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读后感精编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知行合一读后感精编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1
前些日子,我读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书中至爱的故事令人倍受感动。尤其是《三月蝗》,它深深的触动了我。
《三月蝗》讲述了将要丰收的大麦地,经受了一场严重的蝗灾,整个大麦地就像冬天一样,被吞噬得什么也没有了。如此巨大的灾难,并没有打倒青铜一家,打倒大麦地的所有人,他们勇敢地面对灾难,与苦难做斗争,体现着劳动人民的纯朴与坚韧!
青铜曾与葵花一起到芦荡挖芦根来充饥。充满甜汁的芦根,让一家人心满意足。青铜还网住了一只野鸭。嘎鱼一家硬说是青铜偷了他们家的公鸭,最后青铜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青铜和葵花在饿了时就躺在船上,看天上变幻着的白云的形状,想象成食物,以假装吃东西来抵抗饥饿,他们这种乐观、从容的对待灾难的态度多么令人感动!
奶奶从小生长在一个富人的家庭中,自从来到青铜家后,生活就变得非常贫苦。一次水灾侵袭过后,为了盖房子,奶奶悄悄当掉了自己的一对耳环。在这次蝗灾中,奶奶又将自己手上那黄灿灿的金戒指当掉,换了一小袋米,只为了给青铜和葵花烧一顿饭……
青铜和葵花、以及奶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家,为这个家做出了奉献……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不仅能够吃饱穿暖,而且还能自主地选择吃穿。我们虽然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青铜和葵花的苦难,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在苦难中的那份坚强。正如曹文轩教授所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至爱有多种表达方式;苦难也不能缺少。人的一生必定充满苦难,正所谓“暴风雨过后必定是美丽的彩虹”。人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真正成长起来。罗兰说过:“痛苦是我们的恩人,经过痛苦才更勇敢”。让我们在痛苦面前成长为一个强者吧!
知行合一读后感300字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知行合一读后感2
阳明先生,其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浓墨重彩,而公认其真正大彻大悟、踏入“圣人队列”的关键时刻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今贵州修文(属贵阳),我的家乡。
贵阳市区也有个阳明祠,尽管应不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处、但很有可能是其开院讲书之地,初中时候班里还组织在这里搞活动,那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阳明”是一个人……估计带我们去的班主任(教数学的)都未必了解这个伟人的多少丰功伟绩,而今,此地已经是一个喝茶聊天之地。
前些年去过修文,真正去了趟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地,环境清幽而安静,人流稀少,稀少到连卖旅游纪念品的工作人员都不见了踪影,要知道,当时已是旅游旺季,却少有人问津此地,又怎样呢?我想真正得到先生真传精髓的人,心已到达,又在乎于躯体乎?
其实要说真正对阳明先生及其心学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得助于《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该书将有明一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娓娓道道,大量的人物粉墨登场,各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如烟花般缤纷闪烁,作者在讲到一代名臣于谦的时候,留了一个悬念,他认为于谦在有明一朝的所有伟人中只能遗憾的排名第二,“不是因为他不够好,而是因为另一个人太牛X”,因为,这个人及其经历被誉为“完人”、圣贤,我们说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如果说有所最接近的人,就是他,本书的主角,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世人惯称其“王阳明”。
知行合一读后感3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上一篇:[400字]草房子读后感精编4篇