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例优秀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例优秀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一篇】
文化无疑是一个高频率使用词语。但究竟何为文化,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再进一步讲,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更是很难说清。张岱年先生与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则试图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出发,将这些文化问题讲个明白。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发生过一场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的词义之争。英美学者在指称文化时,常常用文明这个词,但是德国学者则常常使用文化这个词。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争论,实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研究中两种对立的传统:即英美的实证社会学传统和德国的历史哲学传统。在实证社会学传统的研究者看来,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历史哲学传统的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一种以生命或生活为本位的活的东西,或者说是生活的样态,他们认为文化的形态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观点。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文治与教化”之意,西汉的刘向曰:“凡武之光,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不难看出,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通俗地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合称,如果“文”不能影响、教化、感化人类的心灵,给人精神性的启迪,那就不能成为“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没有文化的,可文人对山进行赞美写成优美的诗句,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与启迪,那么自然中的这座山,就赋予了文化的意蕴。
此书对文化如此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书中探讨中国文化精神时,基本上也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拓展开来。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个定义,可是对此定义中提到的物质、精神等关键要素,想必不会提出强烈的质疑。
任何一种文化能持续发展,必然有着特定的精神作为支撑。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灵魂。何为中国文化精神?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此书中,张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四点。一是刚健有为,这涵盖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方面。二是和与中,其思想主要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四是天人协调,其精神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对这四种基本精神进行重要性的排序,那么天人协调的精神,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唯有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书中认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方面。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逐渐衰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历程。这种论调虽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最主要的缺陷,张岱年在书中认为:那就是缺乏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
它具体表现在人们重整体轻分析、重直觉轻知解、重关系轻实体、重实用轻理论。这对于以分析、知解、实体和公理化体系为特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国古代强调“天地一体”“变化日新”,其许多结论与支配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学自然观”格格不入。
这里要指出,中国人缺少实证科学的传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科学技术。比如,当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学的标准,认为中医药学不是科学,原因是中医药学不能把病理说清楚,中医药学中的“穴位”“脉象”“养气”“食补”等学说,在西医科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科学”根据。然而,中医药学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缺少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就彻底否认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盲从或者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必须引起警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正可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与共。中国传统文化之探索,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道路,无论世界变化的节奏有多快,作为中国人,永远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二篇】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然而,20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罔顾国际规则,违背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精神和原则,采取单边主义做法,发起针对中国等国家的贸易战,破坏了国际贸易关系和经济秩序,是一种逆全球化举动。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以其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符合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坚决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自由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在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斯密提出专业化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终极源泉,并研究了专业化分工与自由贸易的关系。之后,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原理,奠定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础。当代经济学家则把要素禀赋纳入其中,不断完善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贸易理论,形成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贸易理论,并已载入经济学教科书,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倡导自由贸易的学理依据。
在漫长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虽然自由贸易理念被广泛接受并转化为具体措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国际贸易发展也经历了起伏,但毋庸置疑的是,当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无一例外得益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货物和信息在国际范围的流通成本大幅降低;金融的深入发展使国际范围的融资更加便利,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日趋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选择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与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大大拓展了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迎来了新高潮,全球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以更快速度增长,直到20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都稳定地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为这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的积极参与者,贸易依存度迅速提升,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红利。经济全球化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取得减贫的突出成效,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征程。1986年,中国向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提出恢复创始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并于2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逐步发展成为全球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工厂”。1978—20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以%和%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1983—2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名义上增长了近136倍,成为举世公认的开放大国。
40年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和相关国际规则,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口红利,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劳动力供给、较高储蓄率和投资回报率,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同一大批国家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美国大范围挑起贸易战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
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长期自诩为自由贸易最重要的推动者。但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它转而不承认自己从自由贸易中获益,而是大讲美国面对着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不再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是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破坏者。今年,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大范围挑起贸易战,其做法危害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经济全球化曾经的主导者,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使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
其实在历史上,美国并非一直崇尚自由贸易,而是以长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著称。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工业具备了全球竞争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才意识到自己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自由贸易获益,因而摇身一变成为世人所知的自由贸易倡导者和经济全球化主导者。今天,美国对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又发生了逆转,其原因无外乎这三点:一是以打贸易战为威胁获取更大利益,二是为了转嫁其国内矛盾,三是为了维护其经济霸主地位,遏制其他国家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一轮经济全球化高潮之前,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和许多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参与到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工业化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各参与方在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上没有明显差异,因而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并不是典型的依据比较优势原理而是依据规模经济差异进行的,贸易的结果通常也不改变参与国家的生产要素相对回报水平。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则更多地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本质上是前者以充裕的资本要素与后者丰富的劳动力要素进行交换。于是,发达国家资本回报率得到提高而劳动报酬有所降低,发展中国家劳动报酬显著提高而资本回报率有所降低。在美国,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资本所有者从经济全球化中赚得盆满钵满,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两极化和中产阶级规模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这些情况令美国一些人陷入深深的紧张和焦虑。
实际上,美国国内面临的问题原本可以从经济学中找到答案,通过实施政府再分配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劳动报酬降低问题。但由于新自由主义传统作祟,美国执政者不仅没有采取必要的政府再分配措施,反而打算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在他们看来,通过打贸易战或以打贸易战相威胁逼迫对方作出让步,可以起到榨取更多利益和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双重作用。
20年前,正是由于美国国内政策失误,才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并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损害了各国利益。如今,美国又单方面挑起针对多国的贸易战,也会导致许多国家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市场不稳定预期,诱发货币市场异常反应,伤害各国经济。所以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做法贻害全球。
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虽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峻挑战,但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20年,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对当年全球gdp增量的贡献率高达%;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为%,对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增量的贡献率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强烈需求,而且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者,必然会有力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不得人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指出,对于美国来说,贸易政策的最高决定权在于人民,即厂商、进出口商和消费者等。虽然一些热衷于实行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的政治家,以制造业回归、扩大就业、打赢贸易战等说辞短期内可能博取一些民众的支持,但贸易保护主义终究是没有赢家的零和博弈,会造成全球贸易萎缩、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遭到破坏,在伤害贸易伙伴的同时也必然伤害到本国企业和劳动者。因此,那些一时被蒙蔽的选民,最终会明白“没有自由贸易就没有共赢,没有共赢也不会有单一赢家”的道理。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从国际角度看,既需要建立健全有效治理机制,也需要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从各国内部角度看,需要出台更具包容、普惠、平衡性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尤其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以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反映时代潮流,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有利于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这一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多项决议文件,得到世界广泛认同。
坚守底线、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经济全球化大势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决定了中国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和重要建设者。当前,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直接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二是作为大型经济体和开放型经济体身处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国际环境。面对这些外部挑战,我们既要牢牢守住底线、积极有效应对,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妥善应对贸易摩擦。贸易战没有赢家。我们不主动挑起贸易战,也不热衷于贸易战,但深知一味退让并不能阻止贸易战。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我国的应对策略是符合理论逻辑和国际惯例的,即在始终保持协商与合作大门敞开的同时,针对对方的无理行动予以针锋相对的反制,并将美国单边主义行为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我们应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指出:“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今年4月,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扩大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中国持续推进对外合作多边化与贸易多元化,在继续从对外开放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在为维护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在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趋利避害,关键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下做好自己的事。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确保中国经济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应对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过程中遇到的成长烦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面对贸易战的直接和间接冲击,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牢社会保障网,发挥好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只要我们阵脚不乱、坚定做好自己的事,就能从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势就无可动摇。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三篇】
在新年贺词中提出,“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温暖的关怀,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期更加实干担当、奋发有为。对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困扰,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他要求,“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按照的要求,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一是找出病根,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疾赶出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看似作风问题,实则为党性不强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广大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那种做事不求实效,仅在留下痕迹上做文章的“痕迹主义”是要不得的,“痕迹主义”同样是形式主义,同样是党性不强的表现。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了解民情民意,解决群众的困难。坚决防止和纠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的问题,真正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聚焦“四个着力”,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问题。开会、发文是我们党作决策、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比较突出,《通知》在这方面定了一些硬杠杠。一是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明确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二是明确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三是提出地方各级、基层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文件,可结合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举措,除有明确规定外,不再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这一规定,是为了解决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层层发文的问题。四是强调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防止层层开会作出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传达学习上级精神照本宣科、泛泛表态、刻意搞传达不过夜这些问题,提出了“三个不搞”的禁止性要求。《通知》着力于解决过度留痕的问题,明确提出:一是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二是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现在基层干部反映有几个突出问题,比如本本多了、台账资料多了、微信工作群和公众号多了,有的乡镇干部手机上扶贫、党建、目标考核等各种微信群、app、公众号有30多个。对此,《通知》明确规定“三个不得”,着力解决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三是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
三是抓好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党的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我们党始终重视作风建设的光荣传统,对新形势下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彰显了我们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作风建设的劲头。中央明确提出将20年作为“基层减负年”,现在关键是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都应力戒形式主义的“痕迹管理”,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让他们集中精力干好工作,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尤其要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的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要在干部思想教育、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为基层干部减负、让群众满意。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四篇】
多次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关于“两种革命”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奋斗历程主题主线的深刻总结,是对我们党永葆先进纯洁、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制胜机理的深刻揭示,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党的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理解、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关于“两种革命”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同时,还号召全党要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两种革命”的内在关联,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经验。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是最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根据所处的环境、所担负的任务以及党组织的状况,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坚决纠正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导致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左”倾错误路线,成功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度、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以及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特殊环境中建设完全巩固的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艰巨任务,把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根据社会特点和党的自身状况,适时向全党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对党的攻击,大力开展反腐蚀斗争,继续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正确总结国内外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革命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要以党的建设保障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并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既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又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历史证明,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同步推进是实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条成功经验。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历史的启示录,也是时代的宣言书。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没有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没有因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产生丝毫懈怠,而是以执政党的高度清醒和自觉积极应对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去五年多来,我们党把抓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战略定力,打出了一套当下改、长久立的组合拳,不仅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确保我们党保持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而且促进了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事业双轮驱动、阔步前进,为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提供了坚强保证。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重大命题,这是对党的建设与党领导的事业内在关联的精辟总结,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和坚定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使命担当。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是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历史启示我们,把党建设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是党的自我革命的目的,也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前提,党的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历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是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和保证。另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适应伟大社会革命需要来进行,接受伟大社会革命的检验。
党的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面貌和气象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同时,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要求全党必须不忘初心使命,大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自觉砥砺自我革命意志、增强自我革命定力、提高自我革命能力,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五篇】
《问学》是余秋雨与一些北京大学学生谈论中国文化的一部著作。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一位学者。由于他某些言论(例如在512地震后劝告灾民的话),在网络上颇有争议,认为他是只会帮助政府说话的人;难免影响人们(包括我)对于他的看法。
他的著作很多,我读过的不多。这次在女儿家,倒是认真读了这本《问学》。
总的印象是:这是一本较高水平的纵论中国文化的书。
这本书是讨论性,主要是余的讲解,同时也有他的十多位年轻学生的发言,因此比较活泼轻松;对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能引人入胜,愿意读下去。
此书在内容与观点上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是:
一, 让人认识到:在人类各种文明中,文化具有独特的、最为永恒的价值。
人类文明有多方面的内容,如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建筑等等,与所有其他内容相比,文化,具有最永恒的价值。
从《问学》的介绍来看,文化,包括了哲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音乐等)、戏剧等。
《问学》中,对于春秋战国文化的介绍,就是老子、孔子、墨子、庄子与屈原。
对于汉代的介绍,就是司马迁与《史记》。
对于魏晋南北朝的介绍,就是曹操、曹植的诗歌,诸葛亮的《隆中对》与《出师表》,阮籍、嵇康、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
晚唐主要介绍李商隐和李煜。
对于宋代的介绍主要是宋词。
元代的介绍主要是关汉卿、王实甫。
此书对于明清文化评价不高,认为是在文化专制之下的中国文化整体的衰落。
回顾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被人遗忘了。为后人为之骄傲的。并且必将永远地发射光芒的,只是各个朝代的文化精品。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观。不论古今中外,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只是人类的文化。
二,从文化角度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此书论述了许多历史人物,作者与讨论者都从文化角度加以评价,而抛开他们的政治表现。几个突出的例子是:
曹操:历史与小说上对于曹操负面的评价较多。作者从文学成就上对于曹操给予极高评价。
李煜:作为国王,表现非常糟糕;最后向赵匡胤请降。但是他的诗词达到极高成就,为后人所永远喜爱。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六篇】
“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01。
本书的书名是很“诱人的”,“中国文化”本身意味着广度和深度,至于“深层结构”,作者解释为“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如此看来,本书着重要阐述的是中国文化外在表现形式背后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这“东西”理应是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
02。
通读全书,作者耗字40余万,主旨为两点,一是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称之为“人”的拆字新解读来解释中国的人情社会,作者认为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句话,个人的`“压抑”,集体的“权威”。全书围绕“二人与一人”的关系列举了种种社会现象来佐证上述观点。
对于作者提出的各种中国社会现象,如“对外客‘尊而不亲’,对自己人‘亲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容易被感情化,对持有不同见解者视为‘不友好’”、“一个人‘做好人’仍比‘有个性’更受人欣赏”、“存在‘亲民’姿势,而不是‘亲民’制度的情况”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3。
然而本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则,未见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读及众多自古有之的俗语来论证国人如何“抑制个性、臣服权威”有穿凿附会之嫌;再则,作者序言写“本书特点并非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看似要彻头彻尾的“解剖”,读来却更像是一箩筐吐槽,不成系统,更遑论明心见性。如此吐槽需洋洋洒洒40余万字?最后,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为吐槽而吐槽的情况。举一例如“笔者在美国看到一幕,一位来自香港上层社会的女留学生,当其友人的外籍妻子在抽烟之时,就当众用手在前面狂扇,驱散烟雾。她的原意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妈妈的乖女儿’,不过真正证明了的却是不懂礼貌、‘土’与‘大乡俚’的心态”。如此臆测的逻辑,不值一驳。
04。
作者在导论中写道“不存在人的认知意向对客观事物‘兼容并蓄’的可能性”,以此表明本书的观点仅是万千分析构架中一套,并不能“看到”全部的现象。
这种说法是中肯的,正如马云说“你相信什么才会看到什么”,任何一种分析框架必然受到主观意向的影响而变得不那么“客观”。尽管如此,本书四面出击,不成系统、缺乏有力论证的“对国民‘劣根性’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吐槽集,没有“老生常谈”的解决方案,也不存在“推成出新”的观点,只能落入“沽名卖直”的行伍中去,辜负了这么“诱人的”书名,而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七篇】
疫情期间通过读程裕祯先生的《中国文化要略》,感觉里面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于中国文化分析也较为全面,从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讲述中国文化,简明而又富有逻辑,给人以一目了然、恍然大悟之感。
以前从来都不敢对文化妄自评论,觉得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觉得自己不敢望其项背,连皮毛都不敢沾染。但是通过阅读和了解,反而觉得文化离我们很近很近,甚至可以说文化就是我们本身。作者用通俗的语言,简明的文字,把中国文化概述出来。在书中提到,中国文化有这样三个特征:1、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2、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中庸;3、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文艺复兴以前西方人民基本上都视神为天物,顶礼膜拜,虽然中国古代也信神,但是中国人信得程度远远不及西方人那般虔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政权从来都没有和宗教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的一大不同之处。再者,在中国对人的'作用的强调也是古已有之的,甚至有“人定胜天”之说,即使是骂天者也不乏其人。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还是相当突出的。
中国文化的和谐和中庸则无需多论,孔子以来的儒学让中国文化保留了这一独特的特征。从古自今的中国人都是如此,不仅是儒学时代,就是当代和现代,中国人一直都在追求和谐和中庸,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即使是冠上了社会主义的头衔也还是“和谐”的。而中庸却是中国人民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境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等词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中国几千年的史书中都有告诫人民做人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畅游在华夏文明的海洋,感受历史跳动的脉搏,寄托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美好愿望,汇集成一条有生命、有温度的历史长河。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继承中国文化,身体力行地弘扬和传承华夏文明。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八篇】
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通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九篇】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作者主要说明了中国在此之中吸收到的有益部分,但我认为其有害部分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侵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入侵。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触逐渐频繁,商品经济也越来越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不在少数的中国青少年越来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反正崇洋西方文化,甚至有不少人更多的看重物质、将自己物质化,导致中国文化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反正变成了现代社会下视为“傻”的东西,比如各种行业中都存在的潜规则,不赚昧心钱的商人反而会被同行嘲笑。
所以,对于外来文化,还是需要用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恶意输出,吸收其有益部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范文【第十篇】
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关键环节,为全体共产党员提出了非常高而又非常实的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实践意义。
“绝对”忠诚是忠诚的最高境界。真正意义上的忠诚,只有真忠诚,没有假忠诚;只有实忠诚,没有虚忠诚;只有全忠诚,没有半忠诚。忠诚的要害在“绝对”,那么“绝对”的要害是什么?“绝对”的要害是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操守,强调君子“忠贞不贰”。历朝历代,无论什么原因,做“贰臣”都倍受鄙视。共产党员不是封建臣民,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不是封建愚忠,不是无知盲从,而是由坚定信仰决定的崇高政治品德,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共产党员自愿选择了党的信仰,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然会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铁骨铮铮,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19,毛泽东同志在新党员的入党誓词中,第一次加入“永不叛党”,后载入党章保留至今,深刻阐明了忠诚的底线。“不怕牺牲”和“永不叛党”是检验对党是否绝对忠诚的试金石。夏明翰、瞿秋白、李白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革命事业经历挫折时依然坚定理想信念,在生与死抉择中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充分展现出共产党人强大的信仰力量和真理力量,闪耀着绝对忠诚的耀眼光芒。信仰的力量是永恒的。信仰的要求是一贯的,也是时代的、具体的。我们党之所以要求党员对党绝对忠诚,是因为我们党具有高度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坚信,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坚信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胜利必然性,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得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坚信维护党纪国法具有正义性。
“绝对”忠诚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强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我们党攻坚克难、夺取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党的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冲锋陷阵、暴风骤雨的革命战争环境虽已远去,但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没有硝烟的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时刻考验着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忠诚。共产党员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够真正将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重大政治原则来坚守,体现在一言一行;才能真正将全面从严治党、自觉履行党规党纪,贯穿于一点一滴,才能真正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奉献于一生一世,把初心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续写对党绝对忠诚的崭新篇章。
在新征程上践行“绝对”忠诚。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关键要坚持真忠诚、反对假忠诚,坚持实忠诚、反对虚忠诚,坚持全忠诚、反对半忠诚,自觉做新时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的忠诚战士。
坚定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首要体现。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到思想上统一、情感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守党规党纪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直接体现。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苦乐、得失、进退的关系,立党为公,秉公守纪,秉公执纪,恪尽职守。决不能因个人得失犯牢骚病、作选择题、打小算盘、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严守党规党纪,永葆共产党人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
服务人民、担当使命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根本体现。服务人民、担当使命关键要真抓实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就是要带头实干,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不能把绝对忠诚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矛盾面前不敢上、任务面前不敢冲、责任面前不敢担、歪风面前不敢斗。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干好一行,以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上一篇:旅行之道读后感实用优秀10篇
下一篇:闷蛋小镇读后感大全(精彩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