外地职员提供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4)在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时,和在进行政府采购时,照顾本地企业;(5)打击本地生产的假货不够积极;(6)限制重要的技术人员流动,等。

另外,调查还显示,由于立法、仲裁和执法方面的原因,企业合法权益在外地通常受到各种各样的侵害,企业竞争缺乏公平的法律环境;烟草、汽车等产品还受到程度很高的保护。

总之,克服地方保护,建立全国统一市场,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可以预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央政府将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将成为我国区域政策的重要而长期的目标。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将长期过剩,高端劳动力的供给能力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短期内难以迅速提高,使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不一定具有优势,中西部地区在中短期内难以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求进一步创新、落实和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政策。

现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条件较好,生态容量较大,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科技文化和教育力量突出,人的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可能产生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将日益加强。

当前,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全球生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一些资本密集型(如钢铁、船舶制造)生产的相对过剩,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抬头之势。为更多地获得国际区域分工的益处和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各种形式的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我国既定的长远战略。同时,重视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区域的多边和双边经济合作将被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和酝酿;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已经设立,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日趋制度化,和中亚各国在政治、经贸、科技、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正在有效开展;中国和南亚的经济合作也开始活跃。因此,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迈向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崭新阶段。从空间上看,一个由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地区、省会城市直至内地各开发区所组成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沿海和沿边的对外开放边境环带也初具规模。向东、向北、向南和向西全面立体开放的总体趋势也基本明确。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加强将为我国各地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和协作,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四篇】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知识内容要求;另一方面,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师变化,最大的是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美国教育部下属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从学习技能的角度提出信息素养,强调学习能力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信息素养概念。教师信息素养主要是指面向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素养,是教师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检索、获取、评估、组织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学习使用文字处理、e-mail、web开发、intenet搜索引擎工具,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访问、管理、整合、评价、创造和交流信息的素养;通过学习问题解决工具(如表单、决策支持和设计工具)能够培养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管理负责事务、解决问题以及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系统思考的能力;通过使用个人发展和生产力工具(如e-learning、时间管理/日历)提高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提高生产力和个人发展的能力。

在掌握一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现代教师还必须拥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能力,具体包括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利用虚拟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评价学生的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的新途径。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个人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知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知识”既包括教师个体所拥有的情境化知识,也包括教师群体所共享的普适性知识。前者即个人的非结构化知识,相当于个体的感觉经验,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大量感知经验,这些感性材料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但是这种繁杂的感性材料必须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化知识,人才能进行逻辑思维,这个过程就是个人知识从非结构化向结构化转化的过程,转化后感性认知便上升为理性认知。个人结构化的知识相当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假设,如果能够在社会群体中得到认可,那么个人结构化知识便成为社会组织公认的理论。这就是知识成熟的第一条路径。对于教师而言,平时需要完成大量工作,即收集大量非结构化知识,如备课过程、教学活动过程、辅导员工作等,这些工作是教师感性材料的来源。但是,这些杂乱无规则的材料对教师日常工作帮助并不大,因为他们是无序的、无章可循的。要利用这些知识必须让它们变得有条理和结构化。若想实现这个结果,教师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归纳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理论;二是利用现有的理论同化这些非结构化知识。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现有教学理论基础上适当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因此,学校更多的是通过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请专家来引领发展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这样的行为只是为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化提供了可能。只有教师个人结构化知识变成业内公认的理论,即变成了社会的结构化知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才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增加。

从个人非结构化知识到组织非结构化知识再到组织结构化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实质上是在教师个人经验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完善个人经验,并经过社会化过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知识的方法,这里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和群体特征。在这条路径中,教师的个人发展服从于群体需要。例如,教师通过交流教学叙事心得,描绘了清晰的教学情境,然后从不同渠道传播出去,重组一个社会公认的非结构化知识,然后被权威的理论家认可并完善,形成相应的理论,就完成了知识成熟的历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专业知识增加了,所以教师群体专业化程度提高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就是使知识结构化、社会化。这里信息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知识结构化的技术;一类是技术社会化技术,从知识管理角度,上述技术对应个人知识管理技术和组织知识管理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由于先天与信息技术有关,因而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的途径,所谓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就是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两者的结合。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播者。我国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高校教师掌握更先进的信息资源,因此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一要有强烈的获取信息的意识,捕捉信息要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学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二要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认识到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能通过多种渠道较快地获得信息。三要能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地吸收和批判性地评价。四要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能用之解决教学问题。五要能将上述整套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继续学习和学术交流。

(二)要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在具备信息素养的同时,还应将所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动态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重视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将信息化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其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保持敏感的信息网络意识,不断吸收新技术,创设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新技术、获取并应用新知识。再次,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的关系和角色。高校师生关系已经逐渐走向平等民主,教师要向导师,向学习活动的开发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转变,向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转变。师生之间应通过协作、交流、信息共享,建立起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最后,高校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教会学生积极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主动式探索,通过协作与讨论解决问题。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高校教师承担着培育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任,是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和科研必备的一种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师作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和引路人,除必须具备传统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的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拥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使用教育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五篇】

义务教育是每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革。本文就义务教育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思考。

第二段: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是近年来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从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方面入手。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课程中去,提高教学实效,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三段: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改革把体育、音乐、美术、科技等辅助科目放在了学校主课之中。同时,课程考核也由以往的语文、数学、英语改革为素质教育为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段: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考试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也需相应改革。例如,采用项目式教学和合作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体现人性化和民主化的教育方式。同时,智能化技术将会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追求更加进步、完善和优秀的教育体系,为学生们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结论:

义务教育是人民及家庭的权利和义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趋势。义务教育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教育,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民主化的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六篇】

随着水平分化问题的加剧以及人民对于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和期盼,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深感需要思考教育的发展趋势,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和新的发展趋势。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我得出了一些对于义务教育发展趋势的心得体会。

一、强调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素质,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在大学和职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义务教育应该向素质教育转型,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二、注重学生兴趣。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盼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进而培养学生正面的学习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应该从传统的纸质书籍向信息化发展,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更快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

四、开发新型教育模式。

当前,正规教育以课程教学、在线学习、课程考核为主,这已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我们应该发展新型教育模式,如项目式学习、小班授课等,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自我学习能力等素质。

五、全方位人才培养。

义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的元素。因此,义务教育应该多角度深入的全方位人才培养,除传统的课堂教育之外,学校可拓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校内活动、社区服务等管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品德、能力等素质。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义务教育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未来的义务教育,得以提高教育的性质、内涵、质量和资源,应该是一个更多元化、操作化的环境,适应当代人的创新思维和竞争力的素质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七篇】

今天的“画院”,其实包括了两种类型,一是各级政府机构(亦有地方党委宣传机构)属下的、靠行政拨款来维持运营的画院,二是民间创办的画院。尤其是后者,现今已遍地开花。“民办”画院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名称喜欢“打擦边球”,让不明就里的人感受到那些画院的“权威性”。

这与前些年部分画院所谓的“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约在十年前,在文化单位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不少文化事业单位似乎将走上自生自灭之路,而一些画院的人员面临着分流改制的窘境。在此势头之下,画院的危机似乎要来了。而仅仅是几年之后,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政府办的画院再次受到重视,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民办画院正是借此东风而兴起,但其更深层的原因,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红火。有意思的是,在政府主办的画院积极建立拍卖公司或“交流中心”,主动拓展市场时,而一些大中型艺术品拍卖公司、画廊却在成立“画院”。“学术”打市场牌,而“市场”却在打学术牌。

显然,是艺术与资本的联姻催生了众多的“画院”。为什么这些松散的机构不约而同将自己命名为“画院”?这是因为,在当代画家的心目中,“画院”这个名称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古代,画院是最高级别的绘画创作机构,在当代,画院则意味著名家聚集之地。中国人历来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作品(哪怕是涂鸦)贴上了“画院”的标签,就仿佛身价有了保证。在艺术品市场红火而且杂乱的背景下,各级画院之“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含金量不等的“商标”。因此,在“商标”效应下,各类“画院”纷纷注册成立。绝大部分“民办画院”中画家目前的追求也主要着眼于低层次市场的开拓,这必然会限制其对于绘画本体的深层思考。

所以说,“民办画院”的大批涌现,与艺术自身关系不大,反倒能折射出艺术品市场特别是国画市场的无序状态。不过,“民办”画院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灵活的运作方式、宽松的管理方式,可以为“体制内”画院的建设提供借鉴因素。政府主办的几家知名度较大的画院所办的进修班也持续火爆,这类进修班为各地画家(其中多数为青年人)提供了接近名家的机会。画院的教学带有“雅集”的性质,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对正规院校几近僵化的教学模式具有冲击力,而灵活多变的“课徒”方式更接近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宗旨。客观地说,政府办的画院与“民办画院”可以在“文化生态”上获得互补的和谐状态。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所有的画院都必须纳入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框架。

因此,不妨做这样一个设想:姑且对“民办画院”持宽容态度,让它们在艺术领域进行自由的探索。而对于“体制内”的画院画家,则要有相对明确的创作要求,“政府办”画院不应该成为各类“新思潮”的试验场。有几家老牌画院曾提出以“新院体”来统领创作,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保守”往往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其文化制衡作用,从而消解激进主义导致的弊端。但要警惕的是,“涂着文化脂粉游走江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危害远远大于被某些“正统”理论家所深恶痛绝的“后现代艺术”。

当代几家著名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画院如国家画院、北京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广东画院、上海中国画院、陕西省国画院、浙江画院等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一方面来自于历史积淀,另一方面得益于院内画家的卓越成就。大树底下好乘凉,应该看到,上述画院的部分画家存在着“坐吃老本”的惰性心态,从而导致创作水平的不稳定,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几年前,曾有人抱怨说,“体制内”的画家领取国家的薪水,而卖画所得却归个人。由此,笔者联想到“体制内”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也领取政府薪水,稿酬却归个人。就这一点看,作家们与画家们的待遇是一样的。可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有人指责作家们“揩国家的油”。究其原因,大约是专业作家能“出活”,其作品水准让业余作者难以望其项背,而且,专业作家们的成果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应,也让人们服膺。

由此可见,创作出精品是赢得社会尊重的首要条件,也是画院发展的根本。“精品”的产生,首先需要作者有娴熟的技法,能驾驭题材,但从更深层来说,则需要作者具备必要的文化修养。当然,要求“体制内”的画院画家们都成为学者型的艺术家,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可是,要求“体制内”的画院画家必须出精品,则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就现状而言,“政府办”画院目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学者型、研究型的艺术家。这类艺术家数量不需要多,而是需要精。如果这问题不能解决,那么画院的“危机”就可能真的要来临了。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第八篇】

一、2002年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2年1~11期。

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继续高于gdp增长,增速差距为个百分点,与上年增速差距个百分点相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据测算,2002年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比上年回落约5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运行格局。

从2001年11月开始,特别是进入2002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又表现出新一轮下降过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2002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下降%,其中4月份下降幅度达%,为1999年9月以来最大降幅(1999年8月为?%)。对消费品市场运行影响较大的商品零售价格,2002年1~11月份的下降幅度为%,比上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在商品零售价格的14类价格中,除中西药品、书报杂志、燃料3类商品价格比上年略有上涨外,其他11类商品价格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和食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21%、6%、%和%。

(三)供过于求的总格局仍在持续发展。

据国家经贸委对国内600多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跟踪分析,2002年上半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达到%,比2001年上半年上升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比重由2001年下半年的17%下降到目前的12%。与1999年上半年的情况相比,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而供求平衡的比重则下降了个百分点。可见,自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中供过于求的结构矛盾一直在持续发展,且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尖锐的程度。

(四)消费品市场发展仍然存在结构差异。

首先,城乡市场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所缓和。2002年城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零售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速比上年低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运行比较平稳,发展速度始终徘徊在6~7%的区间内,全年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速比上年低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发展差距为个百分点,比上年缩小了个百分点,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和%。

其次,消费品市场行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行业结构来看,2002年1~10月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行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增长对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和%。上述数据表明,消费品市场零售额的不同行业发展速度相差接近13个百分点,发展差距比上年扩大2个百分点。

(五)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领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进入2002年以来,伴随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新消费热点和领域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一,假日消费仍是带动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2年围绕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长假期的假日消费活动日趋活跃和成熟,三个节假日所在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和%(见图1),成为2002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三个黄金时段。

第二,新型消费品销售加速发展。2002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带动了住房装修装潢用品、汽车、通信工具、娱乐用品、文化用品等多种新型消费品销售的快速增长。据对1~11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汽车销售增长%,通讯器材类商品增长%,石油及制品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文化办公用品增长%,书报杂志类增长11%。

第三,信用消费呈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至2002年底,全国各类消费贷款余额达到6990亿元,比年初增加2755亿元,同比多增16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5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82亿元,同比多增353亿元。2002年汽车消费贷款增长最为迅速,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到8月末,北京市各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83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加64亿元。1至8月累计支持居民购车42106辆,比2001年同期增加30530辆,增长倍。

(六)连锁商业等现代化消费品流通方式正在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连锁商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规模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是推进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时期内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国连锁企业已有1124家,店铺总数为万个,零售总额为15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连锁业市场份额已超过10%。如北京2002年1~11月份连锁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到了%,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连锁经营的覆盖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拓展到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50多个业种。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大型零售企业,正在成为我国零售市场的骨干与龙头企业。据调查,中国连锁企业销售额前20名企业,2002年上半年销售额为亿元,比2001年同期平均增长%,是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5倍多。20家连锁企业的店铺总数为5997个,比2001年同期平均增长%。其中有三家企业的店铺数增长超过了100%。

二、2002年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成因分析。

在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背景下,2002年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加快、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消费者信心稳定等因素的支持。但增速与往年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其成因值得深入分析。

(一)2002年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

到%。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70元,比上年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以上。其中现金收入达到2200多元,比上年增长%。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步伐明显加快。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接近37%,比1996年下降了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个百分点,与1985~1995年10年间恩格尔系数年均下降个百分点相比,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然仍在较高水平上徘徊,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1999~2001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了5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个百分点,比1990~1998年的年均下降速度加快了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特征是,消费重点已从基本生活消费品转向了以住、行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领域。从2002年1~3季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食品、衣着和家庭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和%,上述三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合计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个百分点。而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娱乐文化教育服务、居住的支出比重为10%、%、16%和%,上述四项支出比重合计为%,比2001年的39%又提高了个百分点。再从支出增长来看,2002年1~3季度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出现大幅度的下降,降幅为%;而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幅非常大,分别增长了%、%、%和%,可见住、行、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

同样,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处在加速调整的过程中。从农村居民现金支出结构变化来看,一是住房支出稳定增长,1~3季度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支出为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用于住房装饰、装修的支出增长了%;二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扭转了上年下滑的.势头,前3季度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为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三是交通通讯费用和学杂费支出增长较快,1~3季度人均交通通讯费和学杂费支出分别为89元和124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和%,其增加额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的%和%。此外,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可见,虽然食品消费仍是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重点,但非食品类的各种新的消费内容已经表现出稳定乃至快速的增长势头。

3.消费者信心稳定与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消费行为的稳步扩张。

2002年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高位企稳,全年各月均保持在97~%的空间内,总体水平与2001年相当,但明显比2001年平稳;相比较而言,2002年消费者预期指数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也基本稳定在97%的高位空间上,显示出消费者预期更加稳定平实,有利于消费需求的稳步扩张。2002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国家及有关主管部门先后统一部署了联合打假、整顿文化市场、严厉打击传销、整顿建筑市场、强化税收征管、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加油站专项整治、旅游市场打假打非等17个方面的整治行动。与此同时,出台了《药品管理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等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并开始积极探索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如有关部门和一些地区通过曝光不合格商品,建立“黑名单”、企业经济档案等方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分析。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服务价格的不断攀升,对消费品需求有一定的挤出效应。

在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的背景下,消费支出重点已经或正在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品转向新的消费领域。在增长最为迅速的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等消费项目中,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比较有限,而服务性消费则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从而形成了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快速增长而消费品市场却增速回落的反差。例如,城镇居民娱乐文化教育支出中,文化娱乐耐用消费品支出仅占%,而教育支出则高达62%;在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中,包括固定电话费、移动电话费和上网费在内的通讯费用开支比例为%;在住房支出中,大部分住房支出主要用于房租、买房或分期支付购房贷款、以及水电燃料等方面,而用于装修装饰材料的开支则占比例较小。

另一方面,近年来服务价格持续攀升与消费品价格不断趋于降低的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大部分消费品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相比,2002年各类服务价格升多降少,除通信服务、修理服务价格有所下降外,其他服务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文娱费价格上涨%,租房价格上涨%。这种价格反差,不仅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负担,而且也加剧了城乡居民“买涨不买落”的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2.就业压力及支出预期增大,储蓄倾向不断提升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止11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倾向的提高,是与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未来支出预期增大相关联的。从就业压力来看,目前城镇等待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与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新就业岗位相比,就业缺口较大。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了城乡居民对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预期,这就使得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趋于收缩,并增大储蓄;从对未来支出的预期来看,近年来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制度改革力度较大,相应增大了个人或家庭的当前以及未来的支出负担,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

3.消费环境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需求的扩大。

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依然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低劣的商品质量没有保障。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2年上半年度全国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商品及服务质量问题仍然高居首位,占投诉总量的%,其中商品房、家庭小轿车、通讯产品等大额消费品的投诉明显攀升,如商品房投诉比上年同期增长%。消费者由于担心无法获得令人放心、满意的商品,消费行为和愿望仍然比较谨慎。二是缺乏规范的消费环境,价格欺诈、虚假广告、经营者利用垄断地位进行强制交易和制订不平等合同条款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三是消费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缺乏对消费者的法律救济。消费者投诉仍然面临举证难、鉴定难、解决难、执行难的局面,有些消费纠纷久拖不决,消费者四处奔走,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的保障。

三、2003年消费品市场发展展望与政策建议。

由于2002年第二季度以。

来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的突然下降和此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系列不确定性,联合国、imf等国际组织均认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步伐将会延后,但不会再次陷入衰退。国际上普遍认为2003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左右。据此分析,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压力将有所减缓,外贸出口将继续稳步增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并促进市场价格水平的稳定。

从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国内经济环境来看,2003年我国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国民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投资规模也将保持较快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逐步改善,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也将有所缓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得到稳步提高,有利于消费者信心的稳定和提高。

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表明,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是经济增长中的最为稳定的因素。因此促进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对于2003年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是十分必要的。为此,2003年有必要针对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特点和增速减缓的影响原因制订和实施一些政策措施,以保障消费品市场的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

1.稳定和扩大就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2003年,一方面要继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确保低收入基层的收入水平稳定,以带动城市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扩大就业作为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消费信心的重点。扩大就业的思路主要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培育社区服务组织,鼓励并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同时,采取税费减免、发放小额贷款、统筹帮助安排经营场所等措施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2.采取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已成为一个明显的事实,这就意味着处于不同收入层次的城乡居民,其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是有差别的。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释放不同收入阶层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特别是针对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加速的特点,针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释放和扩张采取积极措施,使消费结构升级所形成的消费热点成为新一轮消费需求增长的动力。在这方面的政策选择有:一是加快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步伐,特别是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简化累进税率,以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二是借鉴上海及国际经验,对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住房的居民或家庭给予所得税抵扣等税收优惠措施;三是清理针对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的税费措施,切实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负担;四是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并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合市场要求的消费信贷品种,促进信贷消费规模的扩大。

针对农村市场近年来消费增长的“瓶颈”,政府应当继续以减轻农民负担为重点,通过减负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尽快普及城乡同网同价,降低农村电价水平,为农村市场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农村市场中流通业的发展,特别是引入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引导连锁企业到县城、集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开设连锁店,利用连锁网络为农村市场提供更为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

消费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市场秩序的净化是稳定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内容。2003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指导思想,针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和规章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当前的主要工作,一是要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行业规章,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快速消费品以及近年来新型消费热点等涉及千家万户的商品领域,从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违法责任方面强化现有的法律法规,并出台新的行业管理规定。二是针对当前行政规章处罚力度较小、且与刑法及刑事追究相互脱节的问题,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此外,高法院、高检院应根据整顿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及时作出司法解释。三是进一步建立职责清晰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系。加快推进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和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行政执法体系。为加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建设,2003年应当尽早出台社会征信体系管理法规,并利用全国联网的“金关”、“金税”、“金盾”工程等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监管体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59 1573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